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第三篇刮痧类技术

第一章刮痧技术

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器械和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刮痧技术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关节结构和功能等作用。常用于外感性疾病和骨关节疼痛性疾病等。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与介质

1.器具:刮痧板(砭石、水牛角、玉石等)。

2.介质:刮痧油、润肤乳、精油等。

(二)握持及运板方法

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由拇指和示指、中指夹住刮痧板,无名指和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痧板(见图1)。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做有规律的移动。

图1 握板方法示意图

(二)刮痧次序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背腰、上肢、胸腹及下肢;局部刮痧者,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三)刮痧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见图2);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见图3);颈肩背部正中、两侧由上往下,肩上由内向外,肩前、肩外、肩后由上向下(见图4);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见图5);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见图6);四肢宜向远心端方向刮拭(见图8、9)。

图2 头部刮拭方向

图3 面部刮拭方向

图4颈肩部刮拭方向 图5 胸部刮拭方向 图6 腹部刮拭方向

(四)刮痧时间

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治疗间隔和疗程:

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每位患者通常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5~10分钟,全身刮痧宜10~20分钟。

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疼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他相关部位进行刮痧。

3.急性病疗程以痊愈为止,慢性疾病一般以7~10次为一疗程。

(五)刮痧程度

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

1.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

2.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六)刮痧手法

根据病情和刮痧部位的不同,刮痧操作的力量大小、速度快慢、刮拭方向、刮痧板边角接触的部位以及刮痧配合手法应有所不同。刮痧手法分类如下:

1.按力量大小分类

(1)轻刮法: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小,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轻刮后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此法宜用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以及辨证属于虚证的患者。

(2)重刮法: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此法宜用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者以及辨证属于实证、热证、痛症患者。

图8 上肢刮拭方向 图9 下肢刮拭方向

2.按移动速度分类

(1)快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此法宜用于体质强壮者,主要用于刮拭背部、四肢,以及辨证属于急性、外感病证的患者。

(2)慢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此法宜用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刮拭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及辨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病患者。

3.按刮拭方向分类

(1)直线刮法:又称直板刮法。用刮痧板在人体体表进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此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

(2)弧线刮法: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行或根据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宜用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

4.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

(1)摩擦法: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此法宜用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

(2)梳刮法: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如梳头状。此法宜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病证。

(3)点压法(点穴法):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操作5~10次。此法宜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骨骼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

(4)按揉法:刮痧板在穴位处做点压按揉,点压后做往返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刮痧板应紧贴皮肤不滑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此法宜用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位。

(5)角刮法:使用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肤,与体表成45°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此法宜用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骨骼之间和肩关节周围,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穴位。

(6)边刮法:用刮痧板的长条棱边进行刮拭。此法宜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

二、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

(一)项痹病(颈椎病)

项痹病是以颈项强痛,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上肢无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因肝肾不足、外伤劳损、感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骨失养所引起。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筋活络,通痹止痛。

【操作步骤】刮痧治疗项痹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肩部和上肢。

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使头部放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百会和风池穴。

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低头向前倾;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顶部,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①刮颈部正中:用直线刮法轻刮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穴向下刮过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为宜;身体消瘦、颈椎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②刮颈部脊柱两侧:用直线刮法重刮颈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天柱穴向下刮至风门穴,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风门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法。③刮颈部外侧:用轻刮法、弧线刮法

刮拭颈部左右两侧胆经偱行区域,从风池过肩井,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法。

3.刮上肢:患者取坐位,头颈向对侧平旋。术者用一手牵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每侧刮10~20次,肩髃、曲池穴位处可重刮,合谷穴处宜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二)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肩凝症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因外伤劳损、肝肾阴虚、感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脉失养所引起。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定痛。

【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肩凝症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颈肩部、上肢和下肢。

1.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①刮颈部正中:用轻手法直线刮拭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到大椎穴,刮10~20次即可;若肌肉薄弱,棘突明显者,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3~5次。②刮肩胛内侧:用直线重刮法从后发际天柱穴向大杼穴、膈俞穴方向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③刮肩上部:用弧线刮法从后发际风池穴向肩井穴、肩髃穴方向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风池穴、肩井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法。④刮肩后部:先用直线轻刮法由内向外刮拭肩胛冈上、下,然后用弧线刮法刮拭肩关节后缘的腋后线,每一部位刮拭20~30次为宜。⑤刮肩前部:用弧线刮法刮拭腋前线,每侧从上向下刮拭20~30次为宜。⑥刮肩外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手腕处,使上肢外展45°,用重刮法、直线刮法刮拭肩关节外侧的三角肌正中及两侧缘,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

2.刮上肢:患者取坐位。术者用一手牵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穴,每侧刮10~20次,肩髃、曲池穴位处可重刮,合谷穴处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3.刮下肢:患者取坐位。用直线刮法刮拭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从足三里刮至条口穴,每侧刮20~30次,条口穴可重刮。

(三)腰痛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多因外伤、感受外邪,或肾虚所致。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腰痛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背腰部和下肢。

1.刮背腰部:患者取俯卧位。①刮背腰部正中:用轻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背腰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刮拭10~20次为宜。身体消瘦、椎体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②刮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背腰部脊柱旁开1.5~3寸的区域,也可以分别刮拭背部膀胱经的两条侧行线,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③刮腰骶部:用直线轻刮法刮拭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到会阳,每侧刮10~20次为宜。

