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这些药物要禁用

婴幼儿这些药物要禁用
婴幼儿这些药物要禁用

婴幼儿这些药物要禁用

(一)

婴幼儿是指出生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一时期的小儿,正处于其生长发育承上启下的阶段,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因此,对婴幼儿的用药要特别小心。“禁用”有绝对禁止的含义,如果使用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1.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皮试阳性或既往有过敏史的婴幼儿,应禁用。

2.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的儿童应禁用。

3.喹诺酮类:如临床上常见的氟哌酸等,此类药物可影响婴幼儿的软骨发育,应禁用。

4.乙胺丁醇:此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球后视神经炎是其最重要的毒性反应,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出现周围及中央盲点。婴幼儿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禁用。

5.滴鼻净:又名鼻眼净(萘唑林)。局部应用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常用0.1%浓度的溶液滴鼻用于成人的充血性鼻炎。婴幼儿鼻粘膜娇嫩,血管丰富,对药物吸收迅速而完全,如果应用滴鼻净,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心脏、全身血管等器官会引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3岁以下的婴幼儿禁用滴鼻净。同类药物如羟甲唑林也应禁用。

6.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婴幼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

另外,婴幼儿如果在初次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了过敏反应,在下次就医时一定要告诉医师,如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对于有的婴幼儿可出现致命性的全身剥脱性皮炎。

武汉市儿童医院药学部宋新文徐华

(二)

新生儿是指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婴幼儿是指生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一时期的小儿,正处于其生长发育承上启下的阶段,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用药要特别小心,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喹诺酮类(沙星类):如目前常见的氟哌酸(诺氟沙星)等,此类药物可影响婴幼儿的软骨发育,应禁用。

2.乙胺丁醇: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最重要的毒性反应是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婴幼儿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禁用乙胺丁醇。

3.滴鼻净:又名鼻眼净,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婴幼儿鼻黏膜娇贵,血管丰富,对药物吸收迅速而完全,如果应用滴鼻净,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心脏、全身血管等器官会引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3岁以下的婴幼儿禁用滴鼻净。

4.磺胺类药物:有些婴幼儿用后可致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

5.退热药:父母们为及时给宝宝退热,常常几种退热药一齐上。退热药吃得过多,间隔的时间太近,都会给宝宝带来危害。要记住,吃退烧药二次的间隔时间应有4~5个小时。另外,退烧药也不能老吃,吃了几次,孩子的烧仍反复,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什么原因,以对症下药。

6.止咳药:复方甘草合剂、止咳露等含有樟脑酊的药物,对于婴幼儿咳嗽有良好的止咳作用,但由于樟脑酊内含有少量吗啡类生物碱成分,对婴幼儿有潜在的成瘾性,故对此类药物亦应慎用,避免成瘾。

7.铁、钙制剂:是纠正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铁剂不是营养品,不可以长期服用,并且忌与钙片、牛奶、茶叶等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补充钙剂时忌食菠菜及菜汤等。因菠菜中的草酸与钙可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沉淀,导致钙的吸收减少。

8.锌制剂:过量给药可中毒。急性中毒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严重时可引起惊厥、脱水和休克死亡;慢性锌中毒可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清铁元素下降及顽固性贫血等病症。因此,婴幼儿补锌应掌握好剂量和疗程,忌长期、超剂量用药,避免出现中毒反应。

9.维生素A和维生素D: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

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在婴幼儿中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症状。鱼肝油类制剂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婴幼儿在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鱼肝油类制剂时,应掌握好剂量,切忌大剂量长期用药。

10.保健品:人参蜂王浆等一些滋补保健品中往往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性早熟现象,因此,应尽量避免给婴幼儿服用。

11.用药途径及次数:新生儿、未成熟儿、重危病儿不宜给丸、片剂型药。片剂均应研磨成粉或调配成液体,用滴管慢慢喂服,病情重者尽可能静脉点滴给药。因为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对药物的吸收快,排泄亦快,给药时应根据病情,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出每日应给药物的总量,把总量分为三四次。另外,应注意药物分配及副作用,待病愈后,再用药一二天,巩固疗效。

12.外用药物应警惕中毒反应:皮炎激素软膏、新霉素油膏等,都可引起严重副反应。治疗皮肤病用的皮炎激素软膏,对新生儿大面积使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肿。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皮肤黏膜面积相对大,有很强的呼吸作用,当有炎症或破损时,对药物的吸收作用更强更快。

13.不能乱用成人药:大多数的成人用药,都不能用于小儿,有的家长认为小儿就是比成人的体重小,成人吃的药只要减量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小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

(三)

婴儿期包括早产儿和新生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进入脑组织,即使在皮肤局部应用(洗剂和软膏剂),也会迅速吸收,有时在体内产生全身的作用。婴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密切注意,以免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儿科专家提示:下列两类药物应禁用或慎用

禁用药物:

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

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

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多粘菌素E、可的松样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维生素A(大剂量)。

