泥螺人工养殖技术

泥螺人工养殖技术





过去,人们将泥螺看成是低值贝类,不够重视。近年来人们随着食物结构的变化,泥螺被视为特殊风味的食品深受青睐,而且还出口创汇。

一、生活习性:

1、栖息。泥螺栖息于泥沙质或软泥质滩涂,能入沙质底中正常生活。自然分布一般于中潮带至低潮带,以中潮带中下区到低潮带上区为最多。潮下带数米水深也曾发现,但很少见。并且随着季节变化有作上下迁移。


2、食性与生长。泥螺为舐食性贝类,食性较杂,一般以底栖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一年生的泥螺,壳高可达到19毫米,壳宽可达到14毫米。幼螺在3—6月生长很快,到5月份壳高可长至与成螺相仿。

3、繁殖习性。

泥螺为雌、雄同体,1龄就可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为壳高12厘米。性成熟时,雌、雄性腺着生在一起称两性性腺,位于螺体左边,夹于肝细胞中,成熟时呈淡绿——淡黄色。繁殖季节随地区而异。在浙北沿海产卵期为3—11月,产卵高峰分别在5—6月和10月;而在浙南沿海,产卵盛期则为5—6月和8—9月。泥螺的卵群为形似鸡蛋黄的卵袋,卵袋具胶质柄并能埋入泥中,把卵群固着在泥中。在自然海区,泥螺常将卵群产在水沟、水潭或小水洼边,以保证退潮时卵群周围有水,不至于因干露而损伤。

二、人工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的选择。根据泥螺的生态习性,养殖泥螺的场地应选择在泥沙底质、含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较丰富的潮间带滩涂,尤以咸淡水交汇处滩涂更佳。

2、播苗前的准备工作。

泥螺的养殖“田”最好采取蓄水养殖方式。大小以5—10亩为宜。泥螺“田”一般不须大面积开挖,而是在“田”的四周筑高20—40厘米的低土坝,使退潮时“田”内能蓄水20—30厘米即可。对无法垒土筑堤的海区,可采用18—20目的筛绢形网片围网养殖。采用围网养殖方式的,应在距“田”内围基1米处开挖一条约1米宽的蓄水环沟,这样既有利于蓄水,也有利于防止泥螺逃逸。

“田”建好后,在放养前要进行清“田”消毒。方法是在放苗前3—5天,选择晴朗的天气,在潮水退出后,排干塘内的海水,然后按每亩50克三唑磷乳油加20公斤水配成药液均匀喷洒,以杀灭“田”内的敌害生物。

3、苗种的采集和运输。目前用于养殖的泥螺苗种基本上都是采集天然苗种。在浙南采苗时间一般是在2—3月份和5—6月份进行。采苗的方法是,用钝口竹片在泥螺苗大量发生的地段轻轻地将泥螺苗连泥刮起,然后放在筛绢网袋中反复筛洗。洗也应用海水,切不可用淡水,以免因盐度突变造成死亡。苗洗干净后

即可出运。运输时间在1—2天内的可采用干运。但要注意,一是不能堆积过高而受压造成损失,二是避免阳光直射而造成死亡。

4、养成与管理。泥螺一般可一年养殖二荐。即2—3月份放养,端午节前后收获;5—6月份放养,8—9月份起捕。放苗量一般苗种每公斤2万粒左右的,每平方米播放200—300粒;苗种每公斤300粒左右的,每平米播放100粒左右;播放的方法是,用小脸盘盛少量苗种,加入少量海水,用手轻轻地均匀撒播于“田”内。

在养殖过程中,每隔10天或半个月,还要用三唑磷乳油再进行清除敌害。具体做法与放养前相似,但用药量要减半,即每1亩25克。

三、收获与加工

泥螺的养殖周期较短,一般放苗后经2—3个月的时间养殖即可达到每公斤800粒左右的商品规格,即可收获。收获时,先将“田”内的水排干,人工抓捕或用一种特制的泥螺耙收获。如果是炎热的夏天,泥螺白天很少爬到涂表面,此时应在改夜间用灯光诱捕。
收获后的泥螺,应先用海水冲洗干净后,再在澄清的海水中静养2—3天,让泥螺吐出胃内的泥沙及体内粘液,再经盐腌后用酒及调味品调制成“醉泥螺”上市或出口。

四、营养成份分析

据测定,新鲜泥螺含水份85—94%左右。干肉量6—15%左右。每100克足部干肉重(70—24小时干燥)内含有必需氨基酸15.19克。非必需氨基酸12.85克,总量达28.94克。每100克肝部干重的必需氨基酸为15.76克,非必需氨基酸17.93克,总量达33.69克。两者的必需氨基酸间的配比,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最优蛋白质最高标准。因而证明泥螺是一种保健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