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笔记

第一章地球

1、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2、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A、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符合宗教的教义。但是这样的地球中心说和观测的现象存在着矛盾,使得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地球排除出宇宙的中心,以太阳取而代之以后,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星星世界,显现出惊人的统一性。受时代的局限,哥白尼的体系也存在缺陷。比如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等。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真实规律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他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1: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2: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3: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为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设 T1和T2分别表示两行星的公转周期,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各自轨道的半长轴),得公式:

二:掌握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之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节律性。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公式:

角速度与纬度正弦的积,只影响方向,不影响速度。而运动物体的速度影响偏转力的大小。物体静止不动,偏转力也就为零。影响气团、洋流、流水等。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180度的地方,正当午夜。说明每隔15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共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7度30分为中时区。东西各加15度为东一区、西一区。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

4:天体引力产生潮汐,由于自转,相反的潮汐又阻碍它的运动。4万年一昼夜延长一秒。但是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5:地球整体的自转,同它的局部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

此外,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影响地球形状的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自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至9月23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个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北极四周,太阳正日不落,叫做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北极圈以北,都是白昼,南半球反之。9月23至次年的3月21是北半球的冬半年。12月22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的3月21和9月2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或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一日之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正午时刻,它升的最高,称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地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日期内,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对于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来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前者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后者决定辐射强度的大小。气候(climate)希腊原意为“倾斜”指的就是正午太阳高度。

3:四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但是,严格的说,只有中纬度地带才是四季分明的。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事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是夏季,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冬季。春秋二季是夏冬之间的过渡季节。

如果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不变,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始终不变,也就无所谓季节变化了。

B、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洋,它是海

哈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

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 一、“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 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恒星、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0×104公里)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公里),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太阳系包括8 个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为两组): 地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 木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数多)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5a3146779.html,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070501自然地理学10 070502人文地理学10 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4 070522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3 070523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32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4 071012生态学9 083001环境科学13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070501) 人数:10 研究方向01.土地科学 02.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 03.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04.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05.资源信息系统 06.流域综合管理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④自然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复试为综合面试。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4德任选一门 3 601高等数学 4 872自然地理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评估。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资源与环境地理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负责。 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从事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林超、陈传康、李孝芳、徐启刚等老一辈教授是学科重要奠基人。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坚持综合研究方向,在理论和方法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在地表自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LUCC成为土地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而且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已被列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也将陆续起步。以此为突破口,将推动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生态和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土地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分析为主要突破口,以调整土地利用对策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态为目标。因此,本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5年来,完成了有关地球表层动态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自然保护、区域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他项目。上述研究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工作如退化土地的重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生物气候学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特色方向有:土地科学、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等。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2010-2012年报录比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 一、课程建设规划落实情况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它又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主要依据就是: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和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在内容的先进性设置,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比较合理,被学生普遍接受,总体效果良好。 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及实现手段的先进性,才能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优秀。在教学中,除了选择最新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作为课程教材之外,在教学组织中,还注意及时将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在教学课时安排上,注重与已修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删减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留出适当的课时增加新的教学或讨论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对本课程时时进行更新的要求。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易于实现内容更新与扩充的特点,本课程是我院较早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前已实施了7 届本科教学。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CAI教学课件包含文字、声音、图表、动画演示等多项教学互动内容,加上主讲教师与学生的适时交流与启发,声情并茂,内容充实,进而保证

了教学内容的先进和教学效果的优良。另外,本课程准备在校园网上开辟课程主页,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完整的CAI教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章节学习纲要、课程习题库、教学日历、考研试题、难点分析、课程人气统计等,同时利用校园网设置网上答疑、互动讨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每学年都要进行课程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包括接受教学检查,小组听课,学生民主评议,教师自评工作总结等。通过教学检查,保证及时发现各种教学问题,并及时地加以改进或补充,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而监督和保证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在课程考试环节上,有完整的课程试题库,各年试题(A、B卷)以及有关院校近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等资料齐全,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课程组集体阅卷方式,并对试题及考试成绩都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实验讲义完备,实验开出率达100%。在实验设备购置及实验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学校投资力度较大,仪器设备总值由1995年的不到4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68万元。有多名专职实验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设备维护、调试及相关的实验准备工作,并具备参与实验辅导工作的能力。授课教师全面负责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高度重视野外实习。在教学学时压缩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和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 名词解释 考研

