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旅游导游词

延安旅游导游词

【篇一:延安导游词】

从红军长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经超越一个地名的意义。在吴起镇,历经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红军,终于找到了“家”……

在陕北开辟了延安时代,历经抗日战争洗礼和解放战争的风云,红

星照耀中国。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无法不思潮汹涌的。

有研究者称,红军落定陕北前,长征的将士们历经6

次行军方向的选择,也有研究者认为前后经历9次抉择,对于长征

的将士们而言,这一抉择的道路为鲜血所凝筑,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曾几何时,长征战士

屡遭重围,湘江一战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鱼!曾几何时,阴云密布的局势在娄山关大捷后,依然“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苍山、如血残

阳!但过六盘山,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之日在即,将领们“快

马加鞭未下鞍”,毛泽东在摆脱重围后惊回首,“屈指行程两万”。几

个月后,红军在陕北扎根,毛.泽.东环视多娇的

江山,品评秦皇汉武和一代雄鹰成吉思汗,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的铿锵之声。14年后,他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并且要求将士们“宜将剩勇追穷寇”,再几个月后,华

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这一过程中,长征的落脚点陕北成了又

一个时代的新起点,经历了延安时代后,雄鸡一唱天下白。延安古

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

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

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

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

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

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

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

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

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

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

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目

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

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

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

原中部,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方面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

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还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

延安旅游景点介绍

百姓生活 2010-04-25 18:18:31 阅读48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延安”之名约始于隋大业三

年(公元607年)设立的延安郡,距今已历1393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国家级

文物4处,省级文物26处,县市级文物183处。最为著名的有黄帝陵、乔山山麓的轩辕庙、子长钟山寺石窟、延安清凉山、延安宝塔山、秦直道等。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

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

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

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

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

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

会议旧址”等。

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主要有民间社火、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

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

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集中典型地反映

陕北地区民间风情资源的优势的代表有洛川民俗馆、安塞文化艺术

馆等。

黄河壶口瀑布距延安市178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处黄河

水面从400余米的宽度突然缩窄为40米,在壶口处骤然下跌30米

左右,随后沿一条长达5公里的“十里龙槽”直去。黄河壶口瀑布气

势如宏,四季晨昏晴雨变化无穷,瀑布与十里龙槽河心的右岛——

孟门山、黄河大桥等景点组成了黄河中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

河系列自然景观。延安自然旅游景点还有万花山、乔山乔北黄龙山

林区的自然风光,洛川塬的典型黄土地貌、延河、杏子河流域的综

合治理等。

概况:

区号:0911

邮编:716000

面积:3.7万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

人口:206万

区划:延安市县共辖1区(宝塔区)12县(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地理概况:延安位于陕西的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临黄河与山西

省相邻,西以子午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南北分别与我省的渭南、咸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除西部子午岭,东部的黄龙山和中

部的崂山为基岩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域处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海拔

高度在800-1800米。

气候特征: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量为450-650毫米,属大陆

性季风气候。

景点介绍: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圣地,被誉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的陵寝地——黄帝陵雄伟、庄严、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

二大暴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黄河巨

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

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

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

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壶口瀑布

要说壶口暴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们惊讶的是其流量和

相当可观。在冬季枯水期,翻江倒海流量很少时仅150至300立方米,这时河面冰封,细流涓涓,给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

河解冻,秒流量骤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时达8000立方米,

这时,巨流夹着大量冰块冲击而下,如狮吼虎啸,震天动地;到夏季,翻江倒海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间,这时,由于下游

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刹那间,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偶又显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流量剧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连成一片,这时洪波怒号,激湍翻腾,

声如奔雷,景象极为壮观。

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关”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去烟迷漫,惊吓得也不感飘然不过。由此

可见瀑布之惊险、磅薄。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及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

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

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等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

