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科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2015年中科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2015年中科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4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7分) 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0(填 >、<、=、≠)。 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体积基本无关。与毛细管半径、接触角、两相密度差有关。 3、三组分体系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5。,最大自由度为4 f=C+2-Q,三组分,所以C=3,Q为相数,f为自由度 4、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下降。 5、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一定≠ 0(填 >、<、=、≠)。 6、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 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2种固相同时析出。 7、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C= 2 ,相数P=2,自由度F=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7分, 对的“√”,错的“×”)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2、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3、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4、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5、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6、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7、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D

全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排名

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 1 吉林大学A+ 6 南京大学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2 复旦大学A+ 7 浙江大学A 12 北京化工大学A 3 南开大学A+ 8 四川大学A 13 清华大学A 4 北京大学A 9 上海交通大学A 14 武汉大学A 5 中山大学A 10 华南理工大学A B+ 等(22 个) :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 B 等(22 个) :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 等(15 个) :名单略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 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在全国排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生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纳米高分子(化学所);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有机硅(化学所)等等 而在珠三角这一带,华南理工中山大学都是不错选择,有志在高分子领域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报读。 下面附有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目录及初复试科目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 高分子物理、02高分子合成与高分子化学、03 功能高分子、04高分子结构与性能、05天然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06环境友好高分子 09年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629物理化学(一) ④865有机化学复试:复试笔试科目: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 、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02 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3 生态环境材料、04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05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6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07非线性

15中科院考博英语部真题

词汇(无) 完型(网络上找到的原文,试题没有这么长,压缩了。划线部分为虫友考后忆起的待选空及答案) In the last post, we discussed why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are harmful to scientific knowledge-building. The short version is that if you’re trying to build a body of reliabl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making stuff up (rather than, say, making careful observations of that world and reporting those observations accurately) tends not to get you closer to that goal. Along with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plagiarism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high crime against the project of science, but the explanations for why it’s harmful generally make it look like a different kind of crime than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For example, Donald E. Buzzelli (1999) writes: [P]lagiarism is an instance of robbing a scientific worker of the credit for his or her work, not a matter of corrupting the record. (p. 278) Kenneth D, Pimple (2002) writes: One ideal of science, identified by Robert Merton as ―disinterestedness,‖ holds that what matters is the finding, not who makes the finding. Under this norm, scientists do not judge each other’s work by reference to the race, religion, gender, prestige, or any other incident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searcher; the work is judged by the work, not the worker. No harm would be done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if we discovered Einstein had plagiarized it… [P]lagiarism … is an offense against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rather than against science itself. Who makes a particular finding will not matter to science in one hundred years, but today it matters deeply to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Plagiarism is a way of stealing credit, of gaining credit where credit is not due, and credit, typically in the form of authorship, is the coin of the realm in science.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tists qua scientists is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ce, and in its way plagiarism is as deep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tists as falsification and fabrication are offenses against science. (p. 196) Pimple is claiming that plagiarism is not an offense that undermines(zqc2849) the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of science per se. Rather, the crime is in depriving other scientists of the reward they are du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is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In other words, Pimple says that plagiarism is problematic not because it is dishonest, but rather because it is unfair. While I think Pimple is right to identify an additional component of responsible conduct of science besides honesty, namely, a certain kind of fairness to one’s fellow scientists, I also think this analysis of plagiarism misses an important way(whj19890715) in which misrepresenting the source of words, ideas, methods, or results can undermine the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of science. On the surface, plagiarism, while potentially nasty to the person whose report is being stolen, might seem not to undermine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s evaluation(zqc2849) of the phenomena. We are still, after all, bringing together and compar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observation reports to determine the stable features of our experience of the phenomenon. But this comparison often involves a dialogue as well. As part of the

中科院考博真题

名词解释 生物圈、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径流、风蚀作用、植物群落、土地退化、土壤剖面、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 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论述 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 矿物、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季风、河流、地域分异规律、生物群落、对流层、土壤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 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