Q:刚才谈到他使用抗生素,在新生儿用药方面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A:新生儿用药,儿科用药跟成人不同,成人不管多大都是那么多,新生儿根据年龄不同,体重不同,儿科有它的剂量,新生儿跟儿科比较起来,因为相对来讲每单位体表面积药物的代谢,代谢率要高一些。

往往用的剂量,按照小儿剂量来讲,可能用得比较大一些。但是有些药物,因为新生儿的肾脏、肝脏处理的功能不如成人,可能就会有药物的储留,在使用剂量上要考虑他的特性。

成人有时候用起来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新生儿肝脏暂时还没有处理能力,在新生儿就不能用这个药。再一个新生儿用药,比如退烧,成人退烧打退烧针,新生儿退烧不用退热药,如果用就可能虚脱了,就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些药物在新生儿没有资料,在新生儿应用的

时候,要注意。

新生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

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3.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Q:刚才谈到他使用抗生素,在新生儿用药方面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A:新生儿用药,儿科用药跟成人不同,成人不管多大都是那么多,新生儿根据年龄不同,体重不同,儿科有它的剂量,新生儿跟儿科比较起来,因为相对来讲每单位体表面积药物的代谢,代谢率要高一些。

成人有时候用起来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新生儿肝脏暂时还没有处理能力,在新生儿就不能用这个药。再一个新生儿用药,比如退烧,成人退烧打退烧针,新生儿退烧不用退热药,如果用就可能虚脱了,就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些药物在新生儿没有资料,在新生儿应用的时候,要注意。

往往用的剂量,按照小儿剂量来讲,可能用得比较大一些。但是有些药物,因为新生儿的肾脏、肝脏处理的功能不如成人,可能就会有药物的储留,在使用剂量上要考虑他的特性。

新生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

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3.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五)

新生婴儿脏腑娇嫩,患病时寒热虚实变化急剧,用药不慎不仅会伤害脏腑功能,而且还会使病情骤然变化。所以新生儿用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慎重用药

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系统活力欠佳,用药时如不仔细斟酌,精确计算,常会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如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色综合征;磺胺类药及大量维生素K等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冬眠灵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大剂量使用链霉素,不仅可使

二、及早用药

新生儿抗病力弱,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而疾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不易被察觉。因此,必须善于观察病情,及早诊断,及时正确用药。如常见的新生儿败血症,常有发烧及白血球升高等现象,而仅表现出神情发呆、吃奶不香,如不能及时早治,正确用药,就会延误病情。

听神经受到损害,而且还会引起昏迷,导致死亡。

三、注意用药途径及次数

新生儿、未成熟儿、重危病儿不宜给丸、片剂型药。因此,片剂均应研磨成粉或调配成液体,用滴管慢慢喂服,病情重者尽可能静脉点滴给药。因为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对药物的吸收快,排泄亦快,给药时应根据病情,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出每日应给药物的总量,

把总量分为三四次。

四、外用药物应警惕中霉反应

普普通通的鼻眼净、皮炎激素软膏、新霉素油膏等,都可引起严重副反应。常用鼻眼净可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肌张力减低等,治疗皮肤病用的皮炎激素软膏,对新生儿大面积使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肿。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皮肤黏膜面积相对大,有很强的呼吸作用,当有炎症或破损时,对药物的吸收作用更强更快。因此不能把成人用的外用药随便用于婴儿。

另外,应注意药物分配及副作用,待病愈后,再用药一二天,巩固疗效。

老年慎用禁用的药品

老年人要慎用与禁用的药品 镇静催眠药 如舒乐安定(艾司唑仑)、佳静安定(阿普唑仑)、鲁米那(苯巴比妥)、速可眠(司可巴比妥)、阿米妥(异戊巴比妥)等,若经常使用,会形成耐受性,需不断加大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疗效,继而又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长期应用还可发生和加重慢性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思睡、乏力、抑郁,以及思维迟缓、判断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精神错乱等症,故应间断性慎用,或数种药物相互交替使用,青光眼与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已成瘾者不能突然停用。 解热镇痛消炎药 如感冒高热用过量阿司匹林治疗,会发生大汗淋漓、体温骤降,甚至虚脱。吲哚美辛可发生头痛、眩晕、腹痛、腹泻、消化道溃疡或出血,也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故应慎用。 平喘药 如氨茶碱,服后易发生体内蓄积中毒,出现烦躁、头痛、恶心、呕吐、失眠、腹泻、心动过速,甚至精神混乱和癫痫样发作等,故应慎用。若已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者,则禁用。 胃痛药 如山莨菪碱、阿托品是治疗胃肠道疼痛的要药,老年人尤其前列腺肥大者服后,可引起膀胱无张力,而出现排尿困难,故需改用它药,青光眼病人禁用。 止吐药 如甲氧氯普胺能治疗恶心、呕吐、嗳气等症,一般毒性较小,但对老年人与糖尿病患者,则容易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困倦乏力,急性肌张力障碍,并呈阵发性发作,还会有癔病、癫痫样等症状,故应慎用。 泻药 如长期服用石蜡油(液体石蜡)可干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缺乏症,同时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长期应用果导片会导致肝脏损害。 利尿药 如用强效的呋噻米、依他尼酸,可使老年人发生排尿困难,故应改用氢氯噻嗪或螺内酯等中效、低效利尿药。

