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实验三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实验三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实验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一、目的和要求

学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了解本地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和生境。掌握种质资源调查的内容,认识园艺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为生产提供有直接栽培价值的材料)、育种和科学研究(为育种及利用作砧木或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的重要意义。

二、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建立调查小组—拟订调查计划---进行试点调查---收集参考资料(气象和地理等)---设计记载表格。

2.调查阶段(野外还要进行标本采集和制作)。

3.总结阶段。调查总结评价建议。

三、进行资料查阅和调查

通过查找文献、询问、实地考察等途径调查你的家乡都有哪些园艺种质资源?用途、特点和利用情况,并给予评价。(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开发?)

四、作业

写出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附:园艺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概况(调查时间、地点、自然条件、生境)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特点:调查地区园艺植物的总体类别(栽培种、野生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特点;分类及评价、利用情况;可借鉴的和不足地方等。

1

园艺植物育种学(3.9)--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第三章 种质资源 一、名词解释 1.种质: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2.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3.种质资源:指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 4.作物起源中心:指现在栽培作物都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分别陆续从相应的野生植物演化而成。早期人类被难以跨越的沙漠、山脉和海洋所阻隔,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隔离区产生了自己的农业,只能在特有的隔离范围内利用和驯化当地的植物,这就形成了地球上大大小小的独立的作物起源中心。 5.有性繁殖:指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无性繁殖:指生物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7.自花授粉:在自然情况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8.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

粉、受精,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 9.常异花授粉:在自然情况下,这类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能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达5%~50%。 二、问答题 1.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财富。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个国家或研究单位拥有的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对其保存、特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其育种效果的决定因素,也是衡量其育种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种质资源正在流失,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2.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有那些? 蔬菜:韭菜、大白菜、茼蒿、山药、荸荠、大豆、金针菜、萝卜、慈菇、茭白等。果树: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栗、猕猴桃、柑桔类、枇杷、龙眼、荔枝等。观赏植物:银杏属、金钱松属、水杉属、水松、珙桐属、观光木属;百合属、龙胆属、

园艺植物育种学_王小佳_第五章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第五章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利用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 型,固定优良性状。 2.纯系学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根据菜豆的粒重选种试验结果在1903年提出的一种遗传 学说。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3.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 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4.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 小区,根据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5.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 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6.遗传力: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7.广义遗传力(H B2 ) :基因型方差(V G)占表现型方差(V P)的百分率。 H B2 = V G / V P×100% = V G / (V G + V E ) ×100% 8.狭义遗传力( H N2):基因加性方差(V A)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H B2= (V G- V D- V I) / V P×100%。V D为显性方差(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V I为上位性方差(非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 9.株选:根据育种目标及相应的选择标准,以特定选择方式采取的选择和淘汰的方法。 10.选种程序:在整个选择育种过程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要先后经过原材料搜集、优系选 择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这种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依次进行的工作环节就叫选种程序。 11.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2.枝变:变异的芽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枝条表现出与原品种类型不同的现象。 13.株变:当包含突变细胞的芽发育成一个植株,或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个体的现 象。 14.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15.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16.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择育种称为实 生选择育种,简称为实生选种。 17.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乎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产生的离差 称为选择差。 二、填空题 1.选择的种类有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2.选择育种的实质是造成群体单株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3.通过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降低入选率和加大选择强度等手段可以提高 选择的效果。 4.有性繁殖植物的基本选择法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5.对于无性繁殖植物我们常用的选择法有营养系混合选择法和营养系单株选择法。 6.株选的方法包括单一性状选择和综合性状选择。 7.芽变选种具有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和多效性等特点。 8.芽变的遗传类别有: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核外突变。 9.采用系谱选择方法选育一个菜豆新品种,将收集到的两个性状互补的地方菜豆品种杂交 后,单株选择法应该从 F2 代开始。 10.单株选择法多应用于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园艺植物栽培学整理

