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研究CO和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发生反应:CO(g)+ 2H2(g)?CH3OH(g),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上述反应的△H= -91kJ·mol-1

B.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高温

C. b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H

D. b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

(2)若反应CO(g)+2H2(g)?CH3OH(g)在温度不变且体积恒定为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见表所示:

时间/min051015

H242

CO21

CH3OH(g)00.7

①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

A.2v正(H2)=v逆(CH3OH)

B. CO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若起始压强为P0kPa,反应速率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则10min内H2的反应速率v(H2)=_____kPa/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2,向乙中加入2mol CO和4molH2,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则L、M两点容器内平衡常数:K(M)_____K(L);压强:p(M)__2p(L)。(填“>”“<”或“=”)

(4)以纳米二氧化钛为工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通入CO 2进行电解,在阴极可制得低密度聚乙烯()。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

【答案】AD BC

30P 20

9P kPa -2(可不带单位) < > 2nCO 2+12ne -+12nH +=+4nH 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对于反应CO (g )+ 2H 2(g )? CH 3OH (g ),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图可得△H =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419 kJ ·mol -1-510 kJ ·mol -1= -91 kJ ·mol -

1,A 项正确; B .该反应正向是气体粒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属于熵减过程△S <0,根据△G =△H -T △S ,△G <0可自发,需要低温环境才可以自发,B 项错误;

C .b 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是?H 只与反应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H 故不变,C 项错误; D .b 过程中第I 阶段正反应活化能较高,故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较低,因此化学反应速率较慢,b 过程的反应速率:第I 阶段<第Ⅱ阶段,D 项正确。 故说法正确的选AD 。

(2) ①A .对于反应CO (g )+2H 2(g )?CH 3OH (g ),当v 正(H 2)=2v 逆(CH 3OH )时,反应到达平衡,2v 正(H 2)=v 逆(CH 3OH ),正逆反应各物质速率不成比例,未达到平衡,故A 项错误; B .反应物CO 与生成物CH 3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从开始反应逐渐减小,若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B 项正确;

C .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M =

m

n

,因为质量守恒m 不变,该反应正向是气体粒子数目较小方向,n 会减小,M 会增大,达到平衡之后M 不变,故C 项正确;

D .混合气体的密度=

m

V

,m 不变容器体积固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是个定值,一直不变,不能做平衡的判定依据,D 项错误; 故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BC ;

②同温1L 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呈正比,初始加入2 mol CO 和4 molH 2,混合气体共6mol ,起始压强为P 0kPa ,则起始氢气的分压

2

3

P 0kPa ,反应10 min H 2的物质的量为2mol ,是原来氢气物质的量的一半,反应10 min H 2的分压

1

3

P 0kPa ,故10 min 内H 2的反应速率v (H 2)=()2t

P H ??= 0010min

21

33

P kPa P kPa -=0

30P kPa /min ;反应10 min H 2的物质的量为2mol ,CO 的物质的量为1mol ,生成的甲醇为1mol ,混合气体共4mol ,那么H 2的物质的量分数0.5,CO 和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25。反应15min 和反应10min 数据一

样,故10min 已经达到平衡。由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呈正比,故0P P 平=0n n 平=3

2,得

P 平=

230P kPa ,则平衡时H 2的分压P ()2H =0.5×2

30P =13

0P kPa ,同理P ()CO = P ()3CH OH =0.25×

2

30P =16

0P kPa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p =322P(CH OH)P(CO)P (H )g =02001

61163P kPa

P kPa P kPa ??? ???

=20

9P kPa -2

; (3)根据CO 的平衡转化率-T -P 图分析,其他条件不变(观察甲或者乙),升高温度,CO 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的,则K 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由于甲和在在温度不变的时候平衡常数是相同的,故L 、M 两点容器内平衡常数:K (M )<K (L );向甲中加入1 mol CO 和2 mol H 2,向乙中加入2 mol CO 和4 molH 2,在相同转化率的情况下,平衡时刻乙的总物质的量等于甲总物质的量的2倍,由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故压强:p (M )>2p (L ); (4)通入CO 2进行在硫酸电解质中电解,在阴极可制得低密度聚乙烯(

),2nCO 2→

,碳元素化合价从+4降到-2,每

个碳得6个电子,2nCO 2共得12n 个电子,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nCO 2+12ne -+12nH +=

+4nH 2O 。

2.利用工业废气 CO 2 或 CO 和 H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燃料甲醇。 Ⅰ.利用工业废气 CO 合成甲醇,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图中曲线 a 到曲线 b 的措施是_______。该反应ΔS________0(填“>”或“<”)

