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用户不知道东西放在哪里,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把提供资源的网络比喻为“云”是很形象的。

云计算的典型应用是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运营商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软件和服务,用户无需购买软件,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租用或停用软件和服务。SaaS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便宜、易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客户节省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费用;

(2)运营商提供在线客服,客户节省了咨询费和培训费;

(3)运营商无需到客户现场部署系统,客户也无需自己维护系统,随时启用随时停用,对双方而言都简单易用。

(4)客户按“人月/人年”租用系统,比一次性购买软件占用资金更少(相当于分期付款),即使失败其代价也比较低。

移动互联网比“云计算”容易理解,通俗地讲就是用手机或Pad随时随地上网,不再依赖电脑。3G/ 4G 解决了移动上网的速度瓶颈问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用户量,极高的手机使用频率(机不离手),原先基于电脑的互联网应用不可阻挡地向移动互联网迁移。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例如微信,数据保存在云端,据统计中国用户使用手机的80%时间都在玩微信,没有微信的日子怎么过啊。

人类的天性是喜欢吃喝玩乐,不怎么喜欢工作,所以社交、娱乐、消费类的移动应用大规模普及,而企业级应用则缓慢地进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项目管理是最常见、最成熟的企业级应用之一,开发商要花费更多精力做好项目管理软件,才有可能让手机用户暂停娱乐转向项目工作,只有让用户感受到手机项目管理为其带来明显的好处,他们才会拥抱项目管理。

一方面,项目管理软件部署在云端,是薄利多销的模式(甚至免费),软件功能只有做到非常通用,才能吸引足够多的用户、才能生存发展。另一方面,手机屏幕很小,没有键盘和鼠标,绝不可以把电脑版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界面照搬到手机上,如果做不到易用,那么就没有生命力。所以开发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挑战是:通用且易用。

作者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研发十余年,提炼了相对通用的项目管理流程,见图1和表1。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三件事:

(1)需求管理:搞清楚做什么事情。

(2)任务管理:谁去做,什么时候完成。

(3)问题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质量合格。

只要专心把需求管理、任务管理、问题跟踪做好了,那么项目基本上是成功的。其它事情相对而言是次要的或者是辅助性的,可以少花点时间,这种项目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普通人都能学会。

图1 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经理从联系人列表中选择人员,添加为项目成员,分配角色权限。

