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知识点梳理(经典系统全面知识点梳理)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知识点梳理(经典系统全面知识点梳理)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知识点梳理(经典系统全面知识点梳理)

课题: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学科:数学年级:高三班级:

主备教师:沈良宏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刘世杰、刘德清审定教师:刘德清

1、教学重点: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思路,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3、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若a,b,c,d都是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使α=kβ时,等号成立.

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设x1,y1,x2,y2∈R,那么x21+y21+x22+y22≥(x1-x2)2+(y1-y2)2.

注意:

1.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三种形式及其关系

定理1是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定理2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定理3是柯西不等式的三角形式.

根据向量的意义及其坐标表示不难发现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均可看作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的坐标表示.

2.理解并记忆三种形式取“=”的条件

(1)代数形式中当且仅当ad=bc时取等号.

(2)向量形式中当存在实数k,α=kβ或β=0时取等号.

(3)三角形式中当P1,P2,O三点共线且P1,P2在原点O两旁时取等号.

3.掌握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常用变式

(1) a2+b2·c2+d2≥|ac+bd|.

(2) a2+b2·c2+d2≥|ac|+|bd|.

(3) a2+b2·c2+d2≥ac+bd.

(4)(a+b)(c+d)≥(ac+bd)2.

4.基本不等式与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对比

(1)基本不等式是两个正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二维柯西不等式是四个实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维柯西不等式是比基本不等式高一级的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具有放缩功能,利用它可以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当和(或积)为定值时,可求积(或和)的最值,同样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也有这些功能,利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求某些特殊函数的最值非常有效.

4、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相关要点中,对式子(a2+b2)(c2+d2)≥(ac+bd)2取等号的条件容易忽略,由于式子过长容易弄错各个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用公式时容易混淆公式中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位置的对应易出错。

5、解决方法:

多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找出适当典例作为学生的练习,适时点拨引导,加强学生的理解而记忆,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学生的易错之处.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案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三 班级:202、203 主备教师:沈良宏 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 审定教师:刘德清 一、教材分析:柯西不等式是人教A 版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中的内容,是学生继均值不等式后学习的又一个经典不等式,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和函数最值的求法,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三角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柯西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柯西不等式与其它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感悟柯西不等式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柯西不等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柯西不等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变形以及它与一些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柯西不等式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怎样使用柯西不等式. 五、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1课时 2、学情分析:学生不仅已经掌握了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证明,让学生体会对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和代数法证明的不同之处. 3、教具选择:多媒体 实物展台 六、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导学:一、创设问题情境,检查课后学习情况: 问题1:你知道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吗?有几种形式? 定理1:(二维柯西不等式)设d c b a ,,,均为实数,则22222)())((bd ac d c b a +≥++, 等号当且仅当bc ad =时成立. 定理2:(向量形式)设α ,β 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其中等号当且仅 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3:(三角形不等式)设332211,,,,,y x y x y x 为任意实数,则: 231231232232221221)()()()()()(y y x x y y x x y y x x -+-≥-+-+-+- 问题2:你会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下面的两个不等式吗? (1)222a b ab +≥ (2)2221()2 a b a b ++≥ 解析: (1)2222222222))()(2),)(2)a b a b ab ab ab a b ab +++=+∵((≥∴(≥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和基本题型

基本不等式专题辅导 一、知识点总结 1、基本不等式原始形式 (1)若R b a ∈,,则ab b a 22 2 ≥+(2)若R b a ∈,,则2 2 2b a ab +≤ 2、基本不等式一般形式(均值不等式)若*,R b a ∈,则ab b a 2≥+ 3、基本不等式的两个重要变形 (1)若* ,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2 2? ? ? ??+≤b a ab 特别说明:以上不等式中,当且仅当b a =时取“=” 5、常用结论 (1)若0x >,则1 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2)若0x <,则1 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3)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 b a =时取“=”) (4)若R b a ∈,,则2 )2(2 22b a b a ab +≤ +≤ (5)若*,R b a ∈,则2 2111 22b a b a ab b a +≤+≤≤+ 特别说明:以上不等式中,当且仅当 b a =时取“=” (1)若,,,a b c d R ∈,则22222()()()a b c d ac bd ++≥+ (2)若123123,,,,,a a a b b b R ∈,则有:22222221231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3)设1212,,,,,,n n a a a b b ??????与b 是两组实数,则有22212(n a a a ++???+)22212)n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 二、题型分析 题型一: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1、设b a ,均为正数,证明不等式:ab ≥b a 112 + 2、已知c b a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 bc ab c b a ++>++2 2 2 3、已知1a b c ++=,求证:2221 3 a b c ++≥ 4、已知,,a b c R +∈,且1a b c ++=,求证:abc c b a 8)1)(1)(1(≥--- 5、已知,,a b c R +∈,且1a b c ++=,求证:1111118a b c ?????? ---≥ ??????????? 6、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柯西不等式的应用(整理篇)

