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生态养殖”的要求,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明显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二)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如养殖区内养殖户需单独领证的,须全部领证)。

(三)开放大水面养殖区域内水域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用水标准;封闭养殖水域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养殖场应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销售水产品附有《产品标签》(格式见农业部第

31号令)。

(五)需投喂动物源饲料的养殖场,其配合饲料使用率在40%以上,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

(六)生产者能按《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使用渔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供给市场的养殖产品在水产品药残监测中无禁用药品检出。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区(场)情况介绍材料1份(包括总体概况,生产规模,采用的生态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三)2006年本养殖区(场)创建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场)工作计划1份。

(四)本养殖区(场)开展生态养殖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材料1份。

(五)本养殖区(场)养殖证复印件1份(如养殖区内养殖户单独领证,提供其中一户的证件复印件,全部养殖户

清单一份,并注明核准的总养殖面积)。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申报3-4个示范区(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原则上鼓励养殖渔民户数在100以上,养殖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养殖区(场)进行申报,各省组织申报时可适当向养殖户数较多、养殖面积较大和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的养殖区(场)倾斜。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

省(区、市)填表日期:2006年月日

2、请正反打印。

附件2: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在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工作,工作措施切实有效,能妥善解决纠纷,规划编制和养殖证核发等工作情况在本省(区、市)内较突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二)已经颁布或在2006上半年可以颁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基本做到合理确定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安排养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方式。

(三)2006年底辖区内养殖渔民养殖证持证率可以达80%以上。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县水域滩涂资源概况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材料1份。

(三)本县创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的工作方案1份。

(四)本县2006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及养殖证核发工作计划1份。

(五)本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核发工作总结材料1份。

(六)本县养殖证核发数据库(电子档案)。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申报1-2示范县(也可不申报),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沿海省(区、市)申报1个或2个示范县中必须包含一个沿海县。

(三)各省(区、市)选择申报时,可以优先考虑农业部养殖证核发联系点。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申报登记表省(区、市)填表日期:2006年月日

注:1、该表可在中国渔业政府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e5995064.html,)下载。

2、请正反打印。

附件3: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区内养殖渔民能运用生态预防等技术措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减少养殖病害发生,避免滥用药物,较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能达到较突出的示范效果。

(二)所在地区已颁布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区内全部养殖渔民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

(三)区内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的养殖场比例达50%以上,有较好的养殖设施和环境条件。

(四)区内供给市场的养殖产品,在水产品药残监测中无禁用药品检出。

(五)区内有可以进行微生物制剂技术应用示范的5个

池塘养殖户。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区情况介绍材料1份(包括总体概况,生产规模,采用预防病害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

(三)2006年本养殖区进行病害预防的工作计划1份。

(四)本养殖区内可以进行微生物制剂技术应用示范5个养殖户清单1份(包括姓名、池塘数、池塘面积、养殖品种等)。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申报1个示范区,应尽量选择池塘养殖(包括海水)比较集中的主产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各省(区、市)申报“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可以与“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场)”为同一养殖区,但应

同时符合附件1、3的条件,申报材料分别上报。

(三)各省(区、市)可以优先考虑已建成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工作运行良好的养殖区。

(四)江西、广东省为首批草鱼免疫预防试点省份,请各确定20口作为免疫预防试点的草鱼池塘养殖(其中10口为条件相同的平行对照),基本条件:1.持有养殖证。2.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有较好的养殖基础和环境条件。3.已经开展过草鱼免疫预防试验。提供养殖池塘清单1份(包括池塘所有者、池塘面积、养殖品种等)。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申报登记表

省(区、市)填表日期:2006年月日

注:1、该表可在中国渔业政府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e5995064.html,)下载。

2、请正反打印。

附件4:

农业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试点场

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具备完备的企业资质,合法经营,产权明晰,无经济纠纷,持有效的养殖证和土地使用证。

(二)具备工厂化循环用水养殖生产设备(设施),养殖水循环使用率可达到80%以上,企业愿按有关要求进行循环水养殖生产。

(三)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第31号令),进行养殖生产,饲料投喂、渔药使用、生产管理、废水排放等主要环节方面符合要求。

