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原则》标准的分析及应用-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标准的分析及应用-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标准的分析及应用-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

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标准化工作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准则,做好标准化工作,对于推动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修订;在公司内部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公司应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化系统效应。 1.3 公司成立标准化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标准化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标准化工作在技术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由产品开发部门归口管理,日常标准化工作由产品开发部门工艺研究所负责,管理标准由公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2 公司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职能 2.1 贯彻执行上级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2.2 贯彻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 2.3 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参加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讨论审定会议,对标准草案及时提出意见。 2.4 制定和修订企业标准。 2.5 进行企业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进设计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参加产品鉴定会议,发表标准化审查报告。进行定型后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2.6 负责对各部门、分厂(分公司)标准化工作业务指导,督促兼职标准化员做好对工艺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提供有关标准化资料。 2.7 负责有关标准的宣贯和有关标准化知识的讲座。 3 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 3.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月做好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总结,做好标准化工作的年度总结。

支撑平台工具使用说明

目录 1综述 (2) 2winnttcp (3) 2.1 简介: (3) 2.2 操作方法 (4) 2.2.1 链路状态图 (4) 2.2.2 链路详细信息页 (5) 2.2.3 配置选项页 (6) 3tcpout (7) 3.1 简介: (7) 3.2 操作方法 (7) 4 S10see (8) 4.1 简介: (8) 4.2 操作方法 (9) 4.2.1 支撑系统信息页 (9) 4.2.2 支撑打印信息页和业务打印信息页 (10) 4.2.3 参数设置页 (10) 5 Printctl (12) 5.1 简介: (12) 5.2 操作方法 (12) 5.2.1流向选择页 (12) 5.2.2业务模块选择页 (13) 5.2.3测试选项页 (13) 6 Ommsee (14) 6.1 简介: (14) 6.2 操作方法 (14)

1综述 支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上层应用进程提供和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调用接口,对应用进程进行基于消息的调度,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统一管理定时器和内存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运行参数,捕获各种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和相应处理。 支撑系统各个主要模块的分布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实线箭头为链路建立的方向:

2winnttcp 1.1 简介: winnttcp又称小轮子、小齿轮,是运行在后台服务器129-139节点以及客户端30-64,165-199,210-239上的通信程序,专门负责建立、维护通信链路以及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应用进程通过调用动态连接库comm.dll中的接口函数RegisterOnZXTcp注册到winnttcp,然后就可以调用接口函数ZXClientSendMsg来发送消息到其他本地或远端的应用进程了。 Winnttcp启动以后,通过读取配置文件$WINNT\tcpseek.ini中的信息绑定本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侦听远端节点发来的连接(当本机设为服务器时),同时也通过读取配置文件中的远端节点的节点号和IP地址,向远端节点发起连接,默认情况本地绑定的端口和要连接的远端端口号都是5000。 关于comm.dll中的接口函数使用方法,详见如下文档: winnttcp启动以后会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自动建立好所有链路; 应用进程通过comm.dll与winnttcp交互,调用comm.dll中的接口注册到winnttcp,将消息发到winnttcp,然后由winnttcp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若为本节点的进程,则winnttcp 直接将消息发往目的进程,若为其他节点上的进程,winnttcp会检查与远端节点链路是否已建立,若建立,则将消息发送目的节点,目的节点上若运行的是winnttcp则目的节点上的winnttcp会将接收到的消息分发到目的进程,若目的节点上运行的是NT/UNIX或MP支撑,则这些支撑的通信模块会将消息分发到目的进程。 在发送消息接口函数ZXClientSendMsg中会在所有业务消息之前加上一个29字节的消息头,然后再发到winnttcp,消息头中主要包括消息发送者的PID、消息接收者的PID、事件号、消息长度、加密域等内容: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32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办法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各部、室、矿、队、公司: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公布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目录的通知》精神,使我公司对矿用产品煤安标志进一步管严、管细,确保安全生产。经研究,现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办法修订如下,望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具体管理办法: 1、供应部在购进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时,必须首先审查和索要与所购物资的规格型号相对应的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标志证件的复印件,并加

