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简介

鱼类简介
鱼类简介

鱼类简介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万4千种。在海水里生活者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2千5百种。

鱼类终生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大都具有适于游泳的体形和鳍。用鳃呼吸,以上下颌捕食。出现了能跳动的心脏分为一心房和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脊椎和头部的出现,使鱼纲发展进化成最能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脊椎动物。这是因为水有深浅之分,各处所承受的压力有差异,海平面为1个大气压,而深海区可达1000个大气压。淡水和海水盐的含量幅度从淡水到咸水是0 .001~7%。此外,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水温差和含氧量的差别也很大。由于这些水域、水层、水质及水里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等水环境的多样性,故鱼类的体态结构为适应外界不同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较圆口纲更高等。

鱼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纲,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本纲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这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分类类群,远在泥盆纪就已派生出很多的边缘支系,发展和演变至今成为各种复杂体形的鱼类。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

鱼类虽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但已具有骨骼、肌肉及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神经感觉等相当完备的器官系统,能够进行极其多样化的生命活动。其形态构造除与系统发育有关外,更反映了对水环境的适应性。

外部形态

纺锤形

也称基本型,是一般鱼类的体形,适于在水中游泳,整个

鱼类

身体呈纺锤形而稍扁。在三个体轴中,头尾轴最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呈流线型或稍侧扁,以利于水中运动前进时减少阻力,故这类鱼善于游泳。常栖息于水的中、上层。可作长途迁移。如鲤鱼、草鱼、鲨鱼、始鱼等。

侧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最短,头尾轴和背腹轴的比例差不太多,形成左右两侧对称的扁平形,使整个体型显及扁宽,因此,游泳的能力较纺锤型差,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很少作长途迁移。如鲳鱼、蝴蝶鱼、鳊鱼、胭脂鱼、燕鱼等。

平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很短,使体型呈上下扁平,行动迟缓,不如前两型灵活,多营底栖生活。例如魟、鳐、鮟鱇和鲇等。

棍棒型

又称鳗鱼型。这类鱼头尾轴特别长,而左右轴和腹轴几乎相等,都很短,使整个体形呈棍棒状。其游泳能力较侧扁型和平扁型强。适于在水底泥土中穴居和水底砂石中生活。如黄鳝、鳗鲡及多种海鳗。

此外,还有一些鱼类由于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呈现出特殊的体型,例如海马、海龙、翻车鱼、河魨、比目鱼、箱鱼等。无论哪一种体型的鱼,均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为其特点,头和躯干相互联结固定不动,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区别之一,头和躯干的分界线是鳃盖的后缘(硬骨鱼类)或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躯干和尾部一般以肛门后缘或臀鳍的起点为分界线,准确地讲,是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椎体为界。

皮肤、鳞和体色

鱼类

鱼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几层活细胞组成,其间分布粘液细胞,以减少摩擦和保护机体。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与繁殖活动有关。少数鱼类的毒腺和发光器是表皮的衍生物。体色常是背部深腹部浅,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色。但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鱼类往往有艳丽的色彩和斑纹,一般分保护色和警戒色两种。

鱼鳍

概述

鱼类的附肢为鳍,是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运动器官。鳍由支鳍担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角鳍条不分节,也不分枝,由表皮发生,见于软骨鱼类;另一种是鳞质鳍条或称骨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来,有分节、分枝或不分枝,见于硬骨鱼类,鳍条间以薄的鳍条相联。骨质鳍条分鳍棘和软条两种类型,鳍棘由一种鳍条变形形成,是既不分支也不分节的硬棘,为高等鱼类所具有。软条柔软有节,其远端分支(叫分支鳍条)或不分支(叫不分支鳍条),都由左右两半合并而成。鱼鳍分为奇鳍和偶鳍两类。偶鳍为成对的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1对,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前后肢;奇鳍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鳍、尾鳍、臀鳍(肛鳍)。背鳍和臀鳍的基本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倾斜摇摆,帮助游泳,尾鳍如船舵一样,控制方向和推动鱼体前进。一般常见的鱼类都具有上述的胸、腹、背、臀、尾等五种鳍。但也有少数例外,如黄鳝无偶鳍

,奇鳍也退化;鳗鲡无腹鳍;电鳗无背鳍等等。

尾鳍

依据外形和尾椎骨末端位置的关系,尾鳍可分为三种类型。

1)圆形尾鳍:尾鳍为1叶,尾椎骨一直伸到尾鳍后端,将鳍分成背腹对称,尾鳍末端尖,多见于鱼类的胚胎期及仔鱼期。

2)歪形尾鳍:尾鳍分上下两叶,尾椎末端稍曲向上伸展到尾鳍的上叶内。上叶较长,下叶小而略为突出,形成内外上下均不对称的歪形尾鳍。常见于现代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如鲨、鲟等。

