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出生后二次断脐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时用碘酊消毒消毒脐端残面后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对照组酒精消毒后给予无菌护脐贴包扎。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二次断脐后的脐部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碘酊消毒液;新生儿; 二次断脐;脐部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行断脐处理后脐带失去血供后将逐渐硬化、干枯并最终脱落。但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一般需要7 d 左右,而在脐带残端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从而为厌氧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引起脐部感染[1] 。而研究表明二次断脐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并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时间而被临床广泛使用[2]。本研究主要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时降低脐部渗血、炎症渗出发生率及促进脐部愈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2016 年1 月-2016年3月期间正

常分娩的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新生儿进行Apgar 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为2550 g—4050g。两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前脐部均无红肿渗出及渗血,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脐带处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30-48h 沐浴后对其进行二次断脐,选取脐带根部与脐轮相距约0. 5 cm 处剪断脐带并挤出脐内残留血液,实验组用2%的碘酊小心灼烧脐端残面出血点后覆上面胶海绵一块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24小时。对照组二次断脐后用75%酒精消毒后同样的方法包扎24小时。

1.2.2观察方法二次断脐包扎24小时后洗澡时打开护脐贴暴露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在渗血及炎症渗出及等脐部残端症状的发生率及二次断脐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

1.2.3 统计方法选用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 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 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24小时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表2.

表1 二次断脐24h后两组新生儿渗血炎症渗等脐部残端症状出对照表

3.讨论

3.1碘酊消毒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碘酊是一种由碘和碘化钾溶解在酒精溶液中制成的溶剂,杀菌效果显著,能够使病原体蛋白质出现变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烧灼效果,减少创面的渗出。使用新生儿二次断脐后消毒脐部创面,可起到很好的即时止血的效果,也起到了减少渗出,促进脐部愈合的作用。但新生儿皮肤较嫩,碘酊浓度过高容易灼伤,所以本研究中使用的碘酊浓度为2%的低浓度。并且,在使用碘酊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范围只是二次断脐中脐带断面出血点,碘酊

消毒液不可碰到脐轮的正常皮肤,以免造成皮肤轻度灼烧。如碘酊消毒液不小心

溅到正确皮肤,即用75%的酒精反复脱碘。

3.2二次断脐后脐部的护理二次断脐脐部包扎24小时后解开无菌护脐贴暴

露于空气中,仔细检查脐部残端处,伴分泌物的新生儿,需用棉签蘸75%的乙

醇消毒患处,彻底清除分泌物,每天2次,无渗血者无需再包扎肚脐。对于脐部

少量渗血的新生儿,可在脐部敷上少量云南白药粉或覆上棉胶海绵一小块后包扎

上新的无菌护脐带。并教会其家属回家后自己护理新生儿脐部,如果回家后再继

续渗血或脐周有红肿,及时回院就诊。

脐带是连接胎盘及胎儿的管状结构,是母体将营养输送给胎儿以满足其在宫内

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4] 。新生儿出生处理脐带后,脐带残断自然脱落需7天左右,而脐带残端在脱落及愈合过程中均容易引起脐部感染[5]。而研究表明,二次断脐

方法能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降低脐炎发生率[6]。但在二次断脐后,脐部在愈合过程中仍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如果二次断脐后护理不当,脐部渗雪及炎

性渗出时间过长,仍然容易引起脐部的感染。而在本研究中,主要采取二次断脐

+二次断脐后采用0.2%碘酊消毒创面再包扎的方法,既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又

缩短了脐部创面的愈合时间,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秋菊. 改良式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3,7(14):206 -207.

[2]李小花,朱亚平,朱为. 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62 -63.

[3]王芳. 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养生,2013,9:51.

[4]周晖,朱珠,夏家爱,等. 产后居家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脐炎干预中的效果分析及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18 -119.

[5]王秋菊. 改良式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3,7(14):206 -207..

[6]李小花,朱亚萍,朱为.等..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62 -63..

