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发展史

世界摄影发展史
世界摄影发展史

世界摄影发展史

通过对这半学期的对摄影史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摄影世界的魅力,也对其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丰富了我对摄影世界的阅历,总之是受益匪浅啊。

摄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定格了我们的青春。摄影是一门艺术,连接时空,记录史实。它给大众传递的是历史,是现实,是时间与空间。它让历史定格,包括它的气息和氛围;它让现实延伸,带着它的魅力和遗憾。摄影以它无障碍的交流,向大众传递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既包括整体现实世界,也包括个体心灵世界,而且是这几个世界统一的总和。

摄影的产生,尼埃普斯、塔尔伯特、达盖尔等人对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摄影的历程经历了实用化,小型化,电子化自动化和数码化。它的基本原理是小孔成像原理。英国发明家卡尔比特是由底片负片到整片的创始人,1835开始用涂有氯化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成为负相,然后利用日光印象。

世界摄影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93年—1924年,这一阶段,照相机的机身由木箱改变为金属机身,镜头由单片新月形透镜发展为校正像差的多组多片正光镜头,镜头上设置了光圈和快门,以控制曝光量。其中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安装胶卷的方箱照相机,对摄影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1913年德国蔡司显微镜厂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rk)研制成使用35mm电影胶卷的135照相机。这是照相机的开始起步的阶段,虽然这个阶段之前摄影就已经诞生了,但是我认为直至1893摄影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二阶段时间为1925年—1953年。1925年德国莱茨公司改进了巴纳克照相机,生产出采用埃尔玛镜头的平视取景的135照相机,命名为徕卡I型。徕卡135照相机便于携带和抓拍,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和摄影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1929年德国罗莱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1932年德国蔡司公司和伊康公司生产出装有硒光电池测光表的照相机—康太克斯I型135旁轴取景照相机。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反光135照相机—康太克斯S型照相机。同年,瑞典生产出可更换镜头和片盒的120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此阶段,镜头单层镀膜技术得到推广;变焦距镜头诞生;照相机性能进一步完善;德国照相机的质量和产量在当时均有明显的优势,徕卡照相机和罗莱弗莱克斯照相机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

第三阶段(1954年—1984年)1954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有镜头外测光功能的阿克发EE(电眼)型135平视取景照相机。从此,电子技术应用于照相机领域。1959年阿克发公司生产出具有自动曝光(AE)功能的照相机—奥普蒂马照相机。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生产出第一台自动调焦(AF)照相机—柯尼卡C35AF 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出用磁盘记录影像的静态视频照相机—马维卡(Mavica)照相机,把光信号转变成模拟的电信号记录在软磁盘上,为数字影像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1982年尼康公司推出的FM2全手控机械照相机。该机型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众多专业摄影者的首选机型。1983年尼康公司生产具有分区评估测光功能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尼康FA型照相机,使测光精确度大大提高。这一阶段,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照相机领域,使自动测光、自动调焦、自动曝光成为现实。光学传递函数理论的推广,新型光学材料的开发和光学加工技术的提高,使镜头质量得以改善。非球面透镜崭露头角,镜

头向系列化发展。

第四阶段(1985 年以后迄今)1986年4月日本尼康公司生产同时具有单次AF 模式和连续AF模式的尼康F501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可与非AF镜头的通用,使用户在照相机的更新换代中减少损失。1988年5月美能达公司推出智能化的Dynax7000I型135单镜头反光AF照相机。该照相机能根据动体速度提前调焦至拍摄位置。1988年12月,尼康公司推出尼康F4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尼康F4型几乎将当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有的功能集于一身,它具有AF焦点预测、l/8000秒高速快门、自动包围曝光、高光/阴影控制、陷阱调焦等功能。因此被美国航天总署装备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1995年柯达公司推出623万像素(2036×3060)的柯达DCS 460型数字照相机,将CCD的影像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记录在磁盘上,该照相机使用尼康F90照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数字照相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进人照相机领域。1996年尼康公司推出了采用1005像素CCD作测光元件,可评估景物各部分亮度,在追踪AF条件下每秒钟连柏8幅的尼康F5型照相机。这一阶段,由于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科技成果,照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方便。数字影像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虽然数字影像在分辨率、宽容度、感光度等方面还不如银盐影像,但由于其传输快捷、处理方便,已经在新闻业、广告业以及军事和科研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文德斯的《一次》很好看的一本图片书。其中它的序言,让我正确地理解摄影。这儿摘抄了一段:照相机同时也是一只眼睛,可以从前面同时也可以从后面看。从前面它拍摄下一张照片,从后面记录了一张剪影从摄影者的心灵深处:通过这只眼睛向后望,看本体。是的,照相机向前看的是被拍照的对象,向后看的是摄影的动机,为什么要拍这个对象。拍摄的对象和意愿在此同时存在。是这样。每一秒钟在世界上某个地方有人按动快门拍摄下一个瞬间,可以是一种特别的光线吸引他,或是一张面孔,或是一个表情,或是一片风景,或是一种声音,或只不过是一个情景被定格下来。摄影的对象毋庸置疑是数不胜数的。每一秒钟他们都会无穷尽地变换时间,不可停滞的时间保证了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每一个瞬间的摄影,都是无法复摹独一无二的。即使那些不计其数的旅摄影为何?把美凝聚在画面中,通过凝聚的画面来表达思想。我认为,摄影最本质的东西不在摄影技术本身,而在于摄影之外的东西。“果欲学摄影,功夫在影外”。没有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没有对许多终极问题的积极追问,没有对世间本质的透彻理解,就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这个摄影外的东西,才真正决定了你能否拍出一流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你的作品的素质。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外化,也只能达到你达到的那个境界。

