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尊德中学 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西安尊德中学 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西安尊德中学 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西安尊德中学 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AB =5,20

3

AD =,AE ⊥BD ,垂足是E .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F 、BF .

(1)求AE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求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0°<α<180°),记旋转中的

ABF 为A BF '',在旋转过程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D 交于点P ,与直线BD

交于点Q ,若△DPQ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DQ 的长. 【答案】(1)4;3 (2)3或163 (3)2512525310103243

-、、103 【解析】 【分析】

(1)由矩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求解BD 的长,由等面积法求解AE ,由勾股定理求解

BE 即可,

(2)利用对称与平移的性质得到:AB ∥A′B′,∠4=∠1,BF =B′F′=3.当点F′落在AB 上时,证明BB′=B′F′即可得到答案,当点F′落在AD 上时,证明△B′F′D 为等腰三角形,从而可得答案,

(3)分4种情况讨论:①如答图3﹣1所示,点Q 落在BD 延长线上,证明A′Q =A′B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F Q BQ 从而求解DQ ,②如答图3﹣2所示,点Q 落在BD 上,证明点A′落在BC 边上,利用勾股定理求解,BQ 从而可得答案,③如答图3﹣3所示,点Q 落在BD 上,证明∠A′QB =∠A′BQ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BQ ,从而可得答案,④如答图3﹣4所示,点Q 落在BD 上,证明BQ =BA′,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在Rt △ABD 中,AB =5,20

3

AD =

, 由勾股定理得:2

22025

533BD ??=+= ???.

11

,22

ABD

S

BD AE AB AD =

?=?.

25

3

20

5

3 4.

AB AD

AE

BD

?

?

∴===

在Rt△ABE中,AB=5,AE=4,

由勾股定理得:BE=3.

(2)设平移中的三角形为△A′B′F′,如答图2所示:

由对称的性质可知,∠1=∠2.

由平移性质可知,AB∥A′B′,∠4=∠1,BF=B′F′=3.

①当点F′落在AB上时,

∵AB∥A′B′,

∴∠3=∠4,

∴∠3=∠2,

∴BB′=B′F′=3,即m=3;

②当点F′落在AD上时,

∵AB∥A′B′,∴∠6=∠2,

∵∠1=∠2,∠5=∠1,∴∠5=∠6,

,

AB AD

∴A′B′⊥AD,

'''',

B F D B DF

∴∠=∠

∴△B′F′D为等腰三角形,

∴B′D=B′F′=3,

2516

3

33

BB BD B D

''

∴=-=-=,即

16

3

m=.

(3)DQ的长度分别为

2512525

31010

3243

、、或

10

3

.在旋转过程中,等腰△DPQ依次有以下4种情形:

①如答图3﹣1所示,点Q落在BD延长线上,且PD=DQ,∴∠2=2∠Q,

∵∠1=∠3+∠Q ,∠1=∠2, ∴∠3=∠Q , ∴A′Q =A′B =5, ∴F′Q =F′A′+A′Q =4+5=9. 在Rt △BF′Q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93310BQ F Q F B ''=

+=+=.

253103

DQ BQ BD ∴=-=-

; ②如答图3﹣2所示,点Q 落在BD 上,且PQ =DQ ,∴∠2=∠P ,

∵∠1=∠2,∴∠1=∠P ,∴BA′∥PD , ∵PD ∥BC ,∴此时点A′落在BC 边上. ∵∠3=∠2,∴∠3=∠1,

∴BQ =A′Q ,∴F′Q =F′A′﹣A′Q =4﹣BQ .

在Rt △BQF′中,由勾股定理得:'2

'

2

2

,BF F Q BQ += 即:2

2

2

3(4),BQ BQ +-= 解得:258

BQ =

, 25251253824

DQ BD BQ ∴=-=

-=; ③如答图3﹣3所示,点Q 落在BD 上,且PD =DQ ,

∴ ∠3=∠4.

∵∠2+∠3+∠4=180°,∠3=∠4,149022

∴∠?

∠=﹣. ∵∠1=∠2,1

49012

∴∠=?-

∠. 1

49012

A Q

B ∴∠'∠?∠==﹣,

1

18019012

A BQ A Q

B ∴∠'?∠'∠?∠=﹣﹣=﹣,

∴∠A′QB =∠A′BQ ,∴A′Q =A′B =5, ∴F′Q =A′Q ﹣A′F′=5﹣4=1.

在Rt △BF′Q 中,由勾股定理得:223110BQ =+=,

25

103

DQ BD BQ ∴=-=

-; ④如答图3﹣4所示,点Q 落在BD 上,且PQ =PD ,

∴ ∠2=∠3.

∵∠1=∠2,∠3=∠4,∠2=∠3, ∴∠1=∠4, ∴BQ =BA′=5,

2510533

DQ BD BQ ∴=-=

-=. 综上所述,DQ 的长度分别为2512525310103243

-

-、、或10

3.

【点睛】

本题是几何变换压轴题,涉及旋转与平移变换、矩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第(3)问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画出各种旋转图形,依题意进行分类讨论;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识别旋转过程中的不变量,注意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简化计算.

2.已知如图1,在ABC 中,90ABC ∠=?,BC AB =,点D 在AC 上,DF AC ⊥交BC 于F ,点E 是AF 的中点.

(1)写出线段ED 与线段EB 的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将CDF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

090a α?

<

(3)将CDF 绕点C 逆时针旋转一周,如果6BC =,32CF =,直接写出线段CE 的范围.

