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理论反思

风险社会理论反思
风险社会理论反思

风险社会理论反思:以中国为参考背景

杨雪冬

来源:《绿叶》2009.8

摘要:全球风险社会已然来临。处在现代转型与向世界开放的中国,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过程风险与结构风险共震。如何应对风险?西方三大风险研究范式——文化、治理性、风险社会—已被引介到中国,其中又以吉登斯、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影响最大。与后现代的西方去民族国家偏重个人化应对风险不同,当代中国应围绕民族国家建构风险治理机制,并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同时,相应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个人治理能力。

全球风险社会已然来临,各类风险和灾难性事件频繁发生。此时,若我们缺少自己本土化的理论,就如同航海者没有罗盘,旅行者没有地图。目前的中国情形,正是如此。

——我们依然停留在引进外国研究成果的水平,在应对措施上,也依然常常对西方亦步亦趋。但现实告诉我们,不对庞大的转型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不对解决风险的理念、方法、机制进行中国化的思考,就会成为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带来的最大风险。

一、西方风险研究的三大理论

在风险研究中,大致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一是以玛丽·道格拉斯为代表,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风险的“文化—象征”理论;二是艾瓦尔德等人借助福柯思想而提出的“治理性”理论;三是吉登斯和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

玛丽·道格拉斯把风险意识看作是人们应对紧张的一种手段,因为他们可以找到抱怨或指责的对象。这种分析是建立在文化是一个社会的认知手段和保护方式的基础上的。道格拉斯认为,风险是一种在当代西方社会维护文化边界的手段。风险主要被用作抱怨的借口,“有风险的”群体或制度被视为危险的。有“风险的”他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或所从属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象征性形态产生威胁。对风险的理解必然是通过文化假定完成的,因此是共同分享的惯例或期望,而非个人主义的判断或个体决策者的“认知”帮助。风险在解释出错的事情或可预料的不幸时起到了“辩论资源”的作用。而且由于与科学的中立性有关,风险已经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对风险的“原罪”和“禁忌”看法继续使人们认为来自非西方社会的“他者”是危险的。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并不是来自环境威胁的不断增加,而是由于边缘群体的进一步边缘化削弱了社会团结。在这种情况下,边缘群体被迫使用生态灾难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治理性”论者利用的是福柯思想。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一个巨大的专家知识网络已经形成,与之相伴的是围绕这些知识的建构、再生产、传播和实践而出现的各种机器和制度。这是现代自由主义政府体制出现的结果,它强调维持秩序和规则依靠的是自愿的自我训戒而非暴力或强制。因此,风险被理解为政府使用其训戒权力的一种战略,用来控制和管理人口,以最好地实现人道主义。随着社会的“规则化”,那些严重脱离规则的人就被视为“带有风险”。主张这个理论的学者更强调在政府话语或战略中“风险”的地位和作用。与“风险社会”理论者类似,一些“治理性”学者也关注风险的自我管理以及不断提高的风险“私人化”。但是他们很少谈到大型组织在哪些方面应该对风险负责,而这又与“文化”理论者和“风险社会”理论者有所区别。

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利希·贝克、英国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家们的分析,侧重于后现代社会中加深人们对风险关心程度的宏观结构因素。他们认为,在后现代性条件下,风险不仅大量出现而且全球化了,因此比过去更难以被计算、管理或避免。在他们看来,现代性不再是毫无疑问的过程了,而是产生了许多危险或“缺陷”。后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政府、工业和科学是风险的主要制造者。在贝克看来,如果说,工业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富分配以及不平等的改善与合法化。那么在风险社会,伤害的缓解与分配则成为

核心问题。在古典现代性中,财富和权力是其标志性概念,而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是反思现代性的概念。贝克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财富分配和不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人类面临着新出现的技术性风险,比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这些风险摧毁了现代制度应对风险所依托的理念与方法:风险计算或计算理性。

在贝克的分析中,有一个概念特别值得重视,即“有组织地不负责任”。他在《风险社会》一书发表两年之后又发表了《解毒剂》一书,副标题是“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在书中,他指出,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中的危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这样一来,它们把自己制造的危险转化为某种“风险”。他用“有组织地不负责任”这个词来揭示“现代社会的制度为什么和如何必须承认潜在的实际灾难,但同时否认它们的存在,掩盖其产生的原因,取消补偿或控制。“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实际上反映了现代治理形态在风险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具体来说,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管现代社会的制度高度发达,关系紧密,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它们在风险社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对,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二是就人类环境来说,无法准确界定几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的责任主体。各种治理主体反而利用法律和科学作为辩护之利器而进行“有组织的不承担真正责任”的活动。

在以上三种理论中,以贝克和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已经系统地引介到我国,并且被国内学者所熟知。比较而言,他们对于风险的分析更为全面深刻,尽管依然带有用一种制度结构替代另一种制度结构来应对当代失去结构意义的风险的缺陷。此外,这三种理论都是在“大理论”层次上来研究风险的,很少使用实证方法来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理解和面对风险的,更没有分析个人风险的认知困境,因此,其中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二、个人风险认知的双重困境