总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每个人不同,就有着不同的艺术鉴赏方式。但美也有着大众的规律,但你不妨石破天惊,来一次旷世骇俗的创作,这样你的作品也许会剑走偏锋,得到意外的惊喜,成为传世之作,但这样的事情不多,但这个世界就没有不可能的事。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如果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会发现值得记录和留恋的东西很多。因为生活中有许多丰富而精彩东西,精彩的生活还要人去感受。而是要用眼睛去发现,用感情去思维,用心灵去构图,塑造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

摄影,真的不应该只是记录,它应该是摄影着感情的表达,是摄影着某个观点的体现,它融入我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一张照片有这样的元素,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才会耐看。我相信摄影的世界会越来越好。

摄像机发展简史

摄像机发展简史 1. 摄像机发展简史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法语: Joseph Nic e phore Ni e pce ,1765年3月7 日—1833 年7月 5日),于1827 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 ?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 直至今日, 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 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 ?雪弗莱( Charles Chevalier )为他的照相暗盒 ( camera obscura )制作光学镜片。并于 1827 年(有说 1826 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 8小时。 1829 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 1833 年7月 5日, 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 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 ?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公元 350 年,亚里士多德在其所着《 Problemata 》一文中首次提到针孔镜箱的原理。 公元 1100 年,阿尔哈森曾就针孔镜箱的应用和反射定律的原理作了论述。 公元 1250 年,多米尼卡修道士马格诺曾指出银盐变黑的现象。 1704 年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的现象 1725 年舒尔茨发现银盐具有感光性能。 1757 年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贝卡利亚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 年涅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9 年哥德在其所着《 wahlverwandschaften 》一书中,对外孔镜箱作了很高的评价。 1816年N?涅普斯用自己定名为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后岀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 年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 1818 年公开发表。 1824年N?涅普斯在该年9月16日拍岀了第一张成功的照片。

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

世界摄影史 1、摄影诞生的条件:1)能够形成影像的暗箱2)能够保存影像的感光材料 2、摄影术的原理:小孔成像原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在《墨经》中提出。 3、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曝光实验”是有托马斯·韦奇伍德制作的阳光图片。 4、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图片《窗里看到的风景》。 5、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发明人达盖尔 6、照片分析:《窗外里的风景》 答:本张照片拍摄时间于1826年,是摄影师尼埃普斯拍摄的,摄影师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奠基人;发明的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其拍摄的内容为他在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1)曝光时间长。2)图像表面多颗粒以致无法辨认。3)直接在印刷版上无法复制。 7、世界上5种摄影术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 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 2)英国—塔尔博特—碘化银纸照相法(卡罗氏摄影法) 3)英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 4)英国—马多克斯—干板法 5) 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8、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发明人?历史意义? 答:1)发明人:英国的塔尔博特 2)历史意义:卡罗氏摄影法是现代摄影的基础,是现代摄影术语“正片”或“负片”的第一次应用 9、从1844年~1846年塔尔博特制作名为《自然的铅笔》的摄影集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本以摄影方式做成的书,向后人提示了使用与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10、火棉胶摄影法的历史意义 答:(1)对于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使摄影负片到正片的工艺方法更加完善。(3)为负片制造与照相的冲洗产生奠定了基础(4)标志着 摄影真正的发明,并且更加使用普及。 11、立体照片实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对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 12、彩色摄影史上第一个值得铭记的先驱者是马克斯韦尔;1861年他制作出摄影史上第一张彩色幻灯片,奠定了彩色摄影的基础。 13、1869年,法国人杜豪隆出版名为《摄影的彩色》的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了加色法和减色法彩色摄影原理。 14、1942年,柯达公司推出彩色负片,柯达彩色负片的诞生,使彩色摄影真正走向大众。 15、1855年罗杰·芬顿用影像记录克里米亚战争,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战争图片,此次活动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摄影手段记录重大历史活动。 16、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了大地震,摄影师阿诺德·根舍对此次灾难进行了拍摄,这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用影像记录了灾难。 17、摄影术的诞生使照相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行业,在苏格兰出现了一家摄影术史上青史留名的照相馆,是由画家希尔和摄影家亚当逊合作开设的照相馆。 18、1851年法国国家政权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目的的使用摄影,也是摄影史上第一次出现官方摄影家。 19、英国人汤姆·约翰逊在1887年与新闻记者阿道夫·斯密斯合作的《伦敦街头的生活》被称为第一本社学意义上的观察现代城市生活的摄影图书, 请简述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答:目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都是生活受到摄影的关注 意义:(1)是摄影史上的第一次现代都市生活的摄影图书(2)汤姆·约翰逊的摄影镜头直接对准城市中的贫困现象第一次主动赋予摄影以展示社会 问题的责任和权力(3)是摄影转向关心和关注底层大众生活的开端。 20、英国人麦布里奇所拍摄的连续动体照片精确地再现人与动物运动的全过程,他被因此获得“电影之父”的荣誉。 21、摄影史一般人认为,英国人爱默生在1886年发表的《摄影:一种绘画式艺术》一文标志着画意摄影的诞生。 22、画意摄影以1904年成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画意摄影协会,以及同年举办的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为标志达到高潮。 23、图片分析题:《人生的两条路》P25——雷兰德 答:拍摄者是英国摄影家奥斯卡·雷兰德拍摄的。他是欧洲“艺术摄影”的重要人物。拍摄时间是在1857年拍摄的,他在这张以30张底版拼凑而成的

