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均能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乙型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禽流感病毒系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某些亚型(H5、H7)对禽类有高致命性,但近年发现可传染给人。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

临床表现:1、禽类的表现:(1)潜伏期极不一致,从几小时到几天,疾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病鸡事先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可发生死亡。(2)症状变化多端,从隐性至致死性感染,取决于受害的禽种、年龄、病毒、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3)病鸡死亡前常表现精神沉郁、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肿头,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

2、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起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部分患者ALT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

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年月日时, 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B1.2 禽群发病情况: B1.3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x 100% B2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 )是(2 )否

B2.2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 (1 )是(2 )否 B2.3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 )是(2 )否 B2.4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B2.5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 )是(2 )否 B2.5.1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与发病场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 。 B2.5.3其大致情况 _________ 。 B2.6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 猪,_________ 。 B2.6.2野禽,具体禽种: ________ 。 B2.6.3野水禽,具体禽种: _________ 。 B2.6.4田鼠、家鼠: __________ 。 B2.6.5 其它:_________ 。 B2.7 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 )有,请回答: B2.7.1发病日期: _________ 。 B2.7.2病禽数量和品种: _________ 。 B2.7.3确诊/疑似诊断疾病: _________ 。 B2.7.4场主姓名: _________ 。 B2.7.5发病地点与本场相对位置、距离:___________ 。 B2.7.6投药情况:。

幼儿园流感防控应急预案3篇

幼儿园流感防控应急预案3篇 篇一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确保在发生流感疫情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组织领导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情况收集与上报。 幼儿园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园长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 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 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卫生保健人员)具体指导晨检,对疑似病例进行复检 各班幼教老师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幼儿园做好预防流感病毒知识的日常宣传、有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按照《传染

病防治法》的要求及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负责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传染的监测及环境消毒工作。 四、领导小组和各班级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园内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做好教职工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园内疫情调查,环境消毒工作。 2、各班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幼儿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园内、班内疫情调查和上报工作。 五、疫情的监测 各班幼教老师负责开展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向幼儿园汇报疫情。 六、疫情的报告 1、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2、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 七、疫情报告形式: 1、各班书面式向园长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直至疫情解除。 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八、应急反应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1 调查目的 1.1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发现和追踪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3 发现人传人的线索,并寻找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2 组织与准备 2.1 启动条件 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群众反映、媒体报道、疫情通报等途径获知本辖区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发生经省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证实的禽流感疫情。 (2)发现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4)发现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或需要开展调查的相关情况。 2.2 组织及实施 2.2.1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

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2.2.2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前往疫区指导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调查准备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消毒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背景资料收集 3.1.1当地地理、气象、人口等资料的收集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如地理位置、流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湖泊、河流、交通状况等)、气象资料(如年均气温、年均月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月降雨量、年均湿度、当年月均气温及月均降雨量及月均湿度等)、农林业(土地使用、农业种植、养殖业、野生动物、候鸟迁徙情况等)、人口资料(最新的人口总数、年龄别构成、流动人口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医院数量及床位数、学校数量等)、其它相关资料如特殊风俗及生活习惯等。 3.1.2历史及横断面相关资料调查

幼儿园疾病预防方案

幼儿园疾病预防方案 第1篇:幼儿园预防疾病应急预案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突发疾病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幼儿园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让幼儿食用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医脉通2014-02-20发表评论分享 文献标题:Epidemiolog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in China.文献来源:N Engl J Med 2014 Feb 370 6 :520-32 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21日,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其中2013年12月1日以后持续发病的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65例。2014年2月6日,NEJM 发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子健教授等关于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 2013年2月到3月间,我国确诊了第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本研究对每个确诊的H7N9病毒感染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2013年12月1日之前确诊的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确诊病例采用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等手段确定H7N9病毒的存在。获取确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接触史、病情时间轴等相关信息。对有疾病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监测7天,并采集有症状进展的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RT -PCR检测是否存在H7N9病毒。 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为H7N9病毒感染的139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岁-91岁),71%患者为男性,73%患者为城镇居民。确诊病例分布在我国的12个地区。9人为家禽从业人员,在可获得信息的131名患者中,82%有包括鸡类在内的活禽接触史。 共有137人(99%)住院治疗,其中125人(90%)患有肺炎或呼吸衰竭,现有数据的103名患者中有65名(63%)入住重症监护室。47人(34%)在疾病期的中位时间21天后院内死亡,88人出院,2例重症患者仍住院接受治疗,2例患者未入院接受治疗。 在4个家庭聚集性病例中,不能排除H7N9病毒人传人。除聚集性病例中的二代病例外,2675名患者密切接触者完成了监测,其中28名进展为呼吸道症状(1%),所有接触者的H7N9病毒呈阴性。 我国139例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研究发现 1.139例确诊病例分布在10个省和2个直辖市,主要在华东地区。大多数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特征为:年龄较大(平均年龄61岁)、男性(71%)、城镇居民(73%)。