就当代世界来说,风险环境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风险的客观分配格局的变化;二是对风险理解的变化。前者包括:高强度意义上的风险的全球化,例如核战争的威胁;具有全球影响的突发性风险;人化环境或社会化自然带来的风险,如知识对物质环境的影响;影响无数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如投资市场。后者包括:风险意识本身成为一种风险;风险意识的分布趋于均匀,许多风险被广大公众所了解变得熟视无睹。

变化了的风险环境带来了风险的个人化。一方面每个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产生风险,并且选择的数量不断增加,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和后代(比如美容、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利用)都可以选择;另一方面每个人遇到的风险又因自己的选择差别而不同。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风险既是普遍的,也是独特的。风险的个人化是对风险制度化的一种弥补,因为个人风险意识提高了,在风险面前会更加主动地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并且积极参与改革现有的制度。

尽管风险的个人化意味着风险意识和风险认识水平的提高,但是个人在风险认知上也遇到了双重困境。第一个困境是:尽管个人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对许多风险的了解加深了,但是在某些后果严重风险面前常常反应过度,作出非理性的反应,尽管这些风险只是可能要发生的。典型的例子是人们的核恐惧以及对交通事故的习以为常,尽管后者发生的概率远远高于前者。吉登斯对此的解释说,高后果的风险具有一种独特属性。它们所包含的灾难危险越多,我们对于所冒风险的任何真实经验就越少,因为如果事情“出错”的话,那就已经是太晚了。第二个困境是:个人在风险判断上越来越信任专家系统,但是专家系统本身也在风险的认知和解决上存在着内部争议,权威性受到质疑,因此个人应对风险的方式更加个人化。

由于分析了风险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所以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更加微观细致,且能直接推导出更多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因此也受到了官方的重视。英国工党在上世纪90年代重新执政后,就把吉登斯的理论作为其制订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吉登斯被称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思想导师,其理论构成“第三条道路”思潮的主要内容。

三、风险理论着陆:“中国化”之难

尽管风险社会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无可辩驳,但是在应用到中国的时候,依然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所面对的风险环境带有明显的复合特征,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现代意义的风险大量出现,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在许多地方依然占主导地位,所以传统风险依然存在;二是尽管技术风险、制度风险成为风险结构中的主要类型,但是由于中国在进行着现代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制度改革和制度转轨,所以制度风险中既有过程风险也有结构性风险;三是作为一个快速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大国,中国国内的多样性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触直接导致了风险来源的复杂化——风险既可以产生于国内,也可以引发自国外,更可以是二者的互动结果。

在中国背景下,反观风险社会理论,其三个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出来。首先,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民族国家这个现有的风险治理单位持怀疑态度,并没有对其潜在能力和作用给与充分的分析,从而也无法对其进一步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风险社会理论只停留在从反思现代性的立场出发,对民族国家在风险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批评的水平,认为民族国家不仅是制度化风险产生的源泉之一,而且也成为了解决风险的障碍。这个立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社会显然并不恰当,因为这些社会还处于现代制度建设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各项现代制度建设的核心,而有能力的、制度健全的国家将是应对各类风险的制度基础。其次,风险社会理论只强调风险扩散和影响的公平性,对社会现有的不公平状态重视不够。毫无疑问,当后果严重的风险出现时,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群体都无法逃脱灾难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群体显然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在预防和应对上也有能力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区别正是社会不平等在风险领域中的反映。只看到风险的平等性一面,忽视风险责任和风险承担能力方面的差别,就会使现有的社会不平等在风险社会中进一步巩固化,不仅不利于各方平等地承担责任,也容易诱发新的矛盾和冲突。最后,风险社会理论对于社会认同的分析还有欠缺。由于强调制度主义,所以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现代性主要制度的分析和批评上,而解决的方法则从宏

观制度层面一下子下滑到个人层面。这在吉登斯的理论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虽然他在谈到生活政治时也涉及到社会群体问题,但是并没有把分析的重点放在风险社会带来的社会认同分裂上。实际上,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共同的风险意识在增强,社会乃至国际间合作的机会在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影响的差异性分布也导致了社会认同的分化,甚至社会认同的冲突。在许多国家里,国家认同受到了以宗教、种族、地域等为基础的其他社会认同的严重挑战,削弱了国家的权威,也引发了社会内部的冲突。

就中国而言,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国家为中心的风险治理机制面临着两大冲击:(1)原有的风险共担机制被削弱了。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强调平等的意识形态下,社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行为者都被赋予了固定的角色和职能,它们遵从总体秩序的安排,相互间具有稳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结成了相对稳定的“大家庭”,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协作以及资源的集中使用解决了推卸责任、共担风险的问题。随着社会内部差距的扩大,这种“大家庭”式的信任关系以及行为者之间的团结被严重削弱了,新的多样化认同在产生,但新的普遍性信任体系以及团结方式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不可避免会产生社会内部的冲突,或者是社会中的强势团体把解决风险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弱势群体,或者是弱势群体不满于现有的风险解决机制,抵制甚至起来反抗。而一个存在分裂危险的社会必然无法建立起稳定而持续的秩序。(2)风险治理的核心——国家的权威和信任度有所降低。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国家中心传统,社会服从国家权威,但是相对于风险的大量产生,安全关系的日益不对称,国家无论在反应速度还是解决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典型风险上表现出的弱点使社会公众和团体对国家权威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也产生了质疑,国家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对国家的不信任必然导致对各种制度的不服从,这无疑破坏了整个社会构建信任关系的环境,并使社会行为者无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行为预期,大量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产生。这既破坏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反过来也对国家提供秩序这种特殊公共品的能力和地位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目前的重点还是要围绕民族国家来完善风险治理机制,增强全社会的内部信任和团结。既要重视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通过制度

