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判断标准: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客户来审核了,检查以我们提供的PPAP,发现我们计算的CPK值小于PPK值,我跟他回复说CPK要求大于1.33,而PPK要求大于1.67,所以这样看应该是要求PPK大于CPK,但是他不认可,说是看到同一组数据计算出来的,说应该是CPK值大于PPK值。查了相关资料也说是PPK大于CPK.到底该是怎么样啊!

何谓工程能力?

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是否能够均一地生产优质产品,

这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产工程生产均一产品的能力叫做工程能力。

利用±3σ来作为表示这种能力的数值。

利用±3σ作为工程能力值的原因

如果某种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话,以平均数为中心,在±3σ范围

内包含有99.73%的产品,因此,将工程能力值设定为±3σ就几乎包括了所有产品。

工程能力指数存在一定的管理规格时,工程能力值与管理规格的比值叫做工程能力指数。

作为工程能力指数,我们学习了Cp和Cpk。

Cp和Cpk

Cp表现了短期内最佳的Process状态,因此称为“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Cpk另一个工程能力指数Cpk则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次抽取测定的data的样本时,中间值都有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程能力,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存在两边规格的时候

这是在假定给定data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的中间值相同的情况下计算的。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只有一边规格的时候

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

产品的质量规格在±6之间,最糟糕的情况下,不合格产品率的上限、下限也各自不超过3.4ppm。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值是Cp=2.0,Cpk=1.5。

最佳答案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

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

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

(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

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

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

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

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它等于过程均值与最近的规范界限之间的差除以过程总分布宽度的一半。即:

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修正)指数,定义为:或的最小值。即:

其实,公式中的K是定义分布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度,μ与M的偏离为ε=| M-μ| 3、公式中标准差的不同含义

①在Cp、Cpk中,计算的是稳定过程的能力,稳定过程中过程变差仅由普通原因引起,公式中的标准差可以通过控制图中的样本平均极差估计得出。

因此,Cp、Cpk一般与控制图一起使用,首先利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受控,如果过程不受控,要采取措施改善过程,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过程受控后,再计算Cp、Cpk。

②由于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可以用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过程性能指数的

计算使用该标准差。

4、几个指数的比较与说明

①无偏离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均匀性(稳定性),即“质量能力”,Cp越大,这质量特性的分布越“苗条”,质量能力越强;而有偏离的Cpk表示过程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情况,Cpk越大,二者的偏离越小,也即过程中心对公差中心越“瞄准”。使过程的“质量能力”与“管理能力”二者综合的结果。Cp与Cpk的着重点不同,需要同时加以考虑。

②Pp和Ppk的关系参照上面。

③关于Cpk与Ppk的关系,这里引用QS9000中PPAP手册中的一句话:“当可能得到历史的数据或有足够的初始数据来绘制控制图时(至少100个个体样本),可以在过程稳定时计算Cpk。对于输出满足规格要求且呈可预测图形的长期不稳定过程,应该使用Ppk。”

“所谓PPK,是进入大批量生产前,对小批生产的能力评价,一般要求≥1.67;而CPK,是进入大批量生产后,为保证批量生产下的产品的品质状况不至于下降,且为保证与小批生产具有同样的控制能力,所进行的生产能力的评价,一般要求≥1.33;一般来说,CPK需要借助PPK的控制界限来作控制。… …

PPK是短期过程能力,即初始过程能力,一般是在初期时确认过程是否稳定,如果大于1.67即可转入长期过程能力管理CPK,至于CMK的计算方法是与PPK一样的,前提是将模具与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即必须使用合格的模具,以排除设备以外因素的影响..

Ca,Cp,Cpk值计算,

悬赏分:15|解决时间:2009-10-17 13:45|提问者:ewqceone

求教:某工厂某工序处于统计稳定状态,现有产品中某尺寸,其规格为50±5mm,而制程实际状况为X(bar)= 50.12 ,R(bar)=5.08,小组样本数量为5, 请计算Ca,Cp,Cpk值。

最佳答案

Cp=(55-45)/(6*5.08/2.3259)=0.7631

Ca=[50.12-(55+45)/2]/[(55-45)/2]=0.024

Cpk=Cp*(1-Ca)=0.7631*(1-0.024)=0.7448

Ca:制程准确度。Cp:制程精密度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

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可依照上面的标准来对过程

cp cpk 全称

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9-9-16 12:46|提问者:sunswshine

英文全程及中文意思和计算方法

最佳答案

1、概述

——前些时间看到不少网友或论坛的朋友一直对Ca、Cp、Cpk、Pp、Ppk产生很多疑问,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了解和精确计算,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Ppk的数量来自长期(一般在3个月或者更长)收集的数据,它可能存在各种波动源,比如:机器老化、员工情绪波动、供应商改变等等。所以计算Pp和Ppk是有必要的。

2、释义

—— Ca偏移修正指数,通常简称“偏移系数”

—— Cp无偏移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 Cpk有偏移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 Pp无偏移的长期过程能力指数

—— Ppk有偏移的长期过程能力指数

3、Ca的计算

——Ca值是衡量过程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公差中心值)的一致性,如果Ca越大,标明过程平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值越大,过程能力越差;

——公式Ca=|xˉ-μ|/(T/2)(xˉ表示样本均值,μ规格中心值,T表示公差值)

——Ca也是常用的k,k=ε/(T/2)=2ε/T;ε=|M-xˉ|,M=(TU+TL)/2

4、Cp的计算,σ≈σ^ST=Rˉ/d2=Sˉ/ C4

——Cp值是衡量过程满足产品品质标准(规规公差)的程度,Cp值越大,表示过程变异越小,过程能力越差;