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

的尊严而浴血奋斗。肃穆、古朴,已成为国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

的民族圣地。壶口大瀑布,犹如母亲河怦然跳动的心脏,那咆哮的

惊涛声,永往直前,百折不回,体现中华民族生命不息的民族精神

和博大胸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第一陵,在

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朝圣

旅游的胜地。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

这与中华民族继承了黄帝艰苦创业,坚持正义,酷爱自由,反抗压迫,精诚团结,建设祖国的精神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黄帝陵地处桥山,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

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

有郭沫若题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数十米处有

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山,故称汉

武仙台。

黄帝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字。

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间

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四千余年。巨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庙内有一

碑亭,内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

葺陵庙的记载。

杨家岭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3千米处。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

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国共产常第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领导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

百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 1942年5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

谈会,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讲座并通过

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及中央各机关旧址等。1943

年1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此迁往枣园,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

传部、统战部等部门仍留驻这里,直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

枣园

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城西北7.5千米处。1940年中央机关在此兴房屋、窑洞。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

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旧居在枣园东北半山坡,与

张闻天、朱德旧居左右为邻,是一排五孔石窑洞。1945年8月,毛

泽东由这里赴重庆和国民堂进行和平谈判。枣园还有周恩来旧居、

刘少奇旧居、任弼时旧居、彭德怀旧居,书记处小礼堂旧址及社会部、作战研究室和机要室旧址等。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47年3月撤

离延安枣园。

宝塔山

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在延安市东南,延河西岸,山上之塔,巍然直

插蓝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

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

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

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时报警。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

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

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西安经典旅游线路

★★古城名迹之旅——东线一日游(兵马俑、华清池、秦陵地宫)218元/位

★★古城之旅——华山一日游 168元/位

★★古城之旅——西线一日游 238元/位

★★西安旅游——延安、壶口瀑布、黄帝陵圣地二日游 390元/

黄帝陵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

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

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

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

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

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

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

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

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

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

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景区门票:60元,军残、离休、老红军、寿星免费,团体、学

生优惠

黄帝陵景区荣誉:国家aaaaa级景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篇二:延安导游词】

延安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

处黄河中游。“延安”之名约始于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

立的延安郡,距今已历1393年,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爱国主

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

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国家级

文物4处,省级文物26处,县市级文物183处。最为著名的有黄帝陵、乔山山麓的轩辕庙、子长钟山寺石窟、延安清凉山、延安宝塔山、秦直道等。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

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

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

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

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

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

会议旧

址”等。

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主要有民间社火、延安景点图片

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集中典型地反映陕北

地区民间风情资源的优势的代表有洛川民俗馆、安塞文化艺术馆等。黄河壶口瀑布距延安市178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处黄河

水面从400余米的宽度突然缩窄为40米,在壶口处骤然下跌30米

左右,随后沿一条长达5公里的“十里龙槽”直去。黄河壶口瀑布气

势如宏,四季晨昏晴雨变化无穷,瀑布与十里龙槽河心的右岛——

孟门山、黄河大桥等景点组成了黄河中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

河系列自然景观。延安自然旅游景点还有万花山、乔山乔北黄龙山

林区的自然风光,洛川塬的典型黄土地貌、延河、杏

子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等。

概况:

区号:0911

邮编:716000

面积:3.7万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

人口:206万

区划:延安市县共辖1区(宝塔区)12县(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

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地理概况:延安位于陕西的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临黄河与山西

省相邻,西以子午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南北分别与我省的渭南、咸

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除西部子午岭,东部的黄龙山和中

部的崂山为基岩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域处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海拔

高度在

800-1800米。

气候特征: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量为450-650毫米,属大陆

性季风气候。

目的地指南陕西

陕西延安旅游景点介绍?