(2)一定条件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 和 2 mol H2,10 min 后达到平衡,放出热量 45.5kJ,则 10 min 内 H2的转化率为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CO、H2、CH3OH 各 1 mol,则此时υ正_____υ逆 (填“>”“<”或“=”) (3)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甲醇产率的是_____。

a.压缩容器体积

b.将 CH3OH (g)从体系中分离

c.恒容条件下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恒压条件下再充入 10mol CO 和 20mol H2

(4)现有容积均为 1L 的 a、b、c 三个密闭容器,向其中分别充入 1molCO 和 2mol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反应,测得相关数据的关系如图所示。b 中甲醇体积分数大于 a 中的原因是_______达到平衡时,a、b、c 中 CO 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_______。

Ⅱ.用工业废气中的 CO2制取甲醇和水蒸气

(5)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I、反应II与反应III,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填“反应I”,“反应II”,“反应III”)。

②b 点υ正_____υ逆(填“>”,“<”,“=”)。

③若此反应在 a 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 点的转化率比 c 点高的原因是_____。 ④c 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

【答案】加入催化剂 < 50% 4 > ab b 处反应温度高,则反应速率快,反应相同时间生成的甲醇多,体积分数大 a>b>c 反应 I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

移动

16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路径发生了变化,活化能下降,应为加入催化剂;反应发生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熵值减小,所以ΔS<0;

(2)2molH 2完全反应释放的热量是91kJ ,现在反应达平衡后只释放了45.5kJ 的热量,所以H 2消耗1mol ,转化率为50%,化学方程式为CO(g)+2H 2(g)

CH 3OH(g),平衡时三种物质

CO 、H 2、CH 3OH 的浓度分别为0.25mol/L 、0.5mol/L 、0.25mol/L ,平衡常数

K =322(CH OH)(CO)(H )c c c ?=2

0.250.250.5?=4;三种物质都加入1mol 后,Q c=

322(CH OH)(CO)(H )c c c ?=2

0.75

0.751?=1v 逆;

(3)a .压缩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增大,a 符合题意; b .将CH 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增大,b 符合题意; c .恒容条件下充入He ,各物质浓度不变,对平衡无影响,c 不合题意;

d .恒压条件下再充入10molCO 和20molH 2,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不变,甲醇的产率不变,d 不合题意; 答案为:ab ;

(4)反应开始5min 后,a 中温度比b 中低,反应速率比b 中慢,生成甲醇的量少,体积分数小,所以,b 中甲醇体积分数大于a 中的原因是b 处反应温度高,则反应速率快,反应相同时间生成的甲醇多,体积分数大;比较b 、c 两点甲醇的体积分数,可得出△H <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CO 转化率依次减小,所以a>b>c 。答案为:b 处反应温度高,则反应速率快,反应相同时间生成的甲醇多,体积分数大;a>b>c ;

(5)①在低温时,相同温度、相同时间内反应I 转化率最高,所以催化剂效果最好的是反应I ;

②b 点尚未达到平衡状态,从催化剂效果更好的反应II 和III 可知,b 点反应仍正向进行,所以υ正>υ逆;

③c 点温度更高,比a 提前达到平衡状态,所以a 、c 两点均是平衡点。从a 、c 点的比较可以看出,温度升高CO 2的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而得出原因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④利用三段式,可以建立以下关系:

2232CO (g)

3H (g)CH OH(g)

H O(g)(mol/L)0.5 1.500111(mol/L)13331111

(mol/L)

6

2

3

3

+

+

?

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K =

3113311()62??=163。

3.资源化利用CO 2,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获得燃料或重要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CO 2的捕集

①用饱和Na 2CO 3溶液做吸收剂可“捕集”CO 2。写出“捕集”CO 2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

②聚合离子液体是目前广泛研究的CO 2吸附剂。结合图像分析聚合离子液体吸附CO 2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尿素:

工业上以CO 2、NH 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 2)2],该反应分为二步进行: 第一步:2NH 3(g)+CO 2(g)?H 2NCOONH 4(s) △H = - 159.5 kJ·mol -1 第二步:H 2NCOONH 4(s)?CO(NH 2)2(s)+ H 2O(g) △H = +116.5 kJ·

mol -1 ①写出上述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 NH 3和1mol CO 2,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反应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__________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___________min时到达平衡

(3)合成乙酸:中国科学家首次以CH3OH、CO2和H2为原料高效合成乙酸,其反应路径如图所示:

①原料中的CH3OH可通过电解法由CO2制取,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写出生成CH3OH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示,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

【答案】H2O + CO32- + CO2=2HCO3-低温,低流速 2NH3(g)+ CO2(g)?CO(NH2)2(s)+

H2O(g)△H= -43kJ·mol-1 K=[H2O]/[NH3]2.[CO2] 二 55 CO2 + 6e- + 6H+ = CH3OH + H2O CH3OH

+ CO2 + H2

*

HI、Rh

CH3COOH + H2O

【解析】

【分析】

(1)①H2O、CO32-、CO2反应生成HCO3-;

②根据图知,温度越低、流速越小吸附量越大;

(2)利用盖斯定律求解热化学方程式;K等于气体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气体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②达到平衡时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速率;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①电解时,CO2失电子和H+反应生成CH3CH2OH;

②根据图知,反应物是CH3CH2OH、CO2和H2,生成物是CH3COOH和水,LiI和Rh作催化剂。

【详解】

(1)①H2O、CO32-、CO2反应生成HCO3-,离子方程式为H2O+CO32-+CO2=2HCO3-;

②根据图知,温度越低、流速越小吸附量越大,所以聚合离子液体吸附CO2的有利条件是

低温,低流速(或25℃,10mL ·min -1);

(2)①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方程式相加得到方程式2NH 3(g)+CO 2(g)?CO(NH 2)2(s)+H 2O(g)△H =(-159.5+116.5)kJ ·mol -1=-43kJ ·mol -1;化学平衡常数K 等于气体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气体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2232(H O)

=

(NH )(CO )

c K c c ;

②达到平衡时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速率。根据图知,第一步的反应,的反应物NH 3和CO 2的量迅速达到定值,说明第一步反应速率大,第二步反应较慢,所以第二步决定整个反应速率;根据图知,55min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①电解时,CO 2失电子和H +反应生成CH 3OH ,电极反应式为CO 2+6e -+6H +=CH 3OH+H 2O ;

②根据图知,反应物是甲醇、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乙酸和水,LiI 和Rh 作催化剂,总反应方程式为:CH 3OH+CO 2+H 2

*

HI 、Rh CH 3COOH+H 2O 。

4.利用碳和水蒸气制备水煤气的核心反应为:C(s)+H 2O(g)?

H 2(g)+CO(g) (1)已知碳(石墨)、H 2、CO 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 -1、285.8kJ·mol -1、283kJ·mol -1,又知H 2O(l)=H 2O(g) ΔH =+44kJ·

mol -1,则C(s)+H 2O(g)?CO(g)+H 2(g) ΔH =___。 (2)在某温度下,在体积为1L 的恒容密闭刚性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并充入1mol H 2O(g)发生上述反应,反应时间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的数据如表:

①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H 2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分压常数K p =________kP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保持25℃、体积恒定的1L 容器中投入足量活性炭和相关气体,发生可逆反应C +H 2O(g)?CO +H 2并已建立平衡,在40 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H 2,50min 时再次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40min时,再充入的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40~5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4)新型的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 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电极A为________极,S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 x=2Na+S x(3

【答案】+131.3 kJ·mol-1 1.4 40% 27 6 0.1 负还原负 S x2--2e-=S x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碳(石墨)、H2、CO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283kJ·mol-1,则

①C(s)+O2(g)=CO2(g)ΔH=-393.5kJ·mol-1

②1

2

O2(g)+H2(g)=H2O(l)ΔH=-285.8kJ·mol-1

③CO(g)+1

2

O2(g)=CO2(g)ΔH=-283kJ·mol-1

④H2O(l)=H2O(g)ΔH=+44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④即得到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 -1。 (2)根据方程式可知

22

C H O H +CO

()1

00

()()1mol mol x x x mol x x x

+-?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则(1-x+x+x):1=1.4:1,解得x =0.4;

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4mol ,H 2O 的转化率为40%。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分压常数K p =

0.40.41401401.4 1.40.6140 1.4

?

???