项目经理创建会议,按时召开会议。每个与会人员填写会议记录。

项目经理(或需求分析员)创建需求,指定处理人。处理人完成之后,创建人审核需求。

需求管理流程:新建需求→ 处理需求→ 审核需求

需求状态6种:新的,不做处理,正在处理,已完成,审核通过,审核未通过

项目经理(或组长)创建任务,指定执行人。执行人完成之后,创建人审核任务。

任务管理流程:新建任务→ 执行任务→ 审核任务

任务状态5种: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审核通过,审核未通过

测试人员创建问题,指定处理人。处理人解决问题后,创建人审核问题。

问题跟踪流程:新建问题→处理问题→审核问题

问题状态6种:新的,不做处理,正在处理,解决待关闭,已关闭,重新打开

项目经理创建文档目录结构,文档撰写人上传文档(或更新版本),任何项目成员均可下载文档。

每个项目成员定期撰写工作汇报(例如周报、月报),任何项目成员均可浏览或评论工作汇报。

任何项目成员均可查看本项目需求、任务、问题、每个项目成员的统计报表。项目经理(或项目创建人)负责分析与改进工作。

云计算的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

班级:仪器11402 姓名:李学智学号:201406277 当前云计算的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 目前,云计算被认为是未来的IT发展趋势。云计算的应用形式各种各样,但是,有关于云计算的应用却并不是很容易被用户接受的,虽然很多企业组织正在积极的探寻关于云计算的发展战略,可预测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将其作为是未来云计算的突破口参考。 一、目前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在行业中已经取得共识。它的影响已经逐渐渗透到整个产业以及用户的应用中。云计算将赋予互联网更大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通过云计算,更多的应用能够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交付与运行。云计算将扩大IT软,硬件产品应用的外延,并且改变了软硬件产品的应用模式。IT产品的开发方向也会发生改变来适应上述云计算带来的变化。很多业界领先代表,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等业界领先代表都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品和方案。如:谷歌推出GDrive服务;AOL的Xdrive服务;亚马逊云计算;HDS,EMC,NetApp先后将云计算和云存储的落地作为今后整体渠道策略调整的关键点;EMC宣布发展目标直指虚拟化和私有云建设;NetApp致力于拓展系统集成商和云存储业务。除此之外,HDS、EMC、NetApp在云存储等方面也取得较好效果。 二、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它的出现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必将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重要影响,它在不断的适应着企业的需求。未来根据需求进行着不断增多,云计算将要如何发展?经过调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混合云的发展方向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采用了云服务,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多个云服务供应商,包括公共云与私有云,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组合被大家称之混合云,混合云的优势是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它既能提供私有云的安全性,也可以提供公有云的开放性。所以在未来混合云的发展是云服务的主流模式。 (二)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如是高科技的热门话题,大数据分析使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够很好结合。云计算是可以扩展,可以覆盖到大数据领域的,这些云服务能够为云计算提供平台,开源的云平台为大数据提供更好的开发与分析。 (三)SMB应用程序保护 现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无法承受整个应用程序的测试层序与昂贵的工具进行内部检查安全和数据保护等应用的,期待新的云计算技能够帮助企业利用Web应用程序来进行源代码的扫描,协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一些网络攻击,从而来按需求提供帮助,降低企业的费用。 (四)强调性能

云计算的特点演示教学

云计算的工作原理 在典型的云计算模式中,用户通过终端接入网络,向“云”提出需求;“云”接受请求后组织资源,通过网络为“端”提供服务。用户终端的功能可以大大简化,诸多复杂的计算与处理过程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云”上去完成。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无需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里。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这些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并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只要能够连接至互联网,就可以访问云,实现随需随用。

云计算的影响 云计算成为继水、电、气和通信之后的第5个公用平台。 云计算是对IT商业模式的革命 PaaS和SaaS颠覆了传统的软件开发、使用和提供模式,IaaS变革了传统计算、存储的提供模式。IaaS降低了服务器、计算和存储资源能力获取的门槛,而PaaS降低了开发者部署应用的门槛,SaaS则降低了用户使用软件的门槛。它们都将对未来IT格局产生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获得IT的方式,以新的盈利模式运营IT。 云计算导致用户使用行为和生活的巨大改变 云计算提供按需服务,以服务的形式提供IT,使得用户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计算和存储;同时按使用计费。对于用户来说,既能保持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使用模式,节约成本。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云计算直接让他们具备与大公司同台竞技的IT能力,带来的是革命性的消费模式,形成新的使用习惯。 专家表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计算机模式未来将成为主流,企业购买软件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从开发、购买软件产品、寻找系统集成商、外包,到向购买服务转变。也就是说,随着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多样化,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地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大众时代,已为时不远。 云计算对于用户来说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IT商业模式,即人们获取软件、服务器、应用平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颠覆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理念,因此其被广泛接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云计算系统概述及前景分析

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报告—云计算系统概述及前景分析

引言 云,这个平淡无奇的词到了互联网领域就是另一片天空,云计算、云存储、云阅读等等。近日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快递业发生的菜鸟快递与顺丰之争背后隐藏着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数据的你争我夺。事实上,云是指你作为接受服务的对象,是云端,不管你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本文将要讨论的云计算也是云的应用之一。本文将要简要的探讨云计算的定义,并对云计算的系统架构及相关技术做一个简要的归纳梳理,最后就云计算在当下的典型应用分析其行业发展前景。 一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呢?云计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云计算的一些领先者如Google、IBM等IT厂商又或者其他一些研究机构,依据各自的利益和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都给出了各自对云计算的定义和理解。 首先参考维基百科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咨询机构Gartner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将庞大且可伸缩的IT能力集合起来作为服务提供给多个客户的技术”;而IBM 则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IT服务交付方式,应用、数据和计算资源能够通过网络作为标准服务在灵活的价格下快速地提供最终用户。”

