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与评价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与评价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与评价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与评价

――2009 ?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引领。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精

神资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中国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和评价,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探索影响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08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6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

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与前15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8,000份,截止10月15日共回收问卷6,009 份,其中有效问卷5,920份,有效回收率为%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 % 4% % %

2% % %^ %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0%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 呀口%从企业经济类

型看,国有企业占%,有限责任公司占%股份有限公司占%私营企业占%外商

①以上6家部门为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起成立单位。

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 %股份合作企业占%集体企业占% (见表1、2)。

45?54岁占44%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 %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 % 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 %为经济类的占%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 党委书记的占%其他职务的占% (见表3)。

表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表2调查样本中制造业基本情况(%

制造业细分

%

制造业细分

%

1 农副食品加工业

16

化学纤维制造业

2 食品制造业

17

橡胶制品业

3 饮料制造业

18 塑料制品业

4 烟草加工业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 纺织业

2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2 金属制品业

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3

通用设备制造业

9

家具制造业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 造纸及纸制品业

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为岁,

其中55岁及以上占% 44岁及以下占%

农林牧渔业 米矿业

制造业(详见表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行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东部地区企业 中部地区企业 西部地区企业 东北地区企业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注:1、其他行业包括: 2、东部地区包括: 中部地区包括 西部地区包括 东北地区包括 经 济 类 型

生 产 状 况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内资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上市公司 盈利企业 持平企业 亏损企业 超负荷生产企业 正常运作企业 半停产企业 停产企业

出口型企业 非出口型企业

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

京、津、 曰、豕、 渝、蜀、 辽、吉、 冀、沪、苏、浙、闽、鲁、粤、桂、琼 11省(市、自治区);

皖、赣、豫、鄂、湘 7省(自治区); 黔、滇、藏、陕、甘、宁、青、新 10省(市、自治区); 黑3省

表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认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征,同时也认为

注:由于存在跨专业和职务兼任情况,因此所学专业和现任职务比例合计大于100%

敬业、实现自我价值、乐于奉献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本次调查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意识、冒险意识、机会敏锐性和挑战意识四个层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的自我评价。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重视创新,善于把握市场机会,而对自己在冒险和挑战意识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

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行为特征及企业发展的关系,调查显示,对企业家精神自我评价越高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这一职业角色的认同度越高,勇于承担风险和不断创新的意识越强,更乐于主动捕捉市场机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 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更具前瞻性;同时,对其所在企业的现状更为满意,企业的诚信度、综合绩效相对较好。

调查表明,外部环境对企业家精神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快速的技术变化和行业增长,对企业家精神影响更为显着,特别是对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冒险意识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政府职能转变、知识产权保护和人力资源环境改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也较为显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样的背景下,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探索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经营者们期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改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文化和社会舆论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和热情,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第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自我评价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次调查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创新意识、冒险意识、机会敏锐性和挑战意识②四个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企

业家精神的自我评价。

一、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价较高,比较重视研发和创新

关于企业经营者在创新意识方面的自我评价,本次调查设计了四个方面的问 题。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决策层重视研发和创新”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 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 %均值③为;

关于“在幵发新产品方面领先竞争对手”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 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 %均值为;

关于“决策层强调技术领先” 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

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

关于“企业战略注重探索和原创”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 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

(见表4)。

综合来看,企业经营者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价较高,均值达到

(1)创新意识,即重视研发和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冒险意识,即勇于冒险,敢于承担风险; (3)机

会敏锐性,即善于把握市场机会,决策具有前瞻性;

(4)挑战意识,即敢于挑战竞争对手,保持攻势。

为便于将调查结果数量化,本次调查关于企业家精神的主观评价指标都是按照同一规范设计的。这些问题要求企

业经营者对某一方面的说法,在“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中作出自己的选 择。这5种选项按照从5到1的顺序进行赋值,并计算选择每一选项的有效样本占总体有效样本的比例,以此为权重

来最后计算每项指标评分的有效样本平均值。 按照这种评分方法,中值是中性评价,均值在

3?5之间是正面评价,在

1?3之间是负面评价。以下情况类似。

企业经营者对创新意识自我评价的均值,是其四个分项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下同。

“比较同意”

④,明显高于

中值3,这表明多数企业重视研发和创新。

表4企业经营者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价

从不同分组看,关于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价,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规模 和所有制的企业经营者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女性、

55岁以上、高中以下、中小

型企业、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均值在?之间

表5)。

在创新意识的具体分项中,对“决策层重视研发和创新”这一说法,女性、 55岁以上、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者自我评价相对较高;

