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论余华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论余华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语文学刊201

0.01

○闫加磊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作者简介]闫加磊,江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论余华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这也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的原型。俄狄浦斯情结又称仇父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术语。而在余华的大部分作品中,亲情乃至爱情是其主要内容,比如《兄弟》之中,在描写父子关系时,却鲜有关于父子冲突的描写。本文试图运用“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心理学概念,以弑父这个角度,详尽分析余华部分作品中所展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关键词】余华;《兄弟》;俄狄浦斯情结;《现实一种》

俄狄浦斯情结最早见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

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和王后生的儿

子,生下后他便被抛弃了,因为神喻预示他将要杀父娶母,但他

却在偶然的条件中发生争端并杀死了生父,随后与其生母结了

婚,总之,《俄狄浦斯王》是一出悲剧,是一出人的力量对抗“命

运”的悲剧,即便人的力量再强大,人的自觉能动性再强,最终

也难以对抗“命运”的制裁,但弗洛伊德却别出心裁地认为,《俄

狄浦斯王》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在于“我们童年这些原始的欲

望在俄狄浦斯王的身上得到了满足,同时我们以全部的抑制力

量从他那里退缩回去,使我们这些原始的欲望得以被压抑下

去”。[1]这里说的“原始的欲望”即是“俄狄浦斯情结”,他不仅娶

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而且还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实现了他童

年的复仇行动。在余华的小说中,不论是《兄弟》、《现实一种》,

或是《呼唤与细雨》,到处充斥着“儿子”对“父亲”的反抗,或明

或暗,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陈晓明把这种写法称作胜过父法,在

《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中认为,余华的小说是一种“精神

自传”,它们无形之中打上了自己的心理烙印,而这种“反抗父

法”即是以非成人化的视角间接地对父亲形象的无情嘲弄。

一、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对父母的情感体验,主要是由无意识

的爱和敌意欲望组成。从正面说,它包括对异性父母的性欲望

和对其竞争者即同性父亲的死亡的期望;从反面来说,它表现

为对同性父母的爱,和对异性父母的嫉恨,在俄狄浦斯情结之

中,这两方面都一定程度存在着。弗洛伊德认为:“我所指的性

的竞争,显然带有性的意味。男孩子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一种

特殊的柔性,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自己看成是竞争此

物的敌人;同理小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

侵占了她自己应占的地位。根据观察的结果,又知这些情感的

起源很早,我们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因为在俄狄浦斯神话中,

由儿子方面而起的两种极端的愿望——

—即弑父和娶母的愿

望——

—只是稍微改变了呈现方式而已。”[2]弗洛伊德的恋父或恋

母情结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它体现了弗

洛伊德对两性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理解。在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潜意识或无意识理论既是这个理论的

基石,又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以此

情结为出发点,个体和社会心理的一切现象才能根本解决。在

弗洛伊德所构建的原始情境中,矛盾和斗争的核心并非人与自

然的斗争,而是“性”的需要和社会对“性”的需要的压抑而产生

的矛盾与冲突。由于原始父亲的强大,他占有整个部落的女性,

儿子们的情欲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要去反抗他

们的父亲,后为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他们达成了契约,不再以

本部落的女性为对象,这样的话禁忌就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的

演变,产生了最初的文明形式。而在现代社会中,俄狄浦斯情结

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弗洛伊德认为,所谓文明即是对这一

问题的解决,即限制“性”需要的满足,使它升华为各种文化形

式。然而这非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

个万古常新的问题,也就是说俄狄浦斯情结发挥作用和表现的

形式与途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余华作品所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一)俄狄浦斯情节渊源与余华对五四传统的继承

中国自古就是以父亲为主要权威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

会结构中,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成了主要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

先秦文学中,最早阐述父子关系的神话是当时后稷的诞生,姜

原踩在天地的脚印上受孕而生后稷,后稷出生后受尽苦难,长

大后勇武有力,开始向父亲报复,但是最后放弃了反抗的意图,

重新承认了自己的儿子身份,并获得了父亲的宽恕和慷慨的帮

助。

“后稷诞生的神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父与子的紧张关

系同样存在于中国的神话之中,只是它表现的形式和形态要温

和得多,在古希腊神话中,比如《俄狄浦斯王》中,最终是儿子战作家作品

80

语文学刊

文学刊2010.01

胜了父亲,有的甚至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在中国的神话中,父亲却是最终的胜利者,具有不可摧毁的权威性,这正是中

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根本不同之处。

”[3]

这种原始记忆沉淀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文化的主要传统之中,使得俄狄浦斯情结在中国的土壤中得到了畸形的发展。

儒家文化是一种“父系”文化,它强调对父亲绝对敬畏,在各种经典史籍之中,充斥着对父亲的赞美之辞,孔子反复强调“孝”乃是“三年无违父之道”。而在后世对《周易》的诠释中,也通过卦象的象征,显示父亲的权威,在八卦之中,“乾”代表天,代表阳刚之德;

“坤”代表地,代表阴柔之美。《周易·系辞上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因此孔子强调:“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而在《坤》的《文言》之中,则说:

“阴虽有美,会之以从五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6]