3)正形尾鳍:分为上下对称的两叶,尾椎末端仅达尾鳍的基部,而稍上翘,保留有歪形尾椎的痕迹,尾鳍外形完全对称,下叶由增加的尾下骨片支持着。正形尾鳍是高等鱼类的特征之一。据鳍形的变化,又包括了多种鳍形。

4)原形尾鳍:尾椎的末端平直伸展至尾的末端呈圆形,不象圆形尾那样尖,尾鳍上下叶大致相等,这是一种原始的尾型,见于圆口纲,鱼纲仅见于幼鱼。

胸鳍

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前肢,着生于鳃盖后缘的胸部。对鱼类具有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的机能。当鱼停止前进时,胸鳍用于控制鱼体的平衡;缓慢地游动时,胸鳍又起着船桨的

鱼类

作用;高速行进时,胸鳍紧贴鱼体,当它举起时,则可减速和制动;当胸鳍一侧紧贴鱼体,一侧举起,则鱼体朝举起的一侧拐弯前进,协助尾鳍起舵的作用。

腹鳍

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后肢,具有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和辅助鱼体升降拐弯。腹鳍着生的位置随不同的鱼类而异,软骨鱼类的腹鳍一般位于泄殖孔的两侧。形状和胸鳍相似而稍小。硬骨鱼的腹鳍位于躯干腹侧的叫腹鳍腹位。这是一类较原始的种,如鲤鱼,鲑鱼、鲇鱼、鲱鱼等;位于胸鳍前方,在腮盖之后的胸部者叫腹鳍胸位,如鲈鱼、黄鱼和鲷鱼等;位于两腮盖之间的喉部者叫腹鳍喉位,如鲇科和鰧科的鱼类。腹鳍胸位和喉位是鱼类进化后出现的高级特征。这些位置各异的腹鳍,在鱼类演化史上是一重要的标志,在动物分类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背鳍和臀鳍

主要对鱼体起平衡的作用。但也有些体形长的鱼类,背鳍和臀鳍可以协助身体运动,并推动机体急速前进。如带鱼的背鳍、电鳗的臀鳍、海鳗的背鳍和臀鳍都能推动机体向前运动。又如特殊体形的海马,也是靠细小的背鳍运动来推动机体前进。

鱼类

鱼类的运动与体形和鳍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游泳的动力主要依靠以下三种方式:①利用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缩波浪式运动。②依靠鳍的摆动划水运动。③利用鳃孔向后喷水引起的反作用力使鱼体前进。鱼类运动的方式除游泳外,少数鱼还具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即跳跃或飞翔,如鲢能斜向跃出水面很高,随后垂直落入水中。飞鱼用力跳跃斜出水面后,还能张开宽大的胸鳍,在空中翔达300m左右。鲑鱼能反复跳越过河中多种阻障,从海里洄游到河流的中上游产卵。另外,还有极个别的鱼能爬行,如鮟鱇、弹跳涂。

皮肤

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甚薄,由数层上皮细胞和生发层组成,表皮中富有单细胞的粘液腺,能不断分泌粘滑的液体,使体表形成粘液层,润滑和保护鱼体,如减少皮肤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能力;清除附着在鱼体的细菌和污物。同时,使体表滑溜易逃脱敌害。所以,表皮对鱼类的生活及生存都有着重要意义。表皮下是真皮层,内部除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皮肤感受器和结缔组织外,真皮深层和鳞片中还有色素细胞、光彩细胞,以及脂肪细胞。色素细胞有黑、黄、红三种,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存在于普遍鱼类的皮肤中,红色素细胞多见于热带奇异的鱼类局部皮肤中,光彩细胞中不含色素而含鸟粪素的晶体,有强烈的反光性,使鱼类能显示出银白色闪光,有些鱼类生活在海洋深处或昏暗水层,具有另一种皮肤衍生物—发光器腺细胞,能分泌富含磷的物质,氧化后发荧光,以诱捕趋光性生物,或作同种和异性间的联系信号,如深海蛇鲻、龙头鱼和角鮟鱇中的一些种类。

