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

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从海绵中发现的天然产物约占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38%左右,从海绵中已发现大量的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物质。海绵生物活性物质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脂类、萜类、生物碱类、多肽类、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如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是首次从小轴海绵(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的CDK5的选择性抑制剂。海绵中存在结构和数量如此丰富的有潜力开发成药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

在500多个蛋白激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研究最多的一个Ser/Thr蛋白激酶家族。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 激活激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CDKs的活性异常会导致疾病。

CDK5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调控神经元损伤,当CDK5过度激活而且分布部位发生改变时,CDK5激酶的大量激活参与τau的磷酸化,促进τau蛋白堆积从而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 n’s disease, H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故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

合物,拟综合采用分子对接、QSAR等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研究针对抑制CDK5过度激活的药物, 可能是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将活性最高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结构进行分子力学MM2优化,得到低能构象

2.将小分子抑制剂(配体)放置于CDK5(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合理的取向和构像,完成分子对接,得到合理的药效构象

3.在合理药效的基础上构建其它抑制剂结构

4.用CoMFA和CoMSIA软件计算参数,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

5.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性质,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抑制剂与CDK5的作用机制,建立3D-QSAR模型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方法(Molecular Docking Method)已成为药物设计方法中比较成熟的直接药物设计方法。分子对接是将小分子配体放置于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并寻找其合理的取向和构象。药物(配体)一激酶(受体)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并且药物还必须取得一定构像,以“适应”受体结合部位的“空腔”形状和构像变化。同时,为配合与药物的结合,受体的构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诱导契”。影响复合物分子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疏水作用和键合力大小,而影响键合力的因素有作用位点空间位的互补、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等,所以分子对接的过程主要包括分子间的空间互补和电学性质互补。

2.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法

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可逆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非共价作用,如范德华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作用于同一个受体的一系列药物分子,他们与受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场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法就是研究这些药物分子周围的力场分布,并把它们与药物分子活性定量地联系起来。

CoMFA的基本步骤:

1.化合物分子的活性构象,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们重叠在一个包含全部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网格上。

2.化合物周围各种作用场的空间分布。

3.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确定QSAR关系式。

4.用三维等值线图(Contour Maps)显示计算结果。

3.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AI)法

在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可逆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如范德华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实现的。作用于同一个受体的一系列药物分子,它们与受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场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在不了解受体三维结构的情况下,研究这些药物分子周围的力场分布,并把它们与药物分子活性定量地联系起来,既可以预测受体的某些性质,又可依此建立一个定量模型设计新化合物,并定量地预测化合物的活性。COMSIA建立模型引入依赖于距离的高斯Gaussian函数,可避免分子表面附近格点处势能的急剧变化以及异常值的出现,使接触面上势能的变化比较缓和,从而降低了取向、位置、格点划分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因此CoMSIA方法可以克服CoMFA方法的一些内在缺陷,获得比CoMFA方法更稳定的3D-QSAR模型。

(二)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

查阅文献、资料。

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

进行实验,填写开题报告、写论文综述和外文文献的翻译。

2011年3月到2011年4:

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正和定稿。

2011年5月:

毕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Blunt JW., Brent RC., Munro MHG., et al.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Nat Prod. Rep, 2004, 21: 1-49.

[2] 张浩, 靳艳, 张卫. 南海海绵Axinella sp中两个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生物碱的分离鉴定[J]. 中药材, 2006, 29(12): 1299-1301.

[3] 田翠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 2010, 25(4):

499-500.

[4] 陈洁, 王中峰.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J].

生理学报, 2010, 62(4): 295-308.

[5] Lew J., Huang QQ., Qi Z. A brain-specific activator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5. Nature, 1994, 371(6496):

423-426.

[6] 李红丽, 杨忠, 孙榆等.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4): 247-249.

[7] 曲忠森, 李亮, 钟士江等. 糖尿病大鼠脑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和蛋白激酶A参与调解τau蛋白磷

酸化[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 34(12): 1308-1313.

[8] 王英鹏, 宋俊峰, 饶志仁. CDK5与神经退行性疾病[J].生理科学进展, 2004, 35(1): 46-47.

[9] Churchet I. τau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urr Top Med Chem, 2006, 6: 579-595.

[10] 陈娟, 冯友梅, 汪义鹏等.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过度表达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晌[J]. 中

国临床康复, 2005, 9(29): 208-210.

[11] Noble W., Olm V., Takata K., et al. Cdk5 is a key factor in τau aggregation and tangle formation in vivo. Neuron, 2003, 38: 555-565.

[12] Tasdemir D., Mallin R., Greenstein M. Aldisine alkaloids from the philippine sponge Stylissamassa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mitogerr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1 (MEK-1). J.M ed. Chem, 2002, 45( 2): 529-532.

[13]何勤飞.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衍生物的合成[D]. 四川大学, 2007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技术

CDK5靶向的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衍生物

摘要:海洋天然产物具有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特性,已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海洋天然产物中存在激酶抑制剂,其中hymenialdisine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阻碍CDK5的活性过度表达,具有潜力开发成老年痴呆症药物或其前体。因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溴原子取代基,不具备作为药物分子所要求的稳定结构,故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有望获得高稳定性、高选择性、高抑制活性的衍生物,高选择性的激酶抑制剂作为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其毒副作用较低,有利于提高药物后期开发的成功率。

关键词:海洋天然产物;CDK5;hymenialdisine;衍生物;激酶抑制剂

海洋是目前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新药开发潜力的新领域。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

1 海洋天然产物的最大来源者—海绵

海绵品种繁多、分布广泛、次生代谢产物复杂多样,是已知海洋天然产物的最大来源。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从海绵中发现的天然产物约占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38%左右,从海绵中已发现大量的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物质[1]。海绵生物活性物质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脂类、萜类、生物碱类、多肽类、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如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是首次从小轴海绵(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的CDK5的选择性抑制剂[2]。海绵中存在结构和数量如此丰富的有潜力开发成药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

2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是细胞周期调节的核心,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等组成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系统。

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

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激活激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3]。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都有一个催化核心,均属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此催化核心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决定了细胞周期的运行。

2.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功能异常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是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酶家族中一个特殊成员,既非细胞周期素依赖,也不调节细胞周期,它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调控神经元损伤。