在父子关系之中,父亲代表天,是乾,是君;儿子、母亲代表地,是坤,是臣。所以如果说西方民族由于

“弑父娶母”的原始记忆而导致普遍的原罪感,那么在儒家文化熏陶下,中华民族则具有一种原罪感。

五四则是对这种文化的反抗,它导致了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意味着“儿子”的诞生。作为新思想提倡者,陈独秀十分赞美当时的青年,当然这是“进化论”的观点。他怒斥“忠孝礼义,奴隶之道德”,而强调一种“自主自由之人格”,反对“父为子纲,则子为父附属品,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在鲁迅《狂人日记》

中“大哥”的形象实在又被读作“父亲”的象征,他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鲁迅由此总结了封建文化就是“吃人”之文化,或者说是“杀子”文化。这样,在对“父亲”文化宣战的同时,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这种反抗父亲,寄托了反封建的五四精神。

五四时期最能体现这种反叛思想的是曹禺的《雷雨》,因为父母的关系是其主要线索。在

《雷雨》中,父亲周朴园不仅是一个专制资本家,更是一个冷酷的家长和父亲。大儿子周萍从小在父亲严厉管教下,表面上对其父亲周朴园十分佩服,但实际上他对周朴园只是敬畏三分,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这就使他在无意识之中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敌对情绪,而对母亲十分渴望,于是和后母繁漪产生了乱伦关系,这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周萍身上的体现,但后来他又爱上自己的亲妹妹,他的爱也是真挚和真诚的,但其本质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继续。周萍对其母亲的爱已结束,所以这一情结不自觉地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亲生妹妹四凤。

(二)余华《兄弟》对“父亲”形象的颠覆

所以余华这种叙述与反抗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余华的《兄弟》中,“父亲”的形象完全是颠覆的,虽然这个“父亲”并未出场,但在开场作者就交代出其形象。“李光头母亲在世的时候,总是对李光头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为李光头父亲的形象打下铺垫。李光头和宋钢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宋钢比李光头大一岁,比李光头高一头,又忠厚倔强,但他们的性格却有天壤之别,用他们母亲的话说宋钢忠诚善良,说宋钢和他父亲一模一样,这父子俩就像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而李光头和其父亲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瓜。李光头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就臭气熏天地离开了人世,父亲是怎样死的?母亲不好意思说,儿子问到就说是掉到河里淹

死的。后来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生擒活捉,他在刘镇臭名昭著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时不慎掉进屎坑里淹死了,而李光头却被捉住了。在余华的《兄弟》中,“父亲”形象就再也不是正统的形象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像李光头一样的下流的无赖了,所以说余华《兄弟》中的“父亲”形象不再是概念和符号的转变,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转变。余华小说后被称为“实验小说”,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和模式的反叛,不再具有主题,在文学观念上放弃了对现实真实的反映,他的叙述更加游戏化和平面化,结构更为散乱和破碎,人物形象趋于符号化。总之,“父亲”形象打破传统的“父亲”形象,由正统的“父亲”到无赖的“父亲”,显然是俄狄浦斯情结在余华《兄弟》中的体现。余华变“弑父”

为贬低父亲的形象,在无意识之中已将“父亲”杀死了,余华决不允许这样的“父亲”在文中出现,所以在文章开头父亲就死掉了。

之后李光头又有了一个继父,即宋凡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当自己的亲生父亲在厕所里偷看时,由于全神贯注,被宋凡平的突然闯入吓得魂飞魄散,一头栽进泥浆似的粪池中,淹死了,而又是这个男人跳入粪池,拖出了李光头的亲生父亲,而且还埋葬了他。

为什么是宋凡平闯入,我想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作者故意使这两个父亲形象对碰,并发生对比。宋凡平,总的来说,是个完美的男人,他会打篮球,他的个子高,他的健壮,他的弹跳,他的技术,足以让每个人惊讶不已。有一次他竟然飞跳起来扣了一个篮,他这一辈子只扣了一个篮,也是这一次扣篮,让隆隆的人声一下子没了,人们目瞪口呆,相互看来看去,仿佛要证实刚才发生的事不是真的。在宋凡平带着李兰去请假的时候,宋凡平和厂长侃得昏天暗地,具有十分的口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年轻的医生聊天时海阔天空,话题跳来跳去,说的是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可以说,宋凡平是正统“父亲”的代表,李光头对这个父亲有的不是亲情,而是一种敬畏和尊敬。李光头和宋凡平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沟通,虽然表面上尊敬宋凡平,但在其潜意识深处,却对他产生敌对情绪,当他俩没打倒三个中学生时,李光头大声对宋钢喊:

“他是你爸,不是我爸。”“根本没有最重要的一招,你爸是在骗我们。”李光头内心深处还是不会把宋凡平当作父亲,而且因为李光头的无意间一句话害了宋凡平,所以才有后来宋凡平被

“红卫兵”活活打死的情景。作为一部讲述幼年故事的心理自传,《在细雨中呼喊》,不仅写出了童年的令人绝望的生活现实,它更给出了“幼年精神”绝望的反抗。在余华的叙述中,成人的世界无情地被他进行了无可挽回的倾覆和解构。显然这是对