鱼类

鱼鳞

概述

软骨鱼的鳞片称盾鳞。硬鳞与骨鳞通常由真皮产生而来。骨鳞覆瓦式排列便于行动和保护鱼体。不少快速游泳与营潜居生活的鱼,鳞片常退化或消失。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或者真皮中有很多鳞片,鱼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由钙质组成,被覆在鱼类体表全身或部分(一定部位),能保护鱼体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称。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现存鱼类的鱼鳞,根据外形,构造和发生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楯鳞

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包括真皮演化的基板和板上的齿质部分,即埋藏在真皮中的硬骨质的圆形或菱形基板和突出于表皮以外尖锋朝向体后而中央隆起的圆锥形的棘(齿质)。齿质的表面有由表皮演化而来的珐琅质被覆着,齿质部分的中央为髓腔,整个髓腔开口于基板的底部,并有血管、神经通到腔内。鲨鱼体表的楯鳞与牙齿的发生和构造相同应属同源器官,故鲨鱼的牙齿又叫皮齿。楯鳞的构造较原始,见于软骨鱼类鳞。

硬鳞

由真皮演化而来的斜方形骨质板鳞片,表面有一层钙化的具特殊亮光的硬鳞质,叫做闪光质。硬鳞是硬骨鱼中最原始的鳞片,如雀鳝和鲟鱼的鳞。

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来的骨质结构,类圆形,前端插入鳞襄中,后端露出皮肤外呈游离态,相互排列成复瓦状。根据游离后缘的形状不同分为圆鳞和栉鳞。圆鳞的游离后缘光滑圆钝,常见于鲤形目、鲱形目等较低级的硬骨鱼类。栉鳞的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多见于鲈形目等高级鱼类。不管圆鳞或栉鳞,表面均有同心圆

的环纹,称年轮。与植物茎的年轮一样,可依此推测鱼的年龄、生长速度及生殖季节等等。

侧线鳞

鱼类身体两侧大都有一条或数条从单独小窝演变成为一条管状的线,称为侧线鳞,每片侧线鳞有侧线孔,能感受水的低频率振动。硬骨鱼的鳞片通常根据其数目、大小、排列形状来鉴定鱼种,记载鳞片数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个带分数式来表示,称为鳞式:例如鲫鱼的鳞式为28一30表示鲫鱼的侧线鳞为28至30片,侧线上鳞为5至6片,侧线下鳞为5至7片。

骨骼和肌肉

概述

鱼类具有发达的中轴与附肢骨骼,对于保护中枢神经、感觉器官与内脏,支持体驱以及整个身体的活动有重要作用。中轴骨骼由头骨(胸颅与咽颅)和脊柱组成。咽颅是围绕消化道最前端的一组骨骼,用来支持口和鳃。脊柱由许多块椎骨组成。

头骨

1)头骨数目最多:硬骨鱼类的头骨由130块左右骨片组成(指现存鱼类,古代的原始鱼类头骨可多达180块),是脊椎动物中脑骨数目最多的一类动物。鱼类的头骨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①软骨鱼的脑颅为一软骨腔保护着脑部,构造简单,无分界和缝合,仅背面留有脑囟由膜覆盖,这样的脑颅称软颅。有软骨鱼类的软颅骨骨化成的几块枕骨、耳骨、蝶骨、筛骨,还有由膜骨来源的鼻骨、额骨、顶骨、犁骨等膜颅部分,因而结构非常复杂。硬骨鱼类的脑颅由许多块骨片合成,形成头骨的主要部分。

②脊椎动物自鱼类开始,咽弓分化成上、下颌,井形成咽颅,鱼类的咽颅最为发达,由7对“>”形的咽弓形成,第一对增大成颌弓,颌弓背段叫腭方软骨,腹段叫麦克尔氏软骨。二者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上、下颌的出现较圆口纲更先进,能积极主动摄取食物。而硬骨鱼类进化为膜性硬骨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了软骨上颌(腭方软骨),麦氏软骨进化为软骨性硬骨的关节骨、齿骨和隅骨等,第二对舌弓由两侧舌颌软骨、角舌软骨和中央、的基舌软骨组成,主要为舌的支持物,也协助支持上、下颌,第3~7对为鳃弓,支持鳃和鳃隔,让鳃裂彼此分开,利于呼吸。

脊柱

脊柱代替了脊索:鱼类的脊柱由许多块椎骨彼此连结成1条柱状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较圆口类更为进步。鱼类的脊椎骨具有前后两面都向内凹陷的特点,称为两凹椎体或双凹椎体,为鱼类特有,在相邻的两个椎体间隙及贯穿椎体中的小管内可见残存的脊索。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脊椎的基本结构已形成。软骨鱼和硬骨鱼的脊椎骨都分为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其中椎体为主要部分,肋骨与脊椎骨的横突相连,硬骨鱼类的肋骨大都较发达。