【答案】(1)ED EB =,DE BE ⊥,证明见解析;(2)结论不变,理由见解析;(3)最大值22= 最小值32

2

=. 【解析】 【分析】

(1)在Rt △ADF 中,可得DE=AE=EF ,在Rt △ABF 中,可得BE=EF=EA ,得证ED=EB ;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四边形ADFB 的内角和为180°,可推导得出∠DEB=90°; (2)如下图,先证四边形MFBA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DCB ≌△DFM ,从而推导出△DM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得出结论;

(3)如下图,当点F 在AC 上时,CE 有最大值;当点F 在AC 延长线上时,CE 有最小值. 【详解】

(1)∵DF ⊥AC ,点E 是AF 的中点 ∴DE=AE=EF ,∠EDF=∠DFE ∵∠ABC=90°,点E 是AF 的中点 ∴BE=AE=EF ,∠EFB=∠EBF ∴DE=EB ∵AB=BC , ∴∠DAB=45°

∴在四边形ABFD 中,∠DFB=360°-90°-45°-90°=135°

∠DEB=∠DEF+∠FEB=180°-2∠EFD+180°-2∠EFB=360°-2(∠EFD+∠EFB) =360°-2×135°=90° ∴DE ⊥EB

(2)如下图,延长BE 至点M 处,使得ME=EB ,连接MA 、ME 、MF 、MD 、FB 、DB ,延长

MF交CB于点H

∵ME=EB,点E是AF的中点

∴四边形MFBA是平行四边形

∴MF∥AB,MF=AB

∴∠MHB=180°-∠ABC=90°

∵∠DCA=∠FCB=a

∴∠DCB=45°+a,∠CFH=90°-a

∵∠DCF=45°,∠CDF=90°

∴∠DFC=45°,△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M=180°-∠DFC-∠CFH=45°+a

∴∠DCB=∠DFM

∵△ABC和△C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C=DF,BC=AB=MF

∴△DCB≌△DFM(SAS)

∴∠MDF=∠BDC,DB=DM

∴∠MDF+∠FDB=∠BDC+∠FDB=90°

∴△D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E是MB的中点

∴DE=EB,DE⊥EB

(3)当点F在AC上时,CF有最大值,图形如下:

∵BC=6,∴在等腰直角△ABC中,AC=62∵CF=32,∴AF=32

∴CE=CF+FE=CF+1

2AF92

2

=

当点F在AC延长线上时,CE有最小值,图形如下:

同理,CE=EF-CF

32

2 =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旋转变换,用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构造并证明△B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一,矩形ABCD中,AB=m,BC=n,将此矩形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θ(0°<θ<90°)得到矩形A1BC1D1,点A1在边CD上.

(1)若m=2,n=1,求在旋转过程中,点D到点D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

(2)将矩形A1BC1D1继续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A2BC2D2,点D2在BC的延长线

上,设边A2B与CD交于点E,若161

A E

EC

=-

,求

n

m

的值.

(3)如图二,在(2)的条件下,直线AB上有一点P,BP=2,点E是直线DC上一动点,在BE左侧作矩形BEFG且始终保持

BE n

BG m

=,设AB=33,试探究点E移动过程中,PF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5

π;(2)

3

;(3)存在,63

+

【解析】

【分析】

(1)作A1H⊥AB于H,连接BD,BD1,则四边形ADA1H是矩形.解直角三角形,求出

∠ABA1,得到旋转角即可解决问题;

(2)由△BCE∽△BA2D2,推出22

2

A D

CE n

CB A B m

==,可得CE=2n

m

,由161

A E

EC

=-推出16

A C

EC

=,推出A1C=

2

6

n

m

?,推出BH=A1C=

2

6

n

m

?,然后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当A、P、F,D,四点共圆,作PF⊥DF,PF与CD相交于点M,作MN⊥AB,此时PF 的长度为最小值;先证明△FDG∽△FME,得到

3

3

FG

F

FM FE

D

==,再结合已知条件和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M和FM的长度,即可得到PF的最小值.

【详解】

解:(1)作A1H⊥AB于H,连接BD,BD1,则四边形ADA1H是矩形.

∴AD=HA1=n=1,

在Rt △A 1HB 中,∵BA 1=BA=m=2, ∴BA 1=2HA 1, ∴∠

ABA 1=30°, ∴旋转角为30°, ∵BD=22125+=, ∴D 到点D 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3055

ππ??=; (2)∵△BCE ∽△BA 2D 2,

∴222A D CE n

CB A B m

==, ∴2n CE m =,

∵161EA

EC =-, ∴16A C

EC =, ∴A 1C=2

6n m

?,

∴BH=A 1C=2

2

2

6n m n m

-=?,

∴4

2

2

26n m n m

-=?,

∴m 4﹣m 2n 2=6n 4,

∴24

2416n n m m

-=?,

3

n m =

(负根已舍去). (3)当A 、P 、F ,D ,四点共圆,作PF ⊥DF ,PF 与CD 相交于点M ,作MN ⊥AB ,此时PF 的长度为最小值;

由(2)可知,

3

BE n BG m ==

, ∵四边形BEFG 是矩形,

FG FE =

∵∠DFG+∠GFM=∠GFM+∠MFE=90°, ∴∠DFG=∠MFE , ∵DF ⊥PF ,即∠DFM=90°,

∴∠FDM+∠GDM=∠FDM+∠DFM=∠FDM+90°, ∴∠FDG=∠FME , ∴△FDG ∽△FME ,

FG F FM FE D ==

∵∠DFM=90°,tan 3

FD FMD FM ∠=

=

, ∴∠FDM=60°,∠FMD=30°,

∴FM DM =

在矩形ABCD 中,有

AD AB =

=3AD =, ∵MN ⊥AB ,

∴四边形ANMD 是矩形, ∴MN=AD=3,

∵∠NPM=∠DMF=30°, ∴PM=2MN=6,

∴NP=AB =, ∴DM=AN=BP=2,

∴2FM DM =

==

∴6PF PM MF =+=+ 【点睛】

本题考查点的运动轨迹,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弧长公式、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压轴题,中考常考题型.正确作出辅助线,正确确定动点的位置,注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题.

4.(1)观察猜想

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BC的中点.以点D为顶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则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_____;

(2)拓展探究

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图2,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

若BC=DE=2,在(2)的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直接写出AF的值.

【答案】(1)BG=AE.

(2)成立.

如图②,

连接AD.∵△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

∴∠ADB=90°,且BD=AD.