尽管CDK5与其它CDKs在分子结构上很相似,但其活化方式却明显不同于其CDKs家族成员。单体形态的CDK5在真核细胞体内各组织均有分布,但只有脑组织中的CDK5呈现高度的激酶活性[4]。CDK5要与p35、p39等激活因子相结合而被激活,而这些激活因子只特异地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5],因此CDK5只在神经元中被激活,在CNS 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CDK5功能异常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除了对正常调控神经功能外,CDK5活性失调或异常分布均对神经元有毒害作用。如CDK5缺失导致脑皮质层状细胞性组构缺陷;CDK5缺陷小鼠运动神经元出现染色质融解、细胞气球样变、核偏位伴随神经丝堆积,表明CDK5缺失神经元存在轴浆运输障碍,因此CDK5功能正常对运动神经元的生存至关重要;在果蝇中,CDK5活性升高或降低均可导致轴突靶向错误和对腹部运动神经靶向识别错误;CDK5的表达下调导致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6]。

而CDK5的过度表达会引发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和神经元外老年斑(SPs)的沉积所造成的[7]。NFTs 是由过度磷酸化的细胞骨架蛋白(如δ,神经细丝)组成,SPs主要由Aβ构成, NFTs包含双股螺旋纤维(PHF)和直丝(SF)。PHF是NFTs的主要组成纤维,由两股亚单位以螺旋方式相互盘曲而成。PHF以缠结片段或分散细丝方式被分离。SF和PHF共有τau抗原决定簇。τau蛋白是构成PHF 唯一必须的成分,异常磷酸化的τau蛋白堆积是NFTs构成过程中最早期细胞骨架改变之一[8]。

不同蛋白激酶和磷酸化酶系统对τau蛋白的超磷酸化作用能引发τau蛋白的结构和构型

改变,进而影响它与微管蛋白结合和微管聚集能力。在正常大脑,τau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之间的平衡调节着细胞骨架稳定性,影响轴突形态。在病理情况下如神经退行性变时,这种失

衡可导致成熟神经元损伤。在AD病人脑中发现最早改变的是τau蛋白磷酸化。τau蛋白一些潜在性磷酸化位点能被CDK5和GSK-3β磷酸化,故CDK5和GSK-3β是引起AD样τau蛋白异常过度化的重要激酶,并被建议为药物治疗AD的新靶点[9]。

陈娟等[10]在细胞水平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过度表达对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培养N2a细胞,分为2组,一组为转染组,一组为未转染组。转染组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CDK5基因转入N2a细胞株中,并建立稳定表达CDK5的N2a/CDK5细胞株,免疫沉淀法及酶活性测定检测CDK5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它的表达和神经细丝的磷酸化状态。结果:在N2a细胞株转染组中,CDK5表达增加,并使抗体SMl31显色增强,SMl32显色减弱,提示神经细丝被过度磷酸化。与此同时,CDK5活性较未转染组提高3.5倍。由此可得出细胞水平的CDK5过度表达会导致CDK5过度激活和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而过度磷酸化的神经细丝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从而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因此,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对激酶GSK-3β和CDK5的抑制切断疾病生成和发展的生化途径,是目前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疾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11]。

当CDK5过度激活而且分布部位发生改变时,CDK5激酶的大量激活参与τau的磷酸化,促进τau蛋白堆积从而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H 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8]。因此,研究针对CDK5过度激活的药物, 可能是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3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激酶抑制剂

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海绵资源,寻找有药用前景的海洋天然产物,张浩等[2]对中国南海三亚海域采集到的小轴海绵(Axinell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天然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海绵经溶剂萃取、分配、ODS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得到了两个生物碱纯化合物,采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确定这两个化合物分别hymenialdisine(1)和debromohymenialdisin(2)见图1。它们都是首次从中国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MAPK途径抑制剂,具有较高生物活性。

R=Br,hymenialdisine(1)

R=H,debromohymenialdisine(2)

图1 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e的结构式

3.1 hymenialdisine

hymenialdisine对与早老痴呆疾病相关的激酶GSK-3β和CDK5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激酶CDK家族的其它成员(CDK1-6/cyclins),以及许多其它激酶例如激酶Erk1、Erk2、CK1、MEK等也具有低纳摩尔浓度的抑制活性[2],很有潜力开发成因激酶GSK-3β和CDK5的活性过度表达导致的老年痴呆症药物或其前体。

3.2 debromohymenialdisine

debromohymenialdisine可以抑制G2 DNA损伤检查点和检查点激酶1(Chk1)和2(Chk2)。不同于其他检查点抑制剂DBH不抑制ATM或ATM-Rad3-关联蛋白,很有可能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或其前体[2]。

3.3 hymenialdisine衍生物

对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结构改造是寻找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药物侯选物的便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根据文献报道[12],比较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rnenialdisine对MEK-l的抑制活性可知,含溴与不含溴原子对MEK-1的抑制活性相差90倍;比较diacetyl-hyrnenialdisine(3)与diacetyl-debromo-hyrnenialdisine(4)(见图2)对GSK-3β的抑制活性可知,含溴的类似物抑制活性为不含溴的类似物的4倍,而对CDK5的抑制,含溴的类似物比不含溴的类似物的活性高2倍。

R=Br,diacetyl-hymenialdisine(3)

R=H, diacetyl-debromo-hymenialdisine(4)

图2 diacetyl-hymenialdisine和diacetyl-debromo-hymenialdisine的结构式虽然从上述的构效关系数据可知,溴原子的存在可使hyrnenialdisine获得高抑制活性,但是hymenialdisine分子中的溴原子取代基不稳定,不具备作为药物分子所要求的稳定结构,

同时对激酶的抑制也缺乏选择性。因此,对hymenialdisine进行结构修饰,用亲脂性的药效基团替代溴原子合成结构稳定的类似物,也可通过调控取代基的结构获得高选择性,并保持hyrnenialdisill e己有的高抑制活性。

何勤飞[13]通过制备吡咯a-位为不同芳香基团取代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来获得结构稳定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抑制活性的药物侯选物。用亲脂性的药效基团苯基、苄基替代了溴原子,通过合成反应完成了2-苯基取代及2-苄基取代的hymenialdisine双键异构化的衍生物见图3,该化合物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亲脂性。

R=Ph, 2-苯基取代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

R=Rn, 2-苄基取代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

图3 2-苯基取代及2-苄基取代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的结构式

5.小结

hymenialdisine是首次从中国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MAPK途径抑制剂,具有较高生物活性。hyrnenialdisine分子中存在的溴原子使其获得高抑制活性,但是溴原子取代基不稳定,不具备作为药物分子所要求的稳定结构,同时对激酶的抑制也缺乏选择性。因此,对hymenialdisine进行结构修饰,选择不同亲脂性的药效基团替代溴原子合成结构稳定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抑制活性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NS 中CDK5过度激活会参与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故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作为先导化合物,拟综合采用分子对接和QSAR等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Blunt JW., Brent RC., Munro MHG., et al.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Nat Prod. Rep, 2004, 21: 1-49.

