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一、概述

腋窝淋巴结是一组区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原发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意义主要包括:①提供准确的雨后信息;②为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③肿瘤的局部控制。

尽管越来越多和预后有关的参数被发现,但迄今为止,腋窝淋巴结是否肿瘤转移以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个数,仍是最重要和最准确的预后参数。随着早期肿瘤患者不断增多,以及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雨后信息,但目前仍有30%左右的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肿瘤局部控制。

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

1.体格检查

检查时,一手托住病人的上肢,使胸大肌松弛,另一手用手指仔细扪诊腋窝,用力愈轻,门诊效果愈好。应注意腋窝深处的小淋巴结和胸大肌后面的淋巴结。应明确扪及的腋窝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淋巴结与淋巴结及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虽然体格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一般认为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在30%左右,但是,体格检查仍是目前临床上判断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最常用的方法。

2.特殊检查

CT、MRI检查可发现腋窝有否肿大的淋巴结,但它们并不能对重大淋巴结的病因予以准确的区分。有学着报道CT对于肿大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的诊断敏感度是50%,特异度是75%。

核素氟-18静脉注射后,行PET对原发灶小于1cm的早期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较低。

3.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是腋窝淋巴结中的一个特殊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个淋巴结,前哨淋巴结作为有效的屏障可以暂时阻止肿瘤细胞在淋巴道的进一步扩散。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能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有否癌转移,其准确性可达95%以上。前哨淋巴结活检是近些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预期不久将作为常规治疗进入临床。

三、腋窝淋巴结的引流区域及分群

腋窝淋巴结总数一般在30~60个之间。引流区域包括肩部皮肤,上肢、躯干前方从脐部至锁骨范围,躯干后方直至腰2~3平面的区域。躯干前后中线两侧2~3cm内淋巴液,可向两侧腋窝淋巴结回流。腋窝淋巴结尚收纳同侧壁层胸膜的淋巴液回流。

根据解剖学原则对腋窝淋巴结分群在外科手术和病理标本检查时常有一定的难度。因此Berg在1955年按照腋窝淋巴结所在的部位与胸小肌边缘的关系,将腋窝淋巴结分为胸小肌外侧的腋窝下群、胸小肌深面的腋窝中群和胸小肌内侧的腋窝上群三组。此种划分方法,淋巴结分组明确,便于临床应用,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

四、手术方式

依据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不同的清扫范围,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式包括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术;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三方式。

1.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术主要适用于早期肿瘤,临床体检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如原发灶为T1乳腺癌,伴粉刺样坏死的导管内癌,临床有肿块扪及的导管内癌等。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可靠的雨后信息,为术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能准确地判断患者有否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根据术中发现和术中可以淋巴结冰冻切片的检查结果,最后确定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式。根据术中是否切断胸小肌分为以下两种术式。

(1)Patey术式术中需切断胸小肌,主要适用与部分胸肌发达或肥胖的病人,如果不切断胸小肌无法暴露腋窝上群淋巴结,以及腋窝淋巴结有肿瘤转移且淋巴结彼此粘连的患者。Patey术式相对于Auchincloss术式暴露好,也利于解剖Rotter淋巴结,但容易损伤胸前神经内侧支。

(2)Auchincloss术式术中不切断胸小肌,对患者损伤相对小,手术清除腋上群淋巴结时有一定的操作和暴露困难。

3.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的原发肿瘤,临床发现腋淋巴结已有转移的患者,手术目的偏重于清除局部的肿瘤,降低局部复发率。

五、手术要点

1.腋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要点和腋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相似,但不清除胸小肌后方的腋中群淋巴结及Rotter淋巴结。

2.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1)手术范围前方为胸大肌、胸小肌,内侧为前锯肌,上方为腋静脉,后方为肩胛下肌,外侧为背阔肌。

(2)体位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度,置于托架上,不应固定,术中可使患侧上肢上举和向对侧牵拉,容易暴露胸小肌及进行腋窝解剖。术侧肩胛骨下垫一薄枕,使术侧肩部略微抬高,以利术中暴露。

(3)手术切口在腋毛下方边际部做凹面向上的横弧形切口是也清扫中最常选用的手术切口,该切口自腋前线第4肋间始,沿胸大肌外缘至背阔肌前缘。该切口隐蔽,张丽小且与皮纹较一致,不影响上肢功能。

(4)皮片分离的范围内侧皮片沿胸大肌、胸小肌边缘分离,直达胸壁,注意保护胸前神经的外侧支,下皮片分离范围无明确的解剖学标志,一般人为地将第5或第6肋间作为下皮片向下分离的下限,并在此显露前锯肌,外侧皮片沿背阔肌前缘分离,术者应注意背阔肌的走向,避免过度分离。

(5)腋静脉周围淋巴结的处理将胸大肌、胸小肌向上、向内牵拉开,沿腋静脉下缘切开胸锁筋膜,显露胸小肌内缘至背阔肌前缘段的腋静脉,将其前、后、下方的淋巴脂肪组织完全清除。除不宜在背阔肌前缘与腋静脉交界处首先显露腋静脉外(此处显露腋静脉有可能伤及肋间臂神经),腋静脉在其他何处首先显露并不重要。在清除腋下群淋巴脂肪组织时,应外展上肢,使该段静脉拉直,以利暴露。应注意腋静脉的变异,小部分患者腋静脉在下群水平可分成2~3支,有时较细小,注意不要将腋静脉误以为是腋静脉的属支将其切断。腋静脉的鞘膜应予保留。切勿解剖臂丛神经,以免术后产生永久性疼痛。