≈27kPa 。

(3)①设50min 时H 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由于容积是1L ,则根据

图像可知平衡常数K =

3

21

34

x ??=,解得x =8,由于CO 的变化量是1mol ,所以40min 时再充入的H 2的物质的量为8mol+1mol -3mol =6mol 。

②由于氢气的变化量是1mol ,所以40~50 min 内H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mol/L

10min

0.1mol·L -1·min -1。

(4)①放电时钠失去电子,则电极A 为负极,电极B 是正极,则S 发生还原反应。

②放电时钠失去电子,则电极A 为负极,充电时,Na 所在电极是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根据总反应为Na 2S x =2Na +S x (3<x <5)可知,阳极电极反应式为S x 2--2e -=S x 。

5.(1)乙基叔丁基醚(以ETBE 表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剂。用乙醇与异丁烯(以IB 表示)在催化剂HZSM -5催化下合成ETB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g)+IB(g)

ETBE(g) △H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物被催化剂HZSM -5吸附的顺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 =__kJ·mol -1

。反应历程的最优途径是__(填C 1、C 2或C 3)。

(2)一定条件下,用Fe 2O 3、NiO 或Cr 2O 3作催化剂对燃煤烟气回收。反应为2CO(g)+SO 2(g)

2CO 2(g)+S(l) ΔH =-270kJ·mol -1

①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SO 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Fe 2O 3和NiO 作催化剂均能使SO 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不考虑催化剂价格因素,选择Fe 2O 3的主要优点是:__。

②某科研小组用Fe 2O 3作催化剂。在380℃时,分别研究了[n(CO)∶n(SO 2)]为1∶1、3∶1时SO 2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图2)。则图2中表示n(CO)∶n(SO 2)=3∶1的变化曲线为__。

(3)已知NO 2存在如下平衡:2NO 2(g)N 2O 4(g) △H <0,在一定条件下NO 2与N 2O 4的

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v(NO 2)=k 1·p 2(NO 2),v(N 2O 4)=k 2·p(N 2O 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 1、k 2与平衡常数K p (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 1=__;在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理由是__。 (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O 2(g)+2SO 2(g)

2SO 3(g)。

已知:标准平衡常数K θ=2

3θ222θθpSO [

]p

pSO pO [][]p p

,其中p θ为标准压强(1×105Pa),p(SO 3)、p(O 2)和

p(SO 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SO 3)=x(SO 3)p ,p 为平衡总压,x(SO 3)为平衡系统中SO 3的物质的量分数。

SO 2和O 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SO 3的平衡产率为ω,则K θ=___(用含ω的最简式表示)。

【答案】-4a C 3 Fe 2O 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可获得较高的SO 2转化率,从而节约能源 a k 1=2k 2·

K P BD 达到平衡时,N 2O 4与NO 2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 2)=2v(N 2O 4) 23

(3-)

(1-)

ωωω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由图给数据可计算△H ;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 (2)①Fe 2O 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 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

②n (CO ):n (SO 2)=2:1时反应速率界于n (CO ):n (SO 2)=3:1和n (CO ):n (SO 2)=1:1之间,反应速率介于二者之间,且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n (CO ):n (SO 2)=3:1是相等的;

(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NO 2与N 2O 4的消耗速率的关系为v (NO 2)=2v (N 2O 4),则k 1?p 2(NO 2)=2k 2?p (N 2O 4);满足平衡条件v (NO 2)=2v (N 2O 4)即为平衡点,B 、D 点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反应速率之比为1:2;

(4)设SO 2和O 2起始物质的量为2mol 和1mol ,由SO 3的平衡产率为ω可知,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为2ω,由题意建立三段式计算可得。 【详解】

(1)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H =—(5—1)akJ/mol=—4 akJ/mol ;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过渡态1和2的活化能都为6akJ/mol ,过渡态3的活化能为4akJ/mol ,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过渡态3的活化能最小,反应历程最优,故答案为:-4a ;C 3;

(2)①根据图示内容,对比260℃时不同催化剂作用下SO 2的转化率,可以看出Cr 2O 3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最快,Fe 2O 3和NiO 作催化剂均能使SO 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但是Fe 2O 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 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故答案为:Fe 2O 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 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 ②n (CO ):n (SO 2)=2:1时反应速率界于n (CO ):n (SO 2)=3:1和n (CO ):n (SO 2)=1:1之间,反应速率介于二者之间,且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n (CO ):n (SO 2)=3:1是相等的,Fe 2O 3作催化剂时,曲线a 符合,故答案为:a ;

(3)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

22

p(N O )

p (NO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NO 2与

N 2O 4的消耗速率的关系为v (NO 2)=2v (N 2O 4),则k 1?p 2(NO 2)=2k 2?p (N 2O 4),k 1=2k 2·K P ;满足平衡条件v (NO 2)=2v (N 2O 4)即为平衡点,B 、D 点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反应速率之比为1:2,所以B 、D 为平衡点,故答案为:2k 2·

K P ;BD ; (4)设SO 2和O 2起始物质的量为2mol 和1mol ,由SO 3的平衡产率为ω可知,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为2ω,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223mol mol 2 O g +2SO g 2SO g ωωω 2 mol 1- 2-2 2ω ω ω起() 1 2 0变()平()

?

