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习题

制药工艺学习题
制药工艺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化学全合成工艺

2、化学半合成工艺

3、微生物发酵制药

4、药物工艺路线

5、类型反应法

6、追溯求源法

7、模拟类推法

8、平行反应

9、可逆反应

10、催化剂

11、相转移催化剂(PTC)

12、培养基

13、污染

14、消毒

15、杀菌

16、补料

17、放料

18、接种量

19、反应器

20、选择性

21、转化率

22、中试放大(Scale up)

23、放大效应(scale up effect)

24、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25、生产工艺规程

26、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 )

27、诱变育种:

28、基因工程育种

29、反应终点

30、助催化剂

31、催化毒物

32、催化剂的活性

33、载体

34、配料比:

35、“一勺烩”工艺

36、“尖顶型”反应:

37、“平顶型”反应:

38、生化需氧量(BOD)

39、化学需氧量(COD)

40、全混流反应器

41、活塞流反应器

二、选择题

1、是利用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生产制造或从中分离得到的具有预防、诊断、和治疗功能的药物。

A 生物技术药物

B 生物技术产品

C 生物技术制品

D 生物药物

2、下列不是制药行业具有的特征的是

A 新药研究的类型为针对主要皮肤和呼吸道疾病

B 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研发的费用不断上升

C 企业并购和不断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制药集中度不断提高

D 重磅炸弹药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

3、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应从剖析药物着手。

A 化学性质

B 物理性质

C 化学结构

D 生产成本

4、下列反应过程的总收率为:

A 47.8%

B 72.9%

C 59%

D 53.1%

5、下列反应过程的总收率为:

A 47.8%

B 72.9%

C 59%

D 53.1%

6、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

A 简单反应

B 复杂反应

C 零级反应

D 基元反应

7、下列不属于简单反应的为

A 单分子反应

B 平行反应

C 双分子反应

D 零级反应

8、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其中属于催化加氢或酶反应的为

k k k k

t t t t

A B C D

9、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其中属于爆炸型反应的为

k k k k

t t t t

A B C D

10、在某些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

A 正催化作用

B 负催化作用

C 自动催化作用

D 助催化剂

11、种子罐的作用在于使孢子瓶中有限数量的孢子发芽,生长并繁殖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生长快速的细菌适合于。

A 一级发酵

B 二级发酵

C 三级发酵

D 四级发酵

12、全挡板条件是达到消除液面漩涡的最低条件,此条件挡板数Z,挡板宽度W

和罐径D有关,必须符合下面关系式:

A 0.15

B 0.3

C 0.45

D 0.6

13、中试放大的规模一般比实验室放大。

A 10倍

B 100倍

C 200倍

D 500倍

10、下列不属于第二类污染物的为。

A 烷基汞

B 总铅

C 苯并芘

D 氰化物

11、下列不会影响发酵种子质量的是。

A 培养基原料

B 培养条件

C 接种量

D 灭菌工艺

12、下列不是制药工艺学在小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A 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

B 优化生产工艺条件

C 研究成品、半成品的检验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

D 制定标准操作规范

13、巴比妥中间体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如下,正确的加料次序是。

A 先加溴乙烷,后加丙二酸乙酯,最后加乙醇钠

B 先加乙醇钠,后加丙二酸乙酯,最后加溴乙烷

C 先加溴乙烷,再同时加丙二酸乙酯和乙醇钠

D 同时加入溴乙烷、丙二酸乙酯和乙醇钠

14、下列不是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的产物合成期的特征的是:

A 呼吸强度无明显变化

B 菌体在增重

C 菌体数目增加

D 产物合成开始增加后又衰退

15、

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更适合采用进行

工艺路线设计。

A 类型反应法

B 分子对称法

C 模拟类推法

D 追溯求源法

16、下列对化学制药企业的污染物的特点错误的是。

A 种类多,变动大

B pH不稳定

C 数量少,成分复杂

D 化学需氧量低,营养物质比较丰富

17、下列对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描述错误的是。

A 高密度培养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B 培养基的灭菌操作特点是高温快速灭菌,营养成分损失少

C 生长较慢的菌种如青霉素的发酵通常采用三级发酵

D 半连续式发酵培养操作是抗生素生产的主要方式

三、填空题

1、工艺过程是由直接关联单元操作的次序与操作条件组成,包括

、与。

2、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的工业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

、和。

3、生物技术制药工艺包括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上游过程的核心技术有

、、。

4、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应从剖析药物着手。

5、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方法主要有、

、和。

6、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往往遇到多条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化学反应存在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分别为和。

7、化学反应步骤的总收率是衡量不同合成路线效率的最直接的方法,其装配方式有和。

8、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技术有、

、和。

9、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分为、、和。

10、化学方法制备手性药物包括、和。

11、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安排试验的应用技术;其常用实验方法有、、和。

12、巴卡亭Ⅲ中加入三乙基氯硅烷的目的是。

13、根据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类型,可把发酵分为、和。

14、根据菌体生长与产物生成的特征,可以把发酵过程分为、

、和。

15、在批式发酵操作过程中,菌体的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S形曲线,根据生物量的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和。16、发酵生产药物需要优良的菌种,最早采用,随后采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20世纪80年代后,采

