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营养及其作用

6大营养及其作用
6大营养及其作用

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人体如果没有蛋白质就好比没有砖瓦、水泥和沙子一样,没法盖房子!人们把蛋白质称作“建筑材料”!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类、奶类、蛋类、鱼类、豆类。蛋白质不足时,吃进去的营养将无法吸收,会出现拉肚子、贫血等现象。

2、糖类

糖类能起到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作用。人要跑步、走路、写字等活动所消耗的能量,都是由糖类提供的!人如果缺少了糖类就像汽车没有汽油一样不能在公路上行驶。生活中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3、脂肪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其实就是“油”。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脂肪除了能起到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温、润滑肠道的作用。人体缺少脂肪会出现身体消瘦、毛发脱落,因热力小畏寒怕冷。

4、维生素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它可以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人类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

5、矿物质

钙、磷、铁、碘等都属于矿物质。虽然人体对矿物质需要的量不多,但是作用很大,它可以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保持我们的健康。如:人缺钙会有“佝偻病”,缺碘会有“大脖子病”……

6、水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对人体的作用包括:输送养料、保持体温、排泄废物等作用。

组名(组号):实验记录表(一)

组名(组号):实验记录表(二)

微生物的营养教案资料讲解

课题微生物的营养日期年月日课时1教法指导,发现学法比较教具微课件 教材分析重点 1、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来源和功能。 2、培养基配制的原则以及培养基的类型(按用途分类)。 难点 1、培养基配制的原则。 2、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方式。 考点微生物需要的营养及功能,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掌握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和功能(应 用)。 2、掌握培养基的种类和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应用)。 3、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及吸收方式。 能力 目标 让学生初步学会微生物培养中培养基配置的一般方法。 情感 目标 1、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及功能 1.碳源 (1)概念: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2)种类: (3)功能: ①主要用于合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②有些碳源同时还是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说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差别很大,可从微生物的代谢角度来考虑。见下表:代谢类型代表能源碳源

光能自养型蓝细菌,藻类光CO2 光能异养型红螺菌光CO2和简单有机物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无机物(氧化) CO2 化能异养型全部真菌和绝大多数细菌有机物(氧化) 有机物 注:甲烷氧化菌只能用甲烷和甲醇作碳源,而洋葱假单胞菌却能利用90多种含碳化合物。2.氮源 (1)概念: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2)种类: (3)功能: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说明:①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还是能源。 ②大多数的微生物主要利用无机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氮化合物作为氮 源。 ③只有少数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N2作为氮源,如:根瘤菌,固氮菌,蓝藻。 ④对于硝化细菌而言,铵盐和硝酸盐既是氮源又是能源。 3.生长因子 (1)概念: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2)种类: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3)功能: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4.无机盐 (1)无机盐对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意义: ①构成细胞的各种重要的化学成分。 ②参与构成微生物的各种细胞结构。 ③一些无机盐是构成酶的重要成分,起到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作用。 ④调节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NH4+,Fe2+,S可分别作为硝化细菌,铁细菌和硫细菌的能源,也可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

七大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 中,只要你能广食,就可以得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 矿物质 6.水 7.膳食纤维 蛋白质 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 调控。 3.提供能量。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 质。 脂类 概念: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肪是脂肪酸及甘油的化合物。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和植物油。类脂主要有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 脂肪的功能: 1.氧化提供能量 2.某些荷尔蒙(激素)的合成前体 3.促进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 类脂的功能: 1.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

2.用于激素的合成 碳水化合物 概念: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称碳水化合物。 功能:1.供能。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供应 2.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成分 3.与蛋白、脂类等形成活性成分 维生素 概念: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功能:多种酶的活性成份,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 矿物质 概念:矿物质又叫无机盐或灰分。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分两大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功能:1.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调节体液平衡 3.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4.酶系统的活化剂 水 概念:水是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是饮食中的基本成份,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P75 营养:微生物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的物质。 微生物细胞培养收集湿菌体 烘干至恒重 干细胞灰分 无机物(盐) 有机物 蛋白质、糖、脂类、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物 分析方法:课本P79水分:70-90%离心、过滤、洗涤高温烘干105℃;低温真空干燥;红外线快速烘干。550℃焚烧 一、微生物细胞 的化学组分 2.细胞化合物的组成: 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生长因子、核酸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3.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4.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分特点 (1)、不同的微生物细胞化学组分不同 (2)、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化学组分也有差异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P76 1.根据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不同进行分类 五大类(武大):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 六大类(周德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能源 1、碳源(carbon source) 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 1、功能 (1、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如糖、蛋白质、核酸等

