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本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新大本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新大本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葡萄、寻找、营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帮助葡萄成长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了枝头。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这是什么?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2.孩子们,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啊,是一个个美丽的梦,是谁的梦呢?

板书课题:葡萄叶的梦。

3.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葡萄的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读、指认。教师检查自读效果:出示课本中的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

3.教师点拨:“薄”有两个读音“bó”和“báo”,文中读“báo”表示葡萄叶的厚度;“翡翠”的“翡”读第三声,“翠”是平舌音。

4.重点生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请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领读。

(3)重点生字词指导:“沿”右边的上部“几”字“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官”。

(4)学习多音字“累”。

累léi(累累果实)

lěi(积累)

lèi(劳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取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将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小节,你喜欢哪一节?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一小节:描写了葡萄叶的样子和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第二小节:写葡萄叶是怎样努力生长的。

第三小节:葡萄叶长出果实。

第四小节:葡萄叶实现梦想的喜悦。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葡萄叶的外形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你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吗,为什么?

(3)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描述葡萄叶)

(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是写葡萄叶的梦的?(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

①如何理解“酿造”一词?(通常指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醋、酱油等,文中指葡萄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②联系实际想一想:“酿造芳香和甜美”是什么意思?(结出甜美的果实——葡萄)

(5)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葡萄的美以及对实现梦想的憧憬和期待之情。

2.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1)葡萄叶是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从阳光里寻找糖,在秋风中获取醉。让每一滴雨水,每一声鸟啼,每一道霞光,每一缕花香,都沿着叶脉,变成营养果实的肥。)

①你怎样理解“从阳光里寻找糖,在秋风中获取醉”?(这是葡萄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通过阳光、雨水、秋风获取光照、雨水等来成长。)

②你从这两句中感受到了什么?(葡萄叶坚持不懈地努力。葡萄叶不放过任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2)再读这一节,用欢快的语气来读,抓住四个“每一”,读出排比的气势,感受葡萄在叶子的帮助下快乐成长。

3.学习诗歌第三、四小节。

(1)引读第三、四小节,思考:葡萄叶的梦实现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实现了。从“累累果实,果实累累,香甜是人们唯一的赞美”可以看出来。)“累累”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意思:多。表现:在葡萄叶抓住每一次成长机会、无私付出中,终于结出了许多甜美的果实。)

(2)猜一猜:为什么“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为什么说“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①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梦想实现后,葡萄叶会对葡萄说些什么。

②引导学生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情怀。

(3)全班齐读第三、四小节,以激动的语气来读,读出葡萄叶的幸福、高兴。

4.再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5.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梦想。

三、拓展延伸

1.你喜欢诗歌中的葡萄叶吗?为什么?它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这首诗歌像其他诗歌一样,也很压韵,它的韵脚是什么?

好好读一读,体会这首诗的韵脚——翠、被、美、醉、肥、累、泪。

3.你想更多的了解葡萄叶吗?课外收集一些关于葡萄叶的其他作品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板书]

1葡萄叶的梦

外形美:薄绿软

梦美:阳光秋风雨水营养的肥料悄悄地笑了(付出美)

2吹泡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游戏、和弄、骄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吹泡泡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体会吹泡泡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呢?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游戏就是吹肥皂泡,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冰心奶奶小时候是怎样吹泡泡的。

2.简介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若”与“苦”的区别;“夕”第三笔点(丶)不要出头;“戏”和“扇”,都有点,不要漏写。

4.多音字:扇shān(扇动)

shàn(电扇)和hé(和平)

huò(和弄)

5.理解词语。

若:如果。浮光:表面的光。

清澈:清而透明。骄傲:自豪。

脆弱:禁不起挫折;不坚强。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圆润:饱满而润泽。光影零乱: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

6.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作者冰心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游戏的故事,介绍了吹泡泡的过程以及“我们”喜欢吹泡泡的原因。)

2.小组交流讨论本文的写作顺序。

(首先点明了“我”最喜欢的游戏是吹泡泡;接着回忆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然后介绍了吹泡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美丽、神奇;最后写“我们”喜欢吹泡泡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指出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玩吹泡泡\.