“父亲”的无情嘲弄,父亲的形象在这里绝无神圣、尊严、慈悲的权威性,相反,却变成一个凶恶而卑鄙或虚伪又狡诈的迫害狂。孙广才,这个主要的父亲,毫无疑问是个十足的无赖,压迫自己的儿子们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寡妇那张已经毫无诗意的床上,他的主要功绩是把贫困的家庭搞得一塌糊涂。这个父亲是不幸的,那次令人悲哀的虚荣心的损伤,可能是他破罐子破摔的出发点。孙广才的儿子孙光明,

舍己救人,成为了英雄,县里的广播站作了报道。“英雄的父亲”这种称谓让孙广才陶醉,然而他却异想天开地以此作为自己“脱贫致富”的机遇,他幻想着政府

(下转第84页)

81

语文学刊201

0.01

(上接第81页)

给予他物质奖励,信心十足的幻想期待迅速破灭后,严重的失

落感使得他铤而走险,甚至于发展到去向被救者的家庭进行勒

索。贫困加上愚昧自然是一把锋利的刀子,显然很快轻而易举

地剔除掉了“父亲”身上的任何尊严和自信。而那个幻想的政府

救济奖金,显然不仅仅嘲弄了父亲的愚蠢,同时是一次政治之

父对真实之父的愚弄,也是一次最高和最根本的愚弄,“父亲”

这一文学形象很快就被否定掉了。

所以在余华的“非成人化”的视角里,“父亲”不再是合理秩

序的和公正的惩戒。“我”的父亲本身就是在疯狂地背离父道,

他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就是在行使父亲权利的时候,也是胡作

非为,他对他的父亲和对儿子一样是蛮横无理。“非成人化”的

视角促使“父亲”的形象漫画化,促使“父亲”的形象荒谬而又不

合理,然而更重要的是它给出“我”的倔强的孤立存在。“我”的

孤独感不仅仅是成人世界排斥和压抑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我”

无法进入并且融入欢乐的集体中,而其根源在于“我”的主动拒

绝和逃避。饱受排斥的“我”也只能用拒绝来进行反击。尽管这

种反击披上了羞怯和胆小、恐慌的外衣。试图游离于这个世界

之外,是“我”这个孤独之子保持自己心灵完整的唯一方式——

回到内心深处。

三、对余华作品所展现的俄狄浦斯情结总结

罗兰·巴特曾经描述过这样的文学观点:“最大的问题是去

胜过所指、胜过法律、胜过父亲、胜过被压迫者,我不说驳倒而

是说胜过。”巴特这里的“所指”、“法律”、“父亲”,大概是指为当

时意识形态所确认的权威意义和语言秩序,而“被压迫者”则是

指写作者处在的常规位置,他总是作为被经典意义和规范秩序

压制的角色而写作。因此巴特主张不是去“驳倒”——

—直接的对

抗式的较量,其结果必然是一个权威代替另一个权威。而“胜

过”则意味着真正的超越,层次上的跃进,对原来法规秩序的智

高一筹的跨越。余华的写作一直有一种退回到非成人感觉的状

态中,而摆脱既定的美学规范和语言秩序。然而对余华来说,以

及对中国现当代小说来说,这种写作姿态及其技巧已不是什么

破天荒的创举。所以对当今的小说而言,余华的小说像是在负

隅顽抗,语言革命的景象已失去激动人心的时刻,所以与其说

他在讲述“反抗父亲”的故事,不如说他更像在演示“胜过父法”

的写作。余华作品残酷、冷静的描叙性很好地展现了俄狄浦斯

情结“杀父弑母”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2007:60.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2007:267.

[3]韩冷.中国式的俄狄浦斯情结[J].集宁师专学报,2008(1).

[4]余华.兄弟[M].作家出版社,2006.

[5]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6]张晓红.论〈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文史纵横,

2008(6).

[7]翁家慧.论俄狄浦斯情结在阿部昭小说中的变奏[J].文教资

料,2008.

[8]蒋传红.论〈雷雨〉的俄狄浦斯情结[J].玉林师院学报,2006.

[9]余华.现实一种[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光华和锦绣,让那一切虚幻如梦的情境,变得切肤可感”。两代