(2、形成代谢产物,如酒精、乳酸等 (3、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 2、可作碳源的物质(P80表4-2) 糖类,蛋白质,有机酸,醇类,脂类,烃,CO2,碳酸盐等 碳源谱 必须利用有机碳源无机碳源为(唯一)主要碳源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最适碳源糖类优于其它化合物 单糖优于双糖、多糖 己糖优于戊糖 葡萄糖、果糖优于其他己糖 同一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别-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 如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存在于培养基中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速效碳源),再利用半乳糖(迟效碳源) 不同微生物的碳源谱相差很大 双功能营养物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兼作能源 2、氮源(nitrogin source) 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1、功能 (1、构成微生物含氮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 (2、形成代谢产物,如谷氨酸等 (3、一般不做能源 2、可作氮源的物质(P81表4-3)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胨、肽、氨基酸)、硝酸盐、氨盐、N2、尿素、嘌呤、嘧啶、氰化物等 3、异养微生物氮的利用顺序 C.H.O.N> C.H.O.N.x >N.H > N.O 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 3、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 实例:土霉素发酵生产中添加的玉米浆和花生饼粉 玉米浆:以较易吸收的蛋白质降解产物形式存在,易被利用(速效氮源) 花生饼粉:以大分子蛋白质形式存在,不易被利用(迟效氮源) 发酵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前者有利于菌体生长,后者有利于代谢产物形成保持适当的比例,协调菌体生长期和产物形成期,提高土霉素的产量 4、生理酸性盐与生理碱性盐: 以(NH4)2SO4等氨盐作为氮源培养微生物时,由于NH4+被吸收,会导致培养基的pH下降,因而将其称为生理酸性盐; 以NO3-为氮源培养微生物时,由于NO3-被吸收,会导致培养基pH升高,因而将其称为生理碱性盐。 3、无机盐(mineral salts 大量元素:Ca、K 、Mg、Fe等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 微量元素:Zn、Cu、Mn、Co、Mo等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 一.选择题: 40680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1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2 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A.构成细胞物质 B. B.提供能量 C. C.A,B 两者 答 :( ) 4068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 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A.碳素物质 B. B.氮素物质 C. C.水 答 :( ) 4068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 4068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 两者 答 :( ) 4068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B.所需碳源不同 C. 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 4068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B.需要消耗能量 C. 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 4068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B.前者不需能量 , 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 , 后者需要载体 答 :( ) 4069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 ( 生长因素 ) 是: A. A.微量元素 B. B.氨基酸和碱基 C. C.维生素 D. D.B,C 二者 答 :( ) 4069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 源 C. N 源 答 :( ) 4069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A.单纯扩散 B. B.促进扩散 C. C.主动运输 D. D.基团转位 答 :( ) 40693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 A.糖类物质 B. B.碳酸盐 C. C.农副产品 答 :( ) 40694 微生物细胞中的 C 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A.10% B. B.30% C. C.50% D. D.70% 答 :( ) 40695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A. A. C 源 B. B.N 源 C. C.生长因素 D. D.A,B,C 都提供 答 :( ) 40696 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细菌 B. B.放线菌 C. C.真菌 答 :( ) 40697 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答 :( ) 40698 基团转位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D. D. A 和 B 答 :( ) 40699 缺少合成 AA 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玉米的储存及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玉米的储藏及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盛产玉米。 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也大,其用途广,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收获后原始水分较高,不易储藏,必须通过机械干燥或晾晒降水后才能转入正常储藏,是较难保管的粮种之一,通常不宜作长期储藏。 储藏特性名称: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和河北等省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高,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收获的玉米原始水分一般高达20-35%,在吉林、黑龙江如遇秋雨多,霜冻早,新收获玉米的最高水分可高达38-40%;其他各地在日照好秋雨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 玉米的成熟度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授粉时间较晚,致使顶部籽粒产生不成熟粒,加之玉米原始水分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这些因素都给玉米的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影响。 玉米的耐藏性差,有以下特点: 1)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5%。玉米胚部大的特点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玉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由于具有这些亲水物质,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大8-11倍。玉米吸收及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干燥玉米胚部含水量小于全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超过20%),其胚部含水量则大于全粒或胚乳。 2)玉米胚含脂肪及可溶性糖多,易于变质 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因此储藏中胚部首先遭受虫、霉为害。特别是胚部含脂肪高达30%占整粒脂肪含量的77-89%,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而且温度愈高、湿度愈大,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愈多,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在储藏期间不论常温常湿或高温高湿,都是胚部酸度增加速度较快。 3)新玉米组织松散,原始水分高 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新收玉米水分一般在20-35%之间,最高可达38-40%以上。即使秋雨少、日照好、成熟度高的情况下,玉米水分也在17-22%左右,加上目前杂交玉米粉质多、角质少、组织松散、玉米生理活性强,储藏稳定性自然就会降低。 4)玉米易生虫 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脱粒时易受损伤,产生破碎粒,还有未熟粒等因素,容易感染害虫,受害虫侵蚀。 5)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霉变 玉米胚部富含营养物质,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且玉米胚部组织松散,易感染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期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如正常稻谷携带孢子个数,一克干样约为9.5万个以下,而正常干燥玉米却携带9.8-14.7万个孢子。据上海地区调查,也说明玉米带菌量比其他粮种都多,故玉米胚部很易发生霉变。