产科操作

一、产前检查 用物:软尺一根,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监测仪一个,骨盆测量器一个,灭菌内诊包一个,灭菌手套一双。 操作:一、腹部检查 1,嘱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两腿稍曲使腹肌放松 2,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 3,观察腹部外形疤痕及妊娠纹及紧张度 4,用软测宫高及腹围值 5,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 第一步:1面向孕妇头端,双手置于宫底了解外形测宫高 2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胎儿部位为抬头或胎臀 第二步:1双手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深按检查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位置2两手交替进行深按检查确定胎背向前侧方或后的方位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深探再次确定胎先露为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左右手平放在胎先露两侧,并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检查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再次核对胎先露部诊断的正确性 6、胎心音听诊根据不同孕周不同胎位在孕妇腹部不同部位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听的最清楚,正常为120—160次每分 二.骨盆外测量 1,测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两手持测量器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测量两髂前上棘间的距离23—26cm 2,测髂嵴间径: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循行测得起最大距离为测髂嵴间径25—28cm 3,测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放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即米氏菱形窝上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20cm 4,测坐骨结节间: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测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8.5—9.5cm 5.测耻骨弓角度: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两拇指间的角度90 三、骨盆内测量:1骨盆入口前后径 (1)孕妇取仰卧截石位 (2)常规消毒外阴 (3)戴灭菌手套并润滑指端 (4)行阴道检查: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间触及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贴紧耻骨联合下缘,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 (5)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 2,测坐骨棘间径:用一手食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10cm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目录 一、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4)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 (4) 三、第二产程护理常规 (5) 四、第三产程护理常规 (6) 五、第四产程护理常规 (6) 六、产褥期护理常规 (7) 七、臀位分娩护理常规 (7) 八、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8) 九、健康新生儿护理常规 (9) 十、剖宫产护理常规 (10) 十一、催产素引产/催产护理常规 (12) 十二、会阴切开缝合术护理常规 (12) 十三、早产分娩护理常规 (13) 十四、多胎分娩护理常规 (14) 十五、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护理常规 (15) 十六、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护理常规 (16) 十七、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17) 十八、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18) 十九、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19) 二十.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20) 二十一、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21) 二十二、妊娠合并甲亢护理常规 (22) 二十三、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23) 二十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常规 (24) 二十五、羊水栓塞护理常规 (25)

二十六、妇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6) 二十七、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28) 二十八、宫外孕非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29) 二十九、卵巢癌广泛切除手术护理常规 (30) 三十、子宫颈癌根治手术护理常规 (31) 三十一、阴道手术护理常规 (32) 三十二、直肠阴道瘘及会阴三度撕裂修补手术护理常规 (34) 三十三、尿瘘手术护理常规 (35) 三十四、阴道成形术护理常规 (36) 三十五、外阴癌手术护理常规 (37) 三十六、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 (38) 三十七、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 (38) 三十八、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护理常规 (39)

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出生后二次断脐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时用碘酊消毒消毒脐端残面后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对照组酒精消毒后给予无菌护脐贴包扎。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二次断脐后的脐部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碘酊消毒液;新生儿; 二次断脐;脐部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行断脐处理后脐带失去血供后将逐渐硬化、干枯并最终脱落。但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一般需要7 d 左右,而在脐带残端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从而为厌氧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引起脐部感染[1] 。而研究表明二次断脐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并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时间而被临床广泛使用[2]。本研究主要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时降低脐部渗血、炎症渗出发生率及促进脐部愈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2016 年1 月-2016年3月期间正 常分娩的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新生儿进行Apgar 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为2550 g—4050g。两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前脐部均无红肿渗出及渗血,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脐带处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30-48h 沐浴后对其进行二次断脐,选取脐带根部与脐轮相距约0. 5 cm 处剪断脐带并挤出脐内残留血液,实验组用2%的碘酊小心灼烧脐端残面出血点后覆上面胶海绵一块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24小时。对照组二次断脐后用75%酒精消毒后同样的方法包扎24小时。 1.2.2观察方法二次断脐包扎24小时后洗澡时打开护脐贴暴露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在渗血及炎症渗出及等脐部残端症状的发生率及二次断脐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 1.2.3 统计方法选用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 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 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24小时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表2. 表1 二次断脐24h后两组新生儿渗血炎症渗等脐部残端症状出对照表 3.讨论 3.1碘酊消毒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碘酊是一种由碘和碘化钾溶解在酒精溶液中制成的溶剂,杀菌效果显著,能够使病原体蛋白质出现变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烧灼效果,减少创面的渗出。使用新生儿二次断脐后消毒脐部创面,可起到很好的即时止血的效果,也起到了减少渗出,促进脐部愈合的作用。但新生儿皮肤较嫩,碘酊浓度过高容易灼伤,所以本研究中使用的碘酊浓度为2%的低浓度。并且,在使用碘酊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范围只是二次断脐中脐带断面出血点,碘酊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生局部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 者占66%-87.5%。因此,脐带结扎是新生儿护理的重中之重[1]。现将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 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脐带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脐带内含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 脉和两条管壁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胚胎 结缔组织,称为华通胶,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2]。正常脐带的横断面直径约为11.5- 21.0 mm。脐带是供胎儿与母体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3]。 2 脐带结扎的时间 新生儿断脐的时间目前还存在争议,临床常规断脐是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及娩出 后30s内)。赵香芝〔4〕对536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已了解断脐时间早晚对新生儿Apgar评 分五项指标的影响。将新生儿娩出至断脐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311例为1min钟以内完成断脐,B组225例为1min中以外完成断脐。其中,最短为6s,最长时间为4.8min。经研究对 比后发现在出生后1 m in内结扎脐带, 其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中皮肤颜色、呼吸两项指标 的评分均高于晚结扎者( P < 0.01)。而出生后较晚结扎脐带者( 即>1 m in), Apgar低评分( ≤7分), 即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P < 0.05)。张相方[5]选择374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1min 内将残留于新生儿端的脐带举起,从远端开始逆时针或顺时 针转动,使脐静脉内的残余血完全流入新生儿体内; 而对照组新生儿则行常规断脐,常规处理脐带残端。2 组新生儿出生后1h和24h 各取静脉血1 次查Hb 及红细胞压积( HCT) 。观察组 新生儿出生1h 和24hHb、HCT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分钟内靠近胎盘断脐并将残余脐静脉血输入新生儿体内,可提高新生儿Hb 水平。研究证明 新生儿1min内断脐既增加新生儿Hb 水平又不影响第三产程的管理和新生儿复苏。 3 脐带结扎的方式 3.1 丝线常规断脐法[6]: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cm脐带处,用无菌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上0.5~l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上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0.5%碘伏消毒断面,断面待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护脐带包扎。丝线 打结松紧不易掌握,特别是对于水肿的脐带结扎时,结扎过紧会引起脐带断裂,过松又易引起出血,脐带脱落时间7~10d,最长半个月,增加了感染机会。李妍[7]选用此方法对80例新生儿进 行脐带结扎时发生了残端出血6例,残端炎症7例,滑脱6例。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 究发现使用此方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8例,5-6天24例,7-8天36例,9-10天20例,>10天12例。发生感染11例,脐出血3例,脐息肉4例,其他并发症1例。目前 临床已很少使用此方法,仅在临床研究中作对照试验使用。 3.2 气门芯断脐法:在新生儿出生给予触觉刺激后用0.5% 碘伏消毒脐带及脐周,将宽 3mm、直径2mm带有丝线作牵引线的双气门芯环套在止血钳上, 在距离脐轮0.5cm 左右处夹 住脐带, 用剪刀在止血钳上0.5cm 处剪断脐带, 拉住丝线牵引气门芯使之套在脐带与皮肤交接 处(脐根部, 勿结扎皮肤), 挤去残脐内余血, 用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 待脐带断面干后, 用一块 无菌纱布覆盖残脐并用绷带卷缠绕腹部包扎固定〔9〕。当气门芯套扎在距脐根部0. 5 cm-1. 0 cm 时, 脐带根部与气门芯之间有脐静脉、脐动脉血液残留, 容易形成小血肿, 血肿机化吸收时 间较长, 滲液较多, 容易发生新生儿脐炎〔10〕。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究发现使用此方 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14例,5-6天30例,7-8天32例,9-10天18例,>10天 6例。发生感染9例,脐出血1例,脐息肉1例,其他并发症0例。气门芯结扎脐带血管可 能因未完全阻断血流而发生渗血,并且常导致气门芯以下脐部淤血,延长残端干燥时间,增 加感染机会;但气门芯体积小,对新生儿脐周皮肤不会造成刺激,且成本低,所以其对细小、