药物禁用和慎用

禁用慎用 孕妇甲氧苄啶(TMP),SMZ-TMP,诺氟沙星(氟哌酸),氧 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利福平、利福喷丁、氨苯砜、 咪康唑、制霉菌素、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氯喹、乙胺嘧啶、 奎宁、伯氨喹、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噻嘧啶、美 法仑(溶肉瘤素)、苯丁酸氮芥、噻替哌、白消安、甲氨蝶呤、 硫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羟基脲、丝裂霉素、平阳霉素、 阿霉素、表柔比星、吡喃阿霉素、长春碱、长春新碱、高三杉 酯碱、紫杉醇、他莫昔芬、丙卡巴肼、顺铂、卡铂、门冬酰胺 酶、咪哒唑仑、维库溴铵、苯噻啶、吲哚美辛(消炎痛)、双 氯芬酸、萘普生、金刚烷胺、多巴丝肼、甘露醇、茴拉西坦(三 乐喜),二甲弗林(回苏灵)、氟哌啶醇、地西泮、氯硝西泮、 碳酸锂、丙咪嗪、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硝笨地平(心痛定)、 地尔硫卓、阿替洛尔、比索洛尔、乌拉地尔、盐酸笨那普利(洛 汀新)、硝普钠、非洛地平、硫酸镁、肾上腺素、非诺贝特(力 平酯)、洛伐他汀(美降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枸缘酸 铋钾(德诺)、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 克普隆)、酚酞(果导)、熊去氧胆酸、三乙丁酮(舒胆通)、 奥典肽、生长抑素(施他宁)、布美他尼(丁尿胺)、非那雄 胺(保列治)、前列地尔(pGE1)、华法林钠、低分子量肝 素、醋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格列齐特、复方碘口服液、 降钙素、阿仑瞵酸钠、达那唑、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 笨甲酸雌二醇、乙烯雌酚(乙菧酚)、结合型雌激素(妊马雌 酮)、孕三烯酮、氯米芬、特非那定、阿斯咪唑(息斯敏)、 色甘酸钠、硫唑嘌呤、左炔诺孕酮、硝酸毛果芸香碱(匹鲁卡 品)、双氯非那铵、乙酰唑胺 异烟肼、链霉素、哌奎、氮芥、 环磷酰胺、桂利嗪(脑益嗪)、 二氢麦角碱(海特琴)、吡拉西 坦(脑复康)、硫利达嗪、硫喷 妥钠、丙泊酚、布比卡因、丁卡 因、氯化琥珀胆碱、泮库溴胺、 哌库溴胺、卡马西平、五氟利多、 氯哌噻吨、氟地西泮、氟西汀、 哌甲酯(利他林)、匹莫林、奎 尼丁、美西律、利血平(降压灵)、 吲哚帕胺(寿比山)、羧甲司坦 (强利痰灵)、沙丁胺醇(舒喘 灵)、特布他林(博利康尼)、 丙卡特罗(美喘清)、强力安喘 通、替普瑞酮(施维舒)、胰酶、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 酮(吗丁啉)、西沙比利(普瑞 博思)、甘草酸二銨(甘利欣)、 螺內酯(安体舒通)、氨苄碟啶、 盐酸黄酮哌酯(泌尿灵)、红细 胞生成素、倍氯米松 哺乳妇女甲氧苄啶、SMZ--TMP、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 美沙星、乙胺嘧啶、甲硝唑、喷他脒、阿笨达唑、美法仑、白 消安、平阳霉素、长春新碱、异长春花碱、高三杉酯碱、门冬 酰胺酶、吗啡、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酚、萘普生、萘丁 美酮、金钢烷胺、氟哌啶醇、硝笨地平、比索洛尔、乌拉地尔 (压宁定)、盐酸苯那普利、非洛地平、非诺贝特、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阿桔片、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奥曲肽、生长抑素、 降钙素、阿仑膦酸钠、孕三烯酮、盐酸苯海拉明、特非那定、 左炔诺孕酮、麦角胺咖啡因 酮康唑、奎宁、伯氨奎、环磷酰 胺、丙泊酚、卡马西平、硫利达 嗪、氟哌噻吨、氟地西泮、氟西 汀、奎尼丁、安可来(扎鲁司特)、 胰酶、甲氧氯普胺、螺內酯、红 细胞生长素、 新生儿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磺胺多辛(周效磺胺)、阿曲库铵、阿 司匹林、地西泮(安定)、盐酸笨海拉明 硫喷妥钠、吡拉西坦 婴、幼儿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乙胺丁醇、咪康唑、阿糖腺苷、 甲笨咪唑、阿笨达唑、噻嘧啶、吗啡、哌替啶、阿司匹林、对 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舒必利(止吐灵)、阿桔片、奥美 拉唑、酚肽、地酚诺酯(止泻宁)、特非那定、安定 氟地西泮、丙卡特罗、颠茄、甲 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倍氯米松 儿童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维库溴胺、吲裰布比卡因、氟奋乃静、氟哌利多