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

学号: 专业: 安全工程 几种营养素对人体的不同作用 姓名 专业安全工程 学号 得分 2016年6月19日

摘要:老子云:“饮食男女,人之欲也。”人的生命靠我们每天的饮食来维持,如何吃得营养健康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我通过对营养素这一主题的学习与探索,加深对营养素的全面正确了解,从而对人体需要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及其对人体产生的不同作用有到全面准确的认识。对于几种营养素的作用有了很深的理解,通过合理的对营养素的摄入来达到营养合理化、饮食健康化的目标,进而提高我们的营养与健康水平。我也学习到营养素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营养素的摄入应该合理和均衡,不可过多的摄入某一样。通过学习营养素,我也学到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好的身体,好的生活。 关键词: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其他膳食成分 前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需 营养素。营养素能够使人体达到动态平衡,营养素摄入后,经过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进入血液和组织而发生代谢变化,代谢产物经呼气、尿粪排出。促进生长的营养素不断由代谢合成新的细胞与组织,同时原有的细胞与组织不断分离,保持着动态平衡。包括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水盐平衡。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除了促进生长,保持代谢平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生理功能,维持体内环境于稳态,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其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

微生物的营养知识总结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特点:食谱广、胃口大 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 大量元素(macro element) :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其中前六种占细菌细胞干重的97%)。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 : 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各类化学元素的比例常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也随菌龄及培养条件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二)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分析 微生物细胞中的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水、有机物、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种类、菌龄、培养条件。 (三)元素在细胞内存在形式 上述元素主要以水、有机物、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1、有机物:蛋白质、糖、脂类、核酸、维生素及其降解产物. 2、无机物:①参与有机物组成 ②单独存在于细胞质内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3、水:约占细胞总重70%~90%,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游离水:干重法可测得; 结合水:不易蒸发、不冻结、也不能渗透,占水总量的17%—28% 。与其他生物细胞相比 ?共同成份:?特殊成份: 水肽聚糖 无机盐胞壁酸 蛋白质磷壁酸 糖类D-型氨基酸 脂类二氨基庚二酸 核酸等吡啶二羧酸等 化学成分及其分析 有机成分:化学方法直接抽提然后定性定量 细胞破碎、获得不同的亚显微结构,然后分析 无机成分:灰分测定 湿重、干重、细胞含水量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七大营养素