名词解释 梅雨、基流、物候谱、山海经、光合潜力、焚风效应、超渗流、雅丹地貌、地域分异、地理大发现 简答 土壤侵蚀、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地理学发展方向

名词解释 变质作用、大气环流、风化作用、河流阶地、季风、降水强度、流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质地、纬度 简答题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植被分类 3、土壤的一般形态 4、温室效应 5、主要成土过程 论述题 1、试述地理地带性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简答题(10×3) 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 2、成土学说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论述题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20) 3、中国的气候特征(30)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999年自然地理 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 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学》2000年考试题 1.关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 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类型 3.西部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4.自然地域分界线 (前两题为简答,后两题为论述) 《自然地理学》2001年考试题 一、简述 种群、群落 地理地带 水量平衡 构造地貌 成土过程 二、论述 1. LUCC内容与进展 2. 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3. 温室效应与全球环境意义 2001年自然地理学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 1.构造地貌 2.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 3.水量平衡 4.地理地带 5.成土过程 二.论述题 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 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自然地理学》2002年考试题 一、简述 1.流水地貌 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 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 (注,因是不同的人回忆的,有点差异,你都看看) 二、论述 1.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域性特征 2.论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2

1. 涤纶聚酯属于 ( ) A. 线性饱和脂肪族聚酯 B. 线性芳族聚酯 C. 不饱和聚酯 D. 醇酸树脂 2. 能同时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的是 ( ) A. 丙烯腈 B. α—甲基苯乙烯 C. 烷基乙烯基醚 D. 乙烯 3. 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主要取决于向() 转移的速率常数。 A.溶剂 B.引发剂 C.聚合物 D.单体 4. 两种单体共聚时得到交替共聚物,则它们的竞聚率应是() A. r1=r2=0 B. r1= r2 =1 C. r1﹥1,r2﹥1 D. r1﹤1,r2﹤1 5.同时获得高聚合速率和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是() A. 溶液聚合 B. 悬浮聚合 C 乳液聚合D. 本体聚合 1. 分子量分布指数 2、竞聚率 3、引发剂效率 4、动力学琏长 5、阻聚作用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为提高聚甲醛的热稳定性,可以采取的两个措施是什么?简述理由 2.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采取什么措施可减轻这种现象? 3.分别绘出自由基聚合与缩合聚合这两类反应的分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示意图,简单说明反应特点。 4.欲使逐步聚合成功,必须考虑哪些原则和措施? 5. 解释笼蔽效应和诱导分解,它们对引发效率有什么影响? 四、写出下列聚合反应,并指出其机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3,3′-二(氯亚甲基)丁氧环的开环聚合; 2. 尼龙-66的制备;

3. 聚乙烯醇与甲醛的反应; 4. 有机玻璃的制备; 5. 环氧树脂的制备。 五、写出下列聚合反应的机理。〖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四氢呋喃中用SnCl4 + H2O 引发异丁烯聚合,写出引发,增长,终止的基元反应。 2. 写出用AIBN 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的各基元反应。 六、计算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1. 邻苯二甲酸酐(1.5 摩尔)、乙二醇(1.35 摩尔)、甘油(0.1 摩尔)混合体系进行缩 聚。试求 a. p=0.98 时的X b.X = 500 时的p 2. 甲基丙烯酸甲酯由引发剂引发进行自由基聚合,终止后每一大分子含有1.50个引发剂残基,假设无链转移发生,试计算歧化终止与偶合终止的相对数量。 3. 在搅拌下依次向装有四氢呋喃的反应釜中加入0.2mol n-BuLi和20kg苯乙烯。当单体聚合了一半时,向体系中加入1.8g H2O,然后继续反应。假如用水终止的和继续增长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是1,试计算 (1)被水终止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2)继续增长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3)整个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指数。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5 : B B D A C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诱导分解实际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4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843 华南理工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共 6 页 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 一、 填空题(14分,每小题2分) 1. 以下单体中适于自由基聚合的有 阳离子聚合的有,阴离子聚合的有 A. 苯乙烯 B. 偏二氰基乙烯 C. 异丁烯 D. 乙烯基丁醚 E. 丙烯酸甲酯 F. 氯乙烯 G. 对氯苯乙烯 2. 本体聚合是指。 3. 活性聚合是指; 开环聚合是指。 4. 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下 进行,目的是为了 5. 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 ,这是因为 6.氯乙烯悬浮聚合中,聚合度主要通过 来控制;聚合速率主 要通过来控制。 7.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反应时间的关系是 阳离子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逐步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二、 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 1.利用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苯乙烯-对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嵌段共聚物时,加料顺序应为( )