图1 云计算示意图 狭义层次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广义层面而言云计算则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它的服务。具体而言,由于在后端有规模庞大、非常自动化和高可靠性的云计算中心的存在,人们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非常方便地访问各种基于云的应用和信息,并免去了安装和维护硬件等繁琐操作,同时,企业和个人也能以低廉的价格来使用这些由云计算中心提供的服务或者在云中直接搭建其所需的信息服务。 二云计算体系架构 云计算可以按需提供弹性的服务资源,故而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服务的集合。结合当前云计算的应用与研究,其体系架构可大致分为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这三层构架。 核心服务层将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抽象成服务,这些服务具有可靠性强、可用性高、规模可伸缩等特点,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服务

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云计算”面世以来,在IT产业界和学术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不少企业及专家都将云计算看作是未来IT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开始全力投入其中。从政策层面来看,云计算己经进入我国中央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我国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云计算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支柱领域之一。可以说,良好的政策环境将保证云计算技术能够获得持续的政策利好和充足、稳定的资本投入,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通俗的来讲,云计算就是让计算变成像水、电、煤气一样的基础设施,人们可以像购买水、电、煤气一样购买计算服务,因此可以说云计算重新定义了IT软硬件资源的设计和购买的方式,从而可能引发IT产业的大规模变革。 云计算主要分为四类:公共云、私有云、社区云及混合云。公共云是利用互联网,面向公众提供云计算服务;私有云是利用企业内网和专网,面向单一企业或组织提供云计算服务,这些服务是不提供于公众使用的;社区云是利用内网、专网及VPN,为多家关联部门提供云计算服务;混合云是上述两种或三种云的组合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有三种:(1)软件即是服务(Soft as a Service,简称SaaS),对应的用户主要是直接使用应用软件的终端用户,提供的服务是终端用户所需要的应用软件,终端用户不用购买和部署这些应用软件,而是通过向SaaS提供商支付软件使用或租赁费的方式来 使用部署在云端的应用软件。(2)平台即是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PaaS),对应的用户主要是使用开发工具的应用软件 开发商,提供的服务是开发商所需要的部署在云端的开发平台及针对该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3)基础设施即是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简称IaaS),对应的用户主要是使用需要虚拟机或存储资源 的应用开发商或IT系统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是开发商或IT系统管 理部门能直接使用的云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部署在云端的虚拟化硬件资源。 云计算的特点和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低成本 云计算将建设成本转化为运营成本,用户不需要为峰值业务购置设施,不需要大量的软硬件购置和维运成本就可以享用各种IT应用 和服务。 2.灵活性 云计算可以快速灵活的构建基础信息设施,并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扩容IT资源。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短期使用IT资源的灵活性(例如: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摘要】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竞争压力,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产业融合、智能终端、电子商务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目前传统“科技大佬”的根基已动摇,移动互联网给了新厂商更多机会去开辟新市场。以前行业领头羊可以10年、20年不考虑转型,也不用担心被超越。可现在幸福时光越来越短,如果三年中不做出任何变化,就已经开始落后。 一、产业融合竞争正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正是产业融合的首要产物。移动互联网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网络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应用与内容的融合。网络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保障,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手机支付、电子阅读、移动商店都成为了新的业务布局点。“我们是搞电信的,但现在正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好多可能并不是传统的电信业。比如手机支付,它是金融业;比如手机音乐,它是娱乐业;还有手机报,是出版业或者媒体传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这样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有互联网企业是弄潮儿,很多传统产业也在创造新的历史,甚至已在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好案例。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升级,效率得以提高,对解决“客人打不到车,司机却在路上空驶”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去年,KPCB 合伙人在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出租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提到了一款叫Uber的应用。报告写道:“以前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Uber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国内现在也有不少类似的不错应用,比如嘀嘀打车、摇摇租车、易到用车。因为能帮助客人更好地叫到车,同时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提高收入,这些应用正在迅速普及。因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再是单纯的所谓“虚拟经济”,它与实体产业的结合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可以催生出很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未来,这种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最大领域是电子商务。虽然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网络购物依然迅猛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购用户已达2.42亿,同比增长24.8%;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同比增长64%。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移动终端购物与支付,来自PC端的流量下降,这也逼迫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加速在移动端的布局。艾瑞报告预测,未来几年,移动购物将高速增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主要推力,到2014年,移动购物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未来,除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医疗、金融等各类传统产业都可以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移动互联网只有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才能在可见的未来找到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

