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_八论语言的体验性_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_八论语言的体验性_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_八论语言的体验性_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2006年第6期总第100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6,№6

Serial№100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

———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王 寅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摘 要:认知语言学(CL)尝试运用人类有限的认知方式对语言各层面做出统一解释,它们既适用于词汇、词

法、句法,也适用于语篇。本文首先简述CL与(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互补的基础,及这两学派在语篇连

贯性分析方面的主要差异,然后重点论述突显、概念隐喻和象似性等认知方式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CL分析

语篇连贯的主要方式可归纳成两条基本原则:互动体验性和心智连贯性,这是对SFL的补充和发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连贯;互动体验;心智连贯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6)06-0006-06

1.CL与(S)FL互补的基础

谈“互补”,严格来说不能笼统而言,而应分析互补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共性,这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补。

近来学者们常争论CL与FL之间的包含关系,有人(Lakoff&Johnson,蓝纯)认为前者包含后者,有人(Langacker,Redeker&Janssen)认为后者包含前者,后来Langacker(2000:261;1999:14)指出两学派互补(王寅2003;2005),人们的认识逐步统一起来。我们通过这几年的思考认为,CL与(S)FL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补性,是因为它们在很多关键观点上存在较为一致或接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对语言的解释,而不仅是描写。两学派都认为,语言理论研究主要应解释这些事实背后的功能机制和认知策略。

(2)否定语言共性。Halliday认为,主要应研究语言间差异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CL也持相同观点。至于当前受到很多学者关注的激进构造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更是如此,Croft(2001:362)认为:语言是由语法构造组成的,而结构的所有方面都是因语言而异,因构造而异的(language2specific,construction2 specific)。

(3)否定语言和句法是自治的,这也是两学派与乔姆斯基所倡导的T G理论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两学派都将语义和功能视为语言研究的中心。FL主张将语义视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应诉诸语义来描写语法,将语言解释为一种可以进行语义选择的系统。CL与FL在这一观点上是一致的,也强调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应在语义系统,而且还将形式和意义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配对体(pairing)。

(5)FL认为语义系统由社会情景所决定,并支配和决定词汇语法系统,该观点与CL的基本观点“现实—认知—语言”接近。同时两学派都认为语言能力是后天发展而成的,不是天赋的;人和语言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都具有一定的能动性,语言在各个层面的表达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人的主观因素。

Halliday&Hasan(1985:29,20)认为概念意义包括经验性意义和逻辑性意义,句子可被视为是真实世界的表征,这就与CL所倡导的“体验观”十分接近。从上述第(1)点和第(4)点可见,FL认为语言的表达形式受限于功能-意义,而功能-意义又来自社会情景和交际需要,因此在语言表达和功能-意义之间不是任意的(胡壮麟2000:24),这与CL更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象似性有共通之处。

(6)两学派都反对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

FL主张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情景中考察和分析,应重点研究语言所担负的社会、交际、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功能,其研究思路更侧重从社会功能、交际情景、语境语用等角度来分析语言,将功能-语义置于中心,但也作出了有关心理方面的论述,Halliday本人也不否认心理学方法。而CL更侧重语言的心理方面,强调人类心智中的认知方式(互动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型、隐喻、识解、激活、关联等)在概念和语义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注重社会文化和百科知识等对于语义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见两者研究的侧重点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主要观点、原则和方法上大致相通。据此,我们才有理由将这两个学派视为互补。

2.(S)FL与CL论语篇连贯

2.1对(S)FL语篇连贯理论的思考

FL在语篇研究中更关心诸多宏观和微观的语境因素如何促成和制约语篇的进展,并通过语篇分析来深入剖析社会活动、交际策略、文化现象、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问题。以Halliday为代表的SFL对语篇研究进行了开拓性尝试,提出了一系列语篇分析的新观点,对篇章语言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强调对语言系统的论述,将语篇分析与情景语境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分析文内的衔接手段、篇章结构、信息排列与分布、主位推进模式等来论述语篇连贯,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实证性和可操作性。Halliday也曾论述了语篇与语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语境可以创造语篇,语篇也可以创造语境,也论及了分析连贯的两个条件:衔接和语域,但Halliday& Hasan(1985:94)在研究语篇连贯时主要还是从衔接手段(连接词和部分概念衔接)来分析语篇连贯的,并认为衔接是建造连贯大厦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这或许就是Widdowson,Enkvist,Beaugrande& Dressler,Brown&Yule等对Halliday&Hasan语篇衔接理论提出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CL在语篇连贯分析方面的研究方向。