A. 苯乙烯、对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B.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C. 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硝基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D. α-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苯乙烯、硝基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E. 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2.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不同引发剂时,聚合速度的大小顺序为:( ) A. 烷基锂<烷基钠<烷基钾; B. 烷基锂>烷基钠>烷基钾 C. 烷基钠<烷基钾<烷基锂; D. 烷基钾>烷基钠>烷基锂 3. BF3+H2O作为引发剂可引发的单体是() A. 苯乙烯 B. 甲基丙烯酸甲酯 C. 乙烯基乙醚 D. 异丁烯 E. 偏二氰基乙烯 F. 氯乙烯 4. 在自由基共聚中,共聚物组成与引发速率和终止速率( ) A. 有关 B. 无关 C. 关系很大 5. 以下聚合反应中,哪种情况可能产生自动加速效应()。 A. 全同丙烯的淤浆聚合 B. 丁二烯的顺式1,4聚合 C. 异丁烯的淤浆聚合 D.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6. 一般而言,取代基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比对单体活性的影响( ) A. 要大得多 B. 差不多 C. 要小得多 三、 问答题(24分) 1. 在某一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终止以双基偶合为主,试论述在以下情况下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会出现什么变化? a) 在较低转化率下,发生向正丁基硫醇的链转移反应;(2分) b) 发生向聚合物的链转移反应;(2分) c) 转化率增大;(2分) d) 出现自动加速效应。(2分) 2.试说明以下化合物能否与己二酸反应生成聚合物,为什么?若能生成高聚 物,请简略说明所生成的聚合物的种类。(5分) a) 乙醇; b)乙二醇; c)丙三醇; d)苯胺;e) 乙二胺 3.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相比,乳液聚合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5分) 4.试论述α烯烃的自由基聚合的不足,及其Ziegler-Natta 聚合的优点。(6分)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 无特定活性种 B. 不存在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B. 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D. 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 2. 高分子出于()中时链的均方末端距最大。 A. 良溶剂 B. 不良溶剂 C. θ溶剂 D. 熔体 3. 在酚醛树脂的缩聚中,苯酚的官能度为()。 A. 1 B. 2 C. 3 D. 4 4.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自由体积将()。 A. 保持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下降然后保持不变 5. 在自由基聚合中,进行调节聚合的条件是()。 A. k p》k tr, k a≈k p B. k p《k tr, k a≈k p C. k p》k tr, k a<k p D. k p《k tr, k a<k p 6. 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 A. 全同立构百分数 B. 间同立构百分数 C. 全同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D. 顺反异构体的总的百分数 7. 一对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时,r1=0.4,r2=0.7, 其恒比共聚时两单体的摩尔比是()。 A. 3/4 B. 4/7 C. 6/7 D. 1/2 8. 晶态高聚物发生强迫高弹形变的温度范围是()。 A. T g-T f B. T b-T g C. T g-T m D. T b-T m 9. 乳液聚合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 A. 胶束的消失 B. 单体液滴的消失 C. 聚合速率的增加 D. 乳胶粒的形成