(四)养殖取水符合当地有关用水的法规规定。

(五)有科研院所作为其技术协作单位,并已签订正式合作合同。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试点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场情况介绍材料1份。

(三)2006年本养殖场进行循环水养殖生产总体计划1份。

(四)本养殖场营业执照、养殖证、土地使用证等有关证件的复印件各1份。

(五)与科研院所签订的技术协作合同复印件1份。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福建省(市)各申报1-2个示范区(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各省组织申报时可优先考虑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的养殖场。

农业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试点场

申报登记表

省(区、市)填表日期:2006年月日

2、请正反打印。

2020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2020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通过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200个以上,推广技术模式9个以上,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适应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并汇编成册。 二、重点任务 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从我部筛选的9项技术模式或其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选择,积极稳妥进行推广。沿海地区每省(区、市)应选择3个以上技术模式,建立海水类推广基地5个以上、建立淡水养殖类推广基地5个以上(天津、上海市可自行确定数量);内陆水产养殖重点地区每省(区、市)应选择3个以上技术模式,建立推广基地6个以上;

其他地区每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行选择技术模式数量,建立推广基地2个以上。 (一)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根据鱼、虾、蟹池塘养殖特点,在池塘内通过功能区构建、多营养级营造、智能机械配置等进行水质调控、底质调控和精准管控,实现高效集约养殖;在养殖区利用排水渠、闲置塘、水田等构建生态净化渠、沉淀池、生态塘、复合人工湿地和渔农综合种养系统等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在室内建设养殖设施,通过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全部或部分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由于养殖过程全程受控,因而具有节水、节地、节约控温能耗、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快等显著优势。 (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利用稻田为基础条件,通过渔艺、农艺的融合,对其进行适度整理,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水产养殖,做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有稻虾、稻蟹、稻鱼、稻鳅、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支撑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净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技术已经在生产中获得应用。其中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养殖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工厂化养殖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期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进技术和处理方法、开发出相关的高效养殖工程设施和设备。 1. 增氧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60%,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因素来确定增氧方式。 1.1空气增氧 由于各种增氧机械设备在工厂化养殖池很难应用,因此,空气增氧多采用风机加充气器的办法,以小气泡的形式增氧。这种办法虽然具有使用方便、投资小的特点,但是增氧效率低,一般在1.3kg O2/kW-h(20 C温度),28 C时仅为0.455kg

水产健康养殖规章制度

水产健康养殖规章制度 总则 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组织架构

第二条养殖用水 1.水产养殖用水应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 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2.技术质量部应当定时监测养殖用水水质,如发现水体水质 不符合养殖用书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技术质量部应定期检验养殖场和池塘的进排水系统,确保 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条养殖生产 1.养殖场场长应合理确定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同事 根据水域滩涂环境状况划分养殖功能区,联合养殖销售部合理安排 养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方式。 2.本厂员工应了解和熟悉《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饲 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 清单》、《撤销禁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目录(渔业部分)》《生产 操作规程》等知识。 3.质量技术部应检查采购苗种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严格划定范围,确保不达标的苗种坚决不流入养殖池造成污染。 4.离开生活区前往养殖水域前,检查养殖船状况、通信状况等,并登记做记录。进入养殖水域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 照操作程序作业。发现水上漂流污染物及时打捞,并装入随身垃圾 桶中带离水域。 5.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逐步按国家有关就业准入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6.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记载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两年以上。 7.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在投喂过程中,养殖工人应随时监测吃料情况,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8.在发现水生生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养殖工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记载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第四条养殖场管理制度 1.养殖场在厂长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权力,承担相应责任,权责统一。 2.非本厂工作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和车不得进入本厂,养殖场所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大小便,以免靠近水源污染水质。 3.任何人人员不得将有毒有害等化学品带入养殖场的区域。 4.在种苗、产品运输时,应对运输车辆、工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能确保产品、种苗不受污染的车辆方可出入。 5.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孕妇谢绝入场,严重醺酒者入场。 6.成品捕捞装运时,养殖场厂长和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必须亲自到场,经出口生产企业收购人员抽检合格,确保无问题后,方可放行。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水产养殖技术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