2.刮下肢:患者取俯卧位。①刮下肢后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后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别刮拭,先从承扶开始,经过殷门到委中,从委中经过承筋到承山,每段刮拭20~30次为宜,委中穴可用点压按揉法,承山穴可重刮。②刮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胆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别刮拭,先从环跳开始,经过风市到膝阳关,然后从阳陵泉刮到悬钟,每一部位刮拭20~30次为宜。环跳可点压按揉。

(四)粉刺(寻常性痤疮)

粉刺是以面、上胸、背部等处丘疹、脓疱、结节有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所致。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腰痛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背部、上肢和下肢。

1.刮背部:患者取俯卧位。①刮背腰部正中:用直线泻刮法刮拭背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大椎穴刮至命门穴,刮拭10~20次为宜。②刮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刮拭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肺俞开始,经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刮至肾俞,每侧刮20~30次,刮至皮肤出现紫痧为宜。

2.刮上肢:患者取仰卧位。刮拭前臂外侧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域,重点刮拭曲池穴,可点压、按揉,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

3.刮下肢:患者取仰卧位:①刮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的足阳明胃经循行区域,从足三里穴到丰隆穴,每侧刮拭20~30次。②刮下肢内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内侧的足太阴脾经循行区域,从阴陵泉穴到三阴交穴,每侧刮拭20~30次。③点压、按揉内庭穴、厉兑穴,每穴点压按揉3~5次。

三、禁忌症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浮肿者。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3.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疖肿包块等。

4.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

5.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症、抽搐等。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四、注意事项

1.刮痧时选取适当的刮痧部位,以经脉循行和病变部位为主,刮痧部位应用75%乙醇棉球消毒,或用热毛巾、一次性纸巾、生理盐水棉球等进行清洁,然后取适量刮痧介质,置于清洁后的拟刮拭部位,用刮痧板涂抹均匀。刮痧后用干净纸巾、毛巾或消毒棉球将刮拭部位的刮痧介质擦拭干净。

2.刮痧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免感受风寒;夏季刮痧时,应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刮拭部位。

3.刮痧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刮痧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4.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甚至神昏仆倒等晕刮现象,应立即停止刮痧,使患者呈头低脚高平卧位,饮用温开水或温糖水,并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刮痧板点按患者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穴。

5.刮痧结束后,最好饮一杯温水,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不宜洗冷水澡。

6.年迈体弱、儿童、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宜用轻刮法刮拭。

7.凡肌肉丰满处(如背部、臀部、胸部、腹部、四肢)宜用刮痧板的横面(薄面、厚面均可)刮拭。对一些关节处、四肢末端、头面部等肌肉较少、凹凸较多的部位宜用刮痧板的棱角刮拭。

8.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者,宜由下向上刮拭,采用逆刮法。

第二章放痧技术

放痧,又称挑痧法,是通过针具浅刺体表静脉或点刺穴位出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外治技术,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放痧技术主要有穴位放血、刺络放血、痧筋放血,常用于各种实热证、瘀血疼痛性急症和慢性病,如感冒、发热、头痛、咽痛、痤疮、静脉曲张等。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放痧常用的针具主要是一次性三棱针、一次性采血针或其他特制的消毒针具等。

(二)常用穴位

1.头面:百会、太阳、印堂。

2.颈项:大椎、金津、玉液。

3.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腧穴。

4.上肢:十宣、少商、曲池、尺泽。

5.下肢:委中、承山。

(三)操作步骤

1.消毒:宜选用一次性三棱针;用75%乙醇或碘伏在施术部位消毒;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乙醇擦拭。

2.持针法:一手拇指、示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3~5mm,以控制针刺深浅;针刺时另一手配合提、捏、推、按,或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等。

3.放痧技术:可分为点刺法、挑刺法和刺络法。

(1)点刺法:刺前可先推、揉、挤、捋被刺穴位及其周围,使局部充血。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针,迅速刺入并迅速出针,进出针时针体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点刺后可放出适量血液或黏液,也可辅以推挤方法增加出血量或出液量。此法多用于穴位放痧,如大椎、印堂等,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胃脘痛、失眠等症。

(2)挑刺法:一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一手持针以15°~30°角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黏液;也可刺至3~5mm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组织,然后出针。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痧,如十宣穴,治疗发热、晕厥等症。

(3)刺络法:先用止血带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消毒,针刺时,一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远心端,另一手持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一定量血液,在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近心端,以助出血。此法多用于肘窝、腘窝、太阳穴以及下肢小腿等处的浅表静脉放痧,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和下肢静脉曲张等。

4.术后处理

施术后,宜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擦净或按压放痧部位。所放血液应做无害化处理。

二、常见疾病的放痧治疗

(一)感冒(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感冒是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因外感风邪所致。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祛风解表。选用点刺法、刺络法。

【操作步骤】患者先取仰卧位,消毒后,点刺太阳、少商,挤出少量血液,出血量以1ml 为宜;然后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点刺大椎穴,挤出少量血液,出血量以1~3ml为宜;最后用刺络法委中穴放血,放血量以3~5ml为宜。

【特别提示】此法治疗感冒时,常配合拔罐技术使用,放血后在大椎穴留罐。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背部保暖,勿使背部受寒。