10. 下列因素中,使T g降低的是()。 A. 增加相对分子量 B. 分子间形成氢键 C. 交联 D. 添加增塑剂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 自动加速现象 2. 玻璃化温度 3. 笼闭效应 4. 自由体积理论 5. 活性阴离子聚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1. 简述GPC的测量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的原理? 2.简述丁基锂的自缔合现象及解缔合的常用方法。 3. 画出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的普适流动曲线,并用缠结理论解释曲线形状变化。 4.简述为什么氯乙烯单体中要对丁二烯限量(请写出反应式)? 5. 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聚酰胺聚脲 6. 简述在体型缩聚中为什么Carothers法预测的凝胶点值比实测值大而Flory法预测值比

中科院考博真题 生物化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年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 核小体 2.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 3. 自噬(Autophagy) 4. 光合作用 5. 受体 6. 异染色质 7. 反密码子 8. 片层(β-sheet) 9.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10. 免疫共沉淀 (Immunoprecipitation) 二、简答题(每题5分,请任选6题,共计30分。不建议作答超6题,若超6题,则选得分较少的6题计入总分) 1. 简述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有哪些酶完成,这些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第1页共2页

2. 简述两种以上研究DNA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及其原理。 3. 简述光合作用五大复合体及其功能。 4. 简述Chip-seq的原理。 5. 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 6. 列举植物中两种以上发挥重要功能的萜类化合物(或衍生物),并说明其功能。 7. 简述植物体中R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 8. 举例说明亲和性标签纯化蛋白的方法和原理。 三、论述题(每题8分,请任选4题,共计32分。不建议作答超4题,若超4题,则选得分较少的4题计入总分) 1. RNA的功能有哪些? 2.论述植物激素与受体互作产生效应的分子机理(Auxin或ABA任选一种) 3. 常见的组蛋白修饰有哪些?选三种论述其功能。 4. 论述CRISPR/Cas9系统的工作原理及Cas9蛋白酶的功能。 5. 何谓cDNA文库,建立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6. 论述生物膜分子结构和生物膜结构的分子模型。 四、实验分析题(每题9分,请任选2题,共计18分。不建议作答超2题,若超2题,则选得分较少的2题计入总分,需写明实验设计原理,主要流程和实验要点) 1. 请用三种以上方法证明一个蛋白质含有磷酸化修饰。 2.已知一个基因的转录特异受红光诱导,请设计两种不同实验筛选调控该基因红光诱导表达的关键因子。 3.检测植物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的方法有哪些?论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第2页共2页

