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与不等关系复习专题教案.doc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复习专题教案.doc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复习专题教案.doc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复习专题

一.不等式的性质:

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若,a b 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

a c

b d ->-)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 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

若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a b

c d

>);

若0ab >,a b >,则11a b <; 若0ab <,a b >,则11

a b

>。

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或n n a b >;

注意:比较大小,最常用的方法——作差;对于选择题或判断题用赋值法比较好。 如: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

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

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

a b a 1

1,0<<<则若;

⑤b

a

a b b a ><<则若,0; ⑥b a b a ><<则若,0.

⑦b c b a c a b a c ->

->>>则若,0. ⑧11

,a b a b

>>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

4. 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a ++>>与相应的函数2

(0)y ax bx c a =++>、相应的

方程2

0(0)ax bx c a ++=>之间的关系:

判别式

ac b 42-=?

0>?

0=? 0

二次函数

c

bx ax y ++=2

(0>a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00

2

>=++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 无实根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

x x x

x <<

?

?

5.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情况小结:

20ax bx c ++>(0a ≠)恒成立?0

0a >??

?

0ax bx c ++<(0a ≠)恒成立?00a

. 6. 一般地,直线y kx b =+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如图):

y kx b >+表示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y kx b <+

说明:(1)y kx b ≥+表示直线及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

y kx b ≤+表示直线及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

(2)对于不含边界的区域,要将边界画成虚线. 7.基本不等式:

(1).如果R b a ∈,,那么ab b a 22

2

≥+.

(2). ≤

2

a b

+(0,0)a b >>. (当且仅当b a =时取“=”。“和”一定时,“积”最大;“积”一定时,“和”最小) 注意:取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二.例题与练习

例1. 解下列不等式:

(1) 27120x x -+>; (2) 2230x x --+≥; (3) 2

210x x -+<;

练习1. (1)解不等式307x x -≤+ (2)解不等式23

17

x x -<+;

例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

0x mx n -+≤的解集是{|51}x x -≤≤,求实数,m n 之值.

练习2.已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23}x x <<求不等式2

0cx bx a -+>的解集.

例3.设2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4335251x y x y x -≤-??

+≤??≥?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练习3.设y x 106z -=,式中,x y 满足条件4335251x y x y x -≤-??

+≤??≥?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4.已知c b a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 bc ab c b a ++>++2

22

练习4.若,0x y >,且21x y +=,求11

x y

+的最小值。

三.课后作业

1.如果0,0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

11

a b < (B

<(C )22a b < (D )||||a b > 2.不等式11

2

x <的解集是( )

A .(,2)-∞

B .(2,)+∞

C .(0,2)

D (,0)-∞?(2,)+∞

3. 若b a c b a >∈,R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

b a 11<. (B )22b a >. (C ).1

12

2+>+c b

c a . (D )||||c b c a >. 4. 若a ,b ,c >0且a (a +b +c )+bc =4-23,则2a +b +c 的最小值为( )

(A )3-1 (B) 3+1 (C) 23+2 (D) 23-2 .

5. 不等式1201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 . 6.已知实数,x y 满足3025000

x y x y x y +-≥??+-≤?

?≥??≥?,则2y x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7.设函数)32lg()(-=x x f 的定义域为集合M ,函数1

2

1)(--

=x x g 的定义域为集合N .求:(1)集合M ,N ;(2)集合N M ,N M .

8. 若1->x ,则x 为何值时1

1

++x x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 已知a,b,c ∈R,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22bc ac b a >?> B.b a bc ac >?>22

C 、b

a b a 1

133 D 、||22b a b a >?>

2.设a ,b ∈R ,且a ≠b ,a+b=2,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2b a ab 122+<<

B 、2b a 1ab 2

2+<< .

