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裂纹及断轨检测方法调研报告

钢轨裂纹及断轨检测方法调研报告
钢轨裂纹及断轨检测方法调研报告

钢轨裂纹及断轨检测方法调研报告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钢轨起着支撑列车和引导车辆车轮前进的作用。如果出现钢轨断裂将有可能造成列车出轨、倾覆等重大行车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因此钢轨伤损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表1所示为近些年由于钢轨断裂造成的列车行车事故。

表1 近些年钢轨断裂造成的列车行车事故

时间地点伤损情况

2001年3月18日美国爱荷华州钢轨断裂引起列车脱轨,造成1人死亡96人受伤

2007年10月17日伦敦钢轨断裂引发列车脱轨,造成4人死亡、70人受伤、

4人重伤

2009年4月7日河北野三坡钢轨断裂导致6节车厢脱轨同时,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发展,钢轨受到挤压和冲击的程度越来越大,钢轨发生损伤的概率也在提高。因此,为保证高速铁路和重在铁路的运营安全性,钢轨裂纹检测成为铁路运营部门十分重视的事情。

目前,钢轨的主要检测方式分为周期性探伤检测和实时断轨监测。周期性钢轨探伤检测包括人工巡轨检测、大型钢轨探伤车、漏磁信号、涡流探伤、激光超声、图像处理等;实时断轨监测技术包括轨道电路实时断轨检测技术、牵引回流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光纤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和超声波实时断轨监测技术等。

1 周期性检测技术

周期性检测技术就是定期对钢轨进行检测,国内外都针对不同轨道、不同检测设备制定了检测周期和检测作业标准。总体上说,周期性检测设备精确度高,能及时发现钢轨早期裂纹,以避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但是它需要占用较多天窗时间。

1.1 探伤小车

中国铁路广泛使用的是钢轨探伤小车,它将小型超声波钢轨探伤仪装在特制的手推车上,如图1所示。通过人工手推进行钢轨损伤的检测,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检查结果主观性强、检查周期长、效率低下、速度慢,无法做到对钢轨伤损情况实时检测,不能适应于我国日益发展的高速铁路事业[1-2]。

近年来,随着钢轨裂纹导致脱轨事故的频发,为了加强钢轨安全监测,欧美也开始研发使用这种便携式钢轨探伤仪[3]。

由于超声波探伤技术比较成熟,成本比较低,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只有大型探伤车才具备的A/B超同屏显示、鱼鳞纹下核伤判别、探伤数据储存、探伤作业信息记录、探伤数据计算机管理等五大功能正移植到探伤小车身上,在各钢

轨探伤仪器生产商当中,超声探伤小车倍受青睐。

图1 手推式钢轨探伤车结构示意图

1.2 大型钢轨探伤车

大型钢轨探伤车系统由高速轮探头,超声发生装置,探头自动对中伺服装置,以及伤损信号处理等系统组成。其原理是,装有超声探头组的高速探轮在钢轨上滚动,超声发生接收器组合探头向钢轨发出连续超声脉冲波束,连续波束通过耦合液及探轮橡胶轮壁到达钢轨内,如无损伤存在,波束到达钢轨底面后依原路返回探头,得到底波;如有损伤,则底波前出现一个伤损波,底波降低或消失[4]。

我国铁道部门为了提高钢轨伤损的检出率,推动钢轨维护设备的进步,从1989年开始从美国引进大型钢轨探伤车,并由宝鸡工程机械厂实现国产化制造。经过20余年的集成创新研究,发展了GJ-3,GJ-4,GJ-5三种类型;其中,GJ-4、GJ-5型检测设备已成为我国既有线路轨道状态监控的主要手段,最高检测速度达到200 km/h,其自动分辨为:钢轨头部横向疲劳裂纹(核伤),不小于直径5 mm平底孔当量;螺栓孔裂纹及腰部斜裂纹,长度不小于10 mm;钢轨纵向水平裂纹,长度不小于10 mm;探轮自动对中精度小于1 mm[2,5]。

图2 大型钢轨探伤车

该技术对检测钢轨疲劳裂纹和其它内部缺陷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优点[6]。但是常规的超声波钢轨检测使用的是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与轨顶连接,同时将超声轮或滑板注满水或其他耦合液。此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浅表面裂缝(剥落)可能会遮掩钢轨内部存在的横向缺陷[7]。而且造价过高、维护要求较高,数量有限,检测时受轨面平整度和清洁度影响较大,其为离线式轨道检测设备。

上海铁路局龚佩毅等人在专利(CN 102445495A)“双轨白动探伤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础超声波的成本比较低的双轨自动探伤系统[8]。其特点是超声波探轮可三维运动,可实现钢轨的超声波自动探伤和定位,特别适用于检测钢轨头部横向疲劳裂纹(核伤)、螺栓孔裂纹、腰部斜裂纹和钢轨纵向水平裂纹等损伤。

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的袁其刚等人在专利(CN 201882114U)“用于检测城市轻轨钢轨的探伤车”中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城市轻轨钢轨的探伤车[9]。其特点是车体通过二系悬挂落座于前后转向架上,用以保证车辆有较高的运行性能,并在其中一台转向架上设置有用于对钢轨进行检测的探伤系统,探伤轮通过下降和上升的液压系统控制,提高了钢轨探伤的效率,增加了轻轨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1.3 基于漏磁信号的钢轨检测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励磁装置给钢轨施加一个磁场,当钢轨完好时,磁场能顺利的通过钢轨,基本不产生漏磁;当钢轨出现裂纹时,裂纹会阻碍磁场的顺利通过,产生漏磁。由于裂纹大的大小形状不同,其产生漏磁的强度也不同,根据漏磁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裂纹信息,如图3所示。该技术的缺点是检测范围有限,仅能检测钢轨轨头表面和近表面的横向裂纹缺陷,而对于夹杂、剥离以及轨头内部深处的缺陷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

(a)无裂纹(b)有裂纹

图3 基于漏磁信号的钢轨检测原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智军等人[10,11]通过有限元软件Ansoft仿真研究了钢轨斜裂纹的识别原理及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模型建立、斜裂纹与矩形裂纹的漏磁信号差异、斜裂纹深度与宽度的识别以及连续多个斜裂纹的识别等。它可以识别斜裂纹的方向及宽度,但是不能识别小间隔多裂纹的数量。

1.4 涡流探伤技术

该技术的传感器由一个U形激励线圈和一个I型检测线圈组成,如图4所示。两线圈的相对位置为正交取向,检测线圈放置在U型激励线圈的开口中点处。工作时,在激励线圈上通以一定频率的正弦波,当传感器沿着试件表面移动时,试件表面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会产生一定分布和大小的涡流,此涡流产生一个反磁场。当无裂纹时,没有反磁场磁力线通过检测线圈,没有电信号输出;有裂纹时,反磁场发生变化,磁力线通过检测线圈,输出电信号,从而反映缺陷的情况。该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非接触的优点,但其检测范围也仅局限于钢轨表面的缺陷。

1.激励 2.激励线圈 3.U型磁心 4.测量线圈 5.磁心

图4 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长安大学马旺宇等人在专利(CN 101576533A)“一种用于钢轨检测的便携式涡流探伤仪”中提出一种便携式探伤仪[12],如图5所示,该探伤仪所使用了专利(CN 201429587Y)“一种用于钢轨检测的新型传感器”中所设计的传感器[13],其测量线圈的线圈匣数、直径以及激励线圈和测量线圈间的问距H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的最佳参数组合。所述激励线圈和一个测量线圈安装在一能倒扣在钢轨上的外部壳体内,所述外部壳体下部设置有与钢轨的上部结构相对应的凹槽。采集到的信号再由后台放大器放大,并在显示器上同步显示裂纹缺陷的相对大小,且相应驱动蜂鸣器报警,实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并配备有独立电源。经过测试,其测量精度能达到0.2 mm [14]。