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相关应用 摘要:柯西不等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新增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巧妙,也是证明命题、研究最值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柯西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变形式 最值 一、柯西(Cauchy )不等式: ()2 2211n n b a b a b a +++Λ()()2 222122221n n b b b a a a ++++++≤ΛΛ()n i R b a i i Λ2,1,,=∈ 等号当且仅当021====n a a a Λ或i i ka b =时成立(k 为常数,n i Λ2,1=) 现将它的证明介绍如下: 方法1 证明:构造二次函数 ()()()2 2 222 11)(n n b x a b x a b x a x f ++++++=Λ =()()() 2 222122112222212n n n n b b b x b a b a b a x a a a +++++++++++ΛΛΛ 由构造知 ()0≥x f 恒成立 又22120n n a a a +++≥Q L ()()() 0442 2221222212 2211≤++++++-+++=?∴n n n n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ΛΛΛ 即()()() 22221222212 2211n n n n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ΛΛΛ 当且仅当()n i b x a i i Λ2,10==+ 即12 12n n a a a b b b ===L 时等号成立 方法2 证明:数学归纳法 (1) 当1n =时 左式=()211a b 右式=()2 11a b 显然 左式=右式 当2=n 时 右式 ( )()()()2 2 22 22222212 1211222112a a b b a b a b a b a b =++=+++ ()()()2 22 1122121212222a b a b a a b b a b a b ≥++=+=左式 故1,2n =时 不等式成立 (2)假设n k =(),2k k ∈N ≥时,不等式成立 即 ()()() 22 221222212 2211k k k k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ΛΛΛ 当 i i ma b =,m 为常数,k i Λ2,1= 或120k a a a ====L 时等号成立 设A=22221k a a a +++Λ B=2 2221k b b b +++Λ 1122k k C a b a b a b =+++L 2 C AB ≥∴

人教版数学高二(人教A版选修4-5)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素材

打印版 打印版 第01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引入: 不等关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基本数学关系。《列子?汤问》中脍炙人口的“两小儿辩日”:“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就从侧面表明了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广泛存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自来水管的直截面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呢?”、“电灯挂在写字台上方怎样的高度最亮?”、“用一块正方形白铁皮,在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要使制成的盒子的容积最大,应当剪去多大的小正方形?”等,都属于不等关系的问题,需要借助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到解决。而且,不等式在数学研究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专题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柯西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和它们的证明,数学归纳法和它的简单应用等。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还可从引言中实际问题出发,说明本章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为什么糖水加糖甜更甜呢?转化为数学问题:a 克糖水中含有b 克糖(a>b>0),若再加m(m>0)克糖,则糖水更甜了,为什么? 分析:起初的糖水浓度为a b ,加入m 克糖 后的糖水浓度为m a m b ++,只要证m a m b ++>a b 即可。怎么证呢?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 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实数的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可知: 0>-?>b a b a 0=-?=b a b a 0<-?b ,那么bb 。(对称性) ②如果a>b ,且b>c ,那么a>c ,即a>b ,b>c ?a>c 。 ③如果a>b ,那么a+c>b+c ,即a>b ?a+c>b+c 。 推论:如果a>b ,且c>d ,那么a+c>b+d .即a>b , c>d ?a+c>b+d . ④如果a>b ,且c>0,那么ac>bc ;如果a>b ,且c<0,那么acb >0,那么n n b a > (n ∈N ,且n>1) ⑥如果a> b >0,那么n n b a > (n ∈N ,且n>1)。 三、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b ,cb-d . 例2 已知a>b>0,c<0,求证:b c a c >。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doc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向量不等式: ||||||||||||a b a b a b -±+r r r r r r ≤≤ 【注意】: a b r r 、 同向或有0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 a b r r 、反向或有0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 a b r r 、不共线?||||||||||||a b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 代数不等式: ,a b 同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 ,a b 异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 绝对值不等式: 123123a a a a a a ++++≤ (0)a b a b a b ab -≤-≤+≥时,取等 双向不等式:a b a b a b -±+≤≤ (左边当0(0)ab ≤≥时取得等号,右边当0(0)ab ≥≤时取得等号.) 放缩不等式: ①00a b a m >>>>,,则b m b b m a m a a m -+<<-+. 【说明】: b b m a a m +<+(0,0a b m >>>,糖水的浓度问题). 【拓展】:,则,,000>>>>n m b a 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 ②,,a b c R + ∈, b d a c <,则b b d d a a c c +<<+; ③n N +∈ < < ④,1n N n +∈>,211111 11n n n n n - <<-+-. ⑤ln 1x x -≤(0)x >,1x e x +≥()x R ∈. 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Y ; ②单调递增区间:(,-∞ ,)+∞; 单调递减区间:(0, ,[0).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弹性学制数学讲义 不等式(4课时) ★知识梳理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 b b a >?>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 >>< ⑥(平方法则) 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 b 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 .2a b ab +≤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b +≥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 变形公式: 2a b a b +≥ 2 .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

