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教学设计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教学设计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一、高考目标要求 (一)、高考考纲内容: 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2)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与实践运用。 (二)、高考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主要是以等高线图为切入口,考查识图能力与相关计算能力。 2)从考核形式上,有直入主题,有设置试题情景,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考核能力上,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以后将在多类等值线图中都可以借鉴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 (三)、高考命题趋势: 综合考核图表语言是未来高考的命题趋势 1)常规的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可能会设置新情景,增加试题的灵活度。 2)等高线地形特征的文字描述,试题的难度要求可能降低;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等的结合运用类的试题可能会增加! 二、知识结构: 1.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 2.等高线的特点 3.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见表格) 4.等高线图的实践运用 附).等高线综合判读和主要应用:(根据要求考虑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 1) 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2) 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

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3) 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4)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5)选择引水线路: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 6)选择输油管线: 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7)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8)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9)进行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三、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从图表及图表语言当中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 导入新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 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特点,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3)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和判读方法 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疏密特点和数值变化等,判别地形图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1)山头与洼地

地势和地形(教案)

地势和地形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1.学情分析:经过一学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掌握一定自主学习地理的 经验,地势和地形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今后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并且地势和地形是比较形象的自然地理要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了解到相关的内容,但学生在读图方面还比较差。 2.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地理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对于“地势西高东低”,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一幅地势剖面图和三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而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认识来理解地势地形的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并指出它们在图上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山脉名称、走向及学生回顾和知道哪些有地形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思维。 (2)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讨论图中相关的地理信息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获取有关中国的地形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爱国主义之情操。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题】七上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区分两种高度的差异。(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的变化判断坡度的陡缓。(重点) 3.结合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案三环节”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解)我们通常用海拔 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 高低起伏的状况。 (设置问题)1、什么叫 做海拔和相对高度?2、 查看甲、乙两地的海拔, 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泰山海拔约为1524 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 地死海海拔约为﹣400 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 是多少? 4、我们平时所说的身高 是什么高度呢?学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又称为绝对高度。(广泛 使用在地图上)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人们生活中出现 的高度) 2、甲的海拔是1500米, 乙的海拔是500米,那么 它们的相对高度为:1500 ﹣500﹦1000(米) 3、泰山与世界陆地上最 低的洼地死海的相对高度 为:1524﹣(﹣400)﹦ 1924(米) 4、小组探究后进行拓展 到其他有关的高度上,从 而让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 度进行区分。 基础上, 分组讨 论,培养 学生竞争 与合作的 意识,采 取“生教生” 的进行新 模式,并 达到好的 效果。 从身边的 问题着手 开始把学 习到的地 理知识运 用到生活 中来,调 动学生的 学习激 情。 衔接与过渡(讲解)大家观察“枣庄市山川风光”视频,我们发现枣庄市的地形表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那我们能否把地表的各种形态分分类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地形鸟瞰图” (设置问题)大家观察相 关景观图片,你会发现陆 地表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 地形类型?你能找出它们 的相应位置吗?你能说出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 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其特 点是:(重在找出区别和 联系) ①山地: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 陡,沟谷幽深。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 和缓。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学生 认真思 考,积极 回答相关 问题。 教师不仅 要设置问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郴州市安仁县宜溪学校 刘琼花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复习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态特点,研究不同情境下的答题策略,来提高学生解答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着重讲述山脊山谷的区别,以及与河流或瞭望塔的关系。 3.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学习方法 比较分析,精讲精练 学习过程 一、呈现错误,条分缕析。 呈现练习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1,对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态特点记不住,判断不清。2,山谷山脊线的区分困难,河流问题难以做对。3,对生活生产对地形的要求不清楚,遇到这类题错误率高。 二、回顾教材,突破难点。 1.复习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态特点 陡崖 陡 崖 陡坡 缓坡 陡坡 缓坡 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的圆圈,且数值有外向里增大。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重点讲述山谷与山脊线的区别(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2,等高线与河流 山谷是集水线,山脊是分水线,河流分布在山谷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河流流速急;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河流流速慢。流向:“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与山谷处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3,等高线与生活生产 山体的不同部位,人们的生产生活往往不同,因此,等高线题常常结合生活生产情境出题。如攀岩、漂流、观赏瀑布、修路、修水库、引水等等。这就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常识,然后结合地形图进行判断。 ①攀岩、观赏瀑布:陡崖处。 ②修路:沿着等高线修建或者尽可能穿过的等高线少一些,减少工程难度和道路的坡度。 ③修水库:库区选择盆地地形,最好是呈“口袋状”地形,有利于蓄水;坝址选择在等高 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工程量小,造价低。 ④引水:从河流的上游引水。 三、回到原题,尝试作答。 四、牛刀小试,辨析山脊山谷 题目: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地形和地势》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由于地形是主要的且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本节有两目内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我国各类地形的生动的景观图开始,逐步过渡到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图,最后,延伸到专业性强的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思想教育因素也十分丰富,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的结合,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2、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3、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运用地形分析总结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教学难点】 地形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全班分成8个“中国地形地势的考察小组”,每小组6人,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星级评比,一般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再利用山脉模型、地形模型等教具以及多媒体手段加以纠正讲解,利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整节课上有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等环节,让学生有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欲望,并创设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