关于“决策层强调技术领先”这一说法,

55岁以上、高中以下、小型企业、

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者自我评价相对较高;

关于“企业战略注重探索和原创”这一说法, 55岁以上、高中以下、民营 企业的经营者自我评价相对较高;

关于“在幵发新产品方面领先竞争对手”这一说法,女性、 中以下、中型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者自我评价相对较高

6)。

表5创新意识的分值及分组比较

(见 55岁以上、高 (见表

股份有限公司③

有限责任公司④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⑤

注:P值表示群体间差异的显着性水平。p<,表示判断群体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是由误差造成。

可靠性为95%以上,P<则可靠性达99%以上,以此类推。LSD差异为组间差异。下同。

表6企业经营者对创新意识具体分项的认同程度及分组比较

二、对机会敏锐性的自我评价较高,善于捕捉市场机会

关于企业经营者在机会敏锐性方面的自我评价,本次调查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对“在市场竞争中采用积极主动的策略”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见表7)。

关于“在市场环境不确定时,战略决策更趋于谨慎”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

关于“决策层善于快速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

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

关于“决策层总能洞察别人所看不到的市场机会”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均值为。

综合来看,企业经营者对机会敏锐性的自我评价较高,均值达到,明显高于

中值3,多数企业经营者善于并且能够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

表7企业经营者对机会敏锐性的自我评价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谈谈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与认识

谈谈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与认识 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的压力如影随形,过高的失业率令人望而生畏,现实中种种残酷尖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大学生需有另谋出路的选择,而创业无疑是一种常 见有效的可以迅速摆脱无业游民寝食不安状态的选择。 但事实上,大学生创业很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创业要有明确可行的方向,能够制定详细理智的计划,知道有用武之地的能力和转瞬即逝的时机。这些意味着市场调查、产品分析、建设规模,工作安排、风险评估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要求一个人具备睿智、冷静、果断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燃烧的激情,还有合符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等等,或者这个人拥有具备种种因素的一个团队。显然,作为初初迈出校门的大学生,那些比找工作要困难些。身边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并没有坚定的创业意识,倾向于开个小网店,或者编些软件,写写书稿,或者租个铺位搞搞直销等,不是说他们的方式简单,而是有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未来蓝图,抱着浅尝而止,骑驴找马的心态,也许在开始就缺了些渴望与自信。一叶知秋,大学生创业荆棘满途,刚刚扬帆起航,有二十来岁的青春年华,有指点江山的无畏 冲动,但也只有这些,即使真的很有才华,世间的才华也分很多种,如果有天你成功了,也许可以说是你自己的事,若万一失败了,那绝不是你一人的事,社会关系牢缚滋生的责任情感注定你要负起更多,避无可避。或者,大学生做出选择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还需要了解 自己之所以为自己所牵涉的人与事,创业毕竟只是少数人玩的人生游戏,自己很可能不是那个例外。 从个人方面来讲,大学生创业或缺少学识或缺少经历,当然,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广泛的人脉也没有社会影响力,做事不能亦不可能干脆利落。或许已经听过不少讲座看了太 多励志的语言,但知道别人的故事不代表经历了他们的感受, 几乎所有的演讲都是功成名就 的主角自信洋溢地在镁光灯下完成,所谓君莫问封侯,一将功成万骨枯。况且时过境迁,白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接触马克思主义已经有好多年了,然而,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是模模糊糊,不过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对其了解之上也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在此我就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属于无产阶级的理论,这是我最为经常听到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的说法,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它在很多领域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各个方面上都推动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中国产生作用,在哲学上,它让中国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了世界,对各种规律都有了新的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中国有了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并让他们重新观察国家的命运,考虑自己的问题。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无产阶级拯救中国、统治中国的良好武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了我们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没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和飞快成长。在经济上,马克思主义给了中国的大量经济上的策略,在其引导下,中国诞生了邓小平主义,让中国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使中国成功走出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一切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突飞猛进的巨大动力。在科学社会主义上,最突出的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开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果,这让它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另外,我很青睐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辩证”二字。“辩证”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深刻的,是极其理想的。作为一个数学人,我们需要的、崇尚的也正是辩证的思想,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有理有据,是对的就是对的,能推到哪就只是到哪,绝对没有办点虚假与臆测。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就有数学的一部分,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它又与各门科学紧密联系,并给予了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的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来说,这一点对我们至关重要,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维护我们的利益,所以才会为人民大众所拥护,才会有那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来说,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事实求是,这是科学的,也是革命的,它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实实在在的理论才真正是有用的,真正能让我们的社会发展的。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也是很另我们期待的,那就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