浅析摄影发展的时代历程

浅析摄影发展的时代历程 摘要:摄影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影像存储、处理、传播,从观念到形式均进入了新时期,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追溯了摄影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在其生存价值特性中体现出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摄影历程纪实性艺术性时代价值创新精神 摄影即用光绘画,实质上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艺术创作、科研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摄影既能真实纪录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也能完成人类相象中最具有创意的表现。数码摄影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摄影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挑战,无论是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影像存储、处理、传播都体现出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强劲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面对摄影的现状和未来有必要探讨其时代的地位和价值。 一、摄影发展的时代历程 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利用自己制作的光学暗箱,以“日光蚀刻”法经过8小时的曝光,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鸽子笼》。1835年,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版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这种显影方法大大缩短了感光时间记录明亮光线下的景物只需20~30分钟,使摄影的实用变为现实。但是他的作品世存较少,只有在1838年拍摄的摄影的《巴黎寺院街》。1839年8月19日法国正式公布了“达盖尔摄影术”,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的诞生日。诞生标志着摄影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进步和不断成熟、完善的新时期。在达盖尔研究摄影法的同时,1835年,英国人F.塔尔博特(Fox Taibot)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相纸负片,通过负片可以冲洗无数张照片,大大降低了摄影成本。1851年,英国F.S.阿彻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了“湿版”摄影法,这种摄影法曝光时间短,可以不使用三脚架,它的出现促使了手持相机的发明。1888年,美国G.伊斯曼(George Eastman)制造了第一架“柯达”相机,又推出柯达胶片,透明胶卷的出现为后来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德国人借助他们在设计方面的高质量和光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把照相机推向批量产品的市场。1936年,彩色胶片的诞生,为人类的摄影技术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人们可以通过照片欣赏多彩多姿的世界,而不必再不能留住明丽的色彩而感到遗憾。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以及现在的数码照相机。数码相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摄影常规,数码摄影的各种优势受到各行各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也使摄影变得更加有趣。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17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17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摄影的发展历史精编版

摄影的发展历史

在电脑上和在纸上欣赏摄影作品,所获得的感觉可能是很不相同的。 这组作品里,个人更喜欢采睡莲和纺织女童工。第一张照片约瑟夫·尼埃普斯:《窗外》 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

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在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另一物的一角。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他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十几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而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予以公认。美国盖蒂研究保护所的科学家最近对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进行全方位分析后认为,这张照片至今保护完好。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科学家杜森·斯图里克说:“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个历史,还有胶片和电视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这第一张照片开始的。这张照片是所有这些技术的老祖宗,是源头。

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动。” 摄影术的诞生路易斯·达盖尔:《巴黎寺院 街》 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青年时从事舞台美术,达盖尔最初就是用查恩式暗箱进行精心绘画的,当他得知尼埃普斯的阳光摄影法之后,与尼埃普斯通信,并与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摄影方法。但尼埃普斯没有同意达盖尔用银盐做进一步实验的主张,所以直到尼埃普斯去世,阳光摄影法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直到1837年,达盖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的实验方法来彻底改进摄影的技术。他用感光过的镀银铜板,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获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的“达盖尔