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

第2课时中国的地形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的地形特点及组成,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农业、交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会描述并分析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影响。 3.会分析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理背景。 在图中填绘: 1.在图中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找出长江、黄河、珠江的分水岭。 2.在图中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看它们的边缘各自有哪些山脉? 3.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4.绘出4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5.绘出3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6.绘出110°E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考点一地形概况 1.地势特征 (1)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比较

2.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主要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山区面积广: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我国地形、地势比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E.四川盆地F.东北平原 G.南岭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2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_____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图1展示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受地势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西源东流入海;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而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分别位于我国的第一、二级阶梯上。由图2可以看出,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占据了33%,比重最大,丘陵比重最小,只有10%,M是指我国的平原比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 答案:(1)西高东低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BDFG (3)丘陵平原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x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 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新课导入 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京郊外的一 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你觉得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的物品 有什么(地图) 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题目野外旅行一般用什么地图(地形图)很好, 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地形图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图。那这两种地图 怎么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阅读地形图。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情景创设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

京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南京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 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学习过程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 都是 1000 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 :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 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五种地形及分布。 3、我国xx走向及分布。 4、我国xx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学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xx面积广漠 .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___,气势磅礴的__,一望无际的___,群山怀抱的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 2.我国纵横交织的 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3.我国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 ___。

4.从2.3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要占全国总面积的__。我国山区面积广漠,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平原面积仅占___多一点。 5.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是:____、____。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xx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从2.6图找出我国山脉的走向及主要的山脉 3.完成课本26面的活动题第3题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异小组和个人) .将我国三大xx及其特征连线: 我国面积最大的xx,以肥饶的黑土著称 xx中下游xx xx xxxx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xx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教案 一、【教学构思】 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规律。 二、【教学目标】 1.区分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熟练读出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识别山谷、山脊、山顶和悬崖。 3.学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两地间气温差、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教材分析】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难点:运用等高线进行选线、选点、选面等人类实际活动。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地图册 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三要素都包括什么啊?(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图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战争,水库选址,公路,铁路的线路选择。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1、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 8844.43(中尼边境)。死海(陆地最低点,-415米,约旦与巴勒斯坦边界)。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峭壁处重合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在手上标出示坡线) 7、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为集水线。(右手上标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并演示说明它们为何被称为分水线和集水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如何计算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该地形区的: 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相对高度:H相=H大- H小;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崖顶海拔: H高≤H大<H高+d; 崖底海拔: H低-d<H小≤H低;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注: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1)计算:tan a=h/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有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间距离,可有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求出。 (2)比例尺大小与坡度大小规律: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地理特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地理特征 水谷地;人口稀间川广布;雪山连 少数民族主要绵;起伏平缓,少,“远看是山,近看是藏族是川”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地面坦荡,草原畜牧业,河套从东向长城以北,平原、宁夏平原、祁连西由草原到荒漠山以东河西走廊的灌溉草原,再到荒漠;风力作用强烈农业发达,少数民 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等黄土高原祁连山东端以黄土深厚,土质疏