——公式Cp=T/6σ=(TU-TL)/6σ≈(TU-TL)/6s(TU公差上限,TL公差下限,σ群体标准差,s样本标准差);

——公式σ=Rˉ/d2≈s(Rˉ表示级差平均值,d2是系数,可以通过查表得知)

——群体标准差σ,样本标准差s的换算公式σ=S/ C4

d2系数表

样本数n

2

3

4

5

6

7

8

9

10

系数d2

1.13

1.69

2.06

2.33

2.53

2.7

2.85

2.97

3.02

C4系数样本数n 2 3

4

5

6

7

8

9

10

C4

0.798

0.886

0.921

0.940

0.952

0.959

0.965

0.969

0.973

5、Cpk的计算,σ≈σ^ST=Rˉ/d2=Sˉ/ C4

——Cpk值是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

——公式Cpk=(1-Ca)Cp=(1-k)Cp;

——当品质规格只有上限单侧公差时:Cpu=(TU-xˉ)/3σ

——当品质规格只有下限单侧公差时:Cpl=(xˉ-TL)/3σ

6、Pp的计算,σ≈σ^LT=S

——Pp计算方式和Cp计算方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σ计算公式不一样。

7、Ppk的计算, σ≈σ^LT=S

——Ppk计算方式和Cpk计算方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σ计算公式不一样。

8、偏移修正指数(偏移系数)评价表参考

序号

Ca

级别

判定

可采取的对策

1

Ca≤0.125

5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必要时,停止生产,直到找出原因或全检2

0.125

4

过程能力不足

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产品全检

3

0.25

过程能力尚可

注意5M1E的变化情况,产品要加严检查4 0.5

2

过程能力充分

理想状态,继续维持现状

5

Ca>1

1

过程能力过高

理想状态,可考虑抽检或免检

9、过程能力评价参考表

序号

Cp(Cpk)

级别

判定

可采取的对策

1

Cp<0.67

5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必要时,停止生产,直到找出原因或全检

2

0.67≤Cp<1.0

4

过程能力不足

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产品全检

3

1.0≤Cp<1.33

过程能力尚可

注意5M1E的变化情况,产品要加严检查4 1.33≤Cp<1.67

2

过程能力充分

理想状态,继续维持现状

5

1.67≤Cp

1

过程能力过高

理想状态,可考虑抽检或免检

10、Cp结合Cpk对应的σ水平序号

Cp

Cpk

对应σ水平

1

Cp<0.67

Cpk<0.17

一西格码水平(无意义)

2

Cp≥0.67

Cpk≥0.17

二西格码水平

3

Cp≥1.0

Cpk≥0.5

三西格码水平

4

Cp≥1.33

Cpk≥0.883

四西格码水平

5

Cp≥1.67

Cpk≥1.17

五西格码水平

6

Cp≥2.0

Cpk≥1.5

六西格码水平

Cp≥2.33

Cpk≥1.83

七西格码水平

11、过程相对稳定系数

——通常σ^LT >σ^ST,因此过程的质量改进就是逐渐减少σ^LT,使其不断向σ^ST 靠近。

——过程稳定系数:dσ=σ^LT -σ^ST

——过程相对稳定系数:drσ=dσ/σ^LT=(σ^LT -σ^ST)/σ^LT

——由于没有公式编辑软件,所以σ和S另外的计算公式不在此一一列出

12、过程相对稳定系数的drσ范围序号

drσ

评价

1

drσ<10%

接近稳定

2

10%≤drσ<20%

不太稳定

3

20%≤drσ<50%

不稳定

4

50%≥50%

很不稳定

9

品質管理手法:6西格碼CA/CP/CPK的計算# S) c/ H* S5 N* Q9 i$ J' B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叁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X1 J. |; [. u2 V" s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Ca=(X'-U)/(T/2)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e: g. ?) s4 n& x" v# N

9. 依据公式:Cp =T/6Sigma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依据公式:Cpk=Cp*(1-绝对值Ca)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z g! W1 z% p

11.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9 x9 ]: ~; F0 C8 |3 D3 W7 u/ O% ^

A++级C 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i" V/ a) R& ~5 f* h$ o @1 }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 M: [! d5 {$ [: z% ?

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v, `4 w u# j, [5 W `" r: G0 y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9 P+ [* t. j* Y/ E' f( U3 N; q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现在很多的客户要求了解你生産设备的能力,都要求看你的Cpk值。什麽是Cpk值?我这传载一些介绍给大家,要详细的了解,还是要看SPC。

: x& E$ B" K! ~/ r' e

SPC相关术语解释& D# q- x# b0 J! y% ]

- Q4 b' n! U' M. P) M) ~

---Cpk or Ppk

客户向你索要你所提供産品或过程的能力报告。您知道要计算Cpk必须要有産品规格、平均值和Sigma,当您收集资讯时,有人可能会问:他们要哪一个Sigma?" M7 M4 O0 b! i% z) O3 O

要使用估计的Sigma还是计算的Sigma?哪一个更准确?很自然,大多数人都想让所使用的Sigma使Cpk值看起来更好一点,但是这样的Sigma可能并不反映客户所要了解的生産过程。# H. L$ a5 t7 g1 s/ f7 n' U

爲了防止Cpk计算的混淆,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数Ppk──工序性能指数。Ppk使用从单值中计算出来的Sigma。

应该如何使用它们呢?+ R0 V' x( n( M- L9 `& l

$ k" X0 M* }3 q! M) G

利用估计的Sigma计算出来的能力相关值(Cp、Cpk、Cr)被用於测度一个系统适合客户需要的潜在能力。一般用它分析一个系统的自然倾向。# b5 |" V$ _: U7 P @

