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弟子规教案

第五课弟子规教案
第五课弟子规教案

第五课或饮食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流利地诵读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学生简单理解长幼有序、尊敬长者的道理和一些典型的做法。

3、背诵课后古诗,简单了解诗人李白。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张释之敬老》

1、学生打开书听老师读《张释之敬老》,注意要求老师读到哪学生用手指到哪。

2、这个故事讲了张释之尊敬老人的事情,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人和长辈呢?(找2—3人简单说说)

3、那么我们现在看看《弟子规》中是怎样说的。

二、诵读“或饮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1、跟老师读。

特殊讲解:“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长辈叫人,晚辈立即代为去叫;假如被叫的人不到,晚辈应立即到长辈面前询问

有何事情。“长无言,退恭立”意思是长辈不说话了,晚辈应恭恭敬敬在一旁站立。“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意思是对待叔伯父辈,要像服侍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2、齐读。

3、分男女生读。

4、分小组读。

5、选出优秀代表读或背。

三、今天讲的“或饮食”,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四、猜字游戏(认识甲骨文)

先看图,这是什么意思?老人拄着拐杖,身子弯曲,根据图出示甲骨文的写法,再演化成小篆,最后出示隶书,是“长”字。

五、简单介绍李白: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称其为诗仙。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秋浦歌》、《赠汪伦》等等。

六、读背古诗(作为机动,有时间就带学生读一读,若没时间就让学生自己回家读读,也可利用早读时间带学生多读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七、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读课文 【出则悌】 什么叫“出则悌”?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悌道恭兄悌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悌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悌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悌悌相处。“悌道恭”,悌悌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悌悌,做悌悌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悌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悌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悌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

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 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悌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 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悌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悌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悌睦,孝在中”。如果兄悌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 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悌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 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

解读弟子规之泛爱众教学导案

解读弟子规之泛爱众教案

————————————————————————————————作者:————————————————————————————————日期:

《泛爱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泛爱众》的含义,并能够联系学习生活,灵活运用所用知识。 2、教学方法:故事教学,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主动关爱他人的习惯,注重才学品德的培养,并能尽自己做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篇章意思,同时把文义逐渐融入脑海中,与日常生活对比; 【教学难点】:让学生讲出自己身边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 集体背诵《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部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序里,则学文。 请同学回答,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部分? 回答:孝:孝敬父母 悌:兄弟朋友之前互相关爱 谨:为人处世应该注意的地方 信:做事要讲诚信,有信用 我们已经学了孝、悌、谨、信这四个部分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一个内容——泛爱众。

二、解读《泛爱众》 (一)带领学生诵读新课内容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二)逐句分析 1、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只要是人,都需要去关心和爱护,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 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等于在帮助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帮助别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也会第一时间帮助你。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感到特别温暖,我们的家庭也会更加幸福,我们的班级也会更加团结,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这时候有同学们提出了疑问: ◆1、同学们都不关心我,我为什么要关心他们?! ◆2、我看到公交车上的工人,衣服特别脏,我只能离他们远远的! 实在没办法关爱他们!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怎么解答这些疑问呢?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 一、辩证地认识《弟子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如果没有规矩,早就陷入了崩溃。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传承数千年,即使外族来袭也依然无法改变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我想,这主要在于社会对规矩是需要的,这种规矩不是说禁锢人们的思想,而是要人们学会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有了这些守则规范,我们才能够经由对这些守则规范的遵守而变成谦谦君子。因此,我们今天学习《弟子规》时,就要辩证地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成就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生的,其实就是从小养成的好规矩,好习惯。难怪名人说?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二、【出则弟】解读 【解读】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弟通悌:从心,弟声。《说文》:?悌,善兄弟也。?本义:敬爱兄长,泛指敬重长上。 《三字经》里提到?首孝弟,次见闻?,这里可以看到,即使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孝悌仍然比读书重要。古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今人还比不上古人吗?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教导人如何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教导人有节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只要你走出自己的房间,就要与人交往,首先就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交往;离开自己的家庭,就要与族里的其他长辈交际。交往要注意什么呢?《弟子规》为我们提供可操作的礼仪、规矩。 弟道第一条,注意与兄弟交往礼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丁守莲)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 丁守莲 活动设计背景 《弟子规》是清代学士根据张示孔子言行的《论语》,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所提炼的做人道理,适用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古老的文化中蕴含着的是一脉相承的渊源文化和行为准则。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行为更加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逐渐加强,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自己处在特定的环境,小朋友该如何去处理,弟子规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行为参考,帮助孩子们愉快、大方,有礼貌的与人交往。作为简练、深刻的古文,《弟子规》能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们灵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与生活情景结合,将尊敬长辈、关爱伙伴的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乐于积极参加国学诵读活动和歌曲表演唱活动,帮助儿童积累文学底蕴,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及灵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学会做一个长辈们喜欢、朋友们信赖、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小红花、字卡、古筝音乐、曲谱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