用、和。

17、菌种经过多次传代,会发生遗传变异,导致退化,从而丧失生产能力甚至菌株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妥善保藏,保持不退化,长期存活。菌种保藏的方法有:、、、

和。

18、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和。

19、在青霉素的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的前体为。

20、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路线有和。

21、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相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节蛋白。

22、对于连续反应器,有两种理想的流动模型:和。

23、为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MnO4)使污染物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分别用COD Mn表示。

24、简单反应可以应用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

1、制药工艺的研究步骤有哪些?各步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提取制药(中药)、化学制药和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应用的产

品范围是什么?

3、什么是药物合成路线?并简述其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

4、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如何选择重结晶溶剂?

6、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7、什么是催化剂的活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8、什么是反应的终点?反应终点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9、如何解决氯霉素立体构型问题?

10、简述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

11、菌种保存的原理和方法?

12、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哪些?

13、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4、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有哪些?

15、简述干扰素的生产工艺过程?

16、在搅拌过程中为什么要安装挡板及挡板的安装方式?

17、能量衡算的基准是什么?什么是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18、影响中试放大的因素有哪些?

19、废水的处理技术有很多,按照作用原理分,都有哪些?

20、简述三废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试述如何确定配料比与反应物浓度。

3、论述溶剂对化学合成药物的作用?并说明如何选择溶剂。

4、试述溶解氧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四、名词解释

化学全合成工艺是由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如氯霉素。

化学半合成工艺是由已知的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如头孢菌素C、巴卡亭Ⅲ等。

微生物发酵制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和累积特定代谢产物——药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发酵制药。

药物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

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

模拟类推法对于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以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如杜鹃素可以模拟二氢黄酮的合成途径进行工艺路线设计。

平行反应又称为竞争性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例如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得到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为一种常见的复杂反应,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催化剂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PTC)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目标产物所需要的按照一定比例人工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同时也提供了渗透压、pH等营养作用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污染发酵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菌以外的任何微生物都属于杂菌,感染杂菌的发酵体系为污染。

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程度的过程,只能杀死营养体,而不能杀死芽胞,杀灭率99.9%以上。

杀菌是指杀灭或清除物料或设备中所用生命物质,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杀灭率99.999999%以上。

补料是间歇或连续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鲜鲜培养基的操作过程。

放料是指发酵到一定时间,放出一部分培养物,又称带放。

接种量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

反应器是用来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的装臵,是一个为反应提供适宜的反应条件,以实现由原料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设备。

选择性即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的比率或百分数,可用符号φ表示。转化率对于某一组分A来说,生成产物所消耗掉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之比简称为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中试放大(Scale up)就是把实验室小试研究确定的工艺路线与条件,在中试车间进行的实验研究。

放大效应(scale up effect) 这种因过程规模变大而造成原有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效应。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

程的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生产工艺规程:基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归纳写成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生产过程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 )

诱变育种:人为创造条件,使菌种发生变异,从中筛选优良个体,是当前菌种选育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

基因工程育种

反应终点

助催化剂

催化毒物

催化剂的活性

载体

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

“一勺烩”工艺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连续加入原辅材料,以进行一个以上的化学单元反应,成为一个合成工序,习称“一勺烩”工艺。

“尖顶型”反应:反应条件要求苛刻,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收率下降,副反应增多。“平顶型”反应:工艺操作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稍有差异也不至于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常用BOD5,即5日生化需氧量,表示在20 ℃下培养5日,1L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量。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2Cr2O7KMnO4)使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全混流反应器

活塞流反应器

五、选择题

六、填空题

三、填空题

1、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分离纯化过程、质量控制

2、制备原理、工艺路线、质量控制

3、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

4、化学结构

5、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

6、平顶型、尖顶型

7、直线方式、汇聚方式

8、酸碱催化、金属催化、酶催化和相转移催化

9、鎓盐类、冠醚、开链聚醚(非环多醚类)

10、化学拆分、化学不对称合成方法

11、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多因素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优选法

12、保护7-OH

13、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14、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菌体自溶期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衰亡期

15、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16、低温斜面保存、液体石蜡密封保存、沙土管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液氮保藏