小资,一个回忆、一个憧憬,是偶然也是必然走到了一起。但“老

克腊”说到底是无旧可怀的,正像他反复对王琦瑶所说的,他只

是很爱那时节的气氛。他的怀旧,需要优美与感伤,需要高贵与

典雅,需要迷离与梦幻,需要缠绵与香艳。他对王琦瑶的情感,

与其说是爱恋倒不如说是好奇,或者是带着某种本能的恋母冲

动的,从和王琦瑶确定关系的那刻起就有了要逃避的负罪感。

他们之间潜在的代沟,使之不可能成为彼此的救赎,而这也是

作者多次透过“老克腊”的眼展示王琦瑶的老态的原因。毕竟怀

旧不可能成为一个年轻生命个体的主旋律,而“只能是空闲里

的私人秘密,不能挥霍得太多,不能当赌注的”。他始终要面对

现实,错过了是永远也赶不上的。他向往的旧上海的沧桑之美

是必须隔着距离的,一旦直面真实,美感往往荡然无存,甚至让

人恐惧。但对于王琦瑶,“老克腊”已经是她最后的一棵救命草,

四十多年的阅历让她明白什么都是靠不住的,而她的年龄却决

定她不再有精力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她希望有人在最后陪她一

程,不致再掉入空虚的深渊,即使是付出所有,即使是欺骗。

“老克腊”的离开,让王琦瑶生的希望幻灭,除了死,她找不

到另外的出路。死是一种解脱,从而也完成了一个悲剧人生的

建构。而反观“老克腊”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悲剧,他之离开

王琦瑶,与其说是向这段荒唐的恋情诀别,毋宁说是他无法承

受消失了距离的美的残酷而选择了退缩,从此永远背负着沉重

的十字架。这是属于两代“小资”的悲哀。

死已经成为必然,可是要怎样死呢?

关于王琦瑶死的方式,是颇有戏剧性的。作者似乎认为让

她死于非命,而不是自然死亡更成就了其传奇的、有过许多不

为人知的秘密的一生。心随尘土掩埋,情随流水干涸,碧落黄泉

的实质,也不过是应了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谶语。最后的

一幕,与王琦瑶临死前想起的四十年前在片场看到的戏遥相呼

应,更增添了一种人生如戏的宿命感伤。

小说的结尾,再次出现反复提及的夹竹桃,则仿佛在隐喻,

不管多么鲜艳的生命,该败总是要败。还会有新的生命演绎又

一季的枯荣,而已落幕的人生,便随风而逝了。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作家出版社,1995.

[2](美)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

1945[M].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包晓光.小资情调——

—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

[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4]邱单丹.寻找消失的记忆——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龙岩学

院学报,2005,23(2).

作家作品

84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常常呈现出一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对鲜血、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这种倾向与他的童年记忆、阅读经验以及80年代的先锋文学潮流有关。对暴力的残酷书写决非余华内心的真正向往,实是作者采取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人文关怀的重新提倡和对人生苦难的痛切关注。 关键词:余华;鲜血;暴力;死亡;人文关怀 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创作中,余华通过冷漠残酷的叙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斥着血腥、暴力与死亡的世界。90年代创作转型后,余华小说的潜在主题依然与暴力有关。这种极端而强硬的叙述方式其实隐喻了作者对人和世界本身的独特理解。令许多读者关注的是,余华为什么这样迷恋于血腥和暴力的书写?或许,只有解开了这个谜底,余华精神世界的最后一道大门才会向我们真正敞开。 <一> 余华对鲜血的钟情由来已久。在中国以往的文学作品里,血莫不与道义、气节联系在一起,而余华笔下的血已无关宏旨。“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成名作里,余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鲜红的血液稀释成了“眼泪”,第一次向读者显示了他冷酷的一面。而在那篇以《鲜血梅花》(1989年《人民文学》第一期)命名的小说里,他就兴趣盎然地玩味道:“一旦梅花剑沾满鲜血,只须轻轻一挥,鲜血便如梅花般飘离剑身。只留一滴永远盘踞剑上,状若一朵袖珍梅花。”到了《死亡叙述》,余华则是这样描述鲜血的:“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洗脚水似的。”而“我”却以欣赏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鲜血在地面留下的印痕,毫无痛惜之感。余华曾经坦言:“暴力因为其形式而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①[P162]对暴力的迷恋,使余华在描写鲜血时,禁不住会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欣赏的眼光来打量,甚至以华丽的语言来不厌其烦地精描细写。如在《一九八六》里,余华这样写道:“破碎的头颅在半空中如瓦片一样纷纷落下来,鲜血如阳光般四射……溢出的鲜血如一把刷子似的,刷出了一道道鲜红的宽阔线条。”在这里,鲜血四溢的视觉冲击,给人的不再是惊心动魄的畏惧,而是豪奢的感官盛宴。与此同时,余华内心的暴力倾向、死亡情结也愈来愈清晰地展现给了读者。 “暴力”也是贯穿和理解余华小说的一个关键性词语。早期如《一九八六》、《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作品,写的多是一种纯粹的肉体暴力,并希望用肉体暴力这个寓言转寓“精神暴力”和“思想暴力”。后期如《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了血腥和暴力的场景,但它们的潜在主题其实依然与暴力有关。 以中篇小说《现实一种》为例,尤其能够说明余华那冷酷的暴力美学。这篇小说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余华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暴力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虽然他只是一个孩子,可是已经开始学会使用暴力来获取快乐—— “这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朝堂弟惊喜地看了一会儿,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了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挨了一记耳光后堂弟突然窒息了起来,嘴巴无声地张了好一会儿,接着一种像是暴风将玻璃打开似的声音冲击而出。这声音嘹亮悦耳,使孩子异常激动。