幼儿园流感预防措施方案

幼儿园流感预防措施方案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influenza in kindergarten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幼儿园流感预防措施方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概述 我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这段时间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 都患有了,流行性感冒,一开始只有一两个孩子,后来他们又传染给了班里的同学。学校里有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大部分都 患了流行性感冒。所以我希望做一个关于预防流感病毒的宣 传单页,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有哪些措施。所以在这里我想咨询一下我们有问必答的专家希望,专家给我设计一份关于预防流感的宣传单页。 步骤/方法: 1 第一:已经患有了流行感冒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 己的流感传染给其他的同学。也就是说患者要注意不要和其 他同学脸对脸的说话,在打喷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手捂住口鼻,这样可以避免流感病毒蔓延到整个教室。 2

第二:学校在预防流感病毒期间也要做一些措施,在孩子放学之后一定要打开门窗让教室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流感病毒特别严重的时候要注意给教室内消毒,可以买一点84消毒液兑水稀释后喷洒在房间里。 3 第三:让孩子们讲究个人卫生,平常的时候要经常给孩子洗手。孩子经常穿的挺仙,因为一定要及时的换洗。给孩子们多设一些体育课,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注意事项: 孩子的抵抗力相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讲是比较低下的,所以说学校是流感病毒爆发的地方。老师一定要经常给孩子普及一些关于预防流感病毒的措施,让孩子有这方面的意思。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 摘要:背景2013年2-3月中国发生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截至4月17日,通过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揭示目前中国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方法分离出H7N9病毒者判定为确诊病例。对每个H7N9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其人口学特征、暴露史、病例时间表信息。对密切接触者实行7天医学观察,对有临床症状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RT-PCR检测H7N9病毒。结果82例确诊病例中,平均年龄为63岁(2~89),73%为男性,84%为城镇居民,病例分布在中国的六个省市。根据现有掌握的77例病例信息,4人为涉禽人员,77%有活禽接触史,其中鸡接触率为76%。82例确诊病例中17例(21%)死亡,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天,60例危重,4例临床轻症病例出院,1例儿童病例未住院。两起家庭聚集性事件中,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689例密切接触者中,1251例完成了医学观察,其中19例(1.5%)有呼吸道症状,H7N9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结论大部分病人感染H7N9病毒表现为重症,病例间均无流行病学关联。密切接触者中无实验室证据表明H7N9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不排除这两个家庭内有限的人际传播。 2013年2月-3月,中国东部地区首次发现人类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病毒,其临床特点是急性重症性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致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分析了2013年4月17之前报告的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总结了病例调查的初步结果,并继续追踪监测密切接触者,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调查。 方法 病例定义: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发布的H5N1病例定义的基础上,对此次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定义(附录S1,全文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见附录S2。

幼儿园中班健康主题教案预防禽流感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健康主题教案:预防禽流 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禽流感传播途径等基木情况。 2、通过看看、讲讲、等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知道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预防禽流感的图片。 2、预防禽流感图片若干张。 一、让幼儿看看收集的图片,自由讨论。 1、老师指着禽流感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些人怎么了吗? 2、他们生病和这些小动物有关吗?小动物生的是什么病呢?教师小 结:小动物生的病是禽流感,这是传染病,会传染给人 的。 二、讨论分析交流感想 1、那禽流感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有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是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它的特点:传播快,危害大。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直接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吸入当中的病毒颗粒。 2、发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感染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常见的为2?4天。患者呈急性发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C以上,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