调整协调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还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个人治理能力,发挥各个社会行为者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应对不断增多的社会风险与不确定性。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doc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 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他将现代社会解释为风险社会,标志着风险社会理论的诞生。该书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部分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文章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风险四伏的社会。“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1] ,“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破坏力被释放出来,即便人类的想像力也为之不知所措”。[2] 接着,贝克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现代社会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逻辑的可笑性。指出现代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在制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制造大了风险,制造的财富分配于内部,而其制造的风险却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对于这些风险的界定,科学对理性的垄断打破了,夹杂了更多的政治成分和利益成分。即使是人们所依赖知识,也能以界定社会风险,“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3]。而且,受知识的域限,越来越多的风险至今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到。在贝克看来,现代社会的某些风险随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换言之,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在这个意义上,风险预示一个需要避免的未来”[4]。更糟糕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步加快,风险也正在全球化,并发生着循环。这就造成了风险不仅威胁着风险的制造者,也威胁着无辜者。“那些生产风险或从中得益的人迟早会受到风险的报应。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5]“社会风险的循环可以总结如下:在现代风险的屋檐之下,罪魁祸首与受害者迟早会同一起来”。[6] 贝克进一步揭示道,当风险社会的制造者━━发达国家认识到以生态掠夺为代价的现代工业具有的一系列风险之后,便将危险的工业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形成了新的国际不平等。“危险的工业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不是巧合。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在风险的分配的中转场里‘不发达的偏远角落’里的车站最受欢迎”。[7] 接下来在谈到风险社会中的知识政策时,贝克指出了人类知识的局限导致了大量风险的产生,也因此掩盖许多还没有认识到风险存在。同时,风险的产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域限问题,其实还有知识政策的问题。因为一旦知识政策的形成,就会因种种原因(如政治的推动力等)而延续知识风险,并进而进行新的风险的制造。因此,人类需要对风险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也是风险社会理念的价值所在,它使人们进入了一个推测时代。“风险社会标志着一个在日常感知和思考中的推测时代的黎明”。[8] 第二部分为“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贝克指出,风险社会造成不仅仅是因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恶化风险以及种种技术风险,这些虽是风险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风险社会脱离并重塑了工业社会内在的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的生活行为的确定性━━社会阶级、家庭模式、性别身份、婚姻、亲子关系和职业。反思性现代化实质上解体了集体而催生了个体化,由此导致了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在西方福利国家,反思现代化消解了工业社会的传统参数:阶级文化,性别和家庭角色。它消解了这些工业社会的社会和政治的组织制度所依赖和参照的集体意识的形式。这些‘解传统化’(detraditionalization)发生在一种个体化的社会潮流中”。[9] 在论证反思现代性对流动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对婚姻和家庭造成的结果时,贝克说道:“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并不考虑个人的环境而要求流动。婚姻和家庭则要求相反的东西。考虑其最终的后果,现代性的市场模式意味着一个没有家庭和儿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独立的,自由接受市场的要求以确保其经济生存。市场主体最终是单个的个体,不受亲戚关系、婚姻或家庭的阻碍。结果,最终的市场社会是一个没有孩子的社会━━除非孩子是和可流动的、单身的父亲或母亲一起长大”。[10]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现代性所导致的对核心家庭的解体,但是,无法阻止。“然而,借用韦伯的一个比喻,现代化不是一辆如果我们不喜欢就可以在下一个街角下来的马车”。[11] 所以,现代性的标准化、一致性特征要求个体化的发展和壮大,而个体模式也因适应这种要求而制度化,而这种个体化也就意味着生活在所有方面对市场的依赖。贝克举例说即使所有的人在家中各看各的电视,也显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体现出了从传统生活过程的脱离。同时,随着反思现代化社会对劳动的解标准化,社会的就业系统正从标准化的充分就业系统转向灵活多元的不充分就业系统,这就造成了个体的就业风险,也就是说个体的社会风险在这个系统中进一步增加。当前,解决这种风险的手段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在法律上保证最低工资的出现。“在这一反思性现代化理论中,社会发展的延续和断裂以某种方式相互交织并互为条件;从我们所知的工业标准化体系向未来灵活分散的不充分就业的断裂性发展,是基于一种以利润为导向的理性化的不变逻辑而发生的。大规模失业与特定生命阶段的对应关系,意味着就像失业的生命阶段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标准生涯的一部分一样,现在作为完全就业与失业之综合的不充分就业正在被整合进就业体系。这一生涯‘规范化’有其制度对应物━━有着开放的终结。政治反映仍旧是核心。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未来就会受到贫穷的威胁。随着法律上保证的最低工资的出现,我们会从这一发展中得到些许自由”。[12] 第三部分为“反思性现代化:论科学和政治的普遍化”,贝克从科学和政治两个方面去解释风险社会何以形成。贝克认为,科学本身内在的决策是造成风险的原因,“如果我们原来关心的是外因导致的危险(源自神和自然),那么今天风险的新的历史本性则来自内在的决策。它们同时依赖科学和社会的建构”。[13] 科学不再垄断一切,而且科学本身也在经历着持续性的断裂。“废黜科学的不是它们的失败而是它们的成功。你甚至可以说,科学在20世纪里越成功,它们最初的有效性要求就越快和越彻底地被相对化”。[14] 科学不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易错的,这必然导致风险的产生。所以,人类必须寻求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学,通过对自我生产的威胁的讨论使理性成为改变科学的理论,以规避风险。在谈到政治和风险的关系时,贝克认为,是人类建立的以政治为核心的规范和体系为各种风险保驾护航,正是政治(贝克描述为组织化的不负责任)障目了人们认识风险的眼睛,使风险隐藏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与所有更早的时代(包括工业社会)相比,风险社会的突出特征是一种缺乏:危险归因的不可能性。换言之,风险取决于决策;它们以工业方式被生产,并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政治上的反思性。所有早先的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各种方式面对这危险,今天的社会则通过它处置风险的方式而面对它自身。风险是人类活动和疏忽的反映,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这意味着危险的来源不再是无知而是知识;不再是因为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控制太完美了;不是那些脱离了人的把握的东西,而是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规范和体系。”[15] 同时,风险社会也导致了政治本身的反思和变化,贝克断言,未来的政治是适应反思性现代化而形成的分化了的没有中心的政治。“未来规划的出发点是政治的解放,这就是说,主流政治、附属政治、亚政治和替代政治的光谱在彻底分化的社会中在发达民主制的状况下出现了。我们对此的评估是,即使为了民主化的要求,政治缺乏核心的状况也不能再被颠倒过来。政治将自身在某种意义上一般化了,进而变得‘没有中心’”。[16] 总的来看,《风险社会》展示了贝克的现代社会观。他认为,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各种风险。现代的人类身处的社会充斥着组织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风险的制造者以整个社会的风险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其中,主导西方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仅卷入了风险的制造,而且参与了对风险真相的掩盖。人类应该反思现代性,以应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风险。 [1]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15. [2] 同上,第17页。 [3] 同上,第28页。 [4] 同上,第35页。 [5] 同上,第39页。 [6]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40. [7] 同上,第45页。 [8] 同上,第88页。 [9] 同上,第106页。 [10] 同上,第142页。 [11] 同上,第149页。 [1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183. [13] 同上,第190页。 [14] 同上,第201页。 [15] 同上,第225页。 [16]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286~287 知识改变命运 1 / 1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决策、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在出台或审批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为从源头上规避、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落实防范、化解和处置措施,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为实现园区科学发展、率先赶超、绿色崛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先就园区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主动维稳的理念,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要求,对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事件的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二、评估原则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职工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在出台前或审批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统一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重大事项的承办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二)合法合理原则。评估重大事项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意愿。 (三)科学民主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 (四)以人为本原则。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职工群众承受能力,统筹考虑职工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以职工群众是否拥护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五)公平与效益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重大事项的范围园区党委及有关部门提出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二)关系群众利益调整的重要政策; (三)被省、市、县(区)确定为重点工程的重大项目;(四)涉及范围广的重大改革措施; (五)关系环境污染、土地费用调整、征迁等社会敏感问题。