18、化学灭菌、辐射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的过滤灭菌

19、苯乙酸及其衍生物,例如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

20、莱氏合成法、两步发酵法

21、干扰素

22、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活塞流或柱塞流)反应器

24、质量作用定律

四、简答题

1、答:制药工艺的研究可分为小试、中试及工业化生产三个步骤,分别在实验室、中试车间和生产车间进行。⑴小试研究:研究工艺路线设计、反应规律,工艺参数,原料、质量控制标准,并核算成本;⑵中试研究:放大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与优化;⑶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制定或修订工艺规程、工艺验证,产品的安全生产及有效验证,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艺,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答:中药制药工艺的特点是以化工分离提取单元操作组合(多步)为主,主要用于生产中药;化学合成制药工艺特点是以连续多步化学合成反应,随即分离纯化过程,主要生产分子量较小的化学合成药物;生物技术制药工艺特点是以生物合成反应一步生成产物,随后进行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主要生产生物技术药品,包括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核酸等药物,以及化学难以合成的过高成本的小分子量药物。

3、答:药物工艺路线是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应该是: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2)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3)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毒;5)设备要求不苛刻;6)三废少,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易于达到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4、答: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1)配料比2)溶剂3)催化4)能量供给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6)后处理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5、答:应用重结晶法精制最终产物时,一方面要除去由原辅材料和副反应带来的杂质,另一方面要注意重结晶过程对精制品结晶大小、晶型和溶剂化等的影响。选择重结晶溶剂规律:相似相溶;溶质极性很大用很大极性的溶剂溶解;反之,用非极性溶剂溶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混合溶剂作为重结晶溶剂。

6、答:1)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度。大多数非催化的活化能Ea=167~188kJ/mol,催化的活化能Ea=65~125kJ/mol,使用催化剂时,活化能大

大降低。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它的目的缩短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它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实现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对于正反应速率常数和逆反应速率的常数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正反映的优良催化剂可是逆反应的优良两催化剂。

2) 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各自适宜的催化剂;对于同样的反应物系统,应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获得不同的产物。

7、答:催化剂的活性就是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工业上要求催化剂具有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在工业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或单位表面积)的催化剂在指定条件下所得到的产品量来表示。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较多:1)温度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大,温度太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小,反应速度很慢,随着温度上升,反应速度逐渐增大,但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后,又开始降低。绝大多数催化剂都有活性温度范围。2)助催化剂在制备催化剂时,往往加入少量物质

(<10%),这种物质对反应的活性很小,但却能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或选择性。3)载体(担体)常把催化剂负载在某种惰性物质上,这种物质称为载体。常用的载体活性碳、硅藻土、氧化铝、硅酸等。使用载体可以使催化剂分散,从而使有效面积增大,既可以提高其活性,又可以节约其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防止其活性组分在高温下发生熔结现象,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4)毒化剂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叫做催化毒物。有些催化剂对毒物非常敏感,微量的催化毒物即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甚至消失。

8、答:对于许多化学反应,反应完成后必须停止反应,并将产物立即从反应系统中分离出来,否则反应继续进行产物可能使反应产物分解破环,副产品增加,产率下降,若反应未达到终点,过早停止反应产率也会下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要控制反应的终点;反应重点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主反应的完成。可以通过测定是否尚有未反应的原料存在,或其残存量是否达到规定的限度,在工艺研究中常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来监测反应,也可以采用快速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如测定显色、沉淀、酸碱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手段进行监测。

9、答:⑴采用刚性结构的原料或中间体,具有指定空间构型的刚体结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不易产生差向异构体;⑵利用空间位阻效应;⑶使用具有立体选择性的试剂。

10、答: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是在人工控制的优化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药物,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纯化精制,获得药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生产菌种选育与保存阶段;⑵发酵阶段;⑶分离纯化阶段。

11、答:菌种经过多次传代,会发生遗传变异,导致退化,从而丧失生产能力甚至菌株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妥善保藏,保持不退化,长期存活。因此菌种保存原理是使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即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可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根据不同菌种的特点和对生长的要求,对孢子作为保存材料,人工创造低温、干燥、缺氧、避光、和营养缺乏等环境,便可长期进行保藏。12、答: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有:1)碳源包括糖类、醇类、脂肪、有机酸等;2)氮源可分为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常用有机氮源有黄豆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鱼粉和尿素等,无机氮源有铵盐、氨水和硝酸铵;3)无机盐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4)水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传递物质,调节细胞的生长环境,5)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脂肪酸等;6)前体与促进剂7)消泡剂一般为动物油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13、答:1)水质:恒定水源和恒定的水质。地下深层井水,对水质定期化验检查,使用符合要求的水质配制各种培养基。2)培养基原料的质量可以采用措施:保持稳定的原料来源。更换原料时,必需再进行一系列试验,确保产量和质量的控制和稳定性。3)控制培养基的黏度,高黏度的培养基,不易彻底灭菌;影响发酵的通气搅拌等物理过程;直接影响菌体对营养的利用;目标产物的分离提取造成困难。

14、答:根据主要检测方法,可把发酵过程检测的参数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三类:物理参数有:温度、罐压、搅拌速率、通气量、黏度;化学参数有:pH,基质浓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尾气、产物浓度;生物参数有菌丝形态和菌丝浓度。