盖生产单位公章(不少于两份)并在签订购货合同内容中明确规定。 2、供应部所购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收料单必须经公司指挥中心机电部盖章,方能报账。设备收料单上,要注明铭牌上的安全标志号与安全标志证书的煤安号必须一致。 3、机电部要有专人对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批准号进行分类管理,要建立台账,有详细记录,在盖章时要认真核对安全标志复印件,鉴定安全标志的真伪,并对安全标志证件统一编号妥善保管。 4、企管部、财务部要严格按照目录进行把关,属于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机电部没有盖章的不予报账。否则,将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5、地面使用的有关产品,收料单中要注明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何人批准,机电部可以不登记,但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7全文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7全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7全文》是有达内考试网为你整理收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第三条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第四条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二章企业标准的制定 第五条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三)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四)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第七条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一)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二)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三)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六)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七)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第八条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第九条审查企业标准时,根据需要,可邀请企业外有关人员参加。

云服务支撑平台及重大应用-简(参考文献)

重大项目建议 云服务支撑平台及 重大应用 清华大学 2010年5月28日

目录 1背景、需求和战略意义 (3) 1.1背景 (3) 1.2需求 (3) 1.3战略意义 (4) 2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国内优势 (5) 2.1技术发展现状 (5) 2.2存在问题 (6) 2.3国内优势 (7) 3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思路及主要内容 (8) 3.1技术发展趋势 (8) 3.2发展思路 (9) 3.3主要研究内容 (10) 4技术与产业关联分析 (11) 5研究基础、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 (12) 6发展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6.1发展目标 (13) 6.2经济效益 (14) 6.3社会效益 (14) 7发展路线图 (14)

1背景、需求和战略意义 1.1背景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互联网、3G、无线宽带网络、无线传感等多个网络正在融合为泛在信息网络,“无时无刻不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环境下,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正在兴起。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架构,云计算不仅对信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工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2]。 基于云计算的云制造模式正在形成和快速发展。云制造,是在“制造即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借鉴了云计算思想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在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这种制造模式可以使制造业用户像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3]。 云制造需要采取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制造服务,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 1.2需求 1、云服务平台是实现云计算技术落地的必然需求 云计算平台只是提供云服务的第一步。对于提供公共的云服务这个目标而言,建设云计算平台还仅仅是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应用软件方面,目前国内的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内容有限。而应用软件部署、系统和软件管理、收费模式等方面更是接近于空白[4]。因此,建设面向具体应用和业务的云服务平台,提供公共的商业云服务,是实现企业业务和IT融合的必然需求,也是保证云计算落地的根本途径。 2、云服务平台是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服务业转型,实现云制造的必然需求

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1 目的 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标准化管理。 2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企业标准化管理职能,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企业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的管理以及企业标准编号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标准化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TB/T 2002-2004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 3.2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4 术语和定义 4.1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4.2 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活动。4.3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 4.4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4.5 技术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4.6 管理标准(制度)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管理制度(统称管理标准)。 4.7 工作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4.8 职能标准 在技术管理、工作标准中,为实现相同或相近的功能,而制定的系列标准的总和。 4.9 个性标准 在各职能标准中,为实现各种技术、管理、工作的功能,而制定的各个特性标准。

