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

《幼儿心理学》作业一

●复习要点一: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是在1879年。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能力、气质、性格。

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4.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游戏。

5.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6.人的大脑皮层中的颞叶是跟人的哪种感觉有关联听觉。

7.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8.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谈虎色变。

9.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10.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3岁~6、7岁。

1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行为主义学说的是人的发展中遗传起到极大的作用。

13.下列哪项不是

..幼儿心理学一般应用的研究方法写作法。

14.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15.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复习要点二:

1.心理是主客观在具体活动中的对立统一。

2.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3.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由于观察法能主动引起一定的心理现象,所以常用于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

5.让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

6.心理活动不是由心脏产生的,是由大脑产生的,所以,心理是大脑的机能。

7.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8.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跟像镜子对人的反映不同。

9.儿童身体发展的顺序是从头部—下部,从上肢—下肢逐渐发展。

10.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也学不会这些行为。

1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12.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13.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4.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

15.心理测试的信度是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与实得变异的比率。

●复习要点三:

1.心理的本质是: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心理也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1)遗传与生理成熟

A、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并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可能性。

B、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2)环境与教育:环境与教育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能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3)实践活动: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游戏、日常生活、早期的学习和劳动。

3、观察法的优点是: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观察到的情况比较真实可靠。

观察法的缺点:

(1)难以重复观察、检验

(2)难以排除干扰因素

(3)要观察的现象不受人为控制

(4)结果受个人因素影响

●复习要点四: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两个由狼抚养过的女孩,

大的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他们两个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她们的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四肢着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喜欢吃肉,不会说话。阿玛拉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单词,勉强说几句话,死的时候估计有16岁,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来解释狼孩的现象:狼孩出生虽然有正常、良好的遗传素质,但由于他们从小和狼群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狼性。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接受人类的知识、语言方面的教育,到7、8岁的时候才回到人类生活,这时已经错过了学习人类知识和语言的关键期。这正好说明了人类生活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要点二

复习要点一: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嗅觉刺激。

2.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

4.“灰色长方形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一些”这是感觉的什么现象对比现象。

5. 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能辨别上下。

6.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或记住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这是机械识记。

7.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8.一个人能同时把歌唱好,能把舞跳好,能注意在队列中与别人对齐,是注意的分配能

力好。

9.没有自觉识记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是无意识记。

10.“视崖实验”说明实验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1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草原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想象。

12.婴儿认生现象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13.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14.科学家创造发明新产品,离不开创造想象的作用

15.影响人们无意注意的因素是: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和周围事物的对比情况、.刺激物的新奇程度、人的兴趣和情绪状态、人的过去经验。

16.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再造想象为主特点。

17.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能再认的一般能再现。

18.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19.下列关于记忆说法不正确的是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对我们的记忆保持量没多大影响。

20.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识记过材料的保持量大于刚识记时的保持量,这种现象叫记忆的恢复现象。

●复习要点二:

1.人走在街上,由于害怕有时会把风吹动的树影当成人影,这是一种幻觉。

2.不是任何的外界刺激人都能感受得到。

3.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

4.美术活动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所以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就要适当多开展美术活动,也要开展其他的活动。

5.中班幼儿已经能对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分辨清楚了。

6.知知觉是感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7.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8.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自始至终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9.看完电影之后,还记得电影的情节,这是形象记忆的结果。

10.幼儿初期的形状知觉发展程度是: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椭圆形。

11.创造想象的形象是独创的,带有首创性。

12.感觉的剥夺实验说明感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

13.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14.在上课的幼儿往往很容易注意到飞进教室的蝴蝶,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

15.如果识记的内容成为活动的对象,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16.年龄越大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

17.我们要多向幼儿提出记忆的任务,尽量减少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就可以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18.幼儿有时会把主观臆想的事物当作亲身经历来回忆。

19.幼儿的想象往往有虚构夸大的成分。

20.多让儿童练习计数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复习要点三:

1.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

(1)幼儿对活动目的的明确性程度。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2)教师能否合理组织活动。教师如能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合理组织活动,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3)幼儿对活动有没间接兴趣。当儿童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4)幼儿的意志水平和抗干扰能力。

2、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表现出的特点有:

(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往往不能自觉、有意识地观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个人兴趣和情绪影响改变观察目的。

(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观察的时间常常不能持久,随年龄增长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延长。(3)观察不够细致,比较笼统。幼儿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概轮廓,不能观察到事物的细致部分。