C 、12b a ab 22<+<

D 、

1ab 2b a 2

2<<+ 3.二次方程2

2

(1)20x a x a +++-=,有一个根比1大,另一个根比1-小,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1a -<<

B .20a -<<

C 、10a -<<

D .02a <<

4.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

A .1y x x =+

B .1sin sin y x x =+,(0,)2

x π∈ C .2

y = D .1y x =- . 5.已知函数2

(0)y ax bx c a =++≠的图象经过点(1,3)-和(1,1)两点,若01c <<,则a 的取

值范围是( )

A .(1,3)

B 、(1,2)

C .[)2,3

D .[]1,3

6.不等式组131y x y x ≥-???≤-+??的区域面积是 ( )

A .12

B 、32

C .5

2

D .1

7、已知正数x 、y 满足81

1x y

+=,则2x y +的最小值是( )

A、18 B.16 C .8 D .10

8.已知不等式250ax x b -+>的解集为{|32}x x -<<,则不等式250bx x a -+>的解集为

A 、11{|}32x x -

<< B.11

{|}32

x x x <->或 C 、{|32}x x -<< D 、{|32}x x x <->或 ( )

二、填空题

9.不等式

01

21>+-x x

的解集是 10.已知x >2,则y =2

1

-+

x x 的最小值是 . 11.对于任意实数x ,不等式23

208

kx kx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2、设y x ,满足,404=+y x 且,,+∈R y x 则y x lg lg +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

13.解不等式22

3

2142-<---<-x x

14、正数a ,b ,c 满足a+b+c=1,求证:(1-a)(1-b)(1-c)≥8abc 。

15.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

?

??-≥≥+-≤-+1030

3y y x y x ,求z=3x-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6. 已知二次函数)(x f 的二次项系数为a ,且不等式x x f 2)(->的解集为(1,3). (1)若方程06)(=+a x f 有两个相等的根,求)(x f 的解析式; (2)若)(x f 的最大值为正数,求a 的取值范围.

必修五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第一课时)教案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态与价值: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 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引例1:限速40km/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40km/h ,写成不等式就是: 40v ≤ 引例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2.5%2.3% f p ≤??≥? 问题1:设点A 与平面α的距离为d,B 为平面α上的任意一点,则||d AB ≤。 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8.2.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一课时 教学感想: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能突破这个难点,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呢?老师们在一起探讨后,都认为不好教学。于是今天把我的教学课堂实例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探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运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教学难点: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以活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为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1、简阳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将于5月28号在简阳市举行,下面老师带来了一组云龙学区篮球运动选拔赛的图片。 2、涌泉初中女子篮球队代表云龙学区租车去参赛,从涌泉初中到简阳市路程是50千米,他们打算2小时到达,请你他们算一算,司机的车速至少是多少?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篮球运动会这一具特定情境的设置,不仅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还顺其自然引出了蕴含的数学信息,真正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大胆尝试,上面问题中不超过2小时,则速度应满足什么? 50/x≤2 50/2≤x 2x≥50 及时分析三种方法,并表扬学生 (设计理念:复习不等式的几种情况,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2、学生参赛完后要回来时,老师想给家人买点礼物。比赛场地有甲、乙两家超市正在搞活动,请帮老师选择。 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 乙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 问题1:从这个活动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问题2:如果老师打算购买40元的一件礼物,去哪家超市好呢?80元呢?大于100元呢?(设计理念:通过购物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更需要数学.) (这里学生有可能得出两种结果,那就让学生探究到底哪家商店便宜;如果学生们只有一种答案,那么教师可举例说120元呢?180元呢?让学生知道两种结果都有,那么怎么界定这两种结果呢?进入探究) ①分组活动. 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②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 ③我们先来考虑方案: 设累计购物x(x>100)元时,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问题1:如何列不等式? 问题2:如何解这个不等式?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小组派代表板书,并解释这样列不等式的根据是什么?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最后老师进行点评。 (设计理念:完整的解题过程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④让学生自己完成方案(2)与方案(3),并汇报完成情况. (设计理念:这是上面问题的重现,让学生独立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巩固上面所学的内容,可以说一举两得) ⑤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分析: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是一样的;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100元,则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又有三种情况: A、什么情况下,在甲商场购物花费小? B、什么情况下,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C、什么情况下,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相同? (设计理念:过程的重现就是解题过程的重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的能力) 3、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人教a版必修5学案: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含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材拓展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对于任意的实数a ,b ,有以下事实: a>b ?a -b>0; a = b ?a -b =0; ab>0,m>0,要比较a +m b +m 与a b 的大小,就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 +m b +m -a b =bm -am b (b +m )=m (b -a )b (b +m ) . ∵m>0,a>b>0,∴b -a<0, ∴m (b -a )b (b +m )<0,∴a +m b +m b ,b>c ?a>c. (2)a>b ,c>d ?a +c>b +d. (3)a>b ,c>0?ac>bc. (4)a>b ,c<0?acb>0,c>d>0?ac>bd. (6)a>b>0,n 为正实数?a n >b n . 双向性: (1)a -b>0?a>b ;a -b =0?a =b ; a -b<0?ab ?bb ?a +c>b +c. 单向性主要用于证明不等式;双向性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当然也可用于证明不等式). 若把c>0作为大前提,则a>b ?ac>bc ,若把c<0作为大前提,则a>b ?ac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案