相机发展史

相机发展史 姓名:胡梦齐院系:新闻传播学院学号:T01214245中文摘要:相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手一拍,记录美好生活,随手一拍,存留沿途景色,随手一拍,让视野更加辽阔。相机如此重要,经历了无数次的换代过程。相机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且绵长,无论是世界相机发展史还是中国相机发展史,都在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世界或是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和飞跃。让我们在日常相机使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他的功能也在社会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电子技术不断革新,我们相机的翻新也越来越迅速,出现了许多相机品牌,功能越发强大,所以人们在选择相机使用时更应该慎重,用最合适的价钱买最合适的相机。 关键词:相机、发展、世界、中国、分类划分、品牌 引言: 照相机简称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很多可以记录影像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1838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体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 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发明者是达盖尔,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此法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20到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多拍摄静物、风光和人像等。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法国政府宣布放弃对银版摄影术这项发明的专利,并公之于众。人们通常以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开端。新中国第一台相机叫“大来”照相机。1955年北京大来精机厂以苏联佐尔基为蓝本,生产出“大来”120双镜头相机,到1956年共生产12台。北京相机厂的前身叫大来相机厂。解放后转国营。1955一56才开始生产相机。第一台相机是仿日本丽确双镜反光机。正式投产时命名「长虹」。与此同期,另一35mm机亦在试制,仿苏联〔亦即苏联仿徕卡的制品〕。大约生产了十二部,全部手制。镜头则制成后嵌上苏联镜片。现时唯一的一部存放在相机厂内编号100104。其他的可能在文革时期失去。 通常,照相机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质与成像控制结构。成像元件可以进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透镜组,称之为镜头。小孔、电磁线圈等在特定的设备上都起到了“镜头”的作用。成像介质则负责捕捉和记录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暗室为镜头与成像介质之间提供一个连接并保护成像介质不受干扰。控制结构可以改变成像或记录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终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门、聚焦控制等。 详细情况:了解相机的发展就必须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它就是1826年法国

影视艺术概论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第一节美国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历史自1895年开端,在不同国度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样貌。本章‘包括了中国电影之外的主要外国电影状况的历史分析。 一、早期电影状况 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电影产地,也是世界电影的主要发源地。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其后又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于189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摄影棚。1894年4月,爱迪生用他的电影放映设备—“电影视镜”开始了商业性放映活动,这是美国电影史的开端。默片时代,电影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06年,全美已有1 000家“镍币影院”(因人场券为5美分镍币而得名)。1909年,镍币影院已达到1万家。.电影成为适 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 为美国早期电影奠定艺术基础的导演主要有:鲍特、格里菲斯和卓别林。1903年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 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格里菲斯的巨大功绩在于他吸取了各派或各个导 演点滴分散的发明,加以融会贯通组成一个系统。他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都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壁克馥三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在早期美国电影的发展中,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以纽约为基地一度垄断了电影业的经营。到191乒年左右,这一垄断终于被打破,美国电影的生产基地移向今天已经闻名世界的好莱坞。美国电影史上闻名遐迩的八大公司 在好莱坞逐渐发展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十年间,对于美国电影而 225 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 目中已经完全消失。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美国电影行 销到世界各地。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 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 行人协会,在W. 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 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1881年—2004年) 1881年在美国,弗雷德里克? E.艾夫斯发明了网版照相制版工艺,让照片和其他影像的复制操作变得同印刷文字一样。1883—1890年使用干版或胶卷的小型相机问世(特别是乔治?伊斯曼的柯达相机),曝光与胶片冲印的商业流程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兴趣增加。1888—1890年查尔斯?德里费尔德和斐迪南?胡尔特确立了测定影像亮度、曝光度和感光乳剂敏感度的方法,并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感光测定的文章。 雅各布?里斯出版了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图片集《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1889年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一书。 普罗塔F7.5镜头——第一款去像散透镜镜头发明。 乔治?伊斯曼为透明胶卷申请专利。1890年照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流行的期刊上,并逐渐取代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摄影,有的作为专业,有的仅仅作为业余爱好,尤其是在美国。1890—1910年摄影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盛行: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摄影分离派和其他的画意摄影组织兴起。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展示了一种照相投影仪,可以每秒显示16帧画面。1897年采用埃夫斯和斯蒂芬?霍根发明的网版技术,网版图片第一次通过电动印刷机在报纸上印刷出来。1898年美国摄影家吉米?赫尔在古巴拍摄美西战争。 尤金?阿杰在巴黎开始摄影生涯,并持续到1927年。1900年定焦伊斯曼?布朗尼相机问世。1903年艺术摄影杂志《相机作品》在美国发行。1904年刘易斯?海因在纽约开始了作为社会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里昂发明了制作全彩照片的奥托克罗姆工艺,并于1907年投入商业使用。1905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办了摄影分离派的小画廊。1906年第一批全色干版在英国问世。1907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1911—1912年布拉加利亚兄弟在意大利进行的光动力实验,把未来派的理念应用在了摄影技术上。1915年在美国,现代主义思想取代了画意主义,这在阿尔文?兰顿?科伯恩、查尔斯?希勒、爱德华?斯泰肯、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中得到反映。1917年《相机作品》停止发行。1918年德国的克里斯琴?谢德和巴黎的曼?雷制作出了无相机影像(直接在感光纸上通过针对光线和阴影的操作产生)。1920年关于照片拼贴和摄影蒙太奇的实验开始。 在美国和欧洲,摄影越来越多地用于广告。1920—1928年构成主义和包豪斯学派的摄影师,受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和亚历山大?罗钦科的影响,试图通过强调特殊的角度和特写,找到记录现实的新方法。1924—1925年埃尔曼诺克斯和徕卡35mm相机的问世,实现了自然光条件下快速且可重复的曝光,新闻摄影照片呈现出新的面貌。1925年保罗?菲尔克特在德国发明了闪光灯泡。 现代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这正是术语“艺术装饰”(Art Deco)的起源。1928年伊斯曼柯达相机公司为16mm的电影摄影机生产了彩色胶片。 禄莱双镜头反光相机问世。1929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成立。1933年第一个全色胶卷在美国生产。1935—1942年美国农业安全局资助展开了一项大型摄影纪实计划。1936年受照片是有价值的社会文献的信念驱动,摄影联盟在纽约成立。成员包括贝伦妮丝?阿博特、刘易斯?海因、莉赛特?莫德尔、亚伦?西斯金德和保罗?斯特兰德。 柯达克罗姆应用于35mm暗盒和胶卷。 《生活》杂志创刊号出版。1937年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在德国生产。1939年美国新闻摄影师爱德华?罗尔克?法伯发明了频闪闪光系统。1940年安斯科、阿克发、樱花自然彩色胶片和柯达克罗姆胶片及相纸问世。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摄影发展史 一、摄影术的诞生 时代背景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 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着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着,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2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

