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陈力丹的专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1999 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20千字,六次以上印刷。2012年6月该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再版,255 千字。这次再版正文基本保持原貌,只在第七章第三节中增补了一小节“ ‘主动设置议程' 有悖议程设置论的本意” 。鉴于书出版于13年前,需要讨论十几年以来传播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舆论问题,书前添加了导言一和导言二,导言一主要阐述舆论的基本理念,导言二阐述了web2.0 条件下的流言、意见的流通。添加的一小节:“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本意【增补】由于近年来传播学被大力引入,一些传播学的概念在我国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要求传媒“主动设置议程” ,就被视为一种传播学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这样的简单移植,需要对理论本身理解正确,防止产生谬误。任何学术的、专业的话语,其能够成立,均有一定的条件或限定的使用范围,否则便成为谬误。然而根据生活经验,表述越简单的信息,越能够被传播。某一学术的或专业的话语被普及,常常会被省略掉必要的条件或忽略它得以成立的环境要求,于是产生专业术语的运用“不专业”的现象。我国强调大众传媒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于是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一些同行想到了“议程设置论” 这一理论假设,既然传媒可以对公众的议程产生影响,那么我们“主动设置议程” ,不就能够影响到公众想什么和说什么了吗!于是,“主动设置议程”就成为很多论述引导舆论文章的理论依据。

“议程设置论” 指的是什么?我们重申一下,郭镇之教授在很早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个理论假设论述的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客观产生的传播功能,不是传媒自身的主观的传播功能。一旦把传媒的议程设置视为人为的和有计划的、想设置什么就设置什么、想怎样设置就怎样设置,就与这一理论假设提出的初衷相悖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

Maxwell McCombs)和肖(Don aid Shaw)发现,在一定的区域内,有很多不同传

媒,不同的记者、编辑,他们各自根据自己对事实的选择标准采写和编排新闻,其

中总有一些是多数传媒和传媒人不约而同认为重要的,报道的时候被安排在报纸的首要位置或广电新闻节目的前几条。于是在这个区域的一段具体时间内,通过统计可以列出很多传媒共同认可的排名前几位的新闻(议程)。这样的排名,不是根据某一家传媒或某几个传媒人的设置就能得够得出的结果,也不是这个地区的权力组织刻意安排的结果,而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多数传媒和传媒人不约而同选择和相对共同关注的综合结果。

对于每个记者编辑来说,他在选择并加以报道新闻之时,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就一个区域内的众多传媒和传媒人带来的传媒议程的排序而言,则是每家媒体或每个传媒人都难以直接控制的客观的传播效果。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或结果:这种传媒议程的排序,与这个地区公众议程的排序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两者通常有一定的重合度。这说明传媒的总体议程设置会影响公众自身的议程设置。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这种重合度,例如人们关注和记忆事项的限度、传媒议程持续的时间、事项本身是否多数公众能够接触到,等等。

中国的传媒体制与美国差别很大。所有的传媒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些直接是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剩下的传媒无一例外,都必须挂靠在某个正式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之下;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的宣传部,每天下达各种宣传通知,要求重点报什么、如何报道,告知不能报道,对某些具体新闻的报道如何把握好分寸等等。这种情形下的传媒或传媒人在传媒上安排的事项(新闻)议程,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有些传媒报道的内容和版面位置(或广电新闻内容的排序)是不是传媒安排的,而是上级领导统一安排的,传媒和传媒人必须执行,不能违背。在信息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这种新闻传播(实质是宣传)体制下的传媒,其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十分有效,因为这是公众唯一的外来信息源。尽管如此,一些官员仍然认为传媒影响舆论的力度不够。这个时候读到“议程设置论” ,只看结论而不看研究过程和理论成立的条件,会感到颇为亲切:太有用了!于是,“主动设置议程” 成为一句常说的话,其实这与当初人家提出理论假设的内涵,基本不是一回事。

这种对传媒设置议程的认识,造成我们对该理论假设的进一步误读:似乎只要某个议程上了媒介,安排在报纸显著位置或广电黄金时段新闻节目的前几条,就会对公众想什么(即公众的议程)产生决定性影响。我们还习惯于通过统计受众的媒介接触率来判断传播效果,似乎只要接受了,就会有影响,接触越多影响越大。而接