(6)胸前神经的内外侧支和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枝胸前神经内侧支起于臂丛神经外侧束,多在胸小肌前方斜行经过,以3~4终末支进入胸大肌,支配胸大肌的内下部分。胸前神经外侧支起于臂丛神经内侧束,伴胸肩峰血管走行,绝大部分神经纤维穿过胸小肌,止

于胸大肌,支配胸大肌的上外部分。在清除腋窝淋巴脂肪组织时,小心分辨并保留位于胸大肌背部的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枝和胸前神经的外侧支,不要切断,以免造成术后胸大肌萎缩。

(7)胸长神经胸长神经在肋间臂神经后方2.5cm,胸廓侧方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在第4肋间向下穿入前锯肌,并支配该肌,胸长神经和胸外侧动脉伴行。术者应首先在肋间臂神经后方,胸廓侧方找到该神经,并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分离该神经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术者不应在胸长神经穿入前锯肌处分离和寻找该神经,也不应用血管钳钳夹胸长神经,来刺激前锯肌收缩,以免引起胸长神经的不可逆性损伤。切断胸长神经将导致“翼状肩胛”,必须注意避免。

(8)肩胛下血管神经束肩胛下动脉、肩胛下静脉、胸背神经三者共同构成肩胛下血管神经束。肩胛下血管神经束在胸长神经外侧2cm同一深度走行于肩胛下肌表面,最终和背阔肌静脉丛一起进入背阔肌。肩胛下血管神经束通常情况下应予保留,但当肩胛下群或中央群淋巴结明显肿大,并累及肩胛下动脉时,术者应放弃保留该血管神经束。胸背神经切断后可引起所支配的背阔肌瘫痪,导致上肢的内收和外旋力量减弱,但通过肩胛带其他肌肉的代偿,背阔肌瘫痪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并不明显。在沿胸背血管神经束向下分离腋窝淋巴脂肪组织时,尝须切断和结扎2~3支肩胛下血管的上行支,方可游离标本。如果肩胛下血管进入背阔肌处破裂出血,应予缝扎。胸长和胸背神经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可用血管钳在其顶部钳夹后,可用手术剪自上而下予以游离,最后与手术标本一起切除。

(9)肋间臂神经第2肋间臂神经的外皮支穿出胸壁后,在腋窝与臂内侧皮神经和第3肋间神经外皮支的后侧分支混合组成肋间臂神经,该神经在腋静脉下方约2~3cm处和腋静脉平行走向,横行通过腋窝顶部。术者应由内向外仔细分离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切断肋间臂神经则会造成患者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障碍。

(10)Rotter淋巴结Rotter淋巴结位于胸大肌的背面,沿胸大肌被埋年的血管神经分布,数量有3~5枚。Rotter淋巴结位于血管神经丛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中,正常情况下不能扪及,当有汇总刘转移时,Rotter淋巴结可被扪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质地变硬,淋巴结肿大则相对少见。Rotter淋巴结不可能整块清除,只能摘除,摘除时应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丛。

(11)引流管的放置引流管放置前应冲洗创面,彻底仔细止血。引流管不应和腋静脉紧密接触。

3.全腋窝淋巴清扫术

以下着重阐述腋上群淋巴结清扫时的手术要点,其余手术要点参见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1)Patey术式

①体位患者上肢上举90度,肘部屈曲并略向对侧牵拉,以利暴露。

②胸大肌胸大肌须与其深面的胸小肌、胸锁筋膜完全游离,并用拉钩将胸大肌向上、向内拉开。

③胸小肌胸小肌上端予以游离,左手食指向上、向外抬起胸小肌,使其远离腋静脉,将胸小肌的喙突附着点切断下翻,注意不要伤及腋静脉。胸小肌可以和手术标本一起切除,也可以不予切除。如果不切除胸小肌,必须清除其背面的淋巴脂肪组织,胸小肌由于失去神经营养作用将萎缩。

④胸前神经内侧支大部分术者均将其切断,但也有术者称能保留。

⑤清除腋上群淋巴结切开Halsted韧带外侧,腋静脉下缘胸锁筋膜,结扎腋静脉向下的分支。术时左手用纱条向外下牵拉腋上群淋巴脂肪组织。

(2)Auchincloss术式

Auchincloss术式清除腋上群淋巴结时需用拉钩将胸小肌向内侧牵拉,该术式不伤及胸前

神经的各支,但很难达到腋顶部的清除。

六、术后处理

1.手术标本的处理

术者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腋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范围。手术标本应标明方向。对术者认为重要或可疑的淋巴结应分别单独送病理检查。术后标本应根据不同检查的要求,分别予以合理的保存。

2.引流管的拔除

引流管持续低负压吸引至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30ml时,可拔除引流管,一般此过程常需要7~10天,有时更长。

3.术后并发症

腋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腋静脉的损伤或栓塞和臂丛神经的损伤,但临床很少见。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皮下积血或积液,伤口感染,上肢肿胀,前臂内侧皮肤的麻木,翼状肩胛,同侧肩部功能的受损。需强调的是临床医生应通过仔细正确的手术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七、预后