15、答:其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的构建与保藏第一步,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菌种建立;第二步,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菌种特性;第三步,菌种库的建立与保藏。2)干扰素的发酵工艺过程经过摇瓶培

养、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和菌体收集;3)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第一步,干扰素分离工艺过程;第二步,干扰素的纯化工艺过程。

16、答:安装挡板的目的:提高湍动程度,又使切向流动变为轴向和径向流动;液面下凹现象消失。装设方式:与液体粘度有关,①﹤7 Pa·s的液体垂直纵向安装在釜内壁上,上部伸出液面,下部达到釜底;②7~10 Pa·s的液体使挡板离开釜壁;③>10 Pa·s的液体离开釜壁并倾斜安装,可减小挡板宽度;④>12高粘度流体无需安装。

17、答:物料衡算可以以每批操作为基准,也可以为单位时间、每千克产品为基准;选择性即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的比率或百分数,可用符号φ表示。转化率对于某一组分A来说,生成产物所消耗掉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之比简称为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用符号X A表示;收率是主要产物实际产量与投入原料理论产量之比值,也用百分率表示,用符号Y表示。三者间的关系为Y=Xφ。

18、答:影响中试放大的因素有:1)放大效应制药工艺过程很复杂,如果简单的对小试的操作条件进行放大,将导致放大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放大效应多指放大后反应状况恶化,转化率下降,选择性下降、造成收率下降。2)原辅材料杂质将小试工艺直接用于生产,由于原料来源不同,导致放大失败也很不鲜见,在化学制药中,原辅料中的微量杂质,可能使催化剂中毒,或引起副反应,也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3)反应规模在放大过程中,反应器规模的变化对化学反应过程和生物反应过程及其单元操作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反应器放大后会影响物料的传热和传质以及混合效果。4)其他因素:例如物料输送、设备腐蚀、搅拌放大等工程问题,充分研究这些问题,可望获得放大效应。

19、答、:1)物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在分离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如沉降、气浮、过滤、蒸发、浓缩等;2)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来处理废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如中和、凝聚、氧化和还原。3)物理化学方法综合利用物力和化学的作用除去废水中污染物,如吸附法、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等。4)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如

H20,CO2等。

20、答:一、生产工艺绿色化;例如研究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采用新技术(立体定向合成,固相酶技术、相转移催化反应等)等。二、循环使用与无害化工艺;例如合成过程中母液可以循环套用。三、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包括原料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四、加强设备管理;解决化工设备跑、冒、滴、漏严重的问题。

五、论述题

1、答:有机反应很少是按照理论值定量完成,这主要由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往往会发生可逆反应、平行竞争或串联的副反应等,合适的配量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最恰当的反应物的组成,配料比的关系,也就是无聊的浓度关系,寻找最合适的配料比目的: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减少后处理的负担;配料比主要根据反应过程的类型来考虑:1)可逆反应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点浓度(即增加其配料比),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办法,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配料比。最适合的配料比应是收率较高,同时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内。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能参与主反应。例如催眠药苯巴比妥生产中最后一步反应由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脲缩合,该缩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脲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易分解,所以要用过量的脲。4)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当用量,以增加主反应当竞争力。5)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当配料比宜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停下来。如乙苯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乙烯通入苯中制得。所得乙苯由于引入乙基的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继续引入第二个乙基。

3、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进行的,溶剂可以帮助反应散热或传热,使分子均匀分布,增加分子碰撞和接触的机会,加速反应速率;同时溶剂还是一个稀释剂,在采用重结晶法精制产物时也需要使用溶剂,溶剂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方向、深度、产品构型,对产物进行有效分离、精制、及重结晶等。无论是反应溶剂还是重结晶溶剂都要求溶剂具有不活泼性,即溶剂应是稳定而惰性的,尽量不干扰反应过程。1.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大类:游离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在游离基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并无显著影响;在离子型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影响是很大,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化学反应

的加速或减缓。例如极性溶剂可以促进离子反应,显然这类溶剂对SN1反应最为适合。2.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例如甲苯与溴进行溴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还是在甲基侧链上,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来控制。在CS2溶剂溴化发生在侧链;在硝基苯溶剂中溴化发生在苯环上。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由于溶剂极性不同,有的反应产物中顺反异构体的比例不同。Wittig试剂与醛类和不对称酮类反应时,得到的烯烃是一对顺反异构体。研究表明,当反应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时,有利于反式异构体的生成;在极性溶剂中进行时则有利于順式异构体的生成。4.溶剂极性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溶剂对酸碱平衡和互变异构平衡等均有影响。例如溶剂极性的不同,影响了1,3-二羰基化合物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两种异构体的含量,因而也影响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反应物的反应收率等。包括β-二醛,β-酮醛,β-二酮,β酮酸酯等。