以谷子为主的旱松;东,太行山以流水侵蚀作用作农业,以煤炭为强烈,千沟万壑、西,长城以南,主的能源开发 支离破碎秦岭以北 地势西高东低,地“坝子”农业,云南东部,贵州交云贵高原通落后制约经济大部多山表崎岖不平,发展;间盆地;喀斯特地旅游资源丰少数民族分布富;貌典型广2.四大盆地 内部平坦,沙漠广和城市沿盆地边以北分布有我国面(缘呈环状分布;油布漠沙最大的积气资源开发 ——塔克拉玛干,周围多绿)沙漠油气资源丰富洲;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沙漠、戈壁广布; 阿尔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泰山以南半封边缘多绿洲,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闭,西北部有缺缘呈环状分布;油口,降水稍多;油气资源开发气资源丰富9 / 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地理特征 青金矿产资源开发,西北倚阿高原盆地,多戈柴达木盆地尔藏铁路沿线多工沙漠,山,北和东北临东部多壁、矿城市沼泽、盐湖,祁连山,南为昆资源丰富仑山东部四川盆地紫色土广布;成都横断山与巫山,农业较发达,

起丘陵,云多低山、巴山平原是重要的商地与秦西北部为成品粮基 地;人口、贵高原之间伏大, 都平原;天然气、城市密集井盐等矿产丰富三大平原3. 地形区位置范围界线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地沼泽北依燕山,南到华北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我国最完整的平 淮河,西起太行原,由黄河、淮棉、油生产基地,山,东至渤海、河和海河等冲积人口众多,经济黄海而成。地势低平发达;中低产田m海拔多在(50 的改良盐)以下,旱涝、碱、风沙等自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第二讲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内容 ①如何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②计算等高距,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以及顶部和底部高度;③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形特征分析和水文特征分析;④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进行水库坝址的选择、交通线的选择、调水水路线、农业生产中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运用。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中,地形特征的分析,关键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及变化幅度、海拔、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在水文特征方面,重点是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当然还有水系特征;在大坝选址问题上,关键是要找出“口袋”形的洼地,坝高和坝长要根据图来进行估算;其他的还有交通路线、调水水路线和农业生产中土地利用。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 让学生学会区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差异;学会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学会计算等高距、陡崖的相关计算;最终学会综合分析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内涵并准确的进行计算;从基本概念人手,掌握山顶、山脊、山谷、陡崖和的判别方法;掌握等高距、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规律;等高线的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应该多加关注,构建答题的基本模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判读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通过读图分析和综合应用,解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并且要总结判读方法和规律。 2. 对于简单的地形判断图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地图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初步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能应用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应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前置性作业。准备教学所需等高线地形图,便于直观教学。 3.教学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 六、教学基本流程 情境导入→展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新课导入]展示一组水库大坝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水库大坝的选址是不是随便找个有水的地方就能建,如果不是,要怎么去选?最基础的需要利用些什么工具? 设计意图:用一个问题引入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突出了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二)展示讨论——《课前预习》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案》,一起讨论问题,教师引导分析,最终总结出答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海南师范大学周末流动学院团队吴多仿 一、本节课程内容对应的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新课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开展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的地形模型绘制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材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三个部分,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地形图的判读》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获取知识——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着从“立体——平面”的思路,尽量从感性(利用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入手,用问题引导,再以PPT演示,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地形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策略预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利用用泡沫塑料软垫制作出山体的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从而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发现并能够总结出不同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将这节课推向高潮,同时学生们还能够用总结的规律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可以说本节的教学环节是:问题引出----动手实践----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方法;知道等高线的概念;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部位名称等。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3、情感目标: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形模型,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部位名称 2、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态。 六、教具准备:PPT课件,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 七、教学时数: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 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zdm软件地形图处理讲课教案

z d m软件地形图处理

基础篇 ZDM 地形图处理 图形上代表地形的实体主要有等高线,高程点。由于地形图是采用不同软 件生成的,高程点会采用不同的实体,如有点(point)块(insert)圆(circle)等。另外在制作地形图时免不了错误,如等高线、高程点的高程值不对,有重线或重点(在水平投影看似是一条等高线,高程点,实际重合有多个 不同高程的等高线、高程点)。Zdm软件的地形图处理就是纠正这些错误,并 把等高线高程点合并为一层,并把高程点改成“圆”统一格式。其目的是为使用zdm软件getz命令,该命令可以在任意处,根据周围的高程点,通过插值方式 获得新的高程点,从而可使用zdm切剖面,土地平整的土方计算等功能。详见 本文第10节。地形图处理是zdm软件的基础功能之一。 一般地形图处理采用1节的chgc命令和2节的ch_el命令选项2的就可以了。 除了上述常用的处理功能,zdm软件还有对陡坎的处理,对水深点处理为 高程点,地形图高程点展点,生成等高线,稀疏高程点,地形图拼接,及辅助 工具等。 地形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工作能否使用好zdm软件。另外,处理好的地形图你还可以用于其他三维软件进行准确的建模。 应该指出的是,对地形图的处理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我们建议对一个项目 指定一个人专门去处理,处理完了交给大家使用,这样会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1 消除地形重线、重点,高程点改园、合并图层