三相等”. 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33a b c ab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⑤ 3333(0,0,0)a b c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 22. x a x a a x a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六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1 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 题目: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分别掌握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及对应的几何意义,掌握三个推 论。 2.能力目标:首先让同学们知道微分中值定理包括四大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 日定理、柯西定理、泰勒定理),然后通过学习罗尔定理,类比学习理解拉格 朗日定理,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和迁移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数形结合的 思想,以及严密的思维方法,从而亲近数学,爱上数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定理是基石,只有基石牢固,大厦才能建的 高。 2.难点: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的应用与推广,以及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和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板书与课件相结合 五、教学基本流程:

六、教学 情境设计(1学时): 1、知识回顾 费马定理:设函数)(x f 在0x 的某领域内有定义,且在0x 可导。若0x 为f 的极值点,则必有0)(0='x f 。它的几何意义在于:若函数)('x f 在=x 0x 可导,那么在该点的切线平行于x 轴。 2、引出定理,探究案例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数的应用中起着桥梁作用,它包括 四大定理,分别是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和泰勒定理,先学习拉格朗日定理的预备定理——罗尔定理。 定理 6.1 (罗尔(Rolle )中值定理) 若函数f 满足如下条件: (i)f 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 (ii)f 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 (iii)()()b f a f =, 则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 ()0='ξf . ()1 罗尔定理的几何意义是说:在每一点都可导的一段连续曲线上,如果曲线的两端点高度相等,则至少存在一条水平切线(图6—1).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向量不等式: 【注意】:同向或有; 反向或有; 不共线.(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 代数不等式: 同号或有; 异号或有. 绝对值不等式: 双向不等式: (左边当时取得等号,右边当时取得等号.) 放缩不等式: ①,则. 【说明】:(,糖水的浓度问题). 【拓展】:. ②,,则; ③,; ④,. ⑤,. 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Y ; ②单调递增区间:(,-∞ ,)+∞; 单调递减区间:(0, ,[0).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重要不等式

1、和积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取到“”). 【变形】:①(当a = b 时,) 【注意】: , 2、均值不等式: 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 *.若0x >,则1 2x x + ≥ (当且仅当1x =时取“=” ); 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 b a =时取“=”) 若0ab ≠,则 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 3、含立方的几个重要不等式(a 、b 、c 为正数): (,); *不等式的变形在证明过程中或求最值时,有广泛应用,如:当0>ab 时, ab b a 222≥+同时除以ab 得 2≥+b a a b 或b a a b -≥-11。 *,,b a 均为正数,b a b a -≥22 八种变式: ①222b a ab +≤ ; ②2 )2(b a ab +≤; ③2)2( 222b a b a +≤+ ④)(22 2 b a b a +≤+;⑤若b>0,则b a b a -≥22;⑥a>0,b>0,则b a b a +≥+4 11;⑦若a>0,b>0,则ab b a 4)11( 2≥+; ⑧ 若0≠ab ,则2 22)11(2111b a b a +≥+。 上述八个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都是“ b a =”。 最值定理 (积定和最小)