(4)观察缺乏顺序。幼儿观察往往缺乏一定的顺序,不能有条理地观察。

(5)观察不够深入。幼儿往往不能观察到各事物或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复习要点四:

1.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是因为四岁儿童的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四岁儿童能辨别上下、前后,但不能分辨左右方位,因此很难把左、右脚的鞋子分开,把左右手分开。

2.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壮壮不是说谎,是他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幼儿期儿童想象的特点是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壮壮把现实中的蜗牛夸张成拳头大,夸大了吃饭的数量,并不是他在故意撒谎,而正是他心理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资料三

●复习要点一:

1.依赖动作和感知来进行的思维是直观行动思维。

2.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3.幼儿更容易掌握下列的哪些概念动作概念。

4.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幼儿期。

5.良心是属于道德感情感。

6.幼儿常常叫太阳做太阳公公,把风叫做风婆婆,这是幼儿思维中的泛灵论特点。

7.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这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

8.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9.以下关于思维说法不正确的是思维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10.人们可以通过表情来表达和交流感情,这是情感的信号作用作用。

11.幼儿比较少使用的句型是双重否定句。

12.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或内心感受,我们称之为情绪情感。

13.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

14.下列描述幼儿语音发展特点错误的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是5-6岁。

15.幼儿使用的句型中很少出现的是双重否定句。

16.“当机立断”反映的是人处于应激的情绪状态。

17.幼儿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是他们的美感在起作用。

18.宝宝说“妈妈鞋”这说明他的语法发展处于双词句阶段。

19.思维是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现事物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反映了思维的组织性。

20.幼儿最先掌握的是名词。

●复习要点二:

1.3岁前的婴幼儿大多采用的是对话式的交际方法。

2.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幼儿并不总是无忧无虑的,也会有情绪困扰。

4.母亲和婴儿最初的交流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5.幼儿对事物进行概括时,往往能概括到事物内部的外部特征。

6.在幼儿使用的句子当中,大量是简单句。

7.幼儿的情绪容易外显,不善于掩蔽自己的真实情绪。

8.小班的幼儿开始告状,这是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9.幼儿有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为促进他们书面语言的发展,应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10.情绪是比较短暂、带有情境性的,情感体验是比较持久、深刻的。

11.“怒发冲冠”是描述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

12.当我们问幼儿如果把西瓜子吃进肚子里会怎样,幼儿回答头上会长西瓜,这是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起作用。

13.儿童在出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反应。

14.通过思维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所以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5.幼儿的韵母发音正确率高于声母。

●复习要点三:

1.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情绪不稳定、容易变化;情绪外露;情绪容易冲动;情绪容易受感染,表现在情感方面有以下特点:

(1)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化

(2)高级情感开始形成

(3)道德感

3岁后逐渐产生初步的道德感如自豪感、友谊感等,但很表浅。

(4)理智感

5岁左右,儿童的理智感明显发展,表现为好奇好问。6岁左右表现为喜欢智力游戏,争强好胜。

(5)形成初步的美感

2.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的特点:表现在掌握概念方面容易掌具体形象的概念,如实物概念、动作概念等,难以掌握抽象的概念,表现在判断、推理方面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外部联系出发从自身社会经验出发,不能服从任务和目的缺乏明确的依据。

●复习要点四:

1.问一个中班幼儿“为什么皮球会从椅子上滚下来?”他会回答“因为他不想呆在椅子上”。问他“为什么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下去?”他会回答“因为木块大,所以浮起来。铁块小,所以沉下去”。从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得出:幼儿时期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所以从不想给别人发现就要藏起来这个生活经验出发,认为皮球从椅

子上滚下来是因为他不想呆在椅子上。而对木块和铁块沉浮原因作出那样的判断进是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大小情况出发行判断推理,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点

2.妮妮是个比较文静的小姑娘。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妮妮像变了个人似的,又给客人唱歌又表演跳舞,还把她所有的玩具都翻出来让客人玩,妈妈说妮妮是“人来疯”。从幼儿情绪发展特点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得出:妮妮的人来疯现象反映出幼儿的情绪特点。幼儿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而冲动起来,又不能很好地抑制,因此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就表现出特别兴奋。

《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资料四

●一复习要点一:

1.自尊、自豪感是自我体验。

2.对待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是性格。

3.下列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气质类型的人不会形成相同的性格特点。

4.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

5.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

6.安全型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7.某幼儿特别喜欢拼装变形金刚,而且拼得又快又好,这说明他的操作能力发展较好。