(二)筋瘤(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多因气血凝滞,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好发于下肢,中医又称筋瘤、青蛇毒、股肿。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选用刺络法。

【操作步骤】患者取站位,用75%乙醇或碘伏在施术部位消毒,在委中穴以及周围相应的浅表静脉突出曲张部位,刺络放血,每次3~5个部位,每个部位出血量以3~10ml 为宜。

【特别提示】刺络放血后,注意按压止血并严格消毒,以预防感染。同时配合针刺法疗效更佳。

三、禁忌症

1.凝血机制障碍者禁用。

2.血管瘤、不明原因的肿块等患处禁用。

四、注意事项

1.放痧工具要严格消毒后才能使用,施术部位应防止感染。

2.操作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孕妇及新产后慎用,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技术。

4.放血时注意血压、心率变化,注意晕针或晕血的发生。

5.出血较多时,宜适当休息后离开。

第三章撮痧技术

撮痧是指施术者以手指或手掌为工具,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通过撮、扯、拧、提、推、挤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紫红色痧斑为特征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技术,具有行气开闭、调畅气机、宣泄痧毒等功效,常用于外感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等。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介质

在每次撮痧之前,用刮痧油、清凉油,或清水以润湿手指。

(二)常用施术部位

1.头部:印堂、太阳。

2.颈部:颈前常用廉泉、天突、廉泉与天突连线之中点及中点左右各旁开1寸处。颈后常用大椎、大椎直上后发际处、大椎与后发际连线之中点及中点左右各旁开l寸处。

3.胸部:从璇玑起,分别向左右每隔1寸取一处。

4.腹部:下脘、石门、天枢。

5.肩部:肩井。

6.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穴位及经脉循行线,根据病情选取。

7.腰部:督脉及膀胱经穴位及经脉循行线,根据病情选取。

(三)常用体位

1.俯伏坐位:坐于椅上俯首靠椅背上,暴露后项及背腰部,用于撮后项、肩部及背腰部。

2.仰靠坐位:仰坐于靠背椅上,暴露颈部,用于撮头部、腹部、颈部。

3.俯卧位:面部朝下,俯卧于床上,暴露后项及背腰部,用于撮后项及背腰部。

(四)常用撮痧手法

1.拧痧法:术者五指屈曲,以大拇指与示指对准撮痧部位,用力夹紧并扯起,提拧患者皮肤至最高处时,两指和被夹起的皮肤一同适度旋转,然后松开,使皮肤恢复原状。如此一提一拧一放,反复进行,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10~30次,撮拧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痧斑为度。此法多用于颈部。

2.扯痧法:又称揪痧法,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示指弯曲如钩状,用示指、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撮痧的部位,把皮肤与肌肉夹起,用力向外滑动,然后松开。如此一夹一扯一放,反复进行,以有“巴巴”声响为佳。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10~30次,扯至被夹起的部位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痧斑为度。也可用大拇指和示指第二指节,夹起皮肤与肌肉,依上述手法扯拉。本法适用于面部的鼻根、前额以及颈、背部等处。

3.挤痧法: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或两手示指、拇指指腹,或单手示、拇四指指腹相对用力,有规律地互相挤压,挤压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痧斑为度。此法主要用于头面部、颈部、肩背部。

4.抓痧法:术者以拇、示、中三指用力或五指并用,在体表相应部位,将肌肉迅速抓紧提起后自然松开,手指依次在患者体表移动,并交替、持续、均匀地提起施治的部位或穴位,反复至皮肤出現痧痕斑点为度,主要用于背部、腹部。

5.推痧法:术者用拇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或手掌跟紧贴相应的治疗部位,以适当的压力在皮肤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反复推按20~30次,至皮肤充血出现痧痕为度。主要用于背腰部。

二、常见疾病的撮痧治疗

(一)头风(头痛)

头痛即以头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症,临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头痛。撮痧技术可应用于

外感引起的头痛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头痛的对症治疗。本病按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六版)进行诊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以及感冒、高血压、眼、耳、鼻等疾病引起的头痛。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醒脑止痛。

【操作步骤】撮痧治疗头痛的主要部位为头部和颈后部。

1.撮头部:患者取仰靠坐位,充分暴露颈前部,术者用扯痧手法或挤痧手法,撮挤前额印堂和双侧太阳穴,每穴10~2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2.撮后颈部:患者取俯伏位,充分暴露颈后部,术者首先用推痧法推大椎与后发际正中之连线,从上往下推20~30次;沿枕骨粗隆从风池向乳突方向挤压推按,然后用扯痧法或挤痧法,撮挤风池、大椎穴各10~2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二)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以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可由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致。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清暑解热醒神。

【操作步骤】撮痧治疗中暑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部和背部。

1.撮头部:患者取仰坐位,术者用扯痧手法或挤痧手法,撮挤前额印堂和双侧太阳穴,每穴10~2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2.撮颈部:患者取俯伏位,充分暴露颈后部,术者用扯痧法或拧痧法,撮拧风池、大椎穴各20~3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3.撮背部:患者取俯伏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术者用推痧法,首先从上往下推背部督脉陶道至命门穴循行区域,推20~30次;然后从上往下推膀胱经从大杼至脾、胃俞循行区域,推20~3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三)喉痹(急、慢性咽炎)