王寅(2005:277)曾对原型性语篇连贯(除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外)还提出三个语义条件:(a)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b)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c)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一个语篇若具有这四个条件就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理解的认知世界,该语篇就具有最理想、原型性最高的连贯性,可被视为连贯语篇的ICM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理想化认识模型)。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主要是连接词的形式层面,后三者主要从语义角度考虑,它们又分别处于三个不同层次:(a)主要针对单个概念而言,分布在不同分句中的概念成分能否形成照应联系;(b)从概念成分上升到命题(肯定陈述一个事态,有真假值)层面,语句所谈论的概念不仅要关联且应构成命题的索引性,即一个语段中的命题内容应当具有相关性。这两个条件主要是就逻辑学中的逻辑性而言的,但语篇仅有这种逻辑性还不够,还应考虑到语用因素。现对其逐一分析如下:

(1)内容不相关,用的连接形式(主要指连接词)再充分,再完整,也不能形成一个连贯语篇。但反过来说,省略连接形式的语篇不一定就不连贯,这在英语中就可找到许多例句,更不用说汉语了。汉语主要属“意合法”语言,连接词可有可无,更多情况下(特别是诗歌中)被省略,但依旧能形成一个连贯语篇,而且我们还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被省略的连接词添加进去。

(2)仅在概念上具有照应性,而不符合下两个条件,语篇的连贯性还得不到充分保证,Enkvist(1978:110)曾举例对其作了说明,钱敏汝(2001:270)举例如下:

[1]我母亲是北京人。北京位于河北境内。河北省人口不像江苏,浙江两省那样密集。这两个沿海省份气候比较潮湿。

例[1]中句与句之间确实存在概念(如北京人与北京,河北境内与河北省等)之间的照应性,且后句开首概念与前句尾部概念还“咬”得很紧,概念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照应性,但却不能发现这些语句在命题上有什么索引性,在百思之后尚不能寻找到一个上义性命题来统辖其所述内容,形成不了一个具有统领性的认知参照点,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这段话思路散乱、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因此它缺乏连贯性。这亦说明,连接词和概念衔接还不能算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

(3)命题索引性是指几个(或更多)命题意义之间具有相关性,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才是语篇取得连贯性的重要基础(但不是惟一)。Enkvist和钱敏汝的例子都可说明这个问题,但这还不能保证语篇的最佳连贯。

(4)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传统逻辑学论述命题意义主要依据真值条件,据此A+B应全等于B+A,但从语用连贯的角度来说,语序(或语态)调整不仅涉及到语义重点的变化(王寅2001:361),还涉及到语篇连贯的问题:

[2]He appeared on t 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 he audience.

[3]David fried two apples.One of t hese he fed to his baby,and t he ot her he ate himself.

例[2]的后半句如用t he audience作主语的主动态,句子就较费笔墨,显得不那么连贯。例[3]将one of t hese提前,与上句结尾的apple形成紧密衔接,取得了很好的连贯效果。

又例汉语中“心”即“心脏”,“心脏”即“心”,它们逻辑上是相等的,但这仅是从概念和命题角度来说的,在很多语用场合下它们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因为“心脏不好”不等于“心不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交际中还有很多不合逻辑的语句也能从语用角度进行推理,建立关联,以我们过往体验性知识为基础建立起某种语用连贯关系。例如:

[4]A:昨天考试怎么样?

B1:我女朋友来了。

B2:今天天气真冷。

B的两句答话都没有正面回答A的问题,B2比B1对于A命题的连贯性更远,更难从命题角度建立其间的有效关联,只有将其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借用认知世界(ICM+背景知识)才可建立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如B2的答话更表明B想转换话题。

又如,云南十八怪、重庆十八怪中的各命题相差甚远,大多是些毫不相干现象的罗列,可它们却能形成一个连贯语篇,这只能从语用推理的顺应性上为其建立一个统一的上义性命题,见例[12]。下例为2006年4月12日晚CCTV3滑稽剧《星梦影沉》第35集一段对话:

[5]女甲:我演得怎么样? 女乙(由蔡明扮):今天天气不怎的。

女甲:我演得比张曼玉好吗?女乙:你长得比鳗鱼漂亮……

女甲:我是说我比张曼玉……女乙:你比章鱼的脚少多了……

仅从概念照应性和命题索引性来说,我们很难找到女乙的答话与女甲的问话之间有什么连贯关系,而只能说女乙的回答没有达到女甲所期盼的那种回答,背离了ICM的交际模式。但却正是这种背离,才使得这段会话产生了幽默、出现了搞笑的效果,它完全符合滑稽剧的要求,或者说这种背离是滑稽剧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违背了概念照应性和命题索引性,实际语句依旧能按照另外一种ICM来建立语用连贯。