∵∠BDG=∠ADB-∠ADG=90°-∠ADG=∠ADE,DG=DE.

∴△BDG≌△ADE,∴BG=AE.…………………………………………7分

(3)由(2)知,BG=AE,故当BG最大时,AE也最大.

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270°时,BG最大,如图③.

若BC=DE=2,则AD=1,EF=2.

在Rt△AEF中,AF2=AE2+EF2=(AD+DE)2+EF2=(1+2)2+22=13.

∴AF=

【解析】

解:(1)BG=AE.

(2)成立.

如图②,连接AD.

∵△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

∴∠ADB=90°,且BD=AD.

∵∠BDG=∠ADB-∠ADG=90°-∠ADG=∠ADE,DG=DE.

∴△BDG≌△ADE,∴BG=AE.

(3)由(2)知,BG=AE,故当BG最大时,AE也最大.Z+X+X+K]

因为正方形DEFG在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G点运动的图形是以点D为圆心,DG为半径的圆,故当正方形DEFG旋转到G点位于BC的延长线上(即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270°)时,BG最大,如图③.

若BC=DE=2,则AD=1,EF=2.

在Rt△AEF中,AF2=AE2+EF2=(AD+DE)2+EF2=(1+2)2+22=13.

∴AF=.

即在正方形DEFG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AF=.

5.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角形的旋转”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两个等模直角三角形ABC 和DEC ,其中

90,2,2ACB DCE AC CD ?∠=∠===.

观案发现

(1)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①摆放,设DE 的中点是,F AE 的中点是,H BD 的中点是G ,则HFG ∠=______度; 操作证明

(2)将图①中的DEC 绕点C 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使点A C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其余条件不变,小明通过测量发现,此时FH FG =,请你帮助小明证明这个结论. 探究发现

(3)将图①中的DEC 绕点C 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

)

0180αα??

<<,

DEC 在旋转的过程中,当直线FH 经过点C 时,如图③,请求出线段FG 的长.

(4)在旋转过程中,在Rt ABC 和Rt CDE △中,始终有由,AC BC CE CD ⊥⊥,你在图③中还能发现哪两条线段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互相垂直?请找出并直接写出这两条线段.

【答案】(1)90;(2)证明见解析;(3)31BD =;(4)AD BE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运用中点的性质找到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

(2)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ABC 可知()ACD BCE SAS ???,进而通过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FH FG =;

(3)根据旋转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先求出BF 的长,再由BD BF DF =-即可求出BD 的长;

(4)根据旋转的性质及垂直的判定可知AD BE ⊥. 【详解】 (1)

,,90CE CD AC BC ECA DCB ==∠=∠=?,

BE AD ∴=,

F 是DE 的中点,H 是AE 的中点,

G 是BD 的中点, //,//HF AD FG BE ∴, AD BE ⊥,HF GF ∴⊥, 90HFG ∴∠=?;

(2)证明:如下图,连接AD BE ,,

由旋转可知CE CD =,90ECD ACD ∠=∠=?, 又∵AC=BC ,

()ACD BCE SAS ∴???,

AD BE ∴=,

F 是DE 的中点,H 是AE 的中点,

G 是BD 的中点,

11

,22

FH AD FG BE ∴==,

FH FG ∴=;

(3)解:由题意可得CF DE CFD CF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CD =1CF DF ∴==,

2BC AC ==,223BF BC CF ∴=-=

31BD BF DF ∴=-=,

G 是BD 的中点,31

DG -∴=

31BD BF DF ∴=-=;

(4)AD BE ⊥.

连接AD ,由(3)知,CF DE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D

∴F是ED中点,

又∵H是AE中点,

∴AD∥HF,

∵HF⊥ED,

∴AD BE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的的性质,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等三角形综合证明,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错因分析:(1)不能熟练运用重点的性质找到线段之间的关系;(2)未掌握旋转的性质;(3)不能将题目探究中的发现进行推广.

6.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将Rt△EFG斜边EG的中点与点A重合,直角顶点F落在正方形的AB边上,Rt△EFG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AD边于P、Q两点,(点P与点F重合),如图1所示:

(1)求证:EP2+GQ2=PQ2;

(2)若将Rt△EFG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两直角边分别交AB、AD边于P、Q两点,如图2所示:判断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是否存在什么确定的相等关系?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将Rt△EFG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α(90°<α<180°),两直角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BA、AD两边延长线于P、Q两点,并判断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存在何种确定的相等关系?按题意完善图3,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用证明).

【答案】(1)见解析;(2)PF2+FQ2=EP2+GQ2;(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F2+GQ2=PE2+FQ2.

【解析】

【分析】

(1)过点E作EH∥FG,由此可证△EAH≌△GAQ,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EH=QG,又PQ=PH,在Rt△EPH中,EP2+EH2=PH2,由此可以得到EP2+GQ2=PQ2;

(2)过点E作EH∥FG,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Q、PH,由此可证

△EAH≌△GAQ,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H=QG,又PH=PQ,在Rt△EPH中,EP2+EH2=PH2,即EP2+GQ2=PH2,在Rt△PFQ中,PF2+FQ2=PQ2,故PF2+FQ2=EP2+GQ2;(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E2+GQ2=PF2+FQ2,证明方法同上.

【详解】

(1)过点E作EH∥FG,连接AH、FH,如图所示:

∵EA=AG,∠HEA=∠AGQ,∠HAE=∠GAD,

∴△EAH≌△GAQ,

∴EH=QG,HA=AQ,

∵FA⊥AD,

∴PQ=PH.

在Rt△EPH中,

∵EP2+EH2=PH2,

∴EP2+GQ2=PQ2;

(2)过点E作EH∥FG,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Q、PH,

∵EA=AG,∠HEA=∠AGQ,∠HAE=∠GAD,

∴△EAH≌△GAQ,

∴EH=QG,HA=AQ,

∵PA⊥AD,

∴PQ=PH.

在Rt△EPH中,

∵EP2+EH2=PH2,

∴EP2+GQ2=PH2.