【日期】:2010-3-4 信息来源:转载发布:陕西国际旅行社(北大街) !--[字体:大中小] --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延安”之名约始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的延安郡,距今

已历1393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

全国爱

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国家级

文物4处,省级文物26处,县市级文物183处。最为著名的有黄帝陵、乔山山麓的轩辕庙、子长钟山寺石窟、延安清凉山、延安宝塔山、秦直道等。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

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

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

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

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

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

会议旧

址”等。

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主要有民间社火、

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集中典型地反映陕北

地区民间风情资源的优势的代表有洛川民俗馆、安塞文化艺术馆等。黄河壶口瀑布距延安市178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处黄河

水面从400余米的宽度突然缩窄为40米,在壶口处骤然下跌30米

左右,随后沿一条长达5公里的“十里龙槽”直去。黄河壶口瀑布气

势如宏,四季晨昏晴雨变化无穷,瀑布与十里龙槽河心的右岛——

孟门山、黄河大桥等景点组成了黄河中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

河系列自然景观。延安自然旅游景点还有万花山、乔山乔北黄龙山

林区的自然风光,洛川塬的典型黄土地貌、延河、杏

子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等。

概况:

区号:0911

邮编:716000

面积:3.7万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

人口:206万

区划:延安市县共辖1区(宝塔区)12县(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

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地理概况:延安位于陕西的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临黄河与山西

省相邻,西以子午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南北分别与我省的渭南、咸阳、铜川、榆林等地市相毗邻。除西部子午岭,东部的黄龙山和中

部的崂山为基岩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域处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海拔

高度在

800-1800米。

气候特征: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量为450-650毫米,属大陆

性季风气候。

【篇三:延安导游词】

延安宝塔山导游词

好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宝塔山。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

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

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市内低3—4℃,是消夏避暑

的好地方。

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公元766年—779年,距今已1200多年了。这座古塔在宋代曾经重修,金、明两代又予以修葺。

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

底层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二至八层每层有一至两个拱形窗,第九层则四面开窗。北门内

有阶梯,可缘梯登临塔顶。

明清之际,均称这座塔为“古塔”。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

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古老

的“嘉岭山”之名也被“宝塔山”所代替。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

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自明以来,宝塔历经35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后,古塔也获得新生。省、市人民政府曾于1959年和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

了全面维修。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

砌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在塔身檐角上环饰了彩灯。

1996年国庆期间,我们拆卸了所有彩灯,在宝塔周围及塔顶层重新

安装泛光灯;2001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宝塔山实施了“点亮”工程,将宝塔和山体按照主题美观的要求安装了各种灯饰,每天晚

上开灯2小时,使宝塔山光芒四射。从远处看,金碧辉煌,塔影婷立,景色蔚为壮观。当然,您可以登上这巍巍的宝塔,延安全城将

尽收眼底,大可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滋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钟亭。在这个钟亭里悬挂的钟是明代的铁制洪钟,为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4月铸造。该钟高150公分,直径160

公分。钟的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道合一的标志。这口

钟原置于对面的太和山道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部把它移到这里,做为报警之用。铁钟音质清宏,余声久绕,可传方圆30——50

公里。1938年11月日寇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发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炸成一片废墟,而它却象一位忠诚的卫士,岿然屹立于

宝塔山崖,为保卫延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全国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在恢复文物遗址中,就将这口铁钟悬挂于原址,供游人参观。大家向东边看!这座建筑物叫做望寇台,当年范仲淹镇守延安时,

为了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就在嘉岭山的最高峰修筑此台。此台建

于最高峰,到了夜间,星辰逼临,好象伸手可摘,因此人们又称其

为摘星楼。原楼已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

建的。摘星楼周围有一古城寨遗址,至今仍有残缺的城垣和地洞,

为当年指挥作战的工事与堡垒。

沿摘星楼往下,向西延伸的这道土畔,是一段古城墙,用黄土夯筑

而成,直到山下,通过南门与凤凰山的城墙相连。(南门的位置在

现在育才小学附近,现在人们仍称“南门坡”。现建材公司、凤凰税

务所一带仍存有石砌城墙残垣。)