1、播放课件故事《孔融让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含义:之前我们学习了《弟子规》里小朋友爱父母的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弟子规》里有关于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们友好互相关爱的故事。 2、再次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孔融是怎样吃梨的,我们可以向孔融学习什么?(关心友爱,把好吃的留给别人,谦虚有礼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尊长,勿见能。” 二、诵读导入,培养儿童情绪 带领同学们模仿古人(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复习诵读,引出课题。 三、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韵文,读准字音。 2、借助图文,译文初步理解课文。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四、诵读古文。 1、借助拼音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读文,课件出示韵文。 4、指名读。 5、男女对读。 6、同桌对读。 五、理解古文含义 1、自己试着看译文,理解意思。 2、教师指导理解句意。 逐句讲解,梳理含义,着重讲解个别补偿用字的含义:“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说不论是吃饭、喝水,还是就座、行走,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 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 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 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 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 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 “道” 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 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 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 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 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 每天总是会 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 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 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 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 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 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 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 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 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 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 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 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 家里能和睦共处, 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 互相的帮助, 互相的关怀。 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 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 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 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 大。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 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学国学了,学习国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礼貌、更受欢迎的好孩子。 2、小朋友们请看这幅画,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孔子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之一。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老师的故事吧。 二、了解孔子、学拜师礼 1、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72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易》、《书》、《诗》、《礼》等为教材,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遵守礼仪都是经由孔子才得以保留或是由孔子创制的。 小朋友们来学习孔子留下来的文化,也可以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就是孔子老师的学生。作为弟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嗯,要尊敬老师)首先,弟子应该向老师行礼。 (1)、老师给孩子示范如何给孔子行揖礼。首先整理衣服和仪容,双脚并拢。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付托右掌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双手合抱,拱手为礼,举到额头处,鞠躬90度,以示恭敬,行三揖礼。 (2)老师带孩子向孔子行揖礼(三拜) 端身正立,整肃衣冠,让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行敬师礼。拜,兴;再拜,兴;三拜,兴。 (3)孩子们向老师行揖礼(一拜) (4)老师请孩子们思考问为什么要行礼。 因为当我们庄重地整理好衣装仪容,缓缓的举起手,我们将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并恭恭敬敬,心怀感激的向老师致敬;俯下身时要把内心的傲慢、懈怠和嘈杂让大地带走;起身,我们做好了准备来上课,盛装智慧。 三. 《弟子规》题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教案出则悌

弟子规教案11 进度: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 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教学内容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等长辈坐下 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 要起立致敬。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公交车或火车 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 (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 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 视听。」另外在长辈身旁时也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到长辈的谈话。 引申: 我们在公交车、捷运、火车上或公共场所时,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讲 手机很大声,完全不理会旁人,这样会干扰到四周的人,所以在外面我们要记 得轻声细语。 (三)复习 1.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父母就寝前, 做子女的也要关怀问候,时时刻刻要想到父母生活起居是否安好,这是为人子 之道。出门前要禀告父母,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处,回家后要马上面见父母, 让父母亲安心。 实际演练 1.练习问早「妈妈(爸爸)早,昨天睡得好不好?」 2.练习问候「妈妈(爸爸)我回来了!」