[2] 张浩, 靳艳, 张卫. 南海海绵Axinella sp中两个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生物碱的分离鉴定[J]. 中药材, 2006, 29(12): 1299-1301.

[3] 田翠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10, 25(4): 499-500.

[4] 陈洁, 王中峰.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J]. 生

理学报, 2010, 62(4): 295-308.

[5] Lew J., Huang QQ., Qi Z., et al. A brain-specific activator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5. Nature, 1994, 371(6496): 423-426.

[6] 李红丽, 杨忠, 孙榆等.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4): 247-249.

[7] 曲忠森, 李亮, 钟士江等. 糖尿病大鼠脑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和蛋白激酶A参与调解τau蛋白磷酸

化[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 34(12): 1308-1313.

[8] 王英鹏, 宋俊峰, 饶志仁. CDK5与神经退行性疾病[J]. 生理科学进展, 2004, 35(1): 46-47.

[9] Churchet I. τau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urr Top Med Chem, 2006, 6: 579-595.

[10] 陈娟, 冯友梅, 汪义鹏等.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过度表达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晌[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9): 208-210.

[11] Noble W., Olm V., Takata K., et al. Cdk5 is a key factor in τau aggregation and tangle formation in vivo. Neuron, 2003, 38: 555-565.

[12] Tasdemir D., Mallin R., Greenstein M. Aldisine alkaloids from the philippine sponge Stylissamassa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mitogerr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1 (MEK-1). J.M ed. Chem, 2002, 45(2): 529-532.

[13]何勤飞.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衍生物的合成[D]. 四川大学, 2007.

本科毕业设计

(20_ _届)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

的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

1 引言 (1)

1.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 (1)

1.1.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 CDK5) (1)

1.2 来自海洋的A TP竞争性抑制剂 (1)

(1)

2

2

2

2

3

(3)

2.2 分子对接 (8)

8

8

9

9

10

10

10

14

18

19

摘要: CDK5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蛋白激酶之一,是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治疗靶点,可作为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靶分子。CDK抑制剂具有良好的ATP竞争性抑制活性,由于大多数激酶ATP结合位点的保守性,使激酶抑制剂缺乏较好的选择性,所以选择性一直是激酶抑制剂研究中的重要难题和研究热点。针对CDK5受体抑制剂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进行化合物活性数据和三维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构建了对接模型、CoMFA及CoMSIA模型。对接结果显示激酶抑制剂与CDK5的结合主要是通过氢键作用来实现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518,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885;CoMSIA的q2和r2分别为0.507和0.928。两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激酶抑制剂的结构与活性和选择性的关系及优化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CDK5;hymenialdisine;分子对接;CoMFA;CoMSIA

Abstract:CDK5is an important protein kinase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is a nerve injury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erapeutic target, which can be used as target molecul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CDK inhibitors have a good ATP competitive inhibitory activity.Since the conservation in most kinase ATP binding site leads to the lack of good selectivity of kinase inhibitors. The selectiv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blem and research focus in kinase inhibitors. For CDK5 receptor inhibitors hymenialdisine and its analogues, molecular docking, CoMFA and CoMSIA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und activity data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parameters. Docking,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were bulit. Docking result display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kinase inhibitors and CDK5 mainly achieves by hydrogen bonds. The q2 of 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 in CoMFA model is 0.518 and r2 of the no validation in CoMFA is 0.885. The q2 and r2 of CoMSIA model is 0.507 and 0.928, respectively. Two models have good predictive ability, which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 nc e fo r the rel atio nshi p betwe en st ruc tu re a nd ac tiv ity and sel ec ti vity of kinase in hi b ito rs. Keywords: CDK5; hymenialdisine; molecular docking; CoMFA; CoMSIA

1 引言

1.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是细胞周期调节的核心,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等组成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系统。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 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激活激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1]。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都有一个催化核心,均属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此催化核心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决定了细胞周期的运行。

1.1.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 CDK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 CDK5)是小丝氨酸/苏氨酸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虽与其他成员序列具有同源性,也可以与细胞分裂周期素D1、D2结合,但结合后没有激酶活性。既非细胞周期素依赖,也不调节细胞周期,却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神经元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联系,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蛋白激酶之一,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靶分子。

尽管CDK5与其它CDKs在分子结构上很相似,但其活化方式却明显不同于其CDKs家族成员。单体形态的CDK5在真核细胞体内各组织均有分布,但只有脑组织中的CDK5呈现高度的激酶活性。CDK5要与p35、p39等激活因子相结合而被激活,而这些激活因子只特异地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因此CDK5只在神经元中被激活,在CNS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CDK5活性失调或异常分布均对神经元有毒害作用,τ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从而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 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2]。

在过度表达人p25的转基因小鼠中,CDK5的激活因子p35裂解成p25,p25过度产生从而形成p25-CDK5复合体,致使CDK5过度激活并增强其稳定性及激酶活性,分布部位也发生改变并重新定位,促进τ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效应,导致细胞骨架破坏及神经元凋亡或死亡[3-4]。因此CDK5可以作为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治疗靶点,研究针对预防p25过度产生,以及CDK5过度激活的药物,可能是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1.2 来自海洋的ATP竞争性抑制剂

海洋是目前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新药开发潜力的新领域。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5-6]。目前已发现CDKs小分子抑制剂大多是ATP的竞争性抑制剂。

