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简介

刘邦简介
刘邦简介

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

字季(一说原名季)

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

汉族

庙号为高祖

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

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

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秦朝末年,统治严酷,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沛县却有这么个人,整日的游手好闲,跟一帮狐朋狗友交游嬉戏,不务正业。这一日,他听说县令在家中宴请一位贵客,就跑去看热闹。到了门前,被人拦了下来,原来县令有命只有献贺礼超过一千钱的才能进入正堂,那人明明口袋里一文钱也没有,却冲着里头喊道:“泗水亭长刘邦,献贺礼一万钱。”

旁边的人一听,都冷笑道:“刘季(年少时,人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这家伙又吹牛。”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一牛给刘邦吹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在内堂的吕公听说有人献一万贺礼钱,连忙出门迎接,当他看到刘邦时,立即被刘邦不凡的相貌所震惊,立即将他请进了正厅。两人一直喝到所有的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从年轻时就会相人之术,我看足下的相貌贵不可言,我有个女儿,想招你做女婿,不知意下如何?”刘邦一听,喜不自禁,立即就答应了。不久,吕公的大女儿吕雉就嫁到了刘家,从此刘吕二人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开始了。

年轻貌美、出身名门的吕雉嫁给了年纪一大把、声名狼藉的刘邦,这在当时的沛县也是一大新闻,不管吕雉是怎样的心情,她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两个人婚后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很快就有了一双儿女。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刹时间,狼烟动地,天下大乱。纷乱的局势给刘邦这样的草莽英雄带来了机会,他的好朋友萧何、曹参杀了沛县县令,奉他为主起兵反秦。在刘邦举事期间,吕雉积极的与他配合,为他制造舆论。刘邦曾因罪隐居在芒砀山里,每次吕雉给他送饭,都能准确的找到他的所在,刘邦惊奇的问她:“我每次躲的地方都不一样,你是怎么找到的?”吕雉答道:“夫君你所在地方,上空经常有云气,我每次都是循着云气找着你的。”刘邦听后大喜。但不知怎么搞的,这段小两口之间的对话居然不胫而走,传遍了十里八乡,许多人都认为刘邦是真龙天子,纷纷投到了他的麾下。

三年的灭秦战争里,吕雉追随在自己丈夫的左右,跟着他四处征战,夫妻二人的配合还算默契。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本来按照约定,刘邦

应该被封为关中王,但义军的实际首领项羽一直对刘邦不放心,只给刘邦封了个汉王,把他打发到了当时还很偏僻的蜀地。刘邦虽然心里老大的不满意,但由于自身的力量无法与项羽抗衡,只得带着妻儿老小和部下去了蜀地。

公元前206年冬,刘邦趁项羽在平定齐国叛乱,防备空虚之时,起大军东进,由于项羽军的主力在东方,刘邦几乎没费什么劲就占领了项羽的老巢——彭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刘邦以为项羽就这样完了,整日在彭城花天酒地,毫无防备。谁知项羽从齐国前线秘密的带领着3万骑兵返回了彭城,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慌了神的刘邦一路没命的向西跑,侥幸逃脱。可吕后就没那么幸运,她和自己的公公被楚军俘虏了。

之后的数年间,刘邦与项羽对峙与荥阳、成皋一线,战事进行的异常惨烈,而沦为阶下囚的吕雉整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所受的耻辱和惊吓一言难尽。终于在经过了几年的战争之后,楚汉双方均损失惨重,遂罢兵讲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九死一生的吕雉被放了回来。可当他回到刘邦身边之后,才发现她的位置已经被一个叫戚姬的年轻貌美的女子所代替,刘邦跟她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如意。吕雉心里十分愤恨,但也毫无办法,只得听从刘邦的安排,回到后方。从此,直到楚汉战争结束,吕雉几乎再没见过刘邦,她完全被冷落了。也就在那一刻起,她和刘邦的关系从夫妻变成了单纯的政治盟友,他们之间不再有感情,只有利益。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登基称帝,封吕雉为皇后,立他们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不过在刘邦的心里,他对这个懦弱的儿子是十分的不满意的,反倒是戚夫人生的小儿子如意真的如他的意,很得他的欢心。于是刘邦就几次三番的想废刘盈立刘如意。但吕后也不是好惹的,虽说刘邦是他的丈夫,可要是触及到她的利益,她也不会坐以待毙。两个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在太子的废立问题上展开了。

吕后是个性格刚强,心机深沉的人,她知道要想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就必须得到老臣们的支持,于是他利用各种手段结交开国的重臣让他们力护太子。有一次,刘邦宴请群臣,太子也在座,刘邦见太子身后站着四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就问了一下。当四人报上名号之后,刘邦大吃一惊。原来这四位老者正是刘邦请了数次都没有请来的天下名士——商山四皓。其实这是吕后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让太子亲自请来的宾客。刘邦一看这阵势,知道太子的羽翼已丰满,众臣之意不可违背,只好放弃了换太子的念头。至此在废立太子的较量的中,吕后大获全胜。

公元前195年,刘邦旧伤复发,行将就木,吕后问刘邦后事的安排。看着自己的妻子,刘邦心里有诸多的无奈,他知道以后的汉家江山将不可避免的落到她的手中,既然是这样就嘱咐几句吧。刘邦对吕后说:“萧丞相是股肱重臣,若他死,则可让曹参继任丞相之位;曹参若亡,则可让陈平为相,但陈平这人的才能难以总理全局,可让周勃辅助他。周勃虽说是一界武夫,但安我刘汉天下的一定是他。”“那这之后呢?”吕后迫不及待的问。“以后的事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说完,刘邦驾崩。几天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