名词解释: 1、宇宙天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岁差章动极移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 2、地壳克拉克值矿物岩石解理断口岩浆岩沉积岩层理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的交代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沉积构造地槽型建造过渡型建造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质构造水平构造丹霞地貌倾斜构造单面山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板块大洋中脊地缝合线地质年代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3、大气气溶胶大气成分干洁空气大气常数温室效应对流层辐射平衡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水平温度梯度气温直减率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露霜雾凇雨凇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冰晶效应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变率湿润系数水平气压梯度摩擦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层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埃克曼螺线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信风季风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气候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南方涛动南方涛动指数 ENSO 降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辐射径流土地退化 4、水分循环水圈洋海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海水盐度海水氯度潮汐潮流回转流往复流波浪波浪的辐射沿岸流洋流摩擦深度风海流倾斜流密度流水团河流水系流域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水位平均水位相应水位流速流量薛齐公式满宁公式巴甫洛夫公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变率径流系数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湖泊定振波沼泽地下水总矿化度硬度溶水性容水度持水性持水度给水性透水性地下水的动态线性渗透定律非线性渗透定律饱水带包气带潜水面潜水潜水湖潜水流承压水冰川成冰作用雪线 5、地貌山地平原风化过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产物风化壳块体运动崩落滑落蠕动倒石堆流水地貌流水的侵蚀作用溯源侵蚀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的堆积作用坡积裙沟谷地貌泥石流河谷侵蚀基准面河漫滩牛轭湖离堆山河口三角洲洪积扇河流阶地河流袭夺准平原山麓面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冰斗羊背石终渍堤纹泥鼓丘冰水扇冰砾皋(阶地)锅穴蛇形丘冰面地貌冻土冰融作用石海石河 石环冻胀丘热融地貌热融滑塌热融沉陷冰锥风沙作用风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风积作用风棱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横向沙丘纵向沙丘黄土海岸带海蚀作用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台海积作用中立带泻湖大陆架大陆坡 6、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剖面土层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松紧度孔隙土壤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土壤矿物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土壤的水分平衡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胶体土壤溶液土壤缓冲性母质土壤年龄绝对年龄相对土壤年龄诊断层诊断特征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土壤的干湿度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带谱基带建谱土带土壤的分布地域性规律土壤资源 7、生物圈物种生态学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限制因子生态幅光周期现象贝格曼定律阿伦定律旗形树冠竞争竞争排斥原理寄生捕食作用原始合作共生互利生物适应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 K选择K对策者 R选择R选择者种群种群的数量与大小种群的密度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出生率种群增长领域生物群落群落植物群落边缘效应物种多样性生态位优势种建群种生活型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环境季相演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2002)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 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原因 自然地理(2003) 1 名词 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 I 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 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论述 1 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 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 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自然地理(2004) 一,名词解释 1,单斜山与方山 2,地面有效辐射 3,喀斯特漏斗 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 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 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 10,孔道 二,判断 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 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竞争土壤肥力行星风系雅丹潜水 二、简述与分析题 1.分析气候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干旱气候地貌的发育过程 2 何谓水量平衡?试推导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用示意图) 3 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 举例说明自然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5 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论述题 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在对西北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时,如何趋利弊害?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季风水分循环河流阶地羊背石生态系统 二、简述 1 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试比较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异同 3 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城市生态系统有何不同? 4 试述形成地球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2.板块构造学说 3.大气活动中心 4.温带气旋 5.河口三角洲 6.等流速公式 7.气候地貌叠置性 8.冰期与间冰期9.成土因素学说10.生态金字塔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土壤剖面构造及其特点。 2.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点 3.海岸带的动力作用类型及其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4.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5.河流水位,流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综述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3.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中国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考研)