(时间:阴雨时节。地点:廊子上。原因:一是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和海边去玩儿;二是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让大家自己体验了吹泡泡的乐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泡泡。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引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制作泡泡液和吹泡泡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吹泡泡的全过程。

我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制作肥皂水(放、加、和弄)——吹泡泡时(蘸上、慢慢地吹)——吹好泡泡后(轻轻一提、轻轻地扇)。]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很高很高。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呢?请你勾画出来。(我把……然后……再……)

3.你能结合这些顺序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泡泡的过程吗?

4.鼓励实践:吹泡泡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请大家试着用冰心奶奶介绍的方法来体验一下吹泡泡的快乐,并学着冰心奶奶把过程写下来。

5.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文中写了几种不同形态下的泡泡\.你最喜欢哪一种?为

什么?

(抓住“五色、浮光、乱转”等词语体会泡泡的动态美和色彩美。)

6.齐读第5自然段,理解句子。

(1)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①“圆润”是什么意思?(饱满而润泽。)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四个“那么”。(这一组排比句描绘出了泡泡的特点:“圆润”写出了泡泡的形状与光泽;“自由”写出了泡泡飞得轻快,无拘无束;“透明”写出了泡泡薄而洁净;“美丽”写出了泡泡的色彩与神韵。)

③练习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说话。

(示例:五彩池的水五光十色,那么清澈,那么鲜艳,那么神奇,那么美丽。)(2)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这句话作者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托给泡泡,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愿望。)

7.说说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肥皂泡。

(因为肥皂水是冰心奶奶自己制作的,看着美丽的泡泡飞上天空,她心里充满快乐,所以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吹肥皂泡。)

8.总结:冰心奶奶的童年真有趣。是啊,童年的时光多么难忘,童年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充满纯真和希望的啊!

三拓展延伸

1.冰心奶奶将吹泡泡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具体,想一想为什么冰心奶奶能描写得这么具体,生动.

2.仿照冰心奶奶描写吹泡泡的过程,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把玩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板书]

2吹泡泡

吹泡泡制作泡泡液:放、和弄

吹泡泡:蘸、吹、提、扇快乐、骄傲、希望

3蜗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佛、挪、番”等15个生字,会写“拨、巡、免”等16个生字。

2.学习作者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生活习惯,从蜗牛身上学习到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学会与小动物和平相处。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蜗牛态度的转变。

2.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投影出示蜗牛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谁能说说它的样子?(蜗牛)

3.教师简介蜗牛.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蜗牛的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边读边标注自然段,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邻”是前鼻音,“硬”是后鼻音;“努”和“耐”均为“n”,而不是“l”;“拨”不要写成“拔”;“视”是“礻”字旁,不是“衤”字旁;注意“免”字与“兔”字的区别,兔子有尾巴,剪去尾巴就读“免”。

4.理解词语。

巡视:往四下里看。

东张西望:四处张望。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畏惧:害怕。

挪动:慢慢地移动。

跋涉:指旅行艰难。本课指蜗牛艰难地爬行。

惆怅:伤感、失意。

熟悉:知道得清楚。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找出词语圈画下来。

(胆小鬼,敬佩)

2.读第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①青青的儿歌,将我的回忆拉回到童年;

②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蜗牛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所以嘲笑它。那么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蜗牛胆小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品读第3自然段,从哪里看出蜗牛是“胆小鬼”?找出语句读一读,与同伴交流体会。

(1)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①你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蜗牛胆小?(“总是”“藏”“不肯”)

师结:尽管蜗牛有硬壳它也不敢出来,真是胆小。

②谁来读读这句?读出小家伙的胆怯。

(2)投影出示: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

①读一读带“▲”的词语,说说你的体会。

(“探出”“巡视”“伸出”“缩”“东张西望”等这些动作体现出蜗牛的胆小。)

②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蜗牛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这段话描绘了蜗牛遇到危险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明蜗牛非常小心谨慎。)

③谁能边读边表演这段话所描写的蜗牛的动作和神态?

④作者是怎样把蜗牛描写得如此形象的?

(a.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b.用顺序词连接;c.不仅观察动态,还要观察静态。)(3)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要读出胆小的感觉哦!