刘邦虽然死了,但吕后与他的博弈并没有结束。为了实现吕氏专权的野心,吕后残害刘

氏诸王,打击不服从的大臣。就是自己的儿子刘盈不听话,她也不放过。终于刘盈在做了几年皇帝之后,抑郁而亡。吕后遂临朝称制,执掌了大权。虽然仍是太后名号,但与君王无异。因此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把吕后放在了记录帝王事迹的本纪中。

坐在自己的丈夫曾坐过的龙椅上,吕后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快,多少年来,她胸中压抑的怨气全都释放了出来。她不但要坐他丈夫的位子,还要让他的江山改姓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决定封自己的吕氏族人为王。在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右丞相王陵公开的表示反对,他拿出了当年刘邦与群臣所立下的“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白马盟约来对抗吕后。可左丞相陈平与周勃却认为“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附和吕后的意见。

不久,吕后免了王陵右丞相的职务,改任有职无权的太傅。然后大规模的分封诸吕为王侯。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敢违背吕后的意思。吕后暗笑道:“刘季,你还说陈平、周勃二人能安你刘氏天下,可偏偏他们最先倒向我,你刘家的江山就快姓吕了。”在大封诸吕的同时,吕后也加紧了屠戮刘姓诸王的步伐。刘邦的儿子们除由吕后抚养长大的淮南王刘长和远在边境的代王刘恒外,几乎全部被杀。眼见着刘邦的筹码就要输光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她知道自己已无法完成篡汉的大业,遂在弥留之际,嘱咐赵王吕禄和吕王吕产一定要牢牢的掌握住禁军,不要离开京城一步,即使是她死了,也不要给她送葬。言罢驾崩,吕禄和吕产严格的遵守吕后的遗命,刘汉的江山仍然掌握在诸吕的手中。

两个当事人虽然都死了,但是他们的博弈却没有结束,曾经曲意事奉吕后的陈平与周勃在她死后,开始行动了。为了获得军权,陈周二人劫持了与吕禄关系密切的郦寄的父亲,逼迫郦寄去说服吕禄交出军权。正好吕禄这时正为齐王出兵来犯,朝中上下的将军没人愿意为吕氏卖命而烦闷。郦寄趁机劝吕禄交出兵权,自己回封地,使齐军没有借口继续进军,大臣们也没有理由再反对他。无谋的吕禄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把兵符交给了周勃。周勃拿着兵符立即来到北军,发动军队进入皇城,逮捕诸吕。

在皇城内,尚统领南军的吕产知道消息后,立即带兵冲进皇宫准备发动叛乱。幸好陈平料到了这一手,早派人守住了宫门。一时之间,吕产攻不进皇城。这时,带着先头部队进入京城的朱虚侯刘章,入宫救驾,杀了吕产,稳定了局势。然后周勃等人又杀了吕禄,诛杀了吕家全族,平定了诸吕之乱。刘邦当年的预言兑现了。

公元前180年10月,陈平、周勃等人拥立代王刘恒为帝。至此刘邦与吕后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宣告结束,其结果以刘邦有惊无险的赢光了吕后的所有筹码告终!

不久,吕后免了王陵右丞相的职务,改任有职无权的太傅。然后大规模的分封诸吕为王侯。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敢违背吕后的意思。吕后暗笑道:“刘季,你还说陈平、周勃二人能安你刘氏天下,可偏偏他们最先倒向我,你刘家的江山就快姓吕了。”在大封诸吕的同时,吕后也加紧了屠戮刘姓诸王的步伐。刘邦的儿子们除由吕后抚养长大的淮南王刘长和远在边境的代王刘恒外,几乎全部被杀。眼见着刘邦的筹码就要输光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她知道自己已无法完成篡汉的大业,遂在弥留之际,嘱咐赵王吕禄和吕王吕产一定要牢牢的掌握住禁军,不要离开京城一步,即使是她死了,也不要给

她送葬。言罢驾崩,吕禄和吕产严格的遵守吕后的遗命,刘汉的江山仍然掌握在诸吕的手中。

两个当事人虽然都死了,但是他们的博弈却没有结束,曾经曲意事奉吕后的陈平与周勃在她死后,开始行动了。为了获得军权,陈周二人劫持了与吕禄关系密切的郦寄的父亲,逼迫郦寄去说服吕禄交出军权。正好吕禄这时正为齐王出兵来犯,朝中上下的将军没人愿意为吕氏卖命而烦闷。郦寄趁机劝吕禄交出兵权,自己回封地,使齐军没有借口继续进军,大臣们也没有理由再反对他。无谋的吕禄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把兵符交给了周勃。周勃拿着兵符立即来到北军,发动军队进入皇城,逮捕诸吕。

在皇城内,尚统领南军的吕产知道消息后,立即带兵冲进皇宫准备发动叛乱。幸好陈平料到了这一手,早派人守住了宫门。一时之间,吕产攻不进皇城。这时,带着先头部队进入京城的朱虚侯刘章,入宫救驾,杀了吕产,稳定了局势。然后周勃等人又杀了吕禄,诛杀了吕家全族,平定了诸吕之乱。刘邦当年的预言兑现了。

公元前180年10月,陈平、周勃等人拥立代王刘恒为帝。至此刘邦与吕后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宣告结束,其结果以刘邦有惊无险的赢光了吕后的所有筹码告终!

