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几点思考】

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几点思考】
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几点思考】

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

业发展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围绕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重要门类和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加快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要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尽早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关联度强的特点,不但能提高服务相关产业的水平和效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内容,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引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从而培育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人才配置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活跃的资源。各产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完善与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领和主导我省未来产业格局,破解传统产

业发展瓶颈,而且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市场在优化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局势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了与就业联动的发展效应。从我省情况看,20xx年全省举办大型和日常型招聘会8937场次,为3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为816万流动人员提供求职服务,帮助222万人次实现就业,为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唯有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省就业大局的稳定。

二、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举办中国(xx)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出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意见以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江浙沿海发达省市比,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发展水平偏低。一是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截至20xx 年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元,我省仅为190亿元,约占全国的1.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二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20xx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20818.5亿元,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仅占全省GDP的0.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比浙江省宁波市低1.69个百分点。

无论产业规模,还是经济贡献,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现状不相匹配。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20xx年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人数13069人,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10800人,占总人数的83%,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足五分之一,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2682人,占总人数的21%(见图1-2)。以上海为例,早在2011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占比双双超过50%,由此可见,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直接导致一些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国际化能力不足,市场营销意识薄弱,高端服务能力欠缺,这成为制约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低端竞争问题突出。截至20xx年底,我省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41家,但当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到10家,占机构总数的0.96%,龙头企业总数偏少,大部分处于规模小、层次低阶段。由于高低搭配不均衡,低端企业过度集中,一些企业不惜成本降低人均服务费打价格战抢占市场,减少盈利的同时,破坏了市场秩序,限制了自身发展。

(四)业态结构比较单一。目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态主要集中于职业指导与介绍、人才招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险事务代理、劳务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培训、测评等传统服务项目,服务产品和内容比较单一化和同质化,人力资源外包、猎头、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新兴服务项目开展不多,如20xx年全省人力资

源外包服务用人单位2859家,猎头服务18919人,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服务情况尚无相关统计数据。

三、几点建议

结合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围绕《xx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议在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上做文章,从“建系统、定标准、育人才、创品牌、降门槛、强监管”等六方面入手,谋篇布局、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建系统。初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第二步“联”,第三步“融”,逐步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首先是建。依托xx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通过信息化软件采购项目招标等形式,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xx省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机构,而是包括机构在内的全业务信息管理),将涉及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查询、信息发布、许可证审批、诚信等级评定、领军人才评选、高层次人才培训、高级人才寻访、产业园建设评估、孵化基地认定等相关业务全部“打包”融入系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分设相应模块、相应权限,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从县级到省级,从经办到决策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其次是联。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以及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的联网贯通,形成一体化、多元化、全方位的区域性公共就业和人才信息服务系统。最后是融。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人力资源与互联网深度

融合。鉴于目前现状,当前首要任务是建好系统,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定标准。标准是衡量服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尺。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尚无完备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必须抓紧制定我省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和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主要设想是:在充分学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指数》、《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等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国家标准和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尽快建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产品、服务行为、服务流程以及绩效评估等内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编制,并积极实施与推广。

(三)育人才。一是培养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职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涵盖人力资源服务业各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领军型人才队伍。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引进和留住人才。力争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所需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具有专业背景、通晓规则的行业人才,给予一定服务奖励和补助的同时,在户口、居住、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捷服务。

(四)创品牌。一是创建品牌企业。推进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制改革,鼓励以委托经营、公司性改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

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先培育一批我省人力资源服务重点品牌企业上市并纳入“映山红行动”,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创建品牌园区。围绕我省产业规划布局,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计划,提升国家级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水平和打造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五)降门槛。贯彻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服务业准入门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能够依法平等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切实增强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健全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制度,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项目。给予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支持非公有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强监管。一是提供法律保障。以贯彻国务院《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为契机,加快启动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监管法制化进程,为强化监管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坚持常态化“巡航”。定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整理