二、故事时间 (一)弃老国的故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弃老国,凡是年纪大的老人就要被抛弃丢到山里。有位大臣非常孝顺把父亲藏在地下室,尽心供养。有一天来了一位天神,命令国王回答他问题,否则就要灭掉国家,国王访遍朝廷中所有的人,没有人知道。大臣偷偷问自己的父亲,父亲将问题一一解答。 1. 二条蛇,如何判别那一条是公的,那一条是母的?(把它们都放到细软的东西上,性情暴躁的是公蛇,柔顺的是母蛇。) 2. 国王的大象有多重?(把大象放到船上,记住船的水位,然后把石头搬到船上,等船沈到相同的位置,再将石头拿起来秤重。) 3. 木杖哪头是树根,哪头是树尾?(放到水里,根的那一头会向下,尾的那一头会向上。) 4.两匹白母马,体型颜色没有差别,如何分别谁是母,谁是子?(拿草去喂,母马一定会让草给孩子吃。) 天神非常高兴,答应保护国土,国王大喜问大臣是谁告诉你答案?大臣将实情告诉国王,并请求国王宣布不淮再抛弃老人,一旦发现有不孝顺的人,马上判罪。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大家来找碴 请其它教师协助演出短剧,让学生找找看短剧中有哪些不合乎弟子规的举动。 1.短剧演出 剧情: 妈妈在客厅中看书,杰伦和依林正在家中看电视,他们两人笑得很大声并且聊得很开心。忽然门开了,原来是爸爸回来了。 妈妈马上说:「杰伦、依林,爸爸回来了!你们没有叫爸爸?」 两人只回答:「喔,等一下我们快要看完了!」并不理会父母。 2.检讨错误 请学生说出剧中人物哪些举动做错了,不合乎弟子规,学生可能会回答剧中人没有做到: (1)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说的话两人没有马上回答去做) (2)尊长前声要低。(母亲在看书时,两人说话、笑闹得太大声)

弟子规泛爱众教案

《弟子规.泛爱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教学目的: 1、学习《弟子规》中第五篇《泛爱众》之开篇,熟读成诵,感受古文的魅力,积累经典美文。 2 、在轻松的环境中感悟爱,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3、培养朗诵能力,能有节奏地 朗诵诗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句。 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积累经典美文;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教具准备:歌曲:《爱在天地间》;视频:《感恩一切》等 活动过程: 一、爱的初体验。 1、欣赏歌曲——《爱在天地间》师:首先,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唱首熟悉的歌《爱在天地间》,好吗?(播放歌曲,全体合唱) 2、谈感受师:“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 ,这是一个怎样的爱故事呢?(2004 年非典时期,赞颂医护人员舍已为人的高尚情操。)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歌的主题吗?——爱(板书) 3、师小结师: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找找我们身边的爱吧! 二、古文学习,朗诵古文。 1、交流课前收集资料。师:刚才我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了爱,老师想从你们收集的资料中 找找爱,行吗?(学生交流资料) ( 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的爱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对父母的爱 (3)、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对母亲的爱 (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对父母的爱 (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人与人之间的爱(6)、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对民族的爱 (7)、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民族的爱 (8)、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对祖国的爱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爱 (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故乡的爱。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故乡的爱。 (1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春天的爱。 (13 )、孔隔让梨——兄弟之爱

《弟子规》教学“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教学出则悌教案 读课文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