由三段式可得p(SO 3)、p(O 2)和p(SO 2)分别为23-ωω×p θ、1-3-ωω×p θ、2-23-ωω×p θ,则标准平衡常

数Kθ=

2

3

θ

2

22

θθ

p SO

[]

p

p SO p O

[][]

p p

()

()()=

2

2

3-

2

2-2

1-

3-3-

[]

[][]

ω

ω

ωω

ωω

?

=

2

3

(3-)

(1-)

ωω

ω

,故答案为:

2

3

(3-)

(1-)

ωω

ω

【点睛】

由平衡分压等于平衡总压和物质的量分数之积和Kθ=

2

3

θ

2

22

θθ

p SO

[]

p

p SO p O

[][]

p p

()

()()可知

Kθ=

2

3

θ

2

22

θθ

p SO

[]

p

p SO p O

[][]

p p

()

()()=

2

2

3-

2

2-21-

3-3-

[]

[][]

ω

ω

ωω

ωω

?

是解答关键,也是难点。

6.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方程式两边若有相同物料不用约简)。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2)t1℃时,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水煤气变换反应,容器中各物质浓度(单位: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CO H2O CO2H2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①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__。

②5~6min时间段内,平衡移动方向为__(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填字母编号)。

a.增加了H2O(g)的量

b.增加氢气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③t2℃时(t2>t1),在相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CO浓度__c1(填“>”“<”或“=”)。

(3)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是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若T1时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0.5,则T1时FeO(s)+H2(g)Fe(s)+H2O(g)的平衡常数为__。

(4)水煤气可做燃料电池的燃料。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A 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假设催化炉产生的CO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电极A处产生的CO2有部分参与循环利用,其利用率为__。

【答案】COOH+H+H 2O=COOH+2H+OH CO(g)+H2O(g)CO2(g)+H2(g) H=-0.72N A eV/mol 3min~4min 向右移动 a >吸热 1 H2+CO32--2e-=H2O+CO2 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起始状态反应物的相对能量为0,最终状态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为-0.72eV,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小于0。该历程中两次能垒分别为1.59eV-(-0.32eV)=1.91eV,1.86eV-(-0.16eV)=2.02eV,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

=2.02eV。该步骤的反应物的相对能量为-0.16eV的物质:COOH+H+H 2O,生成物为相对能量为1.41eV的物质:COOH+2H+OH,由此可得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COOH+H+H 2O=COOH+2H+OH,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H2O(g )CO2(g)+H2(g) ?H=-0.72N A eV/mol。

(2)①从表格中数据分析,第3~4min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②5min~6min时间段内,H2O的浓度增大,CO浓度减小,说明是增加了H2O的量,平衡正移,故答案为:向右移动;a;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则CO浓度>c1,故答案为:>;

(3)①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Fe(s)+CO2(g )FeO(s)+CO(g)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T1时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K=2,即c(CO)/c(CO2)=2,若T1时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0.5,即K =

()()

()()

22

2

c CO c H

c CO c H O

=0.5,所以平衡时

()

()2

2

c H O

c H

=1,所以T1时FeO(s)+H2(

g)Fe(s)+H2O(g)的平衡常数K=

() ()2

2

c H O

c H

=1;

(4)A为负极,负极上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电极A上前去参与的反应为:H2+CO32--2e-=H2O+CO2;假设催化炉产生的CO与H2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电极A 处转移电子为6mol,产生的CO2为4mol,在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当转移6mol电子时,参与循环反应的CO2为3mol,参与循环的利用率

=3mol

100%

4mol

?=75%。

7.C、N、S和Cl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备受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I.2SO2(g)+O2(g)+2H2O(1) =2H2SO4(aq) △H1;

Ⅱ.Cl2(g)+H2O(1)HCl(aq)+HClO(aq) △H2;

Ⅲ.2HClO(aq) =2HCl(aq)+O2(g) △H3

SO2(g)+Cl2(g)+2H2O(1)=2HCl(aq)+H2SO4 (aq) △H4=__________(用含有△H1、△H2和△H3的代数式表示)。

(2)25℃时,H2SO3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25℃时,NaHSO3的水溶液pH<7,用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 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 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_______(至少写两点)。

(4)氯氨是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1、NHC12和NC13),副产物少于其它水消毒剂。

