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教育学常考人物

吐血整理教育学常考人物
吐血整理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教育学常考人物1、柏拉图(古希腊):灵魂、理性智慧、《理想国》。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着作),人文主义,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学之父”。

3、康德(德国):第一位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康德论教育》(学生林克整理并发表),尊重自然、道德规范,用“儿童”代替“学生”。

4、洛克(英国):“白板说” ,天赋论,绅士教育在家庭中实施,‘轻视国民教育'

5、卢梭(法国):《爱弥儿》,遵循自然。教育目的: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然发展的人,“个人本位论”或“儿童本位论”。

6、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实证主义: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7、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提出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8、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教育无目的论。现代教育派,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

二)心理学常考人物

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梦的解析》、《精

精神分析引论》、神分析纲要》等精神分析学派

2、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3、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提出支架式教学。

4、埃里克森: 现代着名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5、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班杜拉:提出社会认知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7、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的学习律,提出联结学习理论,提出共同要素

说,他在针对问题解决模式中提出试误说。

8、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提出教学四原则,提出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

习和教学基本原则。

9、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提倡从儿童

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提倡从“做中学”o

1、孟子学生乐克正的《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

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3、柏拉图的《理想国》,他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4、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他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5、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着作。

6、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7、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曾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8、卢梭的《爱弥儿》,他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9、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

10、裴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11、洛克,提出“白板说”、绅士教育。

1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使教育成为

科学,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13、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理论核心。

14、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五步教学法、“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在做中学”。在《经验与教育》中提出“连带学习”。

15、克伯屈提出“附属学习”、设计教学法。

16、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17、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18、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19、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0、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

21、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

22、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

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道德发展论中的“对偶故事”(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2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4、苏霍姆林斯基的着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提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25、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6、内发论与外铄论代表人物P28 学习理论代表人物P166

27、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使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28、奥苏伯尔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9、柏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制(学生自主学习)。

30、劳伊德?特普朗提出特普朗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相结合,被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3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3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人理论汇总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含答案)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测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和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精品)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

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 1.孔子:春秋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论语》是最早涉及教育的文献 “有教无类”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法 首先施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学——思——行 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论 2. 孟子:战国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最早提出“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为:个人本位论 身心发展动因学说:内发论 3. 苏格拉底: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而著名。问答法,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助产术(产婆术)—启发性思想 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 4. 柏拉图: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代表著作:《理想国》 首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代表著作《政治学》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6.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萌芽标志 “泛智教育” 直观性教学原则 系统论述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7. 洛克:英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白板说:外铄论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8. 卢梭:法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 《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心理学、伦理学 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10.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做中学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学》复习重点总结

目录 《教育学》 (1)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3) 三、名词解释 (4) 四、论述题 (6) 五、案例分析 (9)

《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 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 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 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 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 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 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 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 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

教育学人物汇总(上)

1.孔子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3、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5、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6、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 2.孟子 1、性善论 2、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4、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教育目的:明人伦 3. 荀子 1、性恶论,首次将“道”“德”二字合用。 2、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5、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6、强调尊师;闻——见——知——行 7、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1、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2、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3、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刻苦磨练精神。 4、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1、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2、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3、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教育学的雏形 2、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3、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4、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7.苏格拉底 1、问答法,雄辩著名 2、知识即美德 3、产婆术(精神助产术)分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步 4、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教育学常考人物

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布鲁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1935年2约合6月,布卢姆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和理硕士学位。1942年3月,布卢姆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教育博士学位。从1940年起,布卢姆开始在芝加哥大学考试委员会担任职员。3年后(1943年)成为该大学的主考,并在这个职位上服务了16年,直到1959年才离开。下面对布卢姆的相关考点进行总结。 1.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技能、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考查方式如下: (河北,2011,判断)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福建,2007)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划分为接受、_____、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 (福建,2007)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代表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评价 2.掌握学习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福建,200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C)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河北,2009)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鲁姆 (湖南,2007)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D)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教育学人物大全

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及有关理论

§孔子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着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着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着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荀子 1、个人简介:

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 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索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代表人物:孔子《论语》,韩愈《师说》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 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柏拉图《理想国》等。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他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2、卢梭(法国):1762年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主义思想,高度尊重儿童。3、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斯宾塞:《教育论》(实证主义者),他提出教育任务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2、杜威(实用主义):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倡导儿童,活动,经验三个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转向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教育领域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格局。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布鲁姆(美国):1956年《教育目标分类学》,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布鲁纳:1963年《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法,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3、赞科夫(苏联):《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实验教学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育的质的特点:1、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性:教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的概念: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 P4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 P 5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 (3)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 方法灵活. P7 (4)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 内容单一, 方法严厉. P7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P8 6、近代教育的特点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现代教育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P11 孔子(公元前 551—— 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雏形)主张: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P13— 14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 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生活本位论: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生活 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李特 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 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 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六、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 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

教育学主要人物合集讲课稿

教育学主要人物合集

国外的人物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是教育学史上及其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一、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论是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

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二、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五、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在1859年10月20日出生,这一年也是英国进化论的提倡者达尔文发表其《物种起源》巨著的一年。杜威诞生在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他的家乡在新英格兰的维蒙特州的伯林顿。这个地方向来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度,这些可以说是新英格兰殖民区的传统精神。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3、从做中学

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常考人物合集

【洛克】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他的思想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白板说”——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这就是强调环境或者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划分在环境决定论(外铄论)的阵营里。 同时洛克主张绅士教育;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有巨大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因此他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德行重于学问,二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培养目标: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卢梭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本杰明·布鲁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 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布鲁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韦纳(B.Weiner,1935)】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发展了比较著名的归因理论。他的主要贡献有:归因理论、动机心理学,情绪心理学。 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完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推荐文档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学总结绪论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内容: 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夫人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寓教于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礼记.学记》乐正克著(孟子的学生)化地成俗,其必由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又名《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623 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提出把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1/ 12

高度地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762 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应自然地发展)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该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1778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著作《康德论教育》 1806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善生活做准备。 1901 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

教育学代表人物的总结(精品)

教育学代表人物的总结(精品)

————————————————————————————————作者:————————————————————————————————日期: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 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 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

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 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 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 六、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 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 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米切尔——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集体教学模式:马卡连柯——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一、诸子百家主要观点: 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15、华生:“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代表人物整理

教综部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并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 1902年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等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名产生于西周,但“六艺”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已产生。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董仲舒提出,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唐朝的帝王对科举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元代将《四书》作为教育和考试的内容,开创科举新先例,并得到了后世的沿用。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教育学人物汇总

人物汇总 利拓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说 孟禄(美):心理起源说 米丁斯基:劳动起源说 凯洛夫:劳动起源说,《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孟子学生乐克正:《学记》 孔子:《论语》 孟子:性善论、内发论 墨翟:墨家代表人(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苏格拉底:产婆术(启发引导)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社会本位论 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发展、分阶段教育、《论灵魂》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培根:创立时期观点——科学归纳法,首次提出教育要独立 夸美纽斯:创立时期观点,教育学之父、课程分类(学科课程代表人物) 康德:《教育论》、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卢梭:《爱弥儿》、自然发展、个人本位论 洛克:创立时期观点(《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外铄论 裴斯泰洛齐:自然发展、个人本位论

赫尔巴特:教育学创立阶段观点、社会本位论、课程分类(学科课程代表人物) 杜威:教育学创立阶段、教育无目的论、课程分类(经验课程)、课程理论(学生) 课程论)活动中心)(经验主义(中心主义. 克伯屈:经验课程 怀特海:综合课程 斯宾塞:教育学创立阶段、将课程作为专门术语、课程分类(学科课程代表人物) 马卡连柯:教育学发展阶段、教学原则——集体教育、个人教育、平行教育、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课堂管理(平行管理)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高难度、高速度、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性的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学科中心(结构中心)课程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认知结构说)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各类着作,不做太多要求 布鲁姆:掌握、目标,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弗洛伊德:内发论,遗忘原因——动机说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