腋淋巴结清扫术是患者原发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患者的雨后取决于原发肿瘤。

北医李睿医考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教程

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关系到患者肿瘤的分期、预后以及术后治疗方法的选择。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手术途径包括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和腹腔内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前者优点相对较多,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包括左右髂总、髂内外、闭孔、深腹股沟以及骶前各区域的淋巴结切除。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女性盆腔淋巴结的解剖结构,女性盆腔淋巴主要包括以下四组淋巴结: 图1. 女性盆腔淋巴结 1. 骶淋巴结:延骶正中血管和骶外侧血管排列,引流盆后壁、直肠和子宫等处的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总淋巴结。 2. 髂内淋巴结:延髂内动脉及其分支和髂内静脉及其属支排列,引流大部分盆壁、盆腔脏器以及会阴、臀部以及股后部的深层结构淋巴,其输出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结。

3. 髂外淋巴结:延髂外血管排列,引流腹部前壁下部、膀胱、子宫颈和阴道上部的淋巴,并收纳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管。 4. 髂总淋巴结:延髂总血管排列,收纳上述3 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腰淋巴管。 手术经过 1. 麻醉成功后,取下腹正中或旁正中切口,切口上达脐上3-5 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分离腹直肌,暴露腹膜。 2. 提起右侧腹直肌前鞘边缘,双手四指掌面紧贴腹膜轻轻分离右侧腹膜外间隙,勿伤及腹壁下动静脉。在髂前上棘水平,腹股沟管内口处找到圆韧带,钳夹断,7 号线缝扎,近端保留缝线。 3. 于右侧剪开的后腹膜边缘缝线作牵引,显露出后腹膜的腰大肌、髂血管及输尿管,沿输尿管行径游离周围组织。拉钩拉开上侧腹膜及外测腹壁,暴露手术野。 4. 分离腰大肌上的脂肪结缔组织,显露其上的生殖股神经。自上而下钝性+锐性清除右侧髂总和髂外动脉前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图2,3, 4 和5)。继续游离髂外静脉前面的淋巴脂肪组织,并向外牵拉,显露出髂内动脉,分离其间的淋巴脂肪组织。于髂血管的最下端分离腹股沟深淋巴结(图6),远端达旋髂静脉交叉处。

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程度的调查

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 清扫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程度的调查 王海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 目的比较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肢肿胀程度,为早期乳腺癌 患者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3年1-9月在某科治疗的106例早期乳腺癌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的患侧上肢肿胀程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的患侧上肢肿胀发生率低,能明显减轻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患侧上肢肿胀程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患侧上肢肿胀 Keywords Breast cancer ;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 Ipsilateral upper extremity swelling 中图分类号:R 471,R 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5)24-2270-03 作者简介:王海兰(1978 -),女,四川,本科,护师,从事临 床护理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显示:乳腺癌在女性多发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且其发病逐渐趋 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1] 。2012中国 内地癌症分布统计资料[2] 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然而手术带来的常见并发症是患侧上肢水肿,近年来,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 -opsy ,SLNB )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即是其中一种,SL -NB 已成为欧美大多数主要医疗中心的常规治疗[3]。有文献[4] 报道:SLNB 替代ALND 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疼痛、麻木、僵硬、肩关节活动受限及肌力减退等方面的并发症均较ALND 明显减少。现将本科室2013年1-9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同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肢肿胀程度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9月在本科室行SLNB 及ALND 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06例,均为女性,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8.64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A 组)及腋窝淋巴 结清扫术组(B 组)。其中A 组患者48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8.79±6.25)岁;B 组患者58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8.58±9.92)岁。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及随访方式(术后1年随访时A 组失访5例,B 组失访15例,1年后两组患者数均为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根据临床表现、病历调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穿刺活检联合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者(T 1~2N 0M 0);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无肿大;患者知情同意;无SLNB 禁忌症。排除标准:前哨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为宏转移者、有SLNB 禁忌证者,如炎性乳癌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非原发性乳腺癌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既往有乳腺癌手术史者、精神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肢体肿胀畸形者、全身性慢性疾病者等。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 1.2.1.1 SLNB 手术前3~6h 于肿瘤周围注射核素示踪剂标记的 99m Tc 硫胶体,麻醉满意后使用探 测仪测定肿瘤、腋窝、锁骨上区、胸骨旁L 1~4肋间及 远离肿瘤区域核素计数。使用探测仪寻找腋窝热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 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保留间臂神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实验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腋窝、上臂后侧、上臂前侧感觉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臂内侧14.3%、上臂外侧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臂内侧25.7%、上臂外侧8.6%)(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82.4±13.2)min 较长,显著多于对照组(68.7±11.3)min(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改善患者客观 感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肋间臂神经;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4(a)-00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serving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n axillary lymphadenectomy in breast cancer and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was preserved or not in operation,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moved in axillary lymphadenectomy in breast cancer,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preserved in axillary lymphadenectomy in breast cancer,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nsory disorders distributed in postoperative axillary,posterior upper arm and anterior upper ar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proportions with sensory disorders distributed in medial upper arm and lateral upper arm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14.3%,0.0% vs 25.7%,8.6%),(P0.05),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test group was obvious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2.4±13.2)min vs (68.7±11.3)min](P<0.05). Conclusion Preserving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n