附肢骨

附肢骨分奇鳍骨骼和偶鳍骨骼。奇鳍中的背鳍、臀鳍和尾鳍骨骼都由插入肌肉中的支鳍骨(辐鳍骨)支持鳍条,硬骨鱼的支鳍骨又叫鳍担骨。偶鳍骨骼包括带骨(肩带和腰骨)和鳍骨(鳍担骨和鳍条)两部分。鱼类中除硬骨鱼的肩带与头骨相连以外,所有的附肢骨与脊柱均没有直接联系,这也是鱼类的特征之一,这是由于鱼类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而决定的

鱼类的平滑肌和心脏肌与高等动物无大差别,但横纹肌分节现象明显,分为体节肌和鳃节肌。躯干部肌肉按节排列呈弓形。

神经感觉

概述

神经系统对鱼类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它由脑、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构成,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脑神经与脊神经为外周神经。脑分化为端脑与间脑,小脑与延脑。端脑是嗅觉中枢;间脑又称丘脑,与脑垂体相连。中脑是视觉中枢,小

脑管理运动,延脑管理呼吸、循环等生理活动的多元中枢。脊神经又称混合神经。鱼的感觉器官构造具有适应水栖生活的特点。皮肤具有触觉、温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的功能,侧线主要作用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鱼类内耳起听觉和平衡鱼体作用。鱼眼与人眼构造差别不大,无上下眼睑和泪腺,是视觉器官。嗅囊通常由许多嗅粘膜褶组成并产生嗅觉,对鱼类觅食、生殖、夜间集群、警戒反应和洄游等有重要作用。味蕾产生味觉,但一般不太灵敏。

感觉

器官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器官。鱼类的感觉器官与陆生脊椎动物的不同点在于:

1)鱼类的眼睛视力弱:在水中看不远,晶状体呈球形,没有弹性,角膜扁平为其显著特点。另外,大多数鱼类没有眼睑和泪腺,故鱼眼经常是张开的不能闭合。仅有少数能离水上岸爬行的鱼有限脸,如弹涂鱼等。

2)鱼类体表无耳痕,只有内耳:内耳中有耳斑(感受音响)和耳石(调节平衡)。硬骨鱼类的耳石通常为三块,随年龄的增长而生长,因此,可以此石来研究鱼类的年龄和生长情况。

3)鱼类特有的侧线:是一条伸展于躯干和尾部的纵行管道,它和布满头部的管道分支构成侧线器官,此器官能察知低频率的振动,从而能判断水波的方向及大小,感知水流方向和压力的改变,以及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水中障碍物的有无等等。侧线受迷走神经支配,头部的分支侧线受神经支配。

脑垂体

位于间脑腹面,由漏斗柄连于第三脑室(间脑室)的底部。硬骨鱼类的脑垂体由前叶、间叶、过渡叶及神经部组成,前三部分称为腺垂体或主叶,神经部称神经垂体或后叶。前叶的后方为间叶,间叶的后方为过渡叶。脑垂体是内分泌中最重要的1个腺体,它分泌的激素作用于机体各种组织,起着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如促生殖腺激素,能促进生殖腺成熟及产卵,除此外,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还能促进生长和调节糖代谢等。神经垂体主要起传递下丘脑对脑垂体分泌机能的调节作用。

鱼类

甲状腺

鲤鱼的甲状腺系由鳃笼底部发生,成零星小块(小囊)分散在咽喉区腹主动脉的腹面、基鳃骨和胸骨甲状肌处。

后鳃体

由最后鳃裂的上皮细胞发生,位于食道及静脉窦之间。后鳃体能产生降血钙素,预防血钙含量过高,还能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解体。

