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夸孩子(精)

如何夸孩子(精)
如何夸孩子(精)

[转]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育儿学堂】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

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

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

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教你怎样夸孩子

教你如何夸孩子 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持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仅仅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美国的

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持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能够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能够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外国人是怎样教育孩子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外国人是怎样教育孩子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看到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让人嘘唏不已,那么外国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1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2 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3 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4 家长要教导孩子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5 鼓励孩子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6 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7 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外国人对教育孩子的看法8 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资料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 式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

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以色列国土中有一所“鲸鱼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乘坐帆船在一年内横渡两次大西洋,游遍三个海岛。孩子们除了经受大风大浪外,还要忍饥挨饿。到了岛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饥,自己搭帐篷睡觉。 在俄罗斯有一所学校,每年冬天老师都让孩子们,赤身裸体在冰雪中滚爬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孩子们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老师也不会让他们停下。在俄罗斯的学校里,开设体育课中,有一个特殊的体育项目冬泳,在寒冷的冬天砸开冰,让学生们在刺骨的水里游泳。俄罗斯孩子的家长们无论天气怎样寒冷都让孩子用冷水洗脸,孩子出门的时候大人也不让孩子穿得太厚。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特殊的归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规定内容如下: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不做家务。6——10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一些小的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上的花草、洗碗、扫

如何夸孩子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大家都要学哦来源:张坤的日志 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怎样正确的赞美孩子

怎样正确的赞美孩子

表扬孩子不能说“你真聪明”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犯一些错误,比如在夸奖孩子时,我们的很多父母、老师、长辈都会说一句,“这孩子一看就很聪明”,有很多专家也警告家长,千万不要用这句话来夸奖孩子,但是多数家长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危害,我最近从《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东方出版社)一书中找到了合适的论据,现摘录如下,以供家长们警醒。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教育成功的要素是从错误中学习。不幸的是,人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恰恰相反,他们经常表扬一个孩子的先天智力(聪明),而不是后天努力。德韦克已经证明这种鼓励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它引导学生把错误看成愚蠢的表现,而不是构建新知识的基石。最终结果是,孩子永远学不会如何学习。 德韦克的实验是在纽约12所学校做的,参加实验的是400名五年级学生。研究者从课堂上一次请一个孩子出来,让孩子做一个相对容易的测验,这个测验包括数个非语言类题目。孩子完成测验后,研究者告诉他得了多少分,然后简单地表扬他一句。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扬是“你在这方面一定很聪明”,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智力;另一半孩子受到的表扬是“你解题时一定很用功”,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努力。 然后,研究者告诉孩子,他需要再做一个测验,而且可以从两套测验中选做一套。一套测验比较难,但是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另外一套测验比较简单,和刚刚做过的那套非常相似。 最初设计实验时,德韦克预计表扬形式的影响相当有限,毕竟只有简单

的一句话。后来很快发现,表扬形式显著影响了孩子随后的选择。因为在努力方面受到表扬的孩子中90%选择了较难的测验;而在聪明方面受到表扬的孩子则大多数选择了较易的测验。德韦克写道:“当我们称赞孩子的智力时,我们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聪明点,别犯错!” 接下来的一组实验,德韦克向人们演示了害怕失败是如何妨碍学习的。 德韦克让那些五年级学生再做另外一个测验,这个测验非常难,本来是给八年级的学生编制的。她想看看,面对挑战时,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先前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非常专心地解题,德韦克说:“他们很积极,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无缘无故地说‘我喜欢这个测验’。”而先前因为聪明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遇到难题后很快就气馁了,失败(五年级的学生当然很难完成八年级的测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或许我实际上并不聪明”。这个较难的测验过后,研究者让孩子选择是否要拿自己的成绩与别的孩子比较。因为聪明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通常会拿自己的成绩与那些表现得比自己差的孩子进行比较,以增强自尊;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通常会拿自己的成绩与那些表现得比自己好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们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从中总结经验,想着如何提高自己。 最后一轮测验的难度水平和第一轮相当,然而,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有了显著的进步,分数平均提高30%。因为这些孩子愿意挑战自己,即使这意味着最初会失败,但最终他们的成绩提高了很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被随机分配到“聪明组”的孩子的分数却平均下降20%,对这些孩子而言,失败的体验令人如此沮丧,以致他们退步了。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 和教育制度?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这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 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 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 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 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 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 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 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至于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而眼 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 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 比成绩重要多了。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 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 的教科书。 只是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 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儿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 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 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怎样正确的赞美孩子