: ~2 t: }0 o3 h

实际的或计算出来的Sigma以及相关指数(Pp、Ppk、Pr)被用於测度一个系统适合客户需要的执行情况或性能。一般用它分析过程的实际性能。

---对称度与峰度:

对称度(Skewness,也称爲“歪斜度”):度量分布离开正态分布的程度。若分布不对称,就称爲歪斜。如果分布的某一边比另一边多(“尾巴”),就都是有“歪斜”。如果“尾巴”偏向於较大值,就称分布爲正歪斜或向右歪斜;如果“尾巴”偏向於较小值,就称分布爲负歪斜或向左歪斜。

* d( n& ^. o' [ Y

峰度(Kurtosis)度量分布的尖锐程度。值爲0表示爲正态分布。若爲正值则说明更多的数值集中在均值附近;若爲负值说明曲线有一个比正态分布更尖的顶。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简单介绍- g9 G; s& f+ s; {" f' I0 h& E5 q- l

$ {1 u4 X) S; b- l$

引言:在工厂的日常生産中,我们经常要对各种各样的测量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到某些结论或采取行动。爲了保证得到的结论或采取的行动是正确的,除了保证正确的分析方法外,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测量资料的质量上。, [, [3 X3 F) @' K: P" |

测量资料的质量

测量系统指由操作、程式、量具、设备、软体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産生“正确”的测量结果,然而,几乎不存在具有这样理想的统计特性的测量系统。测量资料品质与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某一测量系统得到的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特性有关,表徵资料品质最通用的统计特性是偏倚和方差。所谓偏倚的特性,是指数据相对标准值的位置,而所谓方差的特性,是指数据的分布。

低质量数据最普通的原因之一是资料变差太大,一组测量的变差大多是由於测量系统和它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造成的。一个具有大量变差的测量系统,用来分析一个制造过程可能是不恰当的,因爲测量系统的变差可能会掩盖制造过程中的变差。

! _9 X) h5 A! T: P1 q9 E

我们应该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监视和控制,如果测量资料的质量是不可接受的,则必须改进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4 g2 z! Y7 E# u# c

爲了获得高质量的测量资料,测量系统必须具有下述特性:

+ }& l) w! Y* i0 j' E; J9 N

1) 测量系统必须处於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由於普通原因而非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爲统计稳定性;+ s: H! T1 u7 A8 H! Q3 f* P

2) 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 |, L# H' q" Z3 }

3) 测量系统的变异应小於公差带;

4) 测量精度应高於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0 b9 ]. K% @( @/ r3 d( d. g9 G0 c

5) 若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专案的改变而变化,则测量系统最大的变差应小於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 S& A' X, t: _3 t

测量系统评价0 s4 e1 {& I& d# J

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首先,应看该测量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分辨力,即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解析度最多是总过程的6Sigma(标准偏差)的十分之一。$ r. f0 m9 |( s) m

测量系统误差可以分成五种类型: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线性。0 N5 v' r; a6 }% A; H$ ?5 h

2 A+ m2 O/ t' e

偏倚& p# f/ f9 L( U7 U; [+ ^

偏倚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偏倚=观察平均值-基准值. x8 v( o# Z) I6 i7 c& L

线性5 _2 c8 l, M8 a/ A

线性指测量仪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别;在测量仪器的工作范围内选取一些零件可确定线性。这些被选零件的偏倚由基准值与测量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

稳定性8 T8 p( [; `' J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通过使用控制图来确定统计稳定性,控制图可提供方法来分离影响所有测量结果的原因産生的变差和特殊条件産生的变差7 n9 z$ ^' @3 q9 j

8 i1 ?) {$ \& a# j" J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W/ R, }+ G: e. _/ w% W- @1 o. E

+ O% L& L9 {# b* y, d) K/ Z; n. W: M

重复性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意味着测量系统自身的变异是一致的。由於仪器自身以及零件在仪器中位置变化导致的测量变差是重复性误差的两个一般原因。

: {# m, c3 r# R9 m0 y7 ^5 z

再现性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的平均值变差。测量过程的再现性表明评价人的变异性是一致的,变异性代表每位评价人造成的递增偏倚。如果这种偏倚真正存在,每位评价人的所有平均值将会不同。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R&R)的可接受准则是:

低於10%的误差- 测量系统可接受;+ C# F* T; V; }: v

10%至30%的误差━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和维修的费用等可能是可接受的;

大於30%的误差━测量系统需要改进。

6西格玛

1西格玛=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C v* m9 |, k" D4 X/ U( o

2西格玛=308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3西格玛=668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3 y+ n6 U( T& d: ~) E

4西格玛=621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3 ^! A( U( v/ c$ Z' g# \) G: B

5西格玛=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2 ?7 f: {4 M( L1 r# D2 ^$ P0 i8 x

6西格玛=3.4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7西格玛=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2 X/ h3 c2 K! }, w. m

什么是6西格玛+ _0 D9 S1 B- P% Z* v

"σ"是希腊文的字母,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疪。

6西格玛(6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6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一) : }( f- N' W: _: @5 F# ]

在推动6西格玛时,企业要真正能够获得巨大成效,必须把6西格玛当成一种管理哲学。这个哲学里,有六个重要主旨,每项主旨背后都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来支持.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二) : V0 G3 m& @/ G( s! \& h8 W1 u; h

真诚关心顾客。ν# X* c5 ^) N. l9 G! ]

6西格玛把顾客放在第一位。例如在衡量部门或员工绩效时,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再针对这些需求来设定企业目标,衡量绩效。" [% ~* f9 ]; x8 |( P A8 H+ t* f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三) & ?; g4 t. % b3 i4 y" A% E