园艺植物栽培学笔记 绪论 一、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茶等的生成记忆,是农业生产和城乡绿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植资源、生长发展规律、繁殖、栽培、育种、储藏、加工、 病虫一级造园等科学。 三、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 类、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科学。 四、园艺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平衡膳食结构,增加人体营养 3.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4.出口创汇,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五、我国是蔬菜生产第一大国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一、园艺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是指园艺植物各种类类群原产地或次生地以及传播、演化和进 化的过程。 二、原生起源中学:植物显性性状和最大遗传多样性的聚集地区。特点是有野生祖先;有原 始特有类型;有明显遗传多样性;有大量显性基因。 三、次生起源中心:原生起源中心植物向外扩散到一定围时,在边缘地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 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特点是无野生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隐性基因。 四、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8个起源中心,3个亚中心 五、同源平行变异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在相近植物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平行现象。 六、植物学分类和园艺学分类 A、果树分类(根据农业生物学) 1落叶果树:指叶片在秋季或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春季重新萌发长叶,具有明显生长期和休眠期的果树。 1)仁果类果树:这类果树包括苹果、梨、沙果、木瓜、山楂等。果实主要由子房及花托膨 大形成,食用部分是肉质的花托,果心中有多粒种子,果实为假果。 2)核果类果树:包括桃、杏、、梅、樱桃等。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有明显的外、中、3 层果皮;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是食用部分,果皮木质化成坚硬核。这类果实属于真果。 3)坚果类果树:核桃、银杏、榛子、阿月浑子 4)浆果类果树:葡萄、草莓、猕猴桃 5)柿枣类果树:柿子、枣 2、常绿果树:叶片全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脱落。在年周期活动中无明显休眠期。 1)柑果类果树:柑、橘、柠檬 2)浆果类果树:桃、莲雾、番石榴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1.1 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到中国采集植物标本,在1839~1938年的一百年的时间内,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植物,目前,仅爱丁堡植物园就保存了中国原产的植物1500多种,我国观赏植物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确立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为我国特产,如山茶花(Camellia japoica)、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牡丹(paeonia suffructicosa)、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nobcides)、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等等;②世界上许多重要观赏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如槭属、山茶属、百合属、石蒜属、含笑属、木犀属、丁香属、报春属、竹类植物、兰科植物、蔷薇属等;③世界许多重要观赏植物品种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国植物,中国的月月红和香水月季是现代月季最重要的亲本,没有中国的月月红就没有周年开花的现代月季,没有中国的香水月季就没有现代月季的芳香气息;中国的高山杜鹃(Rhododen-dron)是形成杂种常绿阔叶杜鹃的亲本,英国人常说“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英国的园林”;中国的金花茶是培育黄色茶花的亲本;其它著名的种类还有报春属、兰属、绣线菊属、落新妇属等。 1.2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有植物种类约30万种以上,我国有3万多种植物,约占1/10,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包括种、变种、变型和栽培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经过近30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基本搞清,全世界观赏植物约有3万种,常用的约6000种;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约1~2万种,常用的约2000种。 1.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传统保存方法主要有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两种,超低温保存和核心种质构建是近年才开始的新技术。 1.3.1原地保存(conservation in situ) 指将种质资源在原生地进行保存,又称就地保存。设立植物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是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地理标识、生境/物种保护区、景观/海景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地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1.3.2异地保存(conservation ex situ) 指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又称迁地保存。异地保存的主要形式有国家和地方建立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良种基地收集区(圃)、植物园、树木园及种子资源贮藏库等。 1.3.3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是指将植物活体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196℃)长期保存,待需要的时候将其恢复到常温状态,并确保其正常生长的一套技术。种质资源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是由cryo 和preservation组成,从词义看,低温所涉及的温度范围是不确定的。习惯上,人们将-80℃以下的低温称为超低温,干冰温度(-70℃)称为极低温,低温则从4℃往下推(李广武等,

2015年园艺概论复习(整理)

《园艺概论》复习重点 一、绪论: 1.园艺、园艺学、园艺业的含义(掌握) 1)园艺:通常指果园、菜园、西甜瓜园、有观赏价值的花园(公园、风景园)的营建、栽培管 理及有关种苗的培育技术。既是一门生产技术,又是一门形象艺术。因与园、圃或庭院有关,所以称为“园艺”。 2)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属于农业科学的 一个分支。 3)园艺业:即园艺生产产业,属于大农业的一部分。 2.园艺概论讲授的内容(掌握) 资源与分类: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栽培技术及品种改良与繁殖等: 3、园艺产业的发展热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大产业)(掌握) 1)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热点: ①园艺产品市场国际化(eg.新西兰的猕猴桃,日本的水晶梨,荷兰、以色列的鲜花) 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质量、生产效益的竞争)。 ②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生产集约化栽培(土地、以光能为核心的气候资源、植物材料资源 (含野生资源)——“适地适栽”。 eg.50%的苹果产在占国土面积3%的华盛顿州, 80%的柑橘集中产在占国土面积不到5%的佛罗里达州, 90%的葡萄集中产在占国土面积不到4%的加利佛尼亚州)。 ③绿色食品、有机园艺 绿色食品:即安全、营养的食品。主要是针对工业、交通、农药、化肥等对土壤、大气、水资源污染后影响农产品而提出的。* 绿色食品有完备的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 有机园艺:园艺植物栽培在无污染的环境中,且不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 ④设施园艺、运输园艺 设施园艺:依靠一定的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调节热量进行反季节栽培。蔬菜、花卉生产中已普遍应用,果树生产中也有应用。 *广义的设施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切设施条件(大棚、温室、遮阳网、驱鸟器、弥雾机、反光板、灌溉设施、施肥设施等)。 运输园艺:园艺产品在最适宜的地区大规模生产,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运输(因不赞同人工加温耗能的温室生产而提出) ⑤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 社区园艺:居民区的观赏树木、花卉、草坪以及果树、蔬菜的种植。

