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0分)

1.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答案:D

解题思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足球不受力时也可以运动,并且是匀速直线运动。故该选项错误。

B: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总是静止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故该选项错误。

D:足球踢出时,有一个速度,之后由于足球具有惯性,想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会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A:由图象可知,路程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此图象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B:由图象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图象可知,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D:由图象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一直在增大,即物体一直在做加速运动,故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3.珍稀动物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l500~3300m的森林中,我们在收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时,看到金丝猴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丝猴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B.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题思路:

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的思路:

①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②由运动状态推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若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这里使用方法②。

金丝猴静止倒挂在树枝上,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由受力分析可得,它受到重力和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正确。

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故B、C选项错误。A选项说法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力的判断

4.如图所示,在起重机匀速向上吊起重物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所受的重力与重物对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重物对钢绳的拉力与钢绳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重物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将会静止

D.重物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答案:B

解题思路:

A:重物所受重力是作用是重物上的;重物对钢绳的拉力是作用在钢绳上的,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

B:这两个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故是相互作用力。该选项正确。

C:重物在匀速上升,若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物体会保持力消失前那一刻的运动状态不变,故保持那一时刻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该选项错误。

D: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重物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惯性大小不变。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互作用力的判断

5.一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它所受的每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D.它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C

解题思路:

A: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物体总保持平衡状态,即运动状态一定不变。该选项正确。

B:正确。

C:举出反例。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满足力的三要素相同。该选项错误。

D: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物体总保持平衡状态,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状态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大小一定都相等

C.运动的物体,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为匀速直线运动

D.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

答案:C

解题思路: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受两个力,也可能受多个力,比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但这四个力不一定都相等。该A、B选项错误。

运动的物体若受到平衡力,则一定会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是运动的,故不可能静止,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选项正确。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没有力时物体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状态

7.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不受力

B.小球受平衡力

C.小球受非平衡力

D.小球只受重力

答案:C

解题思路: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线绳对它的拉力;故A、D选项错误;因为物体在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是非平衡力。故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3道,每道10分)

8.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此时小孩推力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等于

解题思路:

以车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阻力;因为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故水平方向上受到的这两个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

试题难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

9.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空军某部奉命执行任务,某空降兵和降落伞总重为800N。刚跳下时,降落伞未打开,空降兵和降落伞做____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当降落伞打开后,匀速下落,空降兵和降落伞所受阻力为____N。

答案:加速, 800

解题思路:

降落伞未打开时,空所阻力过小,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空降兵和降落伞会加速下降;当降落伞打开后,阻力增大到与重力大小相等,二力平衡,空降兵和降落伞一起匀速下落,故此时阻力等于800N。

试题难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

10.起重机吊着重5×103N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静止时,钢丝绳的拉力____5×103N;当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____5×103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____5×103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等于, 等于, 等于

解题思路:

起重机吊着物体,物体静止、匀速下降、匀速上升这三种情况下,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都只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故这两个力平衡,绳的拉力等于重力。

试题难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二力平衡》提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在如下图所示的情况中,满足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定滑轮,两重物甲、乙通过细绳绕过A、B与手中纸片的两对角相连, 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在下列实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匀速前进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像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5.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6.如图所示,阿宝站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阿宝受到的重力与阿宝对桌面的压力 B.阿宝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阿宝的支持力 C.阿宝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阿宝的支持力 D.阿宝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 7.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2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2 B.2:5 C.5:3 D.1:1 8.如图,一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F1、F2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撒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A.8N,水平向右 B.2N,水平向左 C.10N,水平向右 D.0N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下册《二力平衡》知识点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下册《二力平衡》知识点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两力平衡的条件: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课后练习 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一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为65g,降落伞的质量为5g.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竖直下降,在此过程中人和伞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 A.650N B.65Nc.700ND.70N 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体育课上常有爬绳索和爬滑杆两种运动.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赛看谁爬杆爬的快.两人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爬绳和小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B小华爬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若小华和小明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人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些 D小明爬绳时自身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D2.c3.c4.A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二力平衡练习题.doc