协议书 二?一六年六月 水产养殖技术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贵州农乡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莫亚辉 地址: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九龙村 乙方: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法定代表人:张景春 地址: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甲、乙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和高校的科技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内容与方式 1、合作内容 以甲方基地现有资源为基础,乙方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水产养殖技术组,帮助甲方开展水产养殖品种选择、品种繁育、特种水产品饲养、疾病防治等工作;共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水产品的生产、研究、开发。 2、合作方式: 甲方提供科研实训基地及其他相应设施;甲方负责水产养殖生产经营管理及配备管理人员。 (2)乙方提供水产养殖生产技术、生产计划、生产管理方案,此外还提供科研与培训服务;甲方申报的水产养殖项目,有乙方参与的,乙方配合甲方实施项目推进与验收;乙方申报的水产养殖项目,有甲方参与的,甲方配合乙方实施项目推进与验收。具体包括水产品种选择、养殖、繁殖、疾

病防治等水产养殖技术、科技攻关、开发与成果转化及服务; 乙方根据合作需要组建水产养殖技术组和科技攻关与开发组。技术组由先大强老师任组长,李艳华老师任副组长;科技攻关与开发组由李艳华老师任组长,先大强老师任副组长。根据项目需要,由组长和副组长共同商定其他参加人员。 二、合作费用 甲方每年付乙方技术服务费人民币贰万元整(Y 20000.00,支付时间每年的5 月31 日前。 付款开户行:中国银行铜仁市新华支行 帐号:133006439211 三、科技攻关与开发 甲乙双方基于互信与合作需要, 在水产养殖范围内, 甲方申报项目资金下达甲方账户, 乙方申报项目资金下达到甲方账户。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争取到的项目, 剔除该项目前期申报过程中必要投入的成本开支后的科研课题经费,由该项目主持人在该项目中支配使用。凡是甲方有参与的项目,课题的生产性试验必须在甲方基地内进行,若甲方基地试验条件不够,可由双方选点实施。对于甲方委托乙方开展的科技攻关与开发项目,甲方应根据乙方科技人员提供的预算给予立项和资金支持。项目攻关与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交通、食宿、材料、设备费用从项目资金里列出,甲方不再承担。 四、培训甲方技术员到乙方接受技术培训的课时和实验经费及食宿费由甲方自行承担,乙方负责安排教师按照甲方要求进行专门培训。甲方支付给乙方一定的培训费,培训费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书面协议另行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总结报告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总结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 +++县++水产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是+++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于2021年6月,注册资金350万元,固定资产280多万元。公司位于+++县西联乡北埂村永兴圩,紧邻长江,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养殖水面720亩,滩涂580亩(含经济林)。现有职工30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近年来,公司不仅与市县水产部门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在水产名优新品种引进、生态养殖、示范推广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x年预计生产无公害商品鱼530吨,实现销售收入550万元,利润11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宣传,切实打造“永润”品牌 为切实抓好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示范场创建工作,切实打造“永润”牌品牌,我公司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各类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及媒介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品种应用效应,扩大品牌知名度,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201x年申请注册了“永润”牌商标。同时按省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一体化要求,申报了无公害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并通过无公害认证,无公害产地认定70公顷,产品鳙鱼、鲫鱼。 二强化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公司养殖鱼种均来源于县(省级)水产良种场,产品符合国家良种标准。养殖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生产技术严格执行“无公害鲫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无害化鳙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各项标准5项。二是饲料和渔药使用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执行,所使用的饲料和渔药均来源于规范企业,使用说明数据详实;三是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为契机,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为抓手,以抓源头、管塘口为重点,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后建立了苗种生产标准化制度、池塘生态养殖标准化规程、投入品管理标准化和塘口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认真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完善生产档案,切实保障养殖生产中的投入品安全。201x年7月在全县渔业安全生产会议上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并签订承诺责任状。201x-201x年水产品分别被市县食安委和渔业主管部门进行共同抽检,产品合格率100%。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到201x-201x年市菜篮子建设民生工程——标准化水面建设任务,共改造标准化水面300亩,其中池塘水深2米以上,塘埂面宽3.5米,塘底淤泥厚度≤15cm;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0〕8号)等文件工作要求,扎实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构建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我委制订了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以下称“五大行动”)方案,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县要把实施好“五大行动”,作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渔业渔政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广泛开展“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统筹协调,细化分工 我委渔业处牵头组织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各区县渔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抓好“五大行动”等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联动协作,构建渔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把方向、出政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水产科研、教学等相关机构积极配合,各类企业主动参与,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分工明确的“五大行动”工作机制。 三、把握进度,有序推进 (一)部署准备(3—4月)。各区县根据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见附件),制定本辖区实施方案,于4月30日前报送至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积极选择确定推广点,启动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二)实施阶段(5—10月)。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对推广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推广基地遴选、集成熟化技术模式,对推广基地技术模式进行改进完善。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项行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指导示范户开展对比试验,评估替代成本,评价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后养殖品种的营养品质,研究建立相关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的应用技术操作标准规范;建立健全