对中国社会现象的分析

对中国社会现象的看法 自90年代迄今,中国转向市场经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起飞,物质欲望得到充分释放,道德淡化:社会正义、社会公德、社会公平、社会关怀被视作幼稚而弃。其中,中国的官僚腐败就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在官员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受到行政权力约束的一方想方设法避免被约束,希望通过手中拥有的钱财等物质条件换取官员的权力,或者避免被其约束。而官员或百姓又希望通过手中的钱或权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某种利益,于是权钱交易就有了可能性,但是这种交易无疑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官员触犯法律的时候也会受到某种制约,从而希望通过手中的钱或权来逃过法律的制裁,有些官员怯于权力,恐于遭到报复,于是有了官官相护。久而久之,这种腐败作风深入人心,在百姓看来通过正当途径已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于是助长了这种权钱交易的风气。 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在经过了200年的半殖民半封建统治之后,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很多好的道德,悉数被破坏,有些是被殖民者所剥夺,更多的是被这200年中频繁的改朝换代者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为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去掉那些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文化,加入一些有利于自身统治需要的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被这一系列统治者们改造成一部分是统治百姓的工具,而不是以加强大众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加强自我约束为出发点的传统意义的道德。另一方面,我国的政府长期都是人治政府,而非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的口号也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更何况即使是这个口号的推行者也有很多时候并不是按照法律的办法来办事,很多时候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怎么做,这种践踏法律的行为,那就别提在下面落实的时候法律能起到的作用了,各级政府或者其他有权阶级践踏法律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我国现在这个阶段,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并不强,这更加加大了官员和商人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各种滥用权力的现象,商人为达目的进行各种行贿,各种有权阶级利用权力换取金钱的行为,有时候一开始也只是一小部分人,但是当其他立场不坚定的人看到这些人利用不义之财买了名车,买了别墅,发家致富之后,并没有收到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制裁,于是,其中立场不坚定的人自然就动摇了,自然也就以这些道德败坏,践踏法律的腐败分子靠拢。于是,这些那些有权阶层就像沙子流进了漏斗一样,越来越多的掉进了腐败这个无底深渊中。当很多很多的官,开始腐败之后,为了保全既得果实,各种腐败行为,各种腐败官员就开始权权相报,官官相护,从而成了一种更加难以被打破的利益共同体。 于是在现在这种社会风气的情况下,官员的腐败问题不是偶然,而近乎是必然你的事情了。这是由于人性内在的固有需求和社会上道德和法律缺少必要的约束力所觉得的,谁叫中国的现状就是人治社会,权力能够超越法律呢? 所以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上,想要解除腐败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是要弱化权利,限制权力的扩张,还权于民,重大问题要集体协商,民主决策,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可否考虑如何切实加强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制约作用或各级工会组织的监督制约作用,除此之外可否考虑建立相应的委员会(民间组织,不纳入干部编制),赋予相应的监督制约权利。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必然会产生腐败!于此同时,法律对于腐败的惩戒力度要大,绝对不能因为某人的权力滔天,就能够漠视法律。必须要做到有人贪腐,就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因为这个贪污的人权力很大,法律就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就是触犯法律,也能够通过其权力搞定检察院,搞定法院,从而避开法律的制裁。法律必须要做到:一旦有人触犯,则必须无法逃脱制裁,法律的威慑力全在于惩罚的不可逃避性,若是法律的不可践踏性真正得到体现的话,很多的以权谋私的人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很多人之所以以权谋私完全在于看到别人以权谋私没有被制裁从而跟风的。其次,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当人们真正的看重道德的时候,才会自觉去维护社会建设,然而这种方式又是漫长的,存在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 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他将现代社会解释为风险社会,标志着风险社会理论的诞生。该书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部分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文章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风险四伏的社会。“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1] ,“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破坏力被释放出来,即便人类的想像力也为之不知所措”。[2] 接着,贝克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现代社会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逻辑的可笑性。指出现代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在制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制造大了风险,制造的财富分配于内部,而其制造的风险却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对于这些风险的界定,科学对理性的垄断打破了,夹杂了更多的政治成分和利益成分。即使是人们所依赖知识,也能以界定社会风险,“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 [3]。而且,受知识的域限,越来越多的风险至今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到。在贝克看来,现代社会的某些风险随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换言之,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在这个意义上,风险预示一个需要避免的未来”[4]。更糟糕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步加快,风险也正在全球化,并发生着循环。这就造成了风险不仅威胁着风险的制造者,也威胁着无辜者。“那些生产风险或从中得益的人迟早会受到风险的报应。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5]“社会风险的循环可以总结如下:在现代风险的屋檐之下,罪魁祸首与受害者迟早会同一起来”。[6] 贝克进一步揭示道,当风险社会的制造者━━发达国家认识到以生态掠夺为代价的现代工业具有的一系列风险之后,便将危险的工业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形成了新的国际不平等。“危险的工业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不是巧合。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在风险的分配的中转场里‘不发达的偏远角落’里的车站最受欢迎”。 [7] 接下来在谈到风险社会中的知识政策时,贝克指出了人类知识的局限导致了大量风险的产生,也因此掩盖许多还没有认识到风险存在。同时,风险的产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域限问题,其实还有知识政策的问题。因为一旦知识政策的形成,就会因种种原因(如政治的推动力等)而延续知识风险,并进而进行新的风险的制造。因此,人类需要对风险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也是风险社会理念的价值所在,它使人们进入了一个推测时代。“风险社会标志着一个在日常感知和思考中的推测时代的黎明”。[8] 第二部分为“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贝克指出,风险社会造成不仅仅是因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恶化风险以及种种技术风险,这些虽是风险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风险社会脱离并重塑了工业社会内在的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的生活行为的确定性━━社会阶级、家庭模式、性别身份、婚姻、亲子关系和职业。反思性现代化实质上解体了集体而催生了个体化,由此导致了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在西方福利国家,反思现代化消解了工业社会的传统参数:阶级文化,性别和家庭角色。它消解了这些工业社会的社会和政治的组织制度所依赖和参照的集体意识的形式。这些‘解传统化’(detraditionalization)发生在一种个体化的社会潮流中”。[9] 在论证反思现代性对流动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对婚姻和家庭造成的结果时,贝克说道:“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并不考虑个人的环境而要求流动。婚姻和家庭则要求相反的东西。考虑其最终的后果,现代性的市场模式意味着一个没有家庭和儿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独立的,自由接受市场的要求以确保其经济生存。市场主体最终是单个的个体,不受亲戚关系、婚姻或家庭的阻碍。结果,最终的市场社会是一个没有孩子的社会━━除非孩子是和可流动的、单身的父亲或母亲一起长大”。[10]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现代性所导致的对核心家庭的解体,但是,无法阻止。“然而,借用韦伯的一个比喻,现代化不是一辆如果我们不喜欢就可以在下一个街角下来的马