2.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

(1)作者还认为蜗牛是胆小鬼吗?是哪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呢?(蜗牛爬墙)

①蜗牛是怎样爬墙的?完成表格。

爬行角度爬行速度爬行方式爬行态度爬行时间垂直的平面极慢挪动摔下来继续爬几十分钟②“我”对蜗牛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最初的“嘲笑”到“担心”到猜想“蜗牛会畏惧,会退缩,会放弃”到现在的“敬佩”。)

③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④师总结:我们应该学习蜗牛这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精神。

3.引导学生学习第5自然段。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抓住“惆怅、再也坐不住、连忙放下、奔出、好好地看看”等词语,体会“我”对蜗牛的喜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介绍了蜗牛在墙壁上爬行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蜗牛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们从中也学习到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三、拓展延伸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然后仿照第3自然段,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

要求:1.从整体到部分观察;

2.利用表顺序的词连接;

3.写出小动物动态、静态的不同样子。

[教学板书]

3蜗牛

蜗牛触景:想起童年

生情嘲笑:胆小鬼

敬佩: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回”到童年

再触景:怀念童年细致观察小蜗牛笔下生情忆童年

4*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积累“黎明、舒畅、沉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父亲爱鸟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故事,产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

2.在朗读父亲的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入课题

(播放一段小鸟被猎人抓走的视频,随后出示带有树林、鸟、父亲、孩子的图片)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可爱、美丽的小鸟被猎人抓走了,树林里的鸟越来越少。这时来了一对父子,他们会做些什么事呢?(生答)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猜测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小组讨论交流,认读生字词。

3.汇报,教师点拨:“黎”读“lí”而不是“ní”;“腾、畅”是后鼻音,“畅、潮”是翘舌音。

4.理解词语。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凝神静气:聚精会神,气息平静。

兀立:直立。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一瞬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5.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个词知道了父亲对鸟的情感。

(“最喜欢”表现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2.默读第2~1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父亲十分了解鸟儿习性,特别爱护鸟儿?

(1)出示句子:

①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父亲不放过任何角落,看得非常仔细,闻得非常认真,也说明了父亲对树林和鸟非常熟悉、了解。)

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凝神静气”是什么意思?从“我”的“茫茫然”和父亲的“凝神静气”你体会到了什么?

(聚精会神,气息平静。体会到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③“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轻声”“生怕”两个词语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爱护与了解,引导学生联合实际说说鸟味是什么样的。)

④为什么说“鸟儿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

(鸟儿都唱起了歌,声音十分动听,父亲喜欢鸟儿的歌声。)

⑤分角色朗读,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我”产生那些情绪的变化,说明“我”对父亲有怎样的情感?找出词语读一读。

(“茫茫然”“惊愕”“高兴”体现出我对父亲如此了解鸟习性的敬佩之情。)

①如果父亲是猎人将会怎么样?体现出“我”对鸟怎样的情感。(对鸟儿的爱护之情)

②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爱鸟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众所周知,鸟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记下来,和同学交流一番吧!

[教学板书]

4*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

树林

和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高度概括了解树林、

熟悉鸟类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

闻到鸟的气味

听到鸟叫最快活

担忧鸟起飞有危险具体讲述一生最爱知之甚详

1.完成练习题。

2.认真阅读短文,激发阅读兴趣。投影。

一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1)投影书中的图片。认真观察,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意思。

(2)写出带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比比谁写得多。

2.读词语,说词语。

(1)投影书中的词语。读一读。(个人读,齐读。)

尾巴长长的泡泡圆圆的牛角尖尖的雪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

(2)照样子,说词语。

嘴巴大大的眼睛鼓鼓的竹竿细细的火红的枫叶碧绿的小草紫色的葡萄

3.读句子,写句子。

(1)朗读句子。

(2)写句子。

小妹妹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王二小是那么机智,那么勇敢。

二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宿新市徐公店》。

1.借助拼音读通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释疑。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练习背诵。

三阅读平台

阅读《快乐的回忆》。

1.认真阅读短文。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分自然段读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3)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短文介绍了作者小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贴鸡毛”的情景。)

2.说话练习。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儿。

(1)个人练习说。

(2)分小组说,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3)各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说。

(4)师生共同评议。

1.以“玩儿”做话题,开展一次活动。

2.在玩儿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场面。

3.练习说话,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段话。

投影。

一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都喜欢玩儿,也一定玩儿得很开心。那么,我们就用“玩儿”做话题,开展一次活动吧。

(板书:玩儿得真开心)

二提出活动要求

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大家玩儿什么,怎么玩儿。

2.玩儿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场面。

三开展活动

四练习说话

1.各组汇报玩儿的是什么,怎么玩儿的。

2.在游戏过程中,人物有哪些动作?什么表情?场面如何?