在Rt△PFQ中,

∵PF2+FQ2=PQ2,

∴PF2+FQ2=EP2+GQ2.

(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F2+GQ2=PE2+FQ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线合一,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1)发现

如图,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AB b =.

填空:当点A 位于____________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_________.(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

(2)应用

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3BC =,1AB =.如图所示,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CD ,BE . ①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线段BE 长的最大值.

(3)拓展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0,点P 为线段

AB 外一动点,且2PA =,PM PB =,90BPM ∠=?,求线段AM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答案】(1)CB 的延长线上,a+b ;(2)①DC=BE,理由见解析;②BE 的最大值是4;(3)AM 的最大值是2,点P 的坐标为(22)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 位于C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结论; (2)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AB ,AC=AE ,∠BAD=∠CAE=60°,推出

△CAD ≌△EA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BE ;②由于线段BE 长的最大值=线段CD 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

(3)连接BM ,将△APM 绕着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 ,连接AN ,得到△AP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PA=2,BN=AM ,根据当N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时,线段BN 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最大值为2+3;如图2,过P 作PE ⊥x 轴于E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a ,AB=b ,

∴当点A 位于C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BC+AB=a+b , 故答案为CB 的延长线上,a+b ; (2)①CD=BE ,

理由:∵△ABD 与△ACE 是等边三角形, ∴AD=AB ,AC=AE ,∠BAD=∠CAE=60°, ∴∠BAD+∠BAC=∠CAE+∠BAC , 即∠CAD=∠EAB , 在△CAD 与△EAB 中,

AD AB CAD EAB AC AE ??

∠∠???

=== , ∴△CAD ≌△EAB , ∴CD=BE ;

②∵线段BE 长的最大值=线段CD 的最大值,

由(1)知,当线段CD 的长取得最大值时,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 ∴最大值为BD+BC=AB+BC=4;

(3)∵将△APM 绕着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 ,连接AN , 则△AP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N=PA=2,BN=AM,

∵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

∴OA=2,OB=5,

∴AB=3,

∴线段AM长的最大值=线段BN长的最大值,

∴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AB+AN,

∵AN=2AP=22,

∴最大值为22+3;

如图2,过P作PE⊥x轴于E,

∵△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22,

∴P(22).

【点睛】

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最大值问题,旋转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点F为BE的中点,连接CF,DF.

(1)如图1,当点D在AB上,点E在AC上时

①证明:△BFC是等腰三角形;

②请判断线段CF,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将图1中的△ADE绕点A旋转到图2位置时,请判断(1)中②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1)①证明见解析;②结论:CF=DF且CF⊥DF.理由见解析;(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CF=BF=EF,根据

∠CFD=2∠ABC,∠ACB=90°,∠ABC=45°得出∠CFD=90°,从而得出答案;(2)、延长DF至G使FG=DF,连接BG,CG,DC,首先证明△BFG和△EFD全等,然后再证明△BCG和

△ACD全等,从而得出GC=DC,∠BCG=∠ACD,∠DCG=∠ACB=90°,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中线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1)①证明:∵∠BCE=90°.EF=FB,∴CF=BF=EF,∴△BFC是等腰三角形.

②解:结论:CF=DF且CF⊥DF.理由如下:

∵∠ADE=90°,∴∠BDE=90°,又∵∠BCE=90°,点F是BE的中点,∴CF=DF=1

2

BE=BF,

∴∠1=∠3,∠2=∠4,∴∠5=∠1+∠3=2∠1,∠6=∠2+∠4=2∠2,

∴∠CFD=∠5+∠6=2(∠1+∠2)=2∠ABC,

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ABC=45°,∴∠CFD=90°,

∴CF=DF且CF⊥DF.

(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DF至G使FG=DF,连接BG,CG,DC,∵F是BE的中点,∴BF=EF,又∵∠BFG=∠EFD,GF=DF,∴△BFG≌△EFD(SAS),∴∠FBG=∠FED,BG=ED,∴BG∥DE,∵△ADE和△AC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DA,∠DAE=∠DEA=45°,AC=BC,∠CAB=∠CBA=45°,

又∵∠CBG=∠EBG﹣∠EBA﹣∠ABC=∠DEF﹣(180°﹣∠AEB﹣∠EAB)﹣45°

=∠DEF﹣180°+∠AEB+∠EAB﹣45°=(∠DEF+∠AEB)+∠EAB﹣225°

=360°﹣∠DEA+∠EAB﹣225°=360°﹣45°+∠EAB﹣225°=90°+∠EAB,

而∠DAC=∠DAE+∠EAB+∠CAB=45°+∠EAB+45°=90°+∠EAB,

中学数学核心期刊名录

中学教学核心期刊名录数学中学数学月刊 数学中学数学教与学 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数学中等数学 数学通讯 数学教学 数学中学理科(数学) 数学数理天地(数学) E-mail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主办: 陕西师范大学 地址: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 邮编:710062 电话: 主编: 石生民 网址: http: E-mail:

《数学教学》(双月刊)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辑部 邮编:200062 主编: 张奠宙 E-mail: 《中等数学》(月刊)主办: 天津师范大学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师范大学甘肃路校区《中等数学》杂志编辑部邮篇:300020 主编: 庞宗显 数学竞赛核心期刊 《数学通讯》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等 地址: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 主编: 邓引斌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湖北大学等 地址: 湖北大学《中学数学》编辑部 邮编:430062 主编: 汪江松 E-mail: 《中学教研》,主办: 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社邮编:321004 主编: 张维忠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苏州大学等 地址:

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月刊》编辑部 邮编:215006 主编: 唐忠明 《中学数学研究》,主办: 华南师范大学 地址: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编辑部邮编:510631 主编: 曹汝成 《数学教学通讯》主办: 西南师范大学 地址: 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00715 电话: 主编: 陈贵云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教育学院等 地址:

2020-2021西安尊德中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2021西安尊德中学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给客人沏一杯茶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洗茶杯1分钟,找茶叶2分钟,烧水6分钟,接水2分钟,沏茶1分钟.完成这项工作,至少需要() A. 12分钟 B. 11分钟 C. 10分钟 D. 9分钟2.下面是某超市第一、三季度的饮料销售统计图,()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 A. 一季度 B. 三季度 3.计算560÷35时,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 A. 560÷7×5 B. 560÷5×7 C. 560÷7÷5 4.231×35中的因数35增加1,那么积增加()。 A. 2310 B. 35 C. 231 5.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 A. 110° B. 15° C. 75° 6.9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 A. 9平方米 B. 9公顷 C. 9平方千米 D. 900平方米 7.在“19□789≈19万”中,□里最大可填()。 A. 5 B. 4 C. 9 8.下面各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9.一只平底锅一次只能煎两条小黄鱼,用它煎一条小黄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煎3条小黄鱼至少需要________分钟;煎4条小黄鱼至少需要________分钟;煎5条小黄鱼至少要________分钟. 10.根据条形图中4个同学采集昆虫标本的个数回答问题.

①________采集的标本最多. ②王冬比李芳多采集________个. ③李芳比张军少采集了________个. ④4人一共采集了________个. 11.两条直线相交成________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2.要使□46÷4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填________。 13.下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条射线。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240000________240万 101010________101001 199×24________4800 20×810________200×81 15.在横线上填上“>”“<”或“=” 27457001________27457000 79800000________80万 650032008________7亿 24亿________ 2400000000 303公顷________ 33平方千米 4公顷________ 4000平方米 16.5□390≈6万,□里最大应填________,最小应填________。 三、解答题 17.以小胜大。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技巧

几何常见辅助线口诀三角形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线段和差及倍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线段和差不等式,移到同一三角去。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倍长中线得全等。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问题巧转换,变为三角或平四。 平移腰,移对角,两腰延长作出高。 如果出现腰中点,细心连上中位线。 上述方法不奏效,过腰中点全等造。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圆形

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 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联。 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 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 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 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 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 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 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 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 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 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 要作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 如图,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点E在AD上,求证:BC=AB+CD。

分析: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BC上截取BF=AB,再证明CF=CD,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另外一个全等自已证明。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BE与CD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明。自己试一试。 二、角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构全等: 如图,已知AB>AD, ∠BAC=∠FAC,CD=BC。求证:∠ADC+∠B=180 分析:可由C向∠BAD的两边作垂线。近而证∠ADC与∠B之和为平角。 三、三线合一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AB=AC,∠BAC=90 ,AD为∠ABC的平分线,CE⊥BE.求证:BD=2CE。 分析:延长此垂线与另外一边相交,得到等腰三角形,随后全等。四、角平分线+平行线: 如图,AB>AC, ∠1=∠2,求证:AB-AC>BD-CD。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举例如下: (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 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

(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 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 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

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组或两组相等线段位于一组对顶角两边且成一直线时可添加中心对称形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添加方法是将四个端点两两连结或过二端点添平行线 (7)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有平行线型(带平行线的相似三角形),相交线型,旋转型;当出现相比线段重叠在一直线上时(中点可看成比为1)可添加平行线得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若平行线过端点添则可以分点或另一端点的线段为平行方向,这类题目中往往有多种浅线方法。 (8)特殊角直角三角形

2018西安市小升初五大名校“名校面试真题

2018年西安五大名校小升初面谈真题 铁一中 1、如果你拥有了孙悟空的72变,你想变成谁? 2.、一堆y中找出v 3、打碎的花瓶碎片标号了,让找出其中的一片 4.、京剧问题,老师举旗子,孩子做动作 5、周总理外交:一个外国人在和周总理握手后,把擦手的手帕扔了,周总理也扔了,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6、做饭的过程 7、自己的优缺点! 滨河中学 1、自我介绍环节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介绍,根据面谈老师的要求,不需要的话直接进入面试话题环节。 2、给一段话,30秒背诵出来; 3、给一段古诗文背诵出来; 4、某一个节假日如何策划度过; 5、英文题目的对话 6、三十秒背一段论语~ 7、你怎么包容别人? 8、司马迁的故事唱首歌(艺术素养) 9、小明四人值日,值日的内容有扫地,擦黑板,摆桌子,拖地你如何分配?小明回家后发现灯没关,小明应该怎么办,至少说出两种? 西工大附中 1、请讲一个古人的故事关于时间的 2、在暑假里如何坚持你的学习习惯? 3、暑假安排是什么? 4、暑假你是如何放松的? 5、出去旅游的时候,你是打算多拍些人呢?还是多拍景色?为什么? 6、新学期你的学习计划是什么? 交大附中 1.画三个图形问哪个做窗帘用料多。 2.背诵元日,问诗词里个别字解释。 3.跟新同桌怎么相处? 4.你有什么特长,在初中里你怎么应用这个特长? 5、在照镜子的时候,请说出镜子里的你和本身的你有什么不同? 以一米的速度向远处走,请问镜子里的你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去移动? 以一米的速度向镜子平移,镜子的运动过程是什么? 尊德中学

1、你追星吗?追谁?如果不追那为什么? 2、请你用最快的方法将衣物拧干说出三种方法 3、给你一些句子让你复述 4、如果你是组长你们组即将参加听写大赛你该怎么办 爱知中学 1、介绍一处旅游景点 2、行程问题 3、英语小短文填空回答问题 4、请假条 益新中学 1、低碳出行的方式有几种,至少两种 2、自拟一句低碳出行的广告语 3、请用英语说下你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及优点 4、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什么?它的另外一个称呼是什么 5、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什么 6、随便说个杨万里的诗并背诵 7、如果军训的时候如果想家了怎么办? 8、在军训结束你要对小伙伴说什么? 汇知中学 1、你希望班主任是男的是女的 2、希望班主任教什么?性格怎么样? 3、举例一件雷锋事迹或名言 4、关于团队建设,你有什么贡献 西安外国语学校面谈问题 1、你知道西安有哪些文化名胜?做些什么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2、去博物馆研学。每三个人分为一个小组,途中有一位组员掉队了,你作为组长,会怎么做? 3、说说一个团队的重要性。 4、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吗 5、你有没有手机你用手机主要干什么? 6、做作业用手机查找答案,你认为这样你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7、手机对我们的影响? 8、背诵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并说明原因 9、用英语介绍语文老师 10、把一个鸡蛋从10层楼高扔下去,怎样做才能不被摔碎 西工大附中 1. 哪次生日对你最重要 2.你最喜欢的玩具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解题技巧,初中几何最值问题方法归纳总结

