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概述、线虫概论、蛔虫、鞭虫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概论、蛔虫、鞭虫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概论、蛔虫、鞭虫

寄生虫总论习题概论

寄生虫总论测试题 民勤职专:唐和国 一、填空题 1、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生存,这种生物叫。 2、既可营自由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 3、有些寄生虫不能离开宿主独立生活,这种寄生虫叫。 4、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5、寄生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有、、和。 6、寄生虫为适应寄生生活、与发生变化,并具有特点。 7、寄生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有、、、和。 8、医学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主要有、、、 、、和。 9、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0、根据生物种间营养、居住和利害关系,可将其共同生活方式分为、和、三种类型。 11、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和两种类型,主要根据划分。 12、可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损伤的抗原物质包括、、和、。 13、大多数寄生虫感染比细菌和病毒感染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 14、抗体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 和。 15、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 和杀伤寄生虫。 16、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分和。 17、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和。 18、寄生虫在免疫宿主中存活机理有、和。 19、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虫生活时间分和。 20、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可分和。 二、单选题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定的热带病研究培训特别规划,在全球范围内重点支持如下五种寄生虫病的防治() A. 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 B.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和利什曼病 C.丝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疟疾和锥虫病 D.利什曼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锥虫病和疟疾 E.肺吸虫病、阿米巴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 2、生活史中必须有寄生生活阶段(至少有部分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 A. 专性寄生虫

线虫、蛔虫

医学蠕虫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绦虫纲 ●蠕虫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棘头动物门:与医学关系不大 环节动物门:与医学关系不大 线虫(Nematode) ●概述 ●分类地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种类很多,分布广泛。绝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寄生线虫仅占少数,而寄生于人体的线虫 均为线虫纲的种类。常见的约几十种,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线虫仅10多种。 一. 成虫形态特征 ●1.呈圆柱形或线形,不分节。 ●2.具原体腔(假体腔)。 ●3.消化道完全,由口、咽管(食道)、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为管状,雄性为单管型,雌性多为双管型。 二.生活史特征 ●1.发育过程:虫卵幼虫成虫 ●2.幼虫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一般幼虫经4次蜕皮后才发育为成虫。 ●3.发育类型: ●(1)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肠道线虫多属此类; ●(2)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发育型):需中间宿主,组织寄生线虫多属此类。 三重要种类 似蚓蛔线虫 ●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人体蛔虫病。有时 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据估计我国有几亿人感染该虫。 ●此外,犬蛔虫和猫蛔虫感染人体可引起幼虫移行症。 一、形态 ●1、成虫:是人体肠道线虫中最大者。 ●雌虫:长20~35cm,雄虫:15~31cm。 ●虫体呈圆柱形,状似蚯蚓。头端有3个排列成品字形的唇瓣。体表有环纹,两侧有 明显的侧索,内有排泄管。背索和腹索不明显。雄虫尾部向腹面卷曲,生殖系统为单管型,有1对交合刺;雌虫尾部不卷曲,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2.虫卵 ●受精卵:呈宽椭圆形,中等大小,(45~75X35~45μm)。卵壳厚,由三层组成,以中间 层(壳质层)最厚,外层受精膜和内层蛔甙层极薄。虫卵外表尚有一层呈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常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壳内常含有一个卵细胞,其与卵壳两端之间有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卵壳较薄,表面也有蛋白质膜。卵内不含卵细胞,而含许多 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 ●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似蚓蛔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预习提要 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土壤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孵出,侵入肠粘膜静脉经血液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的形态。 二.掌握诊断蛔虫病的粪便直接涂片技术操作。 三.熟悉蛔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 一.虫卵 临时玻片。载玻片上滴加保存在5%福尔马林中之浓集粪渣虫卵悬液一滴,加盖玻片,先置低倍镜找虫卵后,小心转向高倍镜(勿使液体接触镜头)观察。 (一)受精卵:椭圆形,卵壳较厚而透明,壳的表面通常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中的卵因受宿主胆汁染色呈棕黄色,卵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二)未受精卵:多为狭长椭圆形,也呈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有许多折光性强的卵黄颗粒。 (三)脱蛋白质膜卵(示教):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外面的蛋白质膜有时可脱落,此时虫卵无色而透明,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虫卵和植物细胞(多角形)鉴别。 (四)感染性卵(示教):受精卵排出体外,在外界经过一定时间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卵内含有幼虫。此种虫卵在新鲜粪便中看不到。 二.成虫(示教) (一)液浸标本 1.外部形态: (1)色泽形状:活体为肉红色,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虫体圆柱形,形似蚯蚓,两端较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线。 (2)雌雄虫识别:雌虫比雄虫大,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 (3)头尾端识别:头端中央有口孔及三片唇瓣围绕,尾端或直或弯曲。 (4)背腹面鉴别:腹面有肛门(尾端)及雌虫阴门(虫体前1/3处)的开口。 (5)雄虫交合刺:仔细观察雄虫弯曲的末端,有二根白色的交合刺,有时因脱落或缩入泄殖腔内不能见到。 2.内部器官: (1)消化器官:为一连续纵行直管。前端始自口腔,下连食道,食道以下依次为中肠和直肠,雌虫直肠通于尾端肛门,雄虫直肠与射精管相通而成为泄殖腔。 (2)生殖器官: 雌虫:为两组相同的管状构造,盘绕于虫体后2/3体腔内。卵巢细长如线,一端游离,一端逐渐膨大形成输卵管,其下连接子宫,子宫为最粗的部分,内充满虫卵,两组子宫的末端合并而形成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前1/3处。