3.分小组练习说话。选择一个玩儿得最开心的情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说得好。

4.请学生在全班说。全班共同评议。

五练习写话

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段话。

例文:

捉迷藏

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儿捉迷藏。

一开始,我对同学们说:“你们先藏起来,让我捉。”同学们答应了。我把眼睛伏在墙上数:“10,9……1。”等我抬起头,同学们都不见了。我东张西望,四处寻找。咦,他们藏到哪儿去了?操场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就在这时,我听见有同学

小声笑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找了过去,原来有个同学躲在一棵大树的后面。我悄悄地走到树后,趁他不注意一把抓住了他。我马上欢呼起来:“捉住了,捉住了。”藏在花坛后、球台下的同学们都伸出了脑袋,和我一起欢呼起来,庆贺我的胜利。

捉迷藏真好玩儿,真有趣呀!

5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钻”。正确读写“钻石、旱灾、泉眼”等词语。

2.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中爱心的升华。

3.了解童话夸张、想象的特点,通过了解水罐发生的变化,理解爱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当你仰望天空时,就会发现北方有七颗闪闪发亮的呈勺子形状排列的星星,有谁知道那是什么星?(北斗七星)这样闪亮的星星就好

像钻石一样(板书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童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他的作品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2.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提示:“喘”翘舌音,读chuǎn;“凋”读diāo;钻zuān(钻出)

zuàn(钻石)为多音字。

4.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识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

5.指导学生写字。

重点指导:“滴”右部是“啇”,不要写成“商”;“端”的部首是“立”,最后一笔横要变为提。

6.理解词语。

焦渴:非常干渴。

小心翼翼: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大意。

有气无力:形容一点劲也没有的样子。

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

7.组织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植物、动物和人都干渴而死,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到一罐水后,她的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的水流,跳出七颗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篇故事呢?

(提示:本课文讲述了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谁在怎样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3.“旱灾”恐怖吗?你从哪里知道的?齐读第1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凋谢”“枯黄”“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体会旱灾的严重和水的重要性。)4.你能读出灾难的严重性吗?(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吧。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引导学生学习第2~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2~6自然段,思考:

(1)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画出相关句子,并说说水罐的变化。

(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变成泉眼。)

(2)第一次变化:木水罐变成银水罐。

自读第3自然段,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

(因为小姑娘很善良,对动物有爱心,将自己来之不易的水分享给口渴着直喘粗气的狗,因此水罐发生变化。)

(3)第二次变化:银水罐变成金水罐。

①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小姑娘把水给母亲喝。)

②“捧”能不能改为“送”?为什么?(不能。“捧”是用双手,表示尊敬的同时也表现出水是小姑娘一滴一滴接了很久,才接满,特别的珍贵,如果改为“送”,就体现不出这些意思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姑娘对母亲的爱。)(4)第三次变化:金水罐里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①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

②小姑娘也想喝水,但看到过路人,她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投影出示:a.他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小姑娘能给我一点儿水喝吗?”b.“好哇!你比我更需要水,把它全都喝了吧。”

“苍白无力”“全”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路人需要水来延续生命,说明了小姑娘无私奉献、善良的美好品质。)2.你认为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爱的范围越来越广,爱的分量越来越重,所以因爱产生的奇迹就越来越大。有了爱,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世界就能变得更美好。)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不以“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等为题,而是以“七颗钻石”为题目?

(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和爱心。星星永远挂在空中,象征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局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三、拓展升华

师小结:小姑娘的善良让水罐从木头变成金子,让一罐水变成了泉眼,小姑娘爱心让水罐里蹦出了七颗钻石,钻石飞上天空变成星星,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让我们体会到爱的力量。同学们,这个小镇后来发生了什么?你们能发挥想象,续写后面的故事吗?

