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控制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

逻辑控制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
逻辑控制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

一题目名称:逻辑控制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

二工作原理(详细描述,包括电机参数)

2.1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2.1.1 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及原理图

(1)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系统的控制电路由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逻辑控制器等组成,且两组整流器分别由两个电流调节控制。在两组反并联供电的直流电机可逆调速系统中,如果在一组整流器工作时,封锁另一组整理器,即切断这组整流的触发脉冲,是这组整流器不工作,这样两组整流器之间就没有环流通路,即不会产生直流环流也不会产生脉动环流。这种系统一般由逻辑控制器来判断在正反转或制动过程中哪组整流器应该工作,哪组整流器应该封锁,故称为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图3-1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

ASR——速度调节器 VF、VR——正反组整流桥 M——工作台电动机

ACR1﹑ACR2——正﹑反组电流调节器GTF、GTR——正反组整流装置DLC——无环流逻辑控制器 GL——过流保护环节 TG——测速发电机TA——交流互感器 LB——电流变换器 A R——反号器这种逻辑无环流系统有一个转速调节器ASR,一个反号器AR,采用双电流调节器1ACR和2ACR,双触发装置GTF和GTR结构。主电路采用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线路,由于没有环流,不用再设置环流电抗器,但是为了保证稳定运行时的电流波形的连续,仍应保留平波电抗器,控制线路采用典型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1ACR用来调节正组桥电流,其输出控制正组触发装置GTF;2ACR调节反

组桥电流,其输出控制反组触发装置GTR,1ACR的给定信号

*

i

U

经反号器AR作为

2ACR的给定信号*i

U,这样可使电流反馈信号i U的极性在正﹑反转时都不必改变,从而可采用不反映极性的电流检测器,在逻辑无环流系统中设置的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这是系统中关键部件。它按照系统的工作状态,指挥系统进行自动切换,或者允许正组触发装置发出触发脉冲而封锁反组,或者允许反组触发装置发出触发脉冲而封锁正组。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两组晶闸管同时开放,确保主电路没有产生环流的可能。

2.2 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系统采用的主电路是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可逆线路。两组晶闸管分别由两套触发装置控制,不允许让两组晶闸管同时处于整流状态,否则将造成电源短路。

本系统采用的是三相桥式反并联可逆线路,可使电动机在四个象限内运转,工作原理如下:

1.三相桥式反并联线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是共阴极组的,另一组是共阳极组的。

2.关于触发脉冲的相位,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之间应互差120°共阳极组的晶闸管之间也应该互差别120°接在同一相的两管之间互差180°。

3.为了保证整流桥合闸后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有一个晶闸管导通,或者在电流断续后能再次导通,必须对两组中应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给触发脉冲。

4.三相桥输出的是变压器二次线电流的整流电压。

2.3 逻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逻辑控制器模块DLC是根据控制器的输入来判断输出的逻辑状态。逻辑控制器有两个输入输出,两个输出信号Ublr和Ublf分别通过触发器来控制是否产生还是封锁触发脉冲,输出信号Ublf和Ublr的状态必须始终保持相反,以保证两组整流器不会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由于电动机的制动和改变转向都需要改变电动机的转矩方向,即电枢电流的方向,在系统控制中电流的方向是由转速调节器输出Ui*的极性来决定的,也就是说Ui*的符号改变是逻辑控制器切换的条件之一。从a=β配合控制的分析中已经知道,可逆系统的快速制动或反转过程要经历本桥逆变,反馈制动和回馈制动三个阶段。在本桥逆变阶段电动机电流下降至零,然后才经历反接制动阶段建立反向电流,如果在本桥逆变阶段尚未结束时就关断该整流器,就可能产生逆变失败现象,并损坏整流器,所以在转速调节器的输出Ui*改变极性后,还必须等待电动机原方向电流减小到零后,Ui=0,才能关断原来工作的整流器,而开通原封锁的另一组整流器,因此电枢电流下降为零Ui=0是逻辑切换的条件之二。只有在Ui*改变极性和Ui=0两个条件满足后,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状态才能改变。