文档婴儿脐带

间出生婴儿的脐部如何护理?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脐带的常见护理办法:一、每天清洁小肚脐刚出生的婴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方法是: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二、保持肚脐干爽婴儿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婴儿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三、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婴儿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脐带异常的处理办法一、如果脐带不脱落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 2周脱落。如果婴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婴儿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二、如果脐带有分泌物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一般一天1~2 次即可,2 ~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婴儿去医院。三、如果脐带发红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婴儿去看医 大事件1:第一声啼哭(刚出生) 妈妈:宝宝果然一出生就哭,还是个“大嗓门”,只是这个小家伙没哭多久就睡着了。在出生之前,胎儿靠脐带传送母亲血液中的养分为生。他的肺部还不能运作。胎盘保证着母亲富含氧气的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出生后,接触到空气,他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于母亲,他开始呼吸,心脏和肺部开始循环运作。空气充满了他的肺部,肺泡扩张,很快,你就听到了这历史性的第一声啼哭。大事件2:第一次吃奶(出生后半小时内) 妈妈:宝宝吃奶的感觉很轻柔,和想象中不一样,当时奶还没有下来,宝宝嘬了几口就睡着了。足月宝宝娩出清洗后,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了。在刚开始的两天里,你的乳房也许只分泌几滴初乳,但是初乳的营养成分相当高,而且含有很多抗体,能增加孩子胃肠道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宝宝醒来,还是让他多吸吮吧。大事件3:接种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 爸爸:第一天,护士通知去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单。给宝宝洗澡后,护士就给他接种了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后,至少9年内不用加强免疫。注射时间为24小时内打第一针,满月后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共三针。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凡是足月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宝宝3个月时,还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细菌素试验,以明确接种是否有效。大事件4:排胎便(出生后24小时内)妈妈:第一次笨手笨脚地拉开小家伙的纸尿裤,就被绿黑色的大便吓了一跳。这很正常。当宝宝还在你肚子里时,这种绿黑色的东西就在他小肠内了,现在宝宝肠子蠕动正常了,便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胎便差不多就排干净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你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带有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再后来就看你给宝宝吃什么了。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会排出金黄色稀软的粪便;吃奶粉的宝宝,排出大便的颜色从淡黄色到褐绿色都可能有。大事件5:生理性体重减轻(出生后24小时内) 爸爸:小宝贝出生第一天体重是3千克,第二天就轻了。新生儿在出生前长期浸泡在母体的羊水中,当他们出生后,需要在干燥的空气中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同时还有大量胎便排出体外,所以体重会减轻。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体重开始下降,出生3~5天后体重开始回升,如果此时还有体重减轻的情况,医生就会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大事件6:脐带脱落(出生后