第三章不等式 必修5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通过了解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不等式的相关内容; 3.理解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大小的数学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 使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现实世界和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不等关系.

提问: 1.“数量”与“数量”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大于、等于、小于). 2.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描述“不等关系”的呢?(用不等式描述) 引入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a b ≥的含义. 不等式a b ≥应读作“a 大于或者等于b ”,其含义是指“或者a >b ,或者a =b ”,等价于“a 不小于b ,即若a >b 或a =b 之中有一个正确,则a b ≥正确. 3.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与方法. (1)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 b >;如果a b -等于零,那么a b =;如果a b -是负数,那么a b <.反之也成立,就是(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基本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和a3+b3+c3≥3abc(a、b、c∈R+,当且仅当a=b=c时取“=”号)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证明一些不等式. (2)通过对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与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进行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过证明不等式的哪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求差比较法,即 师:由于不等式复杂多样,仅有比较法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有关不等式的定理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如果a、b∈R,那么(a-b)2属于什么数集?为什么? 生:当a≠b时,(a-b)2>0,当a=b时,(a-b)2=0,所以(a-b)2≥0.即(a-b)2∈ R+∪{0} .. 师:下面我们根据(a-b)2∈R+∪{0}这一性质,来推导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同时学习一些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二、推导公式 1.奠基 师:如果a、b∈R,那么有 (a-b)2≥0. ① 把①左边展开,得 a2-2ab+b2≥∴a2+b2≥2ab .. ② ②式表明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的积的2倍.这就是课本中介绍的定理1,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绝对不等式,对任何两实数a、b都成立.由于取“=”号这种特殊情况,在以后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通常要指出“=”号成立的充要条件.②式中取等号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呢? 师:充要条件通常用“当且仅当”来表达.“当”表示条件是充分的,“仅当”表示条件是必要的.所以②式可表述为: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教案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1.解有关不等式的应用题,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字母表示题中的未知数,再由题中给出的不等量关系,列出关于未知数的不等式(组),然后解列出的不等式(组),最后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写出答案. 2.在实际应用问题中,若应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同样必须确保“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原则.“一正”即必须满足“各项为正数”;“二定”即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拼凑成其积为“定值”,求积的最大值必须使其和为“定值”;“三相等 ”就是必须验证等号是否成立. 3.对于形如y =x +k x (k >0)的函数,如果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号条件不存在,那么这时就可以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求解. (1)当x >0时,f (x )=x +k x ≥2k (k >0),当x =k 时取“=”.另外, 我们还可以证明f (x )在区间(0,k ]上为减函数,在区间[k ,+∞)上为增函数,据此单调性来求函数的值域. (2)当x <0时,∵f (x )=x +k x (k >0)(x ≠0)为奇函数. ∴f (x )在(-∞,-k ]上为增函数,在[-k ,0)上为减函数. 一、构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解决 实际问题 方法链接: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构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实际含义. 例1 一个车辆制造厂引进了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 (辆)与创造的价值y (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y =-2x 2+220x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 6 000元以上,那么它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经典教案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3.掌握不等式的八条性质. 【学法指导】 1.不等关系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实质是将“自然语言”或“图形语言” 转化成“数学语言”,是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只需根据题意建立相应模型,把模型中的量具体化即可. 2.作差法是比较两个数(或式)大小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简单概括为“三步一结论”,其中关键步骤“变形”要彻底,当不能“定号”时注意分类讨论.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的依据,应用时每步都要做到等价变形. 一、知识温故 a-b>0?; a-b=0?; a-b<0?. 3.常用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b a(对称性); (2)a>b,b>c?a c(传递性); (3)a>b?a+c b+c(可加性); (4)a>b,c>0?ac bc;a>b,c<0?ac bc; (5)a>b,c>d?a+c b+d; (6)a>b>0,c>d>0?ac bd; (7)a>b>0,n∈N,n≥2?a n b n; (8)a>b>0,n∈N,n≥2? 二、经典例 问题探究一实数比较大小