但是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联接转速调节器的输出Ui*和电流的反馈信号Ui。因电流反馈取自电动机的电枢电流,因此电流信号可以有正向,反向和零三种工作状态,而逻辑控制器仅需要判断电枢电流的有无,因此需增加绝对值计算环节。控制器输出的整流器切换信号Ublf和Ublr,则分别通过触发模块控制是否输出移相触发脉冲,而此触发模块的block端的要求是逻辑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为“0”时,则该触发器允许输出脉冲,如果逻辑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为“1”,则该触发器没有脉冲输出。

2.4 系统主要环节的仿真参数

电机参数:Ra=0.21Ω La=0.00021H Ur=220V Uf=220 Rf=146.7Ω Lf=0 Laf=0.84H J=0.57kg 2m2 如下图 2-4 电抗器:Ld=0.015H

图 2-4 直流电机参数

三 直流电机参数计算步骤

3.1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1)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s

s K s W i i i ACR 1)(ττ+=

(Ki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i :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2)电动机转矩时间常数:

Tm=GD2*R/375CeCm=22.5*0.21/375*0.131*1.25=0.077s

(3)电动机电磁时间常数:T1=L/R=0.83/0.5=0.076s (4)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平均失控时间:Ts=0.0017s

(5)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T=Ts+Toi=0.0017+0.002=0.0037s

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τi=T1 =0.076s 。

(6)放大器放大倍数:

Kp=τi*R/2T βKs=0.076*0.5/2*0.0037*0.05*40=2.57

(7)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Ki=τi/Kp=0.076/2.57=0.0296

(8)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限幅电压Ucm 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Udm 。本系统调节器限幅值Ucm*=±10V 。

3.2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s s K s W n n n

ASR 1)(ττ+=

(1)τn=h(2T+Ton)=5*(2*0.0037+0.01)=0.087s (2)Kp2=(h+1)βCeTm/2h αR(2T+Ton)=

6*0.05*0.113*0.275/2*5*0.00668*0.0174*(0.4+1.35+0.5)=3.56 (3)Ki2=τn/Kp2=0.087/3.56=0.024

(4)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限幅电压U*im 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 它是由负载电流 IdL 决定。Idl=24A 。则U*im=In-Idl*λ=136-1.5*24=10V

3.3 PI 调节器及分支模块的计算

为了使系统模型更简洁,利用SIMULINK 的打包功能(Great Subsystem)将调节器模型缩小为一个分支模块,如图3-3所示。

图3-3 带饱和输出限幅的PI 调节器及分支模块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τi=Ti=0.03s 电流环开环增益:取KiT Σi=0.5,

1

.1350037.05.05.0==∑=i I T K

013.15.003.01.135i =??==

β

τs i I K R K K ACR 的比例系数,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取h=5 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s

hT

n

087.0017.05n =?=∑=τ

转速环开环增益:22

2N 4.3960174

.0526

1h -=??=+=s K K s β

四 matlab 仿真原理图

五 仿真结果分析

Speed id

σ。本设计通过经过不断的电机转速超调量:%

%=

=)

1580

5.7

-

1470

1470

修改参数,超调量由最初的15%降低到了7%左右,有了很大的提高,遗憾的是与要求还有一点差距。

If Te

Ud1 Ud2

Un * Ui*

1ACR的给定信号

*

i

U

经反号器AR作为2ACR的给定信号*i

U,这样可使电流反馈信

号i U的极性在正﹑反转时都不必改变

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1)要点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直流电机可逆调速系统利用的是双闭环调速系统,因其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 即转速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 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本文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一些说明,介绍了其主电路、检测电路的设计,介绍了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设计以及系统中一些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双闭环,可逆调速,参数计算,调速器。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设计意义及要求 (1) 1.2 方案分析 (1) 1.2.1 可逆调速方案 (1) 1.2.2 控制方案的选择 (2) 2.系统组成及原理 (4) 3.1设计主电路图 (7) 3.2系统主电路设计 (8) 3.3 保护电路设计 (8) 3.3.1 过电压保护设计 (8) 3.3.2 过电流保护设计 (9) 3.4 转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9) 3.4.1电流调节器 (10) 3.4.2 转速调节器 (10) 3.5 检测电路设计 (11) 3.5.1 电流检测电路 (11) 3.5.2 转速检测电路 (11) 3.6 触发电路设计 (12) 4. 主要参数计算 (14) 4.1 变压器参数计算 (14) 4.2 电抗器参数计算 (14) 4.3 晶闸管参数 (14) 5设计心得 (15) 6参考文献 (16)