中国地理名词解释 中国矿藏资源 大冶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 大红山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 攀枝花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晚期铁矿床。 宁乡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浅海沉积铁矿,以赤铁矿、菱铁矿为主,北方以宣龙式铁矿为代表,南方以宁乡式铁矿为代表。 綦江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海陆交互相和湖相沉积铁矿,以菱铁矿为主。 鞍山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以鞍山铁矿为代表。 石碌式铁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富铁矿类型。 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 红层地貌:是指中生代白垩纪—早第三纪,在几乎遍及全国的大小不同、数量众多的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所堆积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马兰黄土: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华北晚更新世黄土,典型的风力堆积物),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因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兰阶地而命名。 雅丹地貌: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为岩性较硬的砾岩、砂砾岩时,受断裂、垂直节理及流水切割等作用,形成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粤北仁化盆地的丹霞山最为发育,故有此称)。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黄土地貌: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风沙地貌:风力作用于地表,风力与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尺度的形态有沙丘沙堆,平沙地。小尺度的形态有沙波纹,沙垄等。 中国近海 平原海岸:在沿海冲积平原和潟(xi)湖平原地区发育的海岸。 台湾暖流:黑潮暖流在台湾东北海域分出的一个分支,沿台湾岛向北流向东海北部。 黑潮:北太平洋亚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即日本暖流。由北赤道海流在菲律宾海域北转,主流沿台湾东岸、琉球群岛西侧流向日本东岸,在40°N附近再折向东去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三角洲平原海岸: 淤泥质平原海岸: 生物海岸: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如湿地沼泽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热带、亚热带沿海由红树林群落与沼泽湿地相伴而形成的海岸,是热带、亚热带一种特殊类型的沿海湿地和生物繁殖、栖息地。 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礁石海岸。 大陆岛:是大陆地块延伸至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邻的大陆基本相似。 冲积岛:主要是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四周。 珊瑚岛:由造礁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的生物碳酸盐岛屿。 东海沿岸流:沿浙江和福建东岸流动的沿岸流。 黄海暖流:在东海东北部,济州岛以南,有一支沿西北方向进入南黄海的流动,海洋学上统称黄海暖流,是黑潮的一个分支。 中国气候 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蒙古高压: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是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学_伍光和_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 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 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任务: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一) 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7.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8.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9.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10.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

地理学习体会

地理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之后,了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之前还没有接触 这门课程的时候,还以为自然地理知识单纯的讲地理知识,因为自己以前地理方面比较薄弱, 所以会觉得这会是门枯燥的课程。 其实不以为然,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通常会穿插许多的相关知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学 到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并不是局限。特别是做了地理这个网络小组的组员之后,因为平时偶 尔整理下交流论坛,逛多了这个网站的论坛之后,对这门课的有了明显的知识拓展。大家有 心搜集回来的资料,可是十分珍贵的,能被自己吸收可以说是件好事。 学期快结束了,回想起来,我这个学期到底学了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 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 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 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 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 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 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 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按研究 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学科。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有综合 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 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特征的学科。区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 科。古地理学是研究和重建地质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的学科。历史自然地理学是研究 近一万年来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学,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和变化规 律的学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部门性的分支学科有地貌学、气候 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 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是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成分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组成、结构、动态及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它们的形成与某些自然科学有关,是自然地 理学与相邻的其他科学的边缘学科。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 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 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 大气科学的边缘学科。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变化与时程分 配,以及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水文学的边缘学科。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空间分布 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动物在地璋表面的分布 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动物学的边缘学科。以独特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 地理环境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冰川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形成、 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冻土学是研究冻土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 科。化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答案归纳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总结 地貌 名词解释: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2:原生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原生黄土特征:它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遇水会溶解,造成水土流失;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次生黄土是黄土被水冲刷、搬运、在堆积而成的黄土,它与原生黄土的区别是具有层理,并有较多的砂以及细砾。 假整合2、:指同一地区新老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面相隔,但产状基本一致的接触关系。上下岩层时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均不连续,说明下伏岩层沉积以后,地壳上升隆起,沉积作用中断,遭受风化剥蚀,后期该区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岩层。 地堑: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 大陆岛和海洋岛2:大陆岛是指其地质构造与临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导致与大陆相隔成为岛。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海洋岛其地质构造与大陆无关,是由于海洋底部火山喷发升起而形成, 河漫滩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起,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晚期 峰林与峰丛:峰丛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换的初期。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分离的山峰,下部分为连结的底座,山峰之间都被溶蚀洼地隔开。峰林是底座被侵去,仅剩下没有底座的密集山峰群。 单斜山与方山:由向着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所构成的地貌,称为单斜山。方山是由构造高原或台地经长期侵蚀而分割成面积较小的山体。方山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 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面上一种封闭的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或竖井状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笔记 第一章地球 1、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2、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A、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符合宗教的教义。但是这样的地球中心说和观测的现象存在着矛盾,使得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地球排除出宇宙的中心,以太阳取而代之以后,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星星世界,显现出惊人的统一性。受时代的局限,哥白尼的体系也存在缺陷。比如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等。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真实规律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他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1: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2: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3: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为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设 T1和T2分别表示两行星的公转周期,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各自轨道的半长轴),得公式: 二:掌握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之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节律性。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公式: 角速度与纬度正弦的积,只影响方向,不影响速度。而运动物体的速度影响偏转力的大小。物体静止不动,偏转力也就为零。影响气团、洋流、流水等。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180度的地方,正当午夜。说明每隔15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共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7度30分为中时区。东西各加15度为东一区、西一区。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