七大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如果注意均衡膳食,就可以得到。不过这对于现代快节奏生活而人来说时间不允许,很难做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7.粗纤维(食物纤维) 一、蛋白质 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二、脂类 概念: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是脂肪酸及甘油的化合物。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和植物油。类脂主要有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 脂肪的功能: 1.氧化提供能量 2.某些荷尔蒙(激素)的合成前体 3.促进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 类脂的功能: 1.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 2.用于激素的合成 脂类又分为饱和不脂肪与不饱和脂肪,饱和不脂肪指在温度接近0℃容易固化的,如猪油中含量较多;不饱和脂肪不容易固化的 三、碳水化合物 概念: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称碳水化合物。功能: 1.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供应 2.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成分 3.与蛋白、脂类等形成活性成分 四、维生素 概念: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1、维生素A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 内容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以及电子供体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 1.光能无机自养型:以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还原CO2的氢供体是还原态无机化合物(H2O、H2S或Na2S2O3等)。 2.光能有机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等)作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在只有无机物的环境中不能生长,所以有别于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 3.化能无机自养型: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并以CO2为碳源。它们能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 4.化能有机异养型: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能源,碳源和氢供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有机碳化合物是兼有能源与碳源功能的双重营养物。如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及单糖、双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 营养缺陷型:某些菌种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 2. 练习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案:D 2.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案:A 3.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答案:B 二、填空 1. 光能自养菌以__________作能源,以__________作碳源。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又称苞谷、玉蜀黍。玉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玉米食疗药效 ◆玉米胚中约含52%的脂肪,仅次于大豆,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均高于粳米,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十分有益。 ◆玉米中富含维生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作用。 ◆玉米中富含的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将其排出体外,可防止动脉硬化,还可加快肠壁蠕动,防止便秘,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玉米含的镁元素,可舒张血管,防止缺血性心脏病,维持心肌正常功能,是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的首选食品。 ◆玉米内含有的赖氨酸、谷胱甘肽等几种成分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玉米中富含的硒元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或自由基的分解,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以,玉米也是中老年人预防肿瘤的理想保健食品。 ◆玉米具有利尿、利胆、止血、降压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须有平肝利胆、泄热利尿的功效,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魔芋营养价值 魔芋别名菏翡、鬼芋、萌头、鬼头、磨芋、虎掌、南星、雷星、花秆莲、黑芋头、花梗莲、花伞把、蛇头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魔芋的块茎。魔芋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一带,生长于疏林下、林缘、溪边,多为野生,或栽培于园圃,秋末采收。 营养成分:每100克魔芋精粉中,含水分14.2克,蛋白质4.2克,碳水化合物4.4克,粗纤维74.4克,灰分4.3克,核黄素0.1毫克,钾299毫克,钠49.9毫克,钙45毫克,磷272毫克,镁66毫克,铁1.6毫克,锰O.88毫克,锌2.05毫克,铜0.17毫克,尼克酸0.5毫克。 药用功效:化痰散结,行淤消肿。主治痰嗽、积滞、疟疾、瘰疬、弪闭、肿瘤、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食用方法:食用魔芋可制成豆腐食用,还可制成魔芋蛋白肉、魔芋面包、魔芋馒头、魔芋罐头、魔芋果汁、魔芋果酱、魔芋果糖等。魔芋可用于烹调,如炒菜、炖肉、烹鱼、拌食,口味鲜美。 魔芋食疗作用 魔芋性温、辛,有毒;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主治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另外,魔芋还具有补钙、平衡盐分、洁胃、整肠、排魔芋毒等作用。魔芋又称蒟蒻,其主要成分为葡甘露聚糖,这种物质属可溶性多糖类,从营养学的效果看,是一种理想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超低热量。膳食纤维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五大功效:

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一.选择题: 40680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1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2E.coli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3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A.构成细胞物质 B.B.提供能量 C.C.A,B两者 答:( ) 40684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A.碳素物质 B.B.氮素物质 C.C.水 答:( ) 40685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40686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A,B两者 答:( ) 40687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B.所需碳源不同 C.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40688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B.需要消耗能量 C.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40689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B.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40690 40691 40692 40693 40694 40695 40696 40697 40698 40699C.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答:( )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A.微量元素 B.B.氨基酸和碱基 C.C.维生素 D.D.B,C二者 答:( )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源 C. N源 答:( )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A.单纯扩散 B.B.促进扩散 C.C.主动运输 D.D.基团转位 答:( )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A.糖类物质 B.B.碳酸盐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 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 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 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 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 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 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 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 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答案

一.填空 1.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碳源___、__氮源__、__能源__、___无机盐___、__生长因子__和???????????____水___。 2.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提供碳素来源__和__能量来源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糖类_、___有机酸_、__脂类_、__烃__、__ CO2及碳酸盐__等。 3.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物质主要有_蛋白质_、_铵盐_、_硝酸盐__、_分子氮__、__酰胺_等,而常用的速效N源如__玉米粉__,它有利于___菌体生长___;迟效N源如__黄豆饼粉__、__花生饼粉_,它有利于___代谢产物的形成______。 4.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__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_、__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_____ 、_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__ 和_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_。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光能无机自养型__、__光能有机异养型__、_化能无机自养型和_化能有机异养型_。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_提高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_。 6.生长因子主要包括_维生素_、__氨基酸_和__嘌呤及嘧啶_,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__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_、_维持微生物正常生长_、_为合成核柑、核苷酸和核酸提供原料__。 7.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_、_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_、_物理、化学条件适宜_、_经济节约_和__精心设计、试验比较_。 8.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_调节培养基的pH值___。 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__单纯扩散__、__促进扩散__、_主动运输__和___基团移位_,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___主动运输__方式运输乳糖,大肠杆菌又是通过_基团移位__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10.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_营养物质本身__、__微生物所处的环境__和___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___。 11.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_蛋白胨__和__牛肉膏__等,无机氮源有__硫酸铵__和_硝酸钠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__豆饼粉__等作为有机氮源。 12.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四种类型。 二.是非题