然而不久之后这哭声便跌落下来,因此他又给了他一个耳光。” 接着,皮皮抱着堂弟到屋外去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感到轻松自在”。就这样,暴力的旋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旋涡中。成人世界的暴力一旦展开,可绝不像孩童世界那样是非理性的,它是有计划、有安排、有目标的,它要求每一个人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学号:1011010326 班级:文学3班姓名:马娟娟 内容提要: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也使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俄狄浦斯情结。 二、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性本能的基础上以精神分析学为工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俄狄浦斯情结”即意为恋母妒父心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在精神分析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弗洛伊德利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位俄狄浦斯的王子无意识地杀父娶母这个故事,认为俄狄浦斯无意识地杀父娶母,正是童年期的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所具有的情结,故称俄狄浦斯情结(小女孩的那种爱父嫌母的感情则叫做伊赖克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情结是由原始意识逐渐积淀为潜意识的。在意识中,它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同性父母不在时的欢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我(受道德约束的行动)的逐渐形成,这种潜意识被压入意识深处,但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很多文学名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这一情结。 在《俄狄浦斯王》中,神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不论人如何与之抗争,人都逃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2305106.html,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作者:卓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0期 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本文试通过对弗洛伊德认为戏剧中的悲剧效果是源于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对《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阐释、解读,由此对弗洛伊德给出的恋母情结是这部戏剧的主要悲剧根由做出一些反思。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反思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 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也称之为“恋母情结”,它的首次出现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在1900年,他在《梦的解析》中对《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进行了解析,并且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他指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情结”是人类的一个共通点,俄狄浦斯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他认为《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最主要的因素是他的恋母情结所致。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美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过“在文化史上极少有东西像弗洛伊德的这个概念那样深入人心,哦,当然,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我们全都熟悉它”。[1]对于“俄狄浦斯情结”是造成《俄狄浦斯王》悲剧根源来自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文学的创造和欣赏都得从无意识欲望——性本能这一根本动因去寻找。弗洛伊德从戏剧角度来解读的话,是倾向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效果来自于俄狄浦斯王的“恋母情结”。这种情感会让儿子在母亲身上有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而这些会产生无意识的爱以及爱的假想敌。会让他对异性父母持占有的欲望,期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即同性父母死亡,这些都在表明他爱自己的同性父母,厌恨或是排斥自己的异性父母。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中,这两个方面基本上会同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体验主要集中在儿童时期,之后会进入一段潜伏期。到青春期,俄狄浦斯情结又会再次显现出来,但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克制和转移它。俄狄浦斯情结在人格的形成发展和爱的欲望倾向中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弗洛伊德在他的另一本书《图腾与禁忌》里也有谈到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在书中的第一章乱伦畏惧和第四章图腾崇拜在童年时期的再现里,想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这些具有同一图腾氏族的、贫穷的、赤身裸体的食人生番是怎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避免乱伦的出现。我们发现,所有存在着图腾现象的地方,几乎同时也会有这样的规定:把同一图腾当作信仰的氏族成员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也不能通婚。而且这一定律执行的极为严格,男女一样,处罚一般