根据资料和事实管理。ν 4 t! t0 ~1 {0 C* , f+ ~

( W+ `( ~1 u+ L# @- L; q%

近年来,虽然知识管理渐渐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根据意见和假设来作决策。6西格玛的首要规则便是厘清,要评定绩效,究竟应该要做哪些衡量(measurement),然后再运用资料和分析,了解公司表现距离目标有多少差距。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四) * n% \* _" f. f, }

以流程为重。ν

无论是设计产品,或提升顾客满意,6西格玛都把流程当作是通往成功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提供顾客价值与竞争优势的方法。6 H4 @6 J- t- L, a9 H8 [" {( b( A

" f' r4 Q# u) @, z* ^* D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五)

ν主动管理。: E8 n& \- b- Z* B& z$ x* `+ N

企业必须时常主动去做那些一般公司常忽略的事情,例如设定远大的目标,并不断检讨;设定明确的优先事项;强调防范而不是救火;常质疑「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常说「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六)

协力合作无界限。ν

8 y2 c6 |- Y9 P) c( R1 l

改进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公司和供货商之间、公司和顾客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6西格玛强调无界限的合作,让员工了解自己应该如何配合组织大方向,并衡量企业的流程中,各部门活动之间,有什么关联性。,5 I0 a5 m% v i2 L4 x h8 q

6西格玛的主要原则(七) 3 |! h5 b) B0 C1 E) G7

追求完美,但同时容忍失败。ν9 k+ N7 T; y# c

7 E* I' [: A: B6 ]- w: l% O

在6西格玛企业中,员工不断追求一个能够提供较好服务,又降低成本的方法。企业持续追求更完美,但也能接受或处理偶发的挫败,从错误中学习。m; C6 {4 b8 b

8 n6 F) A1 s: Z/ ^' A

何谓6西格玛质量, U: m3 v4 A) E" P1 w( t

一个公司的产品质量是这家公司整个营运的结果,影响的因素很多,错综复杂。Motorola 公司用6西格玛质量标出其目标,使复杂的问题变的容易了解。在Motorola,6西格玛质量水准的意义如下:8 G) b2 m: L9 ^) T

8 D4 e/ R- D) [ b8 t3

1.ν 3.4PPM(不良率或缺点数为百万分之三点四)

2. 99.99966%产品为无缺点。

. B1 N) C9 |1 , W, F7 U$ b+ h7 ]

3. 提供一个与竞争者比较的基准,为TQM提供一个衡量的基准。

4. 可以了解距离无缺点有多远。4 ~3 Y1 v& m; g) l( c

* \6 j% x* U5 |& y6 x

6西格玛质量已经吸引很多公司,其理由如下:# Q& q6 P! M5 W' U! S' O

- e2 H& I; \3 h9 P

1. 6西格玛质量提供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产品或服务的基准。# g. J1 R8 K/ d

( N6 i) d$ W4 }' J9 }$ Q0 }, W

2. 利用6西格玛质量可以测度自己公司和竞争者之间的品质差距。

- H/ ~4 G5 M2 J" @1 ]2 q" H; n

3. 显示迈向无缺点的进展。

4. 为各部门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 _3 x z! n; \) E$ Y4 ^, H; P

% o0 z" Y( S! ], K* E" {

何谓6西格玛管理(一) ! k0 F6 ]" b, \& q) Q' G

ν是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 m: `" h4 u* A1 A2 w6 f9 U9 N; a! m

7 K4 Q2 n1 s+ [# G, {! h

经营业绩的改善包括:/ {4 Q# z7 ^8 o( |2 s)

? 市场占有率的增加7 L0 C% P) f ?2 B: q' R

? 顾客回头率的提高

? 成本降低& ^* u0 V/ h; L) j3 z. A

? 周期降低

? 缺陷率降低0 r* g+ p5 Q: J! f. a9 n

? 产品/服务开发加快

? 企业文化改变

$ |) k% ~- w7 N5 `3 q

何谓6西格玛管理(二)

是自上而下地由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并驱动的过程革新方法。由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革新的目标(这个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与远景密切相关)、资源和时间框架。4 b2 d" u$ C" Z b$ s5 |

? 这种革新方法由定义、度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的结构化的改进过程为

核心。DMAIC用于三种基本改进流程:, g9 i; v# K1 _$ ]

6西格玛产品/服务实现过程改进: t6 f2 l9 @5 }* H+ ~% @

6西格玛业务流程改进

6西格玛设计SSDP

在实施上由"勇士Champion"、"大黑带MBB"、"黑带BB""绿带GB"四级经过培训职责明确的人员作为组织保障。" o4 T m+ l/ ]! W

这种革新方法强调定量方法/工具的运用,强调对顾客需求/满意的详尽定义于量化表述,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相应的工具或方法辅助。; E/ [9 G* u) F

为什么要用6西格玛管理(一)

为了生存:% [, W6 z( P7 k: o# I x

"为什么要开展6西格玛管理?"摩托罗拉的回答是:为了生存。

从70年代到80年代,摩托罗拉在同日本的竞争中失掉了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市场,后来又失掉了BP机和半导体的市场。1985年,公司面临倒闭。

一个日本企业在70年代并购了摩托罗拉的电视机生产公司。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后,很快投入了生产,并且不良率只有摩托罗拉管理时的1/20。他们使用了同样的人员、技术和

设计。显然问题出在摩托罗拉的管理上。* P6 Q7 e- }2 M& i

% k8 C3 C7 E5 Z; \7 u; H, |( {

在市场竞争中,严酷的生存现实使摩托罗拉的高层接受了这样的结论:"我们的质量很臭"。在其CEO的领导下,摩托罗拉开始了6西格玛质量之路。今天,"摩托罗拉"成为世界著名品牌,1998年,摩托罗拉公司获得了美国鲍德理奇国家质量管理奖。他们成功的秘密就是6西格玛质量之路。是6西格玛管理使摩托罗拉从濒于倒闭发展到当今世界知名的质量与利润领先公司。

