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 57 ·

周 潮,刘科伟,陈宗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第22期 构的研究较早也较多,但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不同学科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

[15]

。目前,

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支撑要素。

城市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集中表现,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城市系统的内涵各不相同。作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其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三大经典空间模式为代表的众多模式。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国内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改进、补充和修正,形成了传统稳定增长的“外溢式”模式、高速发展下的“跨越式”模式、单中心块聚式模式、走廊城市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式模式。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提出,对我国在城市化中期阶段解决城市规模不经济等众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二者关联

由于空间结构具有锁定作用,城市的物质空间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并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工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下,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技术革新等可以促使低碳城市的建设,但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所带来的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内部能源消耗及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总量增长迅速而且十分难以控制。与此同时,在这种空间结构模式下,降低由其引起的交通能耗和减少碳排放量也是十分困难的。

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物质建设、环境建设和空间模式调整,我国城市规划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结构模式,成为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研究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以适应低碳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如:采用紧凑空间结构模式,以提高土地的混合利用率;发展公交主导的空间结构模式,以降低交通能耗和碳排放量;采用生态主导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碳的捕捉和脱钓等,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保证城市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二者在系统上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性。

2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影响因素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迈进生态文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聚集中心——

城市,不仅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而且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促进城市新模式的产生。 2.1 产业结构改变

在传统工业文明中,工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工业生产部门也是社会主要能源的使用者与碳排放者,在以高能耗、高排放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下,城市的空间结构着重体现生产布局的要求。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城市成为碳减排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许多城市都在调整三产结构和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的比重;积极优化技术密集程度高、控制污染性的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努力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开放式线性经济模式向封闭式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开发建设了“飞地”模式的各种工业开发区等,这些现象必然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适应不了低碳产业结构变化的要求,城市产业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传统工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改变。 2.2 居民消费行为改变

城市建设、生活节能减碳是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建筑材料的低碳化,居民家电的节能化,城市交通策略的调整,如市民以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方式替代开私家车出行等,使居民在物质上由占有变为使用,在生活方式上由高消费、高浪费转变为节约与简单。在适应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后,居民生活行为的转变直接影响城市原有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模式,推动传统城市空间模式向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转变。 2.3 低碳政策制度完善

为了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

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于2008年正式推出了“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组成低碳城市联盟,协调政策、分享资源,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现在城市之间通过对话与合作平台,规范组织形式,完善工作机制,共商促进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国内许多城市基于治理理论,充分发挥政府—国家行政体制、企业—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社会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由营利性企业以及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发展低碳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发展策略是城市软环境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城市低碳策略将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并直接促进新的城市空间模式的产生和形成。

3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我国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既符合全球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观,也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观,是在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寻找一条“绿色通道”,采用低碳的方式保障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以低碳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城市,是城市革新中的一个新尝试,但阻力很大,如传统的工业文明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在新的发展观下,人类生

· 58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 

存的物质空间和生活的社会行为空间必将突破旧的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也不例外。在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城市结合各自的经济社会性和自然条件,形成如下的3种空间结构模式,但这3种模式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其它一种或两种模式为辅的形式呈现在某一城市中。

3.1紧凑多中心空间模式

紧凑多中心空间结构模式是有效的限制城市蔓延的结构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紧凑性是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规划设计理念,多中心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构建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在城市规划中着重考虑城市密度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己证明通过密度控制可以减少出行、实现城市的紧凑发展,从而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对所有的城市一般都可以采用,对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为适合。为了充分体现低碳城市理念,在采用此模式时必须注重如下问题:

(1)为了建设与发展低碳城市,在遵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CIRCLE”原则[16]的指导下(即低碳城市结构形态——“紧凑型城市”,包括了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三“高”含义),进行城市紧凑型规划设计。也就是紧凑的城市要开发先前未充分开发的城市土地,重新开发已经存在的建筑物或先前已开发的地区,通过细分和转换、合并和扩充,鼓励用地的有效棍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

(2)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可以促使城市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人口的高密度能保障城市区域多样复合功能的塑造,并大大减少城市交通能耗,降低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紧凑的城市形态也影响市区供暖和冷却系统,有利于采用热电联产,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量。