喉痹是以咽部不适、咽痛、咽黏膜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可由外邪客于咽部或脏腑虚弱,咽部失养所致。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清热利咽止痛。

【操作步骤】撮痧治疗喉痹的主要部位为颈部。

1.撮颈前部:患者取仰靠坐位,充分暴露前颈部,术者用扯痧手法或拧痧手法,撮扯颈部廉泉、天突以及廉泉与天突连线中点三处以及喉结两侧等,每处撮扯10~2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

2.撮颈后部:患者取俯伏位,充分暴露颈前部,术者首先用推痧法推大椎与后发际正中之连线,从上往下推20~30次;然后用扯痧法或挤痧法,撮挤大椎穴10~20次,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度。

三、禁忌症

1.咽喉严重感染者或凝血障碍者禁用。

2.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部位以及痈肿、疮疡、皮肤溃烂或损伤部位禁用。

3.身体严重虚弱、极度消瘦者禁用。

四、注意事项

1.撮痧治疗室要宽敞明亮,空气流通,但要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冒风受邪。

2.撮痧部位要做常规消毒后再施撮痧术。

3.撮痧手法要轻重适宜,手法要轻重适宜,手法要轻快。不能用猛力,以耐受为度,以挤出紫红痧斑为宜。

4.手法的轻重、抓撮穴位的多少、每穴抓撮的次数,要视患者的年龄、体质、疾病性质、疾病轻重等具体情况而定。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撮穴宜少,防止撮伤皮肤.引起感染;体质壮实者,手法宜重,撮穴宜多。

5.撮痧过程中,如见冷汗不止、吐泻不止、脉象沉伏等情况,应停止撮痧,并及时综合抢救,防止发生意外。

6.撮痧术后,病人需卧床休息,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7.在用此法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药物、针灸、推拿等技术,以求尽快治愈疾病。

第四章砭石治疗技术

砭石治疗技术,简称“砭术”。是指使用特制的砭具,按照中医经络理论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砭术的主要适用范围包括:腰腿痛、颈肩背痛、四肢关节风湿痛等骨关节类疾病,肌肉痉挛、肌肉粘连等软组织类疾病和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类疾病。

一、常用砭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砭具

砭具是以砭石为主要材料所组成的医疗保健工具的总称。在医疗机构使用的砭具应符合一类医疗器械的标准。根据使用的方法,砭具可分为按摩类砭具、温熨类砭具、割刺类砭具和佩戴类砭具。还可根据砭具的形状和组合方式分为板形砭具(如图1)、锥棒形砭具(如图2)、块形砭具(如图3、图4)、球形砭具(如图5)、复合砭具(如图1中的砭镰、图2中的砭擀指)、电热砭具(如图6)和振动砭具等。不同类型的砭具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作用,可产生不同的功效,是砭术的主要特色之一。

左:砭板,中:砭镰,右上:梳形砭板,右下:肾形砭板

图1 板形砭具

左:砭锥,中:砭擀指,右:T形砭锥

图2 锥棒形砭具

左:小砭块,右:大砭块

图3 块形砭具(一)

左:砭砧,右:砭尺图4 块形砭具(二)

左:椭圆砭石,右:砭球图5 球形砭具

图6 电热砭具

(二)砭术基本操作方法

根据砭术手法的不同和砭石的物性,将砭术操作方法分为5大类21种方法,即:

(1)摩擦类

①刮法:使用板形砭具的凸边或凹边,竖立并沿垂直砭板的方向移动,对体表进行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或往返双方向刮拭,一般以循经纵向为主,特殊情况下也可横向刮拭。在不要求出痧时,以皮肤表面微微发红为度。

②推法:用手将块形砭具或球形砭具按压于体表,作直线单向移动,用力稳重,速度缓慢均匀。

③抹法:用板形砭具的凹边,以小于90°的角度,在体表做单向或往返轻柔、缓慢地抹擦。

④摩法:使用板形砭具的侧面接触皮肤,平行于皮肤,做快速的环转移动。

⑤擦法:使用板形砭具的侧面接触皮肤,平行于皮肤,做快速的直线往复移动。

(2)摆动类

①揉法:使用砭具的弧面在体表摆动按揉,除直线运动外,还可以做旋转、前后摆动等运动。

②缠法:使用锥棒形砭具的尖端或板形砭具的尖端抵住穴位或压痛点,然后作高频往复摆动。

③滚法:使用锥棒形砭具的棒体部分压在体表,然后作往返滚动。

④划法:使用板形砭具或锥形砭具沿经脉或肌肉的缝隙方向缓慢地划动。

⑤拨法:用板形砭具较薄的凸边或锥形砭具在肌腱或结节处沿垂直于肌肉的方向进行往返拨动。

(3)挤压类

①点法:使用锥棒形砭具的锥头、板形砭具的角或尾锥对相关穴位或病变局部施以压力。

②按法:使用块形砭具的平面或球形砭具的弧面置于体表,用单手或双手施加一定的压力,持续一段时间。

③振法:在用砭具按压体表的同时,通过操作者力量的调节,使砭具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并传导至深部组织。