园艺植物栽培学问答与答案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后答案 一、绪论 1、如何理解园艺生产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答:园艺生产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食品、营养品(增加产量园艺植物栽培为人们提供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的干鲜食品和营养品);(2)工业园料(许多工业都离不开园艺产品作为原料),(3)医疗、保健(除了药用植物外,众多园艺植物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效),(4)美化环境、改善生态,(5)园艺文化(有花卉节、果树节等、有以文学、诗歌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6)园艺植物生产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试材。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园艺生产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园艺生产取得的成就:(1)生产规模日益扩大、(2)品种结构明显优化、(3)集约栽培推广加快、(4)栽培技术不断完善、(5)设施栽培发展迅速、(6)基地建设效益显著、(7)市场供给明显改善。 3、为什说中国历史上园艺业在世界园艺发展史上有极光辉的一页? 答:中国历史上园艺业在世界园艺发展史上有极光辉:生产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园艺生产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已稳居世界果树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地位,花卉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艺生产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哪些? 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艺生产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有:(1)问题:一、园艺生产区域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是生产管理粗放;三是整体上产品质量差;四是品种构成不合理;五是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六是种苗质量差;七是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八是贮运加工能力不足;九是生产机械化、生产社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程度低;(2)机遇:一是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二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三是特色园艺植物较多;四是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较低;五是生产区域十分广阔;六是出口市场潜力较大;七是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5、我国园艺生产当前发展的热点和趋势有哪些? 答:我国园艺生产当前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一)热点:(1)观光园艺、都市园艺、旅游园艺、市场园艺;(2)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3)绿色食品、有机园艺、生态园艺、自然园艺;(4)设施园艺、运输园艺;(5)基因育种、分子园艺;(6)可持续发展园艺;(二)趋势:(1)园艺生产区域化、栽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技术集成化;(2)园艺植物品种多样化、良种化、优质化、高档化;(3)园艺产品品质标准化、有机化、无公害化;(4)

常见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常见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信息来源:生物谷更新时间:2004-12-21 1:34:00 诱导培养 草莓匍匐茎1/2MS+BA0.2 吊钟海 堂 叶片MS+BA1.0+NAA0.2 MS+BA1.0+NAA0.1 MS+NAA0.2 海石竹叶片MS+BA1.0+NAA0.2 MS+BA1.0+NAA0.1 MS+NAA0.2 马铃薯苗尖MS+BA1.0+IAA0.01 MS+BA1.0+IAA0.01 MS+BA1.0+IAA0.01 分生组织MS+NAA0.07+GA0.004 MS+NAA0.07+GA0.004 MS+NAA0.07+GA0.004 大蒜顶端分生 组织 MS / MS+NAA1.0 芽顶端B5+2ip0.5+NAA0.1 B5+2ip0.5+NAA0.1 B5+2ip0.01+NAA0.2 洋葱鲜茎B5+2,4-D1 B5+2ip1 / 花椰菜分生组织LS+IAA8.0+KIN2.56 LS+IAA8.0+KIN2.56 LS+IAA8.0+KIN0.02 油菜下胚轴、 茎段 B5+BA1.5~2.0+IBA0.2+GA0.5 B5+BA1.5~2.0+IBA0.2+GA0.5 1/2B5+NAA0.05+IAA0.1 西瓜苗端LS+KIN1.0+IAA0.05 LS+KIN2.0+IAA0.05 LS+IAA2.0 葡萄茎尖MS+NAA0.1 MS+NAA0.1 / 麝香石 竹 茎段MS+BA1.0+IAA0.01 MS+BA1.0+IAA0.01 MS+IAA0.1 唐昌蒲腋芽MS+KIN2.0+NAA0.1 MS+KIN2.0+NAA0.1 MS+NAA0.5+AC0.3 月季萌枝MS+BA0.5+NAA0.1 MS+BA0.5+NAA0.1 MS+BA0.5+NAA0.1 非洲菊茎尖MS+KT1+IAA2 MS+KT10+IAA0.5 MS+IAA10 MS+BA2+NAA0.2~0.5 MS+BA2+NAA0.2~0.5 MS+White+IBA1 康乃馨茎尖MS+KT0.5+NAA0.1 MS+KT2+NAA0.02 / MS+KT2+NAA0.2 MS+KT0.5+NAA0.02 / 仙客来球茎White+KT2.5 / / 满天星茎尖MS(或White)+BA1+ NAA0.05 MS(或White)+BA1+ NAA0.05 / 香雪球茎MS+IAA2+2,4-D5 MS+BA1+IAA0.02~0.2 / 变叶木茎段MS+BA1.5+NAA0.15 MS+BA2.5+NAA或IAA0.1 MS+NAA0.5 风信子鲜茎、花 序MS+NAA0.5~10+2,4-D 0.2~1 / / 矢车菊茎Bonner+2,4-D0.7 / / 大丽菊侧芽MS+BA1+NAA1 MS+BA1+NAA1 MS+NAA0.5~1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卉栽培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王海光)