玉米的营养价值

德国科学家推荐吃玉米,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保健作用最好———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保健作用最好。在持续一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 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5—10倍。 常吃玉米可防癌 研究发现牞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牞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玉米含7种“抗衰剂” 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纤维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等可以抵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糯玉米好看营养也丰富 糯玉米最早起源于中国,属特用玉米类型,有白糯、黄糯、紫糯、黑糯等几种颜色多把它作为一种特用鲜食玉米来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成熟糯玉米晶莹剔透,内在品质也非常好,吃起来绵软清香,营养丰富。其籽粒中的淀粉,是特殊的重要工业原料;而其鲜穗具有甜、黏、香的特点,作为鲜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糯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优于普通玉米,其淀粉含量不仅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将它制成粉状可制多种黏食。 变着花样吃玉米 怎样吃玉米才最有营养?拉赫曼教授建议,玉米熟吃比生吃好。尽管烹调使玉米损失了部分维生素C,却获得了更有营养价值的抗氧化剂。不论油炸还是水煮,玉米都会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烹饪过的玉米还释放一种酚类化合物赖氨酸,对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高温烹调后,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质,而钙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科学家研究发现,成年男性每天吃1克钙质,6周后血压低压能降低9%;成年女性吃9周后,血压低压能下降6%。此外,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玉米脂肪中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这些物质均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细胞衰老及脑功能退化等效果,并有抗血管硬化的作。

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

、蛋白质生命地物质基础 蛋白质在人体内有四大作用: ()构成新组织.供应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地新细胞增生、组织器官发育地需要. ()更新和修补组织.补充血细胞地更新和头发、指甲及上皮细胞地再生.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构成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地酶、激素和抗体等. ()提供热能.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千卡热量. 因此,人体缺乏蛋白质时,就会产生疲劳、消瘦、浮肿等现象.青少年地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脂肪人体不可缺少地营养素 脂肪在人体内有四大作用: ()贮存和供给能量.补充体内能量地消耗. ()支撑和保护内脏.脂肪过少会导致内脏下垂. ()维持正常体温.太瘦者怕冷. ()卵磷脂营养脑细胞.脂肪供应不足会影响脑地功能. 脂肪地每日供应量克、占总热量地就足够了.摄取脂肪超量后会导致肥胖症,最终引起各种慢性疾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碳水化合物人体热能地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主要功能是供给人体热能. ()糖和脂类化合物可形成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地主要成分. ()糖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是组成细胞膜地主要成分. 、无机盐人体重要地组成部分 ()钙和磷: 构成骨骼和牙齿地主要成分. 膳食中钙和磷之比为::.奶和奶制品是食物中钙地主要来源,小鱼、小虾、虾皮、骨头汤等食物含钙也很丰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铁: 体内铁地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为了提高人体对铁地吸收,平时在吃动物性食物地同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因为铁需要在蔬菜水果中维生素地帮助下,才能很快地吸收.平时还提倡用铁锅炒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碘: 是构成甲状腺素地重要微量元素. 碘缺乏会影响人体地新陈代谢,影响青少年地生长发育,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除了吃含碘盐以外,还必须经常吃些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锌: 锌主要存在于骨骼、皮肤、头发中. 缺锌可以引起味觉减退,疮口愈合不良.青少年生长停滞、性发育迟缓.锌在鱼、牛肉、羊肉、猪肉中较多. 、维生素维持人体健康地营养素 ()脂溶性维生素:在脂肪中能溶解地维生素. 、维生素:预防发育迟缓、干眼症、夜盲症等. 、维生素:预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等. 、维生素:预防早衰和心血管疾病等. ()水溶性维生素:

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

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 1、蛋白质--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在人体内有四大作用: (1)构成新组织。供应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的新细胞增生、组织器官发育的需要。 (2)更新和修补组织。补充血细胞的更新和头发、指甲及上皮细胞的再生。(3)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构成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酶、激素和抗体等。 (4)提供热能。每1克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4千卡热量。 因此,人体缺乏蛋白质时,就会产生疲劳、消瘦、浮肿等现象。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脂肪--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脂肪在人体内有四大作用: (1)贮存和供给能量。补充体内能量的消耗。 (2)支撑和保护内脏。脂肪过少会导致内脏下垂。 (3)维持正常体温。太瘦者怕冷。 (4)卵磷脂营养脑细胞。脂肪供应不足会影响脑的功能。 脂肪的每日供应量50-60克、占总热量的20-25%就足够了。摄取脂肪超量后会导致肥胖症,最终引起各种慢性疾病。 3、碳水化合物--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主要功能是供给人体热能。 (1)糖和脂类化合物可形成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 (2)糖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无机盐--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1)钙和磷: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膳食中钙和磷之比为1:1--1:1.5。奶和奶制品是食物中钙的主要来源,小鱼、小虾、虾皮、骨头汤等食物含钙也很丰富。 (2)铁: 体内铁的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为了提高人体对铁的吸收,平时在吃动物性食物的同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因为铁需要在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帮助下,才能很快地吸收。平时还提倡用铁锅炒菜。 (3)碘: 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微量元素。 碘缺乏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除了吃含碘盐以外,还必须经常吃些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4)锌: 锌主要存在于骨骼、皮肤、头发中。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人的身体就象一个高楼大厦,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例如一座大楼由水泥、沙子、钢筋、砖块等组成,那为什么有的楼很结实,有的楼却成为豆腐渣工程,就因为原料相同但原料的质量却不一样。就像我们人体都由骨头、肉、血、皮肤等组成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我们的人体基本上由七大营养素组成,就是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等七种。人体所有的病变都由这七种营养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如果我们把握好它们的比例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谈谈这七种营养素在人体的作用及在人体的比例。 一、人体必需的第一大营养素——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由此可见,水对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 水(被称为人体的运输网)每个人体内60%—70%是水。水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水在体内水可帮助输送营养、调节体温、排出废物(清洁剂)、滋润器官(润滑剂)等重要作用。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龄、体力活动、温度、膳食等因素的影响,故水需要量变化很大。 科学的饮水原则:主动多次饮水、每次少量饮水、饭前后不大量饮水、大量出汗饮淡盐水、不饮浓茶、不饮可乐、不能单独长期饮用纯净水及饮料。 建议大家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特别是碳酸类的甜饮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议大家每天定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成人每日6杯,1200毫升。 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更适当增加,饮水应量少多次,主动饮用。 二、人体必需的第二大营养素——蛋白质 蛋白质(被称为人体合成的工程师)蛋白质由22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9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供给,否则人体就不能维持正常代谢的进行,称为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素(约占人体的17%),它是制造出人体血液、肌肉、皮肤、头发、指甲等身体器官的原材料,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充足优质蛋白质可促进机体发育,及修补人体细胞。蛋白质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中,构成体内许多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例:鱼、肉、鸡蛋、牛奶、大豆、大米、小麦、白菜、红薯等。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 而在体内利用率较高,是非常好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经常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人体没有储存蛋白质的特殊场所,肌肉是蛋白质的临时调节仓库。当机体出现疾病时,体内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机体对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也随之减少。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缺乏,还有做手术、放化疗时也会对身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组织损伤的恢复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补充。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参考答案 A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CB;6-10. ABCCD;11-15. ACCDC 二、是非题 1-5. TFTTT;6-10. TTTTF 三、填空题 1.CO2,糖类,醇类,有机酸类 2.氮气,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氮化物 3.光,CO2,有机物,CO2 4.氧化无机物,CO2 5.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6.基团转位. 7.NH3,CO2,化能自养型 8.碳素,氮素,矿质元素,生长因素,水. 9.有机物,无机物,水. 10.主动输送,基团转位 11.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12.光能,CO2,,有机物,H2O,,有机物 13.0.63-0.99,5:1 14.病毒,立克次氏体,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活体培养 15.糖,氨基酸,某些阳离子 四、解释题 1.微生物营养:指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2.光能自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CO2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3.化能自养型:通过以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CO2成为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异养型: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5.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只以适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 6.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CO2作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的微生物。 7.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碱基等。 8.单纯扩散: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时不需要载体参加,也不消耗代谢能量,而是顺营养物的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