1.2.1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 (HMD)及其类似物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共同的底物是ATP,因此提高激酶ATP竞争性抑制剂的选择性是降低其毒副作用的根本。在众多的激酶抑制剂中,ATP竞争性抑制剂以其亲和性高和作用位点明确而备受关注,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激酶抑制剂类型[7-8]。CDK抑制剂具有良好的ATP竞争性抑制活性,但由于激酶ATP位点的保守性,使激酶抑制剂缺乏较好的选择性,所以选择性一直是激酶抑制剂研究中的重要难题和研究热点[9]。CDKs的晶体结构解析,抑制剂的合成和活性评价,CDKs与抑制剂作用模式分析可以用于研究CDKs抑制剂。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 (HMD)及其类似物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酪蛋白激酶1(CK1)和检查点激酶1(Chk1)的活性[10]。hymenialdisine 对与早老痴呆疾病相关的激酶GSK-3β和CDK5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很有潜力开发成因激酶GSK-3β和CDK5的活性过度表达导致的老年痴呆症药物或其前体。hymenialdisine是ATP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与ATP竞争性结合这些激酶,是一种潜在应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的激酶抑制剂。

1.3 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方法(Molecular Docking Method)已成为药物设计方法中比较成熟的直接药物设计方法,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通过研究小分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受体相互作用,预测其结合模式和亲和力进而实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11]。

分子对接是将小分子对接到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小分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受体作用的合理取向和构像,使配体和受体的几何形状和相互作用达到最佳匹配。配体(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药物必须取得一定构象以“适应”受体结合部位的“空腔”形状和构像变化。同时,受体为配合与药物的结合,其构象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诱导契”[12]。

分子对接的方法[13]:

a.刚体对接

对接过程中,配体与受体的构象不发生变化,仅仅改变其空间位置与姿态。适合处理大分子间的对接,如蛋白质和蛋白质或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间的对接。

b.半柔性对接

对接过程中,配体的构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但通常大分子是刚性的,构象不发生变化。适合处理大分子和小分子间的对接,如蛋白质分子与配体小分子的对接。

c.柔性对接

对接过程中,配物和受体的构象允许发生自由变化。一般用于精确考查分子间的识别情况。分子的柔性主要来自于可旋转健的旋转。这种变化包括三个平动自由度、三个转动自由度以及底物分子的部分二面角的变化。

1.4 定量构效关系(QSAR)

QSAR是从一系列相似结构的分子出发来构造活性与结构的模型,然后运用这种模型去预测化合物的活性性质,用于优化活性、选择性、药代,映射受体结构,推断机理,设计数据库,从而为新分子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4.1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方法是将分子整体的结构性质作为参数,对分子生物活性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相关性模型的一种药物设计方法,常见的方法有Ha nsch、Free-Wilson、分子连接性方法等,最经典且应用最广泛的是Hansch方法。二维定量不能精确描述分子三维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因此,1979年,Crippen提出“距离几何学方法(distance geometry, DG)”;1980年Hopfinger等人提出“分子形状分析方法(mo lecular shape analysis,MSA)”;1988年Cramer等人提出了“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场分析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的药物设计方法;1990年,出现了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基础上发展的“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以及在距离几何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虚拟受体方法”等新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1.4.2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是在定量构效分析中引入生物活性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建立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模型,映射受体部位的特征[14]。

1.4.

2.1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的基本设想是:分子表面与网格接触的各点可以构成假想受体活性部位的空间和表面,被研究分子的构象应该是与受体相结合时所采取的构象,即药效构象[15-16]。基本原理是:结构相似的系列化合物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受体的结合部位,其作用强弱与化合物周围分子力场包括静电场和立体场的变化以及受体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系列化合物CoMFA模型的静电场及立体场的分布特征,可反映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非键相互作用的特性,获得受体生物活性的结构调控因素,从而指导药物分子设计或结构修饰[17]。

CoMFA方法主要反映了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非键相互作用,是应用较广泛的间接药物设计方法,采用

Lennard-Jones 6-12和Coulomb势能函数计算立体场能和静电场能。可用于同类型结构抑制剂的优化改造,

以提高抑制剂的活性。近年来,常与对接方法联用,通过分析化合物活性变化趋势与分子对接结果,能很

直观地分析影响化合物活性的一些重要因素,更利于设计高活性的抑制剂[18]。

1.4.

2.2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与CoMFA类似,不同的是CO MSIA引入了更多的分子场包括疏水场、氢键供体场、氢键受体场,能更好地描述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特征,更加全面地揭示影响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信息,同时能量函数采用与距离相关的更加平滑的高斯函数,避免分子表面附近网格点处巨大的势能跳跃,使势能的变化比较缓和,获得比CoMFA方法更稳定的3D-QSAR模型[19]。

2 计算方法

2.1 化合物及活性数据的选择

本文选择的化合物来源于文献[20],共有52个化合物。化合物基本结构及相应的生物活性数据见表1。此类化合物都是HMD的类似物,均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但取代基团具有一

定的结构多样性。建模所选择的化合物均具有CDK5的活性数据和相同的骨架结构,活性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这些化合物对CDK5的抑制活性均以IC50值表示,IC50值均转换为

pIC50(pIC50=-logIC50)。

表1 hymenialdisine (HMD)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活性数据

Table1 Structures and activity indices of hymenialdisine (HMD) and analogues

No Compound Structure pIC50

(CDK5) No Compound Structure pIC50

(CDK5)

1 1.43

2 2 1.252

3 0.951

4 1.102

5 1.208

6 0.600

7 0.273

8 -0.960

9 0.752 10 0.752

(CDK5) (CDK5) 11 0.719 12 0.672 13 -0.093 14 0.147

0.167 16 0.963 15

0.728 18 -0.004 17

19 -0.708 20 -0.911

(CDK5) (CDK5)

-1.017 21 -1.916 22

23 -0.580 24 -1.100 25 -0.274 26 -0.534 27 -1.083 28 -1.352 29 -1.365 30 -0.839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