图5 一种用于钢轨检测的便携式涡流探伤仪

庄鑫等人申请的专利(CN 201965116U)“钢轨裂纹检测仪”如图6所示[15],由检测头、检测主机、推拉支架、滚轮、连接管、固定环组成,其特征在于推拉支架下端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管前后固定连接两个检测头,每个检测头两侧部分别固定有滚轮,推拉支架中间的上连管上通过两个固定环连接有检测主机,检测头与检测主机电连接。该仪器采用手推车式,可实现双规同时检测,每条钢轨前后设有两个检测头,检测速率相对较高,漏检率低。

图6 钢轨裂纹检测仪

专利(US 6,768,298B2)“Transverse crack detection in rail head using low frequency eddy currents”设计了一种低频涡流探测轨头横向裂纹的装置[16],如图7所示。其特点是该专利采用环形的直流饱和磁体,通过钢轨上方的低频涡流探针探测钢轨轨头横向裂纹。并且探针上装有防护材料,以防止探针受损。

图7 低频涡流探测轨头横向裂纹装置示意图

1.5 图像处理探伤技术

该技术通过安装在机车下方随机车型走的摄像机拍摄钢轨照片,当钢轨有缺陷时,这些缺陷便被摄相机拍了下来,在通过对图片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将其中的缺陷提取出来,进行模式识别,完成钢轨损伤检测。其缺点是无法实现轨头内部缺陷的检测[17]。

西南交通大学的官鑫等人[18]对这一技术做了理论分析,他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视觉等理论,对现役钢轨缺陷进行检测和分类。完成自动提取缺陷图像和最小化缺陷图像,以减少处理量并降低存储空间需求,自动判断缺陷类别。文章对采集到的缺陷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实现检测轨道表面缺陷检测,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此方法可以克服人工检测方法的许多弊端,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Liu Ze等人[19]用此技术分析了轨头剥离和钢轨表面裂纹的图片,并得到了钢轨的磨损程度和裂纹宽度。Chen Limin等人[20]也做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他研究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提取特征,缺陷识别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过程,并基于裂纹形态学,通过动态模版去检测连续裂纹边界,以此来估算裂纹长度。

北京交通大学李清勇等人在专利(CN 101893580A)“基于数字图像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21]。该方法从对钢轨拍摄的图像中提取钢轨区域,并模拟人类视觉机制,将灰度图转换为对比度图,从而对可疑缺陷区域进行定位及判定。

北京交通大学刘泽等人在专利(CN 101699273A)“一种在线钢轨探伤的图像处理辅助检测装置及方法”中利用工业CCD线阵摄像机采集钢轨表面的图像信息。其过程是在列车在线运行过程中,嵌入式控制系统控制光源激励控制器使两个辅助光源照射钢轨表面,工业CCD线阵摄像机通过数字线阵图像采集接口

的控制采集钢轨表面的图像信息,将信息传输到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钢轨图像进行处理;从处理后的钢轨图像中统计钢轨表面的损伤信息及固有结构信息;再将所获得的钢轨表面损伤信息进行分类和损伤程度计算。最后将结果融合到钢轨损伤探测装置,以减少表面损伤对探测钢轨内部伤损的干扰[22],其总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

106.钢轨107.控制机箱206.工业CCD 线阵摄像机207,208.辅助光源图8 在线钢轨探伤的图像处理辅助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1.6 激光超声探伤技术

该技术用脉冲激光器发出的高能脉冲激光轰击钢轨表面,钢轨表面被照射区域吸收其能量并将之转化为热能,引起钢轨表面迅速升温膨胀,从而构成超声声源。超声波在钢轨内部遇到缺陷,将被反射回钢轨表面,通过分析反射波的信息来判断钢轨伤损,其原理如图9所示。

图9 激光超声检测钢轨原理示意图

浙江大学刘洋等人[23]基于先进的激光超声探伤理论,提出了将激光超声技术应用到钢轨探伤,详细论述了其探伤机理,对激光超声探伤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超声探伤技术在钢轨探伤领域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Nielsen等人在专利(US 7,516,662B2)“DETECTING RAIL DEFECTS”中介绍了一种激光超声钢轨探伤技术[24]。该专利的原理是用脉冲激光(PL)激发钢轨产生超声波,用连续激光(CW)作为探测光,通过法珀干涉仪(CFPI)接

受反射光。由于超声波和钢轨缺陷的相互作用导致反射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从反射光中解调出钢轨的损伤信息。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0所示。

图10 激光超声探伤原理示意图

2、实时断轨监测技术

实时断轨检测技术能对钢轨进行实时监测,能第一时间发现断轨的存在,从而能及时对列车发出警告,以避免灾难的发生,因此,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该类技术还不能发现早期钢轨裂纹,检测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时断轨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牵引回流实时断轨监测技术

在电气化线路中,钢轨是牵引回流电路的一部分,如果任何一个钢轨发生断裂,电流会绕过断轨,从另一个阻抗较小钢轨流走,另一个钢轨的电流就会增大。如图11所示,该技术通过检测两只钢轨电流的不平衡来判断断轨的存在。该方法依托于钢轨,成本低,可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测。但是它依赖牵引回流的存在,只能检测列车与变电所之间的断轨,而且在道岔、护轨等轨道电路复杂的地方难以实现[2,25,26]。

图11 牵引回流不平衡示意图

2.2 准轨道电路实时断轨监测技术

轨道电路是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基础设备,具有列车占用检测、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及断轨检测等功能。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轨道电路类型有相敏轨道电路、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等。断轨检测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 准轨道电路实时断轨检测方法示意图

当检测区段内无列车通过且钢轨完整时,由两根钢轨和轨道继电器构成电流回路,使轨道电路继电器衔铁吸起,前接点闭合,信号开放。而当轨道电路区段内有钢轨断裂情况发生时,接收器处的轨道继电器由于信号电流消失而释放,区间轨道电路显示红光带,发出列车停止信号,提示断轨。

轨道电路设备断轨检测功能的最大特点是,当有断轨发生时能立即向列控中心发送报警信号,满足实时动态轨况监测要求。但是,轨道电路本身受道床参数情况影响较大[27],在道床泄漏阻抗小和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经常会发生轨间短路、红光带误报等故障情况。同时,存在增加电气化区段回流系统复杂程度、电气绝缘轨道电路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维修困难等缺陷。目前,准轨道电路断轨检测技术作为轨道电路的附属功能,仍是我国最广泛使用的在线式断轨检测方法[2,26]。

Holgate等人在专利(US 6,779,761B2)和专利(EP 126825281)“BROKEN RAIL DETECTION”中设计了一套轨道电路监测断轨系统[28-29],如图13所示,12、13为钢轨,16、18、20为电路连接线,22为直流或低频交流电源,24为电流计,26为控制主机。该技术通过电源给电路施加一个低电压,形成回路。如果电路完好,电流计器正常显示;若两个电流计的示数同时降低或消失,则说明电线20出现损伤;若其中一只电流计的示数降低或消失,则说明与之相串联的钢轨出现伤损或断裂,控制主机通过感知电流计电流的大小来发出警报。

图13 轨道电路监测断轨示意图

2.3 光纤实时断轨监测技术

光纤实时断轨检测技术是使用贴于轨道上的标准单模光纤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该技术通过在光纤的一端接入波长为1550 nm的光源,另一端连接接收器。当钢轨发生折断时,光纤将随之发生破裂,光束将不能到达接收器,由此判断发生断轨[30],如图14所示。