5 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 5.1 公司标准化组织机构图见附录A。 5.2 公司标准化工作决策机构是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担任,委员分别由有关部室主要领导担任。 5.3 企业标准的审查机构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领导下的三个标准审查组即技术标准审查组、管理标准审查组和工作标准审查组。其分别由信息科技部、规划发展部和人力资源部的技术、管理和标准化方面人员组成,负责企业标准报批前的审定。 5.4 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是信息科技部,负责统一管理企业标准化业务,并负责技术标准的工作。5.5 规划发展部负责管理标准的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标准的工作。 5.6 其余各部室和车间设兼职标准化员,负责本单位的标准化工作。 6 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职责 6.1 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职责 a) 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制定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b) 组织编制和实施公司的技术标准化工作计划和年度计划; c) 组织制订、修订并经批准发布公司的企业标准; d) 会同公司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组织重大标准的实施,组织实施国内外各类标准; e) 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f) 讨论企业标准化重大事项,提出标准化奖惩意见; g)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标准化工作任务。 6.2 信息科技部职责 a) 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编制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计划; b) 组织制订、修订企业技术标准; c) 编制和完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 d) 组织实施国内外各类标准; e) 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f) 参与研制新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做好标准化审查; g) 负责收集、订购、发放国内外标准; h)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技术标准资料和标准图样,建立电子目录,负责厂内标准资料和标准图样的查询服务。

XX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规定

XX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新产品的开发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公司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公司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条公司新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样(模)试→批试→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重要步骤。 第三条公司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工作包括: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第四条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公司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工作有: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第五条公司应制定产品发展规划: 1. 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公司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公司现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公司产品发展规划。 2. 由研发中心提出草拟规划,经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初步审查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缜密研究,定稿后报公司批准后下达执行。 第六条公司(研发中心)应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1.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 2. 开展对产品升级换代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的研究。 3. 开展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 第二章产品研发管理 第七条公司产品研发是指从确定产品研发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第八条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研发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研发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研发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原理、产品结构,并由研发人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 研发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上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上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力; (4)公司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研发时机上的必要性。 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 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指标。 5. 产品主要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材料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材料的结构。

统一集成平台

统一集成平台 实现对各个城市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的界面集成、数据集成、服务集成、流程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数据标准统一,全面的综合分析、呈现、多部门智能业务协同和城市管理综合智能分析。真正的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打破信息孤岛、部门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1.集成平台 1、子系统集成 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包括:运管平台内部各子模块有机集成(如:联动指挥、协同治理等)以及外部各委办局现有业务系统等。提供统一、规范的接口,保证数据一致性、接口可扩展性,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平台统一接口规范 集成平台接口主要分为两类:包括主动发起请求方式、被动接收请求方式接口;面对分散的信息数据及数据开放请求,系统需要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包括接口规范、数据参数、调用方式,传输协议等。 3、服务管理与集成 主要通过对下层提供的各类基础服务、如视频平台、地理空间平台、数据平台等进行统一的服务化封装、处理及管理,以便为构建上

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统一支撑平台,作为集成系统的服务总线。 4、流程管理与集成 通过整理现代化数字城市各个领域业务规则和执行过程,抽象出工作流流程模板,为集成系统提供工作流引擎支撑。 5、集成系统管理 实现集成系统的统一管理,包括各个子系统配置管理、统一功能导航管理等。 系统管理:实现对需要集成的内部\外部子系统基础信息进行集成配置管理,包括系统名称、服务地址、排序等信息。 导航管理:以子系统为单位统一集成平台的功能导航目录,支持对系统、模块、页面、按钮的目录树管理,实现用户自定义、统一的功能导航。 按钮管理:对各个子系统的按钮进行管理,集成平台内置通用按钮,当通用按钮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为子系统自定义按钮。 自定义门户:将各个子系统统一门户展示,用户可自定义将功能导航中的系统、模块、页面作为门户展示,并可根据使用需求,对门户展示进行排序布局。 6、统一门户 (1)单点登录 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结合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用户只需要登录、认证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授权的应用系统。用户不需要多次登录,同时简化系统的用户账户管理。