几何最值问题大一统 追本溯源化繁为简 目有千万而纲为一,枝叶繁多而本为一。纲举则目张,执本而末从。如果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费了力气却讨不了好。学习就是不断地归一,最终以一心一理贯通万事万物,则达自由无碍之化境矣(呵呵,这境界有点高,慢慢来)。 关于几何最值问题研究的老师很多,本人以前也有文章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归纳总结,把各种知识、方法、思想、策略进行融合提炼、追本溯源、认祖归宗,以使解决此类问题时更加简单明晰。 一、基本图形 所有问题的老祖宗只有两个:①[定点到定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定点到定线]: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由此派生:③[定点到定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④[定线到定线]: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⑤[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⑥[定线到定圆]:线圆之间,心垂线截距最短;⑦[定圆到定圆]: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余不赘述,下面仅举一例证明:[定点到定圆]:点圆之间,点心线截距最短(长)。 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证明: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即过圆心和定点的直线截得的线段AB、AC分别最小、最大值。(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上面几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图形,所有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转化成上述基本图形解决的。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圆与线这些图形不是直接给出,而是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的形式确定的;再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动点所在路径不相交而需要进行变换的。类型分三种情况:(1)直接包含基本图形;(2)动点路径待确定;(3)动线(定点)位置需变换。 (一)直接包含基本图形。 AD一定,所以D是定点,C是直线 的最短路径,求得当CD⊥AC时最短为 是定点,B'是动点,但题中未明确告知B'点的运动路径,所以需先确定B'点运动路径是什么图形,一般有直线与圆两类。此题中B'的路径是以为半径的圆弧,从而转化为定点到定圆的最短路径为AC-B'C=1。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期末试题(附答案)

D C B A B A C B A βββα αα第3题图2016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 A.和 B.谐 C.社 D.会 2.下面左边是用八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 的几何体,从上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图是( ) A B C D 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中能相交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 B.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 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α 与∠β 互余的是( ) 7.点E 在线段CD 上,下面四个等式①CE =DE ;②DE = 21CD ;③CD =2CE ; ④CD =2 1DE.其中能表示E 是线段CD 中点的有( )

1 乙甲N M P D C B A B ()D C A D C B A 第9题图B 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9.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AB =4,则该正方体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4 10.用度、分、秒表示91.34°为( ) A. 91°20/24// B. 91°34/ C. 91°20/4// D. 91°3/4//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OB =2∠AOC ,则OC 平分∠AOB B.延长∠AOB 的平分线OC C.若射线OC 、OD 三等份∠AOB ,则∠AOC =∠DOC D.若OC 平分∠AOB ,则∠AOC =∠BO C 12.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 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 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 折叠,使B 点落在D 点上,则∠1=45°; 乙:将纸片沿AM 、AN 折叠,分别使B 、D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 ,则∠MAN =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对 B.甲对乙错 C.甲错乙对 D.甲乙都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下列各图形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4.已知M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C 是BN 的中点,CM =6cm ,则AB = cm. 15.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 =3cm ,则AC 的长为 cm. 16.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则时针转过 度,分针转过 度. 17.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18.如图,已知点O 是直线AD 上的点,∠AOB 、∠BOC 、∠COD 三个角从小到大依 次相差25°,则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陕西所有中学的地址及电话

西安市高中名单.docx 西安市29所重点中学 西安中学 交大附中 西安市85中 西铁一中 西工大附中 西安市89中 庆安中学 西光中学 西安市一中 黄河中学 西安高级中学 西工大附中 西安市83中 西安航天中学 师大附中 西安市六中 西铁三中 惠安中学 西飞一中 西安高新一中 华清中学 长安一中 西安市三中 西安市二十六中 五环中学 西安远东一中 西安博迪中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西安市三十四中 西安市高中 1.中国航空工业第618研究所子校(西安电子一路239号) 2.中国兵器工业第二零四研究所子弟学校(西安市电子城丈八东路168号二零四所生活小区) 3.钟机子校(西安市丈八东路39号) 4. 西信中学(西安市金花南路三号) 5.西铁五中(自强东路36号)、西铁四中(金花北路31) 6.西光中学朝阳教学区(灞桥区洪庆镇) 7.西光中学(康乐路116号) 8.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白庙村) 9.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友谊西路127号)