《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

《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新学期开始,通过八年级的教学我对新编教材也比较熟悉了,因此在以往教学中出现过的问题有所减少,但课堂教学没有十全十美,这次的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一课中进行了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课堂回顾、案例分析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课堂回顾 (一)生动导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通过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李铭的一天,以及P3《探究与分享》小华暑假期间经历的“大事”引入新课。结合这些情景,让学生们说说在刚刚结束了暑假中,发生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件,学生自由发言。 (二)个人自学以及小组互学相结合 通过导入环节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题。通过这几个题目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及产生一些新的疑问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本课在小组互学部分共设置了5个题目,分别对应本课两目的内容,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设置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两个重点知识点:1、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2、归纳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讨论问题比较激烈,各抒己见,教师随时跟进讨论进度并适时引导。 (三)生生讨论以及师生讨论 上个环节中学生在小组内就导学案设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束在班级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小组与小组之间有冲突的地方再由教师指出进行全班的讨论,教师最后做出总结。对于知识的获取,始终是由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来获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做引导,并对其做出查缺补漏。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把握课堂的节奏以保证学生在一个积极有利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教师点拨以及小结巩固新知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097879.html,/) 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ty) 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说,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的确,风险是与人类共存的,但只是在近代之后随着人类成为风险的主要生产者,风险的结构和特征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现代意义的“风险”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雏形。这体现在两点:一是风险的“人化”。随着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从而风险结构从自然风险占主导逐渐演变成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二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风险。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但也有寻求安全的本能,而近代以来一系列制度的创建为这两种矛盾的取向提供了实现的环境以及规范性的框架。与市场有关的诸多制度(典型的是股票市场)为冒险行为提供了激励,而现代国家建立的各种制度则为人类的安全提供了保护。但是无论是冒险取向还是安全取向的制度,其自身带来了另外一种风险,即运转失灵的风险,从而使风险的“制度化”转变成“制度化”风险。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塑造出现代风险的基本景观: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干预范围和深度扩大了,决策和行为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人为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内容;借助现代治理机制和各种治理手段,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但同时又面临着治理带来的新类型风险,即制度化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技术性风险。二者成为现代风险结构中的主要类型,具有潜在的全球性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产生全球性威胁;出现了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的风险,比如核泄漏。这类风险诱发了全球风险意识的形成,人类在应对风险上有了整体认同。 究竟什么是风险社会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现实主义者,以劳(1au) 的“新风险”理论为代表,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如极权主义增长,种族歧视,贫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以及某些局部的或突发的事件能导致或引发潜在的社会灾难,比如核危机、金融危机等。 第二种理解是文化意义上,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比如凡·普里特威茨(Von Prittwitz) 的“灾难悖论”理论以及拉什等人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普里特威茨认为,我们已经对技术发展的副作用,即其引起的灾难有了新的认识。换句话说,我们在风险社会中认识到本来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反而引起了新的问题。拉什是从批判贝克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他认为风险社会概念无法准确地描绘出我们当前面临的景况,因为风险并不是有序排列,带有明确的结构性和指向性的。更重要的是,风险作为一种心理认知的结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解释话语,不同群体对于风险的应对都有自己的理想图景,因此风险在当代的突显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秩序。他认为,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仍然属于制度主义者,他们将风险界定在一个由制度性的结构所支撑着的风险社会中。这个风险社会是规范有序的,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垂直结构,有一定的等级秩序,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为基础。与风险社会相反,风险文化是混乱无序的,呈现出一种横向分布的无结构状态,并且是以关注社会公共事务为基础的。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先假定在一个社会中有一个公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并且通常把它称之为社会的焦点,先假定有一个确定的、制度性的、规范的治理范围,并且每一位单个的社会成员为了他们的实际利益需要有一个等级秩序。相反,风险文化并没有假定一个确定的秩序,而是假定有一个需要通过自然调节的非确定性的无序状态。风险文化依存于非制度性的和反制度性的社会状态之中,其传播不是依靠程序性的规则和规范,而是依靠其实质意义上的价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局机关及各直属单位范围内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为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结合我局实际,就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评估原则 1、权责统一原则。由重大事项的承办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对评估结论负责。 2、合法合理原则。