触了哪些内容,这方面的具体统计很少。根据这种笼统的接触率统计,很难弄清楚是否由于具体的议程设置而造成舆论的变化。传媒刊播的内容,一般会对受众的议程产生影响,但我们强调的“舆论导向” ,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即希望现实的舆论呈现出引导者头脑里既定的理想图象,而议程设置论作为一种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它叙述的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各种不同的传媒无意中影响公众议程的一种传播功能,它应该是一种客观的传播效果。如果所有的媒体人和传媒,均主观地按照同一的要求来设置传媒的议程,经常有意放大或有意缩小、遮蔽某些社会公认的重要议程,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引导舆论的伦理。并非有效的就是道德的。希特勒说:“宣传的任务不在于正确与错误。我们不能客观地提供对我们不利的事实,而要把只有利于我们的事实反复强调,不遗余力地宣传。”戈培尔说:“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这些观点所以错误,就在于他们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颠倒了,认为“新闻就是政治性本身” 。陆定一就此批判道:“‘新闻就是政治性本身’就是把事实与其政治性的关系,头足倒置颠倒过来。……既然’新闻就是政治性本身' ,凡是有政治性的都可以算新闻,那末政治性的造谣、曲解、吹牛等等不是也就可以取得新闻的资格了么?” “这种说法不仅是不正确的,而且异常阴险,异常恶毒,竟是法西斯的‘新闻理论'基础。”(陆定一,1943)而马克思要求的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他说:“要求的手段既是不正当的,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马克思, 1 卷:74)一家媒体或一个记者仅就一个事项主动设置议程,算不上很大的问题,但若所有大众传媒均按照一个基调“主动设置议程” ,而不考虑这个传媒的议程是否是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那性质便是愚民了。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传媒必须首先尊重人民,当然包括尊重人民的意愿。只有在深刻理解、尊重人民意愿的基础之上,才谈得上领导人民奔小康。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胡锦涛同志说过:“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胡锦涛,2007)保障人民在这方面的权利,传媒的领导机关和其工作人员,就需要有制衡他们权力的监督权力,不能任由他们随心所欲“代表”人民主动设置议程来左右人民想什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了解真正民意和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以讨论的方式来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目录

导言一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传统社会的舆论

现代社会的舆论与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的数量

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舆论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

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舆论的形成:不同的学科视角..........

理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

公众总体

舆论环境

中国舆论场

舆论波

第三节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

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权力组织及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

第三章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 第一节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

反映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

舆论历史发展中的三种趋势与传媒

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

第二节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拷贝世界..............

感性世界与拷贝世界

人民自我观察之镜

榜样的力量

塑造媒介人物

媒介事件、准事件、宣传性现象

托马斯公理、自我充实性预言

瞬息即变的文化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议程设置论

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

大众媒介引发沉默的螺旋

图书出版合同常用版本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图书出版合同常用版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著作权人 地址乙方出版者 地址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甲乙双方就上述作品的出版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在地区以图书形式出版上述作品文本的专有使用权。 第二条 甲方保证拥有第一条授予乙方的权利。 如因上述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权益,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三条 上述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等应符合下列要求第四条 甲方应于年月日前将上述作品的誊清稿交付乙方。 甲方因故不能按时交稿,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日通知乙方,双方另行约定交稿日期。 甲方到期仍不能交稿,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甲方交付的稿件应有作者的签章。 第五条 乙方应于年月日产出版上述作品,因故不能按时出版,应在出版期限届满前日通知甲方,双方另行约定出版日期。 乙方到期仍不能出版,甲方可以终止合同。 乙方应按第九条约定报酬标准的向甲方支付赔偿金。 第六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第一条约定的权利许可第三方使用。 如有违反,另一方有权要求经济赔偿并终止合同。