[教学板书]

5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一罐水给小狗喝—变成银的

给妈妈喝—变成金的

给过路人喝—七颗钻石小姑娘善良、美好

6倾斜的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倾斜、喜欢、仍然、珍惜”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体会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做一个感恩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倾斜的伞”里面包含的意思。

2.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别人共打过一把伞?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有什么感觉?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倾斜的伞》这篇课文,看看伞下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1.板书课题:倾斜的伞。(读准“倾斜”字音)

2.质疑:伞为什么会倾斜?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分小组交流学习。

3.汇报,教师正音。

提示:“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gēbo”;“颤”在课文中读chàn,颤抖。

4.全班交流不明白的词语,师引导讲解。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笑眯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颤抖:哆嗦;发抖。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珍惜:珍重爱惜。

5.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膊、微”等字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这把伞为什么会倾斜?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倾斜的伞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丹丹对外公的爱,外公对丹丹的爱。)

3.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领会祖孙之间的爱。

4.范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喜欢下雨?

(抓住“每逢”“一蹦一跳”“挽住”等词语感受“我”和外公之间的亲密,体会外公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外公的依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伞下,感受那浓浓的亲情。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引导学生学习第3~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5自然段,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外公对“我”的爱。

投影出示:①外公头顶上本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

蒙蒙的。

“本该”是什么意思?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怎样的感情?(体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

②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上总是一半干一半湿。

“每次”“总是”说明了什么?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每次”“总是”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出外公对“我”的无尽关爱。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强烈了。)

小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丹丹在外公的关爱下健康幸福地成长着。

(2)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5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外公“笑眯眯”地说“没歪”,一半是为了逗孙女,一半是为了坚持把伞倾向孙女;第二次外公“笑而不语”,包含了外公对孙女深深的爱;第三次外公“开心地笑”,写出了外公因为自己伞的倾斜没有让孙女淋湿,心里非常高兴和自豪。)

2.引导学生学习第6~8自然段,感受“我”对外公的爱。

(1)投影出示句子:

①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仍然”体会“我”对外公的爱,并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②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一颤”说明外公的心情无比激动,以至于“双眼泪光点点”。他对“我”的爱心教育得到了回报,难怪他会激动得流泪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教师点评。

3.学习第9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2)文中的“我”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珍惜”“爱护”表面上是指要“珍惜”“爱护”那把“充满了温情的”倾斜的伞,而实际上是指祖孙间那美好的爱,这种亲情正是“倾斜的伞”所传递的情意。)

4.组织谈话: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倾斜的伞”呢?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意思?

三、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结合你的日常生活经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说说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 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 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全集

全册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 语文s版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草原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到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学习生字词 五、自由读,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它留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2.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地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 案 组教师

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

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第一课

三年级S版教案第一课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 课文: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设计思路: 本文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里的小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动人景象,字里 行间充满对春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浓浓春韵的场景中,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到春雨的美;在对 课文诗化语言的理解和美妙音乐似的情境体验中,领悟语文的韵味、含蕴的人文;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回归学科 本能。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方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享受语文学习的 快乐、育成和个体相吻合的心理机能。 教学目标: 1.学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13个生 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铁

皮、水沟、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密密的,撒在、演奏、 播种、品尝、乳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欣赏春雨、热爱春天、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3.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 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丰富的情感,放飞想象, 读写结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春雨的声音美和精神美; 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作者对春雨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 的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迁移练习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配音朗读材料、下载的《小雨沙沙》Flash,

小学语文:《卢沟桥》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下)

卢沟桥: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26 卢沟桥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卢、郊”等生字,会写“庆、州”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像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燕”“皇”“馆”等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瀑布 3

2 瀑布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素质教育目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2、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八_语文S版

教学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学会分辨形近字,练习仿写一段话。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积累词句的习惯。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3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新大本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葡萄、寻找、营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帮助葡萄成长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了枝头。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这是什么?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2.孩子们,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啊,是一个个美丽的梦,是谁的梦呢? 板书课题:葡萄叶的梦。 3.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葡萄的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读、指认。教师检查自读效果:出示课本中的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 3.教师点拨:“薄”有两个读音“bó”和“báo”,文中读“báo”表示葡萄叶的厚度;“翡翠”的“翡”读第三声,“翠”是平舌音。 4.重点生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请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领读。 (3)重点生字词指导:“沿”右边的上部“几”字“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官”。