水产健康养殖的调查问卷

茂名市电白县关于水产健康养殖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初步摸清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水产养殖业中所采用的养殖品种存在问题、所使用的饲料种类、常见病害种类以及各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等相关情况。根据调查回收结果,我们将总结得出目前茂名市电白县水产健康养殖中实际情况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不涉及各养殖场养殖户的隐私及得益,数据绝不外露,请放心填写。 2010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三下乡”队伍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1、请问目前在您的养殖基地中,养殖品种为: 奥尼罗非鱼□淡水白鲳□加州鲈□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 桂花鱼□条纹鲈□泥甘□鲍鱼□银鱼□石斑鱼□鲷科鱼□ 军曹鱼□中华鳖□草鱼□鳙鱼□鲢鱼□鲫鱼□其他_______ l 若有混养品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养殖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亩(或尾/立方米) 2、您挑选上述品种的缘由为: 生长速度快□销售价值高□抗病能力强□孵化幼苗多□ 食用口感好□市场需求大□养殖成本低□_____(其他) 3、您现在养殖场中的主要方向为: 提供幼苗□提供成鱼□提供水产品加工后产品□________(其他) 4、请问目前在您的养殖基地中,是否爆发过以下疾病: 细菌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铁锚虫病□中华鳋病□

指环虫病□红体病(桃拉病)□白斑病□黑鳃病□红腿病□ 亚硝酸盐中毒症□河蟹颤抖病□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 鳃腺炎□疖疮病□其他_______ l 请您描述一下灾害发生时的情形 5、请问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水产病害时,您采取的手段是: 立刻清理染病或已死的水产品□视具体情况而定,病情严重时再清理□ 将所有水产品一次性打捞完毕□一般不予理睬,任其情况自由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答案) 6、您养殖场总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水源来自_____________, 池塘平均水深为_________米,换水周期为___________,排水处为_________________。 7、请问您所使用的饲料是采购自_______________,饲料价格大概为________您选购时所最注重的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 8、您所养殖的水产品一季成熟耗时多久?每日投用量为?每次投用次数为? 9、您规划中的理想养殖场为何种模式?您今后将在何方面进行改进?您认为茂名市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应该有何举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生态养殖”的要求,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明显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二)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如养殖区内养殖户需单独领证的,须全部领证)。 (三)开放大水面养殖区域内水域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用水标准;封闭养殖水域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养殖场应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销售水产品附有《产品标签》(格式见农业部第

31号令)。 (五)需投喂动物源饲料的养殖场,其配合饲料使用率在40%以上,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 (六)生产者能按《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使用渔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供给市场的养殖产品在水产品药残监测中无禁用药品检出。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区(场)情况介绍材料1份(包括总体概况,生产规模,采用的生态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三)2006年本养殖区(场)创建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场)工作计划1份。 (四)本养殖区(场)开展生态养殖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材料1份。 (五)本养殖区(场)养殖证复印件1份(如养殖区内养殖户单独领证,提供其中一户的证件复印件,全部养殖户