新生儿脐炎及治疗护理

新生儿脐炎及治疗护理 每个人都有脐带,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慢慢变为黑色。一般宝宝出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脐带上本来就有血管,因此脐部血管是与新生儿血管相通的。脐炎似乎是小病,但局部感染容易扩散,导致新生儿腹膜炎或败血病。 脐窝也要清理干净 1、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 2、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 3、脐周皮肤红肿,深及皮下,重则蔓延形成蜂窝织炎或脐周脓肿,甚至继发腹膜炎。 4、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 5、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新生儿脐炎是什么 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稍重者有脐周红肿、疼痛。多是不注意卫生引起的。可用75%的酒精消毒残端,再换上干净的纱布包裹好;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以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根部发红,或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等表现,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如果脐部炎症明显,有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 妈网网友“michelle”:我家的未满月之前也试过渗血,每天用酒精消毒,再用云南白药擦,几天就好了! 妈网网友“地板”:我宝贝在儿童医院烧了两次硝酸银才好,因为肉芽太大了,第一次没有烧彻底。第二次烧完那个专家说不用再去找她复查了,也是中间有个小疙瘩一样的,还是黑色的,因为烧过的银离子的原因吧。我一直不放心,想去复查,可是挂儿童医院那个专家太费劲了,恨不得4点就得去排队,就没去复查。好久一直都不敢让肚脐碰水,后来慢慢好了,那个小疙瘩也消下去了,黑色也慢慢淡了。现在和正常肚脐一样一样的,还有人说我们

云南白药在二次断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云南白药在二次断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散剂预防新生儿脐部出血及促进脐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组和二次断脐加用医用明胶海绵组,观察两组脐部出血、新生儿脐炎、脐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用云南白药组在降低脐部出血率、新生儿脐炎和缩短脐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断脐方法两组新生儿首次断脐方法相同,胎儿出生后常规消毒脐部,距脐轮 0.1cm处套扎气门芯【4】,然后在结扎部位0.5-1cm处剪断脐带,挤尽残血,用3%的碘酊烧灼脐带断面,覆盖无菌纱布,用一次性脐保加压包扎。二次断脐在后48h~72h 进行,选择新生儿进食1h后,室温 28℃。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南白药散剂,对照组断脐后用采用医用明胶海绵。①观察组二次断脐手法:暴露脐部,用2%碘酊消毒脐根部及脐周皮肤,直径5cm,再用 75%乙醇脱碘,用无菌血管钳提起脐残端,脐轮与腹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或高出腹壁<0.5cm【5】,用无菌剪刀刀尖部从不同方向沿脐根部呈浅圆锥形一点一点剪掉残端,把握深浅度,操作时动作轻柔,勿采用水平一刀或快速剪脐法,剪刀与腹壁成 15。~2oo,再用 4%的碘伏消毒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去碘伏,在脐窝里放满云南白药散剂,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一

次性脐保加压包扎,松紧以容纳一指为标准。②对照组二次断脐手法,断脐前将医用明胶海绵剪成直径0.5cm大小的块状,断脐方法同云南白药组,不同点是断脐后用医用明胶海绵填满脐窝,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一次性脐保加压包扎,松紧以容纳一指为标准。 1.2.2 观察脐部渗血、新生儿脐炎及创面愈合时间。二次断脐后、断脐后半小时、断脐后1h、2h各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 1次,以后改为 4h观察1次。断脐后,如脐残端血渗出纱布外判断为有脐部出血,如未渗出出纱布外则为正常。如有出血,应立即处理并密切观察。脐炎观察标准: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少量浆液脓牲分泌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发红变硬,脓牲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等。断脐后观察脐部情况每天1-2次,每天洗澡、游泳一次,游泳完毕脐部用75%酒精消毒两次,再用一次性无菌脐保包扎,脐创面愈合后不需要包扎脐保。 1.2.3 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脐部护理及自我观察的方法。①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指导正确使用尿布,尿布不能覆盖在脐部,勿在脐部涂药膏或爽身粉;②断脐后2小时避免新生儿哭闹,以免增加腹压引部渗血,指导家长观察脐部渗血情况,有异常情况随时汇报医护人员。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顺产接生流程