本人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1]

本人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1]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 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地球 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月食:地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

1.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形状效应。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 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 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 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 (2) 地球巨大的表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

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恒星、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0×104公里)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公里),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太阳系包括8 个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为两组): 地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 木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数多)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今年刚刚考上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的考生,在去年一年的考研历程中,在考研论坛浏览了许多帖子,也得到了许多地理科学学院的学长学姐的无私帮助,我受益很大,使我在考研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的迷茫和无助,正是这个原因,当时就想过,如果自己能够幸运的被西南大学录取,也要尽自己的一点力,把自己的考研历程和心得写一下,希望能对以后报考西南大学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学弟学妹有些帮助。复试结束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已经属于低分了,也不敢把自己的经验发帖,以免贻笑大方,后来想了下,就以自己为例子,给以后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报考者提一些自己的建议吧,使他们的考研经历能够更平稳一些吧! 一、大学选报阶段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许多考研者比较纠结的时候(当然全国统考的例外),我也不例外,当时是既想考一个好学校,也想容易考上,同时自己还不想考数学,这就比较有挑战性了,我所了解的地理专业不考数学同时是211的高校,也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湖师大人文地理不考数学,自然地理需要考数学),武汉大学是全国顶尖高校了,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华中师大曾经考虑过,但是英语单科一般华中师大会划线到50分,总分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系上届的学长学姐曾考到358分、368分,因种种原因与华中师大失之交臂,致使我们系上届考研华中师大全军覆没,加上我的英语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信心能考到50+,放弃;西北大学地处西安,位置不错,个人感觉自然环境不是太好,放弃;对于西南大学,我们系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同时感觉西南大学每年的分数不是太高,对英语的限制也不是太严格,以前考320+基本就能够考上,同时地处重庆,位置很好,就下定决心报考西南大学。 二、考研复习准备阶段 考研准备在去年的三四月份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大三的课程还是比较多,同时自己对考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复习的进程比较慢,效果也比较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暑假吧。到了暑假,自己重点复习的还是英语,记忆英语单词,做些英语阅读理解,看些专业课,自己看专业课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总结下,而是图省事直接划在书上,个人感觉为自己后来的专业课复习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政治也就是看下辅导班发的重点总结,没有看红宝书,感觉红宝书的东西太多了,仅靠自己的理解,真的有些浪费时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啊,呵呵)。暑假的时间过得还是相当快的,眨眼的功夫,我们的大四就来临了,这时基本英语阅读理解历年真题做的也有五六遍了,做英语的感觉开始有一点了;政治在暑假基本没有做题,单单看了重点总结,这也是我的失策之一吧;专业课四本书现在开始显示他的巨大威力了,原本计划专业课复习四轮,先是40天复习第一遍,然后再用一月温习,再用20天复习第三遍,最后10天总结一遍,计划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把第一遍过了之后,发现我最先复习的专业课已经忘光光了,于是我就加大专业课的复习力度,基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背专业课,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休息,早晨除了背些英语外,一直背专业课到10点半,晚上从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在看专业课,自己现在感觉依然有些恐怖,这也是自己当初没有总结的恶果啊,一部分也可能是自己的记忆力不是太好吧!后来终于顶不住了,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吧,自己简单的把三本经济地理总结下,才感觉负担稍轻些。 三、考试阶段 研究生考试终于还是来了,不过自己的学习并没有放下,在坚持每天的进度看书,因人而异吧。考试的第一天是政治和英语,由于政治在复习的时候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吧,在复习过程中把任汝芬的序列买了做一下,在冲刺阶段做了辅导班发的模拟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并把答案背了下,等到上了考场,发现真题命中就一道简答题吧,其他自己努力搜索记忆和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尽力往上答;下午考试英语,由于做英语真题有八九遍吧,做阅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