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1.设计概述 1.1设计意义及要求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又是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基础,所以应该首先掌握直流拖动控制系统。本次设计最终的要求是能够是电机工作在电动和制动状态,并且能够对电机进行调速,通过一定的设计,对整个电路的各个器件参数进行一定的计算,由此得到各个器件的性质特性。 1.2 方案分析 1.2.1 可逆调速方案 使电机能够四象限运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两端电压的方向,可以改变直流电机励磁电流的方向等等,即电枢电压反接法和电枢励磁反接法。 电枢励磁反接方法需要的晶闸管功率小,适用于被控电机容量很小的情况,励磁电路中需要串接很大的电感,调速时,电机响应速度较慢,且需要设计很复杂的电路,故在设计中不采用这种方式。 电枢电压反接法可以应用在电机容量很的情况下,且控制电路相对简单,电枢反接反向过程很快,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本设计中采用该方法。 电枢电压反接电路可以采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方式,两组晶闸管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图1-1 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示意图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方案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宽频调速系统设计 系部: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班 学号:11423006 11423025 11423015 姓名:杨力强.丁珊珊.赵楠 指导老师:刘艳 日期:2018年5月26日-2018年6月13日

一、设计目的 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 TLAB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设计参数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 直流电动机(3> ) 输出功率为:5.5Kw 电枢额定电压220V 电枢额定电流 30A 额定励磁电流1A 额定励磁电压110V 功率因数0.85 电枢电阻0.2欧姆 电枢回路电感100mH 电机机电时间常数1S 电枢允许过载系数=1.5 额定转速 970rpm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 环境条件: 电网额定电压:380/220V。电网电压波动:10%。 环境温度:-40~+40摄氏度。环境湿度:10~90%.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30%。 调速范围D=20。 静差率小于等于0.03.

1、设计内容和数据资料 某直流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装置系统。 主电动机技术数据为: ,,,电枢回路总电阻,机电时间常数 ,电动势转速比,Ks=40,,Ts=0.0017ms,电流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试对该系统进行初步设计。2、技术指标要求 电动机能够实现可逆运行。要求静态无静差。动态过渡过程时间,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三、主电路方案和控制系统确定 主电路选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控制系统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主电路采用25JPF40电力二极管不可控整流,逆变器采用带续流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IGBT构成H型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其中属于脉宽调速系统特有的部分主要是UPM、逻辑延时环节DLD、全控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驱动器GD和PWM变换器。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 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原理图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研究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研究 ——主电路设计 1 绪论 1.1电力拖动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劳动被大多数生产机械所代替。电力拖动及其自动化得到不断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工艺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其准确性、快速性、经济性、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电气控制设备,使电力拖动自动化可以跟得上技术要求。 电力拖动系统由电动机及其供电电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电气控制装置等四部分组成。电动机及其供电电源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传动机构的作用是把机械能进行传递与分配;执行机构是使机械能完成所需的转变;电气控制装置是控制系统按着生产工艺的要求来动作,并对系统起保护作用。 随着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更新,拖动系统也随之更新。同时,新型电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及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发展使电力拖动自动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2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电机由于其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和调速性能,在电力拖动调速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交流电动机传动控制的基础仍是直流电动机的传动技术。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系统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直流电机容易实现各种控制系统,也容易实现对控制目标的“最佳化”,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而且从控制的角度看,它又是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因此,掌握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可以更好的研究交流拖动系统。从生产机械要求控制的物理量来看,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有调速系统、位置

说明书逻辑无环流

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熟悉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2)掌握各控制单元的原理、作用及调试方法。 (3)掌握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4)了解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型号备注 1 DJK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几个模块。 2 DJK02 晶闸管主电路 3 DJK02-1三相晶闸管触发 电路该挂件包含“触发电路”、“正反桥功放”等几个模块。 4 DJK04 电机调速控制实验 I 该挂件包含“给定”、“调节器I”、“调节器II”、“转速变换”、“反号器”、“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等几个模块。 5 DJK04-1电机调速控制实 验II 该挂件包含“转矩极性检测”、“零电平检测”和“逻辑控制”等几个模块。 6 DJK08可调电阻、电容箱7 DD03-3电机导轨、光码盘 测速系统及数显转速表 8 DJ13-1 直流发电机