1978年12月,党的^一届三中全会拉幵了改革幵放的大幕,中国社会幵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外企业对人才资源和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共同成为推动中国人才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形成和发展、助力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力量。 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之下,从形成到发 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总结中,每一组 数字、每一条信息、每一种声音、每一个变化,都代表着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轨迹,也将是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踏入新时期的基石。 1、人才服务机构变化 1979年改革幵放伊始,作为中国第一家人才服务企业,FESCC向外商派出了第 一名中方雇员,当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能提供此项服务的企业仅此一家。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368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 北京地区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达到360个,人才服务企业性质的机构数量已占总机构 数的51% 2、人才服务内容扩展 1979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雏形的FESCQ承担“为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公司寻找中国雇员”的工作,30年后,FESCQ勺社会职能从“管理”发展为“服务”,已经能够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快捷的全程化一站式服务。 截至2008年底,包括FESCQ在内的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666万家用人单位提供覆盖人事行政、员工福利、人才招聘、员工关系、岗位外包、财务外包、咨

询、培训、商务代理、外籍人员服务、海外劳务等多维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 1979年,FESCO成立之初,公司工作人员不到10位,当时国内没有人力资源专 业,所有人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FESCO外派到外资 企业的员工人数不到100人,10年后发展到2000余人;1999年,FESCO成立20年的时候,外派员工上升到2.6万人;30年后的今天,FESCO在全国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全体员工中,拥有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公司员工比例的80%以上,向8000余家中外企业派出了近40万名中国雇员。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正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步步迈进。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 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 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2004年,全国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在中国 人民大学诞生,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学生成为业内企业的从业人员,他们 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广揽人才方式的变化 30年前,FESCO成立之初,就打破了当时定向分配的用人传统,幵始尝试多种方式网罗人才。但当时的招聘方式十分初级,多靠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人推荐,人才难觅之时,甚至曾经搬了一张桌子,在西城大木仓胡同口,小贩叫卖式地做“喊人” 宣传。30年后,FESCO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拥有可以实现直接针对企业客户和员工的信息速递、个人信息查询、在线招聘、问题答疑、增值服务等功能的专业官方网站,还自主研发了全国业务网上互动操作系统,成立了专业化的呼叫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述 22 人力资源服务的内涵 22 1.1.1 人力资源服务的定义 22 1.1.2 人力资源服务的分类 23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24 1.2.1 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24 1.2.2 行业产业链形成途径 25 1.2.3 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26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26 1.3.1 相关社会保险政策分析 26 1.3.2 相关人才租赁政策分析 29 1.3.3 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31 (1)《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影响预测 31 (2)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趋势 33 1.3.4 人力资源服务制度问题 34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5 1.4.1 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35 1.4.2 产业结构对劳务派遣的影响 37

(1)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37 (2)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关系 38 (3)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38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39 1.5.1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人口环境 39 (1)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趋势 39 (2)人口城乡与地域分布趋势 40 (3)人口职业分布趋势分析 41 1.5.2 国内劳动就业环境分析 41 1.5.3 城镇就业人员薪酬水平 44 第2章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45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现状与趋势分析 45 2.1.1 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45 2.1.2 劳动力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46 (1)不同区域劳动力需求分析 46 (2)不同产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46 (3)不同单位性质劳动力需求 49 (4)不同职业劳动力需求对比 50 (5)不同岗位劳动力需求对比 51 2.1.3 求职人员类型分布情况 53 2.1.4 用人单位招聘与应聘特征 55 人力资源服务行运行状况分析 61 2.2.1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61