问题1(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 在数轴上不同的点A与点B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实数a与b,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从实数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可以看出a,b之间具有以下性质: 如果a-b是正数,那么; 如果a-b是负数,那么; 如果a-b等于零,那么. 以上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a-b>0?a>b;a-b<0?a<b;a-b=0?a=b. 问题2(作差法比较实数的大小) 向一杯a克糖水中加入m克糖,糖水变得更甜了.你能把这一现象用一个不等式表示出来吗?并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探究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问题3在实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可以给出不等式八条基本性质的严格证明.证明时,可以利用前面的性质推证后续的性质. 请同学们借助前面的性质证明性质6: 如果a>b>0,c>d>0,那么ac>bd.

知识讲解_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编稿:张希勇 审稿:李霞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运算的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2.会用差值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符号法则与比较大小 实数的符号: 任意x R ∈,则0x >(x 为正数)、0x =或0x <(x 为负数)三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两实数的加、乘运算结果的符号具有以下符号性质: ①两个同号实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 符号语言:0,00a b a b >>?+>; 0,00a b a b <>?>; 0,00a b ab < ③两个异号实数相乘,积是负数 符号语言:0,00a b ab >?>; ②0b a b a -,a b =,a b <三种关系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要点诠释:这三个式子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它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要点二、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基本性质和运算性质两部分 基本性质有: (1) 对称性:a>b b

(2)传递性:a>b, b>c a>c ? (3) 可加性:a b a c b c >?+>+ (c ∈R) (4) 可乘性:a>b ,?? ????>bc ac c bc ac c bc ac c 000运算性质有: (1)可加法则:,.a b c d a c b d >>?+>+ (2) 可乘法则:,a b>0c d>0a c b d>0>>??>? (3)可乘方性:*0,0n n a b n N a b >>∈?>> (4) 可开方性:a b 0,n N ,n 1+>>∈>?>要点诠释: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同解变形的依据. 要点三、比较两代数式大小的方法 作差法: 任意两个代数式a 、b ,可以作差a b -后比较a b -与0的关系,进一步比较a 与b 的大小. ①0b a b a ->?>; ②0b a b a -?>; ②1b a a b b 且b>c ,则a>c (实质是不等式的传递性).一般选择0或1为中间量.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若两个式子具有相同的函数结构,可以利用相应的基本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作差比较法的步骤: 第一步:作差; 第二步: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变形手段,将“差”化为“积”; 第三步:定号,就是确定差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0; 最后下结论. 要点诠释:概括为:“三步一结论”.这里“定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过程.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沪教版必修1教案

基本不等式是每年的高考热点,主要考察命题的判定,不等式的证明以及求 最值问题。特别是求最值问题往往在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上设置一些问题。 考 察学生恒等变形的能力,运用基本不等式的和与积转化作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基本不等式,了解变式结构;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和”、“积”放缩作用。 会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 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 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难点:恰当变形转化,构建出满足运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 要点梳理 1、基本不等式 若a 、b € R,则a 2+b 2> 2ab,当且仅当a=b 时取“=” b 2(a 、b 同号) a 3、求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x 、y € (0,+ g ),且xy=p(定值),那么当x=y 时,x+y 有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x 、y € (0,+ g ),且x+y=s(定值),那么当x=y 时,xy 有 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 例1、若正数a 、b 满足ab=a+b+3,求ab 的取值范围, 1 9 例2、已知x>0、y>0,且一 一 1,求x+y 的最小值 x y 2、 若 a 、b € R',则 常用变形形式: 宁,ab ,当且仅当a=b 时取 ■- ab 2 b 2 ——b a 0,b 0 ④ 2 b 2 2ab ab 2 a 2 b 2 2 概括为:

学案29: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学案29: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知识梳理: 一.实数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a -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ac 2>bc 2;若无c ≠0这个条件,a >b ?ac 2>bc 2就是错误结论(当c =0时,取“=”). [试一试]1.(2013·北京高考)设a ,b ,c ∈R ,且a >b ,则( ) A .ac >bc B.1a <1b C .a 2>b 2 D. a 3>b 3 2. 12-1 ________3+1(填“>”或“<”). 四.方法:1.不等式的倒数性质 (1)a >b ,ab >0?1a <1b ;(2)a <0b >0,0b d ;(4)0

(1)真分数的性质:b a b -m a -m (b -m >0); (2)假分数的性质:a b >a +m b +m ;a b 0). [练一练]若00,则 b + c a +c 与a +c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1.已知a 1,a 21212 ) A .M N C .M =N D .不确定 2.若实数a ≠1,比较a +2与31-a 的大小. [典例] (1)(2014·太原诊断)“a +c >b +d ”是“a >b 且c >d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条件 (2)若a >0>b >-a ,c <d <0,则下列结论:①ad >bc ;②a d +b c <0;③a -c >b -d ;④a ·(d -c )>b (d -c )中成立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针对训练]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1a <1b B .|a |>|b | C .a +b <2ab D.????12a

【新教材】 新人教A版必修一 基本不等式 教案

基本不等式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基本不等式及等号成立的条件. 2.会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知识梳理 1.基本不等式错误!≥错误!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0,b〉0 .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不等式取等号. 2.几个重要不等式 (1)a2+b2≥2ab(a,b∈R); (2)错误!+错误!≥ 2 (a,b同号); (3)ab≤(错误!)2(a,b∈R); (4)错误!≥(错误!)2。 3.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当且仅当它们相等时,其积最大. (2)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当且仅当它们相等时,其和最小. 利用这两个结论可以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求最值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热身练习 1.若a,b∈R,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D) A.a2+b2>2ab B.a+b≥2错误! C。错误!+错误!〉错误! D。错误!+错误!≥2 A、C中,a=b时不成立,B中,当a与b均为负数时不成立,而对于D,利用基本不等式x+y≥2错误!(x>0,y〉0)成立,故选D. 2.已知a,b为正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D) A.ab≤错误! B.ab≤(错误!)2 C。错误!≥错误! D。错误!≥错误! 易知A,B成立,

对于C ,因为a 2+b 2≥2ab ,所以2(a 2+b 2)≥(a +b )2, 所以错误!≥(错误!)2,所以错误!≥错误!,故C 成立. 对于D,取a =4,b =1,代入可知,不等式不成立,故D 不成立. 由以上分析可知,应选D. 3.周长为60的矩形面积的最大值为(A) A .225 B .450 C .500 D .900 设矩形的长为x ,宽为y , 则2(x +y )=60,所以x +y =30, 所以S =xy ≤(x +y 2)2 =225,即S max =225. 当且仅当x =y =15时取“=",故选A 。 4.设函数f (x )=2x +错误!-1(x <0),则f (x )(A) A .有最大值 B .有最小值 C .是增函数 D .是减函数 f (x )=-[(-2x )+(-错误!)]-1≤-2错误!-1, 当且仅当x =-错误!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f (x )有最大值,所以选A 。 5.(2017·山东卷)若直线x a +错误!=1(a >0,b 〉0)过点(1,2),则2a +b 的最小值为 8 。 因为直线错误!+错误!=1(a >0,b 〉0)过点(1,2), 所以1a +错误!=1, 所以2a +b =(2a +b )(错误!+错误!)=4+错误!+错误!≥4+2错误!=8, 当且仅当b a =4a b ,即a =2,b =4时,等号成立. 故2a +b 的最小值为8. 利用基本不等式判断大小关系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初一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讲课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知识导航图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不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课标要求 三、知识梳理 1.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关键是分析判定不等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特别注意的是,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方向;反之,若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发生改变,则说明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了一个负数.因此,在判断不等式成立与否或由不等式变形求某些字母的范围时, 要认真观察不等式的形式与不等号方向.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大致相同,应注意的是,不等式两边所乘以(或除以)的数的正负,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其性质,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若a?? >? 的解集是x>b,即“大大取大”. (3) 00a b >??<的解集是a