9 DJ15 直流并励电动机 10 D42 三相可调电阻 11 慢扫描示波器自备 12 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在此之前的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用一组晶闸管对电动机供电,只适用于不可逆运行。而在某些场合中,既要求电动机能正转,同时也能反转,并要求在减速时产生制动转矩,加快制动时间。 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有以下方法,一是改变电动机电枢电流的方向,二是改变励磁电流的方向。由于电枢回路的电感量比励磁回路的要小,使得电枢回路有较小的时间常数。可满足某些设备对频繁起动,快速制动的要求。 本实验的主回路由正桥及反桥反向并联组成,并通过逻辑控制来控制正桥和反桥的工作与关闭,并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组桥路工作,另一组桥路不工作,这样就没有环流产生。由于没有环流,主回路不需要再设置平衡电抗器,但为了限制整流电压幅值的脉动和尽量使整流电流连续,仍然保留了平波电抗器。 该控制系统主要由“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反号器”、“转矩极性鉴别”、“零电平检测”、“逻辑控制”、“转速变换”等环节组成。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5-10所示。 正向启动时,给定电压U g为正电压,“逻辑控制”的输出端U l f为“0”态,U l r 为“1”态,即正桥触发脉冲开通,反桥触发脉冲封锁,主回路“正桥三相全控整流”工作,电机正向运转。

α_=_β__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目录 1α= 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α =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直流可逆调速 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参数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 心得体会 5 参考文献

摘要: 针对面向系统传递函数结构图仿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Simulink和 Power System工具箱、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新方法,实现了转速与电流双闭环α= β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别介绍了同步脉冲触发器、移相器控制器和PI调节器的建模,给出了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了仿真算法可信度较高。 关键词: α= β 配合控制;直流电机;MATLAB仿真;移项控制器 Abstract: Anovelmethod ofconstruction& simulation was put forward forthe modelofα =βmoderating controlDC SR system basedon Matlab Simulink &Power SystemBlockset,beca use it was shortagefor facing system transferfunc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to simulate.Themodel of synchronized6-pulsegenerator, shifter and PI controller were introduced, andthe simulationresults&models for theα= βmoderating cont rol DC SRsystem were provi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ion methodis correct withhighcredibility. Key words:α =β moderating control; DC motor; MATLAB simulation;shifter 引言 晶闸管反并联的电枢可逆线路是可逆调速系统的典型线路之一。这种线路有能实现可逆运行、回馈制动等优点,同时正转制动和反转启动完全衔接起来,没有间断或死区,这是有环流调速系统的优点,特别是用于要求快速正反转的中小容量的系统。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增加环流电抗器以消除其中的环流[1-2]。本文采用MATLAB的Simulink和PowerS ystem工具箱,介绍如何实现α=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α= 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 控制系统传统的计算机仿真是用传递函数方法来完成的,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将实际模型经过一定的简化而得到的,很多重要细节会被忽略[3]。PowerSystem 工具箱提供了利用物理模型仿真的可能,其仿真建模方法与构建实际电路相似,仿真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 1 α =β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主电路由两组三相桥式晶闸管全控型整流器反并联组成,并共用同一路三相电惊。由于采用α= 卢配合控制方式,在两组整流器之间没有直流环流,但还存在脉动环流,为了限制脉动环流的大小,在主电路中串入了四个均衡电抗器Lc1-Lc4,用于限制脉动环流。平波电抗器L d 用于减小电动机电枢电流的脉动,减小电枢电流的断续区,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F 转速和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由于可逆调速电流的反馈信号不仅要反映电枢电流的大小还需要反映电枢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反馈一般用直流电流互感器或霍尔电流检测器,在电枢端取电流信号。为了确保两组整流器的工作状态相反,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分两路,一路经正组桥触发器GTF 控制正组桥 整流器,另一路经倒相器AR 、反组桥触发器GTR 控制反组桥整流器。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课设