评估重大事项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愿。 3、科学民主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征求意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 4、以人为本原则。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统筹考虑人民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5、公平和效益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评估范围 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矛盾纠纷或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实施前,都应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涉及税收征管方面的事项。主要是涉及范围广、影响面较大的征收方式的改变、税负调整等。 2、涉及重大税收政策的事项。主要是涉及较多纳税人的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落实的事项。 3、涉及重大税务案件、处罚的事项。主要是涉及较多人员的涉税行政处罚的实施等。 4、涉及机关多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主要是涉及干部职工的重大政策制定和调整。 5、其他涉及较多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 三、评估内容 根据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等四个要素,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评估。 1、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省局、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摘要]法国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从物-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等概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符号价值体系,并探索这一体系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试想通过对符号拜物教的批判来摒除消费异化。他在揭露资本在消费领域运行的固有本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曲解。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消费和生产之间互动互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脱符号化消费和异化消费的困扰,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追求,在全社会建立合理消费、适度消度的新常态,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物;符号消费;科学消费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研究根植于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他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文批判精神,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后现代思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为时下消费文化实践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控制与反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理解西方和我国的社会领域中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内涵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 在受到马克思对商品分析的影响,鲍德里亚选择了物作为他的研究突破口。但这个所谓的物既延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又受到了导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直接影响。鲍德.里亚的逻辑思维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物开始,并将人类制造的繁多物品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由繁多的物所组成的这个系统,作论著《物体系》来研究。并将差异的物,即所谓的个性化的物,通过命名和指称的方式加以区别。在消费社会中,由于物的功能性不断扩大,物也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物,并且指出:掌握它的人可以根据掌握者的意志任意的确定物的意义。也就是说,每种物都有特定的意义指向,“A物—A意义”。这时,物的自主性很低。但是,人的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消费物的使用价值本身,更重要的在于物所涉及的关系和隐藏在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综合分析社会现象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综合分析---社会现象 (一)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题主要包括知识理解和社会现象两大类题。其中,综合分析题型(二) 主要是公共政策、社会现象题和讽刺漫画题,主要测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问题 的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公共政策和社会现象基本知识点 1.基本题型分类 2.三种类型 (1)正面积极类 【例题】 2010年4月14日,我国玉树发生了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救援,把危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辩证类 【例题】 部分城市里,城管和小商贩有矛盾,城管指责说:小商贩是刁民,不理解不配合城管执法。商贩骂城管:野蛮粗暴,吃着皇粮,不体谅百姓的生计。二者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出现流血事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3)消极类 【例题】 某企业违规排污,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的四个维度 (1)经济现象 (2)政治现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两型社会 应 对危机 调整结 构 自主创新 循 环经济 地方经济活动 经济现象 社会热点 公共政策 社会现象 积 极 型 消 极 型 辩 证 型 政 治 现 象 经 济 现 象 文 化 现 象 社 会 现 象 三种类型 四个纬度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文化现象 (4)社会现象——民生现象 (三)题型举例 1.经济现象 【例题】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世界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而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讲,既是模式之危,又是发展之机。请谈谈你的看法。 2.政治现象 【例题】 请你结合上海钓鱼式执法,谈谈你对依法执政的理解。 3.文化现象 【例题】 在我国有一些贫穷的地区,民风彪悍,思想水平差,有人说是榜样的问题,缺乏榜样的带动,并提出“给人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为;给人一种行为,改变一个命运”。请思考后回答你的看法。 4.民生现象 【例题】 重庆万名高中生毕业时选择放弃高考,对此你的看法? (四)模拟训练要求 1. 请选题时以知识体系为经,以能力提升为纬,尽可能不要丢弃知识点。 2. 请师生在此题本所给题型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思路,查缺补漏,创制新题。 3. 场外题主要是补充场内之不足,既可作为场外训练,更应用于考生自己课后训练,切要高度重视。 二、答题思路 (1)积极性类 住房、医改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民生之 安全网 民生之源 民生之急 民生 民生之重 三农问题 核心价 值 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 软 实 力 网 络 文 化 文 化 创 新 有关现象 思想文化领域 服 务 政 府 民 主 政 府 法 治 政 府 立正确的政绩观 实改进 党的作风 反 腐 倡 廉 责 任 政 府