中国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农学专业用) 王海光编 二零一一年

前言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本来是《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部分,作为《普通植物病理学》的一部分,不是单独一门课。学校对本科生教学计划调整之后,《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部分独立作为一门必修课,由原来的18学时,调整为32学时。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害发生规律、主要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的形态特征等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病原分离、纯化、接种、鉴定等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结合实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实验条件等,共设置了8个实验,每个实验4个学时。实验材料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实验内容安排顺序也可能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和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进行临时性调整。 本实验指导是在去年教学的基础上整理修改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以往的一些实验指导书和网上的教学资源,在此一并感谢!本实验指导尚显单薄,内容尚欠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日臻完善。 编者 2011年8月

实验课注意事项 1.实验课前必须通过实验指导或通过教学网络平台下载课件了解课堂实验内容,明确实验 目的,了解操作步骤。 2.按时参加实验课教学,不准迟到。上课期间注意课堂纪律,严禁喧哗、随意走动等扰乱 教学的行为发生。 3.注意实验室安全。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操作,爱护实验仪器和材料。遇到仪器 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报告教师,损坏仪器或用具必须登记。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或赔偿。 4.实验报告一律用铅笔书写,必须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纸,按时交实验报告。 5.绘图一定认真,不许虚构或艺术加工。绘图时选用硬度合适的铅笔,笔尖要保持圆滑。 所绘图形的一切特征用线条和圆点表示,线条要光滑、粗细一致,用圆点疏密表示色泽深浅,严禁涂抹,圆点要求大小一致。图形要求大小适中,各部分结构比例合理,细微部分需放大表示时,可单独绘制。图形中各部分名称一律用虚线引出标注在图形右侧,图名写在图形下方,并在图名下面注明放大倍数。 6.实验结束后,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将所用仪器或材料整理好放在适当的位置,如有需要, 应做好使用情况登记。 7.轮流值日,保持实验室整洁。

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一、几种种植方式及其优缺点 (1)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 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同一地块自然资源 管理上简单。 缺点:病虫害严重 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均劣变 连作障碍(作物机体生理机能失调、出现许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异常现象)(2)轮作:是指同一田地里顺序地在季节间 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 优点:有利于防治病虫害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调节土壤肥力 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3)间作:指同一田地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 或几种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 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充分利用空间 互相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促进主栽与间作作物的生长发育 缺点:管理上复杂、用工多,应用机械作业困难 (4)套作(relay intercropping):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 混作(mixed intercropping):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优点: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2、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七个大方面 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 园区的土地规划 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 园区防护林设计 园区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道路系统规划 建筑物及其它规划 一、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的重点 山地-----修筑拦水坝、梯田 平原或滩涂地------营造防风林 山地的水土工程 应实施“小流域治”的原则

提倡生态效益好又省工、省力的植被坡 营造梯田是山地实施种植的主要途径 工程措施:修筑梯田 拦蓄降水、减少冲刷,便于耕作、易于排灌 提高地力、促进增产,改善环境、减轻灾害 生物措施:植被覆盖 二、园地的土地规划 主作面积防护林道路绿肥基地其他附属设施 80-85% 5-10% 4% 3% 4% 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要求:小区是种植作业的基本单位 小区内气候和土壤条件、管理基本一致 利于水土保持、防止风害、运输和机械化作业 面积: 条件一致的园区:8-12hm2 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大:1-2hm2 形状:长方形,长短边的比例为2:1-5:1 现代化的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的种植园,基本上一个小区种植较单一的园艺作物三、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与配置 选择树种和品种应注意: 1、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 优良品种 生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优质 独特的经济性状 美观的花形、果形,颜色 熟期的早晚 种子有无或多少 风味或肉质的特色 适于鲜食、加工, 2、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质丰产 3、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 大、中城市为市场周年供应鲜产品为主要目标 距离城市较远或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耐运输、贮藏的树种和品种 外向型商品种植园与国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水平接轨 生产加工原料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 择适宜酿酒的红色葡萄品种 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置: 大面积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各占一定比例 方便上市,也方便管理 授粉树的配置: 自花不实的现象必须配置授粉品种 杨梅、猕猴桃、银杏、香榧等类雌雄异株果树 柚子、桃等果树,异花授粉,显著提高产量 授粉品种具备的条件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一-0003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一 -0003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26题,共52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分) 琼脂本身营养丰富,是一种由海藻中提取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 × 2.(2分) 根据培养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其中液体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 √ × 3.(2分)