为什么要用6西格玛管理(二) 7 y. K- T& `3 }; t

使企业获得核心能力:

# r4 G& i0 V! M

。企业是否能够生存,是否成功取决于企业向市场/顾客提供的价值。按照经济学的理论:F: `3 P6 v* _& y+ u

。。。。Q 质量# b7 W# a6 F5 Y( V/ }' j: f% t* o

V 价值=--------

。。。。P 价格

。。6西格玛核心能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价值最大化,顾客满意/市场竞争力强。

/ h! J2 y6 F+ q9 N. v* Q

如何推动6西格玛: W% x4 F" p7 C p ^# i! Z

在企业追求6西格玛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一个五个阶段的改进步骤DMAIC(发音为Deh-maik):界定(define)、衡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与控制(control)。透过这些步骤,企业的投资报酬率自然会增加。* M1 ~, I( n$ Z( t

界定ν: C1 ^, O8 G+ n+ K9 f

界定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站在顾客的立场,找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项,也就是「品质关键要素」(Critical to Quality,CTQ)。厘清团队章程,以及核心事业流程。

衡量ν 1 W3 B, U) u# S" a2 [

找出关键评量,就是要为流程中的瑕疪,建立衡量基本步骤。人员必须接

受基础机率与统计学的训练,及统计分析软件与测量分析等课程。为了不造成员工沉重负担,不妨让具备六个标准差实际推行经验的人,带着新手一同接受训练,帮助新手克服困难。对于复杂的演算问题,可提供自动计算工具,减少复杂计算所需的时间。m! R* Q/ ]; L) H, y

分析ν

探究误差发生的根本原因。运用统计分析,检测影响结果的潜在变量,找出瑕疪发生的最重要根源。所运用的工具包含许多统计分析工具。0 W: d4 ~, _) \ @7 S" Z- h

改善ν

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然后拟定行动计划,确实执行。这个步骤需不断测试,看看改善方案是否真能发挥效用,减少错误。

控制ν* [4 Q7 z; L2 c2 D

确保所做的改善能够持续下去。衡量不能中断,才能避免错误再度发生。在过去许多流程改善方案里,往往忽略了控制的观念;而在六个标准差中,控制是它能长期改善品质与成本的关键。: A- l; @1 V6 q% {! {1 ]

如果成功推动,6西格玛所带来的,将是改变企业惯性,让员工能够不断问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让企业常处于向上爬升的斜率上。

6西格玛的推行人员

ν有人说:GE总裁韦尔奇先生是制造人才的专家。正是他在GE的6西格玛管理中培养了成千上万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人才。他们就是被称为勇士、大黑带、黑带和绿带的人。这些人员来自于企业的各个岗位,经过6西格玛的专门培训,为6西格玛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障。而专职从事6西格玛项目的大黑带和黑带,更成为企业的财富,很多黑带人员在结束了两年的6西格玛项目任期后,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4 i( M3 [, J% @& A% {* w7 }

' M# F9 D" I8 F0 R+ b8

勇士:企业高层管理者中负责6西格玛实施的管理者。负责部署西格玛的实施和全部支援工作。负责确定或选择6西格玛项目。跟踪或监督6西格玛的进展。% p6 [4 s! V {4 u N" c( s

# n# c/ P% _; f" u- I

大黑带:6西格玛实施技术总负责。协助勇士选择项目,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框架表,向黑带提供6西格玛高级技术工具的支援,负责动员、协调、和沟通。% E6 \# t' Y7 R2 p) X" c

黑带:来自企业的各个部门,经过6西格玛革新过程和工具的全面培训,熟悉6西格玛革新过程,负责指导或领导改进项目。对绿带提供培训和指导。专职从事黑带任期2年。1个黑带每年完成5-7个项目,成本节约约1百万。8 l; B$ i' ]8 y. Q2 `; ^8 o4 J9

绿带:经过培训,在自己的岗位上参与6西格玛项目的人员。+ K+ W$ n' t' E3 q

1 {! F7 \! A* Q8 }+

人员比例:每1000名员工

。。大黑带:1名& _. s ^. U# Y7 Q

。。黑带:10名

。。绿带:50-70名

- H3 I( q7 m; @! m) t

6西格玛支持技术

ν度量技术:

? DPMO的计算方法

? 过程能力分析技术(包括长/短期过程能力分析)- n! Q& z- M9 _

基本技术:ν# W( L+ i0 d2 t0 O! `! _

8 H0 T, N: O/ x' x d2 E* c- j

新、老七种工具7 l/ L9 \! ~ O, E7 f

高级技术:ν' o, x _# a2 j3 T. x6 R! [. }%

? SPC 度量、分析、改进和监控过程的波动' |' v& y) c+ d0 h

? DOE/田口方法优化设计技术,通过DOE,改进过程设计,使过程能力达到最优7 { m) p" d( T

? FMEA 风险分析技术,辅助确定改进项目,制定改进目标4 t: u9 }) ~9 n& |2 N4 |2 o9 \

? QFD 顾客需求分析技术,辅助将顾客需求正确地转换为内部工作要求

? 防错从根本上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5 v; p, M4 @3 L/ b

软技术:ν 1 f; K& w% m! |' n2 |* Z4 \

? 领导力

? 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 员工能力与授权' Z; a; M1 v& O4 M6 K

? 沟通与反馈, M" }! E9 D/ |

6西格玛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7 c7 C& r) s6 Z$ u! ~& A; W" ^6 m& Y