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

弟子规 泛爱众

五年级上学期“学《弟子规》做文明人”内容 泛爱众篇 第一课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注释:覆:遮盖。 译文: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关怀爱护,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天地之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远。人们所重视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而不是他的相貌。 第二课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注释:望:名望,声望。訾:诋毁,指责。 译文: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声望自然会高。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并非说大话的人。自己有才能,不可自私自利;别人有才能,不可心生嫉妒,轻易诽谤。 第三课 勿陷害,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注释:骄:在别人面前骄傲自大。故:故旧,老朋友。 译文: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厌弃老朋友,不要一味喜爱新朋友。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用闲言碎语干扰他。 第四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注释:勉:尽力,努力。 译文:别人有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宣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努力。 第五课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注释:且:就,不久。作:产生。规:规劝。亏:欠缺、短少。 译文:宣扬别人的短处,是一种恶行。如果宣扬得过分,会惹出祸患。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损害。 第六课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注释:取与:取得与给予。分晓:清楚。已不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已:停止。译文: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给得要多,拿的要少。强加于人的事,先要问自己喜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第七课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注释:贵端:以端庄为贵。然:这样。 译文: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尽快忘记;对别人怨恨的时间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的时间越长越好。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品行端正很重要,若能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善了。用势力压服人,对方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对方才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chū zé tì 【出则悌】 在日常生活中友爱兄弟姐妹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说: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有孝道。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说: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说: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说: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理应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解说:称呼长辈时,不能够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说: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 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jū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解说: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 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 才上马或上车。 zhǎng zhě lì yòu wù zuò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解说: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能够坐下。 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dī dī bù wén què fēi yí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说: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 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jìn bì qū tuì bì chí wèn qǐ duì shì wù yí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出则悌 引子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在“入则孝”的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的学习。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出则悌”讲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和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而我们今天和长辈交往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我们来看《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是不是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当然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当哥哥姐姐的,年纪大,懂得道理多,应该在生活上多照顾弟妹,学习上多帮助弟妹。而且,在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和姐姐要谦让弟妹。那么,当弟弟妹妹的,要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不能因为自己小就任性不听话。 兄弟姐妹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在同一个家庭生活。所以,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一生里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亲人。我们从小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小时

弟子规之泛爱众

《弟子规之泛爱众》教案 1.3 黎娟 学情分析:古文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些深奥和陌生,《弟子规》里面也不乏一些生僻的难字。但这并不是我们这节课要教学的重点。朗读依然是本课的主旋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使之朗朗上口,进而熟读成诵。并通过身边的真实故事,解读弟子规,源于生活,得到启发。 教学目标: 1. 带领学习《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熟读能诵. 2. 培养学生朗读古文的能力,能有节奏的朗诵古文.(可适当讲解一些古诗文吟诵知识) 3重温蒙学经典—《弟子规》,了解其中深意,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实例重新定义《弟子规》。从中看到国学经典之精华,让学生初步了解《弟子规》。 教学重难点: 1. 古文生僻字词,古今异义,古文理解等.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与古文形成对比,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弟子规》之泛爱众篇的吟诵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弟子规介绍(或提问)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2.泛爱众介绍(提问)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 有爱心。这个“众”,我们讲的是众人。(除了人之外,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 3、原文内容及概括(分小组各自进行讨论,并推选代表进行概括,每组随机抽选两人提问,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事后进行。总体疏通,讲解,夹杂小故事和小视频、音乐、图片等)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第一部分:不分等级贵贱,人皆爱之,不以貌取人,重德重才。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丁守莲)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丁守莲活动设计背景 《弟子规》是清代学士根据张示孔子言行的《论语》,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所提炼的做人道理,适用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古老的文化中蕴含着的是一脉相承的渊源文化和行为准则。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行为更加广博,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逐渐加强,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自己处在特定的环境,小朋友该如何去处理,弟子规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行为参考,帮助孩子们欢愉、大方,有礼貌的与人交往。作为精炼、深刻的古文,《弟子规》能帮助孩子们积累丰盛的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们灵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与生活情景结合,将尊敬长辈、关爱伙伴的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乐于积极参加国学诵读活动和歌曲表演唱活动,帮助儿童积累文学底蕴,培养儿童优良的品德及灵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学会做一个长辈们喜欢、朋友们信赖、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xx、字卡、古筝音乐、曲谱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