图14 光纤实时断轨检测方法示意图

光纤既是传输介质,又是传感元件,且因光纤传输损耗小,因此可实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测量[31]。由于采用光信号为载体,不受电磁干扰,本质安全,使用寿命长,适于恶劣环境下工作。

其缺点是不易安装维护,如果遇到过大的外力或弯曲容易折断;遇到障碍物(例如钢轨接头、平交道口、道岔等)时,需要将光纤剪断,并采用短的桥接器绕过复杂的部分[2,25-26]。

2.4 超声波实时断轨监测技术

声波实时断轨检测方法如图15所示[32]。该技术通过在轨道的中部安装声波发生装置,左右两端相隔一定距离安装声波接收装置。当发射装置发出声波后,声波沿着钢轨向左右传播。如果遇到有裂缝或者断轨,接收装置接收不到或者接受到的信号明显减少,据此可以判定钢轨是否折断或者破损。相邻的声波发生装置共用一个接收装置,以声波发生装置发出的声波发射频率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发

射源。其主要缺点是声波遇到不同介质特别敏感,容易误报,而且传送的距离受限制,相邻的两个发射源以不同发射频率发射相同频率的声波,它们之间存在干扰和冲突[33]。

图15 超声波断轨检测系统原理图

兰州交通大学的任远等人[34,35]设计了一种实时超声导波断轨检测系统,并针对钢轨完整状态、断轨状态、列车占用状态、接收通道故障等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超声波探伤技术计算钢轨断裂位置及裂纹大小的仿真计算方法。

图16为南非railsonic公司生产的超声波实时断轨检测用传感器。它根据超声脉冲的频率、脉冲长度、脉冲时间间隔来识别信号信息。但是火车通过时剧烈的连续噪声会影响其探测有效信号信息,因此,当火车通过时,它会自动转为休眠状态,等火车离开后会再次启动[36]。

图16 超声波传感器

3 总结

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繁忙,特别是近10年来,国内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铁路的负荷日益加重,轨道线路状态恶化加剧;同时由于行车密度加大,可供检测维修作业的列车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这就使得传统的周期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钢轨快速、准确检测的要求。实时监测方法能满足实时动态轨况监测要求,但不能有效监测早期钢轨裂纹,这就需要们融合二者的优点,进一步去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史宏章, 任远, 张友鹏, 等. 国内外断轨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研究[J]. 铁道运营技术,

2010, 16(4): 1-7

[2] 杨东晓, 雷敬文, 方振欢, 等. 钢轨小型自动探伤车及其拓展平台[J]. 科研探索与知识创

新, 2011, 6: 108-109

[3] Clark R.. Rail Flaw Detection: Overview and needs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J].I ndepend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04, 37: 111-118

[4] 祝连庆, 孙军华, 董明利, 等. 钢轨高速探伤系统的研究[J]. 仪器仪表报, 2002, 23(3):

119-121

[5] 陈东生, 田新宇. 中国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发展[J]. 铁道建筑, 2008, 12: 82-86

[6] 彭良武, 黄信基.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检测(一)[J].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8, 6: 22-2

[7] 宋文伟译. 美国联邦铁路局研究结果. 钢轨缺陷在线高速检测[J]. 西铁科技, 2008, 8

[8] 龚佩毅, 杜新光, 匡俊, 等. 双轨白动探伤系统[P]. 中国专利: 201110297408.6,

2012-05-09

[9] 袁其, 刚顾青, 常卫军, 等. 用于检测城市轻轨钢轨的探伤车[P]. 中国专利:

201020636317.1, 2011-06-29

[10] 陈智军, 宣建青, 王平, 等. 基于漏磁信号的钢轨斜裂纹识别[J]. 无损检测, 2010,

32(11): 842-846

[11] Zhijun Chen, Jianqing Xuan, Ping Wang, etal. Simulation on high speed rail magnetic flux

leakage inspection [C].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I2MTC), 2011

[12] 马旺宇, 刘栋, 王迪, 等. 一种用于钢轨检测的便携式涡流探伤仪[P]. 中国专利:

200910022991.2, 2009-11-11

[13] 马旺宇, 刘栋, 赵文博. 一种用于钢轨检测的新型传感器[P]. 中国专利:

200920033614.4, 2010-03-24

[14] 马旺宇, 刘栋, 赵文博. 应用于钢轨检测的便携式涡流探伤仪的研制[J]. 机械设计与制

造, 2010, 2: 88-90

[15] 庄鑫, 张慧坤, 徐秀华, 等. 钢轨裂纹检测仪[P]. 中国专利: 201120083237.2,

2011-09-07

[16] Katragadda G, Antonio S, Earnest D, etal. Transverse crack detection in rail head using low

frequency eddy currents [P]. US: US 6,768,298B2, 2004-07-27

[17] Marino F, Stella E. ViSyR: a vision system for real-time infrastructure inspection. vision

systems: Applications, Vienna, Austria, 2007

[18] 官鑫, 赵智雅, 高晓蓉. 图像处理技术在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和分类中的应用[J]. 铁路计

算机应用, 2009, 18(6): 27-30

[19] Ze Liu, Wei Wang, Xiaofei Zhang, etal. Inspection of rail surface defects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C]. Informatics i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CAR), International Asia Conference, 2010 2nd: 472-475

[20] Limin Chen, Yin Liang, Kaimin Wang. Inspection of rail surface defect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system [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1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3793-3796

[21] 李清勇, 罗四维, 林杰, 等. 基于数字图像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P]. 中国专利:

201010203102.5, 2010-11-24

[22] 刘泽, 王嵬, 张广伟. 一种在线钢轨探伤的图像处理辅助检测装置及方法[P]. 中国专利:

200910236940.X, 2010-04-28

[23] 刘洋, 项占琴, 唐志峰. 激光超声技术在钢轨探伤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 10: 60-61

[24] Nielsen S A, Bardenshtein A, Laursen N K. Detecting rail defects [P]. US: US 7,516,662B2,

2009-04-14

[25] Semih K, Richard M, Richard P R. Broken rail detection[R]. Transi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Report 71, 2001

[26] 田铭兴, 陈云峰, 赵斌, 等. 实时断轨检测方法综述[J]. 兰州交通大学报, 2011, 30(1):

122-126

[27] 杜求茂, 张友鹏, 团铭兴, 等. 实时在线断轨检测方法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8(3): 123-126

[28] Holgate D J. Broken rail detection [P]. US: US 6,779,761B2, 2004-08-24

[29] Holgate D J. Broken rail detection [P]. EP: EP 126825281, 200-07-06

[30] Topalov, I P, Georgieva, M S. Investigation the possibiliti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fiber optic

detection of damaged rails [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SSE,2008

[31] J. Laferriere, G. Lietaert.. Reference guide to fiber optic testing volume 1 [M]. 2007

[32] Richar d P R. Acoustic rail-break detection demonstrationat MTA New York city transit [R].

Transi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Research Results Digest 76, 2006.

[33] Railsonic. Ultrasonic Broken Rail Detector overview [EB/OL].

http://www.railsonic.co.za/product.htm

[34] 任远. 基于超声导波的实时断轨检测方法研究[D].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2010

[35] 张友鹏, 任远. 基于超声导波的实时钢轨断裂检测方法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0, 11:

47-51

[36] Ultrasonic broken rail detector [EB/OL]. http://www.railsonic.co.za/product.htm

第二节钢轨基本知识.