我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

我认识的孔子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诸子百家.孔子》后,各个小组写的“我心目中的孔子”: 第一组:孔子是个有远大志向的苦孩子。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到19岁,母亲也过世了,这样的出生,这样的家庭,这样的遭遇,并不影响他树立远大的理想。孔子十五岁?志于学?,而且学无常师,好学不厌,哪里有名师他就想方设法前往拜师学习。孔子因为研究?周礼?很透彻,致使他二十多岁就很出名,他的孩子孔鲤鱼满月时,连国君都亲自送鲤鱼。鲁国国君的看重打通了孔子的仕途之路,可他的志向远大,不只是为了混一官半职,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立身立命。 第二组:勇于担当的孔子。 孔子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它向着有道的境界前进。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不再尊重周王朝,各诸侯国大欺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国内大夫争权,内乱不停,君不君,臣不臣,秩序一片混乱。孔子希望恢复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到普通百姓,层次分明,秩序井然。人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主张的政教伦理观念,社会一派祥和安宁。选定这一目标之后,即使很多人讽刺他,挖苦他,甚至阻挠他,他也从不动摇过,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总之,这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一生永远的追求。 第三组:追求平等民主的孔子。 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作为老师,孔子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与弟子平等相处。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他年轻很多,但他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总是鼓励弟子们畅所欲言,

在《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鼓励弟子们各言其志。开始弟子们不敢说,他以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来打开弟子们的话匣子。他说:?当仁不让于师?,就是说,只要合乎?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要谦让。这是师生间的平等。他的弟子三千,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国家,只有少部分来自社会上层,大多数来自平寒之家,他从不偏爱谁。他的表率作用,就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轻松和谐的气氛。 第四组:对学生充满关爱的孔子。 孔子教育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还关心弟子们的身心健康。冉耕德行很好,却身患恶疾。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口伸手去握住冉耕的手,说:?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哀叹不已。颜回操行卓越,可生活艰难,饮食不周,居住环境差,三四十岁头发全白而死。孔子反复叨念:?咦!天丧予!天丧予!?哭得很伤心。身边的人说?您哀伤过度了!他却反复问:?有恸乎!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不为这样的人哀痛,还为谁哀痛了?在卫国统治集团内讧中,率真忠厚的子路被剁成肉酱,孔子哀伤的程度可想而知。 第五组:好学的孔子。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也就是说,在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会有像孔丘这样忠厚诚实的人,为什么没有像孔丘这样博学多才的人呢?因为这些人没有像孔丘一样?学而不厌?的精神。当然,孔子的学,不只是学知识,而主要在人格修养,价值判断,思维能力等方面加强。孔子认为,如果仅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却没有良好的品格修养,就会做事没准则,狂妄,

我对创业的认识1(完成版)1

我对创业的认识 谈到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俞敏洪的励志演讲中的一个人生譬喻:人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呢,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痛苦,他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者都有用,这就是做人和成长的标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民曲线。但是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的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确永远见不到阳光了。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了。 我认为俞敏洪先生的这个比喻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需要志向!理想!目标!我们的生命需要激情,需要奋斗和拼搏!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大环境下的一分子,我们要有自己确定的志向并朝着这个志向不断地去努力去奋斗!我们还因该有自己特定志向下的确定目标并不断进取不断前进!在我看来,大学生创业若想取得佳绩,必须在创业前就找准定位,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是否真正在于创业,还是一时心头热。只有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才能成为奋斗的动力。真正适合创业的大学生应是思维活跃性不受拘束、有梦想、有奋斗激情的,而不仅仅是不安于现实工作,只有创业冲动的就行。当代国家所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正为我们的志向和理想提供了肥沃的萌发和生长的土壤! 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加入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在校大学生创业,即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于学习期间创办事业的行为。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由于他们作为学生的特殊身份,也受到了社会众多人的关注和质疑。 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发展的,允许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多元化、灵活化更加明显。当代大学生渴望通过创立自己的事业来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用一个大学生的话讲就是:“希望有一番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应该说这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与外界社会接触少,社会经验缺乏。这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创业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而不是狂热的冲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对于创业还只是处于理论认识阶段,对自身的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社会消费能力、市场前景缺乏理性了解。 在校大学生希望从创业指导课学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对创业的看法