写刘邦的高考满分作文5篇

写刘邦的高考满分作文5篇 我很敬佩刘邦,因为他的勇气非常大,不怕困难,用勇气和智慧统一天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刘邦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写刘邦的高中作文篇1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刘邦生平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战国时的魏安釐王21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乙巳岁,即公元前256年生于楚国泗水郡(即汉“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太公(据野史记载名为:刘煓,字执嘉)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之后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在起义,刘邦在楚故地沛县响应,参与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动。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请降,秦国灭亡。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是四年零三个月楚汉之争,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定陶即皇帝位,建都洛阳,高祖三年再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刘邦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在汉王位,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在皇帝位),从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太祖。写刘邦的高中作文篇2在楚汉战争打了4年之后,刘邦终于坐稳了它的大汉江山。由布衣出身的刘邦,凭借一个“诚”赢得了民众之心,号召之力。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不错,刘邦以一个熟悉社会生活,了解百姓心情的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战胜了贵族出身的项羽。项羽在敌军面前表现的无比勇猛,但在刘邦面前却有些唯唯诺诺了。对于项羽为刘邦摆下的“鸿门宴”,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又舍不得自己那“大号人的形象”,放过了刘邦。明明已经切断了刘邦大军的粮道,只要他铁下决心,不再放过刘邦,那么刘邦就不太可能成为后来的“汉高祖”。可项羽不知为什么,还是没有致刘邦于困境。就这样,项羽的“仁慈”再次让胜利的天平在两人之间均衡。毛泽东曾说过:项羽是个很优秀的军事家,但不是个政治家。而刘邦就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也许,正是刘邦的文韬武略,所以才为后来的西汉王朝200余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刘邦的成功一半归功于他能够采纳四面八方的意见。他在洛阳宫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也说: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论统兵打仗,攻城夺池,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的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公元前195年4月25日,一生叱咤风云的刘邦去世。他与他的子孙们共同创造了大汉朝辉煌的未来,功不可没!写刘邦的高中作文篇3赤帝刘邦起丰沛,乘运跃鳞,手执天剑,除赢平项,西灭无道秦楚,建立了中国最为恢弘盛绝的汉王朝。然刘邦何以能在祖龙将倾的时代以一介草莽的身份在诸侯林立,才俊辈出的九州大地逐鹿中原,最终跃升九五之尊?缘是其志向之大,胆识过人,知人善任,包羞容辱,所以帝业可兴,王道可成。携剑清八极,志向五岳尊。胸中纳鸿鹄,遇水化海鹏。

我眼中的刘邦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我眼中的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体现的是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刘邦的《大风歌》则体现的是胜利者的悲哀,彼时的刘邦刚刚平定了英布之乱,在得胜还军途中,路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大风歌》显示了刘邦为胜利兴奋欢乐同时内心深处隐藏着深刻恐惧悲哀的矛盾心情。历史上对《大风歌》的评价颇高,《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而其作者刘邦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一个耀眼的传奇。 记得高中时自己写过一篇作文,当时的主题思想就是“刘邦是个小人,项羽是个英雄,英雄败在了小人的手里”。后来又看了一些资料,觉得历史的功过是非,并不能简单地用英雄小人之说去评判。刘邦身上有太多可说的东西,虽然有些时候他做的事情很不地道,但是他身上还是有很多很多东西值得后人学习。 我眼中的刘邦,就是一个做帝王的料子。人们给他总结了他身上太多的第一,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浮云,谁没有个什么第一次,说他是第一个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严格意义上,刘邦应该算是历史上第四个皇帝吧,这样一说,我觉得这个第一显得有那么一点可笑,只是有些人口中的噱头而已。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刘邦由平民登上帝位这个事情,刘邦的经历很传奇,这个传奇并不是像他身上的其他那些传奇例如说出生传奇、喝酒传奇、面相传奇一样,那些都是不实的,只是为了让别人臣服自己,给自己捏造出来一些异象,让百姓相信自己是上天认可的皇帝。他的经历传奇缘于巧合和他自身的巧妙结合。可以说,刚开始刘邦之所以会登上历史舞台,是被逼的,是一步一步被逼上这条路的。最初,作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要押送一批犯人去骊山修秦始皇陵,刚出发没多久,就有“骊山徒”逃跑,行至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逃亡已过半。按照这个速度,到不了骊山,人就跑光了。依照秦朝严苛的律法,身为亭长的刘邦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刘邦就在“丰西泽”把剩下的“骊山徒”全都释放了,自己也准备逃跑。他的纵徒之举得到了盛赞,十几位壮士愿意跟着他干,于是他们就在芒砀山正式落草了。刘邦在“丰西泽”纵徒时还是个人被迫反秦,结果陈胜吴广起义,全国掀起了一场反秦风暴,刘邦就从被迫反秦变为自觉参加起义,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义军领袖,可以说刘邦本人是没有起义的思想的,只是历史恩赐了他,给了他机会,他也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才成就了后来的他。 人们对刘邦褒贬不一,对他的鄙夷因为他的心狠,他的流氓本色,他的背信弃义。 彭城战败时,刘邦落荒而逃,在奔逃途中遇到自己的儿女,于是放到车上同

刘邦

刘邦的神话传说 身在曾经辉煌一时的帝王将相乡,自然有不少鲜为人知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帝王将相的传说,如果你想知道,就随着I前往刘邦的故乡去逛一狂,导游是免费的,枉费了Y的精力且与I无关。 刘母的怀孕 相传刘母怀上刘邦时,是在一个中秋时节晴空万里阳光高照的正午,当时刘邦的父亲正在其家北约2.5公里的大泽边(现有丰县盐矿作证)收柴草,刘母前去送饭。正当刘母将要走到大泽边与丈夫相距还有百米远时,天空突然大变,雷电狂风交加,顿时天昏地暗,刘母顿时昏了过去,刘父前去接应妻子,也被狂风黑云打晕在地,当刘父再醒来时,发现刘母身上盘踞着一条紫金色大虫,正与刘母交织在一起,闪着紫金光茫,刘父急忙跑去,到近处却什么也没看到,只见刘母安然无恙的睡着,除身边地上焦干无水外,不足其身方圆1米外尽是一尺多高的刚下过的雨水,刘你急忙喊醒刘母,问其怎么了,刘母醒后说是有一大虫和她强行睡觉,自己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刘父勃然大怒,急带妻子回家。过了三五日,刘母即觉有孕上身,刘父非常厌恶,又不能对外张扬,觉得丢人呀(后来刘邦到处游荡刘父不管不问原因也在这里),刘母为此也忍气吞声,后来实在在家呆不下去了,就躲在丰县城亲戚家中准备待产。 刘邦的降生