《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5班201030810524 刘瓅璠 《世界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一、作者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吴英姿,孙淑敏译。 乌尔里希·贝克(1944-),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和拉什共同提出“第二现代”的观念,力图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主要著作有:《风险社会》(1986)、《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和《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等。 吴英姿,1971年生,海南文昌人,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美国格林奈尔学院访问学者。 二、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三、页数 243页 四、内容大意 由欧洲的这位杰出社会和政治理论家所写的这本重要著作集中了一些重要的论文。这些论文认为,为了理解我们当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风险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参考框架。贝克关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问题及其社会和政治涵义。与此同时。他讨论与回答了由其以前的、被引用较多的关于风险社会的著作所引起的批评。本书视点主要集中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上的问题,及其社会学和政治上的启示。贝克提出,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在若干年前尚未有过的“地球政治”,并且它可以被置于世界风险社会的动力和冲突的说法中来理解和组织。什么是环境?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荒野?什么是人类中的“人”?这些及类似问题必须在跨国环境中被记住、重置、重新考虑和重新讨论,即使无人得出答案。 五、读后心得 贝克在第一章提到现代性,包括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那么什么是现代性?它不仅是资本主义(马克思)、合理化(韦伯)、功能差异(帕斯森和卢曼),还包括政治自由,市民身份以及市民社会的动力。答案的关键在于,对于现代社

第五讲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生)