(4)00a b ? 的解集是空集,即“大大小小取不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与分式、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知识相联系,解决综合性问题。 3.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不等式(组)的解往往是有无数多个,但其特殊解在某些范围内是有限的,如整数解、非负整数解,要求这些特殊解,首先是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然后再找到相应的答案.注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4.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注意分析题目中的不等量关系,考查的热点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的不等式(组)应用题. 四、题型例析 1.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例1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例2 3.求字母的取值范围例3 4.解不等式组例4 5.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例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前热身】 【知识点链接】 1.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用 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 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 的不等式的解的 叫做不等式的解集.求一个不等式的 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b ,则a +c c b +; (2)若a >b ,c >0则ac bc (或 c a c b ); (3)若a >b ,c <0则ac bc (或c a c b ).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且系数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或ax b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 、移项、 、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 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5.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a b <) x a x b ??>? 的解集是x b >,即“大大取大”; x a x b >??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导学案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重点难点】作差法比较两实数大小. 【学习过程】 1、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例1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变式训练1: (1)b克糖水中有a克糖(b>a>0),若再加入m克糖(m>0),则糖水更甜了,试根据这个事实写出一个不等式 . (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 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 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例2 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 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所有上述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变式训练2: 某矿山车队有4辆载重为10 t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为6 t的乙型卡车,有9名驾驶员.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360 t矿石至冶炼厂.已知甲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6次,乙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8次,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a b b c a c >>?>(2)a b a c b c >?+>+ (3),0 a b c ac bc >>?>(4),0 a b c ac bc >>?+>+;(6)0,0 a b c d ac bd >>>>?>; (7)0,,1n n n n a b n N n a b a b >>∈>?>> 3、两代数式比较大小 a b a b ->?>0 a b a b -=?=0 a b a b -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

课题: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说课稿 教材:人教A版必修(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三角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考题中不等式常与其他知识交汇呈现,因此不等式在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学好本节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不等关系及不等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由此产生用数学研究不等关系的强烈愿望,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作差比较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景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学会从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3、重点与难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 教学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掌握作差比较法。 而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的欠缺,那么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出不等关系,就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并且在两式作差变形上的灵活度学生也难以把握,所以作差比较法的应用则是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我认为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充分了解对我们的教学至关重要。所以我对学生的学情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初中已学简单的不等式;第二,会比较两数的大小;第三,具备“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体会,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中“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要求,及基于本节课不等式的教学要着眼于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将建立“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重视让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提炼、总结、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和严谨的推理。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层层深入,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神七宇宙飞船发射升空,(观看视频小短片)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精彩回放,吸引学生,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案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基本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和a3+b3+c3≥3abc(a、b、c∈R+,当且仅当a=b=c时取“=”号)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证明一些不等式. (2)通过对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与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进行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过证明不等式的哪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求差比较法,即 师:由于不等式复杂多样,仅有比较法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有关不等式的定理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如果a、b∈R,那么(a-b)2属于什么数集?为什么? 生:当a≠b时,(a-b)2>0,当a=b时,(a-b)2=0,所以(a-b)2≥0.即(a-b)2∈ R+∪{0}. 师:下面我们根据(a-b)2∈R+∪{0}这一性质,来推导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同时学习一些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二、推导公式

1.奠基 师:如果a、b∈R,那么有 (a-b)2≥0. ① 把①左边展开,得 a2-2ab+b2≥0, ∴a2+b2≥2ab. ② ②式表明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的积的2倍.这就是课本中介绍的定理1,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绝对不等式,对任何两实数a、b都成立.由于取“=”号这种特殊情况,在以后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通常要指出“=”号成立的充要条件.②式中取等号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呢? 师:充要条件通常用“当且仅当”来表达.“当”表示条件是充分的,“仅当”表示条件是必要的.所以②式可表述为: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 以公式①为基础,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公式②,这种由已知推出未知(或要求证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以公式②为基础,用综合法可以推出更多的不等式.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探索. 2.探索 师:公式②反映了两个实数平方和的性质,下面我们研究两个以上的实数的平方和,探索可能得到的结果.先考查三个实数.设a、b、c∈R,依次对其中的两个运用公式②,有 a2+b2≥2ab; b2+c2≥2bc;