刘邦降生时,正是秦始皇到处启用术士寻求长生不老仙丹之时,刘邦生在辰时三刻,即时正有术士在咸阳作法,发现当日辰时三刻在东南方向有金光紫气上升,为真龙天子之象,即秉报始皇,东南方向出现篡位之人,始皇立即派人前去追杀所有在那日那时出生的婴儿。丰邑的官兵三日后也接到命令,立即进行全城戒严开始搜查,见婴儿就杀,刘母急忙抱起起襁褓中的刘邦逃跑,可是城门早已关闭,刘母急的团团转,当刘母从西南方向转到城的东北方向时,襁褓中的刘邦开口说话了,问刘母为何心慌哭泣,刘母慌乱中诉说了是由,刘邦即向城墙东北方向用手一指,并说那不是路吗,刘母抬头看时,只见城墙随即向外倒去,裂开一个大缺口,并且倒向外面的城砖把护城河垫出一人过去的路,刘母抱着刘邦随即向东北方向跑了出去。 蝼蛄断脖再接与马歇前蹄 等到秦兵发现有人跑了之后,就派出大队人马前去追杀,刘母拚命往前奔跑,来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已收获过的庄稼地时,已看到后面追赶的秦兵,刘母发现前面有一梨地的农夫,急忙跑去求援,农夫只好让刘母把刘邦放在梨地的浅沟中,用土将其埋上(但慌乱中忘记做记号),让刘母伪装成梨地的农妇,随其继续往前梨地,待梨到头再回来,梨地的马儿到了某地就怎么也不再肯前行,农夫只好让马儿休息。这时秦兵已追到身边,盘问是否见过有一母婴从此经过,农夫及刘母当然否认,秦兵自然怀疑但又无凭据,只好作罢,但还不甘心,又排着队地毯式的在梨过的地里用枪挨着扎了遍,才肯离去。看官,又蠢又笨的

绩效面谈的历史故事(韩信与刘邦)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在萧何的校力推荐下,任命韩信为大将。但末经过充分的调查而草草任命,刘邦心里肯定是没底。所以,必然要亲自邀请这位能让萧何亲自连夜追赶的逃兵谈一谈。没想到这一谈,竟然成了西汉开国史上最重要的"绩效面谈"之一,韩信也正式以重量级"职业经理人"身份辅佐刘邦争雄天下。 刘邦与韩信进行的这次面谈,内容不仅极具可读性,而且逻辑清晰。涵盖了绩效面谈的关键环节,对管理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实属绩效面谈的经典篇章。 刘邦与韩信"绩效面谈"的过程分析 ◆就关键绩效目标达成共识面谈一开始,刘邦就直接切入主题: "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战争时期,大将是仅次于大王的关键职位,大王与大将之间"绩效面谈"的主题必然是围绕战略问题展开。而且,如果韩信不能够通过这次面谈说服刘邦,恐怕刘邦也会毫不含糊地换掉这位大将。 而韩信显然已经为这次面谈做了充分的准备,仅用一句话即与刘邦澄清两个最重要的战略问题:"今东乡(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韩信的"今东乡(向)争权天下"的判断,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刘邦关注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第二,刘邦的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 刘邦作为当时多位诸侯之一,心里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安于现状、偏安一隅?还是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呢?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所有战略

举措都需要战略目标来驱动,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体系就存在逻辑断层;而缺乏战略导向的管理体系必然存在致命隐患。 韩信的这两个判断都得到了刘邦的认可。面对韩信提出的问题,刘邦的回答很干脆:"然。" 刘邦与韩信明确了战略目标后,自然就谈到了第二个问题:谁是我们的关键竞争对手? 明确对手,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敏锐的眼光。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敌人。不一定就是自己的真正对手。就如同曹操没有将袁绍、刘表、孙策等当时看上去很强大的对手放在眼里,却对刘备非常关注一样,项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也不是刘邦将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原因,刘邦是对项羽的"个人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将其作为关键竞争对手的结论。 至此,刘邦与韩信的绩效面谈的第一项工作"就关键绩效目标达成共识"顺利完成,结果就是,与项羽争夺天下! ◆关键绩效成功要素比较分析 关键绩效目标达成共识后,韩信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作为下级,韩信提出这样的问题需要勇气,但又很有必要。这个问题也确实让刘邦不好回答。作为领导,承认自己的个人素质不如对手,自是感觉有失面子。