第二节钢轨基本知识 一、钢轨使用规定 高速铁路正线、到发线应采用60 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他站线宜铺设50 kg/m钢轨。 200 km/h及以上高速客运铁路应选用u71MnG、强度等级为880~IPa热轧钢轨;200 km /h~ 250 km/h高速客货混运铁路应选用U75VG、强度等级为980 MPa热轧钢轨。其中,U代表 钢轨钢,71、75代表化学成分中碳平均含量为0.71%、0.75%,V代表钒元素,Mn代表锰元 素,G代表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钢轨应具备安全使用性能好、几何尺寸精度高、平直度好的特点,同时要求钢轨 的实物质量达到高纯净、高平直、高精度、长定尺,这就要求钢轨钢质洁净、韧塑性高、焊接性能 优良、表面基本无原始缺陷。 二、钢轨长度及断面尺寸 1.钢轨长度 高速铁路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100 m定尺轨,短尺轨长度为95 m、96 m、97 ITI 和99 ITI四种。.;,, ’2.钢轨断面尺寸 60 kg/m钢轨断面尺寸,如图2-1所示。

60 kg/m钢轨计算数据,如表2—9所示。 1.钢轨的化学成分(表2—10)

2.钢轨拉伸性能和硬度 钢轨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及轨头顶面中心线上的表面硬度值应符合表2一11的规定。 四、钢轨标志 我国钢轨生产厂家主要有攀钢、包钢、鞍钢和武钢四家,各厂家标志如图2 2所示。 钢轨标准规定,在钢轨轨腰部位需要采用两种标记,即轧制标志和热压印标志,同时还规 定了其他标识,如在轨端刷漆以及粘贴标签。 1.凸出标志 钢轨一侧轨腰上轧制的凸出标志顺序:生产厂标志——钢轨轨型(如60代表 60 kg/m)——钢轨钢牌号(如u75vG、u7lMnG)——制造年(轧制年度末两位)、月(如04代表轧年度为2∞4年,Ⅲ代表3月份轧制)。 2.凹入标志 钢轨另一侧的轨腰上热压印凹人标志的顺序:钢厂代码——生产年份——炉号——连铸流号——连铸坯号——钢轨顺序号——班别号。 各个钢厂的热压印标志不完全相同。 以攀钢为例说明,如图2 3所示。

钢轨探伤培训资料

钢轨探伤

钢轨探伤 一、探伤灵敏度 (一).探伤灵敏度的选择: 探伤灵敏度对于钢轨探伤仪的重要性,相当于准星对于枪的重要性。灵敏度可分为三层: 一层是以各种试块上校验的灵敏度,如GTS-60、GTS-60C加长试块,它是全路广泛使用的用于确定探伤灵敏度的一种方法。我们一般用轨头Φ4平底孔最高波的80%波高+6dB做为7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轨腰螺孔和3mm向上裂纹等高双波80%波高+3dB做为37°探头的探伤灵敏度;用GTS-60C试块底波80%波高+6dB或5mm水平裂纹和螺孔等高双波的80%波高+3dB做为0°探头的探伤灵敏度(前者用于探测钢轨纵向裂纹,后者用于探测钢轨水平裂纹,根据探测要求不同分别使用。例如:新轨地段主要使用前者探测轨腰纵向裂纹,老杂轨地段主要用后者探侧水平裂纹) 第二层是在不熟悉仪器使用性能和无缝线路地段使用的一种灵敏度。钢轨探伤小车抑制“关”,推行几步,待仪器草状波稳定下来以后进行调节,7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5~20%,37°和0°探头草状波最高点达到满幅度的10~15%,调整完毕后抑制放到“开”上,探伤灵敏度即定好了。 第三层是在普轨地段找一状态良好的钢轨接头(不能使用绝缘接头,叉趾叉跟接头,异型接头和轨面状态不良的接头)对设定不合适的探伤灵敏度进行修正,一般要求70°探头接头上一、二次波报全;37°探头孔波的80%提高20~25dB,做为37°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0°探头利用钢轨底面回波调节现场探伤灵敏度,轨底回波高80%,提高8~10dB,做为0°探头现场探伤灵敏度。 (二)、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 1.调整探伤灵敏度的时机很重要,我们通常调整灵敏度都放在钢轨探伤仪保养之后进行,这样有几点不好:一是错过了钢轨探伤仪最佳调整状态。仪器在线路上推行了一个月,各个探头保护膜都已经磨得很薄,有的探头架甚至发生了移位,许多部件都已松动,我们这时候调整仪器状态校验灵敏度并记录,得出仪器的各项数据都比较准确。相反,如果我们先保养仪器,后调整灵敏度,一方面探头加的油层普遍过厚,增加了耦合差,使探伤灵敏度下降;第二新保护膜未磨开,又增加了保护膜衰减值和表面接触不良补偿值,也会造成探伤灵敏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在试块上调整灵敏度,得出的探伤灵敏度往往偏高,现场无法使用。 2.探头架压力不够,造成探伤仪推行时探头接触不良,过接头或线路不平顺时探头反复跳动。原因 ①是探头架弹簧扭力不够; ②是前37°探头架上安装的新水刷毛太硬太密,向上托顶前翻板头; ③是探头架受过撞击,发生变形或翻板螺栓脱落造成探头倾斜移位,翻板上翘压力减小。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探头耦合不良,进而影响到探伤灵敏度。 3.水路阻塞。 下水不畅造成探头耦合不良,造成探伤灵敏度偏低。 4. .探头和保护膜之间耦合层太厚或有气泡,造成探头回波中夹有迟到波,声波中有声影区和大量声能被损耗而未进入工件,使灵敏度偏低。 5.人为因素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①探伤中不注意对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未根据探伤地段和时间段的不同修正灵敏度; ②是仪器带病上道,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 ③是小半径曲线地段,探头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仪器灵敏度偏低,值机人员未进行及时调整; ④是各种轨面状态不良地段,例如轨面鱼鳞伤、波磨、碎裂地段,显示屏出波杂乱,值机者为消除杂波,盲目降低灵敏度; ⑤小半径曲线轨面上涂有润滑脂,造成探头耦合不良,灵敏度下降,值机人员未及时调整。 6.气温对探伤灵敏度的影响: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林维正 1 原来裂缝深度检测方法 对混凝土浅裂缝深度(50cm以下)超声法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如图1所示的t c-t0法,图2所示的英国标准BS-4408法等,“测缺规程”推荐使用t c-t0法[2,3]。 上述方法中,声通路测距BS-4408法以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计算,而t c-t0法则以二换能器的中到中计算,实际上声通路既不是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距离,也不是中到中距离,“测缺规程”中介绍了以平测“时距”坐标图中L轴的截矩,即直线议程回归系数的常数项作为修正值,修正后的测距提高了t c-t0法测试精度,但增加了检测工作量,实际操作较麻烦,且复测时,往往由于二换能器的耦合状态程度及其间距的变化,使检测结果重复性不良。 应用BS-4408法时,当二换能器跨缝间距为60cm,发射换能器声能在裂缝处产生很大衰减,绕过裂缝传播到接收换能器的超声信号已很微弱,因此日本国提出了“修改BS-4408法”方案,此方案将换能器到裂缝的距离改为a1<10cm,这样就使二换能器跨缝最大间距缩短在40cm以内。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部分(表4.2.1)中,当边-边平测距离为20.25cm时,按t c-t0法计算的误差较大,表4.2.1中检测精度较高的数据处理判定值为舍弃了该两组数据后的平均值。条文说明第4.3.1条仅作了关于舍弃Lˊ<d c数据的提示,实际上当二换能器测距小于裂缝深度时,超声波接收波形产生了严重畸变,导致声时测读困难,这就是造成较大误差的直接原因。表4.2.1中未知数t c-t0法在现场检测中对错误测读数值的取舍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第4.1.3条指出:当钢管穿过裂缝而又靠近换能器时,钢管将使声信号“短路”,读取的声时不反映裂缝深度,因此换能器的连线应避开主钢管一定距离a,a 应使绕裂缝而过的信号先于经钢管“短路”的信号到达接收换能器,按一般的钢管混凝土及探测距离L计算,a应大于等于1.5倍的裂缝深度。 根据a≥1.5d c这一要求,如国科3表示,表1给出了相邻钢管的间距S值。 表1 检测不受钢筋影响的相邻钢筋最小间距S值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51-11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所有现场人员对于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冷静,头脑清醒。 2、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过程中,要防止二次伤害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3、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和人员撤离时间,决定撤离或是进入临时避灾场所。严禁救护人员在不佩戴呼吸器的情况下进入通风不畅的灾区抢险救灾。 4、戴上自救器后,人员应尽量匀速行走,呼吸要均匀。化学氧自救器在佩带过程中产生吸气干热、流口水等现象均属正常,在未到达可靠的安全地点前,严禁拿掉口具和鼻夹,以防有害气体中毒窒息。若使用压缩氧自救器,尽量不要频繁使用氧气增压按钮,以免浪费氧气,缩短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或进入避难硐室前,要留设指示方向或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在被困地点待救时,遇险人员应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为外界救援争取时间,并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提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在此期间,应只留一盏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7、营救伤员时,要牢记“三先三后”原则,即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8、平时要保证所有的抢险救援器材种类齐全、质量完好、功能可靠。急救箱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药品名称,防止出现误使用造成二次伤害。使用担架时,应先将受伤人员固定,护送人员前后步伐应一致,防止受伤人员摔倒。如现场无急救箱和担架时,可就近