(3)紧凑的空间结构模式,在遵循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原则的基础上,在城市总体空间层面,改变建成区用地规划过分强调分区而导致能源大量消耗、土地规划缺乏绿色交通体系支撑的局面;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在社区空间层面,紧凑的空间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改变设施配置的不足和大街区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机动交通现象,使人们的居住地、工作地和消费服务空间彼此靠近;在不同的社区组团之间建立绿色交通,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发挥城市区域的地缘优势,限定居住小区的规模,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根据城市化进程,引导社区建设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保持高密度紧凑化发展与混合功能的新型社区建设。

3.2公交主导空间模式

从城市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的交通体系决定的,城市交通体系合理与完善与否直接决定其内部能源消耗和碳排量的多少。在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下,构建以绿色交通体系为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显得很重要。但在我国,由于汽车的普及和通向郊区的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越摊越大,市民通勤距离随之增加,这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塞问题,还直接导致了私家车交通能耗和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占城市总碳排量的17.5%[17],因此,构建绿色公共交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实现城市发展与交通碳排量脱钩方案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此模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不同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一,但通常在构建公交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时,有一些相同的做法。

(1)在城市发展中,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廊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为主导,将新的开发区域集中于公共交通枢纽,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组织,降低社会性交通费用,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和“低碳城市”的目标。同时,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开发。这种发展模式可以较好地适应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并能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2)可持续、低碳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骨干公交基础上的。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城市发展必须首先保证重要交通走廊的优先性,大力发展高性价比的公共交通,控制小汽车的发展;在城市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开发的先后顺序应该是:POD>BOD>TOD>XOD>COD[18],尽量减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离,实现交通能耗的碳排放量脱钓。

(3)改变单纯依靠城市道路、节能型汽车的推广等技术措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思想观念,重点从政策执行、技术改进、观念综合转变方面加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性对策向系统性战略的转变,通过系统化的战略手段,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3.3生态主导空间模式

低碳城市发展预示着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兴起,人类社会开始从以高碳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为主导的生态文明。生态主导空间的城市是生态文明最直接的体现者,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考虑碳的减排与脱钩,还考虑“三废”对城市环境甚至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是低碳城市发展后的城市发展目标。

生态主导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基于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内涵,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要求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生态属性、体现生态思想、建造生态交通,使之具有“生态文化”的内涵,实现城市低碳目标。对于具有带头开放空间(河流、基础设施走廊、古遗迹带)的城市或组团型城市,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时,采用生态主导空间结构模式更为合理。

(1)生态主导空间结构模式的建成,强化了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融合,将市区外围一定范围内的永久性绿地或农田等自然空间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中,结合市区的“绿环”、“绿楔”、“绿带”、“绿心”等人工空间布局,加强对二氧

· 59 ·

周 潮,刘科伟,陈宗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第22期 化碳的捕捉和对碳汇的吸收。同时,结合城市交通体系规划,通过绿色交通廊道和绿化通道规划布局,加快市内外空气的流通,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促进城市低碳化建设。

(2)生态主导空间结构模式的构建,将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由于生态技术的使用,在城市地域空间内会涌现具有低能耗、低碳排放、少污染、高产出等特征的生态功能体,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同时,在信息化条件下,生态功能体是城市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可以加强城市土地的混合使用度,减少市民出行需要,降低交通能耗,符合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要求。

(3)生态主导空间结构的城市是网络化和立体化的,通过绿色交通廊道和绿化通道,对城市不同的宗地进行贯通和关联,提高城市各结构单元的沟通效率,提高城市整体的关联互动性;在生态文明的观念下,城市空间从“扁平式”向“立体式”发展,体现城市发展的“三高”要求,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

4 结语

低碳城市空间具有紧凑多中心、公共交通主导或生态主导等结构模式,这些空间结构模式分别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减少碳排放量和与碳脱钩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几种模式并非孤立的,而是相通的,如公共交通导向

(TOD )空间发展模式,往往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来构建紧凑性空间结构城市,而多中心正是紧凑空间结构城市的特征之一;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往往会带来一定的交通和环境问题,但在发展紧凑空间结构形式的城市时,也采取了公交优先、开敞绿色空间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空间结构模式,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城市发展向低碳生态目标推进。

虽然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但低碳城市的碳减排与碳脱钩等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优化来解决。城市产业的低碳化、市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城市建筑的低碳化等,在低碳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低碳城市发展中主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EDWARD L G ,MATTHEW K. The greenness of city [J ].