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9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0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1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用日光蚀刻法翻拍了一幅十七世纪的荷兰版画,由此诞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但在摄影技术诞生的初期,由于感光材料的灵敏度很低,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曝光数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 意义:世界上有确切年代的第一张照片局限:但是它仅仅是对绘画的一种复制,真正面对外部世界捕捉并成功固定影象的是《窗外景色》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在徕卡相机出世

摄影史的简述

摄影史的简述 摄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作为摄影师,我们有知识和技能来记录历史,保存瞬间,讲述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视觉故事。但你知道摄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摄影的一些历史。 历史上摄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摄影最初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两个文明国家都开始理解摄影的概念,包括暗箱,一种自然的光学现象。在暗箱中,图像通过开口投射到与开口相对的墙上或屏幕上。暗箱一词是在16世纪创造的,用来描述暗箱的概念以及用来实现这一概念的房间或帐篷,但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在5世纪的著作中实际上引用了这个概念! 无论如何,第一个概念确实为我们今天所知的摄影铺平了道路。 最早的照片是什么?历史上第一个摄影师是谁? 法国业余发明家约瑟夫·尼泽弗尔·尼普斯完成了这一壮举,使一幅图像永垂不朽。尼普斯用自制的相机把窗外的景色蚀刻在涂有氯化银的纸上,8个小时后,他有了永久的影像。 虽然第一个形象将永远消失在历史中,但另一张由尼普斯拍摄的照片保存了下来,尼普斯被广泛认为是第一台照相机的发明者,也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摄影。 达盖尔发明了一种新工艺,使用镀银铜片与碘蒸汽处理,使其光

敏。1839年,达盖尔用这种方法拍摄了人类的第一张照片。 1840年以前,照片是不能复制的。当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一种光敏纸和一种称为卡洛印法的工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后,一张“底片”被制成了多幅版画,在摄影这门新兴学科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为什么人们在早期的画像中没有微笑? 如果你看过早期的肖像画,不管是画的还是拍的,人们都不常微笑。多年来,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猜测,比如因为习俗礼节以及很难长时间保持真诚微笑的事实。 作家马克·吐温曾写道:“照片是最重要的文件,没有什么比一个愚蠢的微笑永远挂在脸上更让人讨厌的了。”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争论肖像画中的微笑和不微笑。 摄影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是一位负责向大众提供摄影服务的人,他借鉴了福克斯·塔尔博特早期用纸张和底片制作图像的工作。1888年,他的柯达黑色相机上市,只配一个胶卷,可以保存100张底片,用户只需将整个成品相机邮寄到柯达总部进行处理。 几年之后,标志性的柯达布朗尼推出了可拆卸胶卷。它也更便宜,允许用户只购买一次相机,然后再购买新的胶卷。这是业余摄影的转折点,将艺术带进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家庭。 摄影史上其他重要的时刻 彩色摄影是在1869年左右问世的。柯达再次推广了摄影的这一元