基于sines准则的钢轨疲劳分析

《铁道机车车辆强度设计方法》 基于sines准则的钢轨疲劳分析 说明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姓名:XX 学号:2014210227 指导老师:米彩盈 日期:2015年5月11日

一.钢轨疲劳概况 在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中,疲劳的现象极为广泛,它普遍存在于每个承受反复荷载的结构中。疲劳潜藏于机械设备运转的过程中,它常常会造成加剧零部件的磨损和断裂,从而使机械零部件失效,使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因此疲劳特性是人们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钢轨是轨道的主要部件,它是轮轨接触中的直接承重部分,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巨大的压力,并将所承受的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钢轨还可兼作轨道电路之用。因此,钢轨的状态和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所以,国内外纷纷投入大量科研力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轮轨接触中钢轨的动力响应特征,并根据动力响应结果,预测钢轨寿命,指导工务部门对钢轨进行何时打磨、何时换轨等。 二.基于abaqus 6.10对钢轨疲劳应力的分析 2.1 钢轨的建模 为使钢轨轧制冷却均匀,要求轨头、轨腰及轨底的面积分配,有一个较合适的比例。根据我国对75kg/m钢轨断面尺寸在Auto CAD 中绘制钢轨的截面如下图1。根据已绘好的截面导入Pro/E中,根据0.65m的轨枕距装配如下图2。

图1 钢轨截面图图2 钢轨装配图 2.2 钢轨模型参数 为了发挥钢轨的性能,它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由动荷载引起的弹性挠曲变形;具有一定的韧性,以防止在动荷载作用下,发生折断或损坏;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车轮压陷或磨耗太快;其顶面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利实现机车的黏着牵引与制动力。我国用于轧制钢轨的材料有U71、U74、U71Cu、U71Mn、U71MnSi等,本次模拟疲劳应力选用钢轨材料为U71Mn,其弹性模量E=2.145E5MPa,伸长率δ=8%-10%,泊松比u=0.3,密度ρ=78kg/m3。 2.3 abaqus仿真分析 钢轨模型使用一对轨枕进行边界模拟约束,因此轨枕距中心截面为钢轨受力的危险截面,模拟CRH2车型中24t轴重荷载情况下,对建立好的模型选用C3D8R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并对钢轨进行四

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

第7期王建西,等: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915 劳进一步研究方向[5】.Ringsberg利用Coffin- Manson公式和SWT公式进行了疲劳裂纹的预测分 析[1].金学松等人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进行了 定性分析[6]. 影响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轮载和摩擦系数.分析这些主要因素对滚动接触疲 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规律,将有助于研究剥离掉块 和断轨产生原因,有助于确定预防性钢轨打磨的打 磨参数.同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微裂纹会闭合,提高钢轨的抗疲劳性能.而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还少见有文献分析过.本文通过对钢轨轨头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影响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减缓滚动接触疲劳的养护维修合理方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裂纹萌生阶段和扩展阶段.根据试验和工程实际,把钢轨中出现0.5mm裂纹时的疲劳寿命视为裂纹萌生寿命. 1钢轨应力应变分析模型 轮轨接触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斑的大小按Hertz理论计算,忽略了轮轨接触时塑性变形对接触压力和接触斑的影响.轮轨接触面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和转动使钢轨又承受了纵向力作用.假定轮轨接触斑处于全滑动状态,根据库仑摩擦定理:纵向力和法向接触压力成正比,这样纵向力分布可以通过法向接触压力计算. 为了反映群载作用下轮载之间的相互影响,先建立多跨连续梁模型,计算出前后两辆车相邻的2个转向架中最不利轮位处的位移钆和转角9;然后,利用子模型技术取最不利轮位所处的一跨钢轨建立子模型,把在连续梁模型中计算的位移和转角加到子模型两端面上,进行弹塑性状态下钢轨应力~应变计算.图1给出了轮轨接触子模型有限元网格.在轨枕支承点用弹簧模拟垫板、道床和路基的弹性支承.由于塑性变形主要产生在接触斑附近,为了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将接触斑附近一定范围的轨头进行细划分网格.在该模型中采用非线性各向同性随动硬化模型来描述塑性状态下应力一应变的关系[7]. 图1轮轨接触子模型有限元网格 Fig.1Finiteelementmeshforsubmodel 2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 2.1I临界平面法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 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其中,临界平面法是基于裂纹产生和扩展的物理观察基础上的,有很大优越性.但对于临界平面法中选何种物理量作为疲劳参量人们认识并不一致.Jang等提出了基于应变能的疲劳参数风[8] n=<仃。>△e/2+JArA)'(1)式中:<>为MacCauley括号,<盯。>=0.5(Io。I+盯。);盯。为裂纹面上的最大正应力;△e为裂纹面上正应变幅值;Ar和△y分别为裂纹面上剪应力幅值和剪应变幅值;J为材料参数. 把R一值所在的平面定义为临界面,也就是临界平面,是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平面.这种方法考虑 了平均应力对裂纹萌生寿命影响,把裂纹产生(临界平面上剪应力(应变))和扩展(正应力(应变))的物理量通过能量的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文献L93指出,尽管观察到裂纹在最大拉应力面上出现,但张拉型裂纹萌生寿命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相差比较大,剪切型裂纹萌生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应力分析表明,接触斑内多处于受压状态,裂纹萌生更多地是由于剪应力和剪应变所引起的.因此,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公式为 ,,!、2 B。=半(2Nf)26+r:y:(2NO¨。(2) U 式中:r:为疲劳强度系数;y;为疲劳延性系数;b为疲劳强度指数;c为疲劳延性指数;G为剪切模量;Ⅳf为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即轮载作用次数. 2.2静水压力影响系数  万方数据

铁路工务技术比武题库 探伤组汇总

钢轨探伤组题库(30题) 1、《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一条对探伤人员资质有何要求? 要按照GB/T9445和《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探伤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执机人员必须具有I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Ⅱ级探伤人员应不少于探伤人员总数的50%。 2、《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十二条对仪器检修人员有何要求? 仪器检修人员应具备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探伤人员技术资格,具有必要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仪器检修人员应实行考评制度,不合格者不应担任检修工作。 3、《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1.探头配置和推行速度 ⑴探头配置:探头配置应能保证从钢轨踏面上扫查时,声束所能射及部位的危害性缺陷都能被有效探测。要加强对轨头(包括内侧、中部和外侧)和轨底横向裂纹(核伤)的探测。除使用70°探头的二次波外,可使用一次波探测轨头核伤。 ⑵推行速度: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 4.《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道岔部位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每年入冬前,应加强对正线道岔曲基本轨的探测。