①一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_______。一氯胺是重要的水消毒剂,其原因是由于一氯胺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②在恒温条件下,2molCl2和1molNH3发生反应2Cl2(g)+NH3(g)NHCl2(l)+2HCl(g),测得平衡时Cl2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 p(C)= _______ (K p是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H1+2△H2+△H3)/2由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K a2(H2SO3)=10-7.2 ,K a1(H2SO3)=10-

1.9,所以HSO

3—的水解常数是10-12.1,HSO

3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3CO2+4Na++4e-═2Na2CO3+C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等特点

NH2Cl+H2O═NH3+HClO0.5MPa-1

【解析】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SO2(g)+Cl2(g)+2H2O(l)=2HCl(aq)+H2SO4(aq)是(Ⅰ+2×Ⅱ+Ⅲ)/2,那么△H4=(△H1+2△H2+△H3)/2;

(2)由图中数据可以,求出H2SO3的K a1和K a2,

()(

)()

()3 1.9a12

3

3

a1

23 K 1.9,K

10c H c HSO pH c H SO c

HSO c H SO +-

-

-=

===,时,(

);

同理,用pH=7.2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到K a2=10-7.2

,HSO 3-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电离常数

为K a2,水解常数K h =K w /K a1=10-14

/10

-1.9

=10

-12.1

,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酸性;

(3)根据总反应方程式,正极是CO 2得电子变成C ,电极反应式为3CO 2+4Na +

+4e -

═2Na 2CO 3+C ;不选择水做溶剂,而选择有机物做溶剂,可以知道Na 不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此外可以根据,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来答题,应该要有导电性好,难挥发等等;

(4)①可以按照氨气的电子式来写,一氯氨可以当做氯代替氨气中的一个H 。电子式为

;根据水解反应的特点,要和水发生作用,一部分结合氢氧根,一部分结合氢离

子,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杀菌的作用,应该是次氯酸,可以写出来NH 2Cl+H 2O═NH 3+HClO ;②C 点平衡时Cl 2和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以利用三段式列出式子,设转化NH 3物质的量为x

2Cl 2(g) + NH 3 (g)

NHCl 2(l) + 2HCl(g)

开始(mol ) 2 1 0 0 转换(mol ) 2x x 2x C 点的平衡(mol ) 2-2x 1-x 2x

则2-2x=2x ,解得x=0.5mol ,平衡时Cl 2、NH 3、HCl 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 、0.5mol 、1mol ,NHCl 2为液体,计算压强是不计入,气体一共2.5mol ,总压为10MPa ,可以Cl 2、NH 3、HCl 分压为4MPa 、2MPa 、4MPa ;

()()

22-1

p 22

23p HCl (4MPa)K C ===0.5MPa p (Cl )p(NH )(4MPa)(2MPa)

?。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SO 2(g)+Cl 2(g)+2H 2O(l)=2HCl(aq)+H 2SO 4(aq)是(Ⅰ+2×Ⅱ+Ⅲ)/2,那么△H 4=(△H 1+2△H 2+△H 3)/2; (2) 由图中数据可以,求出H 2SO 3的K a1和K a2,

()(

)()

()3 1.9a12

3

3

a1

23 K 1.9,K

10c H c HSO pH c H SO c

HSO c H SO +-

-

-=

===,时,(

);

同理,用pH=7.2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到K a2=10-7.2,水解常数K h =K w /K a1=10-14/10-1.9=10-12.1,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酸性;

(3)根据总反应方程式,正极是CO 2得电子变成C ,电极反应式为3CO 2+4Na ++4e -═2Na 2CO 3+C ;不选择水做溶剂,而选择有机物做溶剂,可以知道Na 不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此外可以根据,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来答题,应该要有导电性好,难挥发等等; (4)①可以按照氨气的电子式来写,一氯氨可以当做氯代替氨气中的一个H 。电子式为

;根据水解反应的特点,要和水发生作用,一部分结合氢氧根,一部分结合氢离

子,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杀菌的作用,应该是次氯酸,可以写出来NH 2Cl+H 2O═NH 3+HClO ;②C

点平衡时Cl 2和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以利用三段式列出式子,设转化NH 3物质的量为x

2Cl 2(g) + NH 3 (g)

NHCl 2(l) + 2HCl(g)

开始(mol ) 2 1 0 0 转换(mol ) 2x x 2x C 点的平衡(mol ) 2-2x 1-x 2x

则2-2x=2x ,解得x=0.5mol ,平衡时Cl 2、NH 3、HCl 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 、0.5mol 、1mol ,NHCl 2为液体,计算压强是不计入,气体一共2.5mol ,总压为10MPa ,可以Cl 2、NH 3、HCl 分压为4MPa 、2MPa 、4MPa ;