摄影技术发展史

本文由uufeixhi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摄影技术发展史 如果从明亮景物上反射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一个暗室,便可在对面墙壁上,形成一个暗淡的景物影像, 图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因为从物体上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下部,从下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 壁的上部.这种暗室成像的现象,在古代就已经知道了.1558 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 以清楚的叙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 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 今仍然留存着. 到 17 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来作为艺术家画画的辅助工具.他们将四面封 闭的暗箱装在一个轿子上,以便于短途运送,暗箱的顶上装有镜头及反光镜.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在暗箱内的画 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 直接描在纸上.这种发明,对准确地描绘风景建筑的透视与比例,是极为有用的. 暗室的基本原理.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像. 感光材料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知道,有些物质在阳光的长时间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对于这种变化,人们常常认 为,像烧饭那样,是由于"热",而不是由于"光"在起作用.有些银化合物尤其敏感.早在 1727 年,德国 J舒尔策 (JSchulze)教授曾证明,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于玻璃瓶之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他指 出,单是热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这时,你可能会想,艺术家的暗箱和科学家的化学感光材料,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摄影来了.事实并不然. 大约是 1800 年,一位著名的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 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 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试图制作"阳光图片"(Sun-picture).他将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皮革上未被复盖部分即 逐渐变黑,而当取下树叶时,便留下白色的影子(左图).不幸的是,韦奇伍德未能防止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 部分变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烛光来观看).他也不能将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记录下来,因为光线实在太弱了.直至 1805 年他去世,韦奇伍德始终未能在这方面取得任何进展. 下一步的改进工作,是在将近 20 年之后,才在法国出现.在那里,N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试图把暗箱中 的影像直接记录在涂有化学药剂的石块或金属面上,并希望将这影像用新发明的平版印刷术印刷出来.根据 尼埃普斯的书信记载,1816 年,他曾用氯化银感光纸记录了一个非永久性的黑白相反的影像("负像").但是,尼 埃普斯想要得到的,是在金属板上形成一种正像,以便蚀刻后,能用油墨印刷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用一 种油溶的白沥青,涂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经长时间曝光,使沥青硬化.然后,将金属板置于熏衣草油中,把白沥 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这样,影像的明亮部分成为白色,在黑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现为影调与原物相似的正像. 尼埃普斯称这个方法为"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通过蚀刻,可在半透明纸上印制为像片. 1826 年,他成功地将一块铅锡合金板置于一个暗箱中,从他房子的顶楼工作室里,把窗外的景物记录了下来. 曝光时间约是 8 小时.这幅样子粗糙的影像,是用暗箱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存在. 尼埃普斯的这个日光硬化摄影法,后来,经过改进,为印刷制版所采用,但由于光敏度过低,始终没有直接应用 于摄影上. 达盖儿式摄影法 L达盖儿(Louis Daguerre)是巴黎艺术家和风景画家(左上图).他是了解尼埃普斯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达盖儿早以创办"西洋镜"(dioramas)而闻名.他用大幅的风景画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灯光效果,使观众通过一 个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及陌生的地方,借此达到娱乐的目的.后来,他用暗箱进行精心的描绘,以 供"西洋镜"展出.不久,他对用银化合物的化学方法来记录影像发生了兴趣,并想加以尝试. 他先同尼埃普斯通信,最后与他合作,共同探索"阳光摄影"的奥秘.但是,没有结果.沥青法的光敏度太低,而尼 埃普斯又不愿像达盖儿所主张的那样,用银盐作进一步的试验.4 年后,尼埃普斯死了,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 后来,达盖儿继续用金属板进行试验.这时,他用的是铜板,表面镀以银,并用碘蒸气进行光敏化,使铜板上形成 一层碘化银.但是,它的光敏度实在太低了,即使用当时最好的镜头,也拍不出影像来.后来他发现,当他把已曝 光的铜板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时,影像便得到加强或"显影",这才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至 1837 年,他已有 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对大部分明亮光线下的景物,曝光