⑵.尖轨探伤时应注意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仪器探测区域为轨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 ⑶.高锰钢整铸辙叉应采用手工检查,钢轨组合辙叉应采用仪器探测与手工检查相结合。 ⑷.要定期对可动心轨进行探伤检查。 5.《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重点处所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在对接头、曲线、隧道、道口、桥梁等重点处所进行钢轨(焊缝)探伤时,要慢速推行,并注意观察波形显示,必要时要结合手工检查。 6.《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二条成段更换钢轨探伤工作基本要求? ⑴.再用轨应先探伤、后上道。成段更换钢轨或再用轨,在线路验交时,必须进行探伤,并在三个月内加强检查和监视。 ⑵.新钢轨上道后应及时进行探伤,发现伤损时,应及时上报技术(线路)科,并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逐级上报。 7.《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三条探伤灵敏度作业校对标准? 0°探头通道:反射法5mm水平裂纹当量; 穿透法136mm处φ6mm通孔或6dB底波降低。 37°(或35°至45°之间的其他角度,下同)探头通道:3mm螺孔裂纹当量。 70°探头通道:φ4mm平底孔当量。 8.《钢轨探伤管理规则》第三十六条焊缝探伤基本要求有哪些?

裂缝深度检测意义与特点

裂缝深度检测的意义与特点(宁波升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NCIT) 对应的仪器:上图: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CE-MATS) 下图: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SCU-PWT)

概述: 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土木、建筑结构,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老化、劣化现象(如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等)。同时,如果施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会加速结构的劣化,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失。为此,升拓检测历时10余年,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发了一整套针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结构的缺陷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该方案基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测试效率高、可靠性好、对结构无损伤等特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质量。该技术体系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 1) 裂缝深度; 2) 混凝土构件质量(强度及刚度); 3) 结构尺寸 4) 表面剥离、脱空及内部缺陷; 5) 岩体力学特性及分级测试 测试意义: 整个技术体系采用冲击弹性波作为测试媒介,并集成到测试设备中(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CE-MATS)。其测试精度和效率达到工程要求,已在国内外数百个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我们具有相关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并申请和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出口到日本等海外。 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土木、建筑结构,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干燥收缩、温度应力、外荷载、基础变形等),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缺陷或损伤现象。由于裂缝的成因、状态、发展以及在结构中的位置等的不同,对结构的危害性也有很大的区别。严重的裂缝可能危害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结构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些裂缝,如表面温度变化或干燥收缩引起的浅裂缝则无大的影响。此外,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在混凝土结构物中出现的裂缝,大多数在竣工后1-2年内已产生。如果这些裂缝处于稳定状态,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要小得多。此外,对于裂缝的修补,如裂缝充填(往裂缝中注入水泥砂浆或者环氧树脂等充填材料,以防内部钢筋锈蚀)和裂缝补强(裂缝表面粘贴钢板等)都需要在明确裂缝的状态、成因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因此,为了确定裂缝的状态、发展和成因,以及合理评价裂缝对结构物的影响,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案和时机,掌握其深度与其长度、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不同的是,裂缝的深度测试较之长度和宽度测试要困难得多,通常需要采用钻孔取样的方法加以直接测试。但是,钻孔取样的方法除费时费力,对结构也有一定的损害以外,对深裂缝由于取样困难往往难以测试。同时,对于裂缝的发展也难以监测,因此,采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裂缝种类允许最大宽度(mm)深度要求 例如,在《公路桥 梁养护技术规范》 (2004)中,对裂 缝深度做了如下规

应急演练注意事项

应急演练注意事项

一场完美的应急演练需要注意的点 一、演练准备情况 (一)演练策划与设计 1.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 2.演练目标是否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 3.演练目标是否已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的什么效果”。 4.演练目标设置是否从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能力角度考虑。 5.设计的演练情景是否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情况,且有利于促进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应急能力。 6.是否考虑到演练现场及可能对周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7.演练情景内容是否包括了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素,要素较为全面。 8.演练情景中的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是否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 9.是否确定了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系。 10.是否确定所需注入的信息及其注入形式。 (二)演练文件编制 11.是否制定了演练工作方案、安全及各类保障方案、宣传方案。 12.是否根据演练需要编制了演练脚本或演练观摩手册。

13.各单项文件中是否要素齐全、内容合理,符合演练规范要求。 14.是否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15.是否内容格式规范,各项附件项目齐全、编排顺序合理。 16.演练工作方案经过评审或报批。 17.演练保障方案是否印发到演练的各保障部门。 18.演练宣传方案是否考虑到演练前、中、后各环节宣传需要。 19.编制的观摩手册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并有安全告知。 20.人员是否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数量满足演练(事故救援)要求。 21.演练是否经费充分,保障充分。 22.器材使用是否管理科学、规范,满足演练需要。 23.场地选择是否符合演练策划情景设置要求,现场条件满足演练要求。 (三)演练保障 24.演练活动安全保障条件是否准备到位并满足要求。 25.是否充分考虑演练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 26.参演人员是否能够确保自身安全的安全措施。 27.采用多种通信保障措施,有备份通信手段。 28.是否对各项演练(事故救援)保障条件进行了检查确认。 二、演练实施情况 (一)预警与信息报告

裂缝检测报告范本

XXXX空心板外观检测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检测标准 (1) 三、检测方法 (2) 四、检测结果 (2) 4.1 裂缝测试结果 (2) 4.2 保护层厚度测试结果 (7) 4.3 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 (10)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10) 5.1 检测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I 桥梁检测照片.. (12)

XXXX空心板 外观检测报告 一、项目概况 桥中心桩号xxxx,上部结构为4跨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老桥修建于2007年,本次改建工程中在其两侧各增加两块空心板进行加宽,其中老空心板桥设计等级为公路II 级,加宽空心板设计等级为公路I级。 该桥施工完成后发现加宽空心板底板出现裂缝,受委托,我单位对该桥的裂缝情况进行现场检测。 二、检测标准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应备好防毒面罩和防护服。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随时注意现场风向的变化,做好自身防护。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范,避免发生伤亡。 (2)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 ①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前,必须穿戴好防毒面罩和防护服; ②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 ③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3)工程救援中注意事项: ①工程救援队在堵源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与事故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堵源工作的实施; ②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处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果; ③根据救援的性质,准备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 (4)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问题: 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特殊性和紧迫性,现场医务力量和急救的药品、器材相对不足,应合理使用有限的卫

生资源,在保证重点伤员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础上,兼顾到一般伤员的处理。在急救方法上,可对群体性伤员实行简易分型后进行急救处理,即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对伤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判,按轻、中、重简易分型,对分型后的伤员除了标上醒目的分类识别标志外,在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实行共性处理和个性处理相结合的救治方法。 ②因一些危险品对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所以应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 ③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将处理意见记录在卡上,并别在伤员胸前,以便做好交接,有利伤员的进一步转诊救治。 ④合理调用救护车辆。救护车辆。在现场医疗急救过程中,常因伤员多而车辆不够用,因此合理调用车辆迅速转送伤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救护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对危重伤员,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由救护车护送,对于中度伤员,可以实行几人合用一辆车。轻伤员可商调公交车或卡车集体护送。 ⑤合理选送医院。伤员转送过程中,实行就近转送医院的原则。但在医院的选配上,应根据伤员的人数和伤情,以及医院的医疗特点和救治能力,有针对性地合理调配,特别要注意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