关于余华经典作品《活着》2000字读后感

关于余华经典作品《活着》2000字读后感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徐福贵的悲剧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本身很艰难,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余华的经典作品,活着读后感2000字。 1、《活着读后感2000字》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出自余华的短篇 小说《活着》的自序。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每当读这本书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 一切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人总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的以为 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所以便忧郁困惑,一筹莫展。读了这本书便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所在,但往往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们想要的幸福。而我就以读了《活着》这本书后的感悟来浅 谈我对“幸福”的一些看法吧! 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活?还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 的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 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后才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因为得来不易, 所以才更加渴望和珍惜。 主人公叫“福贵”,一个在现代人看来略显俗气的名字,可是却代表了那个年代天下 父母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贵?也许他们并不知晓,他们既单纯得可爱,也愚昧到可悲。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诞生,出生在富贵家庭的福贵并没有那么像父母所希 望的那样富贵,他的人生还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最后才知道好好地活着才是老百姓 真正的福贵。想来也是警醒我们每个人:今天你所拥有的如果不努力抓紧,明天也许就不 是你的了。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福贵的一生可谓当时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劳苦大众对于生活的磨难只有坚忍,而没 有力量去改变他。赌光家财,气死老父,他的人生从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胡同,但最可贵的 是他乘着自己年轻气盛,以狂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家珍。他的幸 福大门为家珍而开,也从未关过。 福贵的一生是那么的漫长也是那么的短暂,让我强忍悲痛来复述他的一生吧!成亲不久,赌光家财,气死老父,同时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之柱和物质之柱;家道中落,岳父强 行带走怀孕的媳妇,好在家珍最后回来了;外出买药,不幸被国民党抓壮丁,战场上捡了 一命,但也许是他的母亲一命换一命的吧;回到家以为全家四口人可以安心过上好日子了,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2)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 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认为如此利用,亵渎了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摘要: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先锋;转变;思考;美学;形式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小说家当中创作风格较为独特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展示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1987年至1990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余华创作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第二创作阶段是1991年之后,他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等地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纵观余华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材方面,不能不说暴力美学的体现是余华创作的一个重要风格,这是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恰当的形式会反过来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在创作中用蜂拥而至的暴力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想为读者展示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世界,所以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他倾听到的是来自世界深处分崩离析的声音,因此他的作品中必将出现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更是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更为悲剧性。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开禧元年十二月乙卯务观东篱书。 文中追述了唐大中后诗风的变化,陆游以宽广的胸襟、客观的态度从历史流变中评说倚声的功过。 诗文、别集之后的评论是陆游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论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评思路,即对于任何一种文体,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核心话语,那么它就总有了在那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特定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意义。附于经籍之后的短文,记录整理、收藏、校订的情况,颇具考证风格。如《跋老子道德古文》先叙述了版本流传的情况,接着简要说明了今世罕见的原因,并对自己二十年来的苦求终于得到收获,书籍得以保存感到欣慰。文章语言严谨,文风朴实。书画、法帖、碑铭之后的文字则或考证学术问题,或记录流传情况,或阐释艺术特征,或抒发复杂感情,信手拈来,别具风味,从中可看出宋代文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陆游此类题跋作品,能将多种艺术相结合,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如《跋兰亭序》云:“观兰亭者当如禅宗堪辨,入门便了”,将书法与佛法相结合,以禅宗的妙悟指明了书法欣赏的门径。而《跋临帖》:“此书用笔,霭霭多态度,如双钩钟王遗书,可宝藏也。”虽然只有二十字,却将笔法的神态活现出来,通过古今比较肯定了书的价值。 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与确立,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与其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密不可分,但更基本、更直观也是更重要的还是这种文体本身的体式特征。创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文章的指向,也是体式变化的主要因素。陆游的题跋文有的只是单纯性地记录,以做材料证据,如《跋Ν庵语》:“乾道庚寅十月入蜀,舟过公安二圣,见祖珠长老,得此书。珠自言南平军人,得法于庵云。”短短三十四字,交待了时间、地点、书的来历,叙事平实简单,如行云流水,未掺杂其他抒情、议论成份。此类只对载体记录而不生发的作品在陆游题跋文中并不多见,他大量的题跋作品都不限于对载体的解释、介绍,而是进行多面生发,力尽其变。如《跋吕侍讲岁时杂记》中将昔日与今夕对比,反 映战乱带来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在节物风俗,更在志气人心,“求新亭对泣者”不易,作者唯有抚卷嘘叹。对题跋文体制变化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者的创作目的。陆游的题跋文有多种写作因缘,或忧念国家时事,或追忆故人旧事,或批评文坛风气,或指引、鼓励后进。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自记,作者对所接触的载体进行叙述、记录或评说;一类是应他人请求而作,涉及到所托之人,为题跋文体式变化增添了新的因素。第一类在陆游的题跋文中占大多数,此类文章多是有感而作,议论、描写、抒情不拘于一处,内涵丰富,包容极广。如《跋文武两朝献替记》、 《跋云丘诗集后》、 《跋徐侍制诗稿》等。 陆游题跋文的表现手法多样,比喻、排比、对比等往往融于一体。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最见风神。大致可分为同一领域的比较和不同领域之间的比较两种。同一领域内还有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分别。如《跋乐毅论》中写道:“《乐毅论》横纵驰骋,不似小字;《瘗鹤铭》法度森严,不似大字。此后世作者所以不可仰望也。庚申重九日陆某书。”《乐毅论》世传系王羲之亲书于石,其突出特点是起笔收笔了无痕迹,宛如天来,既各具风姿,又左右顾盼,相映成趣。于古朴中有逸趣,风雅中不失凝重。而《瘗鹤铭》相传是王羲之悼鹤而作,他以鹤舞的神韵运笔,气势宏逸,神态飞动。陆游在此以二碑文作横向比较,虽同出一人之手,却笔韵各异,神态多姿。 题跋文领域的开拓与创新,促进了宋文的繁荣,而陆游的创作又代表了南宋题跋文发展的新高度。宋代散文对文体的回归,对自我的关注,对意义的追寻,对议论的爱好,都为题跋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也为题跋文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和宽广的领域。即使是在南宋偏安的状况下,文化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它不仅丰富了题跋的表现内容,而且赋予它深沉的时代深意。题跋文的价值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它与其他文体的相互影响,以及它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安 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025) 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是:“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 ? 62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浅析《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与革新