线虫习题

线虫习题 一、选择题: 1. 蛔虫对人体引起的最严重危害是( ) A.夺取营养B.影响肠道的吸收 C.引起并发症 D.出现变态反应 E.肺蛔虫症 2. 鞭虫与蛔虫在生活史中相似之处是( ) A.感染阶段均为幼虫 B.均寄生于人体小虫 C.均经皮肤感染 D.均需中间宿主 E.都属于土源性蠕虫 3. 下列有钻孔习性的肠道蠕虫是( ) A.蛔虫 B.鞭虫巴微小膜壳绦虫 D.钩虫 E.牛带绦虫 4. 线虫卵卵壳由外向内依次为( ) A.受精膜、蛔甙层、壳质层B.蛔甙层、壳质层、蛋白质层 C.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D.壳质层、蛔甙层、受精膜 E. 蛋白质层、受精膜、蛔甙层 5.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是() A. 虫体大小 B. 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 C. 虫体形态 D. 口囊和交合伞 E. 阴门位置 6.在外界孵化并发育成感染期幼虫的线虫有() A.蛔虫 B.钩虫 C.蛲 虫 D.鞭虫 E.丝虫 7.寄生于人小肠的寄生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Brugia malayi D. Wuchereria bancrofti E. Clonorchis sinensis

8.以宿主血液为食的土源性线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Filaria D. Ascaris lumbricoides E. Clonorchis sinensis 9.钩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A. 腹痛 B. 贫血 C. 消瘦 D. 脾功亢进 E.肛周瘙痒 10.钩虫与蛔虫生活史共同点是() A.感染阶段是虫卵 B.经口食入 C.寄生于小肠 D.成虫寿命1年 E.以上都不是 11.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 旋毛虫 E.蛲虫 12.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线虫有() A.蛲虫、鞭虫 B.钩虫、蛲虫 C.蛔虫、鞭虫 D.蛔虫、钩虫 E.丝虫、蛲虫 13.钩虫的成虫寄生在() A.肌肉组织 B.大肠 C.十二指肠 D.淋巴 管 E.血管 14.最适合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的线虫是() A.蛔虫 B蛲虫 C鞭虫 D 旋毛虫 E. 钩虫 15.下列主要通过“肛门—手—口”方式引起自身重复感染的是() A.蛔虫 B.微小膜壳绦虫 C.钩虫 D.蛲虫 E.丝虫 16.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A.消化功能紊乱 B.贫血 C.肠梗阻 D.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