机械工业产品企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机械工业产品企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机电部机电科(1991)1698号C 1991年10月9日)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有关配套法规,为指导机械工业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与管理工作,结合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包括事业单位,下同)民用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军用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亦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产品企业标准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或测量)方法、检验(或质量评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第三条根据标准化对象的特点和制定标准的目的,产品企业标准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没有相应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由企业制定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依据的产品企业标准。 (二)已有相应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企业制定严于已有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企业标准。 (三)对已有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技术内容加以补充制定的产品企业标准。 (四)为合理发展本企业产品的品种、规格,从已有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选用部分技术内容,由企业制定产品企业标准。 第四条新产品批量生产前,凡没有相应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制定产品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单件生产或为特定用户提供的一次性生产的产品经用户同意,可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或技术协议供货。 第五条为满足出口产品的需要,企业在与订货方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供货技术要求、此种技术要求可以由双方协议规定或直接采用有关标准。 第六条产品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亦可委托专业标准化机构或有关单位协助制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产品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企业标准化职能部门统一管理。 第七条制定产品企业标准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本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性质、技术复杂程度、专业化程度及其实际管理体制的需要,设置并配备相应的企业标准化职能部门和(或)称职的标准化专(兼)职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产品企业标准的批准人应了解国家、部门与标准化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具有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第八条为确保产品企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文本编制质量,在制定产品企业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贯彻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严格执行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贯彻执行的推荐性标准。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办法

皖质发〔2009〕57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企业产品标准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安徽省企业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已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安徽省企业产品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产品标准管理,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安徽省境内企业用于生产、加工或销售的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备案等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产品标准,作为生产和贸易的依据。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第四条企业是企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主体,应当对其产品标准的内容及实施后果承担责任。 第五条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针、政策; (三)符合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 (四)满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保护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 (五)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

(六)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 (七)完整反映产品的质量特征和功能特性。 第六条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 第七条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的一般程序是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第八条企业产品标准草案由企业自主制定,也可以委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组织起草。 第九条企业在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一)企业产品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符合性; (二)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试验方法的科学性; (四)检验规则的可操作性; (五)标准编写与《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系列国家标准的符合性。 第十条企业产品标准审查由企业负责组织,也可以委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组织负责组织。 第十一条专家组负责标准的审查,实行组长负责制。专家组应当由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客户、大专院校、行业管理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 要求解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 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就是最大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1) 最大实体状态 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最大实体边界:轴20±:直径为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实际尺寸必须在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是内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 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实际尺寸必须在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表面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方案 1.1 建设背景和依据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政府各部门的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已经非常普及,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政务需求越来越清晰化,办公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内部及部门间协作的智能化要求更加旺盛,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建设和应用软件的推广和深层次应用受到重视各级机关的普遍重视。政务内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 政府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政务内网”)是以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行政领导、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具有办公事务处理、辅助决策、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等网上办公的政务协同基础平台。 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是政务内网开展软件建设和推进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平台建设后可将办公业务和信息服务统一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主要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统一的电子公章、数字签名、版式文件服务、统一的工作流程配置引擎和全站搜索服务。为公文办理、信息传输、会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政务工作提供支撑服务。实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同应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办公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信息化整体水平。最终构筑统一的政务协同基础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务内网信息门户。建设必需的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实现“政务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协同化、信息交流网络化”。 1.2 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 协同办公平台,支持业务开发的公共平台; (2) 内部门户:应用集成和内容集成; (3) 通用办公: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的通用行政办公系统; (4)统一工作流管理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为办公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等提供服务; (5)数据集成平台:建立一个可覆盖全业务的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同步,数据交换。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6)用户统一身份认证(CA中心):建立一个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系统,来解决身份真实性认证及数据安全传输问题。基于CA认证的解决方案,即采用基于证书控件/网关模式的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doc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1990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1号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行业标准的管理,确保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三条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 (二)工、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参数、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安全、卫生要求; (三)工、农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维修方法以及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四)通用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五)产品结构要素和互换配合要求; (六)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技术等要求。