表扬孩子不能说?你真聪明?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犯一些错误,比如在夸奖孩子时,我们的很多父母、老师、长辈都会说一句,?这孩子一看就很聪明?,有很多专家也警告家长,千万不要用这句话来夸奖孩子,但是多数家长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危害,我最近从《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东方出版社)一书中找到了合适的论据,现摘录如下,以供家长们警醒。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教育成功的要素是从错误中学习。不幸的是,人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恰恰相反,他们经常表扬一个孩子的先天智力(聪明),而不是后天努力。德韦克已经证明这种鼓励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它引导学生把错误看成愚蠢的表现,而不是构建新知识的基石。最终结果是,孩子永远学不会如何学习。 德韦克的实验是在纽约12所学校做的,参加实验的是400名五年级学生。研究者从课堂上一次请一个孩子出来,让孩子做一个相对容易的测验,这个测验包括数个非语言类题目。孩子完成测验后,研究者告诉他得了多少分,然后简单地表扬他一句。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扬是?你在这方面一定很聪明?,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智力;另一半孩子受到的表扬是?你解题时一定很用功?,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努力。 然后,研究者告诉孩子,他需要再做一个测验,而且可以从两套测验中选做一套。一套测验比较难,但是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另外一套测验比较简单,和刚刚做过的那套非常相似。 最初设计实验时,德韦克预计表扬形式的影响相当有限,毕竟只有简单

的一句话。后来很快发现,表扬形式显著影响了孩子随后的选择。因为在努力方面受到表扬的孩子中90%选择了较难的测验;而在聪明方面受到表扬的孩子则大多数选择了较易的测验。德韦克写道:?当我们称赞孩子的智力时,我们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聪明点,别犯错!? 接下来的一组实验,德韦克向人们演示了害怕失败是如何妨碍学习的。 德韦克让那些五年级学生再做另外一个测验,这个测验非常难,本来是给八年级的学生编制的。她想看看,面对挑战时,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先前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非常专心地解题,德韦克说:?他们很积极,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无缘无故地说‘我喜欢这个测验’。?而先前因为聪明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遇到难题后很快就气馁了,失败(五年级的学生当然很难完成八年级的测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或许我实际上并不聪明?。这个较难的测验过后,研究者让孩子选择是否要拿自己的成绩与别的孩子比较。因为聪明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通常会拿自己的成绩与那些表现得比自己差的孩子进行比较,以增强自尊;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通常会拿自己的成绩与那些表现得比自己好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们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从中总结经验,想着如何提高自己。 最后一轮测验的难度水平和第一轮相当,然而,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有了显著的进步,分数平均提高30%。因为这些孩子愿意挑战自己,即使这意味着最初会失败,但最终他们的成绩提高了很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被随机分配到?聪明组?的孩子的分数却平均下降20%,对这些孩子而言,失败的体验令人如此沮丧,以致他们退步了。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来自于快乐育儿经 前总统布什夫人芭芭拉,有次在美国魏喜丽贵族女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第一夫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她当时70左右),你们回顾你们的一生,你们从不会因为错过一次赚钱机会或工作升迁的机会而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与你的儿女,你的配偶、你心爱的人建立美好关系而后悔。 美国一机构,针对美国7位成功男士企业家做的一次调查,问:如果你这一生可以从头来过,请问,哪些事你会做的有所不同?很有趣的是,他们7个人罗列的答案中唯一都提到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一遍,那就是在我儿女还年幼的时候,我多花一点时间陪他成长。 我想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学到:这些年长的人士告诉了我们,人生最成功的是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赚钱、买房、买车是最重要的。可他们走到人生的尽头,他们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势、地位、身份和富贵,他们不会说我很后悔没有赚到很多钱,而是说,我很后悔没有多花一点时间陪我的孩子成长。他们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和配偶,和子女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很高兴,我们现在用两个中午的时间,一起来思想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如何来爱我们的孩子。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都非常爱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用什么方式帮助他而不是对他有害。 我们来在脑子里想象有一个天平:我们需要在天平上取得平衡。左右各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教育子女就会失败。天平如果平衡,我们教育子女就会成功。天平左边是接纳与爱。天平右边是教导与管教。 爱你的孩子之前,请先接纳他。第一是接纳。 很多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所以我当然接纳我的孩子。但爱不等于接纳。什么是接纳:按他的本向接纳他,按他的特质接纳他。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国中三年级,一个国小六年级。老大,动作快,细心,敏感、有责任,有主见。有才华,有突出的绘画、艺术天赋。常代表学校参赛,奖状多得已经没有意义。有领导能力,小学一年级就当班长,一直到国中。以致于现在我必须打电话给他的老师,能不能不要让他当班长。但他爱钻牛角尖,紧张,怕失败,怕尝试新的东西。叛逆,具有主动攻击性,很难跟人相处。