4、答:氧是细胞呼吸的底物,氧浓度对细胞影响很大,也反应了设备的性能。溶解氧就是溶于培养液中的氧含量,表示方法为绝对含量,饱和氧浓度的百分数。检测方法为在线溶氧电极(如原电池型电极)。溶解氧浓度由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所决定,使之需氧不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氧溶解过程即氧从空气气泡扩散到培养液;耗氧即菌体吸收溶解氧的过程;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菌体摄氧速率,才能使发酵正常进行。控制策略:供应量和需要量二个方面考虑使之需氧不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直接提高溶解氧的措施有增加氧传递推动力如搅拌转速和通气速率等,简介控制溶解氧的策略就是控制菌体浓度,主要措施为:1) 增加氧分压:通入纯富氧空气,增加溶氧浓度,不经济;或通过改变通气速率:加大通气流量,通入空气往往高于所需量的两倍,有时达5-10倍;再或者提高罐压,增加了CO2浓度,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增加了动力消耗,同时影响微生物生长;2)控制搅拌通过增加搅拌转速,提高供氧能力;如果发酵液黏度较大,流动性差,限制了氧传递,可通过中间补加无菌水,降低黏度。3)增加传氧介质传氧中间介质能促进气液相之间氧的传递,如烃基石蜡、甲苯及含氟碳化物。4)控制菌体浓度摄氧速率随菌体浓度增加而按比例增加,但氧传递速率随菌体浓度对数关系减小,如果菌体浓度过高,可适当降低发酵温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5)综合控制溶解氧的综合控制可采用反馈级联策略,把搅拌、通气、菌体生长等多变量联合起来,实现多维一体控制。

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 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 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 g/L;pH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新药审批办法 D.标准操作规程 2.药品是特殊商品,特殊性在于 ()。 A.按等次定价 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C.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D.清仓在甩卖 3.终点控制方法不包括()。 A.显色法 B. 计算收率法 C.比重 法 D. 沉淀法 4.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C.温度降低,活性增大 D.开始温度升高,活性增大,到最高速度后,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5.中试一般比小试放大的位数是 ()倍。 ~10 ~30 C.30~50 ~100 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 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是()。 A.透析法 B.盐析法 C.离心法 D.萃取法 7.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浓缩称 为()A. 高压浓缩 B.减压浓缩 C. 常压浓缩 D.真空浓缩 8.下列不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是 () A.天冬氨酸 B.多肽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9.下列不属于多肽、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A.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福林-酚试剂法 10.下列属于脂类药物的是()。 A.多肽 B. 胆酸类 C.胰脂酶 D 亮氨酸 11.()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 β-内酰胺类 12.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发酵条件不包括()。 A.培养基及种子 B.培养温度及时间及通气量 D.萃取及过滤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是()。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直接培养 D.固定化培养 14.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酵母菌 15.将霉菌或放线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大米或小米颗粒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称为()。 A. 米孢子 B.种子罐 C.发酵 D. 试管斜面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题

填空(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 0 分)1, 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 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___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 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 C.生产后处理 D.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_B __ 。 A. C-N B. C-C C . C-S D. C-O 3 ,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__D _____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 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_C—。 A.不盲 B. 单盲 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J倍的中试放大。 A. 10?50 B. 30?50 C . 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_C _______ 。 A.蛋白酶 B. 果胶酶 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 B.纯化 C.蒸发 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_A_ 为主。 A.天然的生物材料 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 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 D.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制药工艺学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清洁技术: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就是用化学原理与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原料的绿色化(2)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3)化学反应绿色化(4)研究新合成方法与新工艺路线 2、全合成制药:就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与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3、半合成制药:就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与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就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4、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5、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6、类型反应法:就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与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7.Sandmeyer反应: 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 8. “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与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与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9、质子性溶剂: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的氢原子,既可与含负离子的反应物发生氢键结合产生溶剂化作用,也可与负离子的孤电子对配位,或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或由于偶极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质子性溶剂有水、醇类、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氢氟酸-氟化锑(HF-SbF3)、氟磺酸-三氟化锑(FSO3H—SbF3)、三氟醋酸(CF3COOH)以及氨或胺类化合物等。 10、非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易取代的氢原子,主要靠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非质子溶剂又分为非质子极性溶剂与非质子非极性溶剂(或惰性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有醚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卤素化合物(氯甲烷、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等)、含氮烃类 (硝基甲烷、硝基苯、吡啶、乙腈、喹啉)、亚砜类(二甲基亚砜)、酰胺类(甲酰胺、二甲酰胺、N-甲基吡咯酮、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酰胺等)。芳烃类(氯苯、苯、甲苯、二甲苯等)与脂肪烃类(正已烷、庚烷、环己烷与各种沸程的石油醚)一般又称为惰性溶剂。