更有甚者,B可以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这不言不语本身也能根据一个语言社团业已形成的ICM表示:沉默等于同意?不愿说?不好说?它依旧能形成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交际。因此,仅从概念和命题的逻辑角度考虑实际话语的连贯尚达不到最佳境界,必须考虑语用因素。

可见,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只能是上述a、b、c三者的充分条件,而且这三者从上向下形成了一个序列,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即a是b的充分条件,a和b是c的充分条件。又因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反过来说,c则是b和a的必要条件,b又是a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要能在语用推理上获得顺应性,就一定能建立概念照应性和命题索引性;如果具有命题索引性,就一定能建立概念照应性,反之则不然。因此c最为重要!而能有效保证语用推理的顺应性,就可借助下文所提及的7种认知方式,它们共同的认知基础为:互动体验性和心智连贯性。

2.2CL论语篇连贯

近年来,CL的研究已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进入到语篇层面,一大批认知语言学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王寅2003)。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CL认为,语言是在人们通过自身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也可用于语篇分析,也就是说,语篇也是通过这一基本程序形成的。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完全可以把CL所倡导的用有限的认知方式来分析语言各层面的观点拓展到语篇层面,这样更可体现CL 所追求的建立语言分析统一模式的理想。笔者(2005)曾尝试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①、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CRP)、当前语篇空间模式(Current Discourse Space,CDS)、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语篇连贯现象,本文主要运用突显、概念隐喻和象似性来分析语篇连贯。

我们认为,所有这7种具体方法都可归结到“互动体验性(interactive embodiment)”和“心智连贯性(mental coherence)”这两个基本原则,从认知角度来说,语篇连贯主要就是建立其上的,而不能仅依赖连接词或概念,这就是CL对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

(1)突显原则(Salience,Prominence)与语语篇连贯

“突显”是我们生活经验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相对于背景而言更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聚焦视点的认知能力。运动的、较小的、整体的、令人感兴趣的图形(如飞鸟、钉钉子的工人)比静止的、较大的、零散的、不感兴趣的背景(如树、木板)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心理学家所发现的“图形-背景”理论被CL用来解释了很多语言现象,Langacker基于此提出两种突显原则:(1)基体与侧面(Base2Profile),(2)射体与界标(Trajector2Landmark),它们可用来解释语言中的许多现象,如:词义、词类、所有格构造、隐换喻、主宾语择用、语法构造等。同时,它们也适用于分析语篇连贯,我们只要突显环境中的一个要素或抓住心智中一个念头并围绕它展开论述,这些语句就具有连贯性。

CL认为,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讲话者对周围环境进行概念化过程的反映,而这个概念化过程受约于注意力原则。在生成语篇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突显的参与者(特别是施事者)是引人注意的图形,很可能作分句的主语或一个语段论述的出发点,倘若选择了突显的施事者或一个话题作为语段起始分句的主语,它就很可能成为这个段落的认知参照点来统摄全段,从而使得整个小语篇取得连贯。

(2)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概念隐喻理论与CL的“现实-认知-语言”观点完全一致。现实世界通过认知实现系统化,形成一定的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这里所说的“概念隐喻”属于中间的“认知”层面,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Lakoff&

Johnson(1980)认为,它还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说,潜在于我们心智中的概念隐喻是理解客观环境、组织世界知识的一种有效的认知方式,它指引着我们生成很多具体的语言表达。因此,隐喻就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是形成语言中具体隐喻表达根本之所在。Lakoff&Johnson通过研究若干具体的隐喻性表达式发现了“概念隐喻”这样一个重要的认知方式。如,正是由于在我们心智中存在着一个概念隐喻TIME IS MON EY,我们才有了诸如“浪费时间”、“花费时间”、“节约时间”、“难买寸光阴”、“投资时间”等说法。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概念隐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在心智中引导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决定着我们的语言表达。而且,概念隐喻同样也决定着我们生成连贯的语篇,我们在组织一个语篇时就可能以一个或数个概念隐喻为参照点来组织语句,这一或这些概念隐喻就能成为语篇取得连贯的心智基础。如毛泽东同志就曾将抗战胜利喻说成“桃子熟了”,他说:

[6]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摘自毛泽东《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在这一语段中,毛泽东同志以“抗战胜利是桃子熟了”为概念隐喻来组织这一语段,他分别以“栽桃树”、“浇水”、“摘桃子”来喻指“人民坚持八年抗战”、“流血流汗”、“抗战的果实应当归于人民”;他用“种桃得桃”、“不种桃不得桃”来喻说“抗战胜利的桃子该由人民来摘”、“蒋介石没权利摘桃”,等。

笔者前几年还看到一篇以“顺手牵羊”为题的告示,主要讲述作者书包里的几百元钱被人偷走一事,文中讲述了“牵羊的过程”、“被牵者的痛苦”、“牵者之过”,以及“对顺手牵羊的补救”,不失为一篇运用概念隐喻取得语篇连贯的好文章。又例(摘自《中国民航》2005年第11期P118):

[7]恋情,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人都活在空气中,男人女人都活在恋情里。

当然,空气是不一样的。有西藏高原的空气,有丽江的空气,有市中心的空气,也有马路边的空气……非正常的恋情也是恋情的一种,所谓不正常,就是不合法、不合道德习俗或者不合某些特殊规定的恋情。

但是,恋情产生了怎么办?就像普通人无法赶走空气,那么如何呼吸表达:去向世界交代、去自我缠绵、去谨慎处置?

在我看来,非正常恋情有三种呼吸表达的境界。

这一段语篇的连贯性就是建筑在“恋情是空气”这一概念隐喻之上的:

空气 恋情

无处不在无处不在

人都活在空气中男人女人都活在恋情中

有多种空气有多种恋情

无法赶走空气必须面对

呼吸空气呼吸表达恋情

我国古代组织语篇的“赋比兴”传统三法,后两种都与概念隐喻有关,特别是“兴”,多指语篇层面上应用,往往是先言他物,再讲欲言的本体之事。这样的语篇之所以具有连贯性,主要是因为概念隐喻所具有的统摄力,它能够有效地将他物与本物紧密连贯在一起。对诗歌语篇的理解更须借助于概念隐喻,诗句间的连贯性也多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例如: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之所以能共置,形成一个对偶句,成为连贯语篇,是因为它们的连贯关系是建立在概念隐喻“蜡炬成灰如同蚕死”、“死亡是爱情的终结”之上的。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点,“概念隐喻”来自我们的生活经验,是互动体验的结果(Lakoff&Johnson1980: 197),因此,归根结底,还是互动体验性决定着语篇连贯。

(3)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意义(包括客观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等)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从语篇角度来说,一个语篇或一组语句若能与所描写的客观外界和心智世界取得某种方式上的映照性相似关系,该语篇就连贯,前者与Halliday&Hasan所说的从语域角度分析语篇连贯有共同之处。

如我们在叙述几个连续动作时,即使其间不用连接词语,它们似乎也是在讲述着不同的事情,但根据经验,也能将它们视为一个依据顺序象似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语句:

[9]I switched on t he tape recorder,put in t he tape,pressed t he button...

句中所描写的几个动作象似于实际操作录音机的顺序,因而根据经验,它们就能连贯成一个具有接续性的动作,因此自然就有了连贯性。又如《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带板儿进大观园,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的,词句之间常不用或很少使用连接词语,但我们在心智中也能将其理解为一个连贯语篇,这正是顺序象似性原则在发挥作用。

项成东等2003年在《外语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论文“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就已经述及象似性原则是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之一。另外,除顺序象似性原则之外,其他象似性原则也可用于解释语篇连贯,本文略。

3.CL分析语篇连贯的两项原则:互动体验性与心智连贯性

上文提到的CL分析语篇连贯的具体方法,ICM、RCP、CDS、原型范畴理论、突显原则、概念隐喻、象似性等7种原则,它们都是建立在互动体验之上的,具有体验性、主观性、对比性、动态性、心智性等特征。我们认为,语篇连贯大厦的基础不在于衔接手段(指连接词和概念衔接),尽管衔接手段是需要的,而根本在于互动体验性和心智连贯性,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语篇的连贯性。

3.1互动体验性

CL认为,上述用来分析语篇连贯的方法都是互动体验的结果,而且这些方法适用于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篇连贯。我们知道,通过互动体验性所形成的知识对于语篇理解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特别是语句精练、旨意含蓄的诗句,它们更需要凭借自己从(直接或间接)经验中获得的认知世界知识才能建立起语句之间的连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9件事物是各自独立的物体,我们必须依靠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才能将它们置于一个场景或画面之中,建立起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才能获得语篇连贯性,较好地理解这首元曲。