刘邦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用人理念上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此,我们选取古代贤明“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刘邦的用人之道 文/程鹏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器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眼,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举才之德,育才之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用好干部、管好部门。这里,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在人才的辅佐下建立不朽功勋,成为我们后人学习之典范的。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起于草莽的布衣皇帝。他以一介布衣而提三尺剑,崛起于秦末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为后世人赞许。汉高祖的成功,与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刘邦的用人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探究其详。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汉高祖用萧何治财政,用张良、陈平出良谋,用韩信征天下,部下的优点,都能被汉高祖挖掘出来。这是汉高祖用人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韩信曾经对汉高祖刘邦说,“臣所将兵”,“臣将兵,多多益善”,而“大王能将将”。 刘邦之所以能“将将”,就在于其能知人善任。人各有长短处,用人当取其长,舍其短。萧何能“镇国家,扶百姓,结馈饷,不绝粮道”;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些人的才能刘邦都能认识到,并且能根据各人的优点,委以重任。内政交于萧何,刘邦不干涉;军事托付给韩信,刘邦信之任之;谋略由张良、陈平来定,刘邦言听计从。他只要求自己在大局上把握好,至于细节问题,都交给臣下去做。正因为此,刘邦能成就一番伟业。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男,汉族,19XX年2月出生于XX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4月参加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X年1月13日2点10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3岁。 1951年4月至1952年2月,XX县XX区XX乡财粮; 1952年3月至1954年6月,XX县XX区政府文书; 1954年7月至1955年9月,XX县纪委干事; 1955年10月至1956年6月,XX县委党训班副主任; 1956年7月至1956年12月,XX省委党校学习; 1957年1月至1958年1月,XX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1958年2月至1958年7月,XX县XX乡党委书记; 1958年8月至1961年6月,XX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61年7月至1965年6月,XX县民政科科长; 1965年7月至1966年8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66年9月至1970年1月,XX县XX公社党委书记; 1970年2月至1971年7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主任; 1971年8月至1977年8月,XX县大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8年7月至1979年1月,XX县劳动局局长;

1979年2月至1980年12月,XX县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1980年12月至1982年4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82年5月至1985年9月,县直机关党委书记; 1985年10月至1988年4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制科科长; 1988年5月至1990年8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1990年9月至1992年9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科级协理员; 1992年10月光荣退休。 XXX同志一生艰苦奋斗、勤劳奉献。少年时代,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饱经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他始终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XX长达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始终以忘我的精神,团结同志,关心下级,在工作过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XXX同志在担任乡镇区委领导职务期间,心系群众,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忧,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事人民检察工作,他不为金钱所惑,不被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扰,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秉公执法, 勤政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从事人大工作,他作风正派,深入履职,注重实效,全力推动XX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退休后,他仍关心关注XX这方土地,不遗余力地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

历史著名团队

历史著名团队 一.刘邦集团(7年) 文臣:萧何,张良,陈平,王陵、郦食其 武将:韩信,彭越,英布,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纪信、灌婴,周勃,季布,鲸布,栾布, 1.前209年(48岁)起事 2.前207年攻入咸阳 3.前206年封为汉王 4.前202年灭项羽,称帝建汉 核心成员:刘邦、吕雉、萧何、曹参、樊哙 二.刘备集团(26年) 1.189年刘备28岁时遇到关张,桃源结义,三人帮组成。家当为良马50匹,金银500两,镔铁1000斤,乡勇500余人。可谓白手起家。 2.在以后破黄巾军的战斗中逐渐积累经验,壮大队伍,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3.194年(33)据徐州,与曹操吕布之间发生一些恩怨情仇。 4.199年(38)煮酒论英雄 5.201年(40)投荆州刘表,遇徐庶,击败曹将吕旷、吕翔,斗阵胜曹仁,并计取樊城。6.207年(46)后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27岁) 7.208年(47)赤壁大战 8.209年(48)年荆州牧 9.211年(50)入川 10.214年(54)益州牧 11.221年(61)称帝 12.223年(63)逝世 集团核心,诸葛亮,文有麋竺、孙乾,简雍, 武有关羽、张飞、赵云、 三.曹操集团(14年) 1.20岁举孝廉,之后破黄巾(30岁)在政界已有威望。 2.刺董卓失败,大概38岁时,才建立了自己的队伍,然后讨伐董卓,威望日隆。 3.207大概52岁时统一北方。 集团最初核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卫弘的资助。 后有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刘晔、张辽、张颌、徐晃、于禁、许褚、典韦、庞德、吕虔 四.朱元璋集团(15年) 1.1353年,25岁参军 2.1364年,36岁为吴王 3.1368年,40岁称帝建明 集团核心:徐达、常玉春、汤和、刘伯温、李善长、胡大海, 李文忠、宋濂 五.孙中山集团(16年) 1. 1895(29岁)年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 2.1905(39岁)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 3.1911(45岁)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最新-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精品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篇一: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各位亲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原**县**局局长某某同志遗体告别。 某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下午*时不幸逝世,享年**岁。 某某同志系**省**县**乡人,生于***年*月,****年*月参加工作。 历任***局办事员;***县局科科员;***县****局股长、秘书、办公室主任……***局局长等职。 某某同志一生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局,****事业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某某同志为人忠厚、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事业有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某某同志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本份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为社会多做贡献,以慰某某同志在天之灵。 某某同志请您安息吧!篇二: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某某同志是某市某单位职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车祸抢救无效,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时分在某医院不幸逝世,终年岁。 某某同志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某市,某年某月参加工作,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市某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某年调至某市某单位,某年某月任某职务,某年某月兼任某科科长。 某年某月因年龄关系任某科主任科员。 某某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某某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吃苦耐劳,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在担任某科负责人期间,他加强管理,经常深入一线,主动做好服务,积极