摘星楼的北面,是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大平台,这就是东岳庙的遗址。东岳庙始建于宋代,1506年,延安知府王彦奇予以重建。宋明

以来,直至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周围很有名气,在佛教界也颇

具影响。每年四月二十八为庙会,据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绍,本世纪

20年代,宝塔山的庙会(东岳庙和鬼王庙)还相当兴盛。由于遭到

历次战争的破坏,特别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延安后,东岳

庙及宝塔山上的其它建筑物全部被毁。

东北边那个独立的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的一

种通讯报警设备,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白天燃烧柴草或狼粪

生烟。据说狼粪燃烧时生烟更烈,垂直上升,便于观察,因此有“边

关起狼烟之说。”范仲淹镇守延州时,曾在那里修有烽火台,是一个

黄土夯筑的四棱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烽火台是1993年6月至9月

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台高10.9米,台顶面积103.3平方米,台底

面积253.8平方米。这座烽火台的位置选择绝妙,虽不在山巅,但

视野十分为开阔,登临台上,能看到东、西、南三川的尽头。自然,一旦烽火狼烟起,三川军民皆知。

从烽火台往南,那山腰中的建筑群,是新修的茶社。那里原是嘉岭

书院遗址。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最初为范仲淹所修。范公镇

守延安时,一面筑城修寨,加强军事防备,抵御西夏进犯,一方面

大兴学风,修建书院,广召三军学

子,进行习文研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明弘

治年间在其遗址上重建嘉岭书院,当时修有正堂三间,内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供诸子讲经教学之用;院内还植有松柏桃李树千

余株,环境幽静,特别优美,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过很好的作用。

清乾隆十六年又重建。1979年修建茶社时,在书院遗址出土了《嘉

岭书院记》石碑一通,记载清乾隆十六年重建事迹。此碑先立于书

院遗址外,碑身已断为两截,文字也有所剥落,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见。

在烽火台下,距烽火台高约100米的延河之畔,有一口通河井。该

井是范仲淹驻守延安时,特别为嘉岭山的守军供水而修凿的,后人

称为范公井。井口呈椭圆形,井深24米,四周以块石围砌。虽历时

近千年,井筒完好,被列为延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宝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观——摩崖石刻。该处占地

面积2864平方米,该石刻高6—7米,长260米,上面有历代文人

墨客的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嘉”是美好的意思,“岭”是指山脉。每字高3.68米,宽3.37米。因

风雨剥蚀,字迹模糊,明朝初年曾加以深凿,后被涂成红色。(陕

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刻字的照片)。其南约50米处,还刻有“胸中自

有数万甲兵”,说得是范公用兵如神,也十分珍贵。还有宋代石刻

“高山仰止”、“出将入相”、“先优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外”、“嘉岭胜境称第一”、“泰山北斗”、“一韩一范”等刻字。摩崖石刻还

包括近代伟人名人手迹百余幅,供游人欣赏品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苏州吴县人,其先世为彬州(今陕西彬县)人,

后徒家江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1040年5月,宋王朝任命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6月,范仲淹自请到

延州,7月范低延州。他来后,开始对延安地区的城防进行全面的整

修和加固,其中就包括对嘉岭山的整修。当时,范仲淹把嘉岭山做

为守备延安的重要阵地和指挥中心,因而予以精心修筑。以上介绍

的望寇台、烽火台、范公井等就是其遗迹。范仲淹抵达延州后,励

精图治,竭力医治战争的创伤,使得延州一线军心、民心大为振奋,实力也得到加强。于是夏人相戒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

(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小可欺也。”史书也称:“(韩)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宋延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范仲淹出镇延州,政绩蜚然,踌躇满志,登临

极目,塞上秋色,尽收眼底,触景生情,慨然填词数阙,开头皆以“塞下秋月”