第一章绪论 天然产物: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开发新药思路: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从中筛选生理活性极强,有典型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原型,并依此模型通过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这是医药研究和农药开发的常规思路之一,商业上已取得很大的成功 第二章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溶剂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强化溶剂提取率:植物细胞膜真空破碎法,酸浸渍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一般鉴定方法: 一,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1)测定样品的物理常数,如熔点和沸点 2)进行检识反应,确定样品是哪个类型的化合物 3)分子式的测定 4)结构分析 二,已知化合物鉴定的一般程序:(可能不考) 1)测定样品的熔点,与已知品的文献值对照,比较是否一致或接近 2)测样品与标准品的混熔点,所测熔点值不下降 值是否一致 3)将样品与标准品共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比较其R f 4)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品的红外光谱或标准谱图进行比较,是否完全一致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A,密度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 C,萃取常数不同 D,介电常数不同2,采用铅盐沉淀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A) A,硫化氢 B,石灰水 C,雷氏盐 D,氯化钠 3,化合物进行反向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 A,极性大的先流出 B,极性小的先流出 C,熔点低的先流出 D,熔点高的先流出 4,天然药物水提取中,有效陈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A) A,透析法 B,盐析法 C,蒸馏法 D,过滤法 5,在硅胶柱色谱中(正相)下列哪一种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D)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姓名:张真真学号:20115051247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指导老师:曹新华职称:讲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特别是对身心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环境、食物、医药、日常用品等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没有危害成份的纯天然产物就越来越受广大人群的喜爱,于是关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关键词:原生生物;再生生物;淀粉;油脂;生态环境 引言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随着生态系统的日益破坏,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天然物的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对天然产物的研究。天然产物的研究,近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分离手段的进步和现代波谱仪器的普及,使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相对变得较为容易。发现新化合物的速度大大加快。 1原生生物资源的研究 直接以原生生物力为研究对象。对原生生物中有开发价值的生物成分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这些成分的应用,最后进行工业性试验。如黄栌化学成分的研究[1]是在研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其叶提取工业桔酸。类似的研究如甜味素[2]、天然色素[3]、精油[4]等的开发。 1.1 天然甜味剂、色案及香精 已发现二十多种植物含有天然甜味素成分[5]。目前已开发的有甜叶菊甘、甘草甜素等。天然甜味素以其安全性而引人注意。 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色素的开发,如从辣椒、仙人果、火刺、苋菜等植物中提取红色素,从姜黄中提取

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特别是对身心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环境、食物、医药、日常用品等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没有危害成份的纯天然产物就越来越受广大人群的喜爱,于是关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近年来,对天然生物产物的研究逐渐扩展和深入,尤其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概括的讲,天然产物是指通过精细化工、生物化学技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分离出的具有独特功能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生物千差万别,种类繁多。它们含有大量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一级代谢产物,也包括大量二级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不仅对生物体本身的防御、生理的调节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生物来源的诸多生物活性物质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对天然生物产物特有的化学结构复杂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研究,不仅直接激发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面有是有机化学进入生命科学的自然通道,并可促成从分子水平认识并揭示生命的奥秘。目前研究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为主,对动物、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也较多,特别是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迅速发展。 来源于植物界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醌类、萜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酚酸类及氨基酸与酶等。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供有效成分的主要是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与藻类,以及其他微生物的代谢(发酵)产物。来源于微生物及发酵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类、酶类、抗生素类、色素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醇酮类、维生素类、核酸类等等。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生物量约占地球生物总量的87%,生物种类20多万种,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能源宝库,目前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仍相当有限,利用率仅1%左右。到目前为止海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主要有甾醇、萜类、皂甙、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和糖苷、大环内酯、聚醚类化合物和多肽等。 人类从动植物资源中获取食品、染料、医药及其它工业原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据估计世界上现存植物约60万种,但做过化学及药理研究的还不到10%。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夸特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使用历史之悠久、经验之丰富居世界前列,但对其化学和药理的研究却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所以近几年来,日、美、法等国的有关学者对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药用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国不仅陆地上植物种类繁多,海洋药用生物的品种也极为丰富。近十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对海洋生物的研究有了蓬勃发展,从中发现了不少具有生理活性的结构特殊的化合物,如从海葵中得到的海葵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我国南海广泛存在的珊瑚、海绵等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对它们的研究是70年代后期才起步,但也获得一些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物质,有的化合物的碳骨架是陆地生物中极少见或尚未发现的。所以开展药用植物及海洋生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开辟药源,弘扬祖国传统医学,而且一些新化合物的发现及合成必然促进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天然产物研究与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密切, 天然药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No.2.2008图1绿原酸的结构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分子式为C16H18O9,分子量为345.30,结构式如图1所示。它是许多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茵陈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众多水果蔬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发现绿原酸类物质有抗癌、抗艾滋病的作用,可作为先导设计开发抗癌、抗艾滋病药物。同时,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绿原酸不仅应用于医药行业上,在日用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外在绿原酸分布、合成、提取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概述绿原酸的研究进展,以期作为合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陈绍华,王亚琴*,罗立新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绿原酸作为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血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提高绿原酸生产效率,加深对其药理活性机制的认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绿原酸的性质、分布、合成、提取方法、测定方法、药理活性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展望了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绿原酸的工艺,为绿原酸和绿原酸类物质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绿原酸;合成;提取;测定;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2-0195-04 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 CHENShao-hua,WANGYa-qin*,LUOLi-xin (SchoolofBioscienceandBioengineering,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Guangzhou510640) Abstract:Chlorogenicacid,asecondarymetabolite,waslinkedwiththefunctionsofscavengingfreeradicle, antibiosis,antiinflammation,antivirus,antitumor,etc,whileasamedicineincuringdiabetic,hyperlipemiaandhepatitis.Atpresent,thestudiesonincreasingtheproductionofchlorogenicacidandexploringthemechanismofitspharmaceuticalactivitieswereverypopular.Thisarticlereviewedthe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fromitsproperties,distribution,synthesis,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technology,pharmacologicactivityandapplication,prospectedthetechnologyofmassproductionofchlorogeniciacidthroughplantcellcultureinbioreactor.Alloftheseweretri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hlorogenicacidanditsanalogues. Keywords:chlorogenicacid;synthesis;extraction;determination;pharmacologicactivity 收稿日期:2007-08-07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E-C0231)。 作者简介:陈绍华(1980—),男,广东汕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工程。 食品添加剂 提取物与应用195