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

七年级数学导学稿 一、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姓名:所属小组: 二、本课学习目标与任务: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三、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写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 ? ? ? > > 2 1 2 x x ?? ? ? ? > - < 3 1 2 x x ? ? ? - < - < 3 1 x x ? ? ? < > 5 2 x x 记忆口诀: 四、自学任务与方法指导:探究1: 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回答问题: (1)“不能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按原先的生产速度,10天的产品数量_ 500 (2)“提前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提高生产速度后,10天的产品数量____500 (3)根据以上不等关系,设未知数列不等式组并解不等式组: (4)根据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并回答问题: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3)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 (5)检验,确定实际问题的答案;(6)答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的关键是找不等关系。(关键词有“不大于,至少,不超过”等)

3、你觉得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吗? 步法一致(设、列、解、答);本质有区别.(见下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解题步骤异同表 设列解(结果)答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个 未知数 找关系一个范围 根据题意写 出答案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个未 知数 找关系一组数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与拓展:1、有若干男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晚上在一宾馆住宿时,如果每间住4人,那么还有20人住不下;相同的房间,如果每间住8人,那么还有一间住不满也不空,请问:这群男学生有多少人?有多少间房供他们住? 2、奖游戏规则:两小组比赛,各小组的小组长先确定一个糖果数量的数字(100以内)和小组的人数(10以内),然后与本小组成员讨论出一个要用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解决的数学问题题目,并做出标准的解答,然后题目交给pk小组来解答,最快解答出对方小组的题目的小组就为胜方,胜方小组的每位成员就能从对方的糖果包中多得1颗的糖果奖励。 题目模板:把一些糖果分给某小组的成员,如果每人分()颗,那么余()颗;如果前面的每个人分()颗,那么最后1人能分到糖但分不到()颗糖果,问这些糖果有多少颗?这个小组有多少人? 当堂检测题 某校七年级(1)班计划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如果每个组3个人,则还剩10,如果每个组5人,则有一个组的学生数最多只有1个人,求该班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计划分的组数和该班的学生数。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复习 教案

一、复习预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程内容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比较两个实数的法则 设a,b∈R,则 (1)a-b>0?a>b; (2)a-b=0?a=b; (3)a-b<0?a<b. 考点

考点(1)倒数性质 ①a >b ,ab >0?1a <1 b . ②a >b >0,0b d . ③0b >0,m >0,则 ①真分数的性质:b a b -m a -m ( b -m >0). ②假分数的性质: a b >a +m b +m ;a b 0).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1)若x 0,b >0且a ≠b ,试比较a a b b 与a b b a 的大小. 【解析】(1)(x 2+y 2)(x -y )-(x 2-y 2)(x +y ) =(x -y )[(x 2+y 2)-(x +y )2]=-2xy (x -y ) ∵x 0,x -y <0,

∴-2xy (x -y )>0, ∴(x 2 +y 2 )(x -y )>(x 2 -y 2 )(x +y ). (2)根据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 aabb abba =a a -b ·b b -a =(a b )a -b , 当a >b >0时,a b >1,a -b >0, 则(a b )a -b >1,于是a a b b >a b b a . 当b >a >0时,01,于是a a b b >a b b a . 综上所述,对于不相等的正数a 、b ,都有a a b b >a b b a . 【点评】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 (1)作差法 一般步骤是:①作差;②变形;③定号;④结论.其中关键是变形,常采用配 方、因式分解、有理化等方法把差式变成积式或者完全平方式.当两个式子都 为正数时,有时也可以先平方再作差. (2)作商法 一般步骤是:①作商;②变形;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④结论. (3)特值法 若是选择题、填空题可以用特值法比较大小;若是解答题,可以用特值法探究 思路,其实质就是利用特殊值判断. 【例题2】 【题干】对于实数a 、b 、c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a >b ,则ac >bc ; (2)若a >b ,则ac 2>bc 2; (3)若a ab >b 2; (4)若a 1 b . 【解析】(1)因未知c 的正负或是否为零,无法确定ac 与bc 的大小,所以是假命题. (2)因为c 2≥0,所以只有c ≠0时才能正确.c =0时,ac 2=bc 2,所以是假命题. (3)a ab ;a b 2,命题是真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