1、播放课件故事《孔融让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含义:之前我们学习了《弟子规》里小朋友好父母的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弟子规》里有关于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们友情互相关爱的故事。 2、再次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孔融是怎样吃梨的,我们可以向孔融学习什么?(关心友好,把好吃的留给别人,谦逊有礼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尊长,勿见能。” 二、诵读导入,培养儿童情绪 带领同学们模仿古人(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复习诵读,引出课题。 三、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韵文,读准字音。 2、借助图文,译文初步理解课文。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四、诵读xx。 1、借助拼音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读文,课件出示韵文。 4、指名读。 5、男女对读。 6、同桌对读。 五、理解xx含义 1、自己试着看译文,理解意思。 2、教师指导理解句意。

弟子规泛爱众教案

《弟子规.泛爱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教学目的: 1、学习《弟子规》中第五篇《泛爱众》之开篇,熟读成诵,感受古文的魅力,积累经 典美文。 2、在轻松的环境中感悟爱,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3、培养朗诵能力,能有节奏地朗诵诗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句。 教学重、难点: 熟读成诵,积累经典美文;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教具准备: 歌曲:《爱在天地间》;视频:《感恩一切》等 活动过程:一、爱的初体验。5 1、欣赏歌曲——《爱在天地间》3 师:首先,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唱首熟悉的歌《爱在天地间》,好吗?(播放歌曲,全体合唱)2、谈感受1 师:“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这是一个怎样的爱故事呢?(2004年非典时期,赞颂医 护人员舍已为人的高尚情操。)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歌的主题吗?——爱(板书) 3、师小结1 师: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找找我们身边的爱吧! 一、古文学习,朗诵古文。15 1、交流课前收集资料。3 师:刚才我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了爱,老师想从你们收集的资料中找找爱,行吗? (学生交流资料) 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的爱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对父母的爱 3、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对母亲的爱 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对父母的爱 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人与人之间的爱 6、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对民族的爱

7、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民族的爱 8、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对祖国的爱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爱 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故乡的爱。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故乡的爱。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春天的爱。 13、孔隔让梨——兄弟之爱 14、花木兰替父从军——对父母的爱 师结语:是呀,只要我们有一双爱的眼睛,爱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存在!因为“凡是人, 皆须爱!” 2、引出本课学习的诗句。 师:今天老师也有些资料想与大家交流!(板书)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3、自由朗读4 (1)、请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后,指名来试着读一读。(重点先把诗句读通读顺。师指导后全班读。) 3 师指出此诗句出自《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并板书,学生复习一下总叙)1 (2)、老师知道同学们有许多诵读诗句的方法,能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读一读吗?(指导有节奏读)5 小组读1 请同学读4 一字一拍读;两字一拍读;拍手节奏读;仿古人读等。 3、指名诵读。2 4、全班齐读。1 三、理解诗句,感受“恩与怨”15 1、学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3 小组内先说1 再全班交流。2 2、理解“恩与怨”5 师:你们有什么报怨的事情和大家说说吧?(请生交流)2同学之间的怨,父母老师之间的怨) 板书:怨忘 那“恩”呢?有没有什么感恩的故事要与大家分享。3 (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的互相照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读课文 【出则悌】 什么叫“出则悌” 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悌道恭兄悌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悌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悌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悌悌相处。“悌道恭”,悌悌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悌悌,做悌悌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悌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悌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悌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

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悌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悌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悌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悌睦,孝在中”。如果兄悌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悌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

弟子规教案全集

弟子规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能够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 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 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 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 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 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 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 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 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 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 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 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 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 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