燕山大学 课程研究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6月3日

目录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前言 (2) 第三章报告研究正文 (3) 3.1 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3) 3.2 电源及操作系统设计 (7) 3.3 双闭环调节器电路设计 (11) 3.4 参数计算与计算机仿真 (12) 3.5 实物制作 (17) 3.6 性能测试 (19) 第四章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程设计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根据直流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MOSFET、二极管等器件设计了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 关键词:双闭环控制系统 MATLAB 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

目前,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我们知道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故需要引入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本文着重阐明其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首先介绍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接着说明该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从起动和抗扰两个方面分析其性能和转速与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作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设备,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机电能量转换效率;二是应能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控制和调节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如何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省电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因此,调速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由于调速性能优越而掩盖了结构复杂等缺点广泛的应用于工程过程中。直流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以下运行时,保持励磁电流恒定,可用改变电枢电压的方法实现恒定转矩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时,保持电枢电压恒定,可用改变励磁的方法实现恒功率调速。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拖动装置。轧钢机、电铲、提升机、运输机等各类生产机械都要采用电动机来传动。随着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能实现自动调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工业电力拖动系统达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是以采用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在世界各国的工业部门中,直流电力拖动至今仍广泛的应用着。直流拖动的突出优点在于:容易控制,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平滑而精确的调速,以及快速响应等。在一定时期以内,直流拖动仍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报告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概述及工作原理 (4) 1) 系统概述 (4)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述 (4) 3) V-M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6) 二、主回路的设计 (8) 1) 主回路元器件参数计算及型号选择 (8) 2) 主电路保护元件的参数计算及选型。 (11) 3) 抑制环流电抗器参数的计算 (14) 4) 晶闸管脉冲触发电路设计: (16) 5) 电机励磁回路设计: (18) 6) 转速检测及反馈环节 (18) 三、控制回路的设计 (19) 1) 电流调节器ACR 的设计 (19) 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22) 3) 控制器输出限幅环节 (26) 4) 反相器设计 (26) 5) 电流反馈环节 (26) 四、直流稳压供电电源的设计 (27) 6) 工作原理 (27) 五、操作及系统故障保护回路的设计 (28) 六、参考文献 (29)

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概述及工作原理 1) 系统概述 有许多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既能正转,又能反转,而且常常还需要快速地起动和制动,这就需要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四象限运行的特性,也就是说,需要可逆的调速系统。较大功率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多采用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需要可逆运行时经常采用两组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反并联的可逆线路。 采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可逆V-M 系统,如果两组装置的整流电压同时出现,便会产生不流过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称作环流。配合控制消除平均直流环流的原则是正组整流装置处于整流状态,即为正时,强迫使反组工作在逆变状态,即为负,且幅值与相等,使逆变电压把整流电压顶住,则直流平均环流为零。 图1-1 V-M 可逆调查速系统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述 1. 单闭环调速系统存在的问题 图1-2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框图(dcr d I I ) 1) 用一个调节器综合多种信号,各参数间相互影响, 2) 环的任何扰动,只有等到转速出现偏差才能进行调节,因而转速动态降落大。 3)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限制起动电流,不能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获得最快的动态响

逻辑无环流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逻辑无环流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的电枢可逆线路是可逆调速系统的典型线路之一,这种线路有能实现可逆运行、回馈制动等优点,但也会产生环流。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消除其中的环流。所谓逻辑无环流系统就是在一组晶闸管工作时,用逻辑电路封锁另一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使该组晶闸管完全处于阻断状态,从根本上切断环流通路。这种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还能实现回馈制动。本文对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进行了设计,并且计算了电流和转速调节器的参数。 本文介绍了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了计算和设计。运用了一种基于Matlab的Simulink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直流电机;环流;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Matlab仿真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4) 1.1设计任务 (4) 1.2设计要求 (5) 第二章逻辑无环流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结构及原理 2.1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简介 (5) 2.2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6) 第三章系统主电路设计 (7) 3.1主电路原理及说明 (7) 3.2主回路参数设计 (7) 3.2.1整流变压器的选择 3.2.2晶闸管参数的计算 3.3保护电路设计 (9) 3.3.1过电压保护 3.3.2过点流保护 3.4触发回路设计 (13) 3.5励磁回路设计 (15) 第四章调节器的设计 (15) 4.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5) 4.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17) 第五章控制回路的设计 (19) 5.1逻辑控制器的组成 (19) 5.2逻辑控制器的设计 (19) 5.2.1零电平检测 5.2.2转矩极性检测 5.2.3逻辑判断的电路 5.2.4延时电路 5.2.5连锁与保护 5.3反相器 (23)