单胎顺产接生流程 ·判断上台接生时机上台时机:初产妇胎头拨露1-2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依据产力情况而定) ·会阴冲洗消毒 ·接生物品、药品准备接生的物品、药品: ·无菌器械包 ·一次性无菌物品:接生包一包、20cc注射器一个、5cc注射器两个、7号封闭针一枚、缝线一条、吸痰连接管及吸痰管各一条;·药品:2%利多卡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各10cc,催产素20u; 如不需要行会阴切开术,则不用准备20cc注射器、7号封闭针及缝线,分娩后根据情况再补充。 ·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物品、药品: ·保暖辐射台 ·吸痰机 ·物品:新生儿喉镜头、镜柄、复苏囊及面罩各一个、气管插管、氧气 ·药品:肾上腺素注射液(使用浓度为1:10000)、0.9%氯化钠注射液、纳诺酮注射液 ·外科洗手 ·穿术衣、戴无菌手套 ·铺巾 ·器械敷料点数 ·酒精消毒会阴切开部位·会阴浸润及阴部神经阻滞麻 ·判断会阴切开时机·会阴切开会阴切开时机:胎头着冠后,估计在1-2次宫缩后能娩出胎头时 准备 上台 麻醉侧切铺巾顺序: 垫臀巾→穿裤腿→戴无菌手套→铺孔巾→辐射台上铺无菌垫巾及治疗巾→连接吸痰管

胎儿娩出 新生儿处理 胎盘娩 出

·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甲硝唑冲洗会阴伤口 ·阴道塞甲硝唑湿有尾纱一条 ·止血钳固定尾巴在孔巾上 ·按解剖结构层次缝合会阴伤口 ·缝合完毕检查伤口有无渗血 ·取出阴道塞纱 ·肛查 ·清点器械敷料 ·下台整理物品 ·协助产妇舒适体位、保暖 ·清洗、浸泡器械 ·清理医疗垃圾 ·产后产妇出血及新生儿观察 ·完善记录 伤 口 缝 合 下 台 软产道检查次序: ·外阴:检查会阴、大小阴唇和尿道口周围 ·阴道壁 ·阴道后穹隆和子宫颈 ·宫腔探查(必要时进行,需重新外阴消毒及更换无菌手套) 产后出血量的计量方法: ·容积法:聚血盆收集的血液,用量杯来测量容积换算。 ·称重法:A.未使用前的干有尾纱(净重10g )及浸湿甲硝唑有尾纱(净重25g )。B.接生完毕后将所用的有尾纱的重量减净重的重量。

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断脐法效果比较

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断脐法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断脐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各300例。脐带夹组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 cm处夹上脐带夹,在夹上0.2 cm处平行切断脐带,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及夹下脐带周围皮肤,无需无菌纱布覆盖及绷带包扎,暴露即可,24~48 h待脐带残端干枯时取下脐带夹。气门芯组用气门芯圈套扎脐带,圈上0.5~1 cm处切断脐带,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及消毒脐带残端及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无菌绷带缠绕包扎。观察两组脐带残端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脐带夹组与气门芯组比较,脐带感染、出血例数少,脐带脱落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带夹断脐法优于气门芯断脐法,更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脐带夹;出血;感染;脐带脱落时间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我国爱婴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脐带切断后残端形成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脐部出血、感染、脐炎、甚至败血症,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如何做好脐部护理,预防脐部感染,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脐部早日愈合,是护理人员探讨和研究的方向。笔者所在医院以往采用结扎线断脐、气门芯圈断脐,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效果都不理想,容易发生脐带残端出血、渗出、感染、脐炎、脐肉芽肿等。选择合适的断脐方式非常重要,2002年以来本院使用一次性脐带夹处理脐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10月在本院出生并接受产后随访的正常新生儿600例,其中男319例,女281例;出生体重2500~4000 g;评分1~5 min 7~10分;孕周37~40.6周;剖宫产298例,侧切胎头吸引19例,侧切91例,自然分娩192例。按出生先后顺序分成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分别用脐带夹断脐和气门芯断脐。两组孕周、体重、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气门芯断脐法把气门芯剪成约0.1~0.2 cm的圆圈,然后用外科缝合线逐个穿好打结(脐带线),放入产包内灭菌备用,胎儿娩出前把气门芯圈套在无菌止血钳上,胎儿娩出后用该止血钳在距离脐轮上0.5~1 cm处夹住脐带,剪断脐带,牵拉脐带线将气门芯圈套在脐带根部、脐带与脐轮皮肤交界处,勿扎住脐轮皮肤,在圈上0.5~1 cm处切断脐带,然后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并消毒脐带周围皮肤,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残端,无菌绷带包裹。 1.2.2 脐带夹断脐法胎儿娩出后使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 cm处上夹,以不触及脐轮皮肤为原则,在脐带夹上0.2~0.3 cm处平行切断脐带,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带残端、夹下脐带及脐轮周围皮肤,脐带残端暴露,不必包扎,