一方经对方同意许可第三方使用上述权利,应将所得报酬的交付对方。 第七条 乙方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 乙方不得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不得对作品进行修、删节、增加图表及前言、后记。 乙方可以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增加图表及前言、后记,但改动结果应得到甲方的书面认可。 *第八条 上述作品的校样由乙方审校。 上述作品的校样由甲方审校。 甲方应在日内签字后退还乙方。 甲方未按期审校,乙方可自行审校,并按计划付印。 因甲方修改造成版面改动超过或未能按期出版,甲方承担改版费用或推迟出版的责任。 *第九条 乙方向甲方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标准为一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元每千字×千字+印数×基本稿。 或二一次性付酬元。 三版税元图书定价×版税率×销售数印数*。 最低印数为册。 第十条 乙方在合同签字后__日内,向甲方预付上述报酬的元,其余部分于出版后日付清。 第十一条 甲方交付的稿件未达到合同第三条约定的要求,而且甲方拒绝按照合同的约定修改,乙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甲方返还预付报酬的。

出版专业术语有哪些 出版术语是什么意思

出版专业术语有哪些出版术语是什么意思 出版术语标准是出版行业的基础性标准。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术语不统一 规范就无法实现信息对接;在生产过程中术语使用错误会导致严重事故。因此,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建有本专业的术语表。为避免出版领域对术语理解的偏差 所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在20世纪90年代新闻出版总署就把研制《出版术语》国家标准工作提到重要的日程,组织了《出版术语》工作组。 出版专业术语有哪些 出版 出版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是一个由编辑、复制、 发行三个阶段联结而成的有序的过程。 作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作品是指文学、艺术 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典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 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模型作品,等等。 编辑 编辑是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作 准备的工作,也被用于指称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或新闻、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系 统列中的中级职务。编辑活动的基本特点:第一,编辑活动是在一定的方针指 导下进行的;第二,编辑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是设计选择,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第三,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出版物的复制、发行作准备。 选题 选题是编辑在对采集到的信息作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读者需 要而提出的精神生产课题。 选题策划

围绕着选题开展的采集信息、思考、论证、组合等编辑劳动,即称为选题策划。这是编辑工作从酝酿到正式启动的标志。选题策划是编辑过程中发挥编辑创造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佳目标的最重要环节。选题策划须经过新生长点捕捉、总体构思、论证和决策、修订和优化等步骤。新生长点捕捉是依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努力抓住各种能生长形成选题的新点子。总体构思是将信息采集阶段获得的、经过筛选优化的一般社会文化信息,构筑成具体的选题设想。选题论证和决策,是分析判断选题设想转化形成出版物后能否为读者所接受,出版后能否取得双佳效益,从而对选题是否列入计划作出决定。修订和优化,是在实践过程中修改、完善选题设计,使它进一步提高,更具备可操作性,更适应市场需求。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以及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 组稿 组稿是编辑为使选题形成稿件而落实作者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工作的综合性活动。组织稿件是落实选题的重要环节,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物色好合适作者后进行约稿或征稿;二是为使稿件能够达到或超过选题设想的水平而与作者联系并开展一系列活动。 审稿 审稿指阅读审查作者的原稿,并对其作出评价和选择。我国出版界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我国出版社现行的审稿制度是三审责任制。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个担任。三审依照初审→复审→终审的次序循序递进;下一审级对上一审级负责并以本审级的意见为上一审级的审稿提供基础,上一审级对下一审级

2019年出版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共17页

2019年出版理论与实务(中级)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策划出版物选题,一般不需要考虑( )。 A. 出版物生产周期的长短 B. 出版物发行单位的数量 C. 目标读者的购买力水平 D. 出版物营销的方案 2. 选题计划一般不会( )。 A. 由国家有关部门制订 B. 由数家出版单位联合制订 C. 由单个出版单位制订 D. 由作者制订 3. 关于稿件送请外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审可以是根据出版行政管理的规定将稿件送交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B. 外审可以是出版单位将某些稿件送请有关专家审读 C. 外审是三级审稿制度的一部分 D. 外审的目的是对稿件作准确评价,避免错误,以提高出版物质量 4. 发稿时编辑不必做的工作是()。 A. 填写发稿单、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申报单 B. 填写装帧设计单 C. 填写征订单 D. 填写印制任务单 5. 图书辅文的作用不包括( )。 A. 保证图书的完整性 B. 强化图书的功能 C. 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D. 便于图书的印装 6. 期刊市场定位的基本要素包括内容定位、读者定位和( )等。 A. 风格定位 B. 编校定位 C. 审稿定位 D. 作者定位 7. 期刊栏目的作用不包括( )。 A. 使期刊眉目清楚、条理明晰 B. 使每期刊物的总篇幅符合要求 C. 使原本单独存在的各篇作品体现出内容或形式上的内在联系 D. 强化期刊的个性,吸引读者 8. 期刊编辑部在保持稿件储备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之一是( )。 A. 储备稿件的数量尽可能多 B. 储备稿件的类型要均衡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点(图书编辑)【圣才出品】