药物的禁用与慎用

药物的禁用与慎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药物的禁用与慎用 禁用慎用 孕妇甲氧苄啶(TMP),SMZ-TMP,诺氟沙星 (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 沙星,利福平、利福喷丁、氨苯砜、咪康 唑、制霉菌素、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氯 喹、乙胺嘧啶、奎宁、伯氨喹、阿苯达唑 (肠虫清)、左旋咪唑、噻嘧啶、美法仑 (溶肉瘤素)、苯丁酸氮芥、噻替哌、白 消安、甲氨蝶呤、硫嘌呤、氟尿嘧啶、阿 糖胞苷、羟基脲、丝裂霉素、平阳霉素、 阿霉素、表柔比星、吡喃阿霉素、长春 碱、长春新碱、高三杉酯碱、紫杉醇、他 莫昔芬、丙卡巴肼、顺铂、卡铂、门冬酰 胺酶、咪哒唑仑、维库溴铵、苯噻啶、吲 哚美辛(消炎痛)、双氯芬酸、萘普生、 金刚烷胺、多巴丝肼、甘露醇、茴拉西坦 (三乐喜),二甲弗林(回苏灵)、氟哌 啶醇、地西泮、氯硝西泮、碳酸锂、丙咪 嗪、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硝笨地平 (心痛定)、地尔硫卓、阿替洛尔、比索 洛尔、乌拉地尔、盐酸笨那普利(洛汀 新)、硝普钠、非洛地平、硫酸镁、肾上 腺素、非诺贝特(力平酯)、洛伐他汀 (美降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枸缘 酸铋钾(德诺)、西咪替丁、奥美拉唑 (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酚 酞(果导)、熊去氧胆酸、三乙丁酮(舒 胆通)、奥典肽、生长抑素(施他宁)、 布美他尼(丁尿胺)、非那雄胺(保列 治)、前列地尔(pGE1)、华法林钠、低 分子量肝素、醋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 松、格列齐特、复方碘口服液、降钙素、 阿仑瞵酸钠、达那唑、丙酸睾酮、司坦唑 醇(康力龙)、笨甲酸雌二醇、乙烯雌酚 (乙菧酚)、结合型雌激素(妊马雌 酮)、孕三烯酮、氯米芬、特非那定、阿 斯咪唑(息斯敏)、色甘酸钠、硫唑嘌 呤、左炔诺孕酮、硝酸毛果芸香碱(匹鲁 异烟肼、链霉 素、哌奎、氮 芥、环磷酰胺、 桂利嗪(脑益 嗪)、二氢麦角 碱(海特琴)、 吡拉西坦(脑复 康)、硫利达 嗪、硫喷妥钠、 丙泊酚、布比卡 因、丁卡因、氯 化琥珀胆碱、泮 库溴胺、哌库溴 胺、卡马西平、 五氟利多、氯哌 噻吨、氟地西 泮、氟西汀、哌 甲酯(利他 林)、匹莫林、 奎尼丁、美西 律、利血平(降 压灵)、吲哚帕 胺(寿比山)、 羧甲司坦(强利 痰灵)、沙丁胺 醇(舒喘灵)、 特布他林(博利 康尼)、丙卡特 罗(美喘清)、 强力安喘通、替 普瑞酮(施维 舒)、胰酶、甲 氧氯普胺(胃复 安)、多潘立酮 (吗丁啉)、西 沙比利(普瑞博 思)、甘草酸二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 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 1、维生素B 6 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 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 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 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 1 分析:维生素k 1 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 1 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

妊娠期用药安全

妊娠期用药安全 孕妇罹患疾病需积极、合理地用药治疗,否则病情发展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然而所用药物又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程度与药物本身及用药时的胎龄密切相关。 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妊娠期妇女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其身体系统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此时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都可能出现与非妊娠时有所不同。 吸收 妊娠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活动减弱,使口服药物吸收减慢,达峰时间滞后,生物利用度下降。而潮气量、肺泡换气量增加及局部皮肤、粘膜血流量增加,可使经肺或皮肤粘膜吸收的药物吸收加快并增多。 分布 妊娠期妇女血浆容积增加约50%,体重平均增长10~20kg,体液总量和细胞外液都有所增加,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此外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因此,药物同等剂量下,妊娠妇女的血药浓度低于非妊娠妇女,这一影响如果没有其他药代动力学变化补偿,妊娠期药物剂量应高于非妊娠期。 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而妊娠期肝药酶系统功能变化,使肝脏生物转化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故孕妇在应用经肝药酶代谢的药物需格外谨慎。 排泄 妊娠期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均有增加,使药物经肾脏的消除加快,这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有重要意义。如氨苄西林、红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在妊娠期有所降低,为了达到所需的抗菌浓度,需要适当增加给药剂量。2胎盘与药物转运的关系 胎盘附着于子宫壁上,建立起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互不相通,藉由胎盘屏障进行母体与胎儿间的物质交换。大多数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胎