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对比

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6-05-12T11:06:12.9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作者:崔勇孙茂伟段佩琰[导读] 解放军第463医院普通外科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解放军第463医院普通外科辽宁沈阳 110042)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腋窝淋巴结清扫方法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乳腺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传统手术;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27-02 临床中,乳腺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显示,在明确患者保乳指征,不论是保乳手术,还是改良根治术,在患者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1-2]。目前,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乳腺腔镜淋巴结清扫术得到普遍应用,但其临床疗效也有一定争议。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手术与乳腺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腋窝淋巴结清扫方法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本组患者术前均采取B超、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单侧单发。对照组中,年龄为31岁~59岁,平均为(45.33±10.46)岁;15例左侧,20例右侧。观察组中,年龄为32岁~57岁,平均为(46.53±10.75)岁;16例左侧,19例右侧。对比两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P> 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保乳手术15例,根治手术20例,按照传统切开术进行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参照观察组。观察组,改良小切口手术17例,保乳手术18例。于腔镜下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采取乳房肿块切除或者是乳房切除,手术具体过程:腋窝中注入脂肪溶解液,10min 以后于乳头上方、腋窝下方做大约1cm孔,并插入负压抽吸气,抽吸腋窝中脂肪;将套管针注入抽吸孔中,并于皮肤固定,在充气时,控制气压范围为1.1kPa~10.8kPa;将观察镜置入,于背阔肌前缘腋窝上方、胸大肌外侧缘做5cm直径大小的孔,并置入超声刀、分离钳、电钩;切断淋巴纤维,显露出血管神经,并剔除间隔上方附着的脂肪以及淋巴结,直到清扫为Ⅱ水平淋巴结。 1.3 评价指标 观察组两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患者出院前,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患者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5.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6.33±22.76)min、(47.87±11.27)ml、(196.90±48.56)ml,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77.88±19.27)min、(86.85±21.42)ml、(363.82±67.84)ml,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5.76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t=7.202、8.948,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23例满意(65.71%),10例基本满意(28.57%),2例不满意(5.71%),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中,20例满意(57.14%),6例基本满意(17.14%),9例不满意(25.71%),满意度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28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传统治疗乳腺癌主要采取根治手术,由于术后乳房缺损会对女性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属于关键转移方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对乳腺癌术后预后产生直接影响。传统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大、瘢痕明显,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水肿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改良根治术逐渐代替传统根治术,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3]。随着人们对于手术外观、生活质量要求提升,乳腺腔镜淋巴结清扫术备受重视,主要是经腋下溶脂构建手术操作空间,在腋窝手术中应用内窥镜技术,可以抽出脂肪溶解,通过腔镜将腋窝内结构放大,清晰显露,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腋静脉淋巴管、皮肤感觉神经,避免术后发生皮肤感觉障碍或者是上肢水肿。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腔镜手术前吸脂、溶脂操作时间长;腋窝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受到手术空间限制,需要特殊器械辅助,使用超声刀容易导致镜头模糊,镜头擦拭时间较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腔镜手术中,解剖结构清晰,可减少微血管出血;超声刀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可减少术后引流量。观察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切口美观,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总而言之,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顺源.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0(12):122-125.

2020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策略及价值

2020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策略及价值 摘要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LND )特殊的手术视野可清晰暴露腋窝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腋窝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损伤, 最大程度减少了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微创、保留功能和美观的效果。MALND不同于常规腔镜手术,完成该手术的前提条件是术者应较熟练掌握腔镜技术,同时也须熟悉腋窝区的解剖结构。手术流程遵循"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即先从腋窝底部往上,至腋窝中部,最后再到腋窝顶部。MALND改变了传统乳腺癌手术程序和路径、手术方法和技术、以及手术视野角度,并且放大了腋窝内局部视野,降低了手术难度。 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COnVentiOnally axillary IymPh node dissection , CALND )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无法用常规手术方法解决,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病人生存和术后生活质量。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具有精准、微创和保护功能的特点,为解决乳腺癌外科治疗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腔镜可以通过微小的、远隔病变的切口,在并不宽敞的空间完成手术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而且切口位于隐蔽部位,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并可保留功能[1-2 ]。经过20多年的探索,腔镜手术已经应用于乳腺外科的各方面,明显改变了乳腺外科治疗的理念