人力资源行业现状与前景

深圳人力资源师培训: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4-08-27 10:09:00来源:中鹏培训浏览次数:35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要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其既定目标,就必须使用各种资源作为投入。这些资源基本上可分为五类:即人、财、物、信息与时间。这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其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财、物、信息与时间的利用,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活动去实现,人才、人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是靠人力资源来推动的,效能的发挥也都是以人力配置的优化和人才效益的发挥为前提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依据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劳伦斯 S。克雷曼的观点:为了成功,企业必须获取并维持其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产品差异化。“而这两条途径的实现均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提升企业竞争力量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是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研究企业管理发生演变历史的过程中,只有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以及组织人、协调人等,才能使企业形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良性结构和良好氛围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才能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考核目标不明确。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目的不明确,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等方面无相关性,体现长官意识和个人好恶现象严重。绩效考核体系更改随意,缺乏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以有效的绩效考核创建高绩效的员工阶段对员工阶段性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并不是管理的目的。 (二)考核标准不清晰。在一些企业存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标准不齐全,以主观代替客观等现象。将不完善甚至是不相关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得到结果也必然是不全面、缺乏客观公正的,其考核结果往往不会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同。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不科学。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是单向的考核,即上司对下属的审查式考核。如果考核者曾有过私人感情或冲突、存在偏见等许多非客观的因素将势必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而且由于考

浅谈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9569150.html, 浅谈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作者:乔珍宝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8期 【摘要】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优势集聚,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行业。近年来,其自身的发展也日趋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化形式相对照,还存在这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正视问题,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准,利用互联网+,完善公共服务机构的基本服务职能,增强行业竞争力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的普遍理念。作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服务业,在很大意义上都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高度和方向。 一、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 人力资源服务作为一个产业,指的是“生产和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众多经济单位的集合”,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绩效薪酬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培训、服务外包以及人力资源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以提升企业经营效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 1.人力资源服务业日益受到高度重视 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仅仅是为解决失业问题、满足企业临时性用工需求而产生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650年,英国人HenryRobinson提议由 政府设立职业中介所。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开始出现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无到有,由小及大,从单一的职业介绍到服务内容日趋丰富,包括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事代理、人才培训、高端人才访寻、人力资源软件开发等,民营、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逐步形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识。 2.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日趋规范化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写入国家 正式文件,其后,陆续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法规。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之后,国家人社部印发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市场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法规政策 1、境内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人社部以及商务部。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以及各地市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等。 人社部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等。 商务部负责牵头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服务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等。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隶属于人社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由从事人才交流服务业务有关的机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主要职能包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联系;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联系其他行业组织,促进人才市场同其他要素市场的相互贯通等。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直管社团法人,在民政