盘,药物的脂溶性、分子量、离子化程度,母体与胎儿体液中的ph不同都会影响药物的通透速度。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离子化程度高的药物容易透过。值得指出的是,若孕产妇患感染性疾病,感染、缺氧能破坏胎盘屏障,能使正常情况下不易透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变得容易通过。 3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 受精后18天左右为细胞增殖期,此阶段胚胎的所有细胞尚未进行分化,对药物无选择性表现,致畸作用无特异性地影响细胞,其结果为胚胎死亡、流产或成活发育成正常个体,因此在此期间几乎见不到药物的致畸作用。 妊娠3周至3个月是胚胎器官的分化时期,胎儿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四肢及生殖系统相继发育。此时如受到药物影响可能产生形态或功能上的异常而造成畸形。这一时期的药物致畸作用与器官形成的顺序有关:妊娠3~5周,心脏、肠、骨骼、肌肉等均处于分化期,致畸药物在此期间可影响上述器官或系统。如沙利度胺可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叶酸拮抗剂可导致颅面部畸形、腭裂等;氮芥类药物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 妊娠中后期 妊娠3个月之后,器官形成过程已大体完成,而牙、中枢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还在继续分化发育,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上述各个系统。如妊娠5个月用四环素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骨骼生长障碍;服用镇静、催眠等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可抑制胎儿神经活动,甚至影响大脑发育;使用华法林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亡;分娩前应用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循环障碍和灰婴综合征。 4药物妊娠毒性分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将药物分为A、B、C、D、X五个级别,A~X级致畸系数递增。其中A级为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并在中、晚期妊娠中亦无危险的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如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D、枸橼酸钾、氯化钾等。B级为在动物生殖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C级为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不良反应,但在人类利用中无对照资

特殊人群用药之儿童用药(附禁用的药物)

特殊人群用药之儿童用药(附禁用的药物) 1.儿科疾病特点基本特点有三方面: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儿童期所罹患疾病与成年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1)疾病种类儿童疾病发生的种类与成人有非常大的差别,如心血管疾病,在儿童中主要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儿童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多数。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多数等。(2)疾病表现往往表现为体温不升、不哭、纳呆、表情淡漠,且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婴幼儿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感染容易扩散甚至发展成败血症,病情发展快,来势凶险。(3)疾病诊断儿童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全面准确的体格检查对于儿科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发病的年龄和季节,以及流行病学史往往非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不同年龄儿童的检验正常值常不相同,应该特别注意。(4)疾病治疗儿科疾病的治疗应该强调综合治疗,不仅要重视对主要疾病的治疗,也不可忽视对各类并发症的治疗,有时并发症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不仅要进行临床的药物治疗,还要重视护理和支持疗法。小儿的药物剂量必须按体重或体表面积仔细计算,并且要重视适当的液体出入量和液体

疗法。(5)疾病预后儿童疾病往往来势凶猛,但是如能及时处理,度过危重期后,恢复也较快,且较少转成慢性或留下后遗症。药圈(6)疾病预防已有不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得以避免。2.儿童药效学方面的改变(1)中枢神经系统特点:儿童期由于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通透性大,导致某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一特点有利有弊。例如:利——脑炎、脑膜炎的治疗;弊——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可致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婴幼儿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等。使用镇静剂时,年龄越小,耐受力越大,剂量可相对偏大。(2)内分泌系统特点:儿童期内分泌系统不够稳定,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会扰乱儿童内分泌,导致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等功能发生变化,影响生长发育。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长期服药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可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药物可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3)血液系统特点: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胎儿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能够生成血细胞,5岁后由四肢远端向心性退缩。儿童期骨髓造血功能较为活跃,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药圈例如:儿童使用某些药物可

孕妇用药禁忌一览表

孕妇用药禁忌一览表妊娠期用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 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 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 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 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一、 抗组胺药: 扑尔敏(B )、西米替丁( B )、苯海拉明(B )、异丙嗪(C ) 二、抗感染药: 1 .驱肠虫药:龙胆紫(C ) 2 .抗疟药:氯喹(D ) 3 .抗滴虫药:甲硝唑(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 )、庆大霉素(C )、卡那霉素(D )、新霉素(D )、头孢菌素类(B )、链霉素(D )、青霉素类(B )、四环素(D )、土霉素(D )、金霉素(D )、杆菌肽(C )、氯霉素(C )、红霉素(B )、林可霉素(B )、多粘菌素 B (B )、万古霉素( C ) 5 .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 )、甲氧苄胺嘧啶(C )、呋喃唑酮(C )、呋喃妥因(B )

