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言

****供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燃)成立于2009年*月,注册地址**市**区**,法人代表**,是专门从事港口船舶燃料供应的专业公司。**华燃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现有“**”号供油船,作业范围为**港水域。公司利用**港水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各种资源优势,为长江上途经**港的船舶提供燃料油供应服务,为在港区的船舶提供水上供油服务。

“**”号供油船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水上交通事故、机械伤害、噪声、触电、高处坠落、淹溺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部令[2003]第9号《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以及**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受****供应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有限公司受委托后,成立了安全评价工作项目组,该项目组对该工程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仔细地分析、调研、反复征询工程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供应有限公司“**”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到了****供应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1 概述 (1)

1.1 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 (1)

1.2 安全现状评价依据 (1)

1.2.1 国家法律 (1)

1.2.2行政法规 (2)

1.2.3部门规章 (2)

1.2.4地方法规规章标准 (4)

1.2.5本现状评价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4)

1.2.6工程资料及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5)

1.3 评价内容和范围 (5)

1.3 1评价内容 (5)

1.3.2 评价范围 (6)

1.4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 (6)

2 公司概况 (8)

2.1公司基本情况 (8)

2.2供油船概况 (8)

2.2.1船舶航行的地理区域 (8)

2.2.2船舶航行区的自然条件 (10)

2.2.3船舶的主要参数、主要设施 (11)

2.2.4船舶主要原料情况 (13)

2.3船舶供油工艺流程 (13)

2.4公司人员及安全管理 (13)

2.4.1公司人员概况 (13)

2.4.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3)

2.4.3事故应急救援 (14)

2.4.4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 (14)

2.5公司及近两年港口危险货物安全运作概况 (15)

3 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简介 (16)

3.2公司运行系统安全特点 (16)

3.3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7)

3.3.1涉及物料 (17)

3.3.2物料MSDS数据 (17)

3.3.3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总结 (19)

3.4油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

3.4.1 可燃物泄漏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3.4.2点火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3)

3.5油轮航行作业火灾爆炸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5)

3.6船用机械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6)

3.7船用电气设备对人体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6)

3.8船舶噪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7)

3.9船舶高温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8)

3.10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8)

3.11临水作业人员的淹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9)

3.12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30)

3.12.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0)

3.12.2中毒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0)

3.12.3灼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0)

3.12.4自然灾害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

3.13腐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

3.14重大危险源辨识 (32)

4 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单元的划分 (33)

4.1 安全现状评价方法 (33)

4.1.1 概述 (33)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34)

4.2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34)

4.2.1评价方法的选择 (34)

5 系统安全评价 (36)

5.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36)

5.1.1概述 (36)

5.1.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 (37)

5.1.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小结 (38)

6 安全检查表评价 (39)

6.1供油设备-油船安全评价 (39)

6.1.1供油设备的检查表 (39)

6.1.2 供油设施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 (44)

6.1.3存在问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6)

6.2经营资质 (47)

6.2.1 油船营运资质、从业人员资质 (47)

6.2.2 公司经营资质 (49)

6.2.3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条件 (50)

6.3公司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条件的综合评价 (52)

7 事故案例分析 (54)

7.1“大庆53”轮爆炸沉没事故 (54)

7.1.1事故经过 (54)

7.1.2事故原因 (54)

7.2“华海1”油船爆炸事故 (55)

7.2.1事故经过 (55)

7.2.2事故原因 (56)

7.2.3预防同类事故的对策措施 (56)

8 整改及预防措施 (57)

8.1主要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57)

8.2事故预防安全对策措施 (58)

8.2.1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58)

8.2.2安全技术措施对策措施 (60)

8.2.3 水上供(受)油作业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即作业条件) (70)

9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73)

9.1项目现状危险因素评价结论 (73)

9.2项目现状危险评价分析结论 (73)

9.3项目现状安全综合评价结论 (74)

9.4整改和预防措施 (74)

9.5 总体评价结论 (74)

附件 (75)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 概述

1.1 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

安全现状评价是在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生产运行系统生命周期内,对公司的安全管理状况和生产设施、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周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其目的主要是:

(1)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及《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

(2)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度,以确保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通过对****供应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及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管理依据。

(4)做出评价结论,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监察工作提供监管依据。

1.2 安全现状评价依据

1.2.1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

1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1.2.2行政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3月15

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55号(2002

年8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国务院1983年12

月29日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7年12月3日

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国务院令[1994]15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国务院[1993]第109

号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

年3月20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管理条例》(国务院[2007]第494号令);

(9)《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

号,2001年4月29日施行)。

1.2.3部门规章

(1)《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交人劳发[2004]第462号);

(2)《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

(3)《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1996]10号令);

(4)《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3]第9号);

(5)《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4]第4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通部

2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令2005年第11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交通部

[2007]6号令);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交通[2006]12号

令);

(9)《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08]第2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交通部令[2009]15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交通部令[2004]7号);