[3-4 ] O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和相关文献,对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stoscopic axillary IymPh node dissection , MALND )的优势、手术策 略和价值进行阐述。 1 CALND弊端 (1 )可能引起诸如上肢功能障碍、水肿等难以纠正的并发症。(2 ) 从胸前壁皮肤连续至腋窝附近的切口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了肩关节正常的活动。(3 ) CALND的流程是先切除乳房或肿瘤,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难以避免对肿瘤挤压、牵扯,而此时肿瘤引流的血管、淋巴管仍然开放,可能增加肿瘤细胞经血液、淋巴转移的风险。(4 )病人在仰卧的手术体位时,腋窝解剖方向是横向的从外向内,而常规开放手术中术者视野是从上往下,与腋窝解剖方向垂直,这容易导致腋窝暴露不佳。在分离胸小肌后方第2、3水平淋巴结,胸长神经以及胸大小肌间隙Rotter淋巴结时,须用拉勾将胸大肌或胸小肌向内侧用力拉开。(5 )如果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IymPh node biopsy , SLNB )阳性,则需要通过扩大原切口继续进行淋巴结清扫。为了尽量减小腋窝部位切口,术者只能从一个小而窄的视野入路,以非常困难的操作姿势逐步推进难以暴露的腋窝深部,加大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2 MALND的优势 自SUZanne等于1993年首次报道采用脂肪抽吸术完成MALND 后,已有多项研究采用相同方法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验证评价[5-8]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一、概述 腋窝淋巴结是一组区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原发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意义主要包括:①提供准确的雨后信息;②为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③肿瘤的局部控制。 尽管越来越多和预后有关的参数被发现,但迄今为止,腋窝淋巴结是否肿瘤转移以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个数,仍是最重要和最准确的预后参数。随着早期肿瘤患者不断增多,以及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雨后信息,但目前仍有30%左右的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肿瘤局部控制。 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 1.体格检查 检查时,一手托住病人的上肢,使胸大肌松弛,另一手用手指仔细扪诊腋窝,用力愈轻,门诊效果愈好。应注意腋窝深处的小淋巴结和胸大肌后面的淋巴结。应明确扪及的腋窝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淋巴结与淋巴结及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虽然体格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一般认为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在30%左右,但是,体格检查仍是目前临床上判断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最常用的方法。 2.特殊检查 CT、MRI检查可发现腋窝有否肿大的淋巴结,但它们并不能对重大淋巴结的病因予以准确的区分。有学着报道CT对于肿大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的诊断敏感度是50%,特异度是75%。 核素氟-18静脉注射后,行PET对原发灶小于1cm的早期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较低。 3.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是腋窝淋巴结中的一个特殊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个淋巴结,前哨淋巴结作为有效的屏障可以暂时阻止肿瘤细胞在淋巴道的进一步扩散。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能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有否癌转移,其准确性可达95%以上。前哨淋巴结活检是近些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预期不久将作为常规治疗进入临床。 三、腋窝淋巴结的引流区域及分群 腋窝淋巴结总数一般在30~60个之间。引流区域包括肩部皮肤,上肢、躯干前方从脐部至锁骨范围,躯干后方直至腰2~3平面的区域。躯干前后中线两侧2~3cm内淋巴液,可向两侧腋窝淋巴结回流。腋窝淋巴结尚收纳同侧壁层胸膜的淋巴液回流。 根据解剖学原则对腋窝淋巴结分群在外科手术和病理标本检查时常有一定的难度。因此Berg在1955年按照腋窝淋巴结所在的部位与胸小肌边缘的关系,将腋窝淋巴结分为胸小肌外侧的腋窝下群、胸小肌深面的腋窝中群和胸小肌内侧的腋窝上群三组。此种划分方法,淋巴结分组明确,便于临床应用,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 四、手术方式 依据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不同的清扫范围,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式包括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术;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术;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三方式。 1.腋窝下群淋巴结清扫术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8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8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1T14:33:21.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熊斌 [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入21世纪后,其发病率已经呈逐年上升趋势。 (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SLNB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临床应用。方法:68例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乳晕(3,6,9,12点)及肿瘤周围的皮下注射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行SLNB,术后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68例患者中,共66例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阳性为48例,阴性为18例,其中假阳性为2例,2例未探测成功SLN。腋窝淋巴结阳性为50例,阴性为18例。综合得出相应结论,假阴性率为2/50*100%=4%,假阳性率为0。结论:SLNB的临床应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ALNB,既达到了治疗目的又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技术成本低,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术式。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70-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入21世纪后,其发病率已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6.9万,其中死亡的约4.5万。因为乳腺癌的转移方式主要以淋巴转移为主,传统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彻底清除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为肿瘤的分期,预后的判定,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术后明确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为常规行ALND产生了相应的并发症,例如:感染,皮肤的异常感觉,患肢淋巴水肿,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这种清扫术对此类患者反而造成了损失性过度治疗。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的开展,使这类乳腺癌患者与行ALNB的患者相比,15年的生存率无区别,术后生活质量提高[1]。作者选取了1%的亚甲蓝对I,II期的患者同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前哨淋巴结对此类乳腺癌的腋窝情况的预测。 1.资料与方法 患者年龄为29~67,平均年龄41,I期48例,II期例20。 1.1 一般资料 收集四川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5—2016年住院手术乳腺癌患者68例。选择临床腋窝未触及肿大及术前腋窝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的患者,单侧乳腺发病,术前未接受过治疗,无家族史,无远处转移。术前当天行手术切除部分肿瘤活检,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为乳腺癌。 1.2 方法 麻醉成功后,术前12~15min,在乳晕(3,6,9,12点)及肿瘤周围的皮下注射亚甲蓝共20mg,这时候轻轻按摩乳房。行乳腺皮瓣分离后分离腋窝,沿蓝染淋巴管寻找蓝染前哨淋巴结,摘除后即刻送病理。 2.结果 此68例乳腺癌患者均未出现注射亚甲蓝后的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未探测到蓝染SLN,共检测出SLN151枚,其中2枚49例,3枚15,4枚2例。所以患者均同时行ALNB,每例切除淋巴结为11~26,平均16枚。术后石蜡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阳性为48例,阴性为18例,其中假阴性为2例,2例未探测成功SLN。