6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 )、异烟肼(C )、利福平(C )、对氨水杨酸(C ) 7 .抗真菌药:克霉唑(C )、咪康唑(C )、制霉菌素(B ) 8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 )、阿糖腺苷(C )、病毒唑(X )、叠氮胸苷(C )、无环乌苷(C )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 )、环磷酰胺(D )、瘤可宁(D )、顺铂(D )、阿糖胞苷(D )、更生霉素(D )、噻替哌(D )、柔红霉素(D )、阿霉素(D )、氟尿嘧啶(D )、氮芥(D )、马法兰(D )、氨甲蝶呤(D )、长春新碱(D )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 .拟胆碱药:乙酰胆碱(C )、新斯的明(C ) 2 .抗胆碱药:阿托品(C )、颠茄(C )、普鲁苯辛(C ) 3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D )、麻黄碱(C )、异丙肾上腺素(C )、间羟胺(D )、多巴胺(C )、多巴酚丁胺(C )、间羟舒喘宁(B )、羟卞羟麻黄碱(B )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1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B ) 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C/D )、非那西丁(B )、水杨酸钠(C/D ) 3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B/D ) 4 .镇痛药:可待因(B/D )、吗啡(B/D )、阿片(B/D )、哌替啶(B/D )、纳洛酮(C ) 5 .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C )、戊巴比妥(C )、苯巴比妥(B )、水合氯醛(C )、乙醇(D/X )、安定(D )、硝基安定(C ) 6 .安定药:氟哌啶( C )、氯丙嗪类(C ) 7 .抗抑郁药:多虑平( C )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 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属于B类。 特别品种: 克拉霉素:C类。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显示本药对胚胎及胎仔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妇女禁用! 特别提醒: 红霉素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虽未证实,但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婴儿的幽门狭窄。

常用降压药的那些禁用与慎用

常用降压药的那些禁用与慎用 2016-07-20 全科医学论坛 利尿剂 1.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氯噻酮等,以免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病情。 2.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依普利酮。因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保钾利尿剂,使血钾浓度进一步升高,加重高钾血症病情。 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用于各年龄段、各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 1.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相对禁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因为二氢吡啶短中效的钙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会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 2.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并相对禁用于心衰患者。因为非二氢吡啶类CCB的心脏亲和性及其对心肌、窦房结功能、房室传导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 3.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避免应用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1.妊娠高血压患者禁用,因为ARB可致畸; 2.高血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水平升高,血钾升高。 3.慢性肾脏病4期或5期患者,初始剂量减半;血肌酐水平≥3mg/dL者,慎用,原因同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1.妊娠患者绝对禁忌使用。因为ACEI影响胎盘发育; 2.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绝对禁忌使用。ACEI引起喉头水肿、呼吸骤停等严重不良反应,危险性大。一旦发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终身避免使用ACEI; 3.双侧肾动脉狭窄绝对禁忌使用。患者可因急性肾缺血肾小球灌注压不足而引起急性肾损伤; 4.高钾血症(>6.0mmol/L)患者绝对禁忌使用。ACEI抑制醛固酮分泌导致血钾浓度升高,

怀孕母猪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怀孕母猪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母猪妊娠期间,如果药物使用不当,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妊娠早期,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畸形胎;妊娠后期又会引起流产。因此,要禁用或慎用下列药物。 1 禁用子宫收缩药 如缩宫素(又名催产素)注射液、脑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内含“催产素”和“加压素”)、马来素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等,它们能直接收缩子宫平滑肌而引起流产。 2 禁用前列腺素类 如前列腺素F2a注射液、氯前列醇钠注射液等,它们能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引起流产或早产。 禁用拟胆碱药 如氨甲酰胆碱注射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它们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活动而引起流产。 4 禁用糖皮质激素(皮质甾体类激素)+ U) Y9 |. _' Q 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氟美松)、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强的松龙)等,妊娠后期使用大剂量会引起流产。 ~% l% 5 禁用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 如丙酸睾丸酮注射液、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乙烯雌酚(乙芪酚)、PG600、(内含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00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单位)、注射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注射用绒促性素、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促排卵素3号)等,以上药物用于怀孕母猪,属于知识性错误,应严格禁用。 6 禁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混饲或混饮8 M8 }% i; o( g; ^ " L2 u* k3 T# }, N 怀孕母猪每吨饲料添加利巴韦林200g或每吨饮水中超过60g,连用4天以上即可中毒,表现为全身黄疸、尿液呈酱油色、流产或死亡。 禁用峻泻药+ h( O, h7 y0 w% Q4 m" T* G & m; [, g+ k2 H' n 如硫酸钠、硫酸镁、蓖麻油、中药大黄、芒硝(朴硝)、元明粉(主含硫酸钠)、番泻叶、巴豆等,它们通过刺激胃肠道,反射性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而引起早产或流产。3 Z0 x. ~3 Z' Y3 w2 D; D . u% y% `9 u4 R# A$ d. i, i 8 禁用剧毒农药敌百虫内服或外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因其安全性小,稍有不慎极易引起中毒、流产或死亡。2 j# ?( W4 l# n