云计算及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优点

互联网科技领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最热词汇。 阿里云“为了无法估算的价值”将中国的计算触角伸向海外,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脑”的科技成果。 移动互联网利用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长已经逐渐见顶,互联网正在进入“下一幕”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将使全社会迎来变革性的发展。 无论是计算机行业,还是汽车领域,技术形态的成熟是一个必然的要素。 如果某个所谓的时代在技术上、硬件上没有达到产业的要求,数据库和平台都是非完整和非稳定的,时代的产业基础也就十分薄弱。 从产业的政策角度分析,当技术累积到一定层次,产业政策的出台是必然的。

为了激活云计算的发展,国务院在2015年就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云计算白皮书2016》等,这些政策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其背后有很多云计算服务商多年默默的技术耕耘。 技术和政策的形态达到一定的地步,真正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否也已经达到? 等待入局者必须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一、目的是什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是在渠道上更接近用户);二、企业是否愿意使用(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体现差异化);三、是否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消费者福利、管理效率)。 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肯定的答案,云计算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契合,真正的时代大门就会开启。 大数据本身除了要有数据、采集、汇聚一定量的数据之外,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处理、挖掘、分析、可视化、应用这样一整套的过程。 关于大数据的话题,基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一是数据从哪里来;二是数据如何进行分析;三是数据如何进行商品化。 任何大数据都是以应用为主的,在未来,通过多维度、多复合的大数据的精准挖掘,最终提供出优质的商务解决方案才是最关键的。 数据的三个来源分别是政府、企业行业和个人消费。 政府数据做了授权,但由于法律和其他方面的不健全,政府数据被滥用。消费者数据来源于电信、金融或类似BAT大企业,流量入口处的数据将被自动抓取,数据提供商可以提供所有维度的数据,但每一个都是局部。 数据优化商在大数据产业链里要想长久发展,必须精通大数据的模型、算法以及数据特征,同时对行业及生态要有明显的敏感性。 而算法提供商如果仅仅依赖单纯算法,未来将成为成长软肋。应用提供商最贴近客户、最熟悉客户需求,同时做的是最后的数据整合,在产业链上可能发展空间更大。