项羽刘邦谁是真英雄

辩论素材:关于刘邦项羽谁是真英雄 我方观点:刘邦是真英雄 素材一:英雄,后来英雄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刘邦无一条具备!所以根本不能称之为英雄!但是项羽重情重义,光明磊落,宁可凛然就义也不苟且偷生,实乃真英雄。 项羽:一生大战大小战70余次,历史上传诵的有8千战胜20万的破釜沉舟气吞万里如虎的巨鹿大战!3万铁骑战胜刘邦56万大军的彭城大战!项羽能在局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并且完成一次空前的战略计划。此2战,纵观历史千年,可有人匹敌?有人说他刚腹自用,他却不知项羽为求将时收服英布是何等豪情,只身一人来到英布的山寨,独臂举起千斤鼎,大丈夫亦莫过于此;有人说他有勇无谋,我到觉得说这话的人没什么智商,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巨鹿,有秦帝国的核心部队,秦之最杰的将,章邯,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将军,天才的项羽不惧怕他,以三万精兵三天时间为限,每人都报死而后以的决心渡河,无不以一敌十,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一时间,威震天下,名扬四海,天下诸侯莫敢仰视。说他残暴?是因为他坑杀了二十万秦朝降卒,我想问,你自己仅有三万兵力却面对着二十万的降卒,且降卒中怨言四起,你会怎么做?杀!难道站在那等死?至于火烧咸阳宫,项羽都说了,他做皇帝以后不会劳民伤财的修建宫殿,以此为戒。说他妇人之仁呢,这很容易让人误解,项曾多次放走刘邦,这正说明了他重情比过江山,放走刘邦因为他是我的兄弟。项羽就是这么一个人,正直,善良,倘若韩信能有正直的一面,不走旁门左道来博得霸王的赏识或者也会被重用 刘邦不是英雄为什么呢???项羽是刘邦的主公,背主弃义,是为不忠;项羽以烹煮刘太公为威胁,刘邦竟敛不知耻,要项羽分一杯羹,实为不孝;刘邦被楚军追杀,数次要

团队的理解

团队: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有“口”“才”的人和一群“耳”听的“人”组成的组织。 段构成要素 团队有几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 1.目标(Purpose)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团队的目标必须跟组织的目标一致,此外还可以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具体分到各个团队成员身上,大家合力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同时,目标还应该有效地向大众传播,让团队内外的成员都知道这些目标,有时甚至可以把目标贴在团队成员的办公桌上、会议室里,以此激励所有的人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2.人(People) 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2个(包含2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员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人定计划,有人实施,有人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去工作,还有人去监督团队工作的进展,评价团队最终的贡献。不同的人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在人员选择方面要考虑人员的能力如何,技能是否互补,人员的经验如何。 3.团队的定位(Place)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 团队的定位,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 个体的定位,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是订计划还是具体实施或评估? 4.权限(Power) 团队当中领导人的权力大小跟团队的发展阶段相关,一般来说,团队越成熟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相应越小,在团队发展的初期阶段领导权是相对比较集中。团队权限关系的两个方面: (1)整个团队在组织中拥有什么样的决定权?比方说财务决定权、人事决定权、信息决定权。 (2)组织的基本特征。比方说组织的规模多大,团队的数量是否足够多,组织对于团队的授权有多大,它的业务是什么类型。 5.计划(Plan) 计划的两层面含义: (1)目标最终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以把计划理解成目标的具体工作的程序。

知人善任的汉高祖刘邦

知人善任的汉高祖刘邦 作者:陈昌熙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部下张良;抚慰百姓供应粮草,他不如部下萧何;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他不如部下韩信。但能做到知人善任,发挥这些人的才干,这才是刘邦取胜的真正原因。刘邦究竟是谁?在他背后究竟有什么传奇故事? 刘邦一届布衣起事,攻克了战无不胜,勇猛善战的霸王项羽,绝非偶然。一个没多少文化的“粗人”,正是因为用对人,会用人,才创下了汉室天下。刘邦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认为是“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性格豪爽,我行我素,行事洒脱,不拘常理。他心志很大,在去咸阳的路上,看到秦始皇坐在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不由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野心,注定他会成就霸王大

业,也使他不甘于现状而奋发图强。这一年,他正值青年,正是花开之时。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攻占陈后,建立了:“张楚政权”。百姓们对平日残害他们的沛县县令非常不满,于是杀了县令,开城迎接刘邦,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一起起事。这一年,刘邦48岁。起义开始的时候,刘邦杀到了秦国首都咸阳城楼下,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秦朝灭亡。刘邦进入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他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偷盗者抵罪;其他秦朝的法律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身为领导者,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天时地利只是一时之利,得人和美名则千古不朽。 刘邦心里清楚:若争天下,必除项羽。他亲赴鸿门宴,走过鬼门关,面对这些,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面对项羽的分封,他欣然接受,他不甘为下人,而是以待时变。刘邦将通向汉中的栈道全部烧毁,麻痹项羽。十月,刘邦点将出征,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为义帝发丧为名,公开声讨项羽,从此,楚汉战争拉开序幕。刘邦东进后,首先拿下了河南,继而攻克洛阳。最后一鼓作气,攻下了彭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最终,项羽趁刘邦举行庆功宴时,在清晨发动进攻,一天之内便将刘邦打败,刘邦撤退时,项羽又追杀消灭了几十万汉军。项羽还捕获了刘邦的妻子、父亲,逼迫刘邦就范,说如果刘邦在不撤兵

项羽刘邦的故事

取而代之 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209 年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公元前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

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刘邦年谱

公元前256年(东周周赧王五十九年) 刘邦一岁 刘邦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农民家庭,排行第三,名季。同里卢绾与季同日生。里中人持羊、酒向两家贺喜。(刘邦生年有两说:一说生于公元前256年。一说生于公元前247年,今从董家遵先生前256年说) 印度半岛出现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的统一帝国——孔雀王朝的极盛时期(约公元前273年一前236年),即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崇拜佛教,广泛弘扬传播于周边诸国。 希腊衰亡,罗马崛起于意大利半岛。迦太基和罗马,为争夺西西里爆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前241年) 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刘邦二岁 周民东亡。秦取九鼎。秦范睢、蔡泽相继免相。楚以荀况为兰陵令。 前254年(秦昭襄王五十三年) 刘邦三岁 魏灭卫。 韩王朝秦。 魏亦举国听令于秦。 前253年(秦昭襄王五十四年) 刘邦四岁 秦欲行天子之礼。楚迁都于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 前252年(秦昭襄王五十五年) 刘邦五岁 卫怀君朝魏被杀。魏立其女婿为卫元君。 前251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刘邦六岁 秦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王以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奉子楚夫人及其子政归秦。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赵败燕师。秦李冰约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修都江堰。 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 刘邦七岁 秦孝文王卒,子楚立,为庄襄王。 越南安阳王建瓯雒国,为红河流域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南海郡地方官赵佗乘乱建立南越国,汉字传入红河流域。 中亚大夏国建,扩张至东伊朗、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大夏文化多受希腊、印度和中国的影响。 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