再分化是指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工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 × 4.(2分) 一般来说,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只发生在与琼脂接触的表面,而不与琼脂接触的一面极少细胞增殖,只是细胞分化形成紧密的组织块。 √ × 5.(2分) 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就是将初代培养得到的培养物转移到新的相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 × 6.(2分) 天然有机复合物的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有氨基酸、激素等一些活性物质,因而能明显促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 × 7.(2分) 缓冲间是进入无菌操作区域的缓冲场地,缓冲间的门应该与无菌操作区域的门对开,使缓冲间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减少污染。

√ × 8.(2分) White培养基无机盐含量较低,常用于诱导芽的培养。 √ × 9.(2分) 超净工作台能将空气通过由特制的微孔泡沫塑料片层叠合组成的“超级滤清器”后吹送出来,形成无尘无菌的超净空气层流,从而使超净工作台面保持无菌状态。 √ × 10.(2分) 胚状体就是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的统称。 √ × 11.(2分)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使再生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表现出来,表现为种类增加及再生部位扩大。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二、真菌一般形态观察和临时玻片制备 【字号:大中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不同临时玻片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认识病原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认识真菌 的子实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种类型孢子。 二、实验用具 挑针、刀片、木板、酒精灯、火柴、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棉蓝)乳酚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等。 三、内容与方法 1.临时玻片的制作 临时玻片制作方法很多,如涂、撕、粘、挑和切片等,可以根据病原物的类型选择使用。 (1)涂抹法: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物常用涂抹法制片。将细菌或酵母菌的悬浮液均匀地 涂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烘干、固定,再加盖玻片封固。加盖玻片前还可进行染色处理,使菌体或鞭毛着色而易于观察。 (2)撕取法:用小金属镊子仔细撕下病部表皮或表皮毛制成临时玻片。 (3)粘贴法:将塑料胶带纸剪成边长5mm左右的小块(注意胶带上不要印有指印), 使胶面朝下贴在病部,轻按一下后揭下制成玻片。 (4)挑取法:用挑针从病组织或基物(如培养基)上挑取表面的霉状物、粉状物或孢子 团制成玻片。 (5)组织透明法:将少量病组织材料切成细丝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乳酚油后在酒精灯 上徐徐加热至蒸气出现。如此处理数次使组织透明,冷却后加盖玻片进行镜检。此法可以观察到病原物在寄主内的原有状态。 (6)徒手切片:徒手切片时选取病状典型、病征明显的病组织材料,先在病征明显处切 取病组织小块(边长5-8mm),放在小木块上,用食指轻轻压住,随着手指慢慢地后退,用刀片的刀尖将压住的病组织小块切成很薄的丝或片,用沾有浮载剂的挑针或接种针挑取薄而合适的材料放在一干净载玻片上的浮载剂液滴中央,盖上盖玻片,仔细擦去多余的浮载剂(注意浮载剂过多会使观察物出现晃动不稳定现象),即制成一张临时玻片。 浮载剂: 水:溢菌、线虫活动、真菌孢子萌发、大小测量 –优点:方便 –缺点:产生气泡;易干燥 乳酚油:除上述外均可用。