不等式知识点详解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 │-│b │≤│a+b │≤│a │+│b │ §06. 不 等 式 知识要点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 不等(等)号的定义:.0;0;0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2) 不等式的分类: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3) 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4) 同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 b b a (对称性) (2)c a c b b a >?>>,(传递性) (3)c b c a b a +>+?>(加法单调性) (4)d b c a d c b a +>+?>>,(同向不等式相加) (5)d b c a d c b a ->-?<>,(异向不等式相减) (6)bc ac c b a >?>>0,. (7)bc ac c b a 0,(乘法单调性) (8)bd ac d c b a >?>>>>0,0(同向不等式相乘) (9)0,0a b a b c d c d >><(异向不等式相除) 11(10),0a b ab a b >>? <(倒数关系) (11))1,(0>∈>?>>n Z n b a b a n n 且(平方法则) (12))1,(0>∈>?>>n Z n b a b a n n 且(开方法则) 3.几个重要不等式 (1)0,0||,2≥≥∈a a R a 则若 (2))2||2(2,2222ab ab b a ab b a R b a ≥≥+≥+∈+或则、若(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3)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 .2 a b +≤(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极值定理:若,,,,x y R x y S xy P +∈+==则: ○ 1如果P 是定值, 那么当x=y 时,S 的值最小; ○2如果S 是定值, 那么当x =y 时,P 的值最大. 利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5创新应用教学案:第三讲第1节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核心必知]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1)若a ,b ,c ,d 都是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2)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推论: (a +b )(c +d )(a ,b ,c ,d 为非负实数); a 2+b 2·c 2+d 2≥|ac +bd |(a ,b ,c ,d ∈R ); a 2+b 2·c 2+d 2≥|ac |+|bd |(a ,b ,c ,d ∈R ).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α=k β时,等号成立. 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1)x 21+y 21+x 22+y 22x 1,y 1,x 2,y 2∈R ). (2)推论: (x 1-x 3)2+(y 1-y 3)2+(x 2-x 3)2+(y 2-y 3)2≥ (x 1,x 2,x 3,y 1,y 2,y 3∈R ). [问题思考] 1.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中,取等号的条件可以写成a b =c d 吗? 提示:不可以.当b ·d =0时,柯西不等式成立,但a b =c d 不成立.

2.不等式x21+y21+x22+y22≥(x1-x2)2+(y1-y2)2 (x1,x2,y1,y2∈R)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当且仅当P1(x1,y1),P2(x2,y2),O(0,0)三点共线, 且P1,P2在原点两旁时,等号成立.2·a2+c2≥a+c, 设a,b,c为正数,求证:a2+b2+b2+c2+a2+c2≥2(a+b+c).[精讲详析]本题考查柯西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不等式的结构,分别使用柯西不等式,然后将各组不等式相加即可.由柯西不等式:a2+b2·12+12≥a+b,即2·a2+b2≥a+b, 同理:2·b2+c2≥b+c,2·a2+c2≥a+c, 将上面三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 2(a2+b2+b2+c2+a2+c2)≥2(a+b+c), ∴a2+b2+b2+c2+a2+c2≥2·(a+b+c). 利用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证题时,要抓住不等式的基本特征: (a2+b2)(c2+d2)≥(ac+bd)2,其中a,b,c,d∈R或(a+b)·(c+d)≥(ac+bd)2,其中a,b,c,d∈R+. 1.设a1,a2,a3为正数,求证:a31+a21a2+a1a22+a32+a32+a22a3+a2a23+a33+a33+a23a1+a3a21+a31≥2(a31+a32+a33). 证明:因为a31+a21a2+a1a22+a32=(a1+a2)·(a21+a22),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知识点梳理

课题: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备课教师:沈良宏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审定教师:刘德清 1、教学重点: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思路,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3、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若a,b,c,d都是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使α=kβ时,等号成立. 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设x1,y1,x2,y2∈R,那么x21+y21+x22+y22≥(x1-x2)2+(y1-y2)2. 注意: 1.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三种形式及其关系 定理1是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定理2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定理3是柯西不等式的三角形式. 根据向量的意义及其坐标表示不难发现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均可看作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的坐标表示. 2.理解并记忆三种形式取“=”的条件 (1)代数形式中当且仅当ad=bc时取等号. (2)向量形式中当存在实数k,α=kβ或β=0时取等号. (3)三角形式中当P1,P2,O三点共线且P1,P2在原点O两旁时取等号. 3.掌握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常用变式 (1) a2+b2·c2+d2≥|ac+bd|. (2) a2+b2·c2+d2≥|ac|+|bd|. (3) a2+b2·c2+d2≥ac+bd. (4)(a+b)(c+d)≥(ac+bd)2. 4.基本不等式与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对比 (1)基本不等式是两个正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二维柯西不等式是四个实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维柯西不等式是比基本不等式高一级的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具有放缩功能,利用它可以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当和(或积)为定值时,可求积(或和)的最值,同样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也有这些功能,利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求某些特殊函数的最值非常有效. 4、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相关要点中,对式子(a2+b2)(c2+d2)≥(ac+bd)2取等号的条件容易忽略,由于式子过长容易弄错各个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用公式时容易混淆公式中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位置易出错。 5、解决方法:

(完整word版)柯西不等式各种形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柯西不等式各种形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柯西不等式是由大数学家柯西(Cauchy)在研究数学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到的。但从历史的角度讲,该不等 式应当称为Cauchy-Buniakowsky-Schwarz 不等式,因为, 正是后两位数学家彼此独立地在积分学中推而广之,才将这一不等式应用到近乎完善的地步。 柯西不等式非常重要,灵活巧妙地应用它,可以使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柯西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解三角形、求函数最值、解方程等问题的方面得到应用。 一、柯西不等式的各种形式及其证明 二维形式 在一般形式中,12122,,,,n a a a b b c b d =====令,得二维形式 ()() ()2 2222 bd ac d c b a +≥++ 等号成立条件:()d c b a bc ad //== 扩展:( )()()2 2222 2222123123112233n n n n a a a a b b b b a b a b a b a b +++???++++???+≥+++???+ 等号成立条件:1122000::::,1,2,3,,i i i i n n i i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n ==?? ==???= ?=????? 当或时,和都等于,不考虑 二维形式的证明: ()()() ()()() 2 22222222222 222222222 2 2,,,220=a b c d a b c d R a c b d a d b c a c abcd b d a d abcd b c ac bd ad bc ac bd ad bc ad bc ++∈=+++=+++-+=++-≥+-=等号在且仅在即时成立 三角形式 ad bc =等号成立条件: 三角形式的证明: 222111n n n k k k k k k k a b a b ===?? ≥ ??? ∑∑∑

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乃至本讲的编写意图不是仅仅介绍经典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而是更希 望能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讨论经典不等式的简单应用,提高学生运用重要数学 结论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即在理解重要数学结论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面临的具 体问题与重要数学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利用这样的联系,应用重要数学 结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材分析: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是人教A 版教材选修4-5第三讲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 继学习均值不等式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经典不等式,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一方面巩固了前面证明不等式及求最值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与后面学习的 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有着相通的研究方法,是从特殊 到一般的研究过程。本节教学的核心是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几何意义以及它 的简单应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不仅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逻辑推 理能力,学生对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学生知识的“最 近发展区”。另外授课班级是高二年级(4)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能用二维柯西不等式解决简单的证明问题及求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简单介绍法国数学家柯西,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2)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认识两种形式的等价关系;应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 六、教学过程 (一)定理探究 设α ,β 为平面上以原点O 为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它们的坐标α =(b a ,) β =(d c ,)那么它们的数量积为ac bd αβ→→?=+而22||a b α→=+,22||c d β=+ ||||cos αβαβθ?=?? ,cos 1θ≤ ||||||αβαβ∴ ?≤?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 ,β 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 ||||||αβαβ?≤? ,当且仅当β 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 时等号成立。 用向量坐标表示不等式||||||αβαβ?≤? ,得2222||d c b a bd ac +?+≤+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教学内容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 纳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向量不等式: ||||||||||||a b a b a b -±+r r r r r r ≤≤ 【注意】: a b r r 、同向或有0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 a b r r 、反向或有0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 a b r r 、不共线?||||||||||||a b a b a b -<±<+u r u r u r u r u r u r .(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 代数不等式: ,a b 同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 ,a b 异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 绝对值不等式: 123123a a a a a a ++++≤ (0)a b a b a b ab -≤-≤+≥时,取等 双向不等式:a b a b a b -±+≤≤ (左边当0(0)ab ≤≥时取得等号,右边当0(0)ab ≥≤时取得 等号.) 放缩不等式: ①00a b a m >>>>,,则b m b b m a m a a m -+<<-+. 【说明】: b b m a a m +<+(0,0a b m >>>,糖水的浓度问题). 【拓展】:,则,,000>>>>n m b a 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 ②,,a b c R +∈, b d a c <,则b b d d a a c c +<<+; ③n N +∈ < < ④,1n N n +∈>,211111 11n n n n n - <<-+-. ⑤ln 1x x -≤(0)x >,1x e x +≥()x R ∈. 函数()(0)b f x ax a b x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Y ;