正确表扬孩子的八种方法

正确表扬孩子的八种方法 “你真棒”“干得好”“真是个小天才”这样的夸奖话,还被你常挂在嘴边?你out了!赶快来学习一下表扬孩子的更好方法吧! 一、更具体的表扬 仔细考虑一下你想让表扬传递出什么信息?通常表扬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好行为,所以表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一直都在帮妈妈搬东西,很辛苦哦!”“你自己穿上了鞋!”“这幅画你很认真地画了一个上午!”而不是全部笼统地说:“你干得好!”“你真棒!” 二、强调努力的表扬 最有效的表扬注重事情的过程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对结果进行表扬没有太大价值。有效的表扬将鼓励孩子向前进,他能够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为了你的肯定去做什么事,这样的表扬是对孩子真正的鼓舞,如:“哇!你把房子修得好高!你可以把这么多石块儿垒得这么整齐!” 三、以“你”开始的表扬 这样说可以帮助孩子审视自己,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对孩子来说,成就感和自豪感能促使孩子不断努力,以获得成功。 四、强调效果的表扬 如果孩子帮助了别人,表扬的重点可以放在那些事情产生的效果上,比如“你把卡车给果果玩,你看,他看上去开心极了。” 五、有预期的表扬 “我一叫你,你就来我这边,这能帮我节省很多时间。”这样一说,孩子就不好意思听见你叫而没有反应了。 六、不添加主观判断的表扬 “你画的鸟像是要从纸上飞出来了”比“我喜欢你画的鸟”更好。孩子需要通过表扬,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良好,而不是对妈妈的称赞感觉良好。 七、问句式的表扬 有时候,你体贴的问话比任何表扬都能透露出你对孩子喜欢、对他做的事情的尊重。这种问话体现出来的关心,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奖赏:“这座城堡的哪个部分是最难修建的?”或者:“你的画里面,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八、减少“很好”“真棒”这类的表扬 这样简单的表扬,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成人不自觉地敷衍孩子的方式,充其量它是一种判断式的表扬而已。而这种判断式的表扬,会忽略孩子的具体能力,过于频繁的话,还会让孩子沉溺于这样一种感觉:我做什么事都很棒,我太完美了。久而久之,孩子总是依靠大人来告诉他对错好坏,并习惯于取悦大人,迎合大人的期望。他衡量自己的价值会变成“能不能让别人高兴”。