总结:鱼类的特征是表面布满鱼鳞,用腮呼吸,终身在水中生活。

观赏鱼内外寄生虫以及感染类疾病的简介和治疗方法

外寄 锚头蚤病 【虫体】长约1㎝丨白线头状,有的长有絮状青苔丨虫体后端有一对卵囊,头部分有叉状两角,似船锚【部位】鱼各部位 【症状】有可见虫体(或一对卵囊),鱼焦急不安,减食,消瘦 【治疗】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后镊子拔出丨水族箱处理剂丨敌百虫 黑斑病 【部位】身、鳍多见,眼、嘴偶发 【症状】2㎜宽黑色或褐色小斑点(或斑带) 【预防】远离水鸟、确保没有被寄生的螺出现 【治疗】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 血鞭毛虫—昏睡病(隐鞭虫,现也包括锥桨虫和锥体虫) 【症状】鱼无精打彩、游动不正常;消瘦,眼睛凹陷,鳃发白 【治疗】暂无法治疗丨应远离水蛭,已感染的鱼给其痛快 斜管虫 【症状】 ●鱼在硬物上摩擦,鳍合拢 ●皮肤上覆盖发白的蓝色不透明体,尤其是在关部和背鳍之间 ●鳃受侵害时,呼吸频率显著加快 ●感染晚期,皮肤表面肿胀,直至脱落 【治疗】 (1)鱼缸——清空鱼,水30℃,5天寄生虫全灭,消毒 (2)淡水鱼 ●比较强壮的鱼,用3%的盐水浸泡,让鱼呆在里面直到它们蜷缩起来,然后迅速地把它们放回到它们 自己的水族箱里 ●刺激性小的-- 1%的盐水泡10-15分钟,然后把鱼放回干净的水里 (3)热带鱼——水28-30℃丨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 口丝虫(鱼波豆虫) 【症状】 ●鳃和体表附有一层乳白色的黏液,呈云雾状;鳃丝淡红色 ●在硬物上擦拭;皮肤发炎,无光泽;大多数受侵害的区域变红 ●呼吸困难、鳍折起来、游动无力;逐渐消瘦 【治疗】 ●水温30℃,保持几个小时(如果鱼的鳃膜受严重的感染则不适用) ●3%的盐水中浸泡,直到鱼蜷缩起来(然后迅速放回到它们自已的水族箱里) ●1%的盐水洗浴20分钟/ 新型抗寄生虫制剂 隐核虫—海水白点病

醉留香马友鱼介绍

一、马友鱼觅食和栖身具体情况 琼州海峡潮流比较急,丰富的深水营养盐被急流带到上层,马友鱼就在营养盐类最为丰富的深海层 觅食。此层有两大特点:1、水流急;2、营养盐丰富;因此马友鱼身子长,除中间有条较粗的脊骨外没有刺,肉多骨少,且肉质分层。 其栖身于东场湾以西一带的珊瑚保持区,此区域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流速很小。加上马友鱼游 动范围比较广和觅食时游动的力度比较大,因此醉留香马友鱼肉质细嫩,分层,味道非常鲜美,营养价值更高。 由此可见醉留香马友鱼这么好吃又受欢迎是由其原生态环境所决定的。 二、创新保鲜方法: 新鲜马友鱼去内脏,去头尾,切片,加盐腌制,清水清洗余盐,淡晒,真空包装,-18度速冻贮藏。 特点:1、由于是淡晒,醉留香马友鱼表层有鱼干的清香,而内面却有鲜鱼味,最大程度保留马友鱼的原汁原味。 2、加工过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色素等不利于健康的物质,是老人小孩常年健康食品。 三、马友鱼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 海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因此,是人类摄入蛋白质的良 好来源。 ★脂肪与不饱和脂肪酸 海鱼肉中脂肪含量较少,而且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人体吸收率可达95%,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与DHA 海鱼肉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称 为DHA(俗称脑黄金)的成分,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促进婴儿大脑发 育, 提高眼睛的暗适应能力,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增强信息传递,提高记忆 力和思考能力。 ◇营养盐与维生素 海鱼肉中含有大量营养盐,如铁、磷、钙等;鱼的肝脏中则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 维生素D ★欧米伽3脂肪酸与牛磺酸 海鱼肉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较高,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常见热带鱼品种介绍