10. 西北大学附属国际学校(凤城二路35号) 11.西北大学附中(太白北路312号西大新村内) 12.西北博雅学校(纺织城纺一路168号)、 13.西安尊德中学(西安市东关长乐坊110号) 14.西安造纸机械厂子校(三桥镇阿房四路) 15.西安远东教育集团第一中学(汉城东路27号) 16.西安远东教育集团第二中学(大庆路西段) 17.西安益新中学(环西路铁塔寺2号) 18.西安益华中学(劳动路北口西仪坊26号) 19.西安仪表厂职工子弟中学(西安市劳动路北口西仪坊26号) 20.西安行知中学(咸宁中路151号) 21.西安西港花园学校附设高中班(新筑镇解放村西) 22.西安外国语学校(中学)(凤城一路一号) 23.西安同仁中学(水厂路7号) 24.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青龙路8号) 25.西安铁一中(友谊东路120号) 26.西安特立中学(长安南路6号) 27.西安思源中学(水安路26号) 28.西安市育才中学(兴善寺东街115号) 29.西安市英才中学(友谊东路369号) 30.西安市信德中学(汉城南路39号) 31.西安市西北中学(南院门保吉巷小区26号) 32.西安市五四二信箱子弟中学(灞桥镇北五四二信箱) 33.西安市特立高级中学(西关人民西巷2号) 34.西安市四十中学(西一路118号) 35.西安市民兴中学(东仓巷19号) 36.西安市鹿原中学(狄寨镇张李村) 37.西安市回民中学(北院门107号) 38.西安市高桥中学(灞桥区红旗街办高桥村) 39.西安市二十八中学(万寿中路68号) 40.西安市东风仪表厂子弟中学(东仪路9号福利区) 41.西安市第一中学(环城西路铁塔寺3号) 42.西安市第五中学(朱雀大街76号) 43.西安市第五十中学(六村堡建章路7号) 44.西安市第五十一中学(三桥镇北何村) 45.西安市第五十五中学(纺织城纺建路151号) 46.西安市第五十四中学(曲江乡雁引路6号) 47.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光华路82号) 48.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学(灞桥街道办香胡湾村) 49.西安市第五十六中学(席王街道办事处杨圪塔村) 50.西安市第五十九中学(六村堡街道曹家堡村) 51.西安市第五十二中学(西郊鱼斗路275号) 52.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未央区草滩镇草店村) 53.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西影路396号)

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解题思路分析 【摘要】平面几何在初中数学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学生在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能够应用到实践中进行解题。正像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所说过的那样:“数学这门学科,真正的组成部分就是问题和解题,在问题与解题中,解题就是数学的心脏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会解题,能否对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掌握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学生对基本的解题能力进行掌握,也是“双基”教学的一个方面。在数学中对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几何;解题思路; 对初中的几何教学来说,初中几何中的重要部分是解题技巧与规律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几何的后期与复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几何解题技巧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其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当然,处了解题技巧与规律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初中数学几何题的解题思路, 一、初中数学几何的解题技巧 1、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这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的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在这些中,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进行的基本掌握,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在这些方法中,“三角形全等”是最常用的,也是应该掌握的基本解题方法。对线段不等关系则一般常用“线段公理”,而对线段的和差及其它(如倍、分)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截长、补短等技巧。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注意对辅助线进行添加和使用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使,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下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90C ,BC AC =,DB AD =,BF AE =,求证:DF DE =,

中学数学研究

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2.说课的内容包括---------、--------、---------、---------。 3.评价教育实验样本的要点为-----------、---------------、----------------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简述数学形象思维的功能。 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3.如何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4.什么是归纳推理,说明它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5.简述计算机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三、综合题(本题20分) 什么是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试卷代号:1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 1.党的教育总目标及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数学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2.说内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3.随机性代表性样本的容量 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答:数学形象思维有如下的功能: 第一,数学形象思维以形象的形式反映数学规律,从而提供数学问题生动而形象的整体显示。因此,易于把握整体。(4分) 第二,数学创造性往往从对形象的思维受到启发,以形象思维为先导。从古到今,形象思维给数学猜想、数学方法的提出以及数学创造都带来了活力。(4分) 第三,数学形象思维可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抽象思维是一种概念的运动,在认识真理方面具有无可怀疑的可感力与优越性。但由于在运动和发展中完全脱离具体的可感的材料,如果再加以绝对化,那也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4分) 2.答:奥苏伯尔把学习从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分)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好的讲授教学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唯一有效方法。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在学校里不应经常使用。即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分) 奥苏伯尔认为要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必须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如果学生企图理解学习材料,有把新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愿望,那么该生就是以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新内容。如果学习者不想把新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 ? ? ? ?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基本概念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1 2 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初二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初二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 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专题一】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专题二】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 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证两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来证。 【专题三】证明线段和的问题 (一)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线段等一较短线段,证明其余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截长法) (二)延长一较短线段,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则两较短线段成为一条线段,证明该线段等于较长线段。(补短法)

初中数学旋转解题几何

旋转基础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通过旋转180°后能与原字母重合的有 () A.6个B.7个C.8个 D.9个 2.从5点15分到5点20分,分针旋转的度数为 () A.20°B.26°C.30° D.36°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40°,以直角顶点C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到△A′B′C的位置,其中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且点B在斜边A′B′上,直角边CA′交AB于D,则旋转角等于 () A.70°B.80°C.60° D.50° (图1) (图2) (图3) 二、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________,这个定点称为________,转动的角为________. 2.如图2,△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 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旋转的度数是__________. 3.如图3,△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C内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P的位置,则,(1)旋转中心是________;(2)旋转角度是________;(3)△ADP是________三角形. 三、解答题. 1.阅读下面材料: 如图4,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线段BC的长度,可以变到△ECD的位置.如图5,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

(图4) (图5) (图6) (图7) 如图6,以A点为中心,把△ABC旋转9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7,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1 2 AB. (1)在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移到△ADF的位置? (2)指出如图7所示中的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 2.一块等边三角形木块,边长为1,如图,现将木块沿水平线翻滚五个三角形,那么B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是多少? 旋转基础练习二 一、选择题 1.△ABC绕着A点旋转后得到△AB′C′,若∠BAC′=130°,∠BAC=80°,则旋转角等于() A.50°B.210°C.50°或210°D.130°2.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图形上的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图形上每一点转动的角度相同 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其对应两点的连线长度相等 3.如图,下面的四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包含图形的轴对称的是()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分类几何图形初步.docx

2016-2017 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复习分类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知识回顾: (1)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 ( 2)长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圆、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它们都 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3)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 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4)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它们是平面图形。 (5)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 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从不同方向 (从 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6)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 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巩固练习: 1.(2015-2016 吕梁市孝义市七上期末) 如图是以长为 120cm ,宽为 80cm 的长方形硬纸, 在它的四个角处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20cm 的正方形后, 将其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无盖的长方 体,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 . 2.( 2015-2016 重庆市南岸区七上期末)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有红、 白、黄、 绿、蓝、紫六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红、白、黄、绿、蓝、紫,分别代表的是数字 -3 、-4 、-5 、-6 中的一个数,如图是这个正方体的三种放置方法,若三个正方体下底面 3.( 2015-2016 清远市连州市七上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六棱柱有六条棱、六个侧面; C .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的图形。 4.(2015-2016 广东省深圳市七上期末)在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三棱柱 这些几何体中,不属于柱体的有 ,属于四棱柱的有 -1、-2、 所标颜色代表的数字分别是 a , b ,