()(

)

22

-1p 22

23p HCl (4MPa)K C ===0.5MPa p (Cl )p(NH )(4MPa)(2MPa)

?。 【点睛】

第(4)②不要忘记了,NHCl 2是液体,它不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8.研究CO 2与CH 4反应使之转化为CO 和H 2,对减缓燃料危机和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上CO 2与CH4发生反应I :CH 4(g )+CO 2(g )=2CO (g )+2H 2(g ) △H 1 在反应过程中还发生反应Ⅱ:H 2(g )+CO 2(g )=H 2O (g )+CO (g ) △H 2=+41kJ/mol (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C —H H —H C=O C O ≡

键能(kJ/mol )

413

436

803

1076

则△H l =____kJ/mol ,反应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该反应工业生产适宜的温度和压强为____(填标号)。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2)工业上将CH 4与CO 2按物质的量1:1投料制取CO 2和H 2时,CH 4和CO 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923K 时CO 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 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923K 时反应II 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③1200K 以上CO 2和CH 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

(3)工业上CH4和CO2反应时通常会掺入O2发生反应

III:CH4+2O2=CO2+2H2O,掺人O2可消除反应产生的积碳和减小反应器的热负荷(单位时间内维持反应发生所需供给的热量),O2的进气量与反应的热负荷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着O2进入量的增加,热负荷下降的原因是 ____。

②掺人O2可使CH4的平衡转化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答案】+234 △S>0 B CH4和CO2按1:1投料发生反应I时转化率相等,CO2还发生反应II,所以平衡转化率大于CH4 0.39 1200K以上时以反应I为主,二者转化率趋于相等(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远大于反应II)(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II)反应III放热,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使热负荷降低增大减小

【解析】

【分析】

(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通过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可以计算

△H l,从焓变和熵变综合判断反应Ⅰ自发反应的原因,从平衡移动角度来判断反应条件;

(2)工业上将CH4与CO2按物质的量1:1投料,发生反应Ⅰ、II,则

①923K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4的原因从二者实际参加的反应来讨论;

②从图、及题干中提供的数据结合反应Ⅰ、II,用三段式按定义计算923K时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③1200K以上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的原因还是从实际参加的反应来讨论;

(3)工业上CH4和CO2反应时通常会掺入O2,则发生反应 III:CH4+2O2=CO2+2H2O;

①按热负荷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维持反应发生所需供给的热量以及O2的进气量与反应III 放出的热量关系,据此解题;

②发生反应 III:CH4+2O2=CO2+2H2O,分析甲烷、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及消耗量,分析CH4的平衡转化率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受到的影响;

【详解】

(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则????;

△H l=4413kJ/mol+2803kJ/mol-21076kJ/mol-2436kJ/mol=+234kJ/mol

答案为:+234;

反应I:CH4(g)+CO2(g)=2CO(g)+2H2(g)△H1=+234kJ/mol,△S>0,因此△S>0是反应Ⅰ自发反应的原因,该反应是吸热、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因此,选择高温低压的条

件;

答案为:△S>0; B ;

(2)①923K 时反应Ⅰ中CH 4和CO 2的平衡转化率是一样的,但是,二氧化碳还参加反应II ,因此其平衡转化率大于CH 4;

答案为:CH 4和CO 2按1:1投料发生反应I 时转化率相等,CO 2还发生反应II ,所以平衡转化率大于CH 4;

②CH 4和CO 2按1:1投料,设投料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由图知CH 4和CO 2的转化率

为60%、70%,则发生反应I 时422CH (g)+CO (g)=2H (g)+2CO(g)

11000.60.6 1.2 1.20.40.4 1.2 1.2

起始浓度(mol/L)转化浓度(mol/L)平衡浓度(mol/L) 发生反应II:222222H (g)+CO (g)=H O(g)+CO(g)

1.20.40 1.20.10.10.10.1

1.10.30.1 1.3

c[H O(g)]c[CO(g)]0.1 1.30.39

c[H (g)]c[CO (g)] 1.10.3

K ??===??起始浓度(mol/L)转化浓度(mol/L)平衡浓度(mol/L);

答案为:0.39;

③反应I 中CO 2和CH 4的平衡转化率相等,1200K 以上CO 2和CH 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则意味着该条件对反应I 更有利,以反应I 为主;