高分子化学历年考研题

高分子化学 一、名词解释 1.活性聚合物; 2.自动加速现象 3.凝胶点 4.临位集团效应 5.配位阴离子聚合 6.种子聚合 7.死端聚合 8.异构化聚合 9.立构选择聚合 10.树脂 11.动力学链长 12.竞聚率 13.遥爪聚合物 14.高分子材料 15.诱导分解 16.熔融缩聚 17.反应程度 18.配位聚合 19.竞聚率 20.引发剂效率 21.自由基寿命 二、解释下列名词 1.反应程度和转化率 2.平均官能度和当量系数 3.动力学链长和数均聚合度 4.何谓竞聚率?它有何物理意义? 5.凝胶和凝胶点 三、写出下列反应 1.DPPH与链自由基的阻聚反应,并标明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 2.萘钠在THF中对苯乙烯的引发反应,并标明不同阶段产物的颜色变化。 3.由“白球”制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 4.尼龙1010的聚合反应 5.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的反应 6.阴离子活性链与四氯化硅的反应 7.乙烯在二氧化硫存在下的氯化反应 四、写出合成下列高聚物一般常用的单体及由单体生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 1.尼龙-610 2.PMMA 3.PVC 4.聚异丁稀 5.涤纶树脂 6.环氧树脂(双酚A型) 7.氯化铁对自由基的阻聚反应 8.阴离子活性链与二氧化碳加成后终止反应 9.聚乙烯醇缩丁醛反应 五、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 1.甲基丙烯酸甲酯 2.双酚A+环氧氯丙烷 3.己二胺+己二酸 4.氯乙烯 5.异戊二烯 六、写出下列所写符号表示的意义 1.LLDPE 2.ABS 3.SBS 4.PTFE 5. ABVN 6.IIP 七、写出下列聚合物的结构和单体结构 1.聚丙烯 2.聚苯乙烯 3.聚氯乙稀 4.有机玻璃 5.尼龙6 6.尼龙66 7.涤纶 8.天然橡胶 八、选择答案 1.下列单体聚合时聚合热最大的是(a)四氟乙烯;(b)丙稀;(c)甲基丙烯酸甲酯;(d)丙烯酸甲酯 2.下列聚合物热解时单体收率最低的是(a)聚苯乙烯;(b)聚乙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聚四氟乙烯3.乳液聚合恒速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自由基消失;(b)单体液滴消失;(c)胶束消失;(d)乳胶粒消失4.自由基聚合时主要以链转移方式终止的单体是(a)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c)醋酸乙烯酯;(d)氯乙烯 5.与苯乙烯共聚时,交替倾向最大的是(a)顺丁烯二酸酐;(b)醋酸乙烯酯;(c)丁二烯;(d)甲基丙烯酸甲酯 6.甘油和等物质量的邻苯二甲酸酐缩聚,Flory方法计算凝胶点P c是(a)0.833;(b)0.707;(c)0.845;(d)0.667 7.合成顺式-1,4含量90%以上的聚丁二烯,引发剂用(a)n-BuLi;(b)d-TiCl3-AlR3;(c)CoCl2-AlEt2Cl;(d)萘+Na 8.THF(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用的引发剂是(a)BPO;(b)n-BuLi;(c)Na;(d)BF3·OEt2 9.苯乙烯在不同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C s最小的是(a)苯;(b)乙苯;(c)甲苯;(d)异丙苯 10.线型缩聚制尼龙1010,控制分子量的有效手段是(a)控制缩聚反应时间;(b)排除小分子;(c)制成一定酸值的尼龙盐;(d)用乙二胺调节分子量