园艺

《园艺植物栽培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叶幕疏剪顶端优势层积处理有效积温果树混合芽芽的异质性单性结实嫁接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按食用部分分类蔬菜可分为——、——、——、——; 2、蔬菜和花卉的生命周期分为——、——、——; 3、园艺植物种子播种方式有——、——、——; 4、园艺植物根系分为——和——两大类; 5、影响园艺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和——的因素,树体休眠时期分——、——、——; 6、苹果等落叶果树一年内营养分配中心,按物候期可分为四个,即——、——、——、——; 7、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和——有规律的变化; 8、以仁果类为例,花芽分化的一般过程分为——、——、——、——等几个阶段; 9、果树枝条按性质分为——和——; 10、从温度的角度看,“南树北移”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而“北树南移”除了考虑——,还应考虑——。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蔬菜除了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外,还包括真菌门的植物。 2、仁果类的果树包括苹果、梨树、桃树等。 3、甘薯、豆薯、马玲薯、菊芋等都是食用地下块根。 4、剑兰、贝母兰、蝴蝶兰都属西洋兰花。 5、石榴、苹果、梨等都是落叶果树。 6、蚕豆、四季豆、豇豆都是豆科植物。 7、长日照植物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短日照植物多分布在温带。8、先花后叶的梅花,其开花需要的温度比叶芽萌发的温度高。9、多年生宿根草花包括一串红、菊花、月季等。10、在栽培和生产葱黄、豆芽菜时必须进行遮光,主要是由于它们都属于短日性植物。 四、简答(每题5分,共40分) 1、蔬菜按农业生物学分类,可以分为哪十一类?试分别列举各代表种至少2种。 2、了解植物根系分布范围与活动高峰对施肥技术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 3、自根繁殖的特点。 4、影响园艺植物光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 5、影响园艺植物嫁接成活的内、外因子。 6、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 7、园艺植物壮苗条件及量度指标有哪些? 8、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 五·论述(15分)1、果树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及控制途径是什么?2、制定园艺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方案。(从整地到出圃) 园艺植物栽培学摸拟题二 一、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定芽垂直优势芽的早熟性茎源根系苗圃蔬菜树冠层性无土栽培春化作用实生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瓠瓜类的蔬菜包括——、——、——。2 、蔷薇科的果树包括——、——、——。3、园艺植物地上茎的变态有——、——、——。4、园艺植物常见的芽接方法有——、——、——。5、园艺植物无性繁殖常见的方法有——、——、——。 6、以仁果类为例,花芽分化的一般过程分为——、——等几个阶段。 7、直根系分为——、——和——三大类。 8、多年生宿根草花有——、——、——。9、球根类花卉有——、——、——。10、依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 11、按果实结构可分为——、——。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果树植物除了被子、裸子植物外,还包括真菌门的植物。 2、核果类的果树包括苹果、杏树、桃树等。 3、马玲薯、菊芋等都是食用地下块茎。 4、瓜叶菊、一串红、月季、杜鹃为木本花卉。 5、柑桔、柠檬在植物学分类中为芸香科植物。 6、龟背竹、文竹、康乃馨、月季、荷花都为切花花卉。 7、水仙、郁金香、唐草蒲都为鳞茎类草花。 8、南瓜、冬瓜、丝瓜、番茄都为茄果类蔬菜。 9、园艺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有组织培养、扦插、嫁接等。10常见的短日性植物一品红、菊花,在栽培中都需要遮光。 四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果树栽培学分类,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哪十三小类?试分别列举各代表种至少2种。2、影响园艺植物扦插成活的因子。3、比较实生根系与茎源根系的特点。4、何为光周期现象?它在园艺植物栽培上有何意义?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一-0002-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一-000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5830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26题,共52分) 1.(2分) 缓冲间是进入无菌操作区域的缓冲场地,缓冲间的门应该与无菌操作区域的门对开,使缓冲间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减少污染。 √ × 参考答案:× 2.(2分) 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各种途径中,最常见的、也是多数植物具有的是“先形成芽,再在芽伸长后,在其茎的基部长出根,从而形成小植株”的再生途径。 √ × 参考答案:√ 3.(2分) 植物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长、繁殖率较低的特点,所以短期内推广难度较大。 √ × 参考答案:× 4.(2分) 已污染的玻璃器皿需经124℃灭菌消毒处理。 √ × 参考答案:√ 5.(2分) 配制母液所需药品应采用等级较高的化学纯或分析纯试剂。 √ × 参考答案:√ 6.(2分) 相比其他培养基,MS培养基的硝酸盐含量较低。 √ × 参考答案:× 7.(2分) 胚状体就是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的统称。 √ × 参考答案:√ 8.(2分)

Gautheret、White、Nobecourt一起被誉为组织培养学科的奠基人。 √ × 参考答案:√ 9.(2分) 琼脂本身营养丰富,是一种由海藻中提取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 × 参考答案:× 10.(2分) 天然有机复合物的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有氨基酸、激素等一些活性物质,因而能明显促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 × 参考答案:√ 11.(2分) 人工配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有机物、植物激素、培养物的支持材料五大类。 √ × 参考答案:√ 12.(2分) 胚状体发生途径的有性后代遗传性更接近母体植株. √ × 参考答案:√ 13.(2分) 脱毒培养和器官离体快繁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的技术应用。 √ × 参考答案:× 14.(2分) 用量筒定容时,应平视溶液凹面与刻度线卡齐。 √ × 参考答案:√ 15.(2分) 在组培实验室装修时,尤其注意灭菌、洗涤区域的地面应耐湿防滑、并排水良好。 √ × 参考答案:√ 16.(2分) 根据培养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其中液体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种质资源的载体可以是种子,也可以是花卉的块根、块茎、鳞茎等无性繁殖器官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还包括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原生质体及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观赏植物(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藏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中国的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约有75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

英国丘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Kew)中从中国引种成功的观赏树木占全园树木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亚洲,中国花卉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南山区最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约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5倍。 据陈嵘教授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的统计,中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比全世界其它北温带地区所产的总数还多, 非我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仅有悬铃木、山月桂、北美红杉、南洋杉、罗汉柏等10个属而已。 在中国原产的花卉中,有很多是中国特产的优良种类。是中国花卉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观赏植物的资源另一个特点是变异范围大。 l仅以常绿杜鹃亚属而言,小的杜鹃仅为5-10厘米。巨型的大树杜鹃茎围达近3米,花型、花色、花香、花序差异很大。 l中国的百合约为60种,占世界的60%,种类多。花色变异大,是世界重要的观赏球根花卉的种质资源; l中国蔷薇属、紫薇、乌头属、报春花属等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是少有的。设计就是指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或营造活动 建筑是一个有关木材、砖块、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专业。它也是一种基于语言、理念和概念框架的艺术形式。