刘邦八岁 吕不韦相秦。秦灭东周。秦置三川郡。楚灭鲁。 前248年(秦庄襄王二年) 刘邦九岁 秦伐赵。 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 刘邦十岁 秦取赵三十七城,日益强大。楚日趋衰弱。魏信陵君统帅五国军队败秦师。秦庄襄王卒,子政立,时年十三岁,国事皆决于吕不韦。 安息建国于伊朗高原,后与向东扩张的罗马进行了多次胜利的斗争。 前246年(秦王政元年) 刘邦十一岁 秦作郑国渠,使关中为沃野。 前245年(秦王政二年) 刘邦十二岁 赵廉颇奔魏,后入楚。 腊斯巴达国王阿基斯掀起改革运动,图谋平分土地,加强王权。 前244年(秦王政三年) 刘邦十三岁 秦伐韩攻魏,赵伐燕。秦、赵、燕各筑长城御边匈奴等族。 前243年(秦王政四年) 刘邦十四岁 蝗灾,大疫。秦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前242年(秦王政五年) 刘邦十五岁 秦取魏地,初置东郡。燕伐赵,败。东方六国患秦伐不止。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 刘邦十六岁 楚、赵、魏、韩、燕五国合纵伐秦,楚为纵长,兵败于秦。楚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命曰郢。 前240年(秦王政七年) 刘邦十七岁 秦攻赵、魏。 前239年(秦王政八年) 刘邦十八岁

关于“团队的力量”的故事

1 一只兔子坐在山洞口打字,一只狐狸跳到他面前说:“我要吃了你!”兔子说:“等我把这篇论文写完也不迟。”狐狸非常奇怪:“你能写什么论文?”“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狐狸更强大》。”“这太可笑了,你怎么可能比我强大?”兔子一本正经地说:“不信你跟我来,我证明给你看。”他把狐狸领进山洞,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打字。一只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等我把这篇论文写完也不迟。”狼非常奇怪:“你能写什么论文?”兔子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狼更强大》。”……兔子又把狼领进了山洞,狼也没有出来。 过了一会儿,兔子和一头狮子走出了山洞,狮子打着饱嗝说:“你干得不错,今天我吃到了非常丰盛的美餐。” 2 《一箭断,十箭难折》。边个故事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平时因争权夺利,相互间勾心斗角,扰的整个皇宫不得安宁。一天,老国王得了重病,他自己也知道快要不行了。于是就把十个儿子都叫到身旁,拿出十支箭来,让十个儿子每人折一支,十个儿子轻轻一折,就将箭折断了。然后老国王又拿出十支箭,并把这十支箭紧紧地捆扎在一起,让十个儿子折,可十个儿子用尽力气,谁也折不断。这时十个儿子都明白了老国王这样做的目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告诉我们集体力量大。 3 一天,3只蚂蚁肚子饿极了,在山洞里发呆。 忽然,一阵风吹过,把桃树上的一颗桃子吹落到地上。蚂蚁妈妈看见了,马上带着两只小蚂蚁跑出山洞,向桃子扑过去,但是,这3只蚂蚁用了很大力气也无法把那只又大又红的桃子推回山洞。怎么办呢?一只小蚂蚁灵机一动,对着山洞大喊:“伙伴们,快来帮忙,快来帮忙。”其他蚂蚁听了,马上成群结队地跑过来。 众蚂蚁齐心协力,一起把桃子往山洞里推。推啊,推啊,不一会儿,它们就把桃子推到山洞里。蚂蚁妈妈叫蚂蚁们坐好,然后把桃子分给大家吃。一只小蚂蚁说:“这桃子又香又甜,真好吃。”蚂蚁妈妈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很高兴,她说:“孩子们,今天的事情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不怕了,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4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项羽勇猛无比,力大能拔山,然而最终得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因为刘邦网罗了很多人才,有三杰的韩信、张良和萧何,有宰狗的樊哙,赶车的夏侯婴,帮人做丧事的周勃,还有陈平、英布等,组成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智囊团。 但是项羽生性多疑,不能够任人唯贤,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了,最后落得一个兵败身亡的下场。刘邦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刘邦建立了一个人才各得其所、才能适得其用的团队;而项羽则仅靠匹夫之勇,没有建立起一个人才得其所用的团队,所以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刘邦的胜利是一个团队对一个单人的胜利。 5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七八只黄蜂同时关进一个密封的小木箱里,几天以后将它打开,发现木箱的四壁,分别多出了七八个小洞,每个洞里各有一只死去的黄蜂。而这些小洞,最浅的也超过了木板厚度的一半。也 就是说,只要这些黄蜂在危急关头能够团结合作,每一只都在同一个位置轮流钻上一段,那么完全可以轻易打破木箱,化险为夷,走出绝境。可遗憾的是,它们一个个只顾各自逃命,最后全部命丧黄泉。 6 由于意外,一行探险者没有来得及赶在一年中最后一次日落前离开,他们被留在了南极,