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刘雨楠 小组成员:陈慧婷(20114073166) 石文强(20114073113) 刘志鹏(20114073134) 张华国(20114073151) 信息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2014年10月20日

摘要 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调速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直流调速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部分、功率部分、直流电动机。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调节转速比较灵活、方法简单、易于大范围内平滑调速、控制性能好等特点,一直在传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微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基于微机控制的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出发,逐步建立了双闭环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用微机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一个将微机和电力拖动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控制方法,研究工作在对控制对象全面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控制部分展开研究,它包括对实现控制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探讨,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探讨等内容。在硬件方面充分利用微机外设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措施,实现对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控制。论文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和提高调速性能的方法,研究了IGBT模块应用中驱动、吸收、保护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微机控制方面,讨论了数字触发、数字测速、数字PWM调制器、双极式H型PWM变换电路、转速与电流控制器的原理,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关键词:直流可逆调速数字触发PWM 数字控制器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CHENGNAN COLLEGE OF CUST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吴艳兰 学号:201197250104 班级: 1101班 专业:D自动化(工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益华吴军 2014年7月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吴艳兰 学号:201197250104 班级:1101班 所在院(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指导教师:李益华吴军 完成日期: 2014年7月11日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易于广泛范围内平滑调速,在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而且从反馈闭环控制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基础,所以首先应该掌握好直流系统。 在许多生产机械中,常要求电动机既能正反转,又能快速制动,需要四象限运行的特性,此时必须采用可调速系统。本文着重介绍“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省去了环流电抗器,没有了附加的环流损耗,节省变压器和晶闸管装置的附加设备容量。和有环流系统相比,因换流失败造成的事故率大为降低。 关键词: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逻辑控制器

目录 1 绪论 (4) 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 1.2设计要求 (4) 2 系统结构方案的选择 (5) 3 主回路的选择 (6) 3.1 主电路形式的选择与论证 (6) 3.2 交流电源的选择(单相或三相) (7) 3.3 晶闸管元件的计算与选择 (7) 3.4 晶闸管保护措施的电路设计与计算 (7) 3.5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与选择 (8) 3.6 测速机的选择与可变电位器的选择与计算 (10) 3.7 电机励磁回路设计 (10) 4 触发器的设计和同步相位的配合 (11) 4.1 触发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11) 4.2 同步相位的配合 (12) 5 辅助电路设计 (13) 5.1 高精度给定电源的设计 (13) 5.2 其他辅助电路设计 (13) 5.2.1 转矩极性鉴别(DPT) (13) 5.2.2 零电平检测(DPZ) (14) 5.2.3 逻辑控制(DLC) (14) 5.2.4 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FBC+FA) (16) 5.2.5 转速变换(FBS) (17) 5.2.6 反号器(AR) (17) 6 电流环设计 (19) 6.1 调节器参数计算 (19)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汇总

目录 1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简介 ..................................................................................... 1 2逻辑无环流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缓解特性的测定 . (3) 2.1电枢回路电阻R 的测定 ............................................................................................. 3 2.2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的测定 ...................................................................................... 4 2.3电动机电势常数e C 和转矩常数M C 的测定 ............................................................... 6 2.4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 的测定 ................................................................................... 6 2.5测速发电机特性)(n f U TG 的测定 .......................................................................... 7 3驱动电路的设计 (9) 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9) 3.1.1电流调节器的原理图 ....................................................................................... 9 3.1.2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 10 3.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 (11) 3.2.1速度调节器的原理图 ..................................................................................... 11 3.2.2速度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 12 3.3触发电路的设计 .. (14) 3.3.1系统对触发器的要求 ..................................................................................... 14 3.3.2 触发电路及其特点 ........................................................................................ 14 3.3.3KJ004的工作原理 . (15) 4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 设计 ............................................................................................. 18 5系统主电路设计 . (19) 5.1主电路原理及说明 .................................................................................................... 19 5.2保护电路的设计 ........................................................................................................ 19 总结 .......................................................................................................................................... 21 参考文献 .................................................................................................................................. 22 附录 (23)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文献综述