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

司法考试票据法要点详解 备注: 1.有因性存在于直接前后手之间,有因可抗辩;无因性存在于间接前后手间,无因不能抗辩,这保证了票据的流通性,后手不受前手的抗辩影响。 2.追索是反向的,连带的,单向的。 二、背书 (一)回头背书: (二)禁止转让背书 (三)背书的涂消:票据权利人故意将背书中背书人的签名或其他记载事项等记载文句的一部或全部涂去或消除。 三、承兑和保证 承兑:是指远期汇票的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同意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保证:是指汇票的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以担保特定的汇票债务人承担汇票付款为目的,在汇票上签章及记载必要事项的票据行为。 四、票据的伪造:指假冒或虚构他人名义为票据行为并在票据上签章。 五、票据变造:指无合法变更权限的人,对除签章外的票据记载事项加以变更。 票据权利的种类 1.付款请求权 票据法规定持票人最基本的权利是请求付款人按票据金额支付款项。付款请求权是票据的第一次权利,实践中人们常称此权利为主票据权利。 付款请求权须符合以下条件: (1)持票人持有处在有效期内的票据,其中汇票和本票的有效期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以内;见票即付的汇票和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以内;支票自出票起6个月以内。 (2)持票人须将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如果不能提供票据原件的,不能请求付款,付款人也不得付款; (3)持票人只能请求付款人支付票据上确定的金额,付款人须一次性将债务履行完毕,因此,持票人也不得向付款人请求少于票据确定的金额付款。 (4)持票人得到付款后,必须将票据移交给付款人,原票据上的权利可能由付款人承受,向其他债务人请求付款,从而使付款请求权呈持续状态。 (5)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后,如果发现该票据有伪造、变造情况的,有权向持票人请求返还所给付的金额。这是对票据权利不确切的处置。 2.追索权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 学院简介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下辖化学系、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前身“化学系”成立于1951 年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之初,是由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同济大学等校化学系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成立的理科系之一。 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43名,拥有一大批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有教授43名,副教授4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国家长江特聘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杰出青年4名,优青4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4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3名,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5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2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9名。 目前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化学学科),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另加应用化学和化学教育专业共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现有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物理化学),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实验室),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治工程技术中心,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青少年化学科技站。 化学院从2002年开始,除招收师范“化学”专业学生外,新招收“应用”化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2014年,在读研究生460人,本科生630人。多年来,化学系重视本科教育工作,学生历来以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等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多次获得华东师大“大夏杯”、全国“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奖项。 近五年来,化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十五” 、“十一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曙光人才资助计划”等,以及由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各类成果奖近30余项,申请专利120多项,获得专利30多项,国家二类新药证书10项,有100多项成果通过各级鉴定,30余项成果被转化,出版著作20多部。每年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源论文200篇左右。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 题答案 一、南开大学83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南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 参考答案 高分子物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远程结构是指整个高分子链的结构,是高分子链结构的第二个层次,包含高分子链的大小(质量)和形态(构象)两个方面。 2.高斯链:高斯链是指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也称为等效自由结合链。柔性的非晶状线型高分子链,不论处于什么形态(如玻璃态、高弹态、熔融态或高分子溶液),相同分子量的高分子链段都取平均尺寸近乎相等的无规线团构象,称为“等效自由结合链”。因为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又称为高斯链。 3.聚集态结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链间的几何排列,又称三次结构,也称为超高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结构和织态结构等。 4.溶度参数:溶度参数表征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的参数。物质的内聚性质可由内聚能予以定量表征,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物密度,其平方根称为溶度参数。溶度参数可以作为衡量两种材料是否共容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5.玻璃化转变:玻璃化转变对于聚合物来说是非晶聚合物的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其分子运动本质是链段运动发生“冻结”与“自由”的转变。6.熵弹性:熵弹性是指由于系统熵变而引起的弹性。熵是和物质分子排列有序度有关的一种状态函数,当物质系统分子排列有序度降低,混乱程度增加时,系统熵也增大。所以当橡胶受外力变形时,若没有内能变化,则其抵抗变形的收缩力(弹力)完全是由熵的变化而产生的,这种称之为熵弹性。

中国科学院+考博真题

Part II CLOZE TEST (15 minutes, 15 points) Directions: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given below.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f your choice with a single bar across the square brackets on your Machine-scoring Answer Sheet. I am still recovering from a daunting challenge: to speak about “popular sciences writing” to a conference of literary theorists. This has led me to ask just what such science writing is about. The great immunologist (and the science writer) Peter Medawar 21 analyzed what he called the “fraudulent” 22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 He showed how they 23 the messy reality of doing research by a 24 as rigid in form as a sonnet, with 25 use of the passive voice, and formal division 26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7 denying the accident, failure and serendipity which characterizes most lab work. That’s 28 sometimes science fiction does it better. The more I think about the nature of popular science writing, the more I become 29 that, despite the best of 30, it too is somewhat of a fraud. So wha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boom in popular science books? Go back to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nd you will find the books people wanted to read were about sociology, politics, Marxism, feminism, revolution in general. The mood was that 31 we understood society, we could change the world. When chose hopes 32 out in the gloomier 1980s, it seemed the world could not be changed so 33. And if it couldn’t perhaps the natural sciences, 34 the new biology, could explain why. Books 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35 the old bestsellers. 21. A. just B. later C. once D then 22. A. repute B. nature C. quality D content 23. A. exposed B. substituted C. reproduced D disguised 24. A. style B. manner C. stand D mode 25. A. faithful B. successful C. tasteful D careful 26. A. for B. into C. with D over 27. A. thereby B. without C. despite D wherein 28. A. whether B. where C. when D why 29. A. enlightened B. acknowledged C. convinced D realized 30. A. attempts B. intentions C. promotions D endeavors 31. A. because B. before C. though D if 32. A. boomed B. lingered C. waned D loomed 33. A. willingly B. easily C. natured D radically 34. A. above all B. in all C. after all D for all 35. A. outnumbered B. cornered C. replace D domina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