常见热带鱼品种介绍 宝莲灯:体长4~5厘米。体色绚丽,体侧从眼后缘到尾柄处有两条并行的色带,上方是一条 较宽的蓝绿色带,下方是一条较宽的红色带,红绿相映,色彩夺目。在光线照射下从不同角 度观察,时蓝时绿,不断变换;从胸鳍到尾柄基部的腹面则完全呈鲜红色。为感谢发现这一美丽品种的美国养鱼专家赫伯特·阿克斯劳特,该鱼学名为阿克斯劳特灯鱼。饲养水温 22~24℃,水质微酸性软水。易饲养,常成群活动在水族箱的下层。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 PH:6.0 H:6 T:22C L:4~5 V:40L 小型鱼饲料,卵生,可以与大部分小型鱼混养,适合水草缸。 荷兰凤凰,它们和玻利维亚凤凰同属,但是颜色更为靓丽,成鱼的身上有着和鳉科一样的花纹。并如同宝石般的闪光。雄鱼的鳍上有漂亮的红边。背上的黑斑加上红色的眼睛可谓靓丽 非凡。当雄鱼展开背鳍上的四根黑色的棘条非常美丽。 本种的饲养较简单也需要植有绿色水草的水草箱里。并保留较大的活动空间。繁殖难度也不大。产卵繁殖的方法和玻利维亚凤凰也几本相同。但水质要求较高。每次可以产下150-200枚卵。在29摄氏度中孵化率较高。开口饵料需要洄水或者丰年虾幼虫。喜食活饵但对冰冻 饵料和人工饵料也能接受荷兰凤凰非常不耐药品。对化学药品非常敏感。如果感染疾病将会非常麻烦。寿命约2-3年。饲养水质的PH值在7左右、硬度10左右的弱酸性软水, 水温25-28摄氏度 ,繁殖难度一般,本种鱼不耐药。单养在植有绿色水草的水族箱,肉食性活动在中底层水域,性情温和但需要单养 . PH:6.8 H:7 T:27c L:5cm V:40L 喜爱活食,卵生,适合草缸加沉木的缸中,上中下层鱼,可以与同科混养,如:神仙,七彩

名贵优良肉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国内名贵优良肉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可驯化吃食冰鲜鱼块或配合饲料) 1、翘嘴红鲌: 生活习性: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拉网时可“飞”越1米多高的屏障。野生成鱼经驯养培育为成熟亲鱼后,人工繁殖出来的子一代原种鱼苗,野性大减,成鱼完全能以活鱼状态进入市场。 生存环境: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撮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翘嘴红鲌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湖泊、水库、精养鱼池、水泥池、网箱都可以饲养。 抗逆性强,病害少,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头而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死。水体溶氧高,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可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 适合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25~30厘米,水体酸碱度pH值6.5~8.5之间的水体。 生长特性:生长迅速,体型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0斤以上,常见野生个体2~20斤,人工养殖的鱼苗,一周年可达1.2~2斤,两周年可达4~6斤。 苗期至体重2两期间生长较慢,2~4两期间生长稍快,4~6两期间生长较快,6两~5斤期间生长最快,6斤以上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同一批翘嘴红鲌鱼苗,其生长速度相对一致,雌雄鱼常年摄食(含严冬季节),个体差别不大,雌鱼在繁殖季节,也照常摄食,其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 食物食性:以活鱼为主食,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1两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到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

仿生鱼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仿生鱼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目的及意义 (4) 1.2研究现状 (4)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4) 第二章概述 (5) 2.1 整体构思 (5) 2.2 仿生依据 (5) 第三章机械结构设计 (7) 3.1机械设计思路及建模 (7) 3.2创新点 (8) 3.3 零件明细 (9) 第四章仿真分析 (10) 第五章电路设计 (12) 第六章控制系统 (13) 第七章总结 (17) 7.1优势及创新点 (17) 7.2主要关键技术 (17) 7.3 应用前景与趋势 (18) 7.4 不足与改进 (18)

仿生鱼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 1.1目的及意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占全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下一个世纪,也是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海洋,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用上,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因此,对于海洋的开发和争夺成了很多发达国家的战略重点,而且愈演愈烈。在各种海洋技术中,作为用在一般潜水技术不可能到达的深度或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并能完成多种作业使命的水下机器人使海洋开发进入了新时代。随之“蓝色经济”越来越成为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正能量”,大规模的开发探测和利于海洋资源,已经成为我们21 世纪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军事方面对其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研究和开发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成为了极佳的选择。鱼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备非凡的游动能力,近年来随着仿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纷纷模仿自然界中鱼类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即各种各样的水下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水下机器人“Poodle”诞生于1953 年。近20 年来,水下机器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既可军用又可民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约共建造了6000 多台各种各样的水下机器。水下机器人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民用和军用均可,不仅可以代替潜水员在深水长时间工作,降低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检测水污染状况,监测鱼类生长状况,探测海底火山活动状况;在军事方面,可以用于跟踪敌人的船舰和潜艇,捕获地方军事信息,也可以降低敌人对我军的探测几率,甚至可以携带炸药至敌人军舰处,炸毁敌方舰艇的动力系统,摧毁敌方舰队。此外,仿鱼形水下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海洋动物园。仿鱼形水下机器人是一种集机械、智能控制与一体的高科技设备,在民用、军事、科学研究等领域体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价值。