儿科护理学见习大纲@徐医

《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大纲 肺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原、病理生理及预防措施。 二、熟悉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处理。 三、掌握肺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地点】儿科病室,教学综合楼。 【时数】2学时 【教具】输氧设备,听诊器,体温计,病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典型急性支气管肺炎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 发病诱因:受凉史,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触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发热(体温变化、热型)、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咳嗽性质,气促、发绀、呼吸困难及中毒症状,烦躁不安与精神萎靡、抽搐、呕吐、腹胀、腹泻等。 3. 既往健康情况:佝偻病、营养不良、结核病或结核感染、先心病等病史,是否常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等。 4. 免疫史:询问卡介苗接种情况。 (二)体查要点: 1.注意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病容,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与脉搏比例,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等;观察流涕、鼻塞、咳嗽情况,重症病人应测血压。 2. 注意病变体征(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等)。 3.注意腹部有无腹胀,肝脾大小、质地、压痛、肠鸣音及心脏情况。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支气管肺炎的 (一)实验室检查: 1. 周围血象应注意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加或降低。 2.重症时血气分析的变化。

3.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查等。对重症肺炎 或有脓毒血症表现者,应作血培养或局部分泌物培养。 (二)主要症状体征,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等) 及主要治疗。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肺炎的护理计划。 【思考题】 一、试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疗程。 二、阐明重症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三、试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 四、如何识别肺炎的并发症。 【病案分析】 患儿,女,3岁,因持续高热、咳嗽、气促2周入院。患儿病始洗澡受凉,咳嗽,为单声咳, 喉中有痰鸣,持续发热39~40℃至入院时不退,同时伴有气促。在外院已用青霉素、氨苄青霉 素10天未见效,起病来无吐泻及抽搐。体查:T 39.8℃,P 150次/分,R 50次/分,Wt 9kg。精神差,气促,面色较苍白,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咽部充血,颈软。有少许湿罗音。心率150 次/分,心律齐,心音可,未闻杂音。肝肋下3cm,质地软,脾未扪及。无脑征。血象:WBC 13.5*109/L,N 0.70,L 0.30。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⑴患儿的临床诊断 ⑵制订一份护理计划 5 ※<标题二>

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消毒效果分析

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消毒效果分析目的了解聚维酮碘消毒液应用于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消毒效果。方法将正 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对其进行脐带结扎时采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消毒脐带断端,对照组则采用2%碘酊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碘来消毒脐带断端。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感染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脐部出血情况、脐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应用于新生儿脐带结扎消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标签:聚维酮碘消毒液;新生儿;脐带结扎;安全 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可引发新生儿脐炎,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1]。目前,仍有不少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选用2%碘酊消毒后再用75%的酒精脱碘来消毒脐带残端,本院妇产科原先一直沿用此传统方法。从2010年1月起,本院开始应用金雅碘消毒液用于新生儿脐部结扎中脐带断端的消毒,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在本科室分娩的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其中,阴道分娩268例,剖宫产132例;新生儿出生评分均在8分以上,出生体重≥ 2 500 g,排除宫内感染和胎膜早破。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的选择 选择珠海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雅碘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聚维酮碘(PVP-Ⅰ)、醋酸氯己定和乙醇。其中,有效碘含量为0.18%~0.22%(W/V),醋酸氯己定含量为0.18%~0.22%(W/V),乙醇含量为55%~65%(V/V)。金雅碘消毒液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等细菌。杀菌效果好,无毒、无刺激,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其使用时用原液直接涂擦即可,具有极好的成膜效果,能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1.3 方法 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用已套好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部0.5 cm处钳夹脐带,在距钳夹0.5 cm处结扎脐带(一次断脐),拉丝线将气门芯套于脐带钳夹处,用金雅碘消毒液涂抹脐带断端后用新生儿护脐带包扎;对照组则先用2%碘酊消毒脐带断端,然后用75%酒精脱碘,其他方法两组相同。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SPSS 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脐部出血情况及脐部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以往临床中新生儿脐带结扎时最常用的消毒液是2%碘酊及75%酒精。碘虽

新生儿脐炎护理知识

新生儿脐炎护理知识(100分)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1、姓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患儿女,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出现黄疸就诊,体检:体温37.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有臭味。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D、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单选题】(10分) A.A、新生儿脐炎 B.B、新生儿败血症 C.C、新生儿肺炎 D.D、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E.D、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A 3、某足月新生儿生后5天,发热、拒乳、哭闹不安。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8.5℃,皮肤,巩膜黄染,脐带根部红肿,脐窝有渗液,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单选题】(10分) A.A、病理性黄疸 B.B、缺氧缺血性脑病 C.C、新生儿败血症 D.D、新生儿脐炎 E.E、新生儿硬肿症 正确答案: D 4、患儿女,出生4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四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局部皮肤可用的消毒药物是【单选题】(10分) A.A、30%酒精 B.C、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C.B、95%酒精 D.D、3%双氧水 E.E、0.5%碘伏 正确答案: D