金属表面裂纹涡流检测系统

!""#年第!"卷第$期测试技术学报%&’(!")&($!""# ($+, *总第$+期,-./0123.456752189627/06961556:;1.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文章编号BC#D C E D F F+*!""#,"$E"F#D E"F 金属表面裂纹涡流检测系统 张方H郭顺生H程松波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H湖北武汉F I""D I, 摘要B针对现实生活中由于金属裂纹引发的众多灾难性事故H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J灵敏度高而且 便于携带的金属表面裂纹涡流检测装置(该装置应用涡流探伤的基本原理H采用磁性材料H制作了一种精细 的涡流传感器H用于前端提取微弱的裂纹信号K后台应用单片机控制电路H处理提取的滤波J放大J L M N转 换等信号H最后由单片机驱动声J光报警H显示裂纹缺陷的相对大小H实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关键词B涡流检测K裂纹K传感器K交变磁场K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B O P!"#(C文献标识码B L 0Q R S T U R V T W XW Y8Q V Q Z V T X[7\]V Q^_R]Q‘W X6‘‘\Y W a 7b a Y R Z Q:a R Z cW Y7V Q Q S9R V Q a T R S d e L)f g h i j H f k l>m?i n m o i j H p e q)f>&i j r& *>s m&&’&t u i t&v@h w x&i H y?m h ik i x z o v n x w{&t O o s m i&’&j{H y?m h i F I""D"H p m x i h, 2|]V a R Z V B u i&v}o v w&h z&x}w m oh s s x}o i w n s h?n o}r{~o o i x os v h s!n&iw m on?v t h s o&t@o w h’H h!x i}&t n x@"’o h i}n o i n x w x z o"&s!o w h r’o o#?x"@o i w t&v}o w o s w x i jn?s ms v h s!~h n}o n x j i o}(O m o o#?x"@o i w h""’x o n w m o t?i}h@o i w h’&t o}}{w o n w x i j*q O,h i}h}&"w n h"v o s x n o o}}{n o i n&v@h}o&t@h j i o w x s@h w o v x h’n h n x w n t v&i w n w h w ow&j o w w m ot h x i w s v h s!n x j i h’(L@&i&’x w m x sx i w o j v h w o}s&i w v&’s x v s?x w x ns m&n o ih nw m or h s! n w h j o w&"v&s o n n w m o t h x i w n x j i h’n x i s’?}x i jt x’w o v x i j H h@"’x t{x i jh i}L M Ns&i z o v n x&i(O m o i H w m o v o’h w x z o n x$o&t s v h s!x n}o@&i n w v h w o}h i}w m o n&?i}E’x j m w h’h v@}o z x s o x n}v x z o iw&i x"h s s x}o i w n s h?n o}r{~o o i x o s v h s!n&iw m o n?v t h s o&t@o w h’x iw m o r?}( %Q\&W a‘]B o}}{w o n w x i j*q O,K s v h s!n K@?w h w x z o@h j i o w x s t x o’}K n x i j’o s m x" 在金属材料的使用中存在大量的断裂现象H特别是材料与构件的脆性断裂H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灾难性的事故H其中涉及舰船J飞机J轴类J压力容器J宇航器J核设备和各类武器等多方面(因此H断裂问题始终是研究各种材料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避免金属构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H除了要加强材料本身的强度以外H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隐患H在裂纹未构成威胁前检测出来(常用的导磁材料的表面裂纹检测方法有B磁粉检测J漏磁检测和涡流检测(磁粉检测的灵敏度高H但是难以对疵病进行定量H不易实现检测自动化H且对表面有涂层及潮湿的工件检测效果很不理想K漏磁检测由于采用直流磁化时无高频信号存在H故探头几乎没有零电势存在H给信号处理带来方便H但是对很窄的裂纹检测灵敏度不高H且磁敏元件易损H检测速度低(这两种方法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检测后的构件都必须作退磁处理(涡流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万方数据 G收稿日期B!""$E"’E C F 作者简介B张方*C+’!(,H女H硕士生H主要从事信息化安全H制造业信息化等研究( 通讯作者B郭顺生*C+#I(,H男H教授H博士生导师H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J制造业信息化等研究(

钢轨伤损检测方法的探究

钢轨伤损检测方法的探究 【摘要】钢轨损伤的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营的安全,本文着重介绍了钢轨无损检测的方法,并针对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漏磁检测方法,做了重点的介绍。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共同研究,推动我国钢轨无损检测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无损检测漏磁场有限元 我国铁路运营正在向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超期服役的钢轨数量很大,线路上的钢轨在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过程中,不免要产生各种损伤,如侧磨、轨头压溃、剥离掉块、锈蚀等,还有很多损伤在钢轨内部,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如钢轨头部存在冶炼中残留的夹杂和白点而引起的核伤,它可以造成钢轨横向裂纹及轨头断裂;由残留的带状组织而造成的轨头或轨腰的水平裂纹或分层,有时会使轨头或轨底劈裂即垂直裂纹;还有螺栓孔周边裂纹等。在现有提速重载的运输条件下,钢轨的损伤情况已越来越严重。若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找出并消除隐患,很多事故是可以提前避免的,铁路出现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大地降低。因此,提前进行钢轨的探伤对于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以前,钢轨生产厂商对钢轨的检测一直沿用的是利用抽样切片、打点的方式进行,它的缺陷十分明显。测量属于破坏性测量,造成大量的浪费。由于抽样检测的方法,会漏掉很多缺陷信息,致

使不合格产品出厂,对铁路的运行造成很大的隐患。 我国目前钢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磁粉检测法、超声检测法和漏磁检测法等。磁粉检测法需要打磨,费时费力,且只能够定性判断。超声波测厚仪需要清洗和耦合剂,是通过在罐底板上表面抽样检测,计算平均板厚,以判断腐蚀情况漏磁无损检测方法是建立在钢轨等铁磁性材料的高磁导率这一特性上的,它通过拾取被磁化钢轨缺陷处引起的泄漏到外部的磁场信号,再经信号处理装置得到与缺陷的形状有关的电信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检测钢轨表面及内部缺陷且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连续性、快速性的要求,所以,漏磁检测是目前新兴的钢轨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以不损害被检测的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材料的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能,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和结构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由于缺陷的位置不同,有内部的,表面的和近表面的;缺陷的形状和性质也不相同,有体积型的,也有平面状的;从被检测的状态来说,又可分为静态检测和运行中设备的在线实时检测等等。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可能给出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需 要研究一种原理简单,且能适应钢轨内部情况的检测技术。 漏磁检测的理论依据是铁磁性材料在外磁场感应作用下被磁化,在其缺陷处形成漏磁场。漏磁检测技术是利用磁场和缺陷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工作的。漏磁检测信号可以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准确检测出物体中的缺陷,并确定其位置、大小和性质。

注意事项及应急方案

注意事项及应急方案 (活动全场所有工作人员需保持各自手机开机以及电源充足,方便随时联系。每组工作人员都需有本组人员的联系方式,每组人员需要每人有其他任何一组人员的一个联系方式。) 一、活动前(8:00—9:30) 1)学生团体个性化路线展示以及旅游局代表,摄影协会,车协,旅俱展示在开场之前需要 走一遍过场。知道自己的展示顺序以及站位。同时也要求旅游局代表在9:00到达会场,在9:00到达会场,(事先安排催场组的人员要有表演者负责人的联系方式,8:55的时候就通知一次他们)而且要保证摄影协会展示的代表在13:30在场,车协和旅俱展示的代表15:40在场。 2)剪彩后若有放礼炮环节,展会开始前要指定好两名工作人员,并且教导如何使用礼炮。 3)展会开始之前安排好停车引导人员。尽量让参展的嘉宾,旅游局代表等可以把车泊到高 场附近,尽量靠近高场。如果真的在校内都无法停车,则选择到龙洞停车场。 4)每次需要主持上台(即舞台展示以及抽奖环节)之前半小时,主持人或者礼仪确认因事 无法到现场工作,让替补主持人代替其原有工作,替补主持人分别有一男一女。若其中一组礼仪还没准备就绪,及时更换其他班次礼仪代班。 5)考虑到天气变化的问题提前准备好防水布,主要用于音响、灯光设备的避雨。所以物资 组当天要时刻守住物资并且留意天气等变化。 6)若出现桌椅、帐篷、麦克风、红地毯等物资缺少,可向其他机构(北极星校学生会、 社联、经贸学生会等)借用。 7)若导航牌突然缺少,则安排工作人员为参展人员指明路向 8)要在前期准备阶段准备好预备目录牌,数量约为8个,在缺少目录牌的展位换上预备 目录牌,并写上该展位的号码。