8.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和孩子的交往很少,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常常表现出不耐烦。

9.一个幼儿热情直率,活泼好动,反应快,动作迅速,适应能力强,但兴趣变化大,经常是三分钟热度,其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10.有一位孩子,不愿自己独自玩耍,与妈妈分离时哭闹不安,很难接受陌生人亲近,与妈妈重聚时会紧紧缠着妈妈,有时又会表现出生气、反抗、踢打妈妈的行为。这个孩子的依恋类型是矛盾型。

11.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特征

12.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新权威。

13.幼儿和同伴进行交往,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

14.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动力特点。

15.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准确的是没有心理异常、疾病,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

●复习要点二:

1.人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往往指的是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

3.性格会掩盖或者改变人的气质特点。

4.从总体上来说,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强。

5儿童对成人的依从性在幼儿时期是最强的,以后会逐渐减弱。

6.幼儿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

7.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较难发生变化。

8.幼儿虽然表现出各种气质特征,但教师不应该轻易对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

9.性格无好坏之分。

10.只有少数儿童智力明显优于或低于中等水平。

11.气质既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也影响工作效率。

12.人在出生时已经表现出气质类型的差异。

13.在“点红实验”中,儿童懂得去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意味着他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14.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

15.布鲁姆认为人的智力在4岁时已发展50%。

16.对于气质的生理基础,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人体内何种体液占优势较多来决定人的气质类型。

17.幼儿的口吃并非是因为他的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存在缺陷。

18.幼儿会通过模仿和强化习得攻击性行为。

19.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态度。

20.食品添加剂过多或铅中毒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多动症。

●复习要点三: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4)行为统一和协调

(5)个性特征良好

2、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有:

(1)平等、尊重原则

(2)真诚、信用原则

(3)互助互利原则

(4)相容原则

●复习要点四:

1.丁丁是个男孩子,他精力旺盛,情绪很容易激动,一点小问题就和同学发生争执;爱出风头,经常在课堂上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被教师表扬就得意洋洋,被批评就垂头丧气。丁

丁的气质偏向于胆汁质类型,对这类型的儿童,教师要教会他们自制,养成守纪律的习惯。一旦他们在遵守秩序方面取得进步,教师就要及时表扬他们,以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固定下来。

2.中班幼儿王峰个性比较内向,动作较慢,常常落后于其他的小朋友,班主任李老师常常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你真笨,全班同学当中最笨就是你了,我看你最好去小班读算了。”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看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幼儿时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成人对儿童评价偏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也就偏低,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比如: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孩子中班(4-5岁)的孩子 大班(5~6岁)的孩子之间就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1、年龄越大,心理越成熟,对吗? 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分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儿童大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也是有次序的;

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如苹果,孩子会看、摸、尝、闻) 带各种水果到学校,让小朋友观察、分析、对比、品尝 还有:大班孩子学数学,2+3=5孩子对于数字缺乏具体的形象感,老师教的过程中要抓住孩子的思维特点,可以借助具体实物来进行教学,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这样孩子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学会。 2.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如小孩子拿着一个圆圈,他会把它当

2013年版幼儿心理学作业

1.第1题 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 B.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特别迅速的时期 C.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D.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印刻的时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消极词汇是指()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 A.本能的恐惧怕生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 D.预测性恐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

A.视崖装置 B.刺激偏好程序 C.斯金纳箱 D.纵向追踪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A.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B.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时期心理过程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C.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D.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及原则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由于成人说喝开水不生病,儿童也给鱼缸里加上开水,这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方法,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以下是小编带来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一【教育心理学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

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讲师,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1、 婴儿大脑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1 分) A.大脑单侧化 B.大脑重量的增加 C.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D.大脑形态的发展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A 2、 对先前经验在延迟一定时间后出现对该经验的模仿行为叫做()。(1 分) A.观察学习 B.延迟模仿 C.模仿 D.再现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B

3、 一般而言,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是在()。 (1 分) A.6~8岁 B.7~9岁 C.8、9~10岁 D.11~12岁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A 4、 婴儿期常常出现的“破涕为笑”反映了情绪的()。 (1 分) A.易受感染性 B.冲动性 C.两极性 D.不稳定性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D 5、 在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左右。

(1 分)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D 6、 ()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1 分) A.3~6岁 B.7~10岁 C.8~9岁 D.11~12岁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B 7、 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是在()。 (1 分) A.小学一、二年级