另外,文学作品考据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建立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必然而直接的关系,并以此为据来解读文学作品。正如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一位主将Mukarovsky(穆卡洛夫斯基1943/1994:150)所说:艺术作品“作为整体在欣赏者意识中引起他对作品的某一种体验或种种体验的关系(所以艺术作品也就‘意味着’欣赏者的生活经验,欣赏者的内心世界)。”还有学者认为当今红学已经发展为高度的考据学,离开了其作者的身世就无法让红学研究继续下去,每个人物都要对应现实中的人,每个地方都要寻找其遗址故地,每个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来龙去脉。因此,就连小说开始没有几章就消失的秦可卿都可以享受“秦学”的待遇(刘华文2005:153),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作品中人物或事件的原型问题。

诗歌也是这样,中国古代诗人一般都是通过“感物起兴”,激发创作灵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外物唤起内心的情感世界,因此我们在理解传统古诗时往往要去寻找其赖以形成的物理环境,尽量还原其物象,这也可见语篇与生活经验、语篇连贯与互动体验之间的密切关系。

3.2心智连贯性

与从文内衔接手段来论证语篇连贯性相比,心智中的连贯思维显得更为基础和重要,这才是“文章思路清楚”、“逻辑性强”,“具有条理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在心智上具备了连贯性特征,说出的话语、写出的语篇才可能具有连贯性,这才是选择衔接手段的认知基础,即决定在上下文中用不用衔接手段,用什么衔接手段,如何使用,什么时候用。如在“先行词和代词”的照应关系上,心智连贯性是决定用不用先行词,用什么先行词,是先用代词还是先行词,还是用无照应的代词等的认知基础。我们在实际英语语篇中也发现了许多代词的非常规用法。按照传统英语语法,一个代词的出现应当以一个名词为出发点,而且代词还要在人称、数、性上与先行名词保持一致,可也有大量与此规则不合的用法,笔者(2005:271)曾举过的Emmott一例就很有代表意义。又例:

[10]When I took t he dog out for a walk last night,anot her dog started barking at him.I was afraid t he dog would attack him,but fort unately it s owner and I were able to keep t hem apart.

在这则语篇中,作者先用t he dog,后又用了两个him来指称自己的狗,后文又分别用the dog和it s来指称别人的狗,没有按照代词的常规邻近原则来行文。另外文中最后出现的t hem在上文中也没有复数代词dogs,因此也只能靠读者在心智中进行搭桥运作才能获得其准确所指。汉语也有代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找不到确切指代对象的现象,例如:

[11]第二床似乎睡得很好,现在听不见他那急促的鼾声。(钱敏汝2001:20)

句中“他”只有通过句首的“第二床”才可知道,“他”是睡在“第二床”上的人。

CL认为,语篇生成者在使用代词时有一个内心搭桥的过程,即先确立一个代词与心智中的某一事物(或其相关概念)之间的照应关系。这种确定过程就是一种“心智搭桥”活动,是仅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我们现对Langacker所画的认知参照点图示作适当调整,并借用“虚线箭头”来解释心智搭桥和心智连贯。

“心智搭桥”就相当于图中的“心智路径”,它是人们一种内心深处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或结果可以在语篇内部用文字表现出来,也可以不表现出来,因此图中用“虚线”表示。这样,仅靠分析文内的衔接性词语和概念就不能为语篇连贯性提供完整的、满意的阐释,也无法或难以完全反映这种心智活动的全过程。而我们运用“心智路径”来说明“心智搭桥”和“心智连贯”,正好可达到解释这一潜在心智活动的目的,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只要心中有连贯,语篇总归有连贯”。而且我们还发现,心智中的认知参照点具有较大的聚焦潜势,因为只要有可能,它就能激活参照点辖域内(即图中的大圆)的任何概念,这就是上图中在认知参照点R周围划有几个虚线(可以有若干虚线)箭头的含义,在这些虚线中,只有通向T的虚线较粗,这可视为心智在当下语篇中的实际指向。我们还十分高兴地看到王正元(2006)据此演绎出几种变体,以解释心智路径运作的变化情况,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解释语篇连贯。因此,只有通过分析心智路径所建立起来的心智连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语篇具有连贯性,或者说只有从心智的连贯性角度才能对实际语篇的连贯性作出更为有效的解释。