命令:chgc 功能: 选择等高线、高程点,程序自动关闭等高线、高程点外所有层,搜索重线、重点,若搜索到,程序将重线、重点置于屏幕中间,用户确认后将错误的等 高线、高程点删除。同时程序自动将等高线、高程点,合并在一层。将高程点 改为圆表示。 2 修正高程 命令: ch_el 功能如下: 选项1,按差值修改高程: 在等高线的Z坐标上增加或减少同一数值将其转换为另一个基点高程坐标系,如珠基高程加0.586变为黄海高程。 选项2,局部修改异常高程(常用) (a)逐个修改/(b)选择指定高程实体/(c)修改标记字高/给定选择的标高所乘的系数<1>: 由于地形图作图错误,会产生超出地形图允许范围的高程点或等高线高 程,本程序就是找出这些高程并进行纠正。选择地形图等高线、高程点,程序 自动将所选物体的高程排序列表在对话框中: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1、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P48图3-11)地 形 类 型 主要地形特征中国主要地形区 山 地海拔500米以上,高耸陡峭。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 连山、横断山脉、秦岭,大兴 安岭,太行山,南岭 平 原海拔200米以下,宽广低平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广阔肥 沃)、华北平原(平坦完整)、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鱼米之乡) 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 大,但边缘陡峭。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 脊)、内蒙古高原(坦荡辽阔)、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 高原(起伏崎岖) 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坡度和 缓,连绵起伏。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茶竹盛 名),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盆 地四周高,中间低。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天府之 国)、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 尔盆地(纬度最高) 考点6:中国的河流:长江概况、黄河概况(七年级上册P53、P54) 6.中国的河流:长江概况,黄河概况。(七年级上册P53、P54) 比较点黄河P53 长江P54 分水岭秦岭 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 丹冬雪峰 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 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P56 图3-22)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P56 图3-22)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 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 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 区划单位)(P47自我测评1)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 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 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 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 市(12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一、课标要求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二、教材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义务(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三、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了世界地形类型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是其中之一,对第二课时学习山地不同的部位识别有一定的基础借鉴意义。该届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比较差,平均分一般就40左右,而且对学习热情不大,特别是地理的学习。因此,我的教学内容不会涉及太难,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部位 教学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②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坡度的陡缓。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山体模型、A4纸、铅笔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学环节 我们是生活在山区,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大山养育了我们。那么我们对山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对山作进一步的了解,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出示海拔示意图] 请学生看图思考]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幅图,图上的这几个数据表示什么意义呢? 【活动】 ①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承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知道地球表面表示高低起伏可以用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种方式表示,那么地球表面这种高低起伏的状态如何在平面图表面出来呢? 二、等高线的含义

最新教案精选: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 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 情感目标: 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quot;,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人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相同点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C.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课内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布置作业] 活动:1、2和3题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一、基本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地点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二、等高线的特点和应用

《等高线与地形图》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1)

精品“正版”资料系 列,由本公司独创。旨 在将“人教版”、”苏教版 “、”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 “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 的教材教案、课件、导 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 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 2020年8月,是当前 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 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 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教学内容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1、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 区。 3、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距离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 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过程与方 法 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世界人种的分布。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形成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反对种 族偏见和种族歧视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的思想 2、形成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观,每个人都应理解并且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文 化传统。 教学重点 三大人种,世界主要语言,三大宗教 教学难点三大人种的分布 教学具器材地图

导学过程批注 [引入新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的外国朋友也来到中国投资、观光等,你们见过外国人吗?他们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略。 1、世界的人种。 [组织活动] 同学们所看到的这些外国人,以肤色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邀请三个同学上来分别代表一种人种玩游戏。(主要是三种人种因各自不同的外部特征见面时对对方从不了解到了解的对话) [师生小结] 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墨直、面庞扁平、体色中等。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白种人:肤色、眼色、头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 [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三种人种中的杰出人物,如: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歌星等等。[教师讲述]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其言行。 {提出问题} 人种的区别只是身体外部特征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 [提出问题] 世界人种的分布又是如何的呢? (学生观察P.79图5.6世界人种的分布,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师生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