常用降压药的那些禁用与慎用

常用降压药的那些禁用 与慎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常用降压药的那些禁用与慎用 2016-07-20 全科医学论坛 利尿剂 1.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氯噻酮等,以免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病情。 2.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依普利酮。因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保钾利尿剂,使血钾浓度进一步升高,加重高钾血症病情。 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用于各年龄段、各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 1.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相对禁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因为二氢吡啶短中效的钙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会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 2.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并相对禁用于心衰患者。因为非二氢吡啶类CCB的心脏亲和性及其对心肌、窦房结功能、房室传导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 3.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避免应用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1.妊娠高血压患者禁用,因为ARB可致畸; 2.高血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水平升高,血钾升高。 3.慢性肾脏病4期或5期患者,初始剂量减半;血肌酐水平≥3mg/dL者,慎用,原因同上。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1.妊娠患者绝对禁忌使用。因为ACEI影响胎盘发育; 2.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绝对禁忌使用。ACEI引起喉头水肿、呼吸骤停等严重不良反应,危险性大。一旦发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终身避免使用ACEI; 3.双侧肾动脉狭窄绝对禁忌使用。患者可因急性肾缺血肾小球灌注压不足而引起急性肾损伤; 4.高钾血症(>L)患者绝对禁忌使用。ACEI抑制醛固酮分泌导致血钾浓度升高,常见于慢性心衰、肾功能不全肌补充钾盐或联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 5.下列患者相对禁忌使用 血肌酐水平显着升高(>265μmol/L) 高钾血症(>L) 有症状的低血压(<90mmHg),多见于心衰、血容量不足等RAAS激活的患者 有妊娠可能的女性 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 1.不宜首选的人群包括: 老年人; 肥胖者; 糖代谢异常者; 卒中患者; 间歇跛行患者;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孕妇禁用药物一览表

孕妇用药【禁忌】一览表 妊娠期用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 类: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 类: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一、抗组胺药: 扑尔敏(B )、西米替丁(B )、苯海拉明(B )、异丙嗪(C ) 二、抗感染药:

1 .驱肠虫药:龙胆紫(C ) 2 .抗疟药:氯喹(D ) 3 .抗滴虫药:甲硝唑(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 )、庆大霉素(C )、卡那霉素(D )、新霉素(D )、头孢菌素类(B )、链霉素(D )、青霉素类(B )、四环素(D )、土霉素(D )、金霉素(D )、杆菌肽(C )、氯霉素(C )、红霉素(B )、林可霉素(B )、多粘菌素B (B )、万古霉素(C ) 5 .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 )、甲氧苄胺嘧啶(C )、呋喃唑酮(C )、呋喃妥因(B ) 6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 )、异烟肼(C )、利福平(C )、对氨水杨酸(C ) 7 .抗真菌药:克霉唑(C )、咪康唑(C )、制霉菌素(B ) 8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 )、阿糖腺苷(C )、病毒唑(X )、叠氮胸苷(C )、无环乌苷(C )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 )、环磷酰胺(D )、瘤可宁(D )、顺铂(D )、阿糖胞苷(D )、更生霉素(D )、噻替哌(D )、柔红霉素(D )、阿霉素(D )、氟尿嘧啶(D )、氮芥(D )、马法兰(D )、氨甲蝶呤(D )、长春新碱(D )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完整版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 何选择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十种药物儿童禁用!

警惕!十种药物儿童禁用! 儿童体质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用于成人无异的药物,在孩子身上,却是万万不能使用的!以下十类药物, 可要请宝爸宝妈们擦亮双眼。 1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所以8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胍甲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2 喹诺酮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这类药物很多,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激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会遮盖炎症症状,还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雄激素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等长期应用会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尤其是正在患水痘的小儿更要禁用。 4 解热镇痛药 含吡唑酮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小儿不宜连续使用,很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又如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易导致雷耶氏(Reye's)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阿司匹林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 感冒通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双氯芬酸钠,儿童服用易引起血尿,不宜作为儿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

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剂量较大(每片75mg),儿童及青少年也不宜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不宜大,3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5 氨基糖苷类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6岁以下儿童禁用。 6 止泻药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和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2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洛哌丁胺(易蒙停),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较地芬诺酯强而迅速,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药用炭,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肠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烈且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长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所以禁止3岁以下小儿长期应用。 7 驱虫药 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在儿童中感染十分普遍,尤其在我国农村,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少数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阿苯达唑、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故药品说明书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5岁以下儿童禁用。 8 抗感染药物 如磺胺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氯霉素、新生霉素可使新生儿出现溶血、灰婴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故新生儿禁用。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头孢克肟,6个月以下婴幼儿不宜使用;替硝唑注射液,12岁以下少儿禁用;奥硝唑注射液,3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9 抗酸药

孕妇用药一览表

妊娠期用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 类: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 类: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一、抗组胺药: 扑尔敏( B )、西米替丁( B )、苯海拉明( B )、异丙嗪( C ) 二、抗感染药: 1 .驱肠虫药:龙胆紫( C ) 2 .抗疟药:氯喹( D ) 3 .抗滴虫药:甲硝唑( 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 C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新霉素( D )、 头孢菌素类( B )、链霉素( D )、青霉素类( B )、四环素( D )、土霉素( D )、 金霉素( D )、杆菌肽( C )、氯霉素( C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B )、多粘 菌素 B ( B )、万古霉素( C ) 5 .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 B/C )、甲氧苄胺嘧啶( C )、呋喃唑酮( C )、呋喃妥