浅析《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与革新 摘要: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二十世纪初由弗洛伊德提出至今,一直对学术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便是将俄狄浦斯情结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代表。本文试从俄狄浦斯情结内容本身、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阐释《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和革新。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雷雨》;继承;革新 一、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分析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的妒忌、仇恨的心理。【1】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一主题也的确反复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 弗洛伊德以希腊悲剧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为例,详细阐明了他提出来的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达的儿子,出生时,神谕预示他会杀父娶母,俄狄浦斯随即被生父抛弃,后来他被人收养,并在异邦做了王子。当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怀疑去求助于神谕时,神警告他要远离家乡,因为上天注定他要杀父娶母。而碰巧俄狄浦斯在离开他养父母家的途中遇到了生父拉伊俄斯王,并在偶然发生的冲突中杀死了他;随后,他因解除了狮身人面像对底比斯城的围困,被百姓拥戴为王并与生母伊俄卡斯达结婚育子。直到后来底比斯城瘟疫流行,神谕告知只有把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停止。当俄狄浦斯知道自己杀父娶母这一令人厌恶的罪恶行径时,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自戕双眼,远走他乡。弗洛伊德指出“这种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2】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的提出,引起了众多文学创作者和读者的共鸣。当这种理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中国作家的极大的兴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运用于作品中。《雷雨》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更有甚者将《雷雨》视为中国的《俄狄浦斯王》。《雷雨》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充分展现,但同时又不是对它的简单翻版,而是结合中国社会现实情况,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一、《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 1、以杀父娶母为理论原型 《雷雨》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俄狄浦斯王》,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将以杀父娶母为原型的俄狄浦斯情结展现出来。杀父娶母原型的主要内容为父弃子、子杀父以及子娶母,在《雷雨》中,周朴园对大儿子周萍的不关心、对二儿子鲁大海的遗弃表现了父弃子的内容;周萍对父亲的憎恨并表示“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鲁大海持枪与周朴园谈判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自杀父的内容;而周萍和周蘩漪之间的乱伦关系则是对子娶母内容的展现。 2、浓厚的悲剧色彩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其主人公俄狄浦斯因不能挣脱命运的捉弄而自残,王后伊俄卡斯达自杀了。而《雷雨》的结尾,周萍开枪自杀,四凤跑出周公馆触电身亡并殃及周冲,周繁漪和鲁侍萍病倒、鲁大海消失,让原本好好的两家人家破人亡。 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两部作品悲剧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作品中人物的悲剧都是通过自我

浅谈余华先锋小说《活着》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

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儿子与情人》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分析

韩阳 内容摘要: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体现了主人公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由于对母亲莫瑞尔太太有着俄狄浦斯情结,保罗无论是和米丽亚姆柏拉图式的恋爱,还是和克拉拉的激情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分析了保罗的俄狄浦斯情节。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 1. 《儿子与情人》的创作背景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中最有争议的和最特殊的作家之一。他声称,小说是人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完美工具。艺术的任务是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有足够的勇气打破常规的写作风格,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中表现人性本能的力量。 劳伦斯(1885-1930)出生于英格兰中部诺丁汉郡的伊斯特伍德。他的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矿工。而他的母亲以前是一名教师,在教育方面大大优于她的丈夫。劳伦斯的童年就是在贫穷和父母之间的摩擦之中度过的。劳伦斯曾经在一封信中写道:“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直如同战斗,我一出生就憎恨我的父亲。我还记得,当他碰我的时候,我会因恐惧而颤抖,自我出生前起他就一直很糟糕。”劳伦斯和他的母亲有很深的情感纽带,在母亲的鼓励下,劳伦斯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劳伦斯的母亲就是小说《儿子与情人》莫瑞尔太太的原型。劳伦斯的母亲死于1910年,是劳伦斯帮她过量服用安眠药而死的。这一幕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被重现。现实主义是劳伦斯的著作的主要特征,他的许多小说有一种忧郁的基调。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最多才多艺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除了他最著名的小说以外,劳伦斯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旅行作家。 2. 《儿子与情人》的主要情结 《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准自传性质的作品。这本书生动逼真的描述了劳伦斯早期生活的伊斯特伍德的情景。小说的主人公保罗·莫瑞尔,是以劳伦斯本人为原型;酗酒的矿工父亲和抗拒他的强大母亲是劳伦斯父母的写照;小说中早逝的哥哥威廉,取材于劳伦斯的哥哥欧内斯特。在小说中,母亲从她的大儿子威廉那里来获得代替他父亲的精神满足感。当威廉去世后,他的弟弟保罗成为了母亲眷恋的对象,最终,成为了她的受害者。保罗对米丽亚姆的真爱受到母亲的破坏,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和一个年轻的女子产生真正的爱情;之后,他与有夫之妇克拉拉有了一段激情,这也许是小说中唯一的虚构部分。克拉拉的丈夫是一个酗酒的工人,在教育方面远逊于克拉拉,这和莫瑞尔一家的情况十分相似。虽然克拉拉希望从保罗身上得到更多,可保罗除了性的激情以外不愿做出任何的承诺。两人的恋情结束后,克拉拉回到了她的丈夫的身边。保罗虽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无意识的动机,但劳伦斯却在故事情节中默默地传达了一种信息,只有母亲的死才能解放保罗。在书的结尾,他终于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命了,尽管我们仍然不确定他是否能最终战胜她的影响力。整个故事可以看作是劳伦斯自己的精神分析,一个年轻人如何竭力摆脱母亲的影响。 《儿子与情人》的成功,不仅因为它是劳伦斯的自传,还因为它是一部关于生活的本质的杰作。保罗是迷失于恋爱中的男人的代表。保罗不能全心全意爱一个女人,这源于他精神和肉体的分离。许多评论家分析了保罗的悲剧及其产生的原因。事实上,保罗的悲剧起因于很多原因。有些原因是外部的,来自于他人和社会; 有些原因是内部的。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儿子与情人》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或许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性学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的名字来源于希腊故事。在故事中,俄狄浦斯被预言会谋杀他的父亲,并与他的母亲发生关系(结果确实是如此,虽然他并不知情)。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存在于大多数年轻男孩心中。《儿子与情人》极大的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理论,即俄狄浦斯情结,其中儿子不自觉地渴望他的母亲,而憎恨他的父亲,在小说中得到体现。在小说中,莫瑞尔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浅析余华《活着》