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

h 世界摄影史 1、摄影诞生的条件:1)能够形成影像的暗箱2)能够保存影像的感光材料 2、摄影术的原理:小孔成像原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在《墨经》中提出。 3、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曝光实验”是有托马斯·韦奇伍德制作的阳光图片。 4、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图片《窗里看到的风景》。 5、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发明人达盖尔 6、照片分析:《窗外里的风景》 答:本张照片拍摄时间于1826年,是摄影师尼埃普斯拍摄的,摄影师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奠基人;发明的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其拍摄的内容为他在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1)曝光时间长。2)图像表面多颗粒以致无法辨认。3)直接在印刷版上无法复制。 7、世界上5种摄影术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 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 2)英国—塔尔博特—碘化银纸照相法(卡罗氏摄影法) 3)英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 4)英国—马多克斯—干板法 5) 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8、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发明人?历史意义? 答:1)发明人:英国的塔尔博特 2)历史意义:卡罗氏摄影法是现代摄影的基础,是现代摄影术语“正片”或“负片”的第一次应用 9、从1844年~1846年塔尔博特制作名为《自然的铅笔》的摄影集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本以摄影方式做成的书,向后人提示了使用与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 10、火棉胶摄影法的历史意义 答:(1)对于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使摄影负片到正片的工艺方法更加完善。(3)为负片制造与照相的冲洗产生奠定了基础(4)标志着 摄影真正的发明,并且更加使用普及。 11、立体照片实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对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 12、彩色摄影史上第一个值得铭记的先驱者是马克斯韦尔;1861年他制作出摄影史上第一张彩色幻灯片,奠定了彩色摄影的基础。 13、1869年,法国人杜豪隆出版名为《摄影的彩色》的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了加色法和减色法彩色摄影原理。 14、1942年,柯达公司推出彩色负片,柯达彩色负片的诞生,使彩色摄影真正走向大众。 15、1855年罗杰·芬顿用影像记录克里米亚战争,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战争图片,此次活动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摄影手段记录重大历史活动。 16、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了大地震,摄影师阿诺德·根舍对此次灾难进行了拍摄,这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用影像记录了灾难。 17、摄影术的诞生使照相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行业,在苏格兰出现了一家摄影术史上青史留名的照相馆,是由画家希尔和摄影家亚当逊合作开设的照相馆。 18、1851年法国国家政权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目的的使用摄影,也是摄影史上第一次出现官方摄影家。 19、英国人汤姆·约翰逊在1887年与新闻记者阿道夫·斯密斯合作的《伦敦街头的生活》被称为第一本社学意义上的观察现代城市生活的摄影图书, 请简述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答:目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都是生活受到摄影的关注 意义:(1)是摄影史上的第一次现代都市生活的摄影图书(2)汤姆·约翰逊的摄影镜头直接对准城市中的贫困现象第一次主动赋予摄影以展示社会 问题的责任和权力(3)是摄影转向关心和关注底层大众生活的开端。 20、英国人麦布里奇所拍摄的连续动体照片精确地再现人与动物运动的全过程,他被因此获得“电影之父”的荣誉。 21、摄影史一般人认为,英国人爱默生在1886年发表的《摄影:一种绘画式艺术》一文标志着画意摄影的诞生。 22、画意摄影以1904年成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画意摄影协会,以及同年举办的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为标志达到高潮。 23、图片分析题:《人生的两条路》P25——雷兰德