腋窝淋巴结阳性为50例,阴性为18例。综合得出相应结论,假阴性率=2/50*100%=4%,假阳性率为0。 3.讨论 3.1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 前哨淋巴结是指收纳某器官或组织区域淋巴液的第一站淋巴结,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分为内乳和外乳前哨淋巴结,前者是胸骨旁淋巴结(分布于1~6肋间隙近胸骨深面),后者位于腋顶点为中心的周围约5cm的范围内,即胸锁筋膜下方由胸大肌外缘,第三肋间神经外侧分支和侧胸静脉组成的“Cox pearl”区域内[2],其中绝大部分淋巴结转移示外乳淋巴结转移(此次活检的淋巴结区域)。1993世界开始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实例证实这种方法预测乳腺癌转移准确率高达95%~98%[3]。本组SLNB的准确率与相关文献报道符合。 3.2 前哨淋巴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2.1适应症 2009年St. Gallen的专家共识指出除了炎性乳腺癌以外所有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作为SLNB的适应症[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指出:SLNB的适应症为临床早期的浸润性癌(T1期或T2期),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单发肿瘤及肥胖患者,患者的年龄及性别不受限制;此前乳腺原发肿瘤的活检类型不受限制,包块细针穿刺、空芯针活检或切除活检[5]。 3.2.2禁忌症体检可明显触及到肿大变硬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炎性乳腺癌;怀孕患者,担心试剂过敏和放射性;腋窝曾经行手术者[6]。 3.3 乳腺癌SLNB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3.3.1假阴性形成原因 (1)跳跃转移乳腺癌一般腋窝淋巴结引流顺序是从第一站到第二站到第三站,如果第一站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而在后两站中出现淋巴结受累,则称为跳跃转移,国外文献报道跳跃转移率为3%~4%[7]。 (2)肿瘤大小肿瘤越大,其SLN的阳性率越高,当肿瘤直径小于1.6cm,其假阴性率可减少至0[8]。 (3)淋巴结数目大多数学者认为SLN的假阴性率于其数目之间呈负相关。Wong等[9]报道,仅检测出一个SLN的假阴性率为14.3%,2个以上为4.3%,所以在“Cox pearl”区域找到的蓝染淋巴结及周围肿大可疑淋巴结可一起作为SLN活检,术前或术中超声指导异常淋巴结有无可减少假阴性率。 (4)术前的治疗新辅助化疗,放疗等可使癌细胞坏死,凋亡,使淋巴引流途径改变,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SLN[10]。Gimbergues等[11]研究提示,在腋窝淋巴结分期为0期的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后SLNB仍能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情况,但是在临床分期为N1和N2的患者中,假阴性率高达29.6%。 (5)术者的操作行SLNB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成功与否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Cox等[12]认为必须要练习20例以上,才能提高技术,减少假阴性病例。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入路的改进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入路的改进 发表时间:2016-05-14T11:01:31.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作者:张培礼张钢龄扬七玉朱敬军祁燕云 [导读] 包头市肿瘤医院外一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实验组无锁骨下静脉损伤,平均出血量减少25毫升。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无须特殊设备及条件,易于推广使用。 张培礼张钢龄扬七玉朱敬军祁燕云 (包头市肿瘤医院外一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随着乳腺外科的发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逐渐替代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已经明确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依然是必要的手术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入路,可以直视下清扫腋窝淋巴结。其大大方便了手术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出血和腋窝胀器的付损伤。最大可能保留上肢功能,减少副损伤以期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无须特殊设备及条件,易于推广使用。 【关键词】乳腺恶性肿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入路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29-02 20世纪初以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的标准外科处理方式,也是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分期、制订术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1992提出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NB)的概念,以及后来一系列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有力的证明了,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提供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显著降低。但是,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仍然需要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特别是第二、三站有淋巴结肿大时,如何快速有效简洁的清扫方法仍然是乳腺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 传统的根治术由于将乳房、胸大小肌全部切除,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很容易。随着乳腺癌手术由传统根治术向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根治术的改变,由于后两种手术保留了胸大小肌甚至乳房,锁骨下静脉周围脂肪组织因为胸肌的遮盖而显露不满意,特别是第三组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受到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入路进行改进。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5年10月100例需要行腋窝淋巴结Ⅱ–Ⅲ站清扫的乳腺癌入组(包括初始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及新辅助化疗前淋巴结活检阳性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1岁。TNM分期:Ⅱ–Ⅲ期,78例行改良根治术;22例保留乳房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既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1.2 实验组手术方法 改良根治术:常规由内下至外上切除乳房后,将上肢肘关节、肩关节各屈曲90度。并固定于麻醉头架上这样使腋窝变浅、胸大肌松弛。常规清理肌间淋巴结至胸小肌内缘,保留支配胸大、小肌的血管神经。将胸大肌向内上方牵开、游离胸小肌内缘并将其向外牵开,这样可以在直视清除第二、三站淋巴结。保留乳房手术:在区段切除乳房后,除病变位于外上象限者在乳房区段切除同一切口进行淋巴结清除;其他均在腋下另切弧形切口,进行淋巴结清除。体位与手术方法同前。 1.3 对照组手术方法 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根治术均采取常规的体位和手术方法。手术时上臂始终保持外展,腋窝淋巴结清扫时,用拉钩将胸大小肌向内上方牵开,清扫腋窝淋巴结[1]。 1.4 判断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锁骨下静脉损伤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均数比较数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手术的结果可从见表1看到,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教对照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平均减少29分钟;出血量平均减少约25毫升。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无锁骨下静脉损伤、对照组有3例发生,虽然统计学检验结果无差异,但也说明一定的问题。表 3.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活检阳性,且Ⅱ–Ⅲ站淋巴结肿大时,清扫范围原则上要达到Halsted根治术大的范围,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由于保留了胸大小肌甚至乳房,腋静脉周围脂肪组织显露不满意,清除的彻底性受到限制。 由于各医院、各医生对手术的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也大不相同,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既然要清扫腋窝淋巴结就要干净彻底,特别是当Ⅱ–Ⅲ站淋巴结肿大时,而且要保留胸肩峰血管及神经的胸肌枝,保留胸背血管、胸背和胸长神经,甚至肋间臂神经[2]。最大可能保留上肢功能,减少副损伤以期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方法将上肢肘关节、肩关节各屈曲90度,使腋窝变浅、胸大肌松弛,经拉钩牵开后从胸小肌内缘直视扫第二、三站淋巴结,不易损