清单一份,并注明核准的总养殖面积)。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申报3-4个示范区(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原则上鼓励养殖渔民户数在100以上,养殖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养殖区(场)进行申报,各省组织申报时可适当向养殖户数较多、养殖面积较大和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的养殖区(场)倾斜。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一、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证“三通”(通电、通车、通讯);远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区;设臵垃圾废物收集桶,定时清理;养殖场内不得养禽畜污染池塘;建立生产、用药和用料等制度。 二、池塘 通风向阳,池形整齐,规格为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面积6-15亩,水深2-3米,利用生态循环水模式进行养殖,属于标准化池塘;每个生产周期,在放鱼入池前,要适时进行池塘干底修整、清淤泥、消毒、晒塘底、肥水、增氧暴气和试水处理。 三、水质 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水体无异色、异臭和异味,酸碱度在7.0-8.8,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总氨氮低于0.4毫克/升,亚硝态氮低于0.01毫克/升,透明度在25-35厘米,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科学肥水:使用合成肥水药物及微生态制剂肥水。苗种投放前5 ~7 天,施绿肥400~450公斤/亩或有机肥200~250公斤/亩;养殖期间追肥应以无机肥和微生态制剂为主;起捕前2个月不能将有机粪肥投入池塘。 水质调控:通过科学使用增氧机及时注换新水和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石灰、滑石粉等措施改善水质。 四、苗种 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选购外表正常、无病状、游动活泼、规格一致的优质苗种,购买前应细心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养;投放前应进行苗种常规消毒。 五、饲料 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及添加剂;不使用变质和过期的配合饲料;鲜活饲料鱼必须无病虫、无损伤,投放前进行常规消毒。 合理投饲:采用“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方法,以投喂具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一、必备资质和规模 (一)申报单位持有效新版《水域滩涂养殖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登记养殖水域、滩涂)。 (二)申报单位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有完备的资质证明)。非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非其他行政管理部门。 (三)以池塘养殖为主的申报单位的养殖池塘面积在200亩(西部地区100亩)以上,水产品年产量200吨(西部地区100吨)以上。工厂化养殖水面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并具有循环水处理设施或设备。其他养殖方式面积和产量不限。 二、生产条件和装备 (四)场区内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且无淤积,电力容量满足生产需求,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能定期改造维护,现状良好,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病害诊断等仪器设备;投饵机、增氧机等基本养殖设备配置完备,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五)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无污染源,且定期进行监测;具有养殖用水预处理和废水净化处理设备或设施且正常使用;养殖废水达标排放。三、生产操作和管理 (六)根据本场实际确定健康养殖模式,制定生产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七)建立苗种、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采购的苗种、饲料、兽药等来源于合法生产企业,购入或销售水产苗种应经产地检疫,有《动物检疫合格证》,对外销售苗种的单位应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兽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前五年(含本年度)药残抽检结果全部合格(未被抽检年份视同合格)。使用配合饲料,减少冰鲜(冻)饵料直接投喂。 (八)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按时认真填写,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准确并妥善保管。

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方案

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一:20xx年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政府《漯河市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推动我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快速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龙头企业带基地为主线,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实施畜牧业“百区千场万户”计划为抓手,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规模扩张,促进传统畜牧业向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健康的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努力把我市建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目标任务及建设标准(一)目标任务到20xx 年,全区生猪出栏达到82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万吨,禽蛋产量万吨,奶类产量万吨,比20xx年分别增长%,%,3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比20xx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比20xx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比20xx年增长12%。按照《河南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新建养殖小区进行建设规划设计。根据20xx年漯河市