者还会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 三、预防禽流感 1、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预防禽流感,保护自己呢?(幼儿自由讲述后老师出示小结图片加以小结) 老师小结: ?尽可能减少孩子与禽类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类的接触。 ?保持清洁。让孩子进餐前注意洗手,接触生肉、生禽或禽蛋后,必须再次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做菜时生食熟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使用同一块案板或同一把刀处理生肉和煮熟(或直接入口)的食物,彻底清洁接触生肉的器皿。生肉、生禽接触的表而和器具应清洁消毒,特别是熟肉制品不应直接放回到煮前所用的容器中,盛放生肉的容器清洁后方可盛放熟食。 ?鸡肉和鸡蛋要完全煮熟后才能吃,不在家庭屠宰、食用病禽或死禽。触摸病禽一定要戴手套或塑料袋;触摸病禽后要用肥皂洗手。 ?让孩子坚持锻炼身体,每周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四、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儿歌。 附儿歌: 勤洗手,勤漱口,喷嚏咳嗽把嘴捂; 多吃水果和蔬菜,鸡蛋鸡肉要煮熟; 外出穿戴要暖和, 回来换鞋脱衣服; 户外锻炼不可少, 身体健康防疾病。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精选版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 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 B1.2 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期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 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 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量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况 引进时 间 来源 *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 鸟病死数 量 与禽畜接触频 率** *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 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况 B2.4 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 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 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 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一】设计意图:一天中午小孩的午餐食谱是栗子炒鸡丁,李镜夹起一块鸡,还没入口就说了起来:“高老师,现在不能吃鸡了,有禽流感。”话一出口,孩子们便打开了话匣纷纷围绕禽流感说了起来,鉴于孩子对禽流感直接的感受和兴趣,也为了帮助孩子对禽流感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与孩子共同制定本生成活动。 认知活动:什么是禽流感 活动目标: 1、结合现状初步了解什么是禽流感。 2、培养幼儿对H7N9病毒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有关禽流感的图片,H7N9型病毒的图片,禽流感预防的VCD。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预防禽流感的主题: “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预防一种病毒,叫什么”(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

概念:有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是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特点:传播快,危害大 二、鸡鸭鹅是如何传染人的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人类直接接触受H7N9型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7N9型病毒都会受到感染。 三、观看H7N9型病毒的图片及工作人员如何加强卫生工作的。 四、看预防禽流感VCD 1、高度重视禽流感 2、科学认识禽流感 3、积极预防禽流感 五、鼓励幼儿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禽流感。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二】目标:1、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准备:新闻视频、图片、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播放视频(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