医用寄生虫线虫部分总结,个人亲手总结

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和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成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形线虫必须在中间宿主内发育才能感染宿主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卵在外界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受精卵中的卵细胞发育成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这种虫卵就做感染期卵 人吃感染期卵,虫卵先到达胃和小肠,在小肠诶幼虫释放出孵化液,幼虫孵出,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者淋巴管,气管,进入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幼虫沿着气管支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随着吞咽下行到胃和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皮,称为童虫,经过数周发育,形成成虫 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 成虫常寄生于盲肠,但是感染严重时,也可以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寄居,以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卫视 虫卵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之后返回长枪,移行至盲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生活史

两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其他适宜条件,温度在25-30 经第一次蜕皮可变为第二期杆状第二次蜕皮可以变成丝状幼 进入感染阶段钻入宿主皮肤,进入血液护着淋巴管,随着血液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它的穿刺能力逐渐消失,沿着湿润的肺泡壁,向阻力最弱的方向前行,借助支气管,器官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运动移动至咽,随着吞咽,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到达小肠的幼虫,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第四次蜕皮发育成虫 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居与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回肠下段,也可出现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处,以其头端附着于肠粘膜或者呈游离状态 以肠腔内容物,血液,组织为食 雌雄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后脱离宿主肠壁,在肠腔内向下移行,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下,一般不排卵或者只排少数卵,当宿主睡眠时,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雌虫可以从肛门爬出,受到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开始大量的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干瘪死亡,少数雌虫可以爬进肛门或者阴道或者尿道,开始异位损害 虫卵在肛门附近,氧气充足,很快可以发育成感染期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附近的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自身感染,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着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再到结肠蜕皮一次发育成成虫 丝虫生活史 旋毛形线虫生活史 幼虫:刚产出的幼虫为新生幼虫在骨骼肌发育成为成熟的幼虫称为感染性幼虫成囊期幼虫肌肉期幼虫 成熟幼虫蜷曲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一个囊包通常有1-2条幼虫,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薄 成虫寄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则寄居于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 因此被旋毛形线虫寄居的宿主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旋毛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再外界发育,但是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代生活史 宿主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制品而感染,囊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从囊包中出来,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粘膜中,之后又返回肠腔,幼虫经过4次蜕皮发育成成虫,少数虫体可以侵入腹腔或肠系淋巴系统,之后雌雄虫交配,雄虫就死亡,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成幼虫之后雌虫产出又幼虫,产生于肠粘膜的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者静脉,随着血液或者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在幼虫周围形成囊包,幼虫最终定居于骨骼肌,成熟囊包对新宿主有感染性 幼虫若侵入骨骼肌以为的器官组织,则不能形成囊包,并且很快会死亡,人体感染一般是旋毛虫的终结

中国土源线虫防治方案(包括蛔虫)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2010年版) 为贯彻落实《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区分类及确定 (一)分类标准。 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人群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的高低,将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分为3类: Ⅰ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20%; Ⅱ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且<20%; Ⅲ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 (二)类别确定。 抽样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200人,不足200人的村全部检查,受检率不低于90%。 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粪3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卵,计算总感染率、分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随机抽取钩虫阳性者粪样50份,不足50份的

取全部钩虫阳性者粪样,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二、防治策略和措施 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主要防治措施包括: (一)健康教育。对不同地区的重点人群,采取有针 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广泛宣传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核心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增强群众参与查病、驱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校对中小学生开展以“饭前便后要洗手”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在农村提倡“下地耕作要穿鞋、不用新鲜粪便施肥”,针对家庭主妇开展“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瓜果要洗净”的宣传,促进家庭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传染源控制。各地根据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药物驱虫的对象、频次和方法。驱虫药物的选择和推荐的用药剂量见《土源性线虫病驱虫用药方案》(见附件)。 Ⅰ类地区:对3周岁以上居民每年服药1次(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的地区,第1年服药2次),连续3年,每次 驱虫覆盖率不低于60%。 Ⅱ类地区:对重点人群每年服药1次,连续3年,每次驱虫覆盖率不低于80%。以钩虫感染为主的地区,重点人群为职业暴露人群;其他地区重点人群为3—14周岁儿童。

医学寄生虫,线虫重难点

红色粗体部分是难点,其它部分是重点 医学蠕虫学 医学线虫—概述 一、形态特点: 1.体形为线状或圆柱状 2.体腔为原体腔 3.具口和肛门,消化系统退化 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发达 二、生活史特点:生活史简单,成虫危害大于幼虫 1.土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 2.生物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蛔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2.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经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盘曲在壳内。 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虫卵、脱蛋白质膜卵的鉴别是重点和难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体内移行: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变态反应;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 五、流行因素: 1、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 2、虫卵抵抗力强 六、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2、加强粪便管理 3、普查普治