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特点

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特点 多年来应用程序开发者和架构师们都在努力设计一种既能够在功能上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另外又能够在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或者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应用。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架构师都在努力让自己设计的应用具有比较强的扩展能力,能够跟得上用户不断增长或者出现突发请求的一些情况。在传统的 Web应用设计中,我们在架构上一般采用基于多层架构的设计,在Web层中大量使用了负载均衡等技术。一般我们的处理方式都是在应用程序设计好之后,在应用部署的过程中事先把环境配置好,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配置都是不发生变化的。但是,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面对一些新的挑战,相应的应用程序设计方式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首先从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开始讨论应用的变化。 从技术角度看云计算的特点 毫无疑问,云计算是目前信息产业中讨论得最多的话题。虽然大家对于云计算还没有一致定义,但是对于云计算的一些特点,相关的服务模型等内容日渐趋于统一。在讨论云计算应用架构特点之前,我们先从技术的角度来讨论一下云计算本身的一些特点。 * 按需服务 云计算是一个把信息技术作为服务(IT as a Service)提供的一种方式。这种服务的概念都是从消费方(用户)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服务提供方出发考虑问题,因此,一个基本特点是云计算要求按需服务,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即时得到服务。从这个角度讲,云计算就像我们公共服务中的自来水、电和煤气一样,集中供应并按需服务和计费。 * 资源池 云计算的一个好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这个一般需要通过共享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这里可以类比一下我们日常吃饭中的自助餐和桌餐的差别。如果需要共享就需要先把资源集中到一个公共的资源池中。在云计算当中,根据这个资源池中资源的类别,我们把云计算的服务模型分为三种,即所谓的SPI 模型,如下表所示: * 高可扩展性 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池相对于单个用户的需求而言是比较大的,因此考虑到会有大量不同用户共用一个资源池,他们之间的资源使用模式一般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所以对于某个用户的需求而言,云计算具有很高的扩展性。另外,云计算平台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如何让用户可以平滑扩展他们的资源需求,比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 * 弹性服务 弹性服务指的是云计算的资源分配可以根据应用访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地调整。也正是因为如此,云计算对于非恒定需求的应用,比如需求波动很大、阶段性需求等,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在云计算的环境中,资源的扩展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事先可以预测的,比如一些季节性的需求。另一种是完全基于某种规则实时动态调整的。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求云计算平台提供弹性的服务。 * 自服务和自动化 对于自服务和自动化概念本身都比较好理解,但是我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自服务是云计算中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便捷性的一种途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业务形式发展到当前的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业务形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1、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3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的以X-Series命名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娱乐类服务。 2.1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上数据为2007年

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的设计和实现讲解学习

2011 08-30 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的设计和实现 1 通信行业的新要求 纵观当前我国信息产业,3G无疑是今年最大的亮点,随着3G市场的启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成为亟待开拓的市场,移动搜索、无线社区、手机视频等都可能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为此,广大传统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发力,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以期在"3G元年"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对于云计算给产业带来的变革,首先,云计算打破了传统的IT产业格局,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分工,传统的设备提供商正利用云计算广泛地进入服务领域;其次,现有云计算解决方案呈现封闭、私有、定制化的特征,国际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云计算开源项目非常活跃;再次,互联网服务商,如谷歌和亚马逊等,他们在云计算方面领先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对于云计算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首先需要做互操作和标准化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国际标准或者一些事实标准,用户从一个云平台迁移到另一个云平台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其次,运营商的管理模式也要相应变化,云计算强调的是集中资源形成资源共享,运营商如果想打造一个云计算平台,必须建设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将其与未来的应用协调在一起,形成对最终用户的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业务平台采用的外购软硬件类型各异,对于外购件异常带来的业务中断、系统故障等问题较难控制和规避;各厂家业务平台提供的操作维护手段不同,需要运营商培训大量的技术人员熟悉各种维护系统,加大了维护成本的投入;业务平台独立建设,不同地域、不同业务的处理能力严重负载不均,投资建设的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 从理论上分析,无论是何种业务,其处理逻辑都仍然属于应用程序范畴,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简单归纳为计算模式+存储模式+通信模式的集合。为带来有弹性、容量无限的系统,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同一机器上部署单一业务的多模块或者选择性地部署多个业务;二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统计性复用资源。前者对业务程序的依赖度很高,需要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对于同厂家同类型业务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而虚拟化技术可以较好地隐藏资源复用和共享的实现细节,能最大程度地减小结构上与业务的耦合性。 当然,仅依靠虚拟化技术还不能完全做到业务级弹性的调用控制,文章在下一章节将重点介绍业务调度和虚拟化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移动运营商可得到: (1)业务按实际处理需要合理的获取计算资源。从而使运营商不用在提供某种业务服务之前就要做计算资源的预测,消除了事先投入的风险,使业务可以从小规模做起,随着需求的增加通过业务调度和虚拟化技术快速扩展业务占用的硬件资源。 (2)解决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业务不均衡问题。一方面可以在日常业务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硬件资源的占用降低电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在节假日或未预期到的业务峰值出现时通过扩大硬件资源占用来规避运营风险。 (3)提供了一种将大量移动网络资源对外租借的可能。计算资源虚拟化后,能以短时间为单位付费,租借方可按需申请使用计算资源。 2 业务调度和虚拟化方案 针对上述移动运营商的迫切要求,文章给出了一种将虚拟化与业务调度相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模型架构如图1所示。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提出“互联网的未来功能和结构将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也将具备互联网虚拟感觉,虚拟运动,虚拟中枢,虚拟记忆神经系统”,并绘制了一幅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尝试分析目前互联网最流行的四个概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层的集合,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 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的信息层(数据海洋),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