④拿法:使用球形砭具或板形砭具对肌肉做捏拿、提拉动作。

(4)叩击类

①拍法:使用板形砭具的侧面或块形砭具的平面有节奏地拍击身体的相应部位。

②叩法:用板型砭具的突起部位或球形砭具的突起部位叩击穴位。

③剁法:使用板形砭具的两个边或球形砭具的弧边击打身体部位。

(5)熨敷类

①温法:使用块形砭具,先将砭块放入60~70℃的热水里几分钟,然后拿出来擦干,平放于患处或经脉部分。

②清法:将块形砭具放在冷水或冰箱中适当降温,然后放置于受术者发热、红肿的部位。

③佩法:将较小尺寸的佩戴类砭具放置或佩带于人体体表的不同部位,利用人体自身的热量加热砭石而发挥作用。

④电热砭石温熨法:在砭石内部或一面增加电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装置,并连接到相应的加热控温仪上,使砭石的温度达到超过人体体温的较高温度,并保持恒温和精细地控温,可进行长时间的静态温敷和动态熨法。

二、常见病、多发病的砭术治疗技术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项痹症是多因劳累或外力伤害,使局部气血阻滞不通而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颈肩痛有上肢及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易坠落等症状。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经通络,活血止痛。

【常用方法】刮法、推法、点法、擦法、拍法、剁法等。

【操作步骤】

1.颈项部:自风府、风池水平向下用砭板或砭镰施以推、刮法,力量由轻渐重,大面积实施手法5分钟后,重点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推、刮,配合点揉颈夹脊穴等,每穴1分钟。

2.肩部:用砭板或砭镰施以大面积广泛推、刮5分钟后,再用砭板的角或砭镰的尾锥着重点揉肩井等穴,每穴1分钟。

3.上肢:先施以由上至下的推、擦法5分钟,然后根据经络辨证:

(1)若病痛或麻木以桡侧为主者,取手太阴及手阳明经穴位;若病痛或麻木感位于上肢中间者,取手厥阴、手少阳经穴位;若病痛或麻木感以尺侧为主者,取手少阴、手太阳经穴位。若病痛或麻木感以手部为主者,重点点揉劳宫、中冲、关冲穴,每穴1分钟,最后用砭镰从颈项至肩及上肢施以拍法或剁法以调理气血。

(2)治疗时间每次20~30分钟,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二)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主要是因为外伤劳损,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外感风寒湿邪,脉络拘急所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早期宜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晚期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常用手法】点法、按法、推法、刮法等。

【操作步骤】

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颈、肩部。

1.颈项部、背部:

(1)用椭圆砭石或砭板沿颈背大面积实施推法、刮法,自风府向下操作。

(2)用椭圆砭石沿督脉、胆经、膀胱经行推法,用砭擀指做滚法,用砭板或砭镰行擦法进行经络疏导。

(3)用砭板或砭镰点揉颈夹脊穴、百劳、大杼、风门、肩中俞等穴及肩胛内上角。

2.肩背部:

(1)用椭圆砭石或板形砭具大面积实施推法、刮法,自肩髃向下、向后操作。

(2)用椭圆砭石或砭板沿小肠经—肩贞至肩中俞、大肠经-臂臑至巨骨、三焦经—臑会至天髎,以推法、刮法、擦法进行经络疏导。

(3)用砭板或砭镰点揉肩髃、肩髎、臑俞、肩井、天髎、曲垣、肩外俞、天宗、肩中俞等穴。

3.上肢:

(1)用椭圆砭石或板形砭具沿小肠经、大肠经、三焦经由上向下实施推法、擦法。

(2)用砭板或砭镰点揉小海、曲池、合谷、外关、中渚等穴。

(3)用板形砭具在颈肩部、背部有关经穴上刮拭,然后在上肢、下肢有关经穴上刮拭。

4.用锥棒类砭具点按条口、阳陵泉、足三里。手法根据病情而定,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5.最后用砭镰或砭尺从颈项部至肩及上肢施以拍法。

【特别提示】

(1)初期治疗手法宜轻,后期手法可适当加重,并加强肩关节的被动活动。

(2)在治疗同时必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

(三)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本病多由慢性劳损、受寒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而致筋骨失养而发生本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病高峰在50~60岁。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祛寒除湿,活血通痹,滑利关节。

【常用手法】刮法、擦法、滚法、揉法、摩法、点按等。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使用板形砭具沿着膝关节的上下范围(可上至髋关节,下至踝关节)自上而下广泛地施加刮、擦法,用椭圆砭石、砭擀指等砭具配合、揉、摩等手法,力度适中,使手法作用面产生发热、微红的感觉。操作时间约10分钟。

(2)患者仰卧位,医者取足三里、内外膝眼、伏兔、梁丘、膝关、血海等穴位,使用锥形砭具进行点刺,使用块形砭具或球形砭具进行按揉。力度由轻渐重,各穴每次1分钟左右。

(3)患者俯卧位,医者用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一带,使用上述砭具施加刮、擦、摩、揉、等手法约5分钟。在腘窝委中处重点施加点刺、按揉的手法,操作时间约3分钟。

【特别提示】

(1)膝关节肿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超负荷活动。

(2)患者应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3)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肥,减轻膝关节负担。

(四)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

月经前、后或在月经期间发生下腹痛或其它不适,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或劳动者称痛经。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通调冲任,行瘀止痛。