看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看外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作者:红屋顶度假酒店提交日期:2010-1-19 18:33:57 昨天在院子吃早餐,看到一个孩子爸爸拼命给孩子吃小西红柿,可孩子就是不张口,就想吃玉米,爸爸就说吃西红柿宝宝就变漂亮了,吃玉米脸蛋就变黄了;后来去亚龙湾热带天堂的时候,看到一个中国妈妈哄孩子吃饭,说:宝宝,快吃饭饭,吃饭饭宝宝脚上的伤口就很快好了。我大学同学的孩子来三亚玩,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同学安慰孩子说:那个路真坏,宝宝不哭,妈妈一会去打那个路啊,谁让它挡宝宝路的。 这样的场景或者画面对我们来说不陌生吧,或许当孩子爸*你我都曾如此安慰过宝宝,哄过宝宝。小时候,妈妈说,再哭警察就抓你,再哭,小鬼就来了等等吓唬小孩的话,或者妈妈不要你了,你是捡来的等等。 因为红屋顶酒店外国客人比较多,我经常观察他们如何带孩子,发现他们对待孩子和我们完全不一样,这或许就是文化差异吧。 外国父母大多没有望子成龙的期望,也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孩子是上帝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是他们的福分。 他们不哄孩子,更不会说警察要抓来抓走你啊,狼要调走你啊等吓唬孩子的话。如果孩子犯错,他们不会打骂,而会蹲下来,看着孩子,一句一句地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或者告诉孩子不该如何,有的时候我看着都烦了,可他们不厌其烦地说,直到孩子说:我明白了。 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强迫孩子吃东西,穿衣服。有次带一家荷兰人(爸妈和4千金)去吊罗山,吃饭的时候四个孩子只是吃米饭,她们的父母没有要求他们吃这个吃那个,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爱吃的东西。前几天有个外国女孩也就不到3岁吧,穿着湿漉漉的游泳衣在院子里玩,我怕她着凉就问她的爸爸要不要先让她换了干衣服再玩,她爸爸说,她已经知道冷热了,如果冷,她会告诉我的。 孩子是夫妻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来三亚度假的外国夫妻,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帮忙看2个小时的孩子,他们自己出去潇洒一会儿。前几天芬兰客人就让他们的爸妈看着孩子,他们夫妻两个去三亚市区吃饭,看电影。 外国人的这些观念也深深影响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我女儿的同学很羡慕她们俩个,说要和她们换妈妈,因为她们的妈妈不会限制她们出门,不会限制她们看喜欢的电视,鼓励她们自己做决定,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在班级的前105名。但我的妈妈很担心了,说俩个外孙女玩的时间太多,作业太少...... 看外国人如何养宝宝! 向美国妈妈学习育儿 都说西方人的宝宝长得比较漂亮、可爱,当然这是血统的原因。可是人家西方的孩子就是比中国孩子懂事、独立,这点是有目共睹的,这恐怕要归功于人家父母的养育方法了吧,之前看过很多文章,说中国

教你如何正确的夸孩子

教你如何正确的夸孩子 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 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美国人带孩子

美国人带孩子 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我遇到一个就会分享妈妈经,很没效率,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会帮到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美国妈妈这样教育孩子 读后感

《美国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读后感 朱晓晖 寒假看了这样一本书《美国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中讲述的妈妈,就好像是我们眼中的后妈,对孩子有点“漠不关心”。这位妈妈的底线:只要没有生命的危险就行。当孩子掉进小水池时,妈妈看见就像没看见似的,当孩子从水池中爬出来带着湿漉漉的衣服又和其他孩子打闹,美国妈妈还是没有去关注孩子,甚至没有让孩子去换衣服。问其原因:你越是阻拦,孩子越是好奇,大人的阻拦可能导致孩子偷偷地去玩,那时候孩子可能发生危险,当他尝试掉进水池的感觉并不好玩时,他才会下次注意并保护自己,当他感觉到湿的衣服不舒服时,他才会有意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妈妈重视孩子自己体验生活,在亲身经历中学会自理,学会自立,学会创新,学会生存。 但是中国妈妈首先会连哄带吓的制止孩子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当孩子掉进水池,中国妈妈们会快步急走把孩子扶起来,甚至还会埋怨水池,给孩子换上干净衣服那是每个中国妈妈们必须要做的事。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的限止和命令,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孩子必须在父母的保护圈内活动,孩子的自主探索和探险都被规定在一定的范围,所以我们的好多孩子就缺乏一些自主和创新…… 故事二说的是一位美国机械工程师竟然不会计口算10.3-5.8等于几,问其怎样成为工程师的,虽说数学和其他学科平常考试都不及格,但是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还有他的爬树和手工是很棒的,他的爸爸