二力平衡练习题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状态或 几个力是。 2.通过探究可以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并且。 3.室内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 用力;灯绳对灯的拉力和是一对平衡力。状态,我们就说这 如果大小 是一对相互作 、 4.用测力计吊着小球,小球静止时,所用的拉力为12N。用测力计拉着小球匀速上升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N ;当小球匀速下降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N 。 5.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D.车处于静止状态,它可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6.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 .B.C. D . 第 6 题图 7.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A.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F D.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8.用 50N 的水平力,把重15N 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如图所示, 则此时墙对木块的压力是( ) 第 8 题图 A .50N B. 15N C. 65N D. 35N 1.杂技运动员甲倒立且用单手支撑在运动员乙的手上,当运动员甲静止时,甲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必须。如果支持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他就要坠落。如果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不在,他就要倾倒。 2.地面上有一只水桶,水桶重的将200N。一个人用170N ,水桶所受的合力是 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水桶,则水桶 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如果受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C.物体受到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 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 4.重 8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是12N。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要的水平拉力是() A .12N B . 68N C. 80N D. 92N 5.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N 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都突然变为20N,则物体() A .运动的速度将减小B.仍作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比原来小 C.仍以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将停止运动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7.如图是一个不用轴支承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线圈产生的磁场使金属球的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磁力,从而实 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A .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第7题图8.空降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人受到的空气阻力)() A.人和伞受到的重力等于空气阻力 B.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C.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D.人受到的重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 第 8 题图 9.如图所示,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请画出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第 9 题图

二力平衡教案 人教版

第六节二力平衡 (一)教学目标: 1.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

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 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 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 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教学用具 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一把剪刀。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0分) 1.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答案:D 解题思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足球不受力时也可以运动,并且是匀速直线运动。故该选项错误。 B: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总是静止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故该选项错误。 D:足球踢出时,有一个速度,之后由于足球具有惯性,想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会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A:由图象可知,路程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此图象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B:由图象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图象可知,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D:由图象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一直在增大,即物体一直在做加速运动,故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3.珍稀动物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l500~3300m的森林中,我们在收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时,看到金丝猴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丝猴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B.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题思路: 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的思路: ①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②由运动状态推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若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这里使用方法②。 金丝猴静止倒挂在树枝上,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由受力分析可得,它受到重力和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正确。 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故B、C选项错误。A选项说法错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人教版物理《二力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8.2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让学生领略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设施 钩码、细绳、小卡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长塑料板一块、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指名学生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教师:片中的吊灯、轮船、跳伞运动员、潜水艇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才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这是否和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呢? 3.讨论并提出猜想。

4.师: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请你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来探究。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一)平衡状态 其实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这涉及到力的平衡问题。物体虽然受到力,但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1.探究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分四步进行) (1)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砝码多的一方运动。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静止不动(平衡状态)。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大小相等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2)用手按住卡片不动,把两端的砝码挂在同一侧,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受力方向运动。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b.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方向相反才能静止。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卡片静止,用手旋转卡片至某一角度,使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可以看到:卡片旋转,不能平衡。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c.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可能静止。 (4)用剪刀把卡片剪成两块小卡片,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两卡片都不能静止。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d.“二力平衡”指的是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2.学生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3.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受两个力而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哪两个力平衡。 4.回放引入⑴中,请学生分析直升机跳伞员、充气船、运动员、杯子受到的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出物体受到平衡力的示意图。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专题练习(含答案)(最新整理)

二力平衡课后练习 题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保持或状态。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⑴自由下落的苹果 ⑵加速上升的火箭 ⑶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⑷减速行驶的机车 ⑸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题二: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与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与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N。 题三:⑴载有20t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匀速向西行驶,汽车水平牵引力是2.5×104 N,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N,方向。 ⑵一辆重为1.5×104N的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N。 ⑶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______ (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 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_____f (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_____。 题四: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⑴乙图代表小明的圆点A ,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⑵小明在沿绳匀速下滑,其沿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滑、沿杆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杆,f滑____f杆(选填“>”,“=”,“<”); ⑶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

题五: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离实现“嫦娥登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A.与速度方向相同 B.与速度方向相反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题六:小明用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150N 题七: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纸片放手后,观察其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C.方向是否相反 D.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新人教版二力平衡

新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力越大,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载重汽车比自行车惯性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大得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减小,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足球踢出去后继续运动,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E.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F.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4、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5.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6、.坐在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右倾斜,这可能是() A.汽车正在加速 B.汽车正在减速 C.汽车正在向左拐弯 D.汽车正在向右拐弯 7.轮船在河里匀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则他将落到甲板的() A.起跳点 B.起跳点前 C.起跳点后 D.无法判断 8、在行驶的汽车上,放有一盆水,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盆中的水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