【操作步骤】

1.腹部:仰卧位,经前3天内每天用加热砭板或电热砭具在患者小腹及腰骶部位行温法,时间30分钟。用球形砭具或板形砭具在小腹正中作顺时针旋转揉摩,时间10分钟。从小腹至脐部行反推法,30~50次;用锥形砭具点压、用球形砭具按揉小腹和肋下,各1~2分钟。

2.背部:俯卧位,用板形砭具从至阳至长强、膈俞至下髎行刮法,5~10次。对实证者用泻法,虚证者用补法。用锥形砭具点按肝俞﹑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八髎等穴位,各1~2分钟。用板形砭具在腰骶处行横擦法,以透热为度。

3.下肢部:仰卧位,用板形砭具沿下肢内侧足太阴脾经循行区域行刮法,从箕门刮至血海,从阴陵泉刮至三阴交,各刮10~15次。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点压按揉血海﹑地机﹑足三里、三阴交、水泉、太冲等穴,各1~2分钟。对因情志所伤者重点按揉太冲穴。

【特别提示】

(1)砭术调理以行经前为宜。

(2)经期砭术调理手法要轻柔,尤其对腹部更需注意。

(3)可配合艾灸三阴交、合谷、子宫等穴位。

(4)如经数次调理疼痛仍不缓解者,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三、禁忌症

1、某些感染性疾病或急性传染病,如丹毒、骨髓炎、急性肝炎、肺结核。

2、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或外伤出血者。

3、手法操作区域有烫伤、皮肤病或化脓性感染的病人。

4、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不明者,或者不稳定性脊柱骨折以及脊柱重度滑脱的患者。

5、肌腱或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的患者。

6、妊娠妇女的腰骶部、臀部和腹部在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禁忌使用砭术。

7、凡遇过饱、过饥、醉酒、大怒、大惊、疲劳过度、精神紧张等情况,不宜立即使用砭术。

四、注意事项

1、在砭术操作过程中,施术者要认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情况,经常询问受术者的感觉,必要时调整手法。

2、使用拍法和叩法时,力量不要过大,着力点要浅,次数勿多,以防止软组织损伤。

3、面部有痤疮者或疮疤时,不要使用力度较大的手法,如刮法等。

4、在颈部的侧面进行点揉按压时要注意此处的颈动脉,不可持续按压。

5、使用砭具操作前,应检查砭具边缘有无破损、裂痕,以免划伤皮肤,不合格的砭具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中医刮痧师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59-2010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保健刮痧[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杨金生,王敬,李志刚.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中医刮痧师[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9.

[4] 杨金生,王莹莹.中国标准刮痧[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出版社,2011.

[5] 王敬,杨金生.中国刮痧健康法[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1709.4-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 高希言,宋宇红.中医外治法大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

[8]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 裘沛然.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10] 李乃民.中国传统医学外治疗法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11]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 谭兴贵.中国民间特色疗法[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 张维波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砭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14] 耿引循等.实用砭石疗法[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15]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

第六篇敷熨熏浴类技术 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治疗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药物选择 临床有效的方剂,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为穴位贴敷用药防治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穴位贴敷用药还有以下特点: 1.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白芷等。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但此类药物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 2.刺激发泡类药物:如白芥子、斑蝥、毛茛、蒜泥、生姜、甘遂等。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3.气味俱厚类: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南星等。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及贴敷时间,不宜用量过大,贴敷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赋型剂的选择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

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代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为:水、盐水、白酒或黄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鸡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赋形剂。 1.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2.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3.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用酒调和贴敷药,则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4.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作用。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 5.生姜汁:性味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6.蒜汁:性温味辛。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 7.蜂蜜:性凉味甘,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剂”之称,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功效。 8.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9.凡士林: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凡士林粘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膏外敷。 10.麻油或植物油: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生肌。 11.透皮剂: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为无色至微黄透明油状液体,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且促透效率相当高,是目前理想的促透剂之一。

中医医疗技术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制定此制度,请遵照执行。 1、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医疗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4、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5、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督查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 6、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执行中医医疗技术时按照医院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空气通风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织物的使用、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 7、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 2017年7月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的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 2、医务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5、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应注意选取排风条件好的区域或安装排烟系统。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及中药淋洗技术等。 2、应选取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的诊疗场所。采用自然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 3、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 4、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5、进行穴位敷贴时,贴敷部位皮肤应完整、洁净,如有污渍等皮肤不清洁状况,可用75%乙醇棉球擦拭干净后再敷药。 6、敷熨熏浴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75%乙醇消毒。 7、穴位敷贴使用的毛巾、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8、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日诊疗结束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 1、毫针技术 (1) 2、头针技术 (2) 3、耳针技术 (3) 4、腹针技术 (4) 5、三棱针技术 (5) 6、皮肤针 (6) 7、穴位注射疗法 (8) 8、电针技术 (9) 9、醒脑开窍技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4) 1、直接灸技术 (14) 2、隔物灸技术 (15) 3、悬灸技术 (16) 4、天灸技术 (17) 5、温针灸技术 (18) 6、热敏灸技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3) 刮痧技术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4) 1、拔火罐技术 (24) 2、留罐技术 (25)