摘要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和构成,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计算和设计,运用MATLAB仿真对电气结构原理图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动静态性能分析,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改善系统性能,实现了转速电流双闭环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关键词: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MATLAB仿真 引言 随着电力传动装置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能够实现正反向可逆运行。有环流可逆系统虽然具有反向快、过渡平滑等优点,但还必须设置几个环流电抗器,因此当工艺过程对系统正反转的平滑过渡特性要求不是很高时,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的系统,常采用既没有直流平均环流又没有瞬时脉动环流的逻辑无环流控制可逆系统,当一组晶闸管工作时,用逻辑电路或逻辑算法去封锁另一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使它完全处于阻断状态,以确保两组晶闸管不同时工作,从根本上切断环流的通路,这就是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本文介绍了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系统主电路、控制电路、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根据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采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转速、电流调节器参数,并运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和电力系统工具箱,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1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的发展历史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它励和自励三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三种 1840~1955年为探索实验时期: 从1840年到1955年的116年期间,直线电机从设想到实验到部分实验性应用,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屡遭失败的过程。自从Wheatsone提出和试制了直线电机以后,最早明确地提到直线电机文章的是1890年美国匹兹堡市的市长,在他所写的一篇文章中,首先明确地提到了直线电机以及它的专利。然而,由于当时的制造技术、工程材料以及控制技术的水平,在经过断断续续20多年的顽强努力后,最终却未能获得成功。 至1905年,曾有两人分别建议将直线电动机作为火车的推进机构,一种建议是将初级放在轨道上,另一种建议是将初级放在车辆底部。这些建议无疑是给当时直线电机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一剂兴奋剂,以致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投入了这些研究工作。1917年出现了第一台圆筒形直线电动机,事实上那是一种具有换接初级线圈的直流磁阻电动机,人们试图把它作为导弹发射装置,但其发展并没有超出模型阶段。 至此,从1930~1940年期间,直线电机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科研人员获驭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从而对已有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奠定了直线电机在今后的应用基础。 从1940~1955年期间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在实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实验应用工作。1945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电力牵引飞机弹射器,它以7400kW

逻辑无环流控制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二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熟悉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2.掌握各控制单元的原理,作用及调试方法。 3.掌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4.了解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和动态特性。 二.实验内容 1.控制单元调试。 2.系统调试。 3.正反转机械特性n=f(I d)的测定。 4.正反转闭环控制特性n=f(U g)的测定。 5.系统的动态特性的观察。 三.实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逻辑无环流系统的主电路由二组反并联的三相全控整流桥组成,由于没有环流,两组可控整流桥之间可省去限制环流的均衡电抗器,电枢回路仅串接一个平波电抗器。 控制系统主要由速度调节器ASR,电流调节器ACR,反号器AR,转矩极性鉴别器DPT,零电流检测器DPZ,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触发器,电流变换器FBC,速度变换器FBS 等组成。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正向起动时,给定电压U g为正电压,无环流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U blf为“0”态,U blr 为“1”态,即正桥触发脉冲开通,反桥触发脉冲封锁,主电路正组可控整流桥工作,电机正向运转。 减小给定时,U g