第十章 海洋药物

第十章海洋药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目前从海参中分离的生物活性成分是() A.多糖 B.萜类 C.生物碱 D.苷类 E.挥发油 2.海洋生物量占地球总生物量约() A.47% B.57% C.67% D.77% E.87%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目前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成分有有()()()()() A.前列腺素类 B.聚醚类化合物 C.肽类化合物 乙酸原化合物 D.大环内酯类 E.C 15 2.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结构不同,根据结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A.前列腺素类 B.简单大环内酯类 C.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D.多聚内酯 E.其他大环内酯类 二、名词解释 1.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2. 乙酸原化合物 三、填空题 1.海参中除了分离出多糖之外,还分离出,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红血球,表现出作用。 2.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前列腺素类成分,通常含有元素。一般都具有 活性。 3.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除内酯环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酯环上超过一个酯键的大环内酯化合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5.聚醚类化合物的特点是结构中含有多个以___________为主的_____________环,醚环间___________骈合,形成骈合后聚醚的同侧为____________结构,氧原子_________排列,形成一个梯子状结构,又称______________。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Vol.27No.2  Chemistry &Bioengineering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2060103)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王煜丹(1986-),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化工;通讯作者:王亚明,博士,教授。E 2mail :cheng 2 guigu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3532919.html, 。 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王煜丹,程桂广,余旭亚,王亚明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 要: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转化逐渐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中。简介了生物转化中的几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对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转化;天然产物化学;化学反应;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Q 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0)02-0007-04 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产生的酶制剂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生物化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生物转化是生物体系对外源性底物的酶催化反应[1~3]。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反应清洁、产物单纯、易分离纯化、能耗低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著名化学家Wong Chi Huey 教授指出,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设计与发展适于生物转化(酶促)反应的新的底物和利用遗传工程改变酶的催化性质等都将大大利于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4]。因此,生物转化方法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并正迅速发展。 1 生物转化中的主要反应类型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反应主要有羟基化、糖苷化、氧化还原、异构化、甲基化、酯化、水解、环氧化以及重排等。111 羟基化反应 羟基化反应是生物转化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反应,羟基化反应可以发生在多个位置,生成多种有意义的衍生物。自1952年微生物法合成糖皮质激素进入商品化生产以来,羟基化的生物转化技术成为甾体药物或其中间体合成路线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衍生物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就 是利用微生物及其酶系统对甾体化合物11α2、11β2、 15α2和16α2位进行羟基化。对于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进展,Fernandes 等已进行了详细的综述[5]。 (-)2象牙洪达木酮宁,一种吲哚型生物碱,在临 床上可用于改善大脑循环和新陈代谢,经过生物转化后可得到3种羟基化代谢产物,对这3种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发现其在氰化物中毒时均表现出大脑保护作用[6]。 脱氢枞酸也可以通过生物转化的途径制得一些有活性的物质。1997年Tapia 等[7]将脱氢枞酸在Fu 2sari um s pecies 作用下,于26~28℃下培养7d 得到1β2羟基脱氢枞酸,将1β2羟基脱氢枞酸作用于S erra 2ti a sp.和B acill us s ubtilis 时,显示良好的活性。112 糖苷化反应 糖苷化反应常见于植物悬浮培养体系介导的生物转化反应,而在微生物体系中应用较少。糖苷化反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羧酸和糖片段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另一种是羟基和糖片段之间发生糖基化反应。糖苷化反应可使许多外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糖苷化反应可将不溶性化合物转变为水溶性化合物,这一点是微生物培养和化学合成很难做到的。 香豆素是一类很重要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但大部分香豆素缺乏天然糖苷,水溶性差。在人参根培养液中,72羟基香豆素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可转化成糖苷[8]。 丁酸具有体外抑制肿瘤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但是其在哺乳动物体系中半衰期很短,人们通过悬浮培养的灰叶烟草(N icoti ana pl umbagi ni f oli a Viv 1)细胞糖苷化得到其糖苷,半衰期大大延长,有望开发为抗癌新药[9,10]。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 授课对象2002级生物工程学院授课人林治华 授课单位制药工程系 授课时间 2003~2004二学期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 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天然产物化学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课堂讲课36学时。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常用的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各种结构鉴定方法。各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在讨论了糖和苷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研究法基础上,将所有的天然产物按照其结构母核分为苯丙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等七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结合生物活性及应用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现将每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2.掌握研究天然产物的方法:(1)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色谱技术中洗脱剂选择的原则;(3)熟悉天然产物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部分) 重点、难点、疑难解析 一、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产物是包括了存在于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成 分,甚至还可以包括人与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包括天然药物、天然树脂、 天然精油、天然高分子、天然香精、天然色素等等)。 天然产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如在陆生植物体内的主要成 分就有: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不同的天然产物在其组成和含量等方面具有生命体的一般特征,某一相同的 化学成分可能分布于各种不同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所含 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有效成分(active compound)(1)在药理和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指有生物活 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在食品领域中,有效成分的范畴可扩展到除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 之外,如: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成分等。但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有效成

《天然药物化学》第十章

广东药学院 教案首页 题目:第十章海洋天然药物 (一)概述及大环内酯类和聚醚类化合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了解开展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意义; 2掌握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内容; 3掌握大环内酯类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理活性;了解各种化合物是从哪里分离得来的; 4掌握聚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种聚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理活性;了解各种化合物是从哪里分离得来的; 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 一、简单大环内酯、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及其他大环内酯类化 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典型结构实例。 二、聚醚梯类、线性聚醚、聚醚三萜等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典型结构 实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简单大环内酯、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及其他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聚醚梯类、线性聚醚、聚醚三萜等化 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 难点:简单大环内酯、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及其他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聚醚梯类、线性聚醚、聚醚三萜等化合物的结构 特征。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或Powerpoint

教案内文 §10 第十章海洋天然药物 §10-1 概述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三个分支 生物活性海洋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合结构结构鉴定,这是其最重要的分支重要海洋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海洋化学生态学、生物合成和生物生产 §10-2 大环内酯 1 简单大环内酯化合物 2 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 3 多聚内酯 4 其他大环内酯类 §10-3 聚醚类化合物 1 聚醚梯类 2 线性聚醚 3 聚醚三萜