我们还可从话题的统领性角度来说明心智连贯性的重要性。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语篇中心论题,不管是明确表述出来的,还是没有明确表述出来的,只要能坚守住这一论题并以其作为参照点,即站在一个角度发表议论,它就能指引着作者生成具有连贯性的语篇,而在实际语篇中常常不一定非用什么衔接手段,如“重庆十八怪”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或命题)各自成句,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连贯性来,但只要我们从“怪”这个心智角度来解读它们,守住“怪”这个出发点,它们就有连贯性。

[12]房子像积木顺山盖; 摆开麻将把客待; 姑娘穿衣露脐带;

三伏火锅人人爱;龟儿老子顺口带;公交车上摆擂台;

办报如同种白菜;不吃小面不自在;乘车不如走路快;

蒲扇空调一起买;丧事当作喜事办;背着棒棒满街转;

光着膀子逛大街;染着头发充老外;……

对这个中心论题的表述和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主观视角”、

“突显原则”和“心智路径”的坚守和解读的认知过程。

人们在语言与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耳染目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正常的交际模式(这也是一种ICM),同时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为了相互交换思想,建立人际关系,沟通信息,达成共识,遵循着共同的游戏规则,这就是哈贝马斯在论述实践理性和主体间性时所说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要求,而建立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和实现有效交往是通过语言所进行的交往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实践理性也叫做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它是我们进行交往行动时所预设的准则和条件,也是哈氏学说的核心思想②。

发话者若要通过语言实现相互理解的目的,在心智上必然倾向于说出连贯的语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语篇都应具有连贯性(除人造例句之外),受话者自然也向着连贯性方向去理解语篇。这充分证明了“心智连贯性”已成为话语交际中的一种定势和取向,它是由人类语言交际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但亦有学者怀疑这是否会走上“循环论证”的套路,其实当我们确立了以“心智连贯”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语篇连贯”时,就是说,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派生物,就摆脱了语篇连贯研究中的“循环”怪圈。

我们也注意到了Halliday&Hasan(1976:23)提到“衔接概念可有效地由语域概念来补充”,语域居于形式

和情景之间,把语篇和语境联系起来,连贯的语篇应该与语篇所产生的环境和谐一致。正是由于他们视语域概念为一种“补充”,主要兴趣也就自然放在研究形式衔接上(1976:331),也就要着力分析能形成衔接纽带的实际词语(1976:332)。而CL把语篇连贯分析的重点置于语篇生成者上,主要从互动体验性和心智连贯性角度来论述,前者与Halliday&Hasan所说的从语篇外部的语域来研究语篇连贯有共通之处,后者则是对这一观点的发展,而且CL还认为语篇连贯性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认知人类自身的思维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CL的语篇分析方法是对SFL的一个发展和补充,从而亦可见文首所论述的,这两个学派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注释:

①Fillmore于1982年提出的框架语义学基本观点也适用于语篇分析,一个语篇的体裁或整体框架(Holistic Frames)对于

发话者生成语篇和受话者理解语篇具有关键作用。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封普通信件、一篇论文、一个合同或故事等应包括某种基本格式和内容,人们在生成和理解这类常见语篇体裁时往往遵循着一定的框架或套路。;stman (2005:129)对此也有论述。

②哈氏深入批判了西方哲学中的传统“客观主义”(包括逻辑实证主义、二元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等),认为它抹煞了人

的个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工具理性使人成为科技的奴仆。在此基础上他大力倡导“共识真值论”,旨在打破自然科学方法论在人文科学中的统治地位,建立一种适合人文社科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实践理性”:以社会实践(交往行动理论)为趋向的反思性批判方法论,它是在社会实践和人际间真诚和有效交往(这是人的本质)中形成的,是被多个行为主体能理解的“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主体间性”。

参考文献:

[1]Croft,W.2001.Radical Const ruction Grammar—S y ntactic T heory in T y pological Pers pective[M].OU P.

[2]Enkvist,N. E.1978.Coherence,Pseudo2coherence,and Non2coherence[C]∥;stman J.2O.Cohesion and

S emantics.!bo,Finland:!bo Akademi Foundation.

[3]Fillmore,C.1982.Frame Semantics[C]∥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 orea.L inguistics i n the Morning Calm.Seoul:

Hanshin.

[4]Halliday,M. A.K.&R.Hasan.1985.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5]Lakoff&Johnson.1980.Metap hors We L ive B 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Langacker,R.W.1999.Assessing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C]∥J assen,T.&G.Redeker.Cognitive

L inguistics:Foundation,S cope,and Methodology.Berlin:Mouton de Gruyter.