第五讲贝克 一、贝克其人及其主要著作 1、个人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德国社会学家,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社会学杂志百年访问教授。 贝克1944年5月15日出生于斯武普斯克市的波美拉尼亚镇[④]。1966年,贝克进入弗赖堡大学(Freiburg)学习法律,但在第二学期,他就转到慕尼黑大学(Universit?t München)主修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政治学。1972年,贝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PhD),并留校任职。1979年,晋升为讲师。1979年—1981年,贝克担任明斯特大学(M ünster)教授,1981年—1992年,担任班贝格(Bamberg)大学教授。自1992年起,贝克开始在慕尼黑大学任社会学教授,并任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聘请贝克为英国社会学杂志百年访问教授。 1980年以来,贝克一直担任《社会世界》(Soziale Welt)杂志的编辑。目前发表文章150多篇,著有多本著作。1995年至1997年,贝克曾担任德国未来委员会的委员[⑤]。1999年至2006年,贝克担任的德国研究协会(DFG)自反性现代化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贝克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和荣誉,如1997年,获得慕尼黑市文化荣誉奖,1999年,获德—英论坛奖,2006年和2007年,贝克分别被意大利的马利拉塔大学和西班牙马德里联合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 2、代表著作 《风险社会》、《什么是全球化》、《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批判性争论》、《个体化—制度化的个人主义及其社会和政治后果》、《全球的美国—全球化的文化后果》等等。 二、风险社会理论 贝克(U. Beck)是一位特别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他的《风险社会》一书于1986年在德国出版,接着于1991年出版了英文版;他又于1999年出版了另一本英文版论著《世界风险社会》。[①] 这两本书的中文版于2004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在其德文版的《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一书中贝克首次使用“风险社会”(risk socie-ty)的概念,用来描述当今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社会学层面反思、批判现代性出现以来风险因素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 关于风险的争论 1、20世纪50年代 主题:核能(安全使用和评估) 主体:专家和管理员(公众被排斥在外) 2、20世纪60年代 主题:全球环境和核危险(社会承受力) 主体:专家和公众 3、20世纪70年代 主题:从对技术经济的争论到对新旧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争论 主体:公众 4、20世纪70年代迄今 全球风险社会 关于风险的争论经历了从专家和公众对技术和环境的关注到对社会的制度基础的关注的转变,工业生产的无法预测的后果转变为全球的生态困境,揭示工业社会本身是一种意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风险化解预案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风险化解 应急预案 为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对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影响,提高紧急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各项应急工作的协调开展,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节重大事件的辨识及监测 本工程重大事件辨识的范围包括以下8项内容

第二节应急机制小组

一、应急机制小组 本工程应急机制小组分二级,第一级直接对接现场,由项目经理部领导成员组成,这也是事件发生第一反应小组,也是事件的控制中心。第二级间接对接现场,由镇领导成员组成,它支持、服务于第一级应急小组工作,为第一级应急小组提供财政支持、社会关系救助,对第一应急小组工作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 二、应急救援队伍 根据事件发生对象,组成事件相应救援队伍。救援队伍来源于项目经理部各主要部门,由救援队伍处理事件的发生初始阶段,并将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已采取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上报政府部门。 三、应急机制小组责任期限 2015年4月01日一一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 四、应急机制小组激活时间 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机制,同时上报骆驼城镇人民政府。全天24小时进入应急状态。事后处理报告提交公司总部、镇政府48小时后,应急状态解除。 第三节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预案 一、消防应急预案 (一)应急工作措施 1.发现火灾事故后,在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汇报并视火情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相关责任人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要迅速组织人员扑灭火源,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

消费社会理论反思

二○○六年第七期  南京社会科学  消费社会理论反思 郑红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北京100871) 摘要:消费社会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告别物质匮乏时代,进入丰裕时代。时代的转换要求相应的理论范式的转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消费社会研究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源头,并探讨了现行消费社会悖论式的运作方式。最后在综述消费社会已有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要求:在发展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的同时,建立和发展消费的生产范式,从而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 关键词:消费社会;消费;悖论;符号 中图分类号:C 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6)07-0095-07 丰裕时代的到来宣告以解决物质匮乏问题为旨趣的理论范式的终结。〔1〕 新的时代必定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的旨归是什么,即在物质匮乏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人类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困境。消费社会的到来,究竟意味着一个福祉的千禧王国的来临,还是使人类陷入物欲世界的另一个发展困境的开始。连篇累牍关于消费主义批判的文章是否意味着人类正遭遇着一场新的物质奴役?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一、从现代性体验到符号的“囚牢”:消费社会研究的理论溯源 何谓消费社会?综观国内外学者对消费社会的定义,主要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种研究视角。现代性视角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一,技术理性的无限扩张,加上符号编码的图腾,商业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人的潜意识深处,整个生产的过程就是制造消费的过程,消费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性质; 〔2〕 第二,生产的意识形态已 从幕前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大众传媒和“新的文化传媒人”通过意义联想与时尚制造,在引领 生活风尚的同时,也在行使着日常生活政治的监控;第三,消费者通过无止境的消费,在识读和认同社会通用的符号象征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个性的建构和生活的注解。而在后现代视角看来,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编码和符号支配的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在消费社会产生的时间上,西方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最为著名的是麦肯德里克的学说,他认为消费社会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而罗莎琳达? 威廉斯(Rosalinda H ?W illia m s )在著作《梦幻世界:法国19世纪晚期的大众消费》中则将它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钱德拉?慕克吉(Chandra Mukerji )的观点更为新奇。她在《来自偶像:现代 物质主义的模式》一书中提出:早在15、16世纪的英格兰,消费社会就已出现。尽管在消费社会产生的时间上,三家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共同一点是,他们都强调了由于消费热潮的到来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及其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可以说,消费历史作用的凸现及其消费社会的出现与整个时代的主题转换有关。在以生产为主轴的生产社会中,物质匮乏成为当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消费被置于生产的 5 9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商品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 1.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引发了社会道德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使得不少投机分子视社会道德而不顾,利欲熏心地追求金钱而忽视道德规范,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顾他人、自私自利的风气,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2.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和当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迅速的席卷中国。不少人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不分良莠一味的接纳吸收,接受了西方不良思想,助长了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3.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中国,很难多个人、企业、地区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只重视GDP的片面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小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整体的均衡发展,这些都对社会的道德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