B.小学三、四年级 C.小学四、五年级 D.小学五、六年级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D 8、 书面言语的发展超过口头言语发展是从()。 (1 分) A.小学二年级起 B.小学三年级起 C.小学四年级起 D.小学五年级起 我的答案:未作答 得分:0分 参考答案:C 9、 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后,小学儿童还是认为两者大小一样,且形状可以改变回来,这说明小学儿童的思维具有()。 (1 分) A.反演可逆性 B.类别系统化

儿童学习心理重点

第一章、儿童学习心理第二课 一、 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1882)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美国的霍尔是第二个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腮裂的,这是重复鱼类的阶段);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3、比奈: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测验方法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较多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4、心理学家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被试的行 为及其变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它手段或仪器予以详细记录、 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集中观察指在长时间内连续观察;分散观察是按一定的时间进行的间隔观察,每次观察一段时间,反复进行。全面观察即在一定时期内对被试的 心理面貌进行方方面面的观察以了解被试一定时期内全部心理的 表现;重点观察是在一定时期内,选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 某些方面进行观察;从规模上看,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一 组儿童;某一个儿童。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情景下研究儿童的心理,所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过,使用观察法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要坚持观察的目的性、 客观性、全面性和观察对象的典型性。 ②调查法:是指通过被调查者对所问的问题的回答来收集资料,弄清事实,发 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 直接调查法是由被研究者本人直接回答所问问题的方法。如对某个学生的调查可以通过对其本人提问来进行。间接调查法是由熟悉被研究者情 况的人来回答问题的方法,如对某个学生的调查也可以通过对其家 长、老师、其他同学来进行。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 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 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同时调查很多人,能在短时间 内收集到大量信息,但难以保证每个被调查者都能如实无遗漏的回

幼儿心理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幼儿心理学 1.第1题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B.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D.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对儿童意志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的是 A.动作的熟练 B.情感的发展 C.言语的发生 D.有意运动的发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A.力比多 B.心理社会危机 C.自我的调节作用 D.心理防御机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儿童的个性主要是在()产生的。 A.交往过程中 B.遗传作用下 C.自我意识下 D.教师影响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使心理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A.遗传因素 B.生理因素

C.环境和教育 D.遗传、生理成熟和环境教育 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7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 A.儿童智力的发展上 B.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C.儿童动作发展上 D.儿童个性发展上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无条件发射性的笑、条件发射性的笑 C.对声音的笑、对陌生人的笑、对熟悉人的笑 D.无笑、无条件发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 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9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2、幼儿教学特殊性。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3、幼儿的教材更广。4、幼儿学习即活动。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 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3. 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㈠、罗杰斯罗杰斯的学习观: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3、学习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 4、如何促进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4)从做中学。 评价人本主义: 贡献: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局限: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三、认知学习理论 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发现法学习的优点: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

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随堂测试卷

随堂测验 第二章幼儿记忆的发展 姓名____ 班级_____ 第一题填空 一、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_保存__、_加工_和__提取_的 心理过程。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再认能力__的提高。 三、两个关于__延迟模仿__和__客观永久性__的研究实验证明了婴 儿具有回忆能力。 四、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__识记__和__再认__中,还表现在 更复杂的__分类编码__活动中。 五、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__识记目的__、不需特定的__识记方法 __、不需特殊的__意识努力__的识记。 第二题名词解释 1.内隐记忆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无意识影响。 2.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3.记忆恢复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 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4.模糊跟踪理论大脑在组织和编码信息时,产生一个概要的模糊 版本。 5.记忆策略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 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第三题单项选择

1.(B)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A、情绪记忆 B、自传体记忆 C、长时记忆 D、有意识记 2.在记忆中,后来回忆的内容比即时回忆要多,这种现象称为(C) A、有意识记 B、长时记忆 C、记忆恢复 D、瞬间识记 3.(A)有助于儿童利用已有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也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识的发展。 A、自传体记忆 B、感觉记忆 C、形象记忆 D机械识记 4.在整个幼儿期,(D)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记忆恢复 D、动作识记 5.与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是(C) A、复习 B、背诵 C、及时复习 D、及时背诵 第四题多项选择 1.从记忆的态度方面可分为(A、C、D、E) A、无意识记 B形象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识识记 E、有意识记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分别有感觉记忆(B)暂时记忆(D)长时记忆(E) A、0~0.25秒 B、0.25~2秒 C、2~5秒 D、60秒以内 E、60秒以上至终生 3.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D、E) A、幼儿以无意识记为主 B、幼儿有意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幼儿心理学作业