颈淋巴清扫术的分类

颈淋巴清扫的分类: 1。根据手术性质分类 (1)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therapeutic neck dissection):已有临床或病理证实转移者,N1-N3。 (2)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无确定的临床转移征兆,但根据原发灶情况,对估计转移可能性较大者预防性实施颈清扫术;N0。 2。根据术式分 (1)根治性颈清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亦称经典式或传统式颈清术,系将颈阔肌深面、椎前筋膜浅面,锁骨以上、下颌骨下缘以下,斜方肌前缘至颈前带状肌群外侧范围内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颈内、外静脉、副神经、颈丛神经批支、下颌下腺、腮腺浅叶下极等结构在内的全部淋巴结、淋巴管、筋膜、脂肪结缔组织的整块切除,并视需要切除二腹肌及舌下神经降支,但应保留颈动脉、迷走神经及膈神经。清扫范围包括Ⅰ、Ⅱ、Ⅲ、Ⅳ、Ⅴ区。 (2)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MRND):在根治性颈清术清扫范围的基础上,保留一些功能性结构。根据保留结构的不同,常用的术式有:①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的颈清术式(functional neck dissection,FND)。②保留颈外静脉、颈丛深支神经、耳大神经,视情况保留胸锁乳突肌的改良根治性颈清术,又称功能性根治性颈清术(functional radical neck dissection,FRND)。清扫范围包括Ⅰ、Ⅱ、Ⅲ、Ⅳ、Ⅴ区。 3。根据手术范围分类 (1)择区颈清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扫范围为Ⅰ、Ⅱ区。因长期临床实践显示该术式的不彻底性,目前已基本弃用。 ②肩胛舌骨上颈清术(supraomohyoid neck dissection):清扫范围为Ⅰ、Ⅱ、Ⅲ区。 ③颈外侧清扫术(lateral neck dissection):清扫范围为Ⅱ、Ⅲ、Ⅳ区。 ④颈后外侧清扫术(posterolateral dissection):清扫范围为Ⅱ、Ⅲ、Ⅳ、Ⅴ区。 ⑵全颈清扫术:清扫范围为Ⅰ、Ⅱ、Ⅲ、Ⅳ、Ⅴ区。 ⑶双侧颈清术(bilateral neck dissection):双侧可同期亦可分期进行。 ⑷扩大根治性颈清术(extend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需切除根治性颈清术范围以外的淋巴结群及其他结构者(原发灶除外)。 4。是否合并原发灶切除

D3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的技巧

D3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的技巧【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手术 目前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D1)、根治Ⅱ式(D2)和根治Ⅲ式(D3)3种基本术式。规范的淋巴结清除已成为胃癌R0切除的有力保障。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做D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进展期胃癌,D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D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所谓胃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因此彻底清除胃周转移淋巴结是胃癌获得治愈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根据日本《胃癌治疗规范》已将D2根治术定为胃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成为Ⅰb期、Ⅱ期、Ⅲa期及部分Ⅲb期胃癌推荐术式。根据近年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因而以D3为基础的胃癌根治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开腹后,首先由膀胱直肠窝开始,检查该窝有无肿瘤种植,卵巢有无转移(Krukenberg tumor),然后探查肝脏膈面、脏面、肝门、脾门、胰体尾部,最后重点检查胃部。用卵圆钳提起胃以尽量减少瘤细胞的扩散。当癌已浸出浆膜时,应用干纱布覆盖封闭或用TH胶封闭。再检查肿瘤浸润范围、移动性,与胰腺、横结肠系膜有无粘连以及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决定切除范围。 1 离断胃结肠韧带进入胰周间隙