第二节钩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一、形态 1、成虫:A、虫体细长,10mm 雌虫:尾端呈圆锥状 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 B、头部具头腺,可分泌抗凝素 C、口囊发达:十二指肠钩虫: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一对板齿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2—4细胞钩虫卵与脱蛋白质膜蛔虫卵的区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成虫 体内移行:真皮的血管、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三、致病 1、幼虫: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 3、成虫:⑴贫血:成虫吸血,且边吸边排

线虫病

丝虫病 概述1 线虫病(nematodiasis,nematodosis)是由线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在自然界中,线虫已被记录的物种超过28000个,还有大量虫种尚未命名。绝大多数种类体小呈圆柱形,故又称圆虫。线虫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以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寄生生活的种类超过16000多种,可寄生于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寄生人类的线虫大约176种,有些虫种专性寄生于人体有些种类具有广泛的哺乳类动物宿主,也有少数动物常见的寄生虫偶尔寄生人体。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仅有10多种。 流行病学1、4 在寄生虫感染中,线虫感染占有重要的地位。1990年第1次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体寄生虫有56种,线虫12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其中线虫感染率高达59.02%,而原虫、吸虫、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32%、0.57%、0.2%。在线虫感染中,蛔虫、钩虫及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蛔虫为5.23亿~5.39亿人,钩虫感染者为1.87亿~2.01亿人,鞭虫感染者为2.05亿~2.20亿人。2005年第2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道,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第1次调查相比,分别下降了60.70%、71.28%和73.60%,但总感染率仍保持在19.56%的高水平,据此推算总感染人数高达1.29亿,这一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因此,土源性线虫病依然是我国优先防治的寄生虫病种食源性寄生线虫在我国也普遍分布。广州管圆线虫病曾在温州(1999)、北京(2006)及大理(2008)发生暴发;旋毛虫病暴发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但城市也有暴发的记载,如1995年郑州居民291人在某饺子馆吃了未煮熟的水饺,212人发病。这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局部暴发,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也易成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报道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还有颚口线虫病、膨结线虫病、筒线虫病等。此外,尖 线虫的病例在我国至今未见报道,但从各海域捕获的多种海鱼的调查结果看,异尖线虫分布广泛,邻近国家感染者较多,因此,异尖线虫除在我国存在潜在的感染威胁外,临床上对该病可能存在误诊和漏诊亦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外寄生虫病传入的危险性增大。此外,艾滋病病例在我国不断增多,一些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感染(如粪类圆线虫)必须予以重视。 1、传染源 主要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感染者。马来丝虫还可寄生于猫、犬、猴等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受感染的动物亦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人体寄生虫 线虫 概论