说起企业文化来,似乎让人们感到很抽象。但是,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在处理哪怕最简单细小的问题上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你就不难感觉到它的存在。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就是"我们这儿做事的方式"。当你试图去改进质量,特别是通过改进工作过程(包括加工、服务、行政和管理等)以获取最佳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时候,文化便显示出巨大的阻力。/ e3 B+ s* b7

2 r/ ?2 I- U# Z1 A2 r* h

因此,霍德盖茨先生指出:# e$ V' h5 A- i% b! A

(1)当战略与文化发生冲突时,文化恒胜;9 D6 Z; v( G5 q% E; v

(2)当企业文化与变革的精神不相容时,变革的努力将遭到失败。

霍德盖茨先生总结了美国鲍德理奇奖获奖企业的20条经验教训。分析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

教训,特别是处于顶层位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企业在实施质量战略时,比别的企业多走了一步。那就是,他们在致力于产品与服务质量改进的同时,肯花大力气去改造他们与6西格玛质量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使全体员工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和期望与6西格玛质量保持同步。从而创造出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保证了6西格玛质量战略的成功。

CPK计算公式

CPK 名词解释及方程式组成结构: CPK=CP *(1 - K ) U :设计目标数 设计上、下限: 设计上限: 平均数+ 3σ 设计下限:平均数- 3σ 控制上、下限:图纸的控制要求尺寸,如 100±0.25 ,则尺寸控制上限为100.25,控制下限为99.75。 X – (AVERAGF): 平均数(每组数据总和的平均值) CPK 方程式: * ( 1 - ) 控制上限 - 控制下限 设计上限 - 设计下限设计最大值+设计最小值 2 - 平均数 (控制上限 - 控制下限)/ 2 测量最大值+平均数 2 K : 方程式: μ – 平均数 (设计上限 - 设计下限)/2 控制上限 - 控制下限 设计上限 - 设计下限 CP : 方程式: (Xi-X -)2∑ N σ:西格玛 方程式: μ: 方程式:

R :客户所需求的σ倍数 N :数据组内的数据个数 ∑ :求合数 CPK 计算例题 某产品其中一项尺寸控制要求为100mm ±0.25mm ,取10pcs 产品进行测量,数据分别为: 该项尺寸控制上限为100.25mm ,控制下限为99.75。 X – =(100.21+100.25+100.20+100.19+100.18+100.17+100.16+100.18+100.19+100.23)/10 = 100.196 = = 0.02615339366 ≈ 0.026 σ = 10 (100.196-100.21)2+(100.196-100.25)2+(100.196-100.20)2+(100.196-100.19)2+(100.196-100.18)2+(100.196-100.17)2+(100.196-100.16)2+(100.196-100.18)2+(100.196-100.19)2+(100.196-100.23)2 10 0.00684 μ = (100-25+100.16)/ 2 = 100.205

Cp与Cpk的计算公式

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 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1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依据公式:Ca=(X…-U)/(T/2),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依据公式:Cp =T/6Sigma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依据公式:Cpk=Cp*(1-绝对值Ca),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级 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 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 (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 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 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 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 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它等于过程均值与最近的规范界限之间的差除以过程总分布宽度的一半。即: 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修正)指数,定义为:或的最小值。即: 其实,公式中的K是定义分布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度,μ与M的偏离为ε=| M-μ| 3、公式中标准差的不同含义 ①在Cp、Cpk中,计算的是稳定过程的能力,稳定过程中过程变差仅由普通原因引起,公式中的标准差可以通过控制图中的样本平均极差估计得出。

CPK计算

例如:某工厂某工序处于统计稳定状态,现有产品中某尺寸,其规格为50±5mm,而制程实际状况为X(bar)= 50.12 ,R(bar)=5.08,小组样本数量为5, 计算Ca,Cp,Cpk值。 Cp=(55-45)/(6*5.08/2.3259)=0.7631 Ca=[50.12-(55+45)/2]/[(55-45)/2]=0.024 Cpk=Cp*(1-Ca)=0.7631*(1-0.024)=0.7448 Ca:制程准确度。Cp:制程精密度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级2。0 >Cpk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级1。67 >Cpk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 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 C 级1。0 >Cpk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计算公式

摘要: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 过程能力概述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指数Cp的定义及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朮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 Cp = (USL-LSL)/6σ 而规格中心为M=(USL+LSL)/2,因此σ越小,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高,但这时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一般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但根据6Sigma过程能力要求Cp ≧2,即在短期内的过程能力指数Cp ≧2。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σ =,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 = (USL-LSL)/6σ = (6* =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定义及计算 上面我们讨论了Cp,即过程输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重合的情形,事实上目标值与平均值重合情形较为少见;因此,引进一个偏移度K的概述,即过程平均值μ与目标值M的偏离过程,如下图所示: K=|M-μ|/(T/2) = 2|M-μ|/T (其中T=USL-LSL) Cpk= (1-K)*Cp= (1-2|M-μ|/T)*T/6σ =T/6σ-|M-μ|/3σ 从公式可知: Cpk=Cp-|M-μ|/3σ,即Cp-Cpk=|M-μ|/3σ 尽量使Cp=Cpk,|M-μ|/3σ是我们的改善机会。 例: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在某段时间内测得平均值μ=,σ=,求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 =T/6σ- |M-μ|/3σ = (6*-||/ (3* =

CPK的详细计算方法

CPK的计算及分析方法 来源:太友科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574492.html,