对的要求底线就是:保证一门功课是优秀的就行。所以他有一门自己喜欢的功课,没有家长的压力,他对手工越来越有兴趣,并为自己成为工程师打下基础……这时我才相信外国的一个九岁孩子10内的加减都不会,尽然敢说长大要造火车,我不能再质疑…… 想想我们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底线:各门功课必须是优。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最后顾及不了就成了一个平庸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家庭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其实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健康成长。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以色列国土中有一所“鲸鱼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乘坐帆船在一年内横渡两次大西洋,游遍三个海岛。孩子们除了经受大风大浪外,还要忍饥挨饿。到了岛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饥,自己搭帐篷睡觉。 在俄罗斯有一所学校,每年冬天老师都让孩子们,赤身裸体在冰雪中滚爬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孩子们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老师也不会让他们停下。在俄罗斯的学校里,开设体育课中,有一个特殊的体育项目冬泳,在寒冷的冬天砸开冰,让学生们在刺骨的水里游泳。俄罗斯孩子的家长们无论天气怎样寒冷都让孩子用冷水洗脸,孩子出门的时候大人也不让孩子穿得太厚。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特殊的归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规定内容如下: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不做家务。6——10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一些小的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上的花草、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父母上班没时间要每周给家里打扫除一次家庭卫生。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

育儿知识:怎么夸别人的小宝宝

怎么夸别人的小宝宝 现在许多女性朋友们都生下了自己的宝宝,每天都会带宝宝出去玩,去给自己的朋友炫耀自己生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宝宝。当见到朋友的时候,就会让朋友们夸一夸自己的宝宝。现在有许多人都特别烦恼,见到朋友的宝宝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怎么夸别人的小宝宝? 怎么夸别人的小宝宝 1、针对性的夸奖孩子:每当看到孩子一丁点的进步,我们都会忍不住夸他:宝宝,你真棒。这样概括的夸奖,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好像各个方面都厉害。所以以后要针对孩子的行为具体的进行夸奖,比如孩子考了满分,不要说:你真棒,要这样夸:妈妈很开心,你能努力学习,获得满分。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更会理解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2、用夸奖当做反激励:有时候,孩子们很拗,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让他好好吃饭,他偏偏不吃饭。这时候,尝试用反激励法。你夸奖孩子一句:别人家的宝宝都不好好吃饭,我家宝宝从不挑食,特别爱吃妈妈做的饭,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孩子一听,马上去乖乖吃饭了。这就是事前夸奖的反激励作用。 宝宝犯错误了怎么办 1、听孩子解释:我们自己都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孩子当然也有。所以父母一定不要不问原由地对孩子发脾气,更应该静下心来听孩子解释。 2、亲密接触:批评孩子时,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跟他讲道理。这样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能够起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3、适可而止:谁都不喜欢被谁抓着错误不放,所以孩子一旦认识到错误,父母就不要一直说了。这时就可以慢慢的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反思就可以了。就事论事,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 宝宝刚生下来时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建议妈妈们要多科普一些关于照顾宝宝方面的书,这是有利而无害的。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对这个世界还很陌生,所以妈妈要多关注着宝宝一点,宝宝要从小教育,宝宝做错了事妈妈们要及时的纠正宝宝的错误。 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 有时候一些人会突然发生胃痛的现象,其实胃痛疾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当出现胃痛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他的一些快速缓解方法,因为这样的话才能给自己减轻病痛。那么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呢?都有哪些好的处理方法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 如果胃突然疼,又没有药的话,记得,蹲下来,双手抱住自己胃的地方,尽量把自己的上身压在蹲的两腿上,紧紧地压一下自己的胃部,这样会改善胃疼的尖锐感。胃疼的时候,记得,可以倒一杯较热的水,然后喝下去,这样,也会起到缓解的作用。这种的是因为可能胃酸过多导致了胃疼,所以喝水会稀释掉。也可以喝一杯较浓的牛奶,必须是纯牛奶,这样的喝下去后,也会对你的胃疼有所改善。因为牛奶进入胃后,会隔开胃壁与其他物质的接触而减少疼痛的。 突然胃痛是怎么回事 导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某些疾病导致的,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如患了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炎等疾病,都是可能会出现胃痛的。受他们的饮食上,坏的习惯的影响,才使你也患上了

(转)夸奖孩子的正确方法

夸奖孩子的正确方法,你真的懂吗? 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多家长会说,夸奖还不容易,哪还需要什么正确方法?不过看过下面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夸奖这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有学问。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