人禽流感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568生物技术通讯LETTERS IN BIOTECHNOLOGY Vol.24 No.4 Jul., 2013 doi: 10.3969/j.issn.1009-0002.2013.04.030 综述 人禽流感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任戈a,刘静b,景旭斌b,孙超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 校医院;b.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最近几年来,因禽流感病毒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年增多,人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止该病毒在全世界大规模流行,研究者开始重视对禽流感病原学特性、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研究与总结。我们针对人禽流感的研究进展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人禽流感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02(2013)04-0568-05 Epidemiology of Human Avian Influenza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N Ge a, LIU Jing b, JING Xu-Bin b, SUN Chao b* a. Hospital; b.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stnorth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sunchao2775@https://www.360docs.net/doc/649659124.html,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opularity of human avian influenza has resulted in different degree of economic loss in many countries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nd death rate of patient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prevent large-scale popular of the virus around the world, researchers have began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ying pathogenesis, clinical system, transmission rout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vian influenza. In this review we mainly summarize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avian in?fluenza as well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uman avian influenza virus; etiology;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即禽流感,是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一起发生的烈性传染病。这类病毒如果感染人,会导致呼吸道等相关症状的暴露,因此被命名为人禽流感,是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种病是由禽类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该病毒不但可以感染人,还可以感染猪、禽类及海洋哺乳动物等。 禽流感曾暴发过多次,然而关于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却较少。自香港在1997年5月确诊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感染并导致死亡的病例之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禽流感的人间疫情也相继发生,而且有较高的病死率[2]。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来,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例发生频繁,先后在15 个国家暴发,包括越南、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全球报告的病例数总计为535例,其中死亡316 例,病死率高达59.01%,病例大部分来自亚非大陆,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确诊病例共计40 例,其中26 例死亡,病死率高达65.00%[3-4]。禽流感病毒可能成为下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潜在毒株,因此加强对人禽流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禽流感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即甲型流感病毒属,其遗传物质为单股负链RNA,禽流感病毒与其一样。通常将禽流感病毒分为16 个H 亚型(H1~H16)和10 个N 亚型(N1~N10),这是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划分的。研究表明,任意一种H 抗原与任意一种N 抗原结合后都会形成一种血清亚型[5-6]。禽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对不同宿主的感染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一亚型不同毒株之间的感染能力也有较大差异。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及非致病性禽流感。它们当中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亚型主要有H5、H7、H9和H10,而以H5与H7亚型对人的致病力最强,特别是以感染H5N1 亚型的症状较为严重,病死率也相对较高,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方案

XX幼儿园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为有力地保障全校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园发展,维护幼儿园稳定,确保我园能够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坚决阻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和幼儿园的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此防控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成立我园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建立健全防控制度 1、每日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各班实施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做好幼儿健康监测数据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定期通风、消毒制度。每日教室、功能教室等场所要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室内消毒要做好记录。如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应按照疾控中心指导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零报告制度。 4、大型活动报告制度。 5、环境整洁制度。坚持每日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清扫,确保校园垃圾及时清理。 6、外出登记制度。幼儿园教育教师和幼儿节假日期间尽可能不要外出旅游,特别是不前往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地区。对外出人员,幼儿园要做好登记,并密切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 7、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流动食品商贩管理,对幼儿的购买行为要进行监督和教育,确保饮食安全。 8、外来人员禁入制度。我园制定详尽可操作的门卫制度,禁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登记身份信息或接见人到校外与其会面。 三、具体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做好H7N9传染病的防控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行为的推广活动,尤其是大力宣传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的常识。杜绝乱扔、乱贴、乱画、乱吐等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宣讲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和幼儿园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和配合和支持,形成群防群控的互动机制和良好氛围。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均能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乙型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禽流感病毒系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某些亚型(H5、H7)对禽类有高致命性,但近年发现可传染给人。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 临床表现:1、禽类的表现:(1)潜伏期极不一致,从几小时到几天,疾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病鸡事先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可发生死亡。(2)症状变化多端,从隐性至致死性感染,取决于受害的禽种、年龄、病毒、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3)病鸡死亡前常表现精神沉郁、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肿头,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 2、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起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部分患者ALT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 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2020年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方案及预防知识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方案及预防知识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本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本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局对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应急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李春凤组员:李志平 二、具体分工上级精神的传达、措施的制定、关于突发疾病的联络、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园内各班,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责任落实,园长,全面负责。对园内卫生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平时加强督责。进一步完善内园卫生防病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广泛工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和家长了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宣传煮熟煮透;饮用开水;食前便后洗净手;避免参加群体聚餐活动。 3、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为了避免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园认真搞好内园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死角,严把晨检和卫生消毒关;加强每日观餐制,食具每餐消毒,专人专用。 4、制定应急预案:本园幼儿或教职工,若有可疑病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教育局、防疫部门、当地政府),并进行消毒隔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6小时内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并同时报出疫情详细情况。 5、疫情报告: 1)、发现疑似病人应即送当地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控部门,并按要求消毒处理。要不漏1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一旦发现腹泻、呕吐、发热、疱疹病人,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隔离病人,并送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疑病人立即消毒处理。 2)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监督防控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表

流行病学调查表

————————————————————————————————作者: ————————————————————————————————日期: ?