第二章 图书编辑 2.1 本章知识框架 2.2 大纲要求 内容包括: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工作。图书的辅文。图书的重印和再版。 审稿制度 外审 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稿件质量评价 审稿结论及稿件处理 签订出版合同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 编辑加工整理及其后续工作 审定发稿 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图书辅文的作用 图书辅文 图书辅文的种类 选择辅文设置 编辑与图书辅文 选择辅文作者 审读加工辅文 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图书重印与再版 重印的程序 再版的程序 重版率 图书编辑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三级审稿责任制的基本要求。 2.掌握初审的任务,能熟练作出对稿件的质量评价,形成规范的审稿意见并妥善处理。 3.熟悉复审的任务。 4.了解终审的任务。 5.掌握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手续和对外审人员的要求。 6.掌握出版合同的签订。★ 7.掌握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8.掌握对编辑加工整理的各方面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9.掌握对拟发稿件提交审定、送请作者复核的要求。 10.掌握校样处理的要求。

11.熟悉书稿档案的建立。★ 12.了解图书辅文的概念、作用。 13.熟悉图书辅文的种类。 14.掌握各类图书辅文的撰写要求和编辑在图书辅文方面需做的工作。 15.熟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16.掌握图书重印和再版的程序要求。★ 17.了解重版率的概念。★ 【说明】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二、考试内容 1.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基本要求。 2.三个审级的任务。 3.稿件质量的评价和审稿结果的处理。

2019年出版专业实务要点整理共44页文档

出版专业实务 (2019年版) 考试的重点,实际也就是编辑工作实务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工作程序和要点,以及相关的法律的、专业的政策性规定。这些内容实际上并不复杂,更没有太深的理论性问题,定义明确,不需要探究“为什么”,有的只是“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再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些,被分类归纳在各章之中,也就是考试大纲所提示的必须掌握的内容。不要把考试与实际工作相分离,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绝对有助于考试,但只有实际工作经验而脱离本教材的统一归纳,则完全不能应付考试。 考题的形式,一定要注意按要求答题(相对比较死板),如编辑加工、审稿、校对的答题形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书中凡涉及到公式的地方,一定要小心,公式要做到熟悉,会运用和计算。 凡涉及概念的地方,要记清楚概念,并要注意其表述的文字。 凡涉及规定的地方,应该和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贯通,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全书看起来分了图书编辑、期刊编辑、音像制品编辑、电子出版物编辑、互联网出版编辑(实际还有美术编辑)等等,其实关键的重点就在图书编辑这一部分,这里是基础的,其他编辑在此基础上能记住各自的特点就可以了。所有的都是编辑。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1.选题策划及其基本步骤。 概念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根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以及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 编辑工作在进入审稿缓解之前,通常都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和组稿三个环节。 按规格分,选题分为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 按重要性分,选题分为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 按制定时机分,选题分为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1.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 2.选题设计:在对各种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思具体选题的设计方案。 选题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1)捕捉性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 3.选题论证:选题策划不可缺少的步骤,是凭借集体的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诸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者对基本可以成立但还存在问题的选题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建议,以使选题达到更完善的程度。新闻出版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规定选题论证时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 4.选题优化: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有选题不断予以修改和完善 2.编辑需要采集信息的内容与采集方法以及信息采集的要求。 信息采集:指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作主内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1)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 主要包括: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物市场信息(包括出版物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2)采集信息的方法 主要包括: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媒体;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 (3)信息采集的要求 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知识梳理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编辑工作在进行审稿环节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一选题策划一组稿三个环V J'O 二、选懸策划的基本步骤 信息采集的方法: 1)出版物交易所调研 2)文献检索 3)关注大众传媒 4)人际交往 5)专业市场调查 第二节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 (1)主题设计:选择确左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信息 (2)体裁设计:确泄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形式: (1)书名设计 (2)篇幅 (3)开本 (4)装订样式 (5)版面形式 二、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设计: 1)作者的落实 2)时间安排 3)成本与定价预测 4)宜传计划 三、营销方案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 第三节选题立项 一、选题的申报 1)选题名称 2)提出选题的原因 3)选题形成的过程 4)主要内容 5)拟请的作者