课程设计: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调速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直流调速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部分、功率部分、直流电动机。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调节转速比较灵活、方法简单、易于大范围内平滑调速、控制性能好等特点,一直在传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微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基于微机控制的双闭环可逆直流PWM 调速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出发,逐步建立了双闭环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用微机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一个将微机和电力拖动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控制方法,研究工作在对控制对象全面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控制部分展开研究,它包括对实现控制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探讨,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探讨等内容。在硬件方面充分利用微机外设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措施,实现对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控制。 论文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和提高调速性能的方法,研究了IGBT模块应用中驱动、吸收、保护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微机控制方面,讨论了数字触发、数字测速、数字PWM调制器、双极式H型PWM变换电路、转速与电流控制器的原理,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关键词:PWM调速、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直流PWM-M调速系统 (2) 第2章UPE环节的电路波形分析 (4) 第3章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 3.1 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 (6) 3.2 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7) 3.3 参数校验 (8) 3.3.1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8) 3.3.2 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9) 3.3.3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9) 3.3.4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9) 3.4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9) 第4章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1) 4.1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11) 4.2 转速环结构的化简和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11) 4.3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 (14) 4.4 参数校验 (14) 4.4.1 电流环传递函数化简条件 (15) 4.4.2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15) 4.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15) 4.6 调速范围静差率的计算 (16) 第5章系统仿真 (17) 5.1 仿真软件Simulink介绍 (17) 5.2 Simulink仿真步骤 (17) 5.3 双闭环仿真模型 (17) 5.4 双闭环系统仿真波形图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1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1 初始条件: 1.技术数据及技术指标: 直流电动机:P N=60KW , U N=220V , I N=308A , n N=1000r/min , 最大允许电流I dbl=1.5I N, 三相全控整流装置:K s=35 , 电枢回路总电阻R=0.18Ω, 电动势系数:C e=0.196V.min/r 系统主电路:T m=0.17s,T l=0.012s 滤波时间常数:T oi=0.0025s , T on=0.015s, 其他参数:U nm*=8V , U im*=8V , U cm=8V σi≤5% , σn≤1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技术要求: (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 2.设计内容: (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2) 根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分析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3) 通过对调节器参数设计, 得到转速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并由仿真波形通过MATLAB来进行调节器的参数调节。 (4) 绘制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 (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半,共分为三个阶段: (1)复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约占总时间的20% (2)根据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完成设计计算。约占总时间的40% (3)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学习中心: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姓名:孔利强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王旭东 2017 年 9 月 5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孔利强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孔利强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交流电机串级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孔利强 日期:2017年9 月 5 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劳动被大多数生产机械所代替。电力拖动及其自动化得到不断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工艺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其准确性、快速性、经济性、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电气控制设备,使电力拖动自动化可以跟得上技术要求。 电力拖动系统由电动机及其供电电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电气控制装置等四部分组成。电动机及其供电电源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传动机构的作用是把机械能进行传递与分配;执行机构是使机械能完成所需的转变;电气控制装置是控制系统按着生产工艺的要求来动作,并对系统起保护作用。 随着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更新,拖动系统也随之更新。同时,新型电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及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发展使电力拖动自动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关键词: 1、直流电机 2、无环流系统 3、调节器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研究——DLC

摘要 在可逆调速系统中,电动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能改变旋转方向。而要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 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电动机电枢电压的极性,第二种是改变励磁磁通的方向。所谓逻辑无环流系统就是在一组晶闸管工作时,用逻辑电路封锁另一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使该组晶闸管完全处于阻断状态,从根本上切断环流通路。这种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还能实现回馈制动。对于大容量的系统,从生产角度出发,往往采用既没有直流平均环流,又没 有瞬时脉动环流的无环流可逆系统,无环流可逆系统省去了环流电抗器,没有了附加的环流损耗,和有环流系统相比,因换流失败造成的事故率大为降低。因此,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在 生产中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DLC;保护电路;触发电路。

目录 1绪论 (1) 1.1无环流调速系统简介 (1) 1.2系统设计 (3) 2系统主电路设计 (4) 3调节器的设计 (5) 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5) 3.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6) 4 DLC 设计 (7) 4.1逻辑控制器的原理 (7) 4.2速度给定环节设计 (9) 4.3无环流控制系统各种运行状态 (10) 4.3.1 正向起动到稳定运转 (10) 4.3.2 正向减速过程 (10) 4.3.3 正转制动 (11) 4.4.4 停车状态 (13) 5触发电路设计 (14) 6保护电路设计 (15) 6.1过电流保护 (15) 6.2过电压保护 (16) 17总结 .............................................................................................................................................. 18参考文献 ...................................................................................................................................... 19附录一 .......................................................................................................................................... 24附录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