网膜囊的左侧与脾下极粘连,稍用力牵拉,易导致脾被膜撕裂引起出血,不易止。因此开腹后首先轻柔结扎切断脾脏下极前面的小动静脉,勿损伤脾脏被膜,防止此处出血。如果出血用氩气刀烧灼效果较好。 沿大网膜与横结肠附着缘,从横结肠中动脉右侧开始,进行锐性解剖剥离,掀起横结肠系膜前叶,在此易找到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循此间隙容易剥离。横结肠系膜两叶之间的间隙是胃背侧系膜前叶表面腹膜与横结肠系膜表面腹膜粘连、融合后形成的潜在间隙;其与相通的胰周间隙,均属于消化管系膜与腹膜相互愈着后形成的融合筋膜间隙,特征为内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此处结肠系膜血管与大网膜血管分属两个不同系统,互不相通,找对间隙不必结扎血管。沿途清除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No.15淋巴结)及其附着的脂肪淋巴组织。沿此层次继续剥除胰腺被膜达胰腺上缘。 2 离断脾胃韧带 胃网膜左动脉发自脾终动脉或脾级动脉,往往在胰尾左上后方发支,经脾胃韧带下份进入大网膜前两层之间,沿胃大弯右行。脾胃韧带是胃背侧系膜前层的衍生物,联系于胃体大弯上部与脾门之间,上接膈胃韧带,下续大网膜暨胃结肠韧带,是网膜囊左侧壁的一部分。脾胃韧带上份含胃短血管、脾上极血管。离断胃网膜左血管切除No.4sb淋巴结,离断部分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切除No.4sa淋巴结。结扎胃网膜左血管和胃短血管要靠近脾侧,不但能清除彻底,而且快捷。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10.置引流、缝合皮下、皮肤。 手术方法: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从髂前上棘开始,向内切开脂肪及筋膜,将需要切除的脂肪等组织由腹外斜肌腱膜表面锐性分离直达腹股沟韧带下缘,切开附着于阔筋膜的腹壁浅筋膜。向内分离时应注意勿损伤精索,但女性可将圆韧带用力向外牵拉后切断结扎。沿股内侧向下,将来自阴囊的淋巴脂肪组织作集束结扎,并沿阔筋膜表面分离至股三角内缘,向下找到大隐静脉后切断结扎,大隐静脉两旁的脂肪组织内有较多的淋巴管,应多做集束结扎以减少术后渗液。牵开外缘皮瓣。将需切除的组织由外向内从阔筋膜表面做锐性分离。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下缘缝匠肌起端的内下方穿出,应避免损伤。将已分离的组织向上内侧牵开,继续分离缝匠肌内侧并切开阔筋膜,于股三角的内下方切开股动、静脉鞘,将血管向上游离至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切断大隐静脉根部后结扎加缝扎。继续向股静脉内侧分离,剥出Cloquet's淋巴结,即完成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锐性分离皮瓣时皮瓣厚薄视患者胖瘦而定,肥胖者甚至可保留2cm厚的皮下脂肪,瘦者及淋巴结已有明显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时, 皮瓣可稍薄,甚至需要将腹股沟区的皮肤切除。 结果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常造成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淋巴管瘘等并发症,导致切口延迟愈合。还可有淋巴溢液与血清瘤、感染、疝形seroma形成、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有皮肤坏死感染腐蚀股血管引起致死性出血者,但最常见问题为皮肤坏死,阴囊、下肢水肿及感染。 手术适应证: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清扫方式包括浅组淋巴清扫(腹股沟区)及深组(髂窝)两种方式,深组清扫淋巴结手术稍为复杂,应根据手术指征决定是否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多用于治疗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以往认为根据病情需要确定预防性清扫,同样对于Ⅳ期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也不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实际上对于Ⅱ期患者可试行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而Ⅲ期患者已存在淋巴结转移,则必须行淋巴结清扫术。可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决定是否淋巴结清扫术,有较好的效果。如无条件行淋巴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某些下肢恶性黑色素瘤仍主张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许多Ⅱ期病例,实际上存在未检出的淋巴结转移,因此对某些Ⅱ期病例仍应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临床上常见原发灶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现腹股沟区的转移淋巴结,此种情况下常难以制定治疗措施,美国安德逊肿瘤中心报道,在收治的804例中有71例(8.8%)属于此种情况,均采取了积极的淋巴结清扫术,其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及44%,分别高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技术操作规范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1.外阴浸润鳞癌浸润深度大于1mm(外阴癌Ib期以上者),或有脉管浸润,或临床疑有腹股沟淋巴 结转移,均应做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2.外阴浸润腺癌,或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有可疑淋巴结转移,或恶性黑色素瘤病灶深度大于0.75mm, 均应做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3.外阴癌累及尿道、阴道口1~2cm,肛门受累者多有淋巴结受累,应做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4.其他部位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其原发癌灶已切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为唯一残留癌灶时, 可做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清扫/取样)。 【禁忌症】 1.全身严重内科疾患无法手术者。 2.耻骨已受累或有远处转移者。 3.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固定无法切除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仰卧,分腿或低膀胱截石位,大腿外展,暴露腹股沟及股三角部位,消毒、铺巾。 2.沿髂前上棘内侧做8~10cm切口(纵切口或沿腹股

沟横弧形切口均可。纵切口:髂前上棘内侧2cm 向下经腹股沟韧带内侧1/3达股三角。横切口:沿腹股沟向内达内收肌腱)。切开皮肤皮下3~4mm深。 3.沿腹外斜肌腱膜,由外向内,由上向下清除腹股沟部脂肪淋巴组织,集中于股三角处。 4.于股三角顶端(内下方)深筋膜上方切断及双重结扎大隐静脉;切断及结扎股三角淋巴脂肪垫周 围各浅静脉分支。 5.切开缝匠肌内侧腱膜,由外向内分离股血管及股三角淋巴、脂肪组织。若需清扫股深部淋巴结, 可剪开股鞘。 6.切断、双重结扎阴部外动静脉,切断、双重结扎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端。 7.游离股血管周围全部淋巴脂肪组织,沿股静脉内侧、腹股沟韧带等下方,切除腹股沟深淋巴结 (Cloguet淋巴结),并送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8.清除全部腹股沟淋巴脂肪垫并向阴阜集中,切除或留待外阴广泛切除时做整块切除。 9.止血、冲洗、缝合股三角处筋膜缺损以覆盖股血管;或游离缝匠肌,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上,覆盖 股三角处股血管。 10.置引流,缝合皮下、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