孔雀鱼的品种介绍

孔雀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孔雀鱼,一般家庭都有饲养过,无论是不是热带鱼的 忠实爱好者,孔雀鱼繁殖能力极强故有百万鱼称号,因为它五彩斑斓的外表得名孔雀,又因肚子是白色的我们东北这边俗称白大肚子。(孔雀鱼易养但难精,也是本人最喜爱的鱼种之一)。 提到孔雀我就有些按捺不住,先上孔雀的种类和图片简单的介绍,每种的观赏特点大家先睹为快,几种鱼市上常见的。 孔雀鱼-分类品系 马赛克孔雀鱼(Mosaic) 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草尾孔雀鱼(Grass) 草尾孔雀是由*本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鱼身上呈现的色块呈自由均匀分布。

礼服孔雀鱼(Tuxedo) 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的特色:尾鳍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鱼更为宽大且长。 礼服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部分的色泽要均匀,绝对不可掺杂任何斑点或花纹,整体的色泽需要单一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蛇王孔雀鱼(KingCobra) 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 金属孔雀鱼(l) 金属孔雀鱼是由俄国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迷人品种。 金属孔雀的特色:鱼身前半部分呈现出特殊的金属蓝。在水质状况不佳或者鱼体不适的时候,这块金属蓝的色块会转变成为黑色,提醒饲养者引起注意。

河豚鱼简介

河豚鱼简介 一:河豚文化 河豚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珍稀鱼类,在我国江南已有数千年的食用文化历史,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古往今来为人们所偏爱喜食;那带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食之粘口,味觉美感远胜于鱼翅、海参。“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梅尧臣的《食河鱼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广为流传的谚语“拼死吃河豚”又给这一美味遮挡了神秘的面纱。河豚鱼对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享受着极高的美食赞誉数千年形成的河豚鱼传统饮食文化更将它装点得富丽华贵、妖娆多姿。 二:河豚鱼的菜肴与特色 1.白汁浓汤河豚:鲜美味美,浓郁墩后,白皙如乳, 色感怡人。 2.红烧河豚:汁浓肉嫩,咸香微甜,滑润可口。

3.刺身河豚:清鲜细腻,软嫩润滑,具有独特的江鲜 口感美味。 三:营养与功效 “长江三鲜美,河豚第一鲜”。河豚具备“长江三鲜”的鲜明特点:食肉性、江海洄游、肉嫩味鲜是鱼中极品,其历史深渊和文化内涵亦相当深厚。其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的鲜美氨基酸保证了河豚鱼特有的鲜味);保健功效独特:能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强免疫功能、健脑益智、平衡植物神经系统等。 经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经人工养殖的河豚成鱼营养均衡,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不饱和脂肪酸(DHA含量15.36%,EPA含量6.19%)含量特别高,除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更化和冠心病以外,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具有显著地健脑益智作用。人体必须且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河豚全有。河豚鱼富含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增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的种类 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据最近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大全》和正在编印的《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分属于18目52科29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在这一千另五十种鱼类中,大体可分属下列四大类: 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魟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魟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堊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 真骨鱼类出现于侏罗纪,在白堊纪时,古代真骨鱼类进化为现代真骨鱼类其形态结构起了较大变化。头骨的上下颌普遍缩短,高级类型的上颌骨特化为没有牙齿的骨棒,牙齿集中到前颌骨上,尾鳍变成了完全对称尾或称正形尾,内骨骼高度骨化,奇鳍和偶鳍均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腹鳍也常常由腹部移到紧挨头部,鳞片变得很薄,呈圆形。真骨鱼类的内外结构均具备了完善的水生适应构造,从白堊纪开始,沿着许多的辐射适应的路线发展,使它们成为地球表面一切水域的生活者。 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