10.用钢轨探伤仪探测钢轨水平裂纹

钢轨探伤工初级工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10) 试题名称:用钢轨探伤仪探测钢轨水平裂纹 考核时间:20分钟。 一、鉴定站准备 1.材料准备 (1)耦合剂:黄油(或凡士林、润滑脂)1盒、水10升、机油500g。 (2)棉纱若干。 (3)砂纸若干。 (4)钢丝刷1把。 (5)书写板(每人1个)。 2.设备准备 (1)钢轨探伤仪1台(状态良好,水箱注满水)。 (2)GTS-60C试块2块。 (3)钢轨探伤仪备用探头1套。 (4)探伤用60kg/m钢轨5根, 每根长度为1.8m, 两端按标准轨尺寸钻孔,用夹板连接,其中有钢轨水平裂纹2处;引轨2根,每根长度为1m~1.5m, 一端按标准轨尺寸钻孔并用夹板与探伤用轨连接。 3.工、量、刃、卡具准备 (1)专用工具包1个。 (2)150mm活动扳手1把。 (3)150mm~300mm钢板尺1个。 (4)钢卷尺1个。 4.考场准备 (1)光照:自然光或照明设备。 (2)考位安静与外界隔离。 (3)面积不小于20m2。 (4)室温保持常温。 二、考生准备 (1)劳动保护用品、函数计算器及记录笔等。 (2)准考证、身份证。

钢轨探伤工初级工操作技能考核试卷(10) 试题名称:用钢轨探伤仪探测钢轨水平裂纹 一、技术要求 钢轨探伤仪、探头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TB/T 2340-2012中的有关规定,仪器调整状态应符合《钢轨探伤管理规则》中的有关规定。 二、考核要求 1.遵守考场纪律和考核时间,文明生产。 2.探伤灵敏度调整要在GTS-60C试块上进行。 3.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考试场地整洁,设备、工具及备品摆放整齐,工作服装穿戴齐全。 三、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5分钟。 2.正式操作时间:20分钟。 3.计时从________开始, 到________结束。 4.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不加分, 也不扣分。每超时1分钟, 从总分中扣1分, 总超时5分钟停止作业。 四、考核评分 1.考评人数:3人或以上。 2.评分要点:探伤方法正确,数据记录清楚,伤损判定准确。 3.评分程序:检查探伤方法,分析伤损判定结果。 4.评分规则: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考评员按考核评分记录表各自打分,取平均分数为总分,按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计算总分。 五、否定项 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应及时终止其考试,考生该试题成绩记为零分。 1.未按规定时间到达考场或擅自离开考场。 2.无准考证或其身份与准考证不符。 3.违反考场纪律,不听考评员指挥、利用通讯设备相互传送探伤结果及故意损坏机具等。

基于超声波的钢轨裂缝检测方法

基于超声波的钢轨裂缝检测方法 随着我国铁路向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方向发展,对轨道结构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钢轨作为轨道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将其传递到轨枕上,同时引导机车车辆车轮前进的功能。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还应提供较好的粘着牵引力。而铁路运营线上如果出现钢轨断裂就有可能造成列车出轨、倾覆等重大行车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及时检测并发现钢轨中存在的裂缝,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在钢轨中传导与衰减测量技术的新的断轨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端发射超声导波、中央接收的检测方式,此方法不易受到钢轨及道床的电气参数影响,在道床泄漏阻抗小等一些不适合采用轨道电路的区段可以替代轨道电路完成断轨检测功能,并能通过声波回波时间、幅值测定法估测钢轨断裂位置和裂纹大小。对列车运行时钢轨中声波频谱的特征提取还可以使其具备区间内列车占用检测的功能。为了阐明该方法的检测机理,本文详细分析了超声导波在钢轨波导管中的传播特性和铁路环境中激励声的特征,然后使用LabviEW编程开发环境设计了超声导波断轨检测仿真程序,完成了用户界面、信号生成、采集、断轨判断与报警、波形保存等各部分程序的编写。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仿真平台分别对轨道完整态、列车占用态和断轨态进行仿真,提出了断轨定位及裂纹大小确定方法,为该断轨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仿真依据。 1 断轨产生机理及超声导波断轨检测方法的提出 1.1断轨产生的机理分析 在轨道交通中由于钢轨自身材质的缺陷和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使得钢轨折断的现象叫断轨。最常见断轨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当有列车在钢轨上行驶时,钢轨在列车轮对的反复冲击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另一种情况是当轨道空闲时,受外界人为或自然灾害使一段钢轨缺失造成断轨。断轨发生后如不能及时发现将给铁

单晶炉常见应急事故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晶炉常见应急事故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事故: (一)停水 1)发生停水或水压报警时,先确认水压表是否偏低,水管和炉筒温度是否明 显升高。 1.快速提升晶体或籽晶,使晶体或籽晶脱离液面150mm。 2.关闭加热功率。 3.复位控制柜面板上单晶生长控制器,使其处于手动状态。 4.降低埚位到熔料埚位。 5.关闭埚转。 2)停水后水压恢复。 1.冷却水恢复供应时,监控水压,有异常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2.水压恢复时,炉内无严重氧化现象,熔体未结晶或已结晶但液面结晶小 于10分钟且石英坩埚未破裂,按加热功率开,调节功率到熔料功率。 3.启动埚转,设定为2转/分。 4.熔化结晶面,在此期间应密切炉内有无严重氧化现象,注意硅料液面熔 化情况,一旦发生严重氧化现象、硅液面下降,立即停炉并上报管理人 员。 5.待结晶全熔后,手动调节功率为引晶功率,温度稳定后,开始引晶。 3)停水后水压无法恢复,或恢复时熔体已结晶大于10分钟。 1.在熔体结晶15分钟时,快速提升坩埚,使坩埚顶起导流筒100mm。 2.停炉,充分冷却后拆炉 (二)停电 1)若炉子工作时,加热部分停电。 1.复位控制柜面板上单晶生长控制器,使其处于手动状态。 2.降低埚位到熔料埚位。 3.关闭埚转。 4.加热部分恢复时,若时间较短(液面未结晶或液面已结晶但小于10分钟 且石英坩埚未破),按加热功率开,将功率升至熔料功率。 5.启动埚转,设定为2转/分。 6.熔化结晶面,在此期间应密切注意硅料液面熔化情况,一旦发生硅液面 下降,立即停炉并上报管理人员。 7.待结晶全熔后,手动调节功率为引晶功率,温度稳定后,开始引晶。 8.加热部分恢复时,若停电时间较长(液面结晶已经大于10分钟或石英坩 埚破裂),快速提升晶体或籽晶,使晶体或籽晶脱离液面150mm。 9.在熔体结晶15分钟时,快速提升坩埚,使坩埚顶起导流筒100mm。 10.停炉,充分冷却后拆炉。 2)若炉子工作时,加热电源、控制电源同时断电。 1.立即关闭抽空阀门。 2.手动摇手柄降低埚位使晶棒与硅液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