生物制药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1、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 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或其代谢产物,综合利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2、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它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 3、生化药品 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的正常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4、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是指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5、基因工程药物 采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利用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作为活性宿主,进行生产的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6、生物药物分类 按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 (1)治疗药物:对疑难杂症如肿瘤、爱滋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障碍等具有特殊的作用;(2)预防药物:对传染病的预防; (3)诊断药物:免疫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酶诊断试剂、放射性诊断药物和基因诊断药物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亦是检测疾病的指标,如谷草转氨酶等;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生物药物在其他方面应用也很广泛:如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等。 按原料的来源分类 (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主要有人血液制品类、人胎盘制品类、人尿制品类;(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动物的脏器、其他小动物制得的药物如蛇毒、蜂毒等。(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中草药、有效成分; (4)微生物来源的药物:抗生素、酶、氨基酸、维生素等; (5)海洋生物来源的药物; 7、生物药物的特性 (1)药理学特性 (2)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 (3)检验上的特殊性 (4)剂型要求的特殊性 (5)保藏及运输的特殊性 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2、药物的ADME A: absorption,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D: distribution,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M: 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E: 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自体内的排除。 3、药物的三级质量标准 1. 国家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三大部分; 2. 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药典相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收载《中国药典》未收载的,但常用的药品及制剂。 3. 地方药品标准:对药典以外的某地区常用的药品、制剂的规格和标准,常制定地区性的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最新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及答案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 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g/L;pH 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小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生物素缺陷型;⑥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突变;⑦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 3. 生物素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药工艺学试题

1.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 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 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19.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 类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 1.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 )

【免费下载】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论 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2、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3、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4、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APC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1、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2、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3、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 4、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 5、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 6、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 7、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2、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3、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 6、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 第四章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 2、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4、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 5、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 6、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

(完整版)制药工艺学元英进课后答案

第一章论绪 第二章1-1:分析制药工艺在整个制药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制药工艺学的工程性和实用性较强,加之药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流程多样,过程复杂。即使进行通用药物的生产,也必须避开已有专利保护,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药工艺作为把药物产品化的一种技术过程是现代医药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在新药的产业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的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制配原理,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制药工艺是药物产业化的桥梁与瓶颈,对工艺的研究是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2.提取制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应用的厂品范围是什么? 答:提取制药工艺的特点:以化工分离提取单元操作组合为主,直接从天然原料中用分离纯化等技术制配药物;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氨基酸、维生素、酶、血液制品、激素糖类、脂类、生物碱。 化学制药工艺的特点:生产分子量较小的化学合成药物为主,连续多步化学合成反应,随即分离纯化过程;应用产品范围包括;全合成药物氯霉素,半合成药物多烯紫杉醇,头孢菌素C等。 生物技术制药工艺特点:生产生物技术制药、包括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核酸等药物。化学难以合成的或高成本的小分子量药物。生物合成反应(反应器,一步)生成产物,随后生物分离纯化过程;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重组蛋白质、单元隆抗体、多肽蛋白质、基因药物、核苷酸、多肽、抗生素等。 1-3化学制药产品一定申报化学制药吗?生物技术制药产品一定申报生物制药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化学制药产品和生物制药产品均不一定申报化学药物和生物制药制品:

有些药物的生产工艺是由化学只要和生物技术制药相互链接有机组成的。如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首先是化学合成工艺,之后是发酵工艺,最后是化学合成工艺;有些药物经过化学合成工艺,最后是生物发酵工艺,如氢化可的松。 1-4从重磅炸弹药物出发,分析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 答:重磅炸弹药物是指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标注,对医药产业具有特殊贡献的一类药物。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1)主要药物的类型将会增加(2)研发投入加大(3)企业并购与重组讲促进未来只要工艺的统一化(4)重磅炸弹药药物数量增加,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1-5世界销售收入排前十位的制药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类药物?采取的制药工艺是什么? 答:(1)抗溃疡药物(219亿美元),属于内分泌系统药物,采取化学制药工艺,(2)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217亿美元),属于生物合成药物,采取生物技术制药工艺.(3)抗抑郁药物(170亿美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采用化学制药工艺(4)非甾体固醇抗风湿药物(113亿美元)属于生物制品,采用生物制药工艺(5)钙拮抗药物(99亿美元)属于化学合成药物,采用化学合成工艺(6)抗精神病药物(95亿美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7)细胞生成素(80亿美元)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8)口服抗糖尿病药物(80亿美元)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工艺(9)ACE抑制药(78亿美元)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制药工艺(10)头孢菌素及其组合(76亿美元)生物制品,提取制药工艺 1-6列举出现频率较高的制药工艺技术 答: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迅速,出现频率较高,该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制药,酶工程技术制药,细胞培养技术制药 1-7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情况怎样? 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和发展,世界正处于开发新药过程中,而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依然迅速,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生物药物为人