包括物联网,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大数据层汇聚数据和接受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近几年大数据一词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数据泡沫的疑虑,大数据的前景与目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大数据与这些热点的关系。 大数据市场格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据仓库之父”的BillInmon便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之所以在最近走红,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快速崛起,全球数据量大大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热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张图片,形象的知道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加上传统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而大数据又通过云计算的形式,将这些数据筛选处理分析,提前出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

基于Google的云计算实例分析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5卷第25期(2009年9月) 基于Google的云计算实例分析 蔡键1,王树梅2 (1.徐州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徐州221116;2.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首先介绍了云计算产生的背景、概念、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然后以Google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云计算的实现机制。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等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Google拥有自己云计算平台,提供了云计算的实现机制和基础构架模式。该文阐述了Google云计算平台:GFS分布式文件、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及Map/Reduce编程模式。最后分析了云计算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云计算;集群;谷歌文件系统;大表;映射/化简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093-03 Cloud Computing System Instances Based on Google CAI Jian1,WANG Shu-mei2 (1.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Xuzhou221116,China;2.Xuzhou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Xuzhou22111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s,concept,basic principle and infrastructure of cloud computing firstly.Then it survey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clouding computing based on the instances of Google.Cloud computing is the system i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computer science.These concepts include parallel computing,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grid computing.Google has his own platform of cloud computing.It provide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infrastructure of cloud computing.This paper surveys the platform of cloud computing:Google File System,Distributed database-BigTable and Map/Reduce.Finally the paper analyse the challenge of cloud computing.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cluster;GFS;bigtable;map/reduce 自2007年第4季度开始,“云计算”变成了IT领域新的热点。而2008年被称为云计算的元年,Google、Amazon、IBM、微软等IT 巨头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云计算技术和产品的普及。本文介绍一些关于云计算的一些基本概念及Google提出的云计算模型及实现机制。 1云计算综述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现在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一些大公司在自己的技术文档里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云计算在IBM的文档中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一词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按需进行动态的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撤销服务等。 而对云计算更加通用的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 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 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从这个定义上讲可把云 计算看成是“存储云”与“计算云”的有机结合。存储云对第三方用户公 开存储接口,用户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把数据存储到“云”。计算云通过并 行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给用户提供计算力,它的商业模式是给用户提供计 算力。 1.2云计算实现机制 图1简单的描述了云计算的实现机制。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接口 (User interaction interface)来请求服务云。一个用户能够请求的所有服务 目录存放在服务目录(Services catalog)里。系统管理(System manage- ment)是用户管理计算机资源是否可用。服务提供工具(Provisioning tool)用来处理请求的服务,需要部署服务配置。监控统计(Monitoring 收稿日期:2009-05-07 作者简介:蔡键,硕士,讲师,主研领域为图形图像处理,网格技术。图1云计算实现机制 ISSN1009-3044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Vol.5,No.25,September2009,pp.7093-7095,7107 E-mail: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59437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594374.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