Rappap Taubman Center Polity Brietc ,2008(3):1–11.

[2] CHRIS G. How to live : low–carbon live :the individual's guide

to stopping climate change [M ]. London Sterling ,VA ,2007.

[3] CHIN SIONG H ,WEE KEAN F. Plan–ring for low carbon

cities : the case of Islander development region [C ].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Toward Establishing Sustainable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II ,Seoul ,Korea :SUDI ,2007.

[4] BRYN S. MARK J. Shaping sustainable energy use in Chinese

cities : 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 [J ]. DISP 151,2002(4):5–22.

[5] 陈国伟. 低碳城市研究理论与实践初探[J ]. 江苏城市规划,

2009(7):41–44.

[6] 胡秀莲,刘强,姜克隽. 中国减缓部门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分析

[J ]. 中外能源,2007(8):1–8.

[7] 诸大建. 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 ].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118–120.

[8] 韦亚平,赵民. 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的测度[J ]. 城

市规划学刊,2008(3):32.

[9] 李翅.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 ]. 城市规划学

刊,2006(1):49–55.

[10] 仇保兴. 瞬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J ]. 城市规划,2006,30(11):18–24.

[11] 戴亦欣.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8.

[12] 夏堃堡.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 ]. 环境保

护,2008(2A):33–35.

[13]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 ].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23.

[14] 付允,汪云林,李丁.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 科学对

社会的影响,2008(2):5–10.

[15] 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17.

[16] CCICED–WWF. Report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EB/OL ]. http : //www. Foot print network. org/.2010–02–13.

[17] 世界银行. 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 ]. 胡

光宇,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1.

[18] 潘海啸,等.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 城市规划

学刊,2008(6):57–64.