起句,现存一首。我们刻录于碑石,立于钟亭旁。这首《渔家傲》

词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文摘:延安旅游导游词)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在延安戌边只有近一年时间,但其建树颇多,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他选贤任能,并在军事、政事繁忙之际,注重教育,兴

建书院,实在难能可贵,无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称号。他

的《岳阳楼记》至今仍为散文之杰作,特别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可谓众口皆碑。这句名言,不仅是他文才

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他高尚胸襟的崇高精神的体现。后人曾于延

安东关(现电业局地带)建“韩范二公祠”来纪念他和韩琦。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导游词

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是延安“四大名山”(清凉山、宝塔山、万

花山凤凰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的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

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

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米,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

的主要依托,所以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上,为守城屯兵

扎寨之地。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

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

沿山势而筑的古城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

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

座城池。据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北方的匈奴为威胁秦王朝安

全的主要敌方,故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30万北征匈奴。蒙恬为了伐

师进退畅通,采取了两条重要的军事策略,即进攻线上稳打稳扎,

防守线上步步为营,以守制攻。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兴土木在凤

凰山筑城为池,随着边陲战火的久久不息,历代皆有重修,尤其大

唐名将尉迟恭镇守延安期间,亲自督修扩城。其后,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庞籍、杨家将、沈括等驻守时都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使该

城池形成气势恢宏的规模,连带周围军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遥相呼应

的城池,被历代誉为“五花莲城”。唐代诗

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塞芦子》名句:“宝

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延安)鸡鸣五城应”。凤凰山这看似简朴的

古城墙,却浓缩了千年历史风云,凝聚了广大边陲军民将士的血汗,使她成为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一个内涵沉重的历史景观。

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

个住地便是凤凰山。因此,凤凰山之名更加驰名中外。古今美丽而

神秘的传说,愈发给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无限光辉,历代名人纷纷登山揽胜,俯瞰延安的壮丽景色。当年,就连日理万

机的毛主席也忙中抽闲借登山赏景之际为徐特立祝贺六十大寿,这

种尊师重教的举动,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引起很大震动,并被人们传

为佳话。

近年来,随着延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凤凰山已由过去的延安城西北

屏障而变为现今延安城内的山城公园。80年代中期,建立了延安国

家森林公园,凤凰山被纳入其中,如今凤凰山上石径幽邃,浓荫送爽,登亭临风,心旷神怡,已成了延安人和来延游客登高望远、休

闲娱乐之地,是延安城内新的观光游览区。

朋友们,凤凰山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进去参观。

这间石窑是毛主席在凤凰山居住时的第一院窑洞,它原先的主人叫

李建堂。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第一个进入延安采访的《大公报》记

者范长江,与之通宵长谈。范长江后来将采访所得整理为《陕北之行》发表。1937年3月1日,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第一位外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

1937年6月下旬,毛主席移居200米远的吴家窑院,即现在开放的毛主席旧居。请大家随我进入该院。

吴家窑院系前后两院,后院有三孔石窑,一门两窗,中间一孔是会

客室,左右有过洞同另外两孔窑洞相连。左边的一孔为毛主席寝室、右边的一孔为办公室和书房。里面陈设有木质办公桌椅、柜子、两

只小铁皮文件箱、木澡盆等。西室壁上悬挂毛主席写作《论持久战》时的照片;东窑壁上悬挂毛主席指夹香烟读报的照片;中窑西壁上

悬挂毛主席与印度援华医疗队交谈的照片;东壁悬挂毛主席与白求

恩亲切交谈的油画;正中悬挂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合影照片。1937年

10月,贺子珍离开延安赴西安,后去苏联看病。次年11月,毛泽东与军委办公室秘书江青结合。窑前橱窗陈列着毛主席与周恩来的合

影照片。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前院。前院是炊事员和工作人员的住房,

院内竖立三个橱窗,分别陈列着毛主席和江西宁都起义部分同志、

毛主席和井冈山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