幼儿心理学作业 1、如何理解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觉给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提供了必要的材料,没有感知觉的基础,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情感等较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所左右,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应重视幼儿的感知觉发展研究。 具体而言,感知觉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1)感知觉是幼儿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2)两岁前幼儿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3)感知觉在整个幼儿阶段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鉴于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应重视对儿童的感知觉教育。 (1)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注意发展幼儿的知觉能力,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等 (3)重视幼儿的视听觉发展 (4)关注幼儿触觉的发展 (5)进行教育要尊重幼儿感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幼儿感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 2、如何根据幼儿触觉探索的特点,谈一谈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幼儿触觉发生发展在出生时,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就是触觉的表现。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注意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在整个学前期儿童还是较多依靠触觉或触觉与视觉、听觉等其他感知觉的协同活动来认识世界。触觉除了对儿童认识世界有重要作用,也在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是依恋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依赖于身体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运动觉的发展对幼儿动作的发展以及整个心理的发展有重要

东师《幼儿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

2017秋17春幼儿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幼儿的注意开始能够保持在10分钟左右是在() A. 幼儿前期 B. 幼儿中期 C. 幼儿后期 D. 小学低年级 正确答案: 2. 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往往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说明人的注意具有() A. 指向性 B. 内在性 C. 集中性 D. 稳定性 正确答案: 3.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是先天决定论的代表,也是当前影响最大的语言获得理论,其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阿尔波特 C. 斯金纳 D. 乔姆斯基 正确答案: 4. 下面不属于幼儿期基本情绪的是() A. 焦虑 B. 快乐 C. 痛苦 D. 恐惧 正确答案: 5. 想象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是()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小学低年级 D. 青春期 正确答案: 6.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 A. 语言智能 B. 人际关系智能

C. 音乐智能 D. 数理逻辑智能 正确答案: 7. 幼儿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是在()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正确答案: 8. 幼儿理智感明显发展起来是在() A. 3岁左右 B. 4岁左右 C. 5岁左右 D. 6岁左右 正确答案: 9. 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的荫芽,幼儿的情感开始由事物的内在特征而引起。这说明幼儿情感() A. 深刻化 B. 丰富化 C. 具体化 D. 细致化 正确答案: 10. 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 感觉 B. 知觉 C. 感知觉 D. 统觉 正确答案: 幼儿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1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新的智力理论主要包括() A. 智力的因素理论 B. 智力的结构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 D. 智力三元论

(完整word版)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看见”、“听到”、“想象”、“记忆”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需要、兴趣、理想 B.认识、评价、体验 C.世界观、动机、爱好 D.能力、气质、性格 3、(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4、“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 )。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5、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 ) A.1岁~3岁 B.出生~1岁 C.7岁-12、13岁 D.3岁~6、7岁 6、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 A.脑的成熟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 7、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又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实践活动 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实践活动 D.环境和教育

9、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10、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1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1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活跃的主观因素是( )。 A.幼儿的需要 B.幼儿的能力 C.幼儿的性格 D.幼儿的行为习惯 13、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生理成熟 14、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 A.感知觉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15、大脑部分受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 D.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认识过程 B.注意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包括幼儿全部的心理活动,具体说有( )等。 A.幼儿的能力 B.幼儿的性格

学前心理学作业

学前心理学作业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学前心理学》作业 一、填空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是、、 。 2、新生儿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 是、、 。 3、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是以为主,以为主。 4、感觉既是一种_____ _ ,又是一种_______ 现象。 5、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是 . 6、3---6岁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占优势,_________逐渐发展。 7、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 两大类型。 8、幼儿真正掌握数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9、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 、 _____ _ _。 10、广义的学前期是指 _______ 。 11、个体发展中发生和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 。 12、婴儿视觉集中现象在出生后___个月时表现比较明显和频繁,此时婴儿 的视线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称为_______ ,______个月时 能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称为 _______。 13、儿童心理实验分为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三种。 14、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1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16、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___ _____ 、 _______ _ 、________ 、 _____ ___ 四个阶段。 二、判断题 1、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学前期开始发生的。() 2、根据一两次观察结果就可以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

幼儿心理学(已整理)教学文案

幼儿心理学(已整理)