我对创业的看法: 在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什么行业是新鲜到没人涉足的了,所以什么叫创业,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创造36行以外的行业(万事不绝对,有,但绝对稀有)!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36行以内的事业,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所做的。所以,结合自身实际出发的创业想法才是现实的,创业如同打工也是需要经验的逐步积累的,我觉得创业应该从小坐起,打个比方:如果你想经商,从开个小卖部开始也未必不叫创业,因为这个你原来没有做过,资金也不需要许多,你开创了属于你自己的小的事业,当然,仅限于此,完全不叫创业,你的目标应该是沃尔斯玛特这样规模的超市连锁,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大企业的发展都是需要资本累积的过程的,当然这期间就牵扯到了很多的问题,就像走过单行道所说的一些心理路程是必要的经历。我想创业本身是简单的,发展才是艰难的。我看过很多的创业论坛,有些人说小本买卖不叫创业,我并不这么看,很多白手起家的名人们最初的资本和我们并差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你所拥有的,他们最初做的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行业而矣,之所以他们会成功,把事业做大,最大的资本就是他们拥有的坚韧的性格,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与时俱进的思路。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从小做起,妄想一步登天是很难成功的,就如同买彩票中500W一样的概率!鸿鹄之志也要从练习基本技能开始。每个人的经历有限,所以各自的说法不一,目标也不一样,我说的比较小气,但道理基本相通,如果你要开公司办企业,我想也是要一步一步扎实做起!积累资本,积累经验,

男子汉大丈夫总有出头之日! 最后送你几句歌词:男儿当自强; 人的遭遇本不同,莫以成败论英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这也是我自己得以自勉的几句歌词,呵呵,拿出来共勉 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工作平静一段时间后,就期待改变。我的理想是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我于2007年离开公司,创立一个很小公司,主要做点子商务方面,一切业务紧张有序开展的时候,突然投资人发生了资金链断裂。我迫于生计压力,又返回了工作岗位,第一次创业就这儿夭折了。 现在仍旧潜伏在别人的公司里,但是创业的念头一直没有熄灭。由于工作关系,走过的地方、拜访的客户、接触的人都比较多,再加上平时喜欢琢磨,因此经常有些创意想法浮现出来。很多想法都没有时间细化,更没有时间做可行性分析,希望写出来,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帮我细化,最好帮我实现。可能有些想法比较幼稚,也请大家拍砖。 今天比较记忆深刻的事情有两件

孔子思想中对道的理解教学提纲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涵义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首先,几乎所有由“”构成的字都是动词。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所谓“隐居以求其态,行义以达其道。”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所谓“谁

谈谈你对创业的认识.doc

谈谈你对创业的认识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创业的主体是个人或者小规模群体;②、创业的关键是商业机会的发掘与把握;③、创业者的身份是资源配置者;④、创业需要创立新的社会经济单元;⑤、创业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转化为商品;⑥、创业是一个创造过程,具有创新性;⑦、创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增加财富,包括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创业的动机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4类:对成就的需要、对独立性的偏好、控制的欲望、改变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大学生创业是适宜的创业环境与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相结合的产物,但为什么会有大学生在本应认真学习的时候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们的动机有一定的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生存的需要。首先,由于经济的原因,一部分学生选择兼职。在打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具有创业素质的人会发现商机并且去把握它,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其次,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开始独立承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在他们中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业先行者。这部分创业者通常都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从事一些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较少的行业,对经济回报要求较低。 2.积累的需要。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相互关系和成长的需要会逐渐强烈。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或者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或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走上创业的道路。这个类型的创业者往往以锻炼为目的,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强。 3.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创造能力的觉醒时期,对创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同时所受的约束和束缚较少。另外,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他们往往更容易接触一些新的发明和学术上的新成果,或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成功的目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改变了自己的成功观念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4.就业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表现为需求不足,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了创业。 大学生创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别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和岗位。②、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提高大学生危机意识和拼搏精神。大学生在创业阶段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通过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的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并且从失败中可以吸取经验知道自己的哪方面知识不足,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补回所缺知识,最终为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做好准备。③、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不仅仅可以提高个人的人均产出和收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④、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高校创业氛围。大学生自主创业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打造创业文化品牌、举办创业成功者交流会和创业竞赛等途径,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作出了贡献。