广东药学院 教案首页 题目:第十章海洋天然药物 (二)肽类、C15乙酸原化合物、前列腺素类似物及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实例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肽类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种肽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理活性;了解各种化合物是从哪里分离得来的; 2 掌握C15乙酸原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种C15乙酸原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理活性;了解各种化合物是从哪里分离得来的; 3.掌握前列腺素类似物结构特点、生理活性;了解其是从哪里分离得来的; 4 掌握几类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5 了解从红树海鞘分离抗肿瘤物质、结构确定、生物合成及抗肿瘤试验的过程; 6 了解多肽海绵毒素的分离及结构确定的过程; 7 了解海参皂苷及河豚毒素的分离。 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 一、直链肽和环肽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典型结构实例。 二、乙酸原化合物中直链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及其它类似乙酸原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典型结构实例。 三、前列腺素类似物结构特点、生理活性和典型结构实例。 四、红树海鞘、多肽海绵毒素、海参皂苷及河豚毒素的分离实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链肽和环肽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各类C15乙酸原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前列腺素类似物结构特点、生理活性。 难点:直链肽和环肽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各类C15乙酸原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教具准备:投影胶片或Powerpoint

天然药物化学探究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结合当今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应该是生物制药。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有专家认为本世纪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是因为:生命科学,如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学和生物技术的超速进展,为发现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层分离技术和各种光谱分析法,对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含量少。不容易分离的得到很大的解决。则本文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天然药物;研究;方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has undergone a major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3532919.html,yer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various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the natural medicine composition is complicated, less content.Not easy to separate greatly solve.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this paper made a review.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 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从海绵中发现的天然产物约占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38%左右,从海绵中已发现大量的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物质。海绵生物活性物质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脂类、萜类、生物碱类、多肽类、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如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是首次从小轴海绵(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的CDK5的选择性抑制剂。海绵中存在结构和数量如此丰富的有潜力开发成药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 在500多个蛋白激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研究最多的一个Ser/Thr蛋白激酶家族。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 激活激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CDKs的活性异常会导致疾病。 CDK5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调控神经元损伤,当CDK5过度激活而且分布部位发生改变时,CDK5激酶的大量激活参与τau的磷酸化,促进τau蛋白堆积从而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 n’s disease, H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故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中药资源功能成分利用技术课程论文 姓名:王林 学号:SX20180417 年级:2018级 专业: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任课老师:陆英老师 指导老师:程辟老师

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仿制药品必将逐渐受到限制,这将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拥有13亿人口,药品市场潜力股与供给量与日俱增。因此,探索与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物责任重大。我国自古以来依靠中草药繁衍生息。因此,从天然产物方面着手,研究与开发新药物,将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天然药物大多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来源为主。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我国地域辽阔,天然产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1]。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包括有黄酮、多酚、萜类等几百种,其分子主要特点有: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从几百到几千,具有一定的极性,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中药主要是传统的中药丸、散等药剂,经济效益低。而以天然产物为主的保健食品和药物目前具有相当的市场。但由于对中药中真正有效的成分并不了解,或由于分离纯化困难,很难达到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上有所突破,开发高效的天然产物分离方法对彻底改变中国天然产物开发层次低,生产方式粗放,技术落后有重要作用,对中国中药现代化及改造和提升传统中药行业有重要意义,而且纯化后的天然产物本身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然产物是药物研发中极具潜力的原料资源,分离纯化天然产物

中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物质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复杂、含量低、难于富集。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不仅步骤繁琐,能源及材料消耗大,而且产率及纯度不高,尤其难以分离结构和性质相似的组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在天然药物中推广应用。现将近年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纯化新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 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递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以达至分离、提纯目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过程简单、无相变、分离系数大、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可常温连续操作、直接放大等优点。是一项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将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还能提高我国中药的附加值,有利于中药出口。可以展望,膜分技术必将在21世纪推动中药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以高质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问的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的类液相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分析中草药,具有以下优势:分离模式多,适合于中草药中存在的各类物质的分析;简化对样品前处理的要求;分析时间一般比HPLC短;由于柱效高,有可能使同一个分离条件适合多种样品中多组分的分析;HPCE所采用的毛细管柱易于全面清洗,不必担心柱污染而报废:所用的化学试剂少、价廉、分析成本低,特别适合于我国国情。 超声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

《天然产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36学时 学分:2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应用化学 课程代码BF001007 大纲执笔人:丁志伟 大纲审定人:姜林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天然产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代谢产物及其 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然、揭示自然奥秘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 包含生物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全合成与结构修饰改造、构效关系研究 等方面。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中寻找有显著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已经成为创制新药的重要 途径,充分利用中草药这一丰富资源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是我国药学领域的一项 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突破需要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专业人员的通力协作,化学工作 者在其中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专业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已修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与分离技术、波谱解析等专业 基础课之后的第六学期,学习本课程要综合运用到上述课程的知识与方法,注意知识的衔 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和目 的,了解国内外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掌握各大类化合物(生物碱、糖类、 醌类、黄酮类、维生素、萜类、甾族化合物等)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生物活性、 提取分离方法及典型品种,了解测定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基本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丰富且不断发展,授课教师在精读后列参考书籍的同时,应广泛阅 读《中草药》、《药学学报》、《天然产物研究》、《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刊物 以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关注研究动态,精心组织每一章节的讲课材料,以使学生在 学习天然产物化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天然产物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院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围绕天然色素提取、 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中药芦丁、槐米、苡米仁和银杏叶有效成分研究、糖类性质等课题开 出相应的实验,以使学生掌握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薄层色谱、柱层析等分离技术、TLC

论海洋天然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论海洋天然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海洋天然产物因其生物和化学多样性广泛应用 于制药行业、保健品行业、精细化工行业和化妆品行业等。近年来,随着化妆品天然绿色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研究人员更加关注海洋产物的开发和应用。海洋护肤主要取材于三大类群,即植物、动物及矿物,海洋产物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因其特有的功效性、安全性和精致的理念己成为化妆品活性物中的精华。 1 海洋植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海洋植物富含多糖、维生素和海洋矿物等成分,与传统植物提取物和人工合成原料相比更天然、更健康、更易吸收。藻类是海洋中最早出现的生物,彰显出无限生机与生命力,能承受不同的环境压力,如紫外线、干旱和渗透压冲击等,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粘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表明海藻具有补水保湿、抗菌消炎、抵御紫外线、美白抗衰老、抗敏等特殊功能,另外,海藻具有一种特