初中数学代数几何解题技巧

如何用好题目中的条件暗示 有一类题目,我们在解前面几小题时,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往往对解后面问题起着很好的暗示作用,现以一次函数中出现的两道题目为例予以说明,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参考。 【例1】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两点,如图1。 图1 (1)求B、A两点的坐标; (2)把△AOB以直线AB为轴翻折,点O落在平面上的点C处,以BC为一边作等边△BCD。求D点的坐标。 解析:(1)容易求得,A(0,1)。 (2)如图2, 图2 ∵,A(0,1), ∴OB=,OA=1。 ∴在Rt△AOB中,容易求得∠OBA=30° ∵把△AOB以直线AB为轴翻折, ∴∠OBC=2∠OBA=60°,BO=BC。 ∴△OBC是等边三角形 以BC为一边作等边△BCD,则D的落点有两种情形,可分别求得D的坐标为(0,0),。 反思:在求得第(1)小题中B、A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0),A(0,1),实质上暗示着Rt△AOB中,OA=1,OB=,即暗示着∠OBA=30°,为解第(2)小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例2】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且点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如图3。 图3 (1)求三解形ABC的面积。 (2)证明不论a取任何实数,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3)要使得△ABC和△ABP的面积相等,求实数a的值。 解析:(1)容易求得:A(,0),B(0,1), ∴。 (2)如图4,连接OP、BP,过点P作PD垂直于y轴,垂足为D,则三角形BOP的面积为,故不论a取任何实数,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图4 (3)如图4,①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由第(2)小题中的结果:,和第(3)小题的条件可得: ∴, ∵,

初中数学旋转解题几何之令狐文艳创作

旋转基础练习一 令狐文艳 一、选择题 1.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通过旋转180°后能与原字母重合的有() A.6个B.7个C.8个D.9个 2.从5点15分到5点20分,分针旋转的 度数为() A.20° B.26° C.30° D.36°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40°,以直角顶点C为旋转中心, 将△ABC旋转到△A′B′C的位置,其中 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且点B 在斜边A′B′上,直角边CA′交AB于 D,则旋转角等于() A.70° B.80° C.60°

D.50° (图1) (图2) (图3) 二、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 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 称 为________,这个定点称为________,转 动的角为________. 2.如图2,△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 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 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旋转 的度数是__________. 3.如图3,△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C 内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P的 位置,则,(1)旋转中心是________; (2)旋转角度是________;(3)△ADP

是________三角形. 三、解答题. 1.阅读下面材料: 如图4,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线段 BC的长度,可以变到△ECD的位置. 如图5,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 可以变到△DBC的位置. (图4) (图5) (图6) (图7) 如图6,以A点为中心,把△ABC旋转 9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其 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 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 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 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7,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 AB. 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1 2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部分)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贵州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学数学研究》课程期终考试试卷 (A 卷;闭卷) (代数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 ⑴(8分)请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2不是有理数? ⑵(4分)数学发展历史上是如何发现无理数的?这一发现在数系扩展中有何价值? 解: ⑴证法1(奇偶数判别,导致矛盾) 设2是一个有理数x ,即22 =x ,且x 可表示为既约分数 1),(,=n m n m ,于是 22 2=n m ,即 22 2n m =,因此2 m 是偶数,由于奇数的平方不能等于偶数,故m 是偶数。所以设k m 2=,则 2 2 2 2 4)2(2k k m n ===,故2 22k n =,从而n 也是偶数,这与()1,=n m 矛盾,这说明2不是 有理数。 证法2 若22=x ,且x 表示为既约分数 b a 。将 b a ,分解为素因数之积,由于222b a =,则2a 的素因 子必定成对出现,而22b 的素因子中2出现奇数次,矛盾。 证法3 若22 =x ,且x 表示为既约分数b a 。因为222 b a =,故b 可整除2 a ,但()1,= b a ,故1=b , 所以22 =a ,由此得221<<,由于1和4之间没有完全平方项,矛盾。 上述证法,每做对一种,给4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⑵略 4分 二、(13分) ⑴(6分)为什么说初等数学中三角函数的定义是用几何方法建立起来的?请按中学数学教材体系给出正弦、余弦在初中和高中的定义。 ⑵(5分)数学分析教程中,可将三角函数展开成幂级数,请给出解析正弦和解析余弦的定义。为什么通过证明又说三角式的概念并不依赖于几何解释? ⑶(2分)上述问题的探析对你有何启示? 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项练习(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七年级期末总复习图形的初步专项 1.如图,该几何体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2.左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得到的几何体是() A. (A) B. (B) C. (C) D. (S) 3.下面的四个图形中,每个图形均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以下四个图形中的哪一个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得到的() A. B. C. D. 5.用一副三角尺画角,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 15o B. 75o C. 145o D. 165o 6.n棱柱的棱数与面数之和等于( ) . A. 3n B. 4n+2 C. 3n+2 D. 2n+2

7.将正方体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 A. (A ) B. (B ) C. (C ) D. (D ) 8.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该几何体最多是用(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3 B. 4 C. 5 D. 6 9.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正方形3的对面是正方形_________. 10.一个棱柱有21条棱,则它有_______个面. 11.如图,该图中不同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 12.如图,AB∥CD,∠1=64°,FG 平分∠EFD,则∠2=___________度. 13.如图, B 、C 、D 依次是AE 上的三点,已知8.9cm AE =, 3cm BD =,则图中以A 、B 、C 、D 、E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_______ cm . 14.如图,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若∠AOC =∠AOB ,则OC 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