[7]Langacker,R.W.2000.Grammar and Conce ptualiz 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

[8];stman,Jan2Ola.2005.Construction Discourse—A Prolegomenon[C]∥;stman,J.&M.Fried.Const ruction

Grammars—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 heoretical Ex tension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9]胡壮麟.2000.功能主义纵横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刘华文.2005.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穆卡洛夫斯基.1994.艺术的意向性和非意向性[C]∥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

和论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2]钱敏汝.2001.篇章语用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王寅.2001.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王寅.2003.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

[15]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

[16]王正元.2006.语篇视点的认知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

[17]项成东等.2003.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J].外语研究(1).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王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义学。

(责任编辑:张 辉)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 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

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我们的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引进了音标,此为国际通用。还有在文化融合中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彼此有借鉴。如字体我们由过去繁体字表象功能更强,而简化字叙述性更强。而音标的引入,还有我们语言教育的一种取向,使我们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有彼此影响。用音标字母表示词语,而且还有讲汉语总是掺杂英文单词,这已是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在很多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待对认知语言学中相关理论加以进一步掌握并对现实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 世界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一个一直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由于名称和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限的,因此,同一词语,同一名称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意义。”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传统的语言理论从索绪尔符号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不能回答为什么会产生一词多义现象及各种词义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外部世界来解释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更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究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对一词多义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就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且语义范畴由典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义项成放射状辐射,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通过语义学的语义变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理论等对一词多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一)一词多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谢 应 光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本文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按照认知语言学,人的心智是体验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又依赖于理解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的心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语境观、“激活”语境观和典型语境观。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经验主义;心智;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3)03-0103-05 语境是语用学中常用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被认为是语言意义和语法的基础,这似乎与语境概念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认知语言学自有其独特的语境观。为了澄清这个问题,Langacker(1997)曾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认知语义学的语境基础”,说明语言意义的概念观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语境概念为基础。他(1997:240)指出,虽然认知语言学以对心智的研究为中心,但也可以把它描写为社会的、文化的和语境的语言学。本文的目的是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 一、经验主义的语境观 语用学中关于语境的论述很多。例如,有人把语境看作是上下文,即单词或句子前后出现的语言材料;Searle把语境定义为对理解话语所必须的一组背景假设;(Ungerer&Schmid:,1996:45)Levins on(1983: 22-23)指出,语境指的不是话语的实际情景,而是所选择的在文化和语言上与产生和解释话语有关的那些特征;S perber和Wils on(1995:15)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话人对世界所作的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实际状态影响对一句话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语境并不局限于直接的物理环境或前面刚刚说过的话语,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对往事的回忆、一般性的文化假设以及对说话人心理状态的猜想都可以在对话语的解释中起作用。 虽然上述关于语境的论述也提到了理解话语时的一些主观因素,但R obins on(1997:256)指出,语用学中关于话语理解的假设一般都体现了客观主义的立场,即在谈论语言时,把语言中的规则和结构假定为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事实,假定它们是真实而独立于观察者的,把根据这种观察立场所创立的结构转变为心理的结构。认知语言学采取经验主义的语义观对客观主义持批评的态度。而Lakoff和Johns on (1980:192-193)否认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他们指出,真理是相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的,而我们的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谢应光(1949—),男,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人类言语活动本身,那么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动态的言语过程;如果把语言看成是静态的符号系统,那么语言研究的对象就应该是静态的语言现象。麻烦的是这种现象不纯粹是自然现象,它又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并在社会中运用的。如何才能找到语言学完整的研究对象呢?因为我们无论从那一方面去着手解决问题,“任何地方都找不着语言学的完整对象;处处都会碰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要么只执著于每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冒着看不见上述二重性的危险;要么同时从几个方面去研究言语活动,这样,语言学的对象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离奇古怪、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 索绪尔很明确地提出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它一切表现的准则。” 索绪尔强调要把“语言”和“言语”分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他说:“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之言语毫不逊色,这对于研究特别有利。” 作这样的区分十分有利于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定,而且把言语活动的复杂性也揭示出来了。 关于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追寻语言证据存在的处所,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语言在哪儿。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语言的认知研究就是一种语言学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概念结构方面的统合。人类的语言在结构上对应以下一些范畴: 1.概念结构(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2.外部世界(the world) 3.知识系统(the knowledge system)