6)落款 二、选题的论证 一级论证、分级论证 三、立项选题的管理 四、选题的优化 第四节选题计划 一、选题计划的内容与类型 二、选题计划的结构 三、选题计划的特点 四、选题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第五节组稿 一、组稿的方式 个别约稿、社会征稿、群体集稿 二、组稿的步骤 三、组稿的落实 第二章图书编辑 第1节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一、审稿制度 三审制 ?初审: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 职责: 1. 通读全稿、全面审查、研究书稿 2. 分析书稿优缺点,作出评价 3. 写审稿意见 ?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人员 职责: 1. 通读全部稿件 2. 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解决初审遗留问题 3?提交复审意见 ?终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致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 职责: 1. 审查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作出综合评估 2. 形成终审意见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可以增加审次和人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选题计划的内容一般分为“总则”和“(C )”两部分。 A.文字说明 B.分则 C.列题 D.财务预算 2.使一个好选题成为一部好作品的关键是(B )。 A.有大量的宣传投入 B.选择最合适的作者 C.编辑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装帧设计精美 3.要求编辑处理校样时(C )是不恰当的。 A.进行通读检查 B.处理校对的疑问和建议 C.誊录采纳作者的全部修改 D.调整图片、表格位置 4.图书辅文不包括( D)。 A.注释 B.参考文献表 C.封面宣传语 D.引文 5.下列句子中,专业名词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所颁规范的是(C )。 A.近年来,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B.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C.镭射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 D.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母婴传播的概率在90%以上 6.某图书先在甲出版社出版并重印一次,而后在乙出版社出版。乙社所出该书的版次和印次应标为(A )。 A.第1版第1次印刷 B.第1版第3次印刷| C.第2版第1次印刷 D.第2版第3次印刷 7.某期刊总社的下列行为中,不必报请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是(C)。 A.将两种同类刊物合并为一种 B.将一种中文版期刊改成中英文双语版 C.出版合订本 D.将一种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8.期刊市场定位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 A.内容定位 B.风格定位 C.读者定位 D.仓储定位

9.期刊编辑对每一期刊物都要进行( D)。 A.栏目设计 B.风格设计 C.专题策划 D.作品组配 10.期刊的编辑工作,不包括(C )。 A.在初校样上设法减少某篇文章所占版面 B.写作导引文字 C.统一全刊各篇文章的一级标题格式 D.统一全刊各篇文章所附参考文献表的格式 11.书刊的左右居中标题,如果标题长度已达到版心宽度的(A ),字间不再加空。 A. 1/2 4 6 8 12.选择书刊装订样式时,通常不会有( D)的做法。 A.经典着作采用精装样式 B.少儿图书采用平装样式 C.期刊采用骑马订装样式 D.教科书采用线装样式 13.根据图书性质选择书心用纸,适宜的是(A )。 A.文学类图书用胶版印刷纸 B.画册用字典纸 C.古籍用花纹纸 D.大、中型工具书用轻质印刷纸 14.下列纸张中,不属于特种纸张的是(B )。 A.花纹纸 B.轻量涂布纸 C.丝光铜版纸 D.象牙卡纸 15.关于核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初校样、二校样及以后的每次校样都需要核红 B.对同一份校样,校对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先核红还是先校对 C.无论之前出过几次校样,校对人员都必须将新校样与所有的历次校样进行核红 D.核红时不得使用色笔在校样上做标记 16.文字技术整理的作用通常不包括(D )。 A.弥补版式设计人员的疏漏 B.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 C.防止多人校对时产生的不统一 D.润饰文字 17.在文字技术整理中,对(A )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 A.和合图从单页跨到双页 B.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书刊中“文先图后” C.图注居于图片右侧 D.表题在表格上方,而图题在图片下方