“双汇产业化工程”目标管理责任的要求,全区20xx年新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对于新建成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市、区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二)建设标准1、按“五统一分”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建设。即:统一规划(规划土地、场地和建设模式);统一标准(按着无公害生产标准组织生产);统一服务(搞好技术、供电、供水、销售、资金筹措等服务);统一防疫(免疫、灭病、消毒);统一无污染排放(畜禽粪便达标排放);分户饲养的模式。2、标准化养殖小区畜禽存、出栏要达到:拥有10个养殖单元以上,猪年出栏3000头以上,蛋鸡存栏3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8万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300头以上,配套设施完备、并有环保设施、生产相对集中或相对封闭的畜禽养殖区域。三、实施措施(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郾城区“双汇产业化工程”指挥部,负责研究制定全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和优惠扶持措施,检查、督促小区建设实施情况。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发动,合力攻关,抓好落实。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养殖小区的积极性。要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纳入各乡镇政府年度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明确任务、时间、进度、标准和要求,使任务目标落到实处。要注意培植典型,抓好示范,实现典型引路,以点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一、主要水质指标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1、溶氧。鱼是利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通过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提供生存和生长。水中溶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入水,一般只占水中溶氧量的1%~3%;二是加注新水补充氧气;三是浮游植物(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溶氧,这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占溶氧量的90%以上。溶氧与鱼类生存、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水体中溶氧高,可起到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促进鱼类食欲、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发育。如水中溶氧低,鱼类摄食、饲料利用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鱼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能量消耗就会加大,长期处于低氧状态,鱼的生活机能将会减弱,行动迟缓,摄食不良,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受到抑制。鱼类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会引发浮头或翻塘死亡。主要养殖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4~5毫克/升以上,每天的最低值不能低于3毫克/升。 2、酸碱度(pH值)。pH值能影响和改变水中胶体的带电状态,导致胶体对水中一些离子的吸收和释放。pH值还影响水中氨和铵离子的平衡,使水质表现对鱼类不同的毒性。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的危害。在pH值低于6.5的酸性水中,

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引起鱼大批死亡。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鱼的鳃组织,水中大量的铵(NH4)会转化成有毒的氨(NH3),产生毒害。当pH值低于4或高于10.5时,鱼虾都不能生存。养殖鱼类最适宜的pH 值为7.5~8.5,即在微碱性的水中生长最为理想。 3、氨。食用鱼饲养期间,水中营养盐类有效氮较高。有效氮包括总铵(离子铵NH4+、非离子氨NH3)、亚硝酸盐、硝酸盐三部分。非离子氨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及水温。水温越高,pH 值高时,非离子氨含量高。非离子氨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其危害主要干扰渗透压调节系统,破坏鳃组织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水中非离子氨含量0.02~0.05毫克/升为鱼类次致死浓度,0.2~0.5毫克/升为致死浓度,鱼虾类会急性中毒死亡。发生氨急性中毒时,鱼表现为急燥不安,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和鳍条基部出血明显,鱼在水体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嘴挣扎。养鱼水中非离子氨的浓度应低于0.02毫克/升。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中间产物,当其在水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能迅速破坏鱼的鳃组织,使鳃细胞肿大、增生,它与鱼类血液中血红蛋白反应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黄血病或褐血病。养鱼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应低于0.2毫克/升。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一、必备资质和规模 (一)申报单位持有效《水域滩涂养殖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社员持有《水域滩涂养殖证》。工厂化养殖场应具备土地使用证或者土地租赁合同。 (二)申报单位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有完备的资质证明)。 (三)以池塘养殖为主的申报单位的养殖池塘面积在20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水面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并具有循环水处理设施或设备;其他养殖方式面积不限,水产品年产量200吨以上。 二、生产条件和装备 (四)场区内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且无淤积,电力容量满足生产需求,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能定期改造维护,现状良好,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病害诊断等仪器设备;投饵机、增氧机等基本养殖设备配置完备,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五)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无污染源,且定期进行监测;具有养殖用水预处理和废水净化处理设备或设施且正常使用;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三、生产操作和管理

(六)根据本场实际确定健康养殖模式,制定生产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七)建立苗种、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采购的苗种、饲料、兽药等来源于合法生产企业,并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兽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药残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八)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按时认真填写,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准确。 (九)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张贴重要的管理制度、技术规程等,定期对职工或成员进行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十)逐步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销售养殖水产品应附具《产品标签》;至少有一种养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四、辐射带动作用 (十一)积极主动为周边养殖户提供健康养殖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至少联系和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渔民100户以上,对联系户每年举办1-2期培训班,提高周边养殖渔民对健康养殖的认知程度和操作技能,在周边养殖户中有良好形象。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xx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xx〕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 第 2 页共 10 页