1、CPK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制程能力强才可能生产出质量、可靠性高的产品。 制程能力指标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制程能力的研究在于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的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可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而规格依上下限有分成单边规格及双边规格。只有规格上限和规格中心或只有规格下限和规格中心的规格称为单边规格。有规格上下限与中心值,而上下限与中心值对称的规格称为双边规格。 2、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 = Min(CPKu,CPKl) 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规格上限。 LSL (Low specification limit): 规格下限。 ˉx = (x1+x2+...+xn) / n: 平均值。 T = USL - LSL : 规格公差。 U = (USL + LSL) / 2:规格中心。 CPKu = | USL-ˉx | / 3σ CPKl = | ˉx -LSL | / 3σ 3、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Cp. Ca:制程准确度。在衡量「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对于单边规格,因不存在规格中心,因此不存在Ca;对于双边规格, Ca=(ˉx-C)/(T/2)。 Cp: 制程精密度。在衡量「规格公差宽度」与「制程变异宽度」之比例。对

cpk计算公式

CPK=min{(UCL-Xbar)/3σ,(Xbar-LCL)/3σ} CPK = min(|USL-X|或(|X|-LSL|) 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U=(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依据公式:Ca=(X-U)/(T/2)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依据公式:Cp =T/6σ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依据公式:Cpk=Cp(1-|Ca|)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k=Cp(1-|Ca|) Cp=T/6 Ca=(X-U)/(T/2) T=USL-LSL U=(USL+LSL)/2 请问Ca=(X-U)/(T/2)中的X代表哪项数值?怎么计算X值? X指的是样品样品平均值,建议你不要用这组公式算Cpk,这是台企的一套东西,不是说有错误,就是不利于知识的理解, Cpk=min{Cpu, Cpl}, Cpu=USL-X/3s,Cpl=X-LSL/3s,也就是说过程的Cpk等于对上公差的Cp和对下公差的Cp中二者较小的,其中s是样本标准差

CPK(过程能力分析报告方法)

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实质上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来评定过程能力与指定需求的一致性。之所以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过程度量所能够提供的基线在数量上的受控性;其次,由于我们的度量计划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对过程度量基线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改动以反映过程能力的改进情况。根据过程能力的数量指标,我们可以相应地放宽或缩小基线的控制条件。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工序过程能力指该工序过程在5M1E正常的状态下,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实际加工能力。过程能力取决于机器设备、材料、工艺、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人的工作质量以及其他技术条件。过程能力指数用Cp 、Cpk表示。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当需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计量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时,直接按普通的计数数据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处理会有很大的风险。一般解决方案的原则有两大类:一类是设法将非正态数据转换成正态数据,然后就可按正态数据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另一类是根据以非参数统计方法为基础,推导出一套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遵循这两大类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成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在简要介绍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1:Box-Cox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2:Johnson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3:非参数计算法

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cpk计算公式及解释 判断标准: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客户来审核了,检查以我们提供的PPAP,发现我们计算的CPK值小于PPK值,我跟他回复说CPK要求大于1.33,而PPK要求大于1.67,所以这样看应该是要求PPK大于CPK,但是他不认可,说是看到同一组数据计算出来的,说应该是CPK值大于PPK值。查了相关资料也说是PPK大于CPK.到底该是怎么样啊! 何谓工程能力? 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是否能够均一地生产优质产品, 这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产工程生产均一产品的能力叫做工程能力。 利用±3σ来作为表示这种能力的数值。 利用±3σ作为工程能力值的原因 如果某种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话,以平均数为中心,在±3σ范围 内包含有99.73%的产品,因此,将工程能力值设定为±3σ就几乎包括了所有产品。 工程能力指数存在一定的管理规格时,工程能力值与管理规格的比值叫做工程能力指数。 作为工程能力指数,我们学习了Cp和Cpk。 Cp和Cpk

Cp表现了短期内最佳的Process状态,因此称为“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Cpk另一个工程能力指数Cpk则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次抽取测定的data的样本时,中间值都有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程能力,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存在两边规格的时候 这是在假定给定data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的中间值相同的情况下计算的。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只有一边规格的时候 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 产品的质量规格在±6之间,最糟糕的情况下,不合格产品率的上限、下限也各自不超过3.4ppm。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值是Cp=2.0,Cpk=1.5。 最佳答案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cpk计算公式Word版

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U=(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这里就要用到你的20了,规格中心值U=20; 依据公式:Ca=(X-U)/(T/2)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依据公式:Cp =T/6σ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依据公式:Cpk=Cp(1-|Ca|)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标准偏差的理论计算公式 设对真值为X的某量进行一组等精度测量, 其测得值为l1、l2、……l n。令测得值l与该量真值X之差为真差占σ, 则有 σ1= l i?X σ2= l2?X …… σn= l n?X 我们定义标准偏差(也称标准差)σ为 (1) 由于真值X都是不可知的, 因此真差σ占也就无法求得, 故式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用价值。 标准偏差σ的常用估计—贝塞尔公式 由于真值是不可知的,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常用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真值。理论上也证明, 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 算术平均值最接近真值, 当时, 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 于是我们用测得值l i与算术平均值之差——剩余误差(也叫残差)V i来代替真差σ, 即