4、走罐技术 (27) 5、针罐技术 (28) 6、刺络拔罐技术 (29) 7、刮痧拔罐技术 (30) 五、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32) 1、运动关节推拿技术 (32) 2、小儿推拿技术 (36) 六、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 (39) 1、穴位贴敷技术 (39) 2、中药熨敷技术 (42) 3、冷敷技术 (43) 4、湿敷技术 (44) 5、熏蒸技术 (45) 6、泡洗技术 (45) 7、中药灌洗肠技术 (46) 七、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8) 1、复位技术 (48) 2、夹板固定技术 (49) 3、石膏固定技术 (50) 4、牵引技术 (54) 5、正骨技术 (57) 八、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 (59)

2、痔结扎技术 (59) 3、挂线技术 (60) 4、注射固脱技术 (63) 九、其他类技术操作规程 (65) 1、经穴光疗技术 (65) 2、中药换药技术 (65) 3、中医放血疗法 (66) 4、脐疗技术 (67)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 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 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26. 口唇针技术 27. 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说课材料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科室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_________的原则,要求达到—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____ 清洁为主,每 日_次。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 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_________________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min 。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 ___ 无 ___ ,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____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 ____ 小时内局部皮肤避 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 ______ 操作必须达到_____ 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 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_______ 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 _____ 为中心,由—向—缓 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_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___________ 或______ 替代。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____________ 并符合《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 ______ ,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_____ 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 ____ 灌肠器具, 按_____________ 处置,严禁______ 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______ 、___ 及________ 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 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________ 手套。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 ____ 没有 ______ ,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 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临醇棉球进行______ 或____ 。 14、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易 ________ 。 15、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 _____________ ,再用含有效 氯—L ?mg/L 消毒液浸泡消毒,时间大于_______________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16、刮痧润滑油应_______ ,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7、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一—一 ______ ,一次性使用。 18、中药湿热敷技术中使用的湿敷垫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洁 和消毒,A o值至少达到_____ 。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 一消毒。 19、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 毒棉球擦拭_____ 以上部位。 20、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mg/L ,浸泡时间〉—in 。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2013年普及版

2013年普及版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第一篇针刺类技术 第一章毫针技术 毫针技术,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毫针技术的适应证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第二章头针技术 头针技术是指在头皮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治疗技术,适用于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呆病等)及痛证等病症的治疗。 第三章耳针技术 耳针技术是用特定针具或丸状物在耳郭相应穴位实施刺激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本技术依据中医学中耳郭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联系的理论,以及望耳的形态、色泽可以辅助诊断疾病等原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防治疾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及某些功能紊乱性病症。 第四章腹针技术 腹针技术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技术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图1),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 第五章眼针技术 眼针技术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进行针刺的一种微针技术,具有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安全无痛的特点,凡用于针灸治疗的疾病都可用眼针治疗,特别适用于中风、眩晕、头痛、不寐、郁证、痿证及痛证。 第六章手针技术 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技术。该技术的产生,是以生物全

息理论为基础,即把内部脏腑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部特定区域,通过刺激相应反应区,达到调整脏腑、治病防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各类急性痛症(如急性腰扭伤、头痛、胃痛、痛经、坐骨神经痛等),对产后缺乳、小儿遗尿、支气管炎、哮喘、心律失常、皮肤瘙痒症等,亦有较好的效果。 第七章腕踝针技术 腕踝针技术是以针刺人体的腕部及踝部区域来治疗疾病的针刺操作技术。其理论依据为将脏腑与体表不同区域相关联,再将不同体表区域与腕踝部各个区域相对应,然后通过刺激腕踝部特定区域,达到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痛症,神经系统疾病及内科疾病。 第八章三棱针技术 三棱针技术是用三棱针刺入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实证、热证或瘀血、疼痛等。 第九章皮内针技术 皮内针技术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技术,临床上主要包括揿钉型皮内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和颗粒型皮内针(又称麦粒型皮内针)两种针具。具有作用时间长、操作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类疾病,如颈肩、腰、腿痛、头痛、痛经、失眠、焦虑症等。 第十章火针技术 火针技术,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技术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一章皮肤针技术 皮肤针技术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皮肤针是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按照工具的形式及针数的不同,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和丛针(针数不限)之分。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皮肤病、疼痛类疾病、失眠等。 第十二章芒针技术

某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州区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 2012年8月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4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三棱针技术 5.眼针技术6.火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8.穴位注射疗法 9.皮内针技术10.醒脑开窍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鼻针技术 13.电针技术14.口唇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热敏灸技术 5.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 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2种) 1.针刀技术2.拨针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3种) 1.注射固脱技术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一、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加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中医医疗技术指医院及医务人员应用中医类医疗技术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治疗措施。 二、我院开展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遵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的相关操作方法、禁忌症、注意事项等要求。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三、各科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各科的功能任务相适应,应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中医医疗技术手册》技术规范。 四、实行中医医疗技术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医疗技术分为十一类:包括针刺类技术、推拿类技术、刮痧类技术、拔罐类技术、灸法类技术、熨烫熏浴类技术、中医微创技术、骨伤类技术、肛肠类技术、气功类技术等技术及其他类别中医技术。具体目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五、各科室各专业所开展的各种中医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中医医疗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从事医疗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必须是经过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允许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中医医疗技术纳入医院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管理。 六、临床开展的医疗技术(包括手术、有创操作)在开展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控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其他替代疗法实施的可行性。做好充分的操作准备,包括医患沟通、患者的知情同意、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等。 七、凡发生医疗技术损害的,操作人要立即报告医疗组长、科主任,在积极迅速进行补救的同时须上报医务科,如需要,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力量进行全力补救,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附件1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试行)