附表1 流行病学调查表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情况 1.病例的首次发现单位(具体到科室): 1.1联系方式: (1)电话: (2)传真: (3)E-mail: 1.2发现时间: □□□□年□□月□□日□□时□□分 2.首次报告单位: 2.1接到报告单位: 2.2报告方式: □电话□传真□E-mail□网络直报□其它 2.3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 2.4报告疾病名称: 3.首次报告时,是否进行网络直报: □是□否 3.1若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单位为: 3.2报告时间: □□□□年□□月□□日□□时□□分 3.3 报告疾病名称: 二、病例一般情况 1.病例姓名: 家长姓名(若是儿童,请填写): 2.性别: □男□女 3.民族: 4.出生日期: □□□□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实足年龄:□□岁或□□月) 5.身份证号码:□□□□□□□□□□□□□□□□□□(或家长身份证号码) 6.户籍: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栋) 组(单元)号 7.现住址: 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栋) 组(单元) 号 8.学习或工作单位: 9.联系电话:(1)手机:(2)家庭电话: (3)其它联系人电话: 10.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教师□保育保姆 □餐饮业□商业服务□工人□民工□农民 □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 □待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其他 三、病例的发病与就诊经过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发病地点: □家中□单位□其他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前,是否自行服药: □是□否□不知道 3.1若自行服药,则服药种类: 4.请填写以下就诊情况: 就诊次数就诊单位就诊日期治疗天数诊断结果是否隔离入住院时间门诊/住院病历号转归第1次

幼儿园预防流行性感冒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预防流行性感冒 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全体教职工务必高度重视,抓好流行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确保我园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滋生和蔓延。为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二、采取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胡爱娟)、副园长(胡小兰) 副组长:园长助理(刘红梅) 组员:保健教师、保育组长、各班班主任 2、部门和各班务必搞好卫生工作。 3、加强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4、加强流行感冒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宣传力度。 5、个人生病必须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6、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报告同时送医院就诊,对确诊病例必须隔离。 三、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流行性感冒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感冒症状。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6、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8、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9、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连续三天的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四、操作流程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幼儿有无流感症状出现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有无流感症状出现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流感的疑各班老师,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健教师报街道医院、妇幼所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 后各班老 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保育员方可进班,医学观察,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外界环境导致发病之间的关联进一步了解。方法分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人感染H7N9病毒流行特征的特点、影响因素。结果收集我科室6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根据地区分布有3例死亡;根据年龄比较,≥60岁的有45例,≤60岁的有23例;根据性别:男性38例,女性30例;根据职业:离退休人员有22例,农民有26例,其他职业有20例;根据接触禽类史情况:确定与禽类接触史的有14例,剩余为不确定是否有接触史的有54例;根据按月份:3月21例,4月47例;比较发病至入院隔离时间:有33例入院时间明确,当天入院患者有11例,最长在12 d后入院;比较发病时间和检测时间:在进行H7N9检测中,有21例是在4 d内,47例在9 d内。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经过分析后,未能明确传染和流行特征。因此,需要对疫情加强监测,对自然、社会因素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nfection with the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and avian influenza H7N9 infection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onset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the prevalence of H7N9 virus in humans.Results A total of 68 cases of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 were collected in our department.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re were 3 deaths.According to the age,45 cases wer e≥60 years old and 23 cases were≤60 years old.According to the gender:38 males and 30 females;According to occupations:22 retired workers,26 farmers and 20 occupations in other occupations.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exposure to poultry,there are 14 cases of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birds and the rest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re is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54 cases;according to the month:March 21 cases,April 47 cases;comparison of onset to admission isolation time:33 cases of admission time clear,the day admission of patients in 11 cases,the longest in 12 d after admission;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detection time:in the H7N9 test,21 cases were within 4 d,47 cases within 9 d.Conclusion After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the infection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clea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role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Key words: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bird flu;Viruse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我国于2013年2月19日发生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并且也是世界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通過调查显示,在活禽市场等地方是导致人受到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1]。并且H7N9所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都较为独特[2]。所以,在病毒的来源、传播、发病机制等方面的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