部登记注册。现有会员近160家,作为联系政府和会员单位的自律性服务组织,协会充分发挥协调、引领作用,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人社部,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是以促进就业为宗旨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国就业促进会在国务院确定的人社部的职责范围之内,受其委托承担促进就业的各项服务工作。 2、境内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2)《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人才市场管理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对其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用人单位招聘和个人应聘以及与之相关活动进行管理。 (3)《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于2003年11月1日开始施行。《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适用于外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中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合资成立的人才中介机构,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投资者投资设立的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对机构的设立与登记、经营范围与管理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4)《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济波动同步指标,中日欧数据佐证结论 (4) 二、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目前处在什么阶段?——政策扶持、行业成长空间大而仍处在起步阶段 (7) 三、全球市场较为分散呈现幂律分布(大企业集中日英美),中国区域存在市场大公司小的现象 (9) 3.1 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以日美英为主,细分中灵活用工的市场规模较高9 3.2 因进入门槛低呈现幂律分布,CR3仅11%,并购扩张提升市占逻辑不变 (10) 3.3 中国人服企业小而散,资本推动下市场从传统招聘向垂直化社交化升级 (10) 四、中国市场哪些细分板块中能够走出新生机?——在线招聘、灵活用工及中高端人才访寻等商业模式各有不同,在线招聘及灵活用工或能有技术赋能,猎头市场本土替代存在难度 (12) 4.1在线招聘平台照搬美国模式,恐受到社交垂直化平台的冲击 (12) 4.2灵活用工板块被视为最具潜力的行业,用工规范化问题需重视 (13) 4.3中高端人才访寻依赖于猎头的个人创收能力,存在空间上限 (19) 4.4从业务毛利率角度来看灵活用工的潜力较大,有望通过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21) 五、附录:何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围绕用工从大学生到高级人才的全环节产业链 (23) 六、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25) 6.1相关标的 (25) 6.2风险提示 (25) 图表目录 图表1:欧盟28国GDP增速与灵活用工工作时长增速的相关性测算 (4) 图表2:日本1988年-2016年GDP增速与灵活用工规模增速情况的相关性测算.. 5图表3:2008-2018年GDP季度增速与前程无忧收入增速的相关性情况 (5) 图表4: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细分行业主要服务供应商,目前外资比例较高 (6) 图表5:细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国内政策出台时间和具体内容 (7) 图表6:17年国内人服行业的规模及机构数情况 (8) 图表7:《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 (8) 图表8: 16年全球人力资源行业规模及细分(十亿欧) (9) 图表9:美国占据全球灵活用工市场的首位(35%) (9) 图表10:各国机构组织的灵活用工的普及率情况 (9) 图表11:各国人才访寻(猎头)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9) 图表12:2016年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市场格局 (10)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陕西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在我省经济发展即将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跨国、外省企业不断进军我省市场、我省政府企业及央企加速改制重组、本土及民营企业加速发展等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在政府政策引领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步入新台阶,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深刻理解目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与增速、细分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及我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等,特发起此次调研。2017年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高端人才访寻、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综合咨询、人力资源软件系统、在线招聘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且有望在未来三年继续高速增长。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省初步打破计划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萌芽出现,并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分配向市场配置改革进度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逐渐形成并日益壮大,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人事档案管理逐渐覆盖人才测评、在线招聘、中高端人才访寻、人力资源咨询等更加专业的领域。外资企业陆续进入我省。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为我省带来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推动了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外资企业在我省的布局,我省本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随之发展,逐渐扩大服务覆盖区域,并涌现一大批规模化发展的国有 / 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世纪外服、陕西易通、

西安佳城、山海源、曲江人才等。与此同时,随着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政策上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全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中国,角逐商机。外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进驻,使得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理念,进而提升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并推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步。 过去 20多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直保持良性快速发展。不过长期以来,由于我省特殊的市场环境,作为一个能源、军工企业大省,央企入驻,省属国企组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不占有人员编制等,所有企业、政府单位均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让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契机,伴随的也是关系的恶性无序竞争,形成了普遍小规模化、碎片化的分散式发展格局。然而,近几年随着能源行业经济萎缩影响,以及新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出台,大大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传统模式的发展,加之近几年外资、合资企业的入驻,企业管理理念需求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东西部劳动力与人才的“迁徙”,劳动力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化,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都带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带来巨大挑战和商机。在行业深入整合的进程中,伴随跨界与行业整合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等技术在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多元化与开放已经成为常态,或向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或聚焦在人力资源更加细分的市场,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闫德坤 (2017年10月) 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迎来史上最佳发展机遇,正处于一个强劲发展的时期。 2014年底,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计划到2020年,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培育行程2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这是国家首次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1、截止2016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到11850亿元,突破万亿大关! 2、2017《财富》世界500强有北京外企德科、任仕达、万宝盛华,其中德科2016财年的营业收入是251亿美元。 3、在44家挂牌新三板的人力资源企业中,2016财年中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最高的是和君商学(主营业务是管理培训),分别达到7,908.36万元和2,651.78万元。营业收入最高的是福建海峡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首家挂牌新三板的国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其2016年中实现了12.83亿元的营业收入。

(数据来源:HRoot)