第四条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药品行业标准、兽药行业标准、农药行业标准、食品卫生行业标准; (二)工农业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四)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行业标准; (五)互换配合行业标准; (六)行业范围内需要控制的产品通用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和重要的工农业产品行业标准。 其他行业标准是推荐性行业标准。 第五条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凡需要而又可能分等分级的,应作出合理的分等分级规定。 第六条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第七条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在制定行业标准计划时,必须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第八条在制定行业标准工作中,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3.1实际尺寸: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 3.2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 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2 , 20.2就是最大实体尺寸 寡际要廉在皓定快腔上尺寸极醍之闪并耳有实举最小时的状奩? 3- 7 H小莫棒尺寸IrASt material st2f 宾际晏倉輕摄小实悴我慧下的叔限尺寸,对于外表面为最小极限尺寸.对于内衰面?l±ft限尺寸\ 18 J?大实体实效就态nuximum mΛte∏*∣ ViTi U lI CoiXIiUOn 侧于外表面为豪大宴炼尺寸?ιφii? 莖值fisit ?号圃的人3' 10 盘/h真悴兀叹狀态Te??t material VirCtlaJ WnditIQnCLMVC) 在蜡龜长度上处于H小宴怵找拆目就中心爱雷的理就攻世置谟菱等于培出舍餐值时的蛉合様附狀盍. In It屮实体实游尺寸血&t matc∏Λl viπu?l ?∣κ<[.MVS) 慶水实岸实效状态下的律内作用尺寸* 对T'????s小实怵尺寸?加号①的打对于≠b?f为最小宴炼尺寸撮瞎恆營l?C≡ff^的人玄:2 11界boundary 由i?计??毎的具有理想瑶状的龍瑕包容直. I 边界的尺寸为β??S[fi???g^A.' I 3.8最大实体实效状态:1)最大实体状态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 3.9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HG/T 2467.2—2003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该产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a)……(有效成分1通用名) ISO通用名称: CIPAC数字代号: CA登记号: 化学名称: 结构式: 实验式: 相对分子质量(按XXXX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生物活性:(杀虫、杀螨、杀菌、除草……) 熔点:…℃ 沸点:…℃ 蒸气压(…℃):…Pa 溶解度(g/L或g/kg,…℃): 稳定性:(对酸、碱、光、热等的稳定程度、半衰期) b)……(有效成分2通用名) 内容同a) c)……(有效成分3通用名) 内容同a) 注:如该产品为单一有效成分制剂,可省略本标准中有效成分2和有效成分3的所有相关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剂名称)乳油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效成分1通用名)、……(有效成分2通用名)、……(有效成分3通用名)原药与乳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配制而成的……(制剂名称)乳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1600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 GB/T 1601 农药pH值测定方法 GB/T 1603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604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 GB/T 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5号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基传 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软件产品管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产业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软件产品(含国产软件和进口软件)经营与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单位或个人自己开发并自用的软件以及委托他人开发的自用专用软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软件产品,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 本办法所称国产软件,是指在我国境内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本办法所称进口软件,是指在我国境外开发,以各种形式在我国生产、经营

的软件产品。 第四条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活动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含有以下内容的软件产品: (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二)含有计算机病毒的; (三)可能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 (四)含有国家规定禁止传播的内容的; (五)不符合我国软件标准规范的。 第五条信息产业部负责全国软件产品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并发布软件产品测试标准和规范; (二)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的国产软件产品备案; (三)指导并监督、检查全国各地的软件产品管理工作; (四)授权软件产品检测机构,按照我国软件产品的标准规范和软件产品的测试标准及规范,进行符合性检测; (五)制定全国统一的软件产品登记号码体系、制作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六)发布软件产品登记通告。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软件产品的管理工作,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国产软件的登记。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软件企业认定机构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国产软件的登记。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解释