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历程

移动互联网电商得发展历程 1、移动互联网电商得概念及产业链 分析: 概念:移动互联网在近年来得爆发式发展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性能得不断优化与普及率得提高。作为互联网得重要营销方式之一,移动营销正逐渐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得经济利益来源。而科学技术得快速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式得不断变化在为这个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得同 时也带来了相应得挑战。 产业链:各行各业得形成及移动电商得壮大。如:电商、微商、微信支付宝、移动电商、新零售、 2、移动互联网电商得市场规模 分析: (1)、移动电商将在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元,目前电商已走过了以PC端为交易入口得电商购物与以移动端APP为流量入口得电商购物1、0、2.0阶段,正开始进入以移动社交为切入口得电商购物3。0阶段。随着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得提升,电商得新逻辑就是“社群流量—口碑推广-电商流量”,顺应“去中心化”、“碎片化”、“场景化”购物潮流,在移动端寻求多样流量入口,打造特定购物场景,强调社区互动交流,促使流量沉淀,并通过在社群中建立口碑,有效地 将流量转化为重复购买行为。

(2)、移动社交电商之所以壮大,离不开火爆得移动社交网络。中国网民已经达6。88亿,其中90、1%得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网民达6.2亿,近年移动端网购网民增速超过40%、腾讯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与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高达7。62亿,手机QQ月活跃账户达到6。58亿。巨大用户量就是移动社交电商发展得基础与支撑。 (3)、移动电商通过社交得方式,可以激发碎片化得移动互联网流量,自发地形成网状商业流,从而达到聚合移动流量得目得。移动商得模式还可以促使运营得高效化、以京东与微信、手机QQ得合作为例,微信、手机QQ除了基础得通讯功能外,还推出各种公众号并开放各种接口,允许第三方软件接入。对于商家而言,这种方式既可以根据自己得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以提升用户得购物体验,同时又可以实现自动导购、客服、数据统计分析,进而进行针对性得运营。 (4)、未来网络购物向移动社交转化将就是大势所趋,优质商品、供应链、社交场景向购物场景转换能力等将成为移动社交电商关键竞争要素,移动社交电商将由零售通道向呈现商品、社交、终端、平台及第三方等得多元化消费生态转化。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社交电商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当前移动社交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700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3、移动互联网电商得主要载体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 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用户不知道东西放在哪里,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把提供资源的网络比喻为“云”是很形象的。 云计算的典型应用是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运营商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软件和服务,用户无需购买软件,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租用或停用软件和服务。SaaS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便宜、易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客户节省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费用; (2)运营商提供在线客服,客户节省了咨询费和培训费; (3)运营商无需到客户现场部署系统,客户也无需自己维护系统,随时启用随时停用,对双方而言都简单易用。 (4)客户按“人月/人年”租用系统,比一次性购买软件占用资金更少(相当于分期付款),即使失败其代价也比较低。 移动互联网比“云计算”容易理解,通俗地讲就是用手机或Pad随时随地上网,不再依赖电脑。3G/ 4G 解决了移动上网的速度瓶颈问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用户量,极高的手机使用频率(机不离手),原先基于电脑的互联网应用不可阻挡地向移动互联网迁移。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例如微信,数据保存在云端,据统计中国用户使用手机的80%时间都在玩微信,没有微信的日子怎么过啊。 人类的天性是喜欢吃喝玩乐,不怎么喜欢工作,所以社交、娱乐、消费类的移动应用大规模普及,而企业级应用则缓慢地进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项目管理是最常见、最成熟的企业级应用之一,开发商要花费更多精力做好项目管理软件,才有可能让手机用户暂停娱乐转向项目工作,只有让用户感受到手机项目管理为其带来明显的好处,他们才会拥抱项目管理。 一方面,项目管理软件部署在云端,是薄利多销的模式(甚至免费),软件功能只有做到非常通用,才能吸引足够多的用户、才能生存发展。另一方面,手机屏幕很小,没有键盘和鼠标,绝不可以把电脑版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界面照搬到手机上,如果做不到易用,那么就没有生命力。所以开发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挑战是:通用且易用。 作者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研发十余年,提炼了相对通用的项目管理流程,见图1和表1。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三件事: (1)需求管理:搞清楚做什么事情。 (2)任务管理:谁去做,什么时候完成。 (3)问题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质量合格。 只要专心把需求管理、任务管理、问题跟踪做好了,那么项目基本上是成功的。其它事情相对而言是次要的或者是辅助性的,可以少花点时间,这种项目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普通人都能学会。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 .doc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 前些年每回演讲都要用十页左右篇幅解释什么是云计算,现在不需要了。赛迪顾问软件与通信业务总监赫建营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经过近年政府部门的推动,云计算在中国是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基于云计算的燎原之势,IT咨询包括大型云计算中心整体打包咨询方案和数据处理类运营服务成长较快,增速超过30%,超出IT服务市场的整体增速。 目前中国云计算整体布局分为四大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四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各有不同定位北京要成为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中心,上海想成为亚太云计算产业中心,深圳是华南的云计算中心,成都是西部云计算产业中心。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以超过90%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2013年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即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和全面整合期。 赫建营解释,云计算在中国的布局是由地方政府纷纷发起和驱动的,中央层级政府没有参与,但中央层级云计算的统筹规划正在酝酿中;此外,目前各个地方政府组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联盟,尚没有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赫建营透露,赛迪顾问正在酝酿成立中国云计算产业基地联盟。 在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赫建营认为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首先,应用驱动型发展模式将会逐渐取代政策驱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现在的情况是县级市都在建立云计算中心,这显然与产业发展