摄影近代史

1.尼埃普斯1826年拍摄的《窗外景色》是世界第一张自然拍摄照片 2.金属板固定影像照片《牵马的孩子》便是尼埃普斯1825年拍摄的。这帧照片是有确切年代可稽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3.1839年8月19日,法兰西学术院举行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正式认定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创立了摄影术,并将这一发明公布于世。1839年8月20日出版发行了《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一书。后来被简称为“达盖尔摄影手册”的书迅速传遍欧美。 4.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己创立的负像、正像摄影系统。1841年,经过改进完善后的负正系统摄影才在英国正式获得了专利权。塔尔博特把他的这一摄影方法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5.塔尔博特除作为摄影主流负正系统发明人而载入摄影史册外,在1844年至1846年间发表了著名作品《自然的画笔》、《打开的门》 6.希尔·亚当森的肖像摄影稳定地展示了卡罗摄影的优点 7.勒·格雷1850年,成为“美术沙龙”平面艺术组中的第一位摄影家,1855年在世界展览上获得头奖。1856年拍摄《海上的双桅船》 8.1853年,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国家最高当局支持的摄影团体“英国皇家摄影会”在伦敦成立 9.画意摄影的真正开拓者,还要数雷兰德。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曼切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代表性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 10.罗宾逊式的画意摄影又被称为“风俗画意摄影”1858年代表作《弥留》罗宾逊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艺术摄影实践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摄影理论家和活动家,1869年出版《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 11.1884年,罗宾逊又发表《照片的构图方法》一书 12.卡梅伦,英国人,她的创作堪称19世纪摄影“古典”时期的一座高峰。1867拍摄《叫我跟从,我就跟从,让我去死》 13.纳达尔,法国人,1858年乘热气球拍摄巴黎,首开空中俯拍鸟瞰摄影之先河,于70年代拍摄的《乔治·桑》和《威尔特·李·杜》则具有典型的纳达尔人像风格 14.爱默森1889年发表的美学理论名著《自然主义摄影》。《收获》是自然摄影成功的范例之一,《狩猎》、《采集睡莲》。于1891年在一本名为《自然主义摄影的灭亡》的小册子以及《致所有的摄影者》一文中正式声明放弃自然主义摄影的主张 15.汤姆逊19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地志摄影家之一。1868年,把自己在中国拍摄的二百多幅照片收集起来编成摄影专集《中国和她的人民》 16.美国伊斯曼干板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曼1888年采用卡罗式摄影法的纸基生产可卷负片,成为“美国胶卷”配套出售柯达相机。1889年,伊斯曼公司改称“柯达干板与胶片公司”,“美国胶卷”也改用赛璐珞片基 17.印象主义摄影家有英国摄影家戴维森《葱田》是典型的印象主义摄影作品,摄于1889年,采用的是针孔成像法 18.1892年,以罗宾逊、戴维森等著名摄影家为首的一批人,为抗议伦敦摄影学会的做法,成立了独立的摄影组织—连环会 19.1902年斯蒂格里茨与斯泰肯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新的流派型组织“摄影分离派” 20.1902年,斯蒂格里茨主持创办了“美国分离小组”习称“摄影分离派”编辑出版当时最受欢迎的摄影刊物《摄影作品》。1905年创办并主持“摄影分离派小画廊,即“219”画廊。1892年以现场目击,即时直接拍摄方法拍下了著名作品《终点站》被称为世界摄影史上“第一张现代摄影作品”被人们视为“摄影是独立的艺术”标志性作品,获得“现代摄影之父”称号 21.斯泰肯,美国实用商业摄影的奠基人,是分离派摄影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的《邓肯》1938年的《查理·卓别林》 22.斯特兰德拍摄身边常见的普通对象,对肖像摄影和静物摄影也做了不少探索《白色栅栏》拍摄于1916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 一、摄影术的诞生 时代背景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 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2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9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0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1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摄影史重点

摄影的曙光 一、摄影术前史 1、《墨子.经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墨子,春秋战国,公元前476—前396 总结:被西方史学家认为是摄影光学理论和实践开创者 2、《疑问》“如果在没有窗户的房子里有一个小孔,小孔对面墙上有一幅倒转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外面的景色”---------亚当斯多德古希腊 总结:暗箱现在可以认为是现在普遍使用照相机最原始的状态,其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暗箱之后,摄影书要做到的是如何获得的影响通过光学的化学的方式加以固定,而达到描绘模拟保存形象的目的。 二摄影术的发明者 尼埃普斯(法)1827年发明的"阳光摄影术' 利用锡片,沥青,薰衣草的汁液,阳光完成作品《窗口中拍摄景色》 特点:8小时曝光建筑物两面受光 尼埃普斯与路易雅克。芝特达盖尔(铜版摄影术)的合作水银与石油,在阳光下照射,可出现影像清晰 达盖尔特点:曝光时间短(30分钟),影片影纹细腻,影像锐利,深刻;不可复制,需形成一定角度(1837年铜板摄影术) 1837年为摄影术发明之一 达尔波特(英)1839年,利用氯化银感光,获得一张底片 1842年,发明达尔波特卡罗摄影术特点:可复制,不够清晰 1844—1846《自然的铅笔》历史上第一本以摄影集方式做成的书,提示了使用和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巴耶尔(法)自拍《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半裸照片 意义:人体摄影胡滥觞,自拍手法的最初尝试,最初说明与照片结合的感染方式。 1839年3月20日,成功进行了一次曝光时间为1小时的实验,并得以正像 1842爱迪尔(法)到达中国,第一次的中国山川大地及人物风情拍下来 三新进展 1、1851年阿切尔(英)发明以玻璃为底板的火棉胶法,又称湿版法 2、法国人,阿道夫,欧仁。迪斯德里发明名片照片。 意义:带来了社会风俗的变化,催生了照相薄的方式,产生了六体照片。 立体照片发明者:英国人查乐斯。维茨顿通过了立体镜的装置来看照片。 总结: 立体照片是类最早的一种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摄影以其特有的方式渗入到大众生活中 3、查尔斯,维茨硕(英)立体照片 四摄影与绘画 怎样理解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在美与真之间 一都市真相 汤姆逊与新闻记者斯密斯合作《伦敦的街头生活》是被称为第一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现代城市生活的摄影图书,其镜头直接对准城市中的贫困现象,第一次主动赋予摄影以展示社会问题的责任与权力。 作品《伦敦街头无家可归者》 二战争与灾难的影像 1、罗杰·芬顿(英)作品《死亡阴影山谷的巴拉瓦战争》 特点:没有直接呈现战争本身的酷烈一面,而是采用间接的表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