(4)学习多音字“累”。 累léi(累累果实) lěi(积累) lèi(劳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取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将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小节,你喜欢哪一节?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一小节:描写了葡萄叶的样子和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第二小节:写葡萄叶是怎样努力生长的。 第三小节:葡萄叶长出果实。 第四小节:葡萄叶实现梦想的喜悦。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葡萄叶的外形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你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吗,为什么? (3)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描述葡萄叶) (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是写葡萄叶的梦的?(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 ①如何理解“酿造”一词?(通常指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醋、酱油等,文中指葡萄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②联系实际想一想:“酿造芳香和甜美”是什么意思?(结出甜美的果实——葡萄) (5)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葡萄的美以及对实现梦想的憧憬和期待之情。 2.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篇一: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学科:___语文___ _ 年级:____三______ 任课教师:___刘海霞李秀敏陈广星___ 二〇一三年下学期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考科学家、空气在哪里、百花园三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园四七颗钻石、平分生命倾斜的伞、一颗小豌豆、百花园五群众也在淋雨、珍贵的教科书神童的秘诀、说话算数、百花园六古诗两首,父亲、树林和鸟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南极,一片净土百花园七、炎帝创市、年的来历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百花园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考试期末工作 【篇二: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 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 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预习:

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以)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邓庄小学 2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 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咚—咚—咚”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3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

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2009-2019 学年度下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 1 导言——1、大海的歌 2 2、帽子和鸟窝——4、沙滩上的童话 3 语文百花园一——6、蜗牛

三年级语文上册 沙滩上的童话 2教案 语文S版

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4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能力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城堡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滩图,练习说话。 (1)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想在那儿干什么? (2)小结过渡:这片沙滩确实太迷人了,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学后也来这儿,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2.出示孩子垒城堡图及课文第三节。 (1)看图,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3)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 (4)根据回答,出示词语:垒城堡学习生字“垒”、“堡”,查字典理解“垒”的意思。 (5)交流。 (6)齐读句子,边读边思:孩子们垒了一座怎样的城堡? (7)想象说话,指名说,同桌说。 在沙滩上,孩子们垒起了一座()的城堡,城堡外面(),城堡里()。 (8)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童话故事呢。出示课题。 沙滩上的童话过渡:想知道这个童话的内容么?请听课文录音。 二、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救公主 3.自读课文,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救公主? 4.根据回答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气愤、焦急的语气。(自由读、分角色读)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这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5.我们想了什么办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关内容引读。 读后学习生字“狠”建”攻、商、轰、塌”。 6.救出公主,我们的心情怎样?出示句子,指导读出兴奋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轮读) 噢,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我们欢呼胜利.欢呼炸死了魔王,欢呼救出了公主。 7.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1)组内练习。 (2)指名小组交流、简评。 三、总结课文,想象说话。 1.齐读课文。 2.想象说话:内容可在两题中自选一题,形式可自编或与同桌合作编。 (1)城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怎样把公主从城堡里救出的?编故事《沙滩上的童话---勇救公主》 你在金色的沙滩上垒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3.指名讲故事,评议。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引导积累带有土字部的字。 (垒、塌、堡、墙、壁、地、堤……) 3.比一比,口头组词。愉( )偷( ) 很( )狠(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雀

---------------------------------------------------------------范文最新推荐------------------------------------------------------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1 / 9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范文最新推荐------------------------------------------------------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3 / 9

语文S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课《山雀》教案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山雀》第一、二课时主备人:邹倩审核人:邱苏伟使用时间:2015.9.13 (星期一) 5山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课堂,鼓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 4、鼓励阅读。 三、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 继续阅读课文。

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1《大海的歌》、2《帽子和鸟窝》、3《吹泡泡》是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4《沙滩上的童话》是略读课文。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 的习惯; 3. 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4. 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 教学重点: 1.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 的习惯; 2. 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教具准备: 图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10课时 1.大海的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2.了解大海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型:精读课文 教法:启发法 教具:小黑板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2.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谈感受 二、新课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读文。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分别说说从三首诗中各了解到大海有那些特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3.指名朗读每首诗,读通句子。 三、感情朗读,感悟理解。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