线虫概论 线虫,因虫体圆柱而得名,重要的有蛔虫,鞭虫,蛲虫,丝虫,钩虫,旋毛虫和粪类圆线虫等。 一、[形态] 1.成虫:多呈圆柱形,体不分节。雌雄异体。 (1)体壁﹕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与腺体。线虫的消化管完整,由口孔(口囊),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3)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尾端多有1个或1对角质的交合刺。 雌虫多为2套生殖系统,称为双管型。 (4)神经系统: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中枢。 (5)排泄系统 2.卵(1)线虫卵无卵盖,一般为椭圆形,卵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有的线虫卵在排出体外时含有一个为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 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形成桑葚胚,如钩虫; 有的已经发育成蝌蚪期胚胎,如蛲虫卵; 还有的在产前已形成幼虫,为卵胎生,如丝虫和旋毛虫。 (2)卵壳组成﹕3层﹕卵黄膜,壳质层(硬,抵抗),蛔甘层∕脂层(调节渗透作用)。卵壳外常有子宫壁分泌物形成的较厚的蛋白质膜。 二、[生活史] 虫卵、幼虫、成虫 1. 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两类: (1)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直接发育型,感染期虫卵或幼虫可直接进去人体发育。肠道线虫多属此类。 (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称为间接发育型。组织内寄生虫多属于此类。 三、[生理] 1.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molting) 寄生人体的线虫,其幼虫发育是在人体内不断的移行过程中完成的。 除了蛲虫和鞭虫的发育无组织内的移行,直接在肠腔中完成外,其他的如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等肠道线虫和旋毛虫等线虫的幼虫发育,均有在组织内的移行、发育过程。线虫的这一组织内移行特征与其引起的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有关。 线虫幼虫发育的另一特征是蜕皮。其蜕皮液可作为变应原,诱导宿主超敏反应。如蛔虫性哮喘等。 2、成虫期 线虫一般有较为完善的三羧酸循环来进行有氧代谢。 四、[治病] 线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线虫的种类、寄生虫数量(或称虫负荷)、发育阶段、寄生部位、虫体机械和化学刺激,以及宿主的营养及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幼虫所致损害 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侵入皮肤可致皮炎;蛔虫或钩虫在移行经肺时,可引起肺部损伤 甚至引起蛔虫性或钩虫性哮喘;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内可导致肌炎和全身症状。 2、成虫所致损害:成虫寄生部位因摄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刺激、免疫病理反 应等可导致宿主营养不良、组织损伤、出血、炎症等病变。通常组织内寄生线虫对

4 线虫概论种类和生活史

线虫概论和种类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Nematodes

一、线虫特点 (一)线形或圆柱形,体表光滑不分节,外被角皮层 (二)♀♂异体 (三)大小1cm—1m+,因种而异 (四)有原体腔(假体腔) (五)消化道完全口→咽管→肠→直肠→肛门 (六)生殖系统为管状

二、常见种类:属于线形动物门 自由生活大多数(8000+) 寄生生活少数寄生人体:已报道30多种 常见的: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Necator americanus(hookworm) 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pinworm) 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 Brugi malayi(Filaria) 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whipworm)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粪类圆线虫Strogyloides stercoralis

Nematodes: relative size

线虫体表与内部结构 侧索 角皮层cuticle 皮下层hypodermis 消化道 肌层usculature 生殖器官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omatic muscles is of value in the systematic grouping of nematodes Polymyarian 多肌型 Holomyarian 细肌型Meromyarian 少肌型 Ascaride Hookworm Whipworm

蛔虫及其他线虫动物

蛔虫及其他线虫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蛔虫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认识原腔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认识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 二、实验材料 1.猪蛔虫浸制标本及横切面装片。 2.人体常见寄生线虫浸制标本和虫卵装片。 3.其他原腔动物常见种类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放大镜、蜡盘、尖头镊、解剖剪、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大头针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蛔虫(Ascaris)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将猪蛔虫浸制标本置于盛水的蜡盘中,观察其外形。 1.外形观察 形态结构蛔虫体长圆形,体表光滑,外包厚角质膜,左右背腹具四条纵走的体线,口端有三个唇片,一片背唇,两片腹唇。泄殖孔位距腹唇2 mm左右,肛门在体后端腹面。 雌雄个体区别蛔虫雌、雄异体,雌性较粗大,雄性较细小;雌性体后端尖直,雄性体后端向腹面弯成钩形;雌性生殖孔在体腹前1/3处,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开口称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两根交合刺,是雄虫交配时用以固着的器官。 2.内部结构解剖及观察 首先判断虫体的背腹面,雌虫腹面有阴门和肛门,雄虫末端弯曲面为腹面。将蛔虫背面朝上置蜡盘上,用解剖针从背面中线处轻轻划破其体壁,从前端至后端,把它向两侧展开,再用大头针以45 斜插固定在蜡盘上(注意划针时不能太深,以免划破内部器官)。解剖完毕,可加一些水在蜡盘里,使虫体浸润在水中,然后按下列顺序观察。

图5-1 蛔虫内部解剖 A.雌虫;B.雄虫;C.虫卵。(自江静波等) (1)体线 蛔虫背面和腹面的正中各有一条背线和腹线,在身体的两侧分别可见到侧线,是体壁表皮层加厚的部分,将体壁的肌肉层分隔成4列。 (2)原体腔