制药工艺学题库

简答题及论述题 微生物发酵制药章节 1微生物发酵过程分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征? 答:微生物发酵分三个时期,分别是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菌体自溶期。菌体生长期的特点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菌体的数量快速增加维持到一定的数量保持不变。产物合成期的特点是产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速率加快,直最大高峰合成能力维持在一定水平。菌体自溶期的特点是菌体开始衰老,细胞开始自溶产物合成能力衰退,生产速率减慢。 2生产菌种选育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如何选择应用? 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二,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三,诱变育种改良菌种四,杂交育种创新菌种五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六合成生物学定制菌种。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优点是价格便宜,易于处理,缺点是操作繁琐不易获得新菌种。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退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产量,但效率及增产幅度低。诱变育种改良菌种的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但缺乏定向性,要配合大规模的筛选工作。杂交育种创新群种是具有定向性,但其技术难度高。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工艺控制方便,合成生物学定制育种特点是菌种生产能力高,药物的研发和高效生产量高。 3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菌种的保存原理是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其主要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斜面低温保存二,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三,砂土管保存,四冷冻干燥保存,五液氮保存。其优缺点分别是斜面低温保存。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保存时间短,不能经常移植。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砂土管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缺点是本方法只适宜于形成孢子和芽孢的菌种,不适用只有菌丝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题4参考答案

湖南城市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分) 01、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02、利用抗生素对敏感菌的杀死或抑制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抗生素的效力。 03、有些抗生素如四环素,在弱酸性条件下不对称碳原子可逆的发生异构化,形成差向四环素。 04、一种生物制药中的温和”多阶式”分离,即将药物中的杂质一级一级分离。 05、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用可以阻挡不同大小分子的滤板或滤膜将液体过滤的方法。 06、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口服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07、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 08、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成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B B A C B B C A D 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答案 19、砂土管冷冻管 20,、四并苯 21、对数生长期 22、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 23、链霉二糖胺 24、阳离子交换纤维素阴离子交换纤维素 25、丙酮 26、青霉素酸 27、羟基 28、供体,受体载体 四、回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胸腺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答:胸腺(绞碎)→胸腺碎块(生理盐水)→提取液组分1(加热去蛋白)→上清液组分2(丙酮、-10°C)→丙酮粉组分3(磷酸盐缓冲液、硫酸铵饱和度0.25)→上清液组分4(硫酸铵饱和度0.50)→盐析物(tris-HCl缓冲液)→超滤液(脱盐、干燥)→胸腺素 30、请简述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 答:①药物的取样,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②药物的鉴别试验检验其是否为此品③杂质检查④药物的安全性保证药物无毒无菌等⑤药物的含量测定⑥检验报告的书写必须真实和有原始记录。 31、如何减少四环素成品的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 答:首先四环素发酵液通过加入草酸除去钙离子和促使蛋白质凝固等手段进行预处理,为了使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降低,此过程应在低温、短时下进行。此外,还可此外还可在母液中加尿素,使其与四环素形成复合物而纯化;也可加入丁醇:乙醇(3:1)混合溶剂,加入乙醇可降低母液四环素损失;但降低成品中的ADT含量的最有效方法是筛选不产生ADT的菌株。

制药工艺学试题全解.doc

1.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 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修订版)知识分享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2014修订版)

2014年10月《化学制药工艺学》自考复习资料 整理者:李玉龙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反应不是复杂反应的类型【 A 】 A、基元反应 B、可逆反应 C、平行反应 D、连续反应 2、化学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方法不包括【 C 】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 C、直接合成法 D、追溯求源法 3、下列方法哪项不是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方法【 C 】 A、模拟类推法 B、分子对称法 C、平台法 D、类型反映法 4、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 D 】 A、逐级放大法和相似放大法 B、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C、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D、逐级放大\相似放大和数学放大 5、下列不属于理想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的特点的是【 D 】 A、合成步骤少 B、操作简便 C、设备要求低 D、各步收率低6、在反应系统中,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系数与反应物起始的摩尔系数之比称为【 D 】 A、瞬时收率 B、总收率C、选择率 D、转化率 7、用苯氯化制各一氯苯时,为减少副产物二氯苯的生成量,应控制氯耗以量。已知每l00 mol苯与40 mol氯反应,反应产物中含38 mol氯苯、l mol 二氯苯以及38、61 mol未反应的苯。反应产物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的苯,损失l mol的苯。则苯的总转化率为【 D 】 A、39% B、 62% C 、 88% D、 97.5% 8、以时间“天”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就是根据产品的年产量和年生产日计算出产品的日产量,再根据产品的总收率折算出l天操作所需的投料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一般情况下,年生产日可按【 C 】天来计算,腐蚀较轻或较重的,年生产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缩短。工艺尚未成熟或腐蚀较重的可按照【 D 】天来计算。 A、240 B、280 C、330 D、30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生物制药学复习题.doc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 分) 1.酶转化法与直接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反应本质相同,均属酶转化反应。但两者相 比,酶转化法所需设备及工艺简单,产物浓度高,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副产物少,酶的利用率也高。 2.多肽的化学合成有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有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BOC)和9-芴甲氧羰基(Fmoc) 。其中Fmoc 最常用。3.到目前为止,多糖的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可以确定多糖的活 性与其高级结构、分支度及其侧链、分子量、及多糖中的取代基等密切 相关。 4、溶质通过色谱柱时造成的峰加宽效应包括分子扩散、涡流扩散、流动相中传 质阻力、固定相中传质阻力。 5、写出下列离子交换剂类型:732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724 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717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CM-C 阳离子交换纤维 素,DEAE-C 阴离子交换纤维素,PBE94 阴离子交换剂。 6、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和大孔吸附树脂等。 7、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蒸发法、温度诱导法、盐析结晶法、有机溶剂结晶法、 等电点法、微量扩散法、化学反应结晶、共沸蒸馏结晶(八选七)。 8、根据色谱机理,色谱柱分为: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 谱(或亲和色谱)。 10、透析的方法有:旋转透析器,平面透析器,连续透析器,浅流透析器。 11、常用的制备型离心机转子有角度转子,水平转子,区带转子,垂直转子。 12、克服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有搅拌,震动,错流,切流。 13、供体,受体和载体是重组DNA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 14、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IFN 干扰素;IL-2 白介素-2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5、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的性质很不稳定,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整个提炼过程应在低温,快速,准确调节pH 值下进行。 16、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四并苯(萘并萘)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分子内含有14 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24分) 1、基因药物:核酸类药物,以遗传物质DNA、RNA 为治疗物质基础的药物(1 分),如核酸疫苗、反义药物。(1 分)与基因工程类药物不同,基因工程药物化学组成上主要是蛋白质或多肽,但基因药物组成上主要为核酸(1 分)。