4、从挂牌企业总公司所在地域分部可以清晰表现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区域是新三板上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最多的地区以广东为代表,以及北京等区域。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是新三板上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最多的地区,其中,总部位于北京、上海的分别有10家。 (图片来源:HRoot) 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国际商用机器(IBM)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德科(Adecco)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安德普翰(ADP)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致发展历程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致发展历程3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人力资源服务”还是一个令人感到陌生的概念,30年后的今天,人力资源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国有近3万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服务的企业客户600余万家。仅以“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为例,拥有从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的会员单位130余家,服务员工人数122万人,客户8万余家,这还只是全部从业企业的一小部分。今天,有三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强,与能源、通讯、金融、地产等传统大型企业同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荣誉属于每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总体上来说,如果以10年为一个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是萌芽起步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序幕。1979年,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前身,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国内服务部成立,同年11月,向日本外商驻京代表机构派出第一名中方雇员。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开始变革,逐步打破国有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限制,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等等。80年代后期,外商驻华代表处纷纷变成独立法人公司,即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有了独立的用人权。在“三资企业”的带动下,人力资源服务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从业机构进一步增多。但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大部分从业机构具有较多行政色彩,市场化水平还不高。1989年,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成立,是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最大、

某县人力资源服务业调研报告

**县人力资源服务业调研报告 一、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服务供求不平衡。 (二)各种业态的发展情况。 我县人力资源服务业中招聘、职业介绍、管理咨询等业务发展成为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营业务,而猎头服务、人才测评、外包服务、软件服务等发展较慢。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发展特点。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力资源服务向个性定制发展。随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变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由大众化向个性化需求过渡,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接受批量式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及时向服务个性化的方向转变,尽可能创造差异化服务,满足来源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二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IT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移动终端、互联网服务、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相结合,通过打造网络人力资源平台,有效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实现业务增量。 2、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特色的增长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宏现上以发展适

合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把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人力与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人力和技术替代物质生产要素,更好地节约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微观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源短缺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技术效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情况。 我县共有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国有企业1家,民营企业5家,业务类型主要有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人力资源培训等,经营收入10—20万元不等,从业人员共30余人。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建立产业园区。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同行们一个快速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化进程的全速推进、我国人口的增长与劳动力大流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踏步地发展起来了。要想尽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成型和快速健康发展,业内要更多地相互学习、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围绕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管理和 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重要门类和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是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 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要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尽早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关联度强的特点,不但能提高服务相关产业的水平和效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内容,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引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从而培育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人才配置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活跃的资源。各产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完善与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领和主导我省未来产业格局,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而且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市场在优化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局势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了与就业联动的发展效应。从我省情况看,xx年全省举办大型和日常型招聘会8937场次,为3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为816万流动人员提供求职服务,帮助222万人次实现就业,为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唯有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省就业大局的稳定。 近年来,特别是 __举办中国(xx)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出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意见以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江浙沿海发达省市比,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发展水平偏低。一是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截至xx年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元,我省仅为190亿元,约占全国的1.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二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xx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20818.5亿元,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仅占全省GDP的0.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比浙江省宁波市低1.69个百分点。无论产业

2017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0月

目录 一、人力资源服务:百年沧桑,激荡前行 (7) 1、社会分工精细领域,朝气蓬勃新兴产业 (7) 2、全球发展由混乱走向规范,行业在涅槃中新生 (7) 3、覆盖职业生命周期,业态已完成全流程精细化分工 (11) (1)招聘服务:面向企业长期雇员需求 (12) ①中高端访寻:高精尖人才是最稀缺资源 (13) ②招聘流程外包(RPO):内部管理职能的外部化,覆盖中低端职位需求 (15) ③在线招聘平台:招聘流程线上化,应用大数据弱化信息不对称 (15) (2)灵活用工:满足临时用工需求,实现灵活性与保障性平衡 (16) (3)人事代理:企业在职员工管理的外部化 (19) (4)衍生业态:主体业态的重要完善、补充 (20) ①人力资源综合咨询:传统业态的自然延伸 (20) ②人力资源服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工具的融合 (21) 4、全球发展格局:市场集中度低,行业稳中求进 (22) (1)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趋于成熟,灵活用工发挥重要作用 (22) (2)服务对象集中于人力密集型行业,出现专业化转移趋势 (24) (3)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集中度低,并购重组浪潮风起云涌 (24) (4)全球招聘难度飙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实现稳定增长 (27) 二、去旧革新蓄势待发,奋起直追更待何时 (28) 1、国内人力服务产品从无到有,由单一趋于丰富 (28) (1)萌芽期:打破人力资源计划分配,伴随改革浪潮初生萌芽 (28) (2)形成期:市场经济落地生根,服务需求持续增强 (29) (3)发展期:法律规章陆续出台,政策扶持促进行业优化 (29) 2、需求爆发+政策扶持,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步入高速发展期 (30) (1)社会环境:人口红利消失,“人选”规模壮大 (30) ①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问题凸显,行业面临重要发展契机 (30) ②人口结构变化、流速加快,“人选”群体持续壮大 (31)