园艺植物品质改良教案

第五章园艺植物品质改良 第一节概述 概述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确实是通过对园艺作物遗传组成的改良,以选育更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的优良新品种,同时还要进行良种种子的生殖。现代园艺作物育种不仅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依照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人工引变等途径来制造新的变异类型,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选择,应用比较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来提高选择的效果,结合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加速材料的纯合和生殖加代,尽可能地缩短育种周期,通过田间比较试验,评选出优良新品种。 一、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1、种与品种的概念 种是生物学的差不多单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有三个特点: 1) 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生理遗传特征; 2) 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 3) 不同种间不能交配或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制造的某种栽培植的一个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在形态、生物学和经济性状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性。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一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种与品种的区不: 甘蓝的不同种

萝卜的不同品种 1) 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品种是人工选择形成; 2) 种的遗传性不稳定,而品种的遗传性稳定; 3) 种不具有时空性,而品种有专门强的时空性。 2、优良品种的作用 1) 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和抗逆力; 2)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良种的作用也十分显著; 3) 优良品种在增强抗病力和抗逆性方面效果特不显著; 4) 现代化商品园艺作物的生产,对品种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如爱护地栽培、产品加工,就需专用品种。 二、我国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进展和要紧成就

最新园艺植物栽培学整理

栽培学试题整理 问答题 1.果实成熟时,果皮颜色和色素的变化有哪些? 答:果皮色泽变艳,果皮中叶绿素酶含量逐渐增多,叶绿素逐渐被破坏丧失绿色,而由于叶绿 素中原有的类胡萝卜素呈现黄色或由于形成花色苷而呈现红色。 2.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答:1)水土保持工程 2)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3)作物种类、品种的配置 4)防护 林体系 5)排灌系统 6)道路系统 7)建筑及其他 3.园艺产品的采收方法有哪些? 答:1)人工采收 2)机械采收 3)化学采收 4.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2)嫁接的时期、温度、接口湿度、氧气、光线 3)砧穗质量 4)嫁接技术 5.疏花疏果的作用是什么? 答:1)早疏除多的花或幼果,能促进留下的果实的坐果率。 2)疏除劣小果,择优留果,也是 控制果实负载量,改进果实质量的重要措施。 6.打破块茎休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答:1)温光处理 2)层积催芽 3)激素处理 7.有哪些热量指标影响园艺植物的分布? 答:影响分布的热量指标有:1)年均温、积温 2)冬季极端低温值 3)冬季低温累积值。 8.园艺植物定植方式? 答:1)正方形定植 2)长方形定植 3)三角形定植 4)带状定植 5)计划定植 9.蔬菜定植方法: 答:蔬菜秧苗栽植方法,一般是开沟或开穴后,按预定距离栽苗,覆一部分土,浇水,待水渗 下后,再覆以干土。这种栽植法,既保证土壤湿度,又利于上表温度的提高。这种栽苗法速度 快,根系能够散开,成活率也较高。栽植深度依蔬菜种类不同而异,黄瓜、洋葱宜稍浅,番茄、 茄子可适当深栽,大葱深栽有利于葱的加长。在春季,温暖、天睛、无风时栽苗容易成活,缓 苗期也短;夏季栽苗时,在阴天和无风的下午定植易于成活;越冬前栽苗,必须在越冬时已发 出一定数量的新根,否则易遭冻害。 10.定植后管理: 答:1)定植水 2)缓苗水 3)中耕 4)间苗 5)补苗 6)防风 7)防寒 8)防病虫害