(责任编辑:万贤贤)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归纳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归纳 磨建功董欣 【摘要】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城市空间形态向来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归纳影响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构建的因素,是构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在分析碳排放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接着依据城市规划的属性,分别分析归纳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政策层面和规划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剥离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的政策属性和技术属性,并对归纳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做了分析,建立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体系框架。 【关键词】影响因素;空间形态;低碳城市 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所达成的共识。城市空间形态向来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之一,构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城市要完成低碳转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1]。基于城市规划的属性,本文从政策和规划技术两个层面分析归纳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低碳城市政策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图为这一空白的填补做些贡献。关于低碳城市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多数是介绍国外先进的政策经验和分析对我国的启示:王新等(2010)[2]、黄伟玲(2010)[3]等人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日本低碳城市的政策,廖红英等(2011)[4]、杨锐(2011)[5]、林姚宇(2010)[6]等人综合介绍和比较了国外多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低碳城市政策,任力、华李成(2010)[7]等介绍了英国低碳城市政策、高雅(2011)[21] 介绍和评析了温哥华的低碳城市政策、崔健(2011)[8]等人比较了中日低碳城市政策。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率先行动起来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5]以及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5]。在城乡规划技术层面,马强(2007)[9]、陈秉钊(2008)[10]、潘海啸(2008)[11]等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通过分析了影响城市形态的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密度控制与功能混合方面的因素。赵民、韦亚平(2008)[12]、李翅(2006)[13]、仇保兴(2006)[14]、丁日成(2005)[15]等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提出了适合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 目前,对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因素分析中,只停留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或是交通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谈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谈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8-09-04T11:08:26.3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符开春 [导读] 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交通、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当前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大量化石燃料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CO2等温室气体,这就导致了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基于此,本文在低碳城市规划实施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低碳型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低碳型;城市;规划 引言: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交通、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其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精神上加强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物质上逐渐建立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高循环的新型城市运行模式。 1、低碳城市的定义 1.1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实质是为了改善全球气候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低碳城市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1.2低碳城市的关键是低碳排放 低碳城市主要要求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关键在于控制城市碳的排放,通过低碳生产、低碳消费、控制高碳产业发展、引进低碳技术等措施来实现。 1.3低碳城市的实现在我国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我国有关低碳城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理论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在建设低碳城市时慢慢探索,不断寻求更好的建设模式。同时,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自身条件也不相同,由此造成建设低碳城市基础上的差异,要消除这些差异并最终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1.4我国发展低碳城市是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不仅有GDP的增速,还包括了能源消费量的全球比例,以及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后两个方面的快速增长使中国迫切需求发展低碳经济。 2、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 2.1在空间规划上 城市中的空间规划对其生存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内部交通的压力,还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对于城市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地意义。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由于缺乏良好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内部的环境和交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不合理的空间布局严重影响了城市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城市环境问题的加重,我国应结合每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加强对它们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从而促使城市能够真正地实现健康发展。 我国城市的空间规划主要可以从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密度和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当前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采用了图状发散型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布局由于过于集中使得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大。这就需要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可以将城市的交通布局状况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规划中去,通过交通来引导城市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为了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常常盲目扩大建筑用地,从而使得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这就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我国低碳城市的具体规划实施中,还要注意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以确保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在产业规划上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与路径。由于传统产业中的重工业大都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再加上我国传统产业存在着能源利用率低、生产水平较为落后等问题,使得这些产业在生产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城市中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需要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而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中小企业则需要强制关闭或者整顿。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改造,积极建设和培养一些新型的低碳产业,创新产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经济向多元化产业的过渡,以达到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2.3在交通规划上 交通布局对于城市中的空间格局有重要的影响,而城市中碳排放量的增加也与城市中的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不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优化城市自身的空间格局,从而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当前我国许多城市中的交通存在着严重的道路堵塞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交通规划的失衡而导致的城市道路过于繁琐和密集。因此,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根据每个城市的自身情况而对城市交通进行的合理规划,适当增加城市道路的宽度,同时还可以采用环形立交的形式来合理布局城市交通。而在居民出行上,政府部门要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提倡居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来代替私家车,从而减少各种汽车尾气的排放,促使城市交通运营系统的完善。 3、城市建筑的绿色生态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以最低的能耗,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利用全局的观点去解决问题。进行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室内环境要不受到周围噪声、光辐射以及热干扰等,同时,还要有着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合适的温湿度等。要多关注环境,再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护环境,还要保护使用者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1设计师丰富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师不断的更新设计观念,要能够引导建设者的不良思想,引导全社会接受绿色设计风格。设计师还应当提倡符合环境保护和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12125142.html,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李菁贺薪竹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越来越恶劣的地球天气使世界对可持续未来发展的意愿愈发强烈。本文从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入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系统梳理涉及低碳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系列问题,旨在较为全面的梳理空间结构所包含的设计因素,将研究框架变得清晰明朗。论文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概念,其次梳理了低碳城市的国际国内发展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入手探讨论文研究重点;涉及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论文的最后,对前面做系统总结的同时,将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城市”相关基本概念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城市,本质就是在城市实施低碳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其概念就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动理念及行为指导、政府管理部门以创建低碳社会为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标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二、低碳城市的理论及实践发展 1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及实践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驱,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问题也较多,并且英国作为岛国,资源稀缺,深刻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未来可持续的重要性。