目录 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5) 中医微创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3) 中医刮痧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22)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28)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35) 中医灌肠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41)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47

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毫针技术、耳针技术、三棱针技术、芒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火针技术、皮肤针技术、鍉针技术及浮针技术等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2 管理要求 2.1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2 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2.3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针刺类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2.4 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其针刺治疗前洗头、沐浴,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口罩。 2.5 医疗机构必须督查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 3 空气通风与消毒 3.1 诊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应根据季节、室内外风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脑卒中所致瘫痪,脑瘫,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尿潴留,聋哑,癔症,月经不调,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失调等。 二、禁忌症 晕针,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症,孕妇下腹部,虚脱无脉等。 三、准备工作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四、操作方法 (一) 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二) 进针角度和深度 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 腧穴。 (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 处或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 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中医医疗技术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制定此制度,请遵照执行。 1、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医疗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4、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5、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督查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 6、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执行中医医疗技术时按照医院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空气通风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织物的使用、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 7、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 2017年7月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的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 2、医务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5、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应注意选取排风条件好的区域或安装排烟系统。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及中药淋洗技术等. 2、应选取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的诊疗场所。采用自然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 3、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 4、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5、进行穴位敷贴时,贴敷部位皮肤应完整、洁净,如有污渍等皮肤不清洁状况,可用75%乙醇棉球擦拭干净后再敷药。 6、敷熨熏浴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75%乙醇消毒。 7、穴位敷贴使用的毛巾、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8、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日诊疗结束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 (一)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二)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切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 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 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3、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适应症: (1)上呼吸道疾病 1、急性(慢性)鼻窦炎; 2、急性(慢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慢性)气管炎;2、支气管哮喘。 1 (3)眼科疾病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说明:本文档为word版,版面已排好,可编辑或者直接使用) 一、中药薰洗(中药足浴) 适用于消渴痹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二、穴位注射 适用于消渴痹、腰痛、萎证等。主要选取足三里穴进行药物穴位注射。 三、艾条灸、隔姜灸 适用于消渴引起的胃痛、腹泻、呃逆、呕吐和便秘等之脾胃虚寒者,主要穴位有神阙、中脘、天枢。 中药熏洗(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用物准备 足浴盆、足浴椅、足浴保健药材的选择, 2.操作方法 移动足疗机,把足疗机推到足浴椅前部位置;患者脚部放进足疗仓;.将调配好的药浴浸泡脚部和小腿部;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浴足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 3.操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足部皮肤情况。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4.临床应用

糖尿病患者足浴可以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每天坚持“热水足浴”30-40分钟,可调节和平衡人体分泌、舒展紧张神经、防治神经衰弱,改善失眠 5.中药足浴的禁忌 1、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2、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泡脚。 6.预期目标 (1)患者和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足部清洁并达到一定疗效,增加舒适感。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穴位注射 概念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一、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 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局部常规消毒,用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三、使用穴位注射法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物。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 达到扶正 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 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

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 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 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 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 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及说明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 编号:

注:1、本表格一式三份。一份由申请人(申请机构)留存,一份由备案的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存档,一份由上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存档。 2、执业人员按照实际在诊所执业人员填写,没有的填写无。 3、个人举办的诊所,涉及法人机构事项不需要填写。

信息表是拟举办中医诊所备案时需提交的材料之一,个人或法 人机构举办中医诊所,均需填写此表。 一、 编号 编号与《中医诊所备案证》上的编码一致。参照原卫生部《卫 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WS218-2002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位)。其中,备案编号中反映卫生机构(组织)类别的代码( 4 新增编码为D21 &原有的D212代码作为审批管理的中医(综合) 所的代码。 二、 具体填写项目说明 (一) 诊所名称 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 命名的要求。 (二) 诊所地址 为诊所所在的具体地址。 (三) 法人名称 举办诊所的法人机构法人证书标识的名称。个人举办诊所的, 不填写此项。 (四) 法人资质证明编号 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证书和工商登记执照、社会 和行业组织登记证书等。个人举办诊所的,不填写此项。 (五) 法定代表人 法人机构举办诊所,法定代表人应填写法人机构法定代表人。 个人举办诊所的,不填写此项。 (2 2 位)

(六)主要负责人 个人举办诊所的,应填写举办人身份证姓名。 法人机构举办诊所的,主要负责人为法人机构任命(聘任)的诊所负责人,并符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 (七)诊所房屋平面布局图 指诊所使用房屋按照比例标识,并注明功能分布和面积大小的平面布局图。 (A)诊所设备清单 诊所配备的所有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应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名称一致。 (九)所有制形式 1.个人举办诊所的,所有制形式为私人所有制; 2.法人机构举办诊所的,所有制形式按照法人机构所有制形式(国有、集体、股份、私有等)确定。 (十)经营性质 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申请人自行选择。 (十一)诊疗范围 1.诊所仅配备具有规定学历的执业医师,诊疗范围按照1994 年原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要求备案诊疗科目。 2 .诊所仅配备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的医师,诊疗范围按 照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确定的执业范围进行备案,包括中医 药技术方法和治疗病证范围。 3.诊所同时配备具有规定学历的执业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