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 班级:汉语言文学七班学号:2009101716 姓名:洪楚钿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讨论《活着》的叙述手法,想将它归类于某种主义。关于这些的讨论有太多了。放弃从作者的角度探寻文本内容,而是从读者的角度进入,结合读者阅读感受和文本内容解读余华的《活着》。 关键词:读者文本共鸣性普遍经验性情感内化 刚开始阅读余华的《活着》时,里面的情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通常令读者捧腹大笑,感觉太过于荒唐。比如父亲“拉屎时就像个穷人了。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走到了粪缸旁,他嫌缸沿脏,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除了福贵父亲蹲在缸上大便的场景外,还有青楼胖胖的妓女被福贵当马骑,满大街的跑。这些情节总体上是轻松愉快的,而福贵就一个浪荡公子哥的形象,没有挣得读者的几分好感。 可是,越往下读,我们会发现,我们轻松不起来了。书名虽然是《活着》,讲的却都是死的事情。因为吃喝嫖赌,福贵把祖上的家产败光,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回来时母亲已经死去。女儿在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可是中国公社化运动、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和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给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了雨生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最后孤伶伶只剩下一个“福贵”独消残年。福贵没有像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打印发给朋友发布者:玄轩 热度49票浏览2516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07年1月10日 20:19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来源:原创作者:玄轩 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恋母情结”,指的是儿童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即儿子依恋母亲,嫉妒父亲;女儿依恋父亲,嫉妒母亲。儿童三到六岁时,里比多(Libido,性本能)集中在自己的生殖器上,受里比多的驱使,男孩要占据父亲的位置,会有与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女孩要占据母亲的位置,会有和母亲争夺父亲的表现。这个时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性器期,也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恋母情结也叫“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nplex),它源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 故事说的是:渴望子嗣的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国王和他的妻子依俄卡斯特阿波罗的神谕说“你将有一子,但命运女神规定你将死在他之手。”拉依俄斯很震惊,于是在儿子刚出生时就把它的两脚踝刺穿,命牧羊人扔到森林里。好心的牧羊人于心不忍,就把婴儿交给为波吕波斯国王放牧的牧羊人,最终为波吕波斯的国王科任托斯收养,取名俄狄浦斯,意即“肿疼的脚”。 俄狄浦斯渐渐长大成人,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得知自己非科任托斯亲生,他对此寝食不安,于是去请求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阿波罗对他说:“你将杀死你父亲,娶你母亲为妻,并生下可恶的子孙留在世上。”俄狄浦斯唯恐预言实现,当即离开波吕波斯前往俾俄喜阿。路上一个驾车而过的男子盛气凌人地吆喝他让路,俄狄浦斯愤怒地杀死了他然后继续上路。他不知道这个男子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来到底比斯城下,俄狄浦斯轻而易举地破除了威胁底比斯王国的人面狮身的怪物斯芬克司的关于“人”的谜语,赢得了底比斯王国和前国王的妻子依俄卡斯特为妻,他们一同治理底比斯,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他一直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底比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瘟疫,全城都被病毒和饥荒所笼罩。阿波罗的神谕告诉他:“是杀害前国王拉依俄斯的血腥罪恶使得全国人民陷于沉沦。”于是俄狄浦斯请来最受人尊崇的盲者先知提瑞西阿斯帮忙缉凶调查。在百般恳求之下,先知终于无奈地说出真相:“俄狄浦斯,那正是你呀,你的罪恶使全城遭殃!你杀害国王,和你所爱的人在罪恶中一起生活!” 真相终于大白,既是母亲又是妻子的依俄卡斯特受不住这一打击吊死在卧房里,俄狄浦斯也因逃不脱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悲痛万分地刺瞎了双眼,好让自己不再看见命运安排下自己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他离开了底比斯,带着狂乱的心情开始在世界各地盲目地流浪直至老态龙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洗刷杀父娶母的罪恶,等待着命运女神的最后判决。俄狄浦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了杀父娶母的第一悲剧性人物。 精神分析学的泰斗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故事,道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也即恋母情结。他陈述道:“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他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观察表明,这种情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我们把它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nplex)。它在儿童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固定的异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弗洛伊德认为,有关俄狄浦斯的传说只是以稍为和缓的方式展示了源于儿子的两种极端的愿望,即杀父娶母,真正的亲子关系还远比作这个神话故事所揭示的复杂得多。 有人说,俄狄浦斯是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弗洛伊德认为他是因恋母杀父,这就冤枉了一无所知的俄狄浦斯。其实不然,弗洛伊德正是通过俄狄浦斯这一形象揭示出恋母情结的无意识性。儿童最早接触的异性就是自己的父母,由于里比多的驱使依恋与自己异性的一方父母,嫉妒乃至怨恨另一方。然而社会道德规范并不支持这一亲密关系,儿童必须将这一情感压抑到潜意识里而不再提及。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低而非过高估计了它的影响。恋母情结如果不受控制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杀父娶母,这就是为何弗洛伊德要借用俄狄浦斯的故事来揭示这一情结。在弗洛伊德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