5、引起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单选题】(10分) A.A、产伤 B.B、断脐时细菌感染 C.C、喂养不当 D.D、患儿早产 E.E、患儿体温过低 正确答案: B 6、患儿局部皮肤消毒可以选用的消毒液【单选题】(10分) A.A、70%酒精 B.B、75%酒精 C.C、90%酒精 D.D、1%碘伏 E.E、3%过氧化氢 正确答案: B 7、.消毒脐部时,从脐的根部由外向内环形彻底清洗消毒。【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8、.新生儿脐炎轻者可选用安尔碘或0.5%碘伏及75%消毒,每日2~3次。【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9、脐部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10、.若有脓行分泌物时,可选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涂2%碘酊。【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11、脐部护理以保持其创面清洁干燥为宜,防止大小便污染。【单选题】(10分)

犊牛脐疝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犊牛脐疝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养牛技术 1病因分析遗传因素: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在纯种繁育群中比较容易发生,特别是近亲交配产生的后代犊牛非常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完全闭锁或者腹壁发育不健全而导致。后天性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新生犊牛出生以后,就会有结缔组织长在脐孔处,导致脐尿管和脐血管失去原本的作用,而变成韧带,其中脐动脉和脐尿管会变成脐膀胱侧韧带和脐膀胱中韧带,脐静脉会变成肝圆韧带,最终在脐孑L处变成瘢痕。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在紧贴脐孔处将脐带撕断,无法很好的对脐带断端进行结扎,导致脐带容易抽回腹腔,从而导致脐孔无法完全闭合。如果此时犊牛剧烈努责或者采食过多而导致腹内压过大时,就会使腹腔内容物非常容易经由脐孔进入到皮下而引起脐疝。另外,母牛分娩结束后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羊水、尿粪,再加上牛棚积聚粪便和蚊蝇频繁叮咬,滋生大量的细菌,从而导致脐带感染细菌;也可能是接产时没有适时断脐,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导致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使其逐渐变成脓肿,造成脐孔周围组织发生坏死、化脓而不健全,最终形成脐疝。2.临床症状病牛脐部形成球状隆起,质地比较柔软,且进行触诊感到隆起内存在滑动感,进行听诊有时能够听到清晰的肠管蠕动音,但如果疝内容物和疝孔形成嵌闭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通常不会表现出炎性反应,如红、痛、热等。发病初期,大部分能在体位发生改变时促使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内,并能够触摸到清晰的疝轮,但如果脐孔过大就会在

松手后立即发生脱出。另外,随着腹内压的不断增大,脐疝也会逐渐增大。随着病程的进展,犊牛脐疝通常会从拳头大小逐渐发展成接近小儿头部大小,甚至可能更大,同时疝内容物可能会与疝囊发生黏连而无法再还纳到腹腔,同时皮肤隆起处还会形成水肿,往往伴有热痛反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牛,往往会使内容物无法顺畅循环而形成淤血,甚至发生坏死。3防治方法结扎法:当病牛形成较小的脐疝时,通常在3 cm以下,适宜采用该方法。先将病犊呈仰卧状保定,然后促使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内,之后进行局部麻醉,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沿着疝的基部刺人一根针,再呈垂直刺人另一根针,接着在两针基部和下腹壁之间用粗结扎线绕过进行结扎。这种治疗方式尽管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非常容易复发,导致人为感染。药物疗法:当病牛形成较小脐疝时,可在疝轮周围的肌肉处分点肌肉注射15~20mL 5%氯化钠或者95%酒精,通过药物的作用促使注射点处的肌肉发生肿胀而对内容物造成压迫,这种治疗方法在没有与疝囊发生黏连的情况下适合使用,也有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白行逐渐消化。手术疗法:当病牛采取以上治疗方法没有明显效果,或者形成直径较大的脐疝时,最好采取手术治疗。病牛术前要先在一段时间内停止采食,促使腹压降低。手术时,先将病牛呈横卧状保定,在靠近脐孔处的疝气囊基部做预备切线。减去术部被毛,并采取局部浸润麻醉,在平行于躯干长轴处的皮肤切一长度适合的切口,将皮肤和疝囊分离,充分暴露出疝囊,并使疝囊与内容物发生粘连的部位进行分离,注意要采取钝性分离,缓慢进行,防止损伤内容物,在皮肤增厚处先切一个较小的切口,术

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 概述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了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病死率高。一般在生后4~7天发病,故俗称“七日风”。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推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2 发病机理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和交感神经兴奋。 3 诊断思路 3.1 出生史:旧法接生或断脐消毒不严病史,脐部常有感染史。 3.2 病史要点:多在生后4~7天发病,家长诉小儿持续的哭闹不安、吃奶困难、口张不开、奶头无法放入口中,随后表现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角弓反张。任何轻微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引起窒息。 3.3 查体要点:早期无明显抽搐时,可用“压舌板试验”,即用压舌板检查患儿的咽部,若用力下压,压舌板被患儿咬得很紧,无法看到咽部,则为“压舌板试验”阳性或称为“锁口”,可确诊。患儿神志大多清醒,口腔内唾液较多。 3.4 诊断标准。具备上述1~2或1~3可以确诊本病。 3.5 鉴别诊断。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有围生期严重缺氧