论汉高祖刘邦何以得天下

论汉高祖刘邦何以得天下 领导者用人是一门领导科学艺术,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求才、知才、育才的能力,这是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汉高祖总结的成功经验,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另一方面,有人才必须保得住。因此,我认为汉高祖刘邦的天下得原因就是在于他的用人之道课归结为以下四方面: 一、要会选拔人才,知人善用,用人唯贤 选拔人才不能看什么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学历高低等等。当然,选拔人才,一定要谨慎,人才也有难识别的时候,像那些善于恭维、奉承、拍马屁的人正是最容易把事情弄坏的人,而那些能够经常提出批评意见,指出缺点与错误的人,却是对事情最有帮助的人,最可贵的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以此为鉴,擦亮双眼,把真正有才华,道德素质好,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同时,要有识才之眼。不独具慧眼,人才虽在眼前,也会错过,所以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挖掘人才。就刘邦而言,他就有自己独特的选才之道!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曹参是狱椽,张苍为秦御史,叔孙通为秦待博士,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陈平、夏候婴等皆白徒,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都成了刘邦手下的谋臣战将,忠心耿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以刘邦为首领的中坚力量,对刘邦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决定的作用。 二、敢于用人,同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领导者的另一个用人之道就是要敢于用人,对于人才的任用应该不拘小节,只要杨浦才能,就应该受到重用,同时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四年一统天下。还有就是陈平弃楚投义,刘邦观其有才,便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兼掌拥军,后陈平又升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将领。陈平十分感动,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渝,曾六出奇计,为汉朝立了大功。于刘邦用人有方,故四方贤士武将前来投靠,甘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首的中坚集体。故而使刘邦能由小及大,由弱变强,五年一统天下,创建雄汉之伟业。 三、善于用人,用活人才 人才工作,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换句话说,培养、发现、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效能,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汉高祖刘邦作为统帅,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汉高祖的三杰是楚汉战争期间质量最高的人才。其中,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他的天才在楚汉战争时期独一无二;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三个独一无二的人才皆在汉高祖之手,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 四、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 人才只是少数人,所以人才更是来之不易的,因而必须要保住人才,更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汉高祖重用人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 从汉高祖刘邦的身上,我觉得一个杰出的领导者要的不是他自身有多么优秀的才能,而是得看他能否有能力驾驭有杰出能力的人才!

刘邦的性格特征和成功的原因

刘邦的性格特征 一﹑坚定坚持不懈——追求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刘邦人生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大丈夫”就等后皇帝。这对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来说,真可谓狂妄之想。然而,刘邦的理想相当坚定,为之奋斗不惜牺牲一切。 二﹑耐挫越戳越勇——面对失败毫无退却之心 刘邦是个经受的起失败和承受的起挫折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他照样斗志昂扬,不久又卷土重来,继续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与项羽大规模的交锋一共有六次,刘邦失败了前五次,战胜了最后一次,就这一次,天下就改姓为“刘”。 但凡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经理曲折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人,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楚汉相争中,数次面临险境,甚至绝境的刘邦,在逃脱之后从来没显现出一丝一毫的气馁,始终以高昂的斗志与项羽做战,这是刘邦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能忍能屈能伸——条件成熟时再行下手不迟刘邦是个能屈能伸之人。当年,刘邦执行楚怀王的命令,向西攻秦,率先进入咸阳,擒住秦忘子婴。根据约定,刘邦应该受封为“关中王”,或者为“秦王”。但是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随后冲入关中,刘邦的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敌项羽,只能屈就项羽。项羽将刘邦另封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三郡。这个地方远离中原,对于家住沛县的刘榜及其手下众将,近乎于流放。不仅如此,刘邦原来统率十万大军,项羽只让他率三万人上任。就是这等“受气”,刘邦不仅丝毫不与项羽计较,而且干脆将身后栈道全部烧毁,一方面,防止有人偷袭自己,另一方面,向项羽示意无东归之心。这一招果然迷住了项羽,他不在视刘邦为主要对手,而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诸侯身上,结果,给了刘邦以喘息之机。四个月后,刘邦击败项羽用来防范他的原秦国三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将关中收归己有。 当忍责忍,不当忍就不忍,忍要忍得适时、适度,做到困逆苦厄的环境里,能忍得住气;患难危险时刻,能沉得住气;生死成败关头,能鼓的起气。 四﹑虚心纳谏听劝—决断之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楚汉战争开始前,刘邦激于项羽分封不均的愤怒,要同项羽在关中开战,结果被樊哙、萧何等劝谏而止,避免了败身家国运的孤注一掷。公元前203年底,项羽为摆脱困境,放回刘邦的老父和妻子,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罢战言和。项羽撤军东返后,刘邦也打算撤军西返。张良、陈平提出消灭楚军的最后时机已经来临,必须趁楚军因签订和约失去戒备,全军后撤的混乱情况,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 五﹑善变——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注意 在楚汉相争中,郦食其劝刘邦制大印封六国后代诸侯,他立即照办;张良说这事万万不可,刘邦骂道:“竖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下令销毁大印。 六、敢为敢干敢想——为了天下可以全然不顾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此前,虽然其中的故事总是耳熟能详,但从未以领导力的观点去仔细研读过。根据张老师的提示,又重读《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两卷,结合领导力课程中学习到的框架去分析揣摩,确实收获良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的领导力学问绝对不弱于西方的理论,可能缺少总结和提炼的缘故吧,让我们的知识传承缺少了一些系统性。 读这两卷书,其实不只看到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行为,还有其他许多人的行为也值得我们去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就只能重点讨论刘邦和项羽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异同点。 首先,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胸有大志。无论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还是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都体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其次,一个领导者要具备“大义名分”。这点在中国的管理中尤其重要。项梁和项羽的立楚怀王以收民望和刘邦的斩白蛇起义,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有影响力,首先有“大义名分”,他的权力来源首先要来自于职位权力中的法定权利。只有权力来源是合法的,才能有感召力,才能凝聚人心。在这个方面,当项羽杀义帝时,已经丧失了这个大义名分,我认为这是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领导者,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分析了,这里重点分析二人领导力的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总结二人成败的原因。 首先,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在用人方面,刘邦所说的一段话可以成为经典:“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