水产健康养殖基础知识——吴景云

水产健康养殖基础知识 主讲:清流县老科协副会长吴景云 吴景云是清流县老科协副会长、推广研究员, 1998年从清流县畜牧水产局局长、高级畜牧兽医师岗位退休。在工作岗位上他是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他对城乡科普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热情不退,钻研农业专业技术的劲头不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三农”,服务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一、水产健康养殖——分类 ?顾名思义型 ?无公害养殖型 ?设施养殖型 二、水产健康养殖——理念

?健康养殖的最初内涵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采取的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技术的概括。 ?养鱼不得病? 三、水产健康养殖——顾名思义 ?要根据和围绕特定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所进行的养殖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所谓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 ?出鱼时健康即可? ?养殖鱼类生物学? ?形态特征(体型、体色、大小) ?食性(草、杂、肉、滤食性) ?生长(快速生长、稳定、衰老期、年轮) ?繁殖习性(一次性和多次性、产哪种类型卵) ?生态习性(暖、温、冷水性;分布哪些区域,本属于哪里) 草鱼Grass carp:体形延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各鳍淡灰色,头中等大较宽。吻短而圆钝。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最大个体约35kg;侧线鳞35-46 ?雅罗鱼亚科 ?鲢Silver carp ?鲢亚科 ?体形长而侧扁,腹缘呈刀口状,腹棱完全。头较大,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口腔后方具有螺旋形的鳃上器。鳃孔大,同侧的鳃耙相联合呈海绵状膜质片,最大个体约20kg。 四、如何开展水产健康养殖?