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 体要求解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 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就是最大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1) 最大实体状态 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最大实体边界:轴20±:直径为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实际尺寸必须在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是内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3)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 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实际尺寸必须在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表面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企业标准制订修订实施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制订修订实施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制订修订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公司企业标准化工作,规范公司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有关规定,企业主导产品生产必须有依据,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特制订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制(修)订实施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 1.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没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需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2.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需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3.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4.工艺、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5.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第三条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公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制(修)订的企业标准,包括企业军用标准。 第二章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原则 第五条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原则: 1.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公司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满足循环经济发展 的要求; 2. 该项产品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定的企业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 制定的企业标准要以顾客关注为焦点,既要体现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并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要便于组织检查验收,尽可能考虑不增加生产成本或检测成本; 4. 凡属开发新产品的项目,在新产品开发立项时,项目负责人应将该项目所需配套的检测方法研究列入新产品研究内容中。新产品开发项目鉴定时,应提交该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相配套的检测方法。 5. 通过鉴定的新产品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由科技部及时转交生产质量部,生产质量部以此作为组织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在新产品开发项目鉴定后半年内由该项目负责人提出,生产质量部下达相应的“企业标准” 制定任务。 6. 对现有产品仿制的项目,可用国标、国军标、行标加以规范的,在项目鉴定时,可以不再制定技术标准,但必须提交对该产品的“适用标准的书面说明”及配套“检测方法”。 7. 对尚无规范的新老产品,各部门必须于每年的10月底将尚无规范的产品名细表报生产质量部,由生产质量部分批统一组织相应“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 8. 为鼓励公司员工积极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参与制(修)订企业标准和提高标准评审的专业性,标准审定会采用专家评审制,一般由该行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五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以提高标准评审的专业性。 9. 修订的企业标准自发布实施之日起自动代替原标准。 第六条企业标准的编写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有色金属工业国家、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编写。企业军用标准的编写按上级归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编写。 第三章企业标准制(修)订程序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一、主要内容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由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和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组成,如下图1所示。 1)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通过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广泛、跨域的感知互联,把感知到的各类信息全方位、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到平台,并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同时面向业务应用提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运维支撑,构建面向应用的公共支撑平台。 2)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通过应用的共性服务和支撑技术,以及标准规范、业务模式;基于电子认证、授权管理、商业智能、移动支付、信息检索、可定制的即时通信服务、征信信用服务等功能的可以安全、可信、灵活、快捷、可定制的支撑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等跨域、异构网络、多行业应用集成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图1 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体系示意图 通过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立,降低应用研发和运营成本,打破局部应用壁垒,快速孵化各种创新物联网应用。 二、国内外技术状况分析、产业链状况分析(带动相关产业等) 针对目前物联网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1)物联网是典型的应用驱动型网络,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功能机制有不同需求,“垂直”应用是物联网的“点”难以构成“网”和“面”;2)现有物联网应用感知功能单一、局部应用、数据孤立、缺乏互联互通和联动机制,亟需产业链的贯通和水平分层架构的体系支撑。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旨在将物联网中局部应用、单一感知的资源由封闭转变为开放的、标准化的、可跨领域应用的共享资源,并通过共性服务集成技术将分散、小范围的物联网数据、网络、应用资源汇聚集成为共性服务资源群,形成了统一的物联网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面向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交通、医疗卫生等应用共性需求实现有效支撑;从而形成物联网应用中枢系统,打通了物联网产业链,推动北京市以及我国物联网各领域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三、市场前景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是应对我国经济转型历史契机、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和电信成熟服务运营体系集成创新的凝聚,体现了知识密集型的集成创新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网络化、资源化服务的巨大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和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运转方式提供专业化、第三方可信的资质服务;项目的新技术、高技术推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比电信服务的成熟运营,物联网产业链中快速涌现规模化的服务运营商引领经济发展。 共性服务能力开放、集成交付提供、安全可信运营支撑这一体系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实现,使得快速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这些物联网应用的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