(12)《交通部运输船舶消防管理规定》(交公安发[1995]137号);

(13)《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1981年10月29日交通部[1981]

交港监字2060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年4月28日交通部第30

号令发布;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2007年10月1日施行);

(16)《长江**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交海发[2005]417号);

(17)液货船水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安监发[1996]330

号文);

(18)《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08]

版);

(19)《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2001]6l

号令);

(20)《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1994]第

18号);

(2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6

号);

(22)《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原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

(2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2007]第16号);

3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06]第3号令);

(2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

(26)《船舶燃油供油企业资质程序管理执行程序》(交企发330[1998])。

1.2.4地方法规规章标准

(1)《**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十五次会议公布);

(2)《**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1月1日公布实施);

(3)《**省港口条例》(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省气象管理办法》(**省政府[2003]14号令);

(5)《关于印发<**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的通知(苏安监[2007]196号);

(6)《**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实施细则》(苏安监[2004]140号);

(7)《**海事局船舶供受油作业监督管理规定》(苏海危防[2001]160号);

(8)《**海事局围油栏布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苏海法规[2001]1217号);

(9)《**海事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苏海危防[2008]);

(10)《**省移动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苏安监[2008]165号)。

1.2.5本现状评价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散装液体化工产品港口装卸技术要求》(GB/T15626-1995);

(2)《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GB18434-2001);

(3)《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5)《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

告);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7)《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4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8)《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2009);

(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规则》(GB12158-2006);

(10)《油船静电安全技术要求》(JT197-1995);

(11)《船舶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GBT17436-1998);

(1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1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

(14)《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15)《安全色》(GB2893-2008);

(1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

求》(GB8196-2003);

(17)《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8)《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95-2007)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21)《船舶供受燃油管理规程》(JT/T339-1997);

(22)《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T/T660-2006)。

1.2.6工程资料及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1)****供应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表(2010年5月由****供应有限公

司提供);

(2)****供应有限公司“**”有关技术参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010年

5月由****供应有限公司提供);

(3)**有限公司与****供应有限公司签署的“关于****供应有限公司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现状评价”项目合同书(2010年4月)。

1.3 评价内容和范围

1.3 1评价内容

(1)对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运行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程

5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度进行识别、分析;

(2)对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运行系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3)对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运行系统危险、有害程度Ⅱ级以上的单

元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4)对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运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生产设备设施、

生产工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产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后果进行

预测、分析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5)对该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安全符合性作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建议。

1.3.2 评价范围

根据《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交人劳发[2004]第462号)、《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对****供应有限公司及所属供油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生产运行的具体现状,确定本项目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

(1)评价范围:

****供应有限公司及所属供油船“**”。

(2)评价物料:

燃料油、0#柴油。

1.4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

本安全现状评价的程序见图1.4-1。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图1.4-1 评价工作程序图

7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2 公司概况

2.1公司基本情况

****供应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市**区**,负责人**,是专门从事港口船舶燃料供应的专业公司。**华燃现有“**”号供油船,主要销售燃料油,作业范围为**港水域。

表1.1-1 公司基本情况表

2.2供油船概况

2.2.1船舶航行的地理区域

本公司加油船作业范围为**港水域。**港位于长江下游,依江通海,是中国华东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带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是长江沿线地区能源物资运转的主要枢纽港。

(1)**港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港位于我国长江与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的战略结合部,东距长江口437公里,潮江西上,距武汉733公里,重庆2l00公里。具有以下特点:

8

**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①由于**长江大桥通航净空高度的限制,**港位于长江万吨级海轮通航航道的顶端。因此长江中上游大量外贸物资进出口只能在长江下游港口进行换装。

②多种运输方式齐全,货物集疏运便捷津浦、沪宁、宁皖赣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与港口铁路相接。104、205、3l2、328四条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连、宁通等九条省级公路以及建设中的宁杭高速公路为**港构造了一个辽远广阔、四通八达的辐射区域。已开通的禄口国际机场使**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加上鲁宁输油管道联结着胜利、中原、华北三大油田;五种运输方式使**港具有得天独厚的物资集疏运条件和十分广阔的经济腹地。

③内陆运输距离较短**地处华东地区的最西部,距离内地重要工业城市的内陆运输距离较短,有利于发挥海运吨位大、运距长的成本优势。规划中的宁西铁路及长江沿线铁路的建设,缩短了**港与长江中上游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加强**港在承东启西、梯型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辐射作用。因此**港在吸引长江中上游外贸物资进出口方面相对沿海港口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④长江口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港的通航条件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目前通过验收,从7月20日起试通航。长江口航道水深由原来的7米增至8.5米外,航道宽度也由250米增至300米,基本可实现双航行。第三、第四代集装箱船可乘潮安全通过长江口。航道内船舶航速也将由8节增至10至12节,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随着长江口一期整治工程的完工,5万吨级海轮可乘潮进港;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

(2)**港生产布局及功能、主要货种结构及流向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