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分析

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16:23:14.9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邓伟斌 [导读] 组培育苗,即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其属于一种典型的生物技术,其应用范围很广。 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51600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园林工程成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旨在为改善当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净化城市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园林工程建设体系中,组培育苗技术不断衍生,其是园艺植物培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该种技术所产生的培育效果甚为理想。对此,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以广东地区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为对象展开系统化的分析,旨在提高城市园林植物培育水平。 关键词: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 组培育苗,即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其属于一种典型的生物技术,其应用范围很广,其所产生的价值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其是种苗工厂化、规划化生产的主要方式。现如今,植物脱毒技术、离体快繁技术等逐步被应用到草莓、马铃薯与兰花等植物育苗之中,获取了理想的培育效果,这对于我国苗木快繁与肿瘤脱毒而言意义重大。以下我们就组织培育苗产业的基本发展现状展开分析。 一、组织育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组培育苗的研究,最早的研究起源于美国。1943年,美国的专家与学者展开了系列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发现,植物生长点周边的病毒浓度比较低,甚至很多区域根本没有病毒[1]。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利用植物的茎尖开展组织培养,获得了脱病毒苗,主要是利用脱毒苗来实现快速繁殖,进而生产出大量的脱毒种苗。1958年,我国的相关专家彭爱红等展开了研究,提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且该植株可以开花结果,进而使得该技术逐步被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其推广效果甚佳。 在我国,关于无病毒种苗与植物快速繁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鉴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繁殖系数比较大,且繁殖速度比较快,以获得无病毒性的植株,且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如今,组培育苗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育种、育苗等方面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兰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在广东地区的种植规模很大,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与那坡县、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等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组培育苗技术在兰花种苗生产中的应用是最为典型的。1960年,茎尖组培技术研发并运用成功,获得了无病毒性的兰花组培苗,主要是借助原球茎继代培养方式来达到兰花试管苗生产的效果。目前,我国的组培技术正在逐步完善,通过应用组培技术,使得广东地区的兰花种植技术呈现商品化与规模化的态势发展,进而产生了一种新格局。我国在离体快繁育苗技术方面的研发起步比较晚,可是,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广东、广西与海南等地。当前,广东地区已然对100多种花卉观叶植物展开科学的组培,年产苗木高达500万株,其发展势头比较好。 二、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 1、光自养组织培养技术 光自养组织培养技术即植物无糖组织快繁技术,其主要是在组培时,将CO2输入其中,将其作为重要的糖源,旨在为植物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碳资源,经过系列的生长发育,再加之环境内各项因子的管控,能确保试管苗从兼养型逐步向自养型方向转变,进而衍生出一种生产种苗速度更快、种苗更优质的新型植物快繁技术。和传统的组培技术相比,无糖组织培养主要是将CO2作为重要的碳源,能减少糖类物质应用而产生的微生物污染问题,能实现对污染率的有效控制[2]。此外,结合植物的实际需要,需强化对组培微环境的合理化控制,其在相应条件下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提高植物生长速率,以确保植物可健康而茁壮的生长。同时,光自养组培主要是把多孔型无机材料视为重要的培养基质,如石沙子、纤维、成型岩棉等,这些材料不但成本低,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据肖玉兰等专家的研究,应用此种组培技术,可大大提高小植株的生根质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无糖组织培养微繁殖的试验与研究虽然成功,但是之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相关人员应加深对组培苗生长环境、培养机制、生理特点等的认知,只有掌握各项条件要素,才能为无糖组织培养提供相应的参考。另外,植物材料限制问题突出。其和普通微繁殖相比,无糖组织培养要求外植体必须要具备高质量的茎和芽,若想更好的开展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健康而茁壮的成长,要求植株要具备足够的叶面积或携带子叶的体细胞胚亦可。 2、开放组织培养技术 开放组培是利用抗菌剂来代替高压灭菌与超净工作台,运用塑料杯来代替以往的组培瓶,让整个操作脱离以往组培严格无菌的环境,可在自然而开放的有菌条件下开展组织培养工作。开放组培无需作高压灭菌与超净工作台处理,仅仅是在培养基内加入抑菌剂,从而达到抑制病菌生长与蔓延的效果[3]。应用此种组培方法,其优势在于对整个组培操作过程进行简化,大大降低组培成本。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遭遇了相应的问题,如植物类型不同,其应如何选择抗菌素、抗生素与防腐剂组合以及抗生素浓度、浸泡时间等问题,这些均需要通过一定的试验才可完成。 3、非试管苗快繁技术 非试管苗快繁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原理,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重要的载体来打造新型育苗技术。借助计算机平台能够精确的模拟环境各要素,这为离体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合适的营养、光、水、温等环境,能促进种苗健康而茁壮的成长,其为此种技术的核心点,其和以往扦插嫁接技术与新型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共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此种技术对果树育苗意义深远,特别是对樱桃、杏、梅、李等难以生根的果树效果明显。经过多年研究,以往的组培技术型在果树生根培养和炼苗等技术阶段存在着严重障碍。尽管很多果树品种可以完成芽增殖与培养工作,但是,仍旧无法克服生根难的问题。非试管快繁技术主要是在全光开放环境下取代了试管环境,运用蛭石、珍珠岩等透气、疏松与不含糖的无机基质[4],使用物理灭菌方式来替代以往的灭菌方法,借助叶片自身光合作用来启动生根基因,进而达到快速成苗的效果。此种技术主要是和计算机的环控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运用离体材料的生根与光合作用来模拟最佳环境,进而满足光合自养过程的最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打造更为和谐、健康的城市环境,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园林工程建设,重视对先进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的应用,从而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植物苗,进而提高园艺植物组培水平。在此次研究中,结合广东地区发展实况,笔者针对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