京津沪三大人美社再版连环画之比较

京津沪三大人美社再版连环画之比较 如今,传统连环画收藏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一些出版社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纷纷再版重印一批连环画。对于连环画的再版,连环画收藏界的反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客观地讲,这些连环画的再版重印,一定程度上繁荣了连环画市场,丰富了连环画收藏版本,对复兴和发展中国传统连环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连环画爱好者重新引发了购阅、收藏连环画的兴趣。而在这次连环画再版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直以来居中国连环画出版龙头地位的三大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津美、上美)。下面笔者就把京、津、沪三大人美社再版重印的连环画从选题、版次、开本、形式、内容、印刷、装帧等方面作一粗浅的比较。 一、选题。京、津、沪三地再版的连环画选题丰富多彩,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绘制的连环画都有涉及;二是题材范围广,涵盖了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固这三地的人美社都是各自为政的,在题材的难免有撞车,如《虎符》、《夫人城》、《无双传》、《屈原》、《三千里江山》、《木兰从军》、《八女投江》、《铁道游击队》、《雪地追踪》等连环画就存在此现象。有的还出现同一出版社在同一系殒中也有重复题材,如上美版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系列第一辑和第四辑都选入了《木兰从军》。但反过来想想,这些连环画题材虽同,可出版及编绘者不同,风格也各异,等于是收藏了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读者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名家名作多,入选的再版连环画有的是根据名著编绘的,有的是各种名家精心绘制的,大部分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二、版次。人美、津美、上美目前出版的连环画中绝大部分是再版重印本(虽也有称第一版的,但实际上还是老版本重新印刷出版,笔者仍将其归入再版范围),一小部分是新版新印本,个别是用原版本的脚本重新绘制的重绘本,可是重绘本的总体质量不如原版本。还有这回再版不像以往,对原版本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增删和重绘。如上美版的《红岩》、《铁道游击队》、《黎明的河边》、《变天记》,人美版的《水浒传》等连环画曾几次再版重印,但都没有修改、增删和重绘的行为,而现行的再版本除对文字的繁简、图幅的宽窄等作必要的修订与调整外,基本恢复了初版的原貌。 三、开本。再版连环画的开本并不拘泥于初版时的规格,而是根据题材的不同和需要,采用了好几种开本。从已出版的情形来看,人美版有50开、48开、32开、24开、12开等6种开本;津美版有64开、60开、50开等3种开本;上美版有64开、50开、32开、16开等4种开本,开本中种类最多的是人美版的连环画。4 U$ S5 t4 w: q# z( |& q" { 四、形式。在形式处理上,再版本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专题式、系列式、连续式等,像如今电视片的流行形式。京、津、沪三大人美社都既有专题式,又有系列式和连续式,篇幅上短、中长篇均较齐全。上美版以系列式居多,且品种也最多。 五、内容。按照作品的不同主题内容,人美、津美与上美归类再版的连环画有:人美版《戏曲故事画库》、《连环画收藏珍品》、《五十年连环画收藏精品》、《古代故事画库》、《外国故事画库》、《现代故事画库》及《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津美版将再版的连环画大多统称为《精品收藏本》,其中又有《红孩子故事集》、《农村故事》、《义和团传说故事》等专辑,另外还有再版的《老小人书》、《聊斋志异》、《宋史》等连环画。上美版主要有《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珍藏·上海连环画》、《中国连环画精典系列》等,其中《上海连环画·精品》还包括了许多专题、系列和连续式的连环画专辑,至今已出版了30多种专辑,数量上名列前茅。《珍藏·上海连环画》则是按绘者分卷的连环画个人作品集,每集选择一部或数部代表作品,都是名家的上乘之作。* A' K! r: v7 Q6 s% T* @ 六、印刷。绝大部分再版连环画除封面是彩印的外,都是黑白印刷,只有人美版的《连环画收藏珍品》,从封面到内页全为彩色印刷。单从印刷质量的角度来衡量,大开本和精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