别的双向调节功能,对干性皮肤有很好的补水功效,对油性肌肤则文档Word 起到控油祛痘的功效。 保湿美白功效 健康美丽的皮肤主要表现在肤色、弹性、光泽、纹理及生理功能的各个方面,而对这些起关键影响作用的就是皮肤的含水量。海洋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与它们具有显著的增湿能力有关,因此可以作为化妆品中的补水保湿功效成分。海藻是研究最多的海洋植物,主要成分是矿物质、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保湿效果。另外,加入其他成分可有效放大海藻的保湿效果,并获得抗衰老的功效。生物学家对大量繁殖在沿海潮汐滩上的绿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海藻自身合成 的硫酸化杂多糖具有较强的保湿效果。Choi J S 等对韩国海岸12 种藻类的保湿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将10 %的海带提取物加入到化妆品中,皮肤含水量提高%,经皮水分流失量降低20 %,斑贴试验表明海带提取物安全可靠,另外,提取物的加入不影响化妆品配方的稳定性。Haifeng L 等提取螺旋藻多 糖并进行体外和体试验,结果表明该多糖能提高抗

181天然产物化学答案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天然产物化学》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 2、倍半萜:是指分子中含15个碳原子的天然萜类化合物。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碳链形成的萜。倍半萜的大多数成员是单环、二环和三环化合物。 3、生物碱: 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4、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凡符合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多糖。 5、皂甙:又称皂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特殊的甙类,它的水溶液振摇后可生产持久的肥皂样的泡沫,因而得名。 6、挥发油: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7、显色反应: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显色反应。 8、NMR :核磁共振,可以预测物质分子结构。 9、盐析:向含有待测组分的粗提取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使待测组分沉淀析出的过程。 10、透析:是膜分离的一种,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透析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而阻止大分子通过的一种技术 二、判断题 1.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 ) 2.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3.D-甘露糖苷,可以用1H-NMR中偶合常数的大小确定苷键构型。(√ ) 4.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5.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均有两个羰基吸收峰。(× ) 6.挥发油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 ) 7.卓酚酮类成分的特点是属中性物、无酸碱性、不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多有毒性。(× )8.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 9.有少数生物碱如麻黄碱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反应。(√ ) 10.三萜皂苷与甾醇形成的分子复合物不及甾体皂苷稳定。(√ ) 三、选择题 1.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醋酸-丙二酸途径(D )。 A甾体皂苷B三萜皂苷C生物碱类D蒽醌类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4120410 课程中文名称: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N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 Experiments 学分:3.0 周学时:2.0-2.0 面向对象: 预修要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本课程采用天然产物化学的理论框架,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概念、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过程和特点。(2)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来源,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及海洋微生物。(3)常用的海洋天然产物获取方法及结构鉴定手段。(4)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5)海洋天然产物活性测试方法及应用领域介绍。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二)英文简介 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subfield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The course includes major contents of: 1) Int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history and feature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2) Bio-resource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includes marine plants, marine animals and marine microorganism. 3) The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4)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total synthesis and biosynthesi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5) Biological activity assay and application area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1.学习目标及可测量结果 2.1 学习目标

上半年天然产物化学复习题

上半年天然产物化学复 习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题 单选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判断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简答4题,每题5分,共20分 论述2题,每题15分,共30分 第一章、绪论 1、天然产物包括的范围: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矿物,动物是天然产物主要的来源 2、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包括体外及体内实 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生理活性成分并不一定是真正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 3、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体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 构鉴定、生源途径、功能及生物活性、结构修饰优化、全合成、构效关系等 4、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意义: 1) 有助于人类从分子层面全面了解和认识天然产物,从而通过人工培养或人工合成的 方式定向获得大批量的目标产物并造福人类 2) 这些目标产物可能是药物,用于帮助人类与疾病作斗争,保障人类的健康,提高人 类的生存质量 第二章、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纯分离与结构鉴定 1、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 2、溶剂提取法及其原理: 1)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化合物极性相当的溶剂将化合物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同时,由于某些化合物的增溶或助溶作用,其极性与溶剂极性相差较大的化合物也可溶解出来 3、常用溶剂的特点: 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和甲醇 1)极性(亲水性)最小,亲脂性最大的是:环己烷 2)极性(亲水性)最大,亲脂性最小的是:甲醇 3)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4)常用来从水中萃取苷类、水溶性生物碱类成分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6)介电常数最小的有机溶剂:石油醚 7)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4、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天然产物成分的提取。此类 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姓名:吴震 专业:生药学 学号:201312283018

天然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提取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最终药物制剂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中药制药业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着重分析了近些年来中药提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和应用进展。这些提取技术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酶法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等。 关键词:天然产物;提取技术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规范,提高中药的质量,研究开发进入国际中药市场的中药产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而提高中药的质量,让中药进人国际市场,这就对中药的制备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是其重要的关键环节。现将天然产物提取技术进行综述。 1天然产物传统的提取方法 传统中草药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两种。溶剂提取法有浸渍法、渗流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直接影响了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1]。 2天然产物现代的提取方法 2.1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超声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一种最新的较为成熟的手段。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空化效应、热效应、搅拌作用等,都可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节约溶剂,并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破坏。 2.1.1超声提取的原理 (1)空化效应空化效应是超声提取的主要动力。液体中往往存在一些真空或含有少量气体或蒸汽的小泡,当一定频率的大量超声波作用在液体时,尺寸适宜的小泡能产生共振现象,它们在声波的稀疏阶段迅速胀大,在声波的压缩阶段又被绝热压缩,直至湮灭。小泡在湮灭过程中,能够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和几千个大气压的高压冲击波,这就是空化现象。这种强烈的冲击作用能使物料破碎,也能造成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从而加速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 (2)机械效应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介质质点交替的压缩与伸张,构成了压力的变化,这种压力的变化将引起机械效应。对于中药提取过程,这种机械效应包括简单的骚动效应和溶剂与药材组织之间的摩擦。这种骚动效应可使蛋白质变性,细胞组织变形;而超声波引起的介质质点的加速度与超声波振动频率的平方成正比,有时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数万倍,由于溶剂和药材组织获得的加速度不同,即溶剂分子的速度远大于药材组织的速度,从而使它们之间产生摩擦,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