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几点思考】

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服务 业发展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围绕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重要门类和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加快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要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尽早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关联度强的特点,不但能提高服务相关产业的水平和效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内容,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引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从而培育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人才配置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活跃的资源。各产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完善与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领和主导我省未来产业格局,破解传统产

业发展瓶颈,而且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市场在优化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局势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了与就业联动的发展效应。从我省情况看,20xx年全省举办大型和日常型招聘会8937场次,为3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为816万流动人员提供求职服务,帮助222万人次实现就业,为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唯有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省就业大局的稳定。 二、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举办中国(xx)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出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意见以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江浙沿海发达省市比,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发展水平偏低。一是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截至20xx 年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元,我省仅为190亿元,约占全国的1.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二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20xx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20818.5亿元,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仅占全省GDP的0.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比浙江省宁波市低1.69个百分点。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整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外企业对人才资源和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共同成为推动中国人才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形成和发展、助力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力量。 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之下,从形成到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总结中,每一组数字、每一条信息、每一种声音、每一个变化,都代表着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轨迹,也将是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踏入新时期的基石。 1、人才服务机构变化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作为中国第一家人才服务企业,FESCO向外商派出了第一名中方雇员,当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能提供此项服务的企业仅此一家。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368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北京地区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达到360个,人才服务企业性质的机构数量已占总机构数的51%。 2、人才服务内容扩展 1979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雏形的FESCO,承担“为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公司寻找中国雇员”的工作,30年后,FESCO的社会职能从“管理”发展为“服务”,已经能够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快捷的全程化一站式服务。截至2008年底,包括FESCO在内的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666万家用人单

位提供覆盖人事行政、员工福利、人才招聘、员工关系、岗位外包、财务外包、咨询、培训、商务代理、外籍人员服务、海外劳务等多维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 1979年,FESCO成立之初,公司工作人员不到10位,当时国内没有人力资源专业,所有人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FESCO外派到外资企业的员工人数不到100人,10年后发展到2000余人;1999年,FESCO成立20年的时候,外派员工上升到2.6万人;30年后的今天,FESCO在全国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全体员工中,拥有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公司员工比例的80%以上,向8000余家中外企业派出了近40万名中国雇员。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正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步步迈进。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2004年,全国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诞生,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学生成为业内企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广揽人才方式的变化 30年前,FESCO成立之初,就打破了当时定向分配的用人传统,开始尝试多种方式网罗人才。但当时的招聘方式十分初级,多靠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人推荐,人才难觅之时,甚至曾经搬了一张桌子,在西城大木仓胡同口,小贩叫卖式地做“喊人”宣传。30年后,FESCO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拥有可以实现直接针对企业客户和员工的信息速递、个人信息查询、在线招聘、问题答疑、增值服务等功能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继2007年推出首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09年再度合作编写《200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于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白皮书》竭力向本行业及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展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全貌,书中关于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权威分析,尤其令人注目。 《白皮书》专辟一章,从各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权威分析,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大学生就业七大趋势 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将掀起中国职业培训新热潮 《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除了区域人才一体化、订单培养、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等已为大家熟悉的趋势外,《白皮书》还指出,企业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是一种趋势,而大学生也应加强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 (一)区域人才一体化趋势明显 区域经济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的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更广,异地求职、全国网络招聘、跨区域就业、跨区域流动成为大学生就业趋势。 (二)订单培养,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 不少企业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和学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了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将改变企业“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引才模式。 (三)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成主流 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机率大大降低。一方面,企业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有机会,赶快转职。 (四)人才派遣进入大学生就业方式 人才派遣具有帮助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范用工行为、规避用人风险等多方面好处,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找工作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起来。作为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的人