天津市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红磡领世郡 天津市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项目概况‥‥‥‥‥‥‥‥‥‥‥‥‥‥‥‥‥‥‥‥‥‥‥‥‥‥3 (一)项目所处地理位置‥‥‥‥‥‥‥‥‥‥‥‥‥‥‥‥‥‥‥‥‥3 (二)项目用地范围‥‥‥‥‥‥‥‥‥‥‥‥‥‥‥‥‥‥‥‥‥‥‥4 (三)小区现有公共设施、生活设施及配套现状‥‥‥‥‥‥‥‥‥‥‥5 二、设计依据‥‥‥‥‥‥‥‥‥‥‥‥‥‥‥‥‥‥‥‥‥‥‥‥‥‥7 (一)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7 (二)用地红线图‥‥‥‥‥‥‥‥‥‥‥‥‥‥‥‥‥‥‥‥‥‥‥‥7 (三)实测地形图‥‥‥‥‥‥‥‥‥‥‥‥‥‥‥‥‥‥‥‥‥‥‥‥7 (四)项目区位图‥‥‥‥‥‥‥‥‥‥‥‥‥‥‥‥‥‥‥‥‥‥‥‥7 (五)项目所在地规划及建筑设计法规‥‥‥‥‥‥‥‥‥‥‥‥‥‥‥8 (六)其他必需的设计依据‥‥‥‥‥‥‥‥‥‥‥‥‥‥‥‥‥‥‥‥8 三、项目用地技术经济指标‥‥‥‥‥‥‥‥‥‥‥‥‥‥‥‥‥‥‥‥8 (一)土地面积‥‥‥‥‥‥‥‥‥‥‥‥‥‥‥‥‥‥‥‥‥‥‥‥‥8 (二)土地用途‥‥‥‥‥‥‥‥‥‥‥‥‥‥‥‥‥‥‥‥‥‥‥‥‥8 (三)建筑容积率‥‥‥‥‥‥‥‥‥‥‥‥‥‥‥‥‥‥‥‥‥‥‥‥8 四、项目设计目标及定位‥‥‥‥‥‥‥‥‥‥‥‥‥‥‥‥‥‥‥‥‥8 (一)设计目标‥‥‥‥‥‥‥‥‥‥‥‥‥‥‥‥‥‥‥‥‥‥‥‥‥8 (二)项目核心概念‥‥‥‥‥‥‥‥‥‥‥‥‥‥‥‥‥‥‥‥‥‥‥9 (三)目标客户群定位‥‥‥‥‥‥‥‥‥‥‥‥‥‥‥‥‥‥‥‥‥‥9 (四)产品定位‥‥‥‥‥‥‥‥‥‥‥‥‥‥‥‥‥‥‥‥‥‥‥‥‥9 五、规划设计原则及要求‥‥‥‥‥‥‥‥‥‥‥‥‥‥‥‥‥‥‥‥‥12(一)规划设计原则‥‥‥‥‥‥‥‥‥‥‥‥‥‥‥‥‥‥‥‥‥‥‥12 (二)参考开发规模‥‥‥‥‥‥‥‥‥‥‥‥‥‥‥‥‥‥‥‥‥‥‥13(三)具体规划设计要求‥‥‥‥‥‥‥‥‥‥‥‥‥‥‥‥‥‥‥‥‥14 六、设计成果及时间要求‥‥‥‥‥‥‥‥‥‥‥‥‥‥‥‥‥‥‥‥‥18 (一)设计成果要求‥‥‥‥‥‥‥‥‥‥‥‥‥‥‥‥‥‥‥‥‥‥‥18 (二)设计说明‥‥‥‥‥‥‥‥‥‥‥‥‥‥‥‥‥‥‥‥‥‥‥‥18 七、设计时间进度要求‥‥‥‥‥‥‥‥‥‥‥‥‥‥‥‥‥‥‥‥‥‥20 附图1‥‥‥‥‥‥‥‥‥‥‥‥‥‥‥‥‥‥‥‥‥‥‥‥‥‥‥‥21附图2‥‥‥‥‥‥‥‥‥‥‥‥‥‥‥‥‥‥‥‥‥‥‥‥‥‥‥‥22 一、项目概况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简介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401 专业名称水产养殖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生动物繁殖、苗种培育、成品养殖及捕捞运输、渔业设施建设基本知识,具备养殖水质分析与调控、水生动物人工繁养、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水生动物捕捞及现代渔业建设能力,从事水产养殖及技术服务、水产品营销及水产物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水生动物苗种生产、水生动物养殖及渔需物资生产与营销企事业单位,在养殖生产、技术服务及营销岗位,从事水产动物苗种繁育、水产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及涉渔产品营销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养殖水体溶氧等理化指标检测与调控方法,具备养殖水体水质调控能力; 3.掌握鱼虾蟹等水生动物人工繁殖方法,具备鱼虾蟹等水生动物人工繁殖能力; 4.掌握水生动物养殖技术及养殖管理方法,具备水生动物养殖及管理能力; 5.掌握水生动物常见疾病种类及诊断方法,具备水生动物常见疾病防控的能力; 6.熟悉市场调研方法,具备与养殖户沟通能力; 7.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渔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现代渔业生产和技术指导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池塘养殖技术、特种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水产养殖工程、淡水捕捞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养殖水质分析与检测、水产动物人工繁养、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水产动物捕捞、水产动物工厂化养殖等实训。 在渔业生产、渔业技术服务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淡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淡水捕捞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淡水养殖海水生态养殖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 一、必备资质和规模 ,一,申报单位持有效《水域滩涂养殖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社员持有《水域滩涂养殖证》。工厂化养殖场应具备土地使用证或者土地租赁合同。 ,二,申报单位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有完备的资质证明,。 ,三,以池塘养殖为主的申报单位的养殖池塘面积在20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水 面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并具有循环水处理设施或设备,其他养殖方式面积不限~水产品年产量200吨以上。 二、生产条件和装备 ,四,场区内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且无淤积~电力容量满足生产需求~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能定期改造维护~现状良好~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病害诊断等仪器设备,投饵机、增氧机等基本养殖设备配置完备~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五,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无污染源~且定期进行监测,具有养殖用水预处理和废水净化处理设备或设施且正常使用,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三、生产操作和管理 ,六,根据本场实际确定健康养殖模式~制定生产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七,建立苗种、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采购的 苗种、饲料、兽药等来源于合法生产企业~并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

例》、《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兽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药残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八,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按时认真填写~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准确。 ,九,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张贴重要的管理制度、技术规程等~定期对职工或成员进行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十,逐步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销售养殖水产品应附具《产品标签》,至少有一种养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四、辐射带动作用 ,十一,积极主动为周边养殖户提供健康养殖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至少联系和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渔民100户以上~对联系户每年举办1-2期培训班~提高周边养殖渔民对健康养殖的认知程度和操作技能~在周边养殖户中有良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