化学制药工艺学简答题.docx

1.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1)合成途径简易;(2)原材料易得;(3)中间体易分离;(4)反应条件易控制; (5)设备条件不苛求;(6)―三废‖易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最好是多步反应连续操作,实现自动化;(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 2.药物的结构剖析原则有哪些? 答:(1)药物的化学结构剖析包括分清主要部分(主环)和次要部分(侧链),基本骨架与官能团;2)研究分子中各部分的结合情况,找出易拆键部位;(3)考虑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形成方法;(4)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消除,官能团的保护与去保护等; (5)若系手性药物,还必须考虑手性中心的构建方法和整个工艺路线中的位置等问题。3.药物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的一般程序: 答:(1)必须先对类似的化合物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调查和研究工作。(2)优选一条或若干条技术先进,操作条件切实可行,设备条件容易解决,原辅材料有可靠来源的技术路线。(3)写出文献总结和生产研究方案(包括多条技术路线的对比试验)(4)确证其化学结构的数据和图谱(红外、紫外、核磁、质谱等);(5)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残留的杂质、质量标准;(6)稳定性试验数据;(7)―三废”治理的试验资料等等。 10. 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①所选单元反应不要干扰结构中已有的取代基,使副反应尽可能少,收率尽量高;②尽量采用汇聚型合成工艺,如果只能采用直线型工艺,尽量把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后面; ③原料应价廉、供应充足;④反应条件尽量温和,操作宜简单;⑤多步反应时最好能实现―一锅法‖操作;⑥尽量采用―平顶型‖反应,使操作弹性增大;⑦三废应尽量少。 1.现代有机合成反应特点有哪些? 答:(1)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能在中性、常温和常压下进行;(2)高选择性(立体、对映体);(3)需要少量催化剂(1%);(4)无―三废‖或少―三废‖等 2.反应溶剂的作用有哪些? 答:(1)溶剂具有不活泼性,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反应。(2)溶剂是一个稀释剂,有利于传热和散热,并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从而加速反应进程。(3)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3.用重结晶法分离提纯药物或中间体时,对溶剂的选择有哪些要求? 答1)溶剂必须是惰性的2)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3)被重结晶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在室温时仅微溶,而在该溶剂的沸点时却相当易溶,其溶解度曲线相当陡。4)杂质的溶解度或是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是很小(待重结晶物质溶解在溶剂里,借过滤除去杂质)。(5)溶剂的挥发性。 低沸点溶剂,可通过简单的蒸馏回收,且析出结晶后,有机溶煤残留很容易去除。(6)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7)重结晶溶剂的选择还需要与产品的晶型相结合。 6. 在进行工艺路线的优化过程中,如何确定反应的配料比? 合适的配料比,既可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后处理负担。选择合适配料比首先要分析要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可能存在的副反应,然后,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考虑。一般可根据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1)凡属可逆反应,可采用增加反应物之一的浓度,通常是将价格较低或易得的原料的投料量较理论值多加5%~20%不等,个别甚至达二三倍以上,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2)当反应生成物的产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配料比、最合适的配料比应符合收率较高和单耗较低的要求。(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参与主反应(4)当参与

制药工艺学试题与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效应。 3、全合成: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 、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 、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 1) 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 生产成本因素, 3) 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