的初衷相悖,未来中央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相应的规范政策,从战略产业发展角度推进整个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 其次,云计算资源池和应用将逐渐在地理空间脱节、分离。大型云计算中心最主要的成本是带宽费用和电费,因此可以在那些电费便宜的地方兴建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如鄂尔多斯,而应用可以在别处。如果你不看好云计算,也不要看好移动互联网。赫建营强调,当下,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在一起。 身处云计算时代,中国IT服务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转型,对原厂的IT服务来说,你是否要把你的服务搬到云端,是否要增加你IT服务的复杂度?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对第三方IT服务商来说,做系统集成、做咨询将来可能都不再是单打独斗,不再只提供单一硬件产品或软件产品,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打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面向高端的服务,你就出局。赫建营举例,因为云计算时代的兴起,去年或前年有几个来参加赛迪IT服务年会的IT公司,今年不再见踪影,这或许就是产业发展趋势的最新反映。

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新趋势新要求新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编者按]在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厂商的大力推动下,全球移动互联网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或者其它移动设备使用各种移动增值业务或直接访问传统的互联网,电信业重组的完成和3G牌照的发放更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动力,移动增值业务将受益于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明朗化,迎来十年一遇的新一轮发展良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电信运营商要想在无线互联网的新时代立足,就必须了解新时代不同于旧时代的重要特征,包括用户需求期望的差异、业务应用的差异、产业链结构的差异、对企业自身能力要求的差异等,涵盖客户、产品、企业和产业链四个方面,电信运营商应该在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策略。 面对新趋势和新要求,电信运营商应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产品管理和组织流程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跨行业融合能力及合作伙伴管理能力。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新趋势 事例一、2008年1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面对移动通信的未来提出两个观点,一是移动网络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二是互联网与移动网的融合。 王建宙说,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结构,建立了分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中心。而手机是典型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这两者的融合将极大地拓宽其应用领域。例如手机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结合、手机与博客、即时通信的结合,就是很好的例子。 事例二、2008年4月28日,中国移动和沃达丰、软银宣布组建一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以加速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实验室计划在今年底成形。沃达丰集团发言人Mark Street说,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深入进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开发。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面对日益明显的“管道化”趋势以及来自设备制造商涉足移动增值业务的挑战,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之路已经启动。2008年3月23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表明未来中国移动将以移动互联网业务为核心,提供全面的互联网业务,在未来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中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奏,而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