不等式选讲知识点归纳及近年高考真题

不等式选讲知识点归纳及近年高考真题 考点一: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例1.(2011年高考辽宁卷理科24)已知函数f (x )=|x-2|-|x-5|. (I )证明:-3≤f (x )≤3;(II )求不等式f (x )≥x 2-8x+15的解集. 解:(I )3, 2,()|2||5|27,25,3, 5.x f x x x x x x -≤?? =---=-<+-=a x a x x f (1)当1=a 时,求不等式23)(+≥x x f 的解集;(2)如果不等式0)(≤x f 的解集为{} 1-≤x x ,求a 的值。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优秀教学设计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目标】 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 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 (0,0)2a b a b +>>及几种变式。 2.练习:已知A .B .C .d 为实数,求证22222()()()a b c d ac bd ++≥+ 证法:(比较法)22222()()()a b c d ac bd ++-+=…=2()0ad bc -≥ 二、讲授新课: 1. 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 .B .C .d 为实数,则22222()()()a b c d ac bd ++≥+。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222222222222()()a b c d a c a d b c b d ++=+++ 222()()()ac bd ad bc ac bd =++-≥+。 (要点:展开→配方)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m a b =,(,)n c d =,则2||m a =+2||n c d =+ ∵ m n ac bd ?=+,且||||cos ,m n m n m n ?=<>,则||||||m n m n ?≤。 ∴ …。。 证法四:(函数法)设22222()()2()f x a b x ac bd x c d =+-+++,则 22()()()f x ax c bx d =-+-≥0恒成立。 ∴ 22222[2()]4()()ac bd a b c d ?=-+-++≤0,即…。。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总结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注意:一般常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型取两边,小于型取中间

三、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如果a,b 是正数,那么 ).""(2 号时取当且仅当==≥+b a ab b a 2、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3、平均不等式: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即 2 112a b a b ++(当a = b 时取等) 四、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 是指数轴上点x 到原点的距离;12||x x -是指数轴上12,x x 两点间的距离 2、则不等式:如果,0>a a x a x a x -<><=>>或|| a x a x a x -≤≥<=>≥或|| a x a a x <<-<=><|| a x a a x ≤≤-<=>≤|| 3.当0c >时, ||ax b c ax b c +>?+>或ax b c +<-, ||ax b c c ax b c +?∈,||ax b c x φ+?-<<,|| (0)x a a x a >>?>或x a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五、其他常见不等式形式总结:

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知识点复习

基本不等式及应用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3.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综合法. 二、基本不等式 三、常用的几个重要不等式 (1)a 2+b 2 ≥2ab (a ,b ∈R) (2)ab ≤(a +b 2)2(a ,b ∈R) (3)a 2 +b 2 2≥(a +b 2)2(a ,b ∈R) (4)b a +a b ≥2(a ,b 同号且不为零) 上述四个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都是a =b. 四、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设a>0,b>0,则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a +b 2,几何平均数为ab ,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 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四个“平均数”的大小关系; a ,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五、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设x ,y 都是正数.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 x +y 是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 S 2 . 强调:1、 “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这两个结论时,应把握三点:“一正、二定、三相等、四最值”.当条件不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正:两项必须都是正数; +≤≤2 a b ≤+2ab a b

定:求两项和的最小值,它们的积应为定值;求两项积的最大值,它们的和应为定值。 等: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存在. 2、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等号取不到时,如何处理?(若最值取不到可考虑函数的单调性.) 想一想:错在哪里? 3、已知两正数x ,y 满足x +y =1,则z =(x +1x )(y +1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一:因为对a>0,恒有a +1a ≥2,从而z =(x +1x )(y +1 y )≥4,所以z 的最小值是4. 解二:z =2+x 2y 2 -2xy xy =(2 xy +xy)-2≥2 2 xy ·xy -2=2(2-1),所以z 的最小值是2(2-1). 【错因分析】 错解一和错解二的错误原因是等号成立的条件不具备,因此使用基本不等式一定要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只有等号成立时,所求出的最值才是正确的. 【正确解答】 z =(x +1x )(y +1y )=xy +1xy +y x +x y =xy +1xy +x +y 2 -2xy xy =2 xy +xy -2, 令t =xy ,则0-+ =x x x x f 33 ()222 23326f x x x x x x x x x =+ ≥? -->?? =?=?-? 解:当且仅当即时,函数 的最小值是23x =+大家把代入看一看,会有 什么发现?用什么方法求该函数的 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