寄生虫概述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概述 线虫ne matode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多数营自生生活少部分营寄生生活极少数既可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寄生人体的常见线虫约10余种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虫体呈圆柱状或线状两侧对称两端常稍细体表光滑不分节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多尖直雄虫尾端多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合伞各种虫体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cm 如旋毛虫大的可达1m以上如麦地那龙线虫 体壁由外至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及纵肌层组成 角皮层由皮下层分泌物形成质坚具弹性覆盖于体表及口腔肛孔排泄孔阴道等部位角皮层可形成环纹嵴刺乳突唇瓣交合伞等结构 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及脂酶磷酸酶等皮下层在背腹和两侧向内增厚突出形成4条纵索背腹索内有神经干侧索中有排泄管纵肌层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被纵索分为4区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 方式可分为3种肌型如蛔虫肌细胞大而少的为少肌型如蛲虫 钩虫肌细胞细而密的为细肌型如鞭 虫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原体腔其内充满液体内部器官浸浴其中消化系统包括口孔口腔食管中肠直肠和肛门口孔在头部顶端常有唇瓣围绕不同虫种口腔形状不一有的变大形成口囊如钩虫咽管圆柱状下段常膨大咽管壁肌肉内有咽管腺分泌各种酶类肠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含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等肛门在虫体末端腹面雌虫肛门与生殖孔分开雄虫的射精管与直肠末端汇合形成泄殖腔通体外 生殖系统为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雌性生殖系统多为双管型有2套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子宫最后汇人阴道阴门开口在虫体腹面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组成通入泄殖腔泄殖腔背面伸出交合刺1~2根 排泄系统位于虫体两侧皮下层各有1条排泄管纵贯虫体有横管相连横管中央腹面有一小管通至位于虫体近咽管附近腹面的排泄孔

线虫

线虫习题 一、选择题: 1.蛔虫对人体引起的最严重危害是( ) A.夺取营养 B.影响肠道的吸收 C.引起并发症 D.出现变态反应 E.肺蛔虫症 2.鞭虫与蛔虫在生活史中相似之处是( ) A.感染阶段均为幼虫 B.均寄生于人体小虫 C.均经皮肤感染 D.均需中间宿主 E.都属于土源性蠕虫 3.下列有钻孔习性的肠道蠕虫是( ) A.蛔虫 B.鞭虫巴微小膜壳绦虫 D.钩虫 E.牛带绦虫 4.线虫卵卵壳由外向内依次为( ) A.受精膜、蛔甙层、壳质层 B.蛔甙层、壳质层、蛋白质层 C.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D.壳质层、蛔甙层、受精膜 E. 蛋白质层、受精膜、蛔甙层 5.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是() A. 虫体大小 B. 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 C. 虫体形态 D. 口囊和交合伞 E. 阴门位置 6.在外界孵化并发育成感染期幼虫的线虫有()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鞭虫 E.丝虫 7.寄生于人小肠的寄生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Brugia malayi D. Wuchereria bancrofti E. Clonorchis sinensis 8.以宿主血液为食的土源性线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Filaria D. Ascaris lumbricoides E. Clonorchis sinensis 9.钩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A. 腹痛 B. 贫血 C. 消瘦 D. 脾功亢进 E.肛周瘙痒 10.钩虫与蛔虫生活史共同点是() A.感染阶段是虫卵 B.经口食入 C.寄生于小肠 D.成虫寿命1年 E.以上都不是 11.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旋毛虫 E.蛲虫 12.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线虫有() A.蛲虫、鞭虫 B.钩虫、蛲虫 C.蛔虫、鞭虫 D.蛔虫、钩虫 E.丝虫、蛲虫 13.钩虫的成虫寄生在() A.肌肉组织 B.大肠 C.十二指肠 D.淋巴管 E.血管 14.最适合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的线虫是() A.蛔虫 B蛲虫 C鞭虫 D旋毛虫 E. 钩虫 15.下列主要通过“肛门—手—口”方式引起自身重复感染的是() A.蛔虫 B.微小膜壳绦虫 C.钩虫 D.蛲虫 E.丝虫16.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A.消化功能紊乱 B.贫血 C.肠梗阻 D.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 E.吸血 17.肛门拭子法可用来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