幼儿心理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P1(定义) 2、一般认为,在幼儿主题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P4(填空) 3、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P5(辨析) 4、简答: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P5-10 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环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3.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5、简答:教育为什么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P10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二,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第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P12(填空) 7、简答:为什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P13 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2.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8、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9、简答: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中,客观性原则包括哪两方面的含义:P16 第一,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10、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P17(定义) 11、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P1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注意分配的 能力。 4.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其中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 意的分散。 5.从亮的地方走进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才能慢慢看清,这是使视觉的感受 性提高(提高/降低)的暗适应现象。 6.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7.入学后,小学儿童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未可达成人水平。 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10.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二、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A)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2、“月明星稀”是(D)现象。 A 错觉 B 暗适应 C 明适应 D 感觉的对比 3、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B) A 对比 B 适应 C 联觉 D 后像 4、“注意来往车辆”这句话表明注意与(C)过程的共同关系 A 记忆 B 想象 C 感知 D 思维 5、小学儿童的感觉中,(B)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听觉 B 视觉 C 肤觉 D 思维 6、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由于(C)的水平不高引起的 A 大小知觉 B 形状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时间知觉 7、人脑对客观事物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A)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 B 感觉适应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时限 C 错觉是一种知觉,只不过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D 个体的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 9、人们进入超市,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0、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的光波 A 290—500毫米 B 390—600毫米 C 390—800毫米 D 490—800毫米 11、描述了时间特性的注意品质是(B)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12、“鹤立鸡群“说明事物在()情况下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以及心理的实质 2.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初识幼儿心理学,萌发对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教PPT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导入 1.提问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你知道哪些心理现象? (2)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二、新授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能力 个性气质 性格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例1:用手拉砝码实验 p5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要体现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例2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三、总结复习,抽查学生识记情况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3.心理的实质 四、作业布置 1.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2..心理的实质 教学反思:

2020年春《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多动症产生的原因。 1.与遗传有关 2.与大脑发育有关 3.与人格特征有关 4.与脑损伤有关 2、 ?婴儿将养育者作为工具使用是其使用工具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4.第四阶段 3、 将学习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标准是。 1.迁移的效果 2.迁移的对象 3.迁移的向度 4.迁移的发生方式 4、对于被拒绝者,幼儿教师需要 1.多赞美其优点,加强其信心 2.多给他发言的机会 3.加强行为管束 4.引导较活泼的同伴带他一起活动 5、 提出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方式”的是。 1.认知主义 2.行为主义 3.人本主义 4.建构主义 6、 提出"替代强化”观点的是。 1.斯金纳 2.班杜拉 3.华生 4.罗杰斯

认为语言(心智活动)是幼儿在环境中经由探索、解决问题而建构出来的是。 1.行为主义的观点 2.乔姆斯基的观点 3.皮亚杰的观点 4.维果茨基的观点 8、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1.流畅性 2.独特性 3.灵活性 4.丰富性 9、韦纳归因理论三维度不包括。 1.外部来源 2.稳定性 3.操作性 4.可控性 10、“价值澄清”教学法属于。 1.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1、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满足以判断行为好坏”属于。 1.避免惩罚、服从取向 2.相对功利取向 3.寻求认可取向 4.遵守法规取向 12、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1.幼儿的养护者 2.幼儿的榜样 3.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4.幼儿的观察者 13、婴儿通过自身动作活动,反映出他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1.操作条件作用 2.模仿学习 3.经典条件作用 4.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14、研究证明,大脑左右半球具有功能分区,属于左半球信息加工的是。

幼儿心理学知识提要

幼儿心理学知识提要(文中粗体字部分属重点掌握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4、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横向研究比较。 6、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8、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稳定的立的心理过程,而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注意。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3、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儿童的视觉敏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6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17、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8、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两种,感觉对比一是先后对比,二是同时对比。) 19、幼儿期健忘:缺乏回忆幼年期事物的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 20、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秋幼儿心理学在线作业

华师在线 1.第1题 消极词汇是指()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 A.科学心理学 B.科学儿童心理学 C.科学发展心理学 D.科学社会心理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 是因为()。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 A.怕

B.怒 C.悲 D.爱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皮亚杰认为7~11、12岁儿童思维的发展处在()。 A.形式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差别的社会反映、有差别的社会反映、特殊情感联结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 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C.过程非常缓慢 D.成熟较晚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婴儿注意出现的视觉偏好指的是()。 A.色盲 B.视觉上有偏差 C.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 D.经验影响了婴儿的注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4岁 B.2~5岁 C.3~6岁 D.3~8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6题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相关研究 D.因果研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7题 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