答案为:1200K 以上时以反应I 为主,二者转化率趋于相等(或1200K 以上时反应I 的正向进行程度远大于反应II )(或1200K 以上时反应I 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II ); (3)工业上CH 4和CO 2反应时通常会掺入O 2,则发生反应 III: CH 4+2O 2=CO 2+2H 2O , ①反应III 是放热反应,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通入氧气越多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越多,则热负荷值越小;

答案为:反应III 放热,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使热负荷降低;

②发生反应 III: CH 4+2O 2=CO 2+2H 2O ,促进甲烷消耗,则CH 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为:增大;

发生反应 III: CH 4+2O 2=CO 2+2H 2O 不利于反应I ,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因此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下降; 答案为:减小。

9.以下是关于“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的课题,回答问题:

(1)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界定: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所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可以从分析影响的因素入手.

a . v (正)≠v(逆)

b .v (正)和v (逆)都增大

c .v (正)和v (逆)都减小 (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的选择,现有以下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过氧乙酸(CH3CO3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毒,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aq)+H2O2(aq)?CH3CO3H(aq)+H2O(l) △H=-13.7K J/mol (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 。 (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 9 CH3CO3H,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 H2O2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在25 ℃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1所示。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 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 v(CH3CO3H)=____ g/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综合图1、图2分析,与20 ℃相比,25 ℃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写出2条)。 (4) SV-1、SV-2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 nm和70 nm。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分析,过氧乙酸对SV-1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 137 0.1m/6 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随着pH升高,SV-1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 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 【分析】 【详解】 (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研究大气污染物SO 2、CH 3OH 与H 2O 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132241SO (g)+H O(g)=H SO (1)227.8kJ mol H -?=-? 反应ii :-133332CH OH(g)+SO (g)=CH OSO H(g)( ) -63.4kJ mol H ?=?硫酸氢甲酯 (1)CH 3OSO 3H 发生水解:332324CH OSO H(g)H O(g)CH OH(g)H SO (1)+=+△H=______kJ/mol 。 (2)T ℃时,反应ii 的CH 3OH(g)、SO 3(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8-1-9-1110mol L 210mol L ????、,平衡时SO 3转化率为0.04%,则K=_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 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a ”、“b ”或“c ”)。 ②水将反应ii 的最高能垒由_____________eV 降为_____________eV 。 ③d 到f 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填标号)。 A .CH 3OH 中的氢氧键 B .CH 3OH 中的碳氧键 C .H 2O 中的氢氧键 D .SO 3中的硫氧键 (4)分别研究大气中H 2O 、CH 3OH 的浓度对反应i 、反应ii 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CH 3OH)大于10-11mol.L -1时,c(CH 3OH)越大,c(H 2SO 4)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c(CH 3OH)小于10-11mol.L -1时,c(H 2O)越大,c(CH 3OSO 3H)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64.4 4×104L· mol -1 a 20.93 6.62 ACD 反应i 和反应ii 为竞争反应,甲醇浓度增大,促进了甲醇和三氧化硫反应,抑制了三氧化硫和水的反应,硫酸的浓度减小 水的浓度越大,甲醇和三氧化硫碰撞几率越小,生成CH 3OSO 3H 越小,c(CH 3OSO 3H)越小 【解析】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 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H2O(g)===H2O(l)ΔH=-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22.4 mL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练习 1.(16分)苯乙烯(C 6H 5CH =CH 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 C 6H 5C 2H 5(g)C 6H 5CH =CH 2(g)+H 2 (g) △H =+125kJ·mol -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__ _____________ 。随着温度的升高, 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C 6H 5C 2H 5 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下图。 ①由上图可得出: 结论一: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稀释剂能影响C 6H 5C 2H 5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 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C 6H 5C 2H 5的平衡 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 2O 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Cu 2O 的方法 (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制备Cu 2O ; (b )用葡萄糖还原 悬浊液制备Cu 2O ; (c )电解法制备Cu 2O 。原理如右图所示,反应为:2Cu+H 2O=Cu 2O+H 2↑,则铜作为 极; (d )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 2H 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 2O , 同时放出N 2和水蒸气。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用制得的Cu 2O 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平衡转化率/% 101kPa (900K ) 40 60 80 202kPa (900K ) n (H 2O) n (C 6H 5C 2H 5)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 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 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 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向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_______ (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 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42-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 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 0.8 mol/L 的 FeSO4溶液(pH=4.5)和 0.8 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pH=4.0),各取 2 ml 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15 分钟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 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 2.7 完全沉淀pH9.6 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②讨论影响 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 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 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 范围内,溶液 pH 越小 Fe2+稳定性越好。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最新整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 4 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A。仅①②③⑤ B。仅③⑤ C。仅③ D. 仅①③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