_认知文体学_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_介绍

2004年9月 第36卷 第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 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Sept.2004 Vol.36No.5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介绍 重庆大学 刘国辉 E.Semino&J.Culpeper(eds.).2002.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 t A nalysi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 pany.Xvi+ 333pp. 一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两位学者Semino和Culpeper主编并作序,汇集12位作者在认知语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其目的是展现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现状和文体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认知文体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既新也旧。旧是因为文体学一直关注语篇与读者的语篇解读,语言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比如M ukar ovsky(1970)的 前景化 理论(F oregrounding theor y)在当代英美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就起过重要作用,它特别关注语言选择和语言模式的认知效果。不过,认知文体学与传统的文体学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传统文体学倾向于用语言理论或框架来解释或预测语言材料的解读,而认知文体学则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这就为语篇及其解读的关系提供了更系统、更详尽的描述。 二 该书前三章涉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特定具体语篇中的应用。在第一章,Cr aig Hamilton阐释了 概念整合 或 复合 理论如何解释隐喻、类比和讽喻在Christine de P izan15世纪的语篇T he Book of the City of L adies中的运用。他的分析系统地解释了读者对这本书的直觉理解,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群对此解读的相同性和差异性。最后,他声称: 今天很多学者都明白文学批评需要转向认知,以免它成为一种完全伪造而又无意义的事业。 他还说,像 女性读者 和 性别记忆 等时髦概念缺乏合适的科学基础。第二章,M arg ar et F reeman认为对思维和语言体验认知的关注必然导致语篇,尤其诗歌物理结构形态的重新评估。他分析了Emily Dickinson原创的两首诗歌手稿,由于多次印刷,评论家认为它们已经模糊不清了。他展现了人们如何用认知手法来获得这两篇文章的合适解读,以及Dickinson个人概念宇宙中的知识域和概念隐喻。他强调: 认知诗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于它能够解释语篇意义的产生和合适理解。 第三章,Yanna Popova讨论了Henry James的T he Fig ure in the Carpet,这个故事有歧义,引起了文学批评者的不同解读。Popova在此并不是想解歧,而是想利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来洞察歧义存在的原故所在。她还考察了James神话大约三十个不同的版本,并分析了其中的两种主要解读。她认为利用认知语言学方法可以区分基本的 原型 解读和其它非基本的解读,即解读的变异。这些不同的解读并非同样可以接受,因此她提出: 在解读理论中需要提出一个介于多元化和客观存在之间的中间地带。 第四章到第八章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其它理论方法的折中应用。同时第七章和第八章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范式的不足。第四章Peter Stockw ell分析了M il ton四首不同篇章结构的商籁体,从指示语、句法结构、否定以及概念隐喻、吸引(attraction)、分心(distr ac 398

浅谈认知语言学

浅谈认知语言学 发表时间:2018-10-22T16:13:42.36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作者:封锋林聖典肖冲 [导读] 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从语境的角度解释词汇的含义,是人们理解词义的重要联系和过渡过程。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也屈指可数。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也有所提及。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2.1核心思想 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2.2哲学基础 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J.Piaget)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empirical semantics)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formal semantics),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因此,框架语义学是以经典主义哲学、建构论以及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思想。 2.3理论目标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8]。因此,框架语义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在结合语境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词义、句义以及语篇的含义。 2.4理论方法 菲尔莫尔认为,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并非是在现实中的实体,而是一个概念意识上的原型,它可以充分解释真实情景与词语使用之间相互适应的复杂性,并且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9]。因为语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果要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就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而掌握与这个单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同一框架或交替框架的词汇的含义,并且熟悉其语境,理解一个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含义。 在借助于框架语义学理解语义的过程中,许多多义词都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框架,同样的,一种事实经常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进行阐述,一个情景可以用两种相对立的方式框定[10]。因此,语言的框架结构还应该是灵活可变的。 3框架语义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框架语义学主要是描述语义和句式结构的理论,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词汇语义研究方面。例如,陈勇提出,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词汇的同义现象应被分为框架之间的同义、同一框架内的同义这两种情况。而李春华和李勇忠则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框架转化在建构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毛海燕以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基础,研究英汉词汇对比的程序和方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对比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应用[11]。类似这类研究都使框架语义学对于语义理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们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为语言学中语义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阐释词汇、句法和语义现象的同时,框架语义学在编撰字典和创新语料库等方面也有所运用,同时,它还有助于第一语言习得、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双语框架语料库可被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单词及其语义框架。而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及其他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则可使用语料库里的有关信息来编写练习,以弥补教学软件的不足。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词义的过渡和桥梁,它以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使人们在理解及表达语义的同时,对其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及背景知识也有所了解。 4结语 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术语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已开始被冠之以专名“认知术语学”。[10]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不同类型思维活动之间、某一知识领域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