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介绍

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介绍 一、基本情况 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是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航空港区共建的类重点项目,是继上海、重庆后国内第三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对于完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总体发展的战略布局,特别是立足河南、带动中部乃至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华夏大道与通航路交叉口东北角,核定建设用地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主楼层、东西配楼层、地下层,总投资亿元(不含征地费)。主楼层及以上为人社部门政务办公区、层及以下为产业集聚区(楼为餐厅),东配楼楼为社保大厅、楼为人事考试测评基地、楼为共享培训中心,西配楼楼为公就人才办事大厅、楼为共享招聘大厅、楼为档案库和共享会议中心。 年月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人社部函〔〕号),批复同意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挂牌。年月日,产业园启用仪式在港区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梦飞、省人社厅厅长刘世伟、港区管委会副主任郑福林为产业园揭牌,标志着产业园启用运营。 根据产业园发展规划及招商引企实施方案,按照“产业链完整、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分批引进”和“经营规模大优先、诚信服务机构优先、企业总部迁入优先、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先”等有关要求,重点考量企业对产业园内涵式长远发展的贡献率和影响力,分两批对申请入园企业进行了综合考察评估,第一批引进北京外企、河南鹏劳、河南天基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家,第二批引进中智河南、正源咨询、智华测评、时代桥猎头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家。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高地雏形已现,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服务领域的创新点、增长极正在形成。 二、功能布局 产业园功能布局是“一核心、三平台、五基地”:“一个产业集聚核心区”,即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集聚发展核心区,集聚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重行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性,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打造中部地区发挥集聚、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和人才支撑高地。“三个公共服务平台”:一是综合性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平台,二是多功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共享服务平台。“五个人才开发基地”,即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基地)、全省高技能人才服务基地、全省人才测评示范基地、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服务基地、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基地。 三、发展目标 产业园战略定位是“立足郑州、服务中原、连通全国、放眼国际”,功能定位是“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发展目标是打造人社事业发展的创新点和增长极,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搭建引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载体,打造中部地区人才开发高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支撑河南从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 根据发展规划,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动态,用新理念、新载体、新模式推动产业园创新发展。一是在产业园内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圈,选商引企注重行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性,关注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丰富产业园区的业态结构,形成以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和优质产业集群,打造中原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共建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金,形成产业发展资本池,为入园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解决方案。三是联合组建中国中原人才经济研究院,为产业园发展、人力资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突围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突围战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突围战略的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历程 (10) 一、人力资源服务起步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1年) (10)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成形阶段(1992年至2000年) (10) 三、人力资源服务业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6年) (11) 四、人力资源服务业统筹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11) 第二节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11) 一、境内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11) 二、境内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12) 三、境内产业政策 (14) 四、境外产业政策及管理体制 (17) 五、行业经营模式 (18) 六、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9) 七、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19)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整体市场规模 (20) 二、国内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1) 三、境外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2) 四、行业内主要企业简要情况 (22)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4) 第四节企业案例分析:科锐国际 (25) 一、科锐国际的主要竞争优势 (25) (一)持续创新的领先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 (25) (二)优秀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稳定的人才队伍优势 (25) (三)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强大的服务网络优势 (25) (四)基于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和细分行业优势而积累的品牌优势 (26) (五)稳步增长的优质客户资源和强大的候选人数据库资源优势 (26) 二、科锐国际竞争劣势 (27) (一)国际化竞争劣势 (27) (二)融资渠道单一 (27) 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27)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前景 (27) (一)政策扶持有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27) (二)产业升级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 (28)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员流动加大,人力资源需求持续扩大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