英国在 2008 年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2004 年,日本政府制定《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境》的研究计划;2007 年,美国发布《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报告;2008 年,印度政府发布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 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襄阳城和其他城市一样,有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那么今天这节课就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关,让我们去到城市看一看。 (板书)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大家在外出时,应该都做过16路公交车,那么在从襄阳东站去往人民广场的路上,我们在16路沿线两侧的都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单位或者小区? (学生举例)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3-17T15:36:34.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姜广福 [导读] 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理论的含义及现状、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鸡西市规划设计院 158100 摘要:随着基本能源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负担一步一步的加重。这给了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一个警示,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体现低碳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每个城市规划者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理论的含义及现状、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理念;应用 一低碳城市理论的概述与现状分析 1 低碳城市理论的概述 对于低碳城市理论来说,其主要是指在城市的建设与规划中,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主要的设计方向和目的,其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进行发展低碳经济,并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的城市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其是通过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利用创新低碳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低碳城市理论是一个结合城市空间、城市交通、城市的绿色景观设计等众多的综合项目的总称。从居民的角度上来看,要提高居民对于低碳的认识和了解,从物质与技术的角度,就要建立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循环的城市的运行模式。 1.2 当前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现状 对于当前我国的低碳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来说,其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对于城市的建设与规划还比较的粗放,没有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低碳理论的设计与研究,这导致了城市碳排放量的大量的增加,给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理论,就是以降低或者减少碳排放量为目的,或者以增加对带碳气体的消耗量为主要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 二城市空间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1 城市空间结构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的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引导和限制作用。一个适合城市地理环境与发展目标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引导城市理性生长,够使城市的交通出行趋于高效有序,也能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2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各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合理安排协调的过程,在现在国内进行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往往容易出现为了追求图面效果而不顾实际土地利用效率和居民便捷生活造成规划用地性质混合程度偏低的现象,还有些规划中,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失调,开发区规划土地功能单一,城市功能不完善。这些都会使得城市中不必要的交通出行量增加,同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为了配合低碳城市建设的要求,政府及规划师应当让规划趋于科学合理。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注重各类用地的比例均衡,在城市每个需要集中建设的部分都应增加土地功能的混合度,另外,还应注意各类用地地块的尺度,使城市居民能够用最低碳的出行解决生活、工作、休闲的各种需求。 三城市交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如果发生变化,必然会引发交通方式也发生变化。每种城市空间结构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结构体系,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亦不例外。进行低碳城市的交通规划,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进行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时,其实用性应较强,以减少不必要干道,从而使城市中心区与主要生活区的支路有所增加,路网密度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对交通需求做出准确预测,并对道路的断面也进行确定;②对政府提出建议,应制定有关交通政策扶持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合理控制私家车的出行量,倡导步行与自行车出行,保证交通方式得到顺利衔接,实现无碳出行。例如: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并结合TOP 模式,营造轨道车站为中心的城市生活空间。 四城市产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进行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应以低碳化为落脚点,包括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最终使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生产,产业结构升级。 传统的产业具有的特点主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量较大,利用率不高,在生产中,废弃物与中间产物均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碳排放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在以传统产业为立足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要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并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经过多次整改还不达标的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 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注重发展低碳绿色新型产业。发展新型产业,要对城市产业的内涵进行不断拓展,然后依托现有资源与能源,加大力度进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自主创新力度,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城市垃圾发电等新型产业,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产业结构在进行升级改造中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与技术,这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要加强完善与低碳有关的法律法规,要对各企业、各行业设定一定数量的强制性目标,使之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对生产环节进行完善,最终实现低碳化、清洁化生产;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低碳理念的宣传教育与推广力度,并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总之,对城市产业进行规划,既要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又要注重区域整体发展,才能有效实现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发展。 五结束语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观点繁杂、理论纷争。而且低碳城市涵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体系、单体建筑、市政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现阶段的国情需要我们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实践多头并举。如何能从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 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 (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 (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请看图2.2 ,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阅读图2.2)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 (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刚才讲的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五: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因 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理解四大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学习思路: 为什么分→怎么划分→影响因素→如何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⒉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重点兼难点。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播放歌曲《家住临沂》展示大美临沂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导入新课:读教材P44图2-3-1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回答: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同时思考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教师总结:在这些功能区中,其中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

间 个 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住宅区集中成片;是城市中最基本,用地最广泛的功能区。 工业区呈片状或带状;一般分布在市区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读图思考) 商业区大多呈团块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展示上海中心商务区图片,阅读第46页“知识窗”结合视频回答:1、“中心商务区”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 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第16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中图版

第16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选择题 (2018·南宁模拟)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2.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靠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城市中心区的中心商务区地位越来越突出,为充分发挥中心商务区功能,必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旧城改造,住宅区、工业区外迁,导致人口外迁。第2题,从住宅租赁价格等值线数值来看,古北社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区位特征应该为环境优美;由图可知,该社区位于市中心附近。 答案:1.D 2.B 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 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 4.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 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 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 解析:第3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必然也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4题,城镇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答案:3.A 4.C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5.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