因( B ) 6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 B )、异烟肼( C )、利福平( C )、对氨水杨酸( C ) 7 .抗真菌药:克霉唑( C )、咪康唑( C )、制霉菌素( B ) 8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 C )、阿糖腺苷( C )、病毒唑( X )、叠氮胸苷( C )、无 环乌苷( C )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 D )、环磷酰胺( D )、瘤可宁( D )、顺铂( D )、阿糖胞苷( D )、更 生霉素( D )、噻替哌( D )、柔红霉素( D )、阿霉素( D )、氟尿嘧啶( D )、氮 芥( D )、马法兰( D )、氨甲蝶呤( D )、长春新碱( D )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 .拟胆碱药:乙酰胆碱( C )、新斯的明( C ) 2 .抗胆碱药:阿托品( C )、颠茄( C )、普鲁苯辛( C ) 3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C )、异丙肾上腺 素( C )、间羟胺( D )、多巴胺( C )、多巴酚丁胺( C )、间羟舒喘宁( B )、羟 卞羟麻黄碱( B )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 B ) 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 C/D )、非那西丁( B )、水杨酸钠( C/D ) 3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B/D )

14种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14种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1、镇静、催眠与抗癫痫药 哌醋甲酯:6岁以下避免使用 氨甲丙二酯:6岁以下不用 苯妥英钠:癫痫持续状态,小儿不作首选 地西泮:6月以内的婴儿慎用 苯海索:4岁以下儿童不用或慎用 2、麻醉药相关 丙泊酚:诱导麻醉2~2.5mg/kg;维持麻醉 0.1~0.2mg/kg;3岁以下不宜使用利多卡因:早产儿半衰期延长慎用 泮库溴铵:对新生儿、未成熟儿作用时间长,使用警惕过量 吗啡:1岁以内不用 氨酚待因:7岁以下不宜使用 3、呼吸系统 溴己新:多用于年长儿(>6岁) 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岁以上 右美沙芬:2岁以下要遵医嘱 福莫特罗:<4岁要遵医嘱 丙卡特罗:早产儿、新生儿、年幼儿慎用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4岁应慎用,遵医嘱 孟鲁司特钠:2岁国外有颗粒剂,但需遵医嘱 4、消化系统用药 胶体次枸橼酸铋:年幼儿一般不宜服用本品 雷尼替丁:8岁以下禁用

奥美拉唑:婴儿慎用 比沙可啶:6岁以下禁用 酚酞:婴幼儿禁用 活性炭:小于3岁如伴长期腹泻腹胀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 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 多潘立酮:1岁以内应特别慎用 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 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 柳氮磺吡啶: 2岁以下小儿禁用 5、泌尿系统 螺内酯:小于2岁应用应遵医嘱 6、内分泌系统 二甲双胍: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7、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岁以下不宜用 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丙烯:小于6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头孢克肟:小于6月婴儿慎用 头孢泊肟酯: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 头孢吡肟: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 美罗培南:小于3月暂不推荐使用 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月安全性尚不清楚 克拉霉素:小于6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阿奇霉素:6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新增加)氨基糖苷类:药典小于6岁慎用,浙江省版抗生素应用指导为禁用 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岁小儿使用 克林霉素:小于1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岁以下慎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 磺胺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甲氧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呋喃妥因:新生儿禁用 喹诺酮类: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病情需要,应完善知情告知。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药品名称禁用或慎用原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 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林可霉素1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氯霉素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肝功能衰竭 喹诺酮类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8岁以下小儿禁用,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 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新生儿忌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新生儿黄疸,2岁以上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苄啶(TMP)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咲喃妥因、咲喃唑酮(痢特灵)婴儿忌用,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咪康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类驱虫药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阿苯达唑(肠虫清)2岁以下小儿禁用咲塞米(速尿)儿童慎用,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忌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肼苯哒嗪婴儿、新生儿忌用,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氯丙嗪新生儿忌用, 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氯雷他定儿童慎用, 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西替利嗪儿童慎用, 1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布地奈德儿童慎用, 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羟氯喹新生儿禁用, 奎宁新生儿忌用,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伯氨喹新生儿忌用,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新生儿黄疸维生素A儿童慎用,过量可引起毛发枯干、皮疹、瘙痒、厌食、骨痛、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影响骨的发育,长不高维生素C儿童慎用,服用过量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服用时忌吃 猪肝维生素D儿童慎用,过量可引起低热、呕吐、腹泻、厌食、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蛋白尿、肾脏损害等症,婴儿服用过多,则引起婴儿高血压氨茶碱”儿童慎用,超量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应严格按医生指导掌握用量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忌空腹服用,否则刺激胃肠道; 也忌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阿司匹林新生儿禁用,对12岁以下的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要忌用, 易患雷耶氏综合征,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小儿退热片、APC新生儿禁用,需医生指导使用扑热息痛需医生指导使用,儿童若每日用量超过3g时,便可能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可以引起致死性肝损伤吲哚美辛(消炎痛)儿童对本品敏感,有用本品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的报道,儿童慎用奥沙普秦(诺松吡罗昔康儿童禁用美罗昔康15岁以下儿童禁用塞来昔布(西乐葆)18岁以下禁用奋乃静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地西泮(安定)儿童慎用,可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