如何计算设备的cpk

现在很多的客户要求了解你生产设备的能力,都要求看你的Cpk值。什么是Cpk值?要详细的了解,还是要看SPC。 SPC相关术语解释 -------Cpk or Ppk 客户向你索要你所提供产品或过程的能力报告。您知道要计算Cpk必须要有产品规格、平均值和Sigma,当您收集信息时,有人可能会问:他们要哪一个Sigma? 要使用估计的Sigma还是计算的Sigma?哪一个更准确?很自然,大多数人都想让所使用的Sigma使Cpk 值看起来更好一点,但是这样的Sigma可能并不反映客户所要了解的生产过程。 为了防止Cpk计算的混淆,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数Ppk——工序性能指数。Ppk使用从单值中计算出来的Sigma。 应该如何使用它们呢? 利用估计的Sigma计算出来的能力相关值(Cp、Cpk、Cr)被用于测度一个系统适合客户需要的潜在能力。一般用它分析一个系统的自然倾向。 实际的或计算出来的Sigma以及相关指数(Pp、Ppk、Pr)被用于测度一个系统适合客户需要的执行情况或性能。一般用它分析过程的实际性能。 ---------------对称度与峰度: 对称度(Skewness,也称为―歪斜度‖):度量分布离开正态分布的程度。若分布不对称,就称为歪斜。如果分布的某一边比另一边多(―尾巴‖),就都是有―歪斜‖。如果―尾巴‖偏向于较大值,就称分布为正歪斜或向右歪斜;如果―尾巴‖偏向于较小值,就称分布为负歪斜或向左歪斜。 峰度(Kurtosis)度量分布的尖锐程度。值为0表示为正态分布。若为正值则说明更多的数值集中在均值附近;若为负值说明曲线有一个比正态分布更尖的顶。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简单介绍 引言:在工厂的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要对各种各样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某些结论或采取行动。为了保证得到的结论或采取的行动是正确的,除了保证正确的分析方法外,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测量数据的质量上。 测量数据的质量 测量系统指由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然而,几乎不存在具有这样理想的统计特性的测量系统。测量数据质量与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某一测量系统得到的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特性有关,表征数据质量

CPK简介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Ppk、Cpk,还有Cmk三者的区别及计算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PPK是性能指数。CMK是设备能力指数。 CPK和PPK是根据安排好的间隔进行抽样的,每次抽样要连续抽取(其实要只要求算PPK 在最后的所有产品里随即抽样也是可以的,当然顾客死拧就别根他争这个了)。CPK与PPK 计算公式一样,只是sigma的计算不一样而已,这也就是他们的区别,CPK使用Rbar/d2计算组内变差,PPK用传统的那个公式计算总变差。 CMK是连续抽样的,既然没分组当然计算sigma时就不会用到CPK的公式了,是的也用哪个传统公式计算sigma。 总结:CPK与PPK区别在sigma的计算;CMK与PPK区别在于抽样方法。 CPK是间隔取样但PPK不一定要求间隔取样CPK是研究组内变差而PPK是研究组间变差CPK是能力指数而PPK是性能指数.

CPK值计算方式

在评估SMT设备或在选型的时候,常听到“印刷机、贴片机或再流焊设备的Cp和Cpk值是多少?Cp、Cpk是什么意思呢?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

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双侧公差范(T) 处置Cp>1.67 特级能力过高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能力充分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1.33≥Cp>1.0 二级能力尚可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1.0≥Cp>0.67 三级能力不足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Cp 四级能力严重不足T<46 (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 过程控制中的意义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过程能力CPK的计算方法

CPK的概念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定义:制程能力指数; Cpk的意义:制程水平的量化反映;(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制程的水平)制程能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便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 CPK的计算公式 Cpk=Cp(1-|Ca|)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p (Capability of Precision) :制程精密度; 注意: 计算Cpk时,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组数据,而且数据要具有一定代表性。 Cpk等级评定及处理原 则 等级Cpk值处理原则 A+≥1.67无缺点考虑降低成本 A1.33≤Cpk<1.67状态良好维持现状 B1.0≤Cpk<1.33改进为A级 C0.67≤Cpk<1.0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Cpk<0.67制程能力较差,考虑整改设计制程

与Cpk相关的几个重要 概念 单边规格:只有规格上限和规格中心或只有下限或规格中心的规格;如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或浮高不得超过0.5mm等;此时数据越接近上限或下限越好;双边规格:有上下限与中心值,而上下限与中心值对称的规格;此时数据越接近中心值越好;如D854前加工脚长规格2.8±0.2mm; 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即规格上限; LSL (Low Specification Limit): 即规格下限; C (Center Line):规格中心; X=(X1+X2+……+Xn)/n 平均值;(n为样本数) T=USL-LSL:即规格公差;δ(sigma)为数据的标准差 (Excel中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 )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a 在衡量“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 1.对于单边规格,不存在规格中心,因此也就不存在Ca; 2.对于双边规格:

Cp与Cpk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CP和CPK(工序能力指数) 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双侧公差范(T) 处置Cp>1.67 特级能力过高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能力充分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1.33≥Cp>1.0 二级能力尚可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1.0≥Cp>0.67 三级能力不足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Cp 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 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1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 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cpk计算公式与解释

客户来审核了,检查以我们提供的PPAP,发现我们计算的CPK值小于PPK值,我跟他回复说CPK要求大于1.33,而PPK要求大于1.67,所以这样看应该是要求PPK大于CPK,但是他不认可,说是看到同一组数据计算出来的,说应该是CPK值大于PPK值。查了相关资料也说是PPK大于CPK.到底该是怎么样啊! 何谓工程能力? 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是否能够均一地生产优质产品, 这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产工程生产均一产品的能力叫做工程能力。 利用±3σ来作为表示这种能力的数值。 利用±3σ作为工程能力值的原因 如果某种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话,以平均数为中心,在±3σ范围 内包含有99.73%的产品,因此,将工程能力值设定为±3σ就几乎包括了所有产品。 工程能力指数存在一定的管理规格时,工程能力值与管理规格的比值叫做工程能力指数。 作为工程能力指数,我们学习了Cp和Cpk。 Cp和Cpk Cp表现了短期内最佳的Process状态,因此称为“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Cpk另一个工程能力指数Cpk则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次抽取测定的data的样本时,中间值都有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程能力,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存在两边规格的时候 这是在假定给定data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的中间值相同的情况下计算的。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只有一边规格的时候 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 产品的质量规格在±6之间,最糟糕的情况下,不合格产品率的上限、下限也各自不超过3.4ppm。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值是Cp=2.0,Cpk=1.5。 最佳答案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