病史,惊厥多发生在生后12小时左右发生,发作时无牙关紧闭。②新生儿颅内出血:惊厥一般出现在生后1~3天,多见于早产儿或缺氧难产的足月儿,无牙关紧闭,头颅CT可确诊。③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有发热、全身性痉挛和抽搐,常有皮肤、粘膜破损感染史或败血症史,很少出现牙关紧闭,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有助于诊断。④新生儿低钙血症:可表现为惊跳、震颤、惊厥。惊厥发作时无牙关紧闭,血钙1.8mmol/L或游离钙0.9mmol/L 可确诊。 4 治疗 4.1 一般治疗 需要安静而避光,各种必要的护理与治疗应同一时间进行,尽量采用静脉用药,以减少痉挛发生;B保持气道通畅,有缺氧发绀者应及时吸氧,痉挛发作时,应在止痉同时给予头罩大流量吸氧(6~8L/分),抽搐停止后改为5L/分。并发肺炎时及时雾化用药、吸痰。 4.2 药物治疗 4.2.1 止痉:是治疗本病成败的关键。 A.地西洋(安定)为首选药,每次0.3mg/kg开始,缓慢静脉推注,毎3~6小时一次;也可鼻饲维持,剂量每日2.5~7.5 mg/kg ,分6次,若止痉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5~10mg/kg,分多次给药,维持4~7天,以后逐渐减量。由于地西洋半衰期短,对个别重症破伤风痉挛不易控制,可试用地西洋10~15mg/kg,持续静脉滴注,速度在 0.05mg/kg.min以内是安全的。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呼吸、肌张力,防止药物副作用。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

一、早产儿健康宣教 1、注重保暖保持室温在22~24℃,湿度在50%~60%。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 育不健全,体温升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故应注意保暖。 2、预防感染房间应定期消毒,接触早产儿前应洗手,减少探视,并加强皮肤、 脐部护理,以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严重感染。 3、合理喂养正确哺乳,按需喂养,定时测量体重,了解患儿增长情况。早产 儿器官发育不健全,吞咽功能弱,胃容量小,容易呕吐,又因消化酶不足、消化功能差,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4、预防窒息措施喂奶时根据早产儿的吸吮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每次 喂养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喂养后轻拍背部,并给予右侧卧位。早产儿呛奶易吐奶,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弱,易出现呼吸暂停。5、母亲的心理指导授乳期间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防止过度疲劳,给予合理 营养及饮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生活规律,定时排空乳房,保证乳腺分泌。 6、母乳喂养早产儿母乳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比足月儿母乳多,能充 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早产儿母亲的奶更有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1)哺乳前的准备:按摩乳房,一促进血液循环和乳腺管的增生;擦洗乳头,用毛巾清水擦洗,勿用肥皂。 (2)哺乳姿势:如吸吮、吞咽反射好,一般要抱起喂养,方法为母亲坐在高矮合适的椅子上,一侧腿抬高,脚下垫一小凳,婴儿头部略抬高,喂养 时母亲用食指及中指夹住乳房,以防堵塞婴儿鼻部。此外,母亲身体要 紧密相贴,应使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喂养后把婴儿竖起,轻拍 背部,以免溢乳。 7、正确更换尿布选择柔软、刺激性小、吸水性腔的尿布,有条件者最好选择 一次性尿垫,注意勤换尿布,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以防臀炎。 8、洗澡的方法早产儿体温稳定,一般情况好,应每日沐浴一次,水温40℃, 室温27℃,用中性肥皂。沐浴室应注意皮肤褶皱处及臀部、外阴部的清洁,洗后擦干、扑粉。 9、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 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可促进智力发育;抚触还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可以更好的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10、其他定时到儿童保健门诊复诊,按时预防接种。 二、新生儿黄疸健康宣教 1、如何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达高峰,第10~14日消退,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应低于205umol/L,早产儿低于274 umol/L,临床表现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一般3~4周。 (2)病理性黄疸,常有以下特点:①黄疸出现较早,出生后24h内即出现;②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第一节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一、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降低;胆汁排泄障碍; 二、临床表现 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nng/L;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mg/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I,早产儿少150mg/L,血清结合胆红素>20mg/L; 三、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色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因为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另外还要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喂奶次数少,肠蠕动减慢,胎粪排除延迟,胆红素会吸收增加; (3)指导家长添加糖水,如出生24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4)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①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②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头、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放开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指导家长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1)新生儿游泳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2)新学儿抚触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同时,腹部抚触本身对胃肠道也是一种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使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明显增加,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隆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四、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中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