论述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

论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以及礼乐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姓名:曹志华 学号:01 班级:101041C1 【摘要】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个认识和判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关键词】孔子礼乐思想儒家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政治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订《》《》,序《》,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何为礼乐 二、礼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顾名思义是指和。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时期,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作为各级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的基调。创始人——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和,对后来历代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礼乐的发展 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然而,先秦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一场天崩地裂的巨变发生了,在这场巨变中,“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宗法人伦秩序的破坏和紊乱标志着通过礼制而建立起来的政制模式的解体,史籍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严重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三)孔子对礼乐思想的继承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礼乐文化情有独钟,先秦儒家之所以能够对“三代”,尤其是对周公之“制礼作乐”进行系统的理智审查和深度的意义阐释,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他们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礼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成了昔日的记忆,正是在对昔日礼乐文化的追忆和思考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精神性价值和意义向人们呈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恰是礼乐规范秩序的被破坏而催生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思想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先秦诸子都是通过对崩溃了的礼乐秩序进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所谓“百家争鸣”则是根源于他们对传统礼乐秩序之精神实质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判断而已。 (四)孔子对礼乐思想的发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生活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的确没有另外制作新的礼乐,他无意于提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的规范性构想。在他看来,制礼作乐是圣人之事,而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自居。但他绝不是泥古不化者,他是思想家,是哲人,他提出:

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浅谈我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浅谈我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而我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则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核心的是创新、坚持和责任。 一、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作用是创新,创新精神就是创新职能的具体表现。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五个方面比较全面阐述了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精神。 1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生产消费者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新产品或赋予老产品以新的特性。任何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或欲望,而人们的需求或欲望是变化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断变化的人的需求或欲望决定了任何一种产品都有一定的产品生命周期。因此,企业家的首要拥有的就是分析市场需求,界定产品概念,寻求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来源,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赋予老产品新特色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需求或欲望。 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有特色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着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合作创新四种实现方式。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是根据市场机会和企业自身现实优势或潜在优势相结合,选择相应的技术创新实现方式,解决企业技术创新来源问题,并以此为支撑,通过与创新资金、人力资源、组织体系、创新机制等协同作用形成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 3 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是以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提供新的满意为宗旨,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主要指潜在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特殊需求、新需求)是能否成功开拓新市场的关键。市场创新不以巩固已有市场份额、提高既有市场占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新高考新国学 2013-05-09 0947 5cc149a20102e5h8 人民日报学者论坛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王星光 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其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 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伊尹是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著称。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圣之时者”的评价。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相机行事、依时而定。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论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里的“无可无不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也可以说,孔子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依时而定。《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对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得最佳效果。《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绝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也从反面表达了要顺应时势而不要固执偏颇、任性僵化、一成不变的主张。 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

对创业的认识.doc

对创业的认识 创业,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创造事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可能是对每一个人最有吸引力的一个词汇了,每当听到有人说某某创业有多么的成功,每个人心里总是会激动的,想着原来创业这么简单啊,每个人都会摩拳擦掌的想去试一试,并大多数人都坚信,如果自己去做的话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觉得大概自恋是每一个人的共性,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子。其实有许多的大学生在学校时就开始创业,虽然我自己并没有创业,但是周围多多少少有一些同学有这种想法并且已经付诸行动了。 在我看来,创业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要有一个计划,要有目标,没有目标那么一切的一切到最后都是个空,首先要有一个计划,对于创业之后要怎么做,做什么,怎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等等,这些事情是要再创业前就做好的,这样才能避免创业后的太多失误。并且在计划时对市场有一个调查,需要有敏锐的鼻子嗅出市场中有前景的项目,制订合理计划,但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仅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社会中学习,根本无法了解到外面世界的许多变化。极度缺乏社会经验的我们,有时无法在市场中找到一条创业的道路 还有我们在创业时还需要寻找合伙人,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太过弱小,所以同伴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了解他,不要简单的看一个人觉得好,就放心的合作,看看他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团队,能不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帮到自己,并且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搞好关系,建立起自己的智囊团队,这样就不怕任何的外来的竞争压力 其次就是管理,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成熟期,一个好的管理方式会促进自己创业的发展,并且刚开始的时候管理偏重于物质,管理的好了,那么赚钱是迟早的事情。 还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创业者面对挫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且要有足够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每个人都想事业成功,但在奋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这些艰辛不是用话语就能一下说清楚的,要想自己创业,必须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当各种困难来临的时候,要学会面对失败,失败可以导致一个人丧失奋斗的自信心,甚至让人无法接受现实。面对这些,创业者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心理准备,就能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有可能度过难关,这样才可以走出失败的阴影,继续奋斗下去。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001]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杰出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而他与学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今天的教育者着力追求的目标。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次执行局会议讨论,正式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一次全面的认识。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束修是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说愿意在孔子门下学习的,孔子都是不会拒绝的。所以,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人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有北方的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吴人子游。孔子不因弟子的出身、贫富、资质、国籍的差异作区别对待。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说明孔子门下的确是良莠不齐的,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化愚为智,化恶为善。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1],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 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