水族箱常见水草介绍

布景位置:前、中、后景均可 特征及种植要点: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阴湿的环境,属于带苔草科,海绵状漂浮性水草,叶片呈“Y”字型密集交叉而增生。pH值:6.2-7.5,硬度:2-15°dH,温度:15-30℃,光照: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如果有充足的光照让其进行光合作用,能在草体上产生一颗颗气泡,形成一片片银白色气泡海的景观,这也是水草迷们痴迷的原因,大面积种植能形成视觉的震憾。由于鹿角苔没有根部,通常将它梆在沉木或石材上使之固定在底部,由于鹿角苔叶片细小,绑时应细心也可用网片绑缚。该草繁殖速度快,仅几片细叶就容易吸附在其它水草或莫丝上,很快长出一片,因此为了保持美丽的造型应注意修剪。同类型推荐:大鹿角苔、迷你鹿角苔、玫瑰苔 2、三角莫丝 布景位置:前、中、后景均可 特征及种植要点: 分布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及非洲南部,属于溪苔(水藓)科无维管束植物的苔藓植物,叶呈三角形,是莫丝中最有观赏性的一种,多生活在流速缓慢的溪流及河川中。pH值:6.2-7.2,硬度:2-15°dH,温度:15-22℃,光照:中。多依附沉木、石材生长,因此在造景设计上可以凭借沉木造型,营造出不俗的造景,是喜爱的首选草。绑莫丝时应注意莫丝铺设在观赏面,相对较满,细线最好是钓鱼线-,白色不影响美观且不易腐烂,绑时细线不要将莫丝缚得过紧过密,在良好的水质中约半个月后即可见到美丽的景观。可以直接买水草店绑好并培养成功的沉木莫丝用于。注意水温过高时容 易变黄叶,要想让莫丝长得好应勤换水。同类型推荐:爪哇莫丝、柳条莫丝 3、中箦藻景观指数: 布景位置:中、后景 特征及种植要点: 分布亚洲,属水鳖科,叶面窄且细长,呈长剑形,绿色、透明清晰。pH值:6.2-7.2,硬度:8-15°dH,温度:22-28℃,光照:中。中箦藻美丽大方,触摸有柔软的感觉,在水族箱中一般能长到45公分。喜明亮的光线、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若光照非常强,叶片尖端会呈现红色,前、中、后景都较适宜。种植时直接将其根部置入底砂中,单棵种植或大片种植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同类型推荐:日本箦藻、长茎箦藻、针叶皇冠、韭菜兰 4、红蝴蝶景观指数: 布景位置:中、后景 特征及种植要点: 分布印度,属千屈菜科,红色系水草代表品种,叶对生,无柄,叶呈椭圆形、卵圆形。pH值:6.2-7.2,硬度:2-15°dH,温度:25-30℃,光照:中、强。红蝴蝶一般几棵种植在一起,能形成抢眼的红色景观,将点缀的非常美丽,且随着光照条件不同而存在红色泽的差异。只有在养分充足、给予大量的根肥及铁肥,水质的硬度要高一些,才能生长良好。如果铁质不充份、光源不好,会造成 下面的叶子腐烂。同类型推荐:红柳、大红叶、红丁香、红水竹叶、红虎耳 5、矮珍珠

潜水艇鱼简介

潜水艇鱼简介 【学名】Tetraodon nigroviridis, Tetraodon fluviatilis 【中文名】潜水艇 【常用名】小艇,金娃娃,深水炸弹,炸弹鱼 【英文名】Green puffer, Green spotted puffer (经常被简写为GSP) 【产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中国南部沿海 【特征】 体长10~15cm。体形为长椭圆形,头部粗圆,尾柄侧扁。 无腹鳍,只靠胸鳍和短小的背鳍和臀鳍游泳,因而泳速不快。 腹部雪白,背部为金色,背上散布不规则黑色斑点,前额处有一块特别亮眼的金色。鱼鳍半

透明,部分个体尾鳍有规则的淡黑斑点或弧状黑纹路。体色会随情绪或健康状况改变深浅。体表光滑无鳞。当遇到危险时,会吞水到胃腹部的特殊空腔,使自己鼓胀成球,并露出短刺, 让敌人无法一口吞食。 会利用牙齿或咽齿的磨擦或是靠振动鱼鳔来发出声音。 【水温】24~28度(饲养温度以27-28度最佳) 【水质】汽水(半海水),弱碱性水 假定小艇体长为X厘米,则所需比重为1.00X。 如:体长5厘米的小艇,需要比重1.005。 调汽水的盐应为天然海水盐,不可使用一般的含碘食盐。 【鱼缸空间】最好按照每只小艇10-15升水设置鱼缸。高密度饲养可能引起水质恶化,并带 来不必要的领地争斗。 【食物】虾,蜗牛,螺,红虫,小型鱼,很难接受人工制造的颗粒饲料。 【混养】不宜与其他鱼类、虾螺混养。 1.若要长期饲养小艇必须使用汽水,因此不可和淡水观赏鱼混养。 2.小艇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很可能会攻击其他鱼类,所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千万不要将小艇 与其他鱼类混养。 3.虾和螺是小艇在自然界的主要食物来源。除非是用来喂食小艇的虾螺,请不要将其放入艇 缸,否则结果必然是有去无回。 很多人抱怨小艇是长着娃娃脸的凶残杀手,甚至在发现小艇“作案”之后,立刻将其判处死 刑。 其实,这完全是饲主无知与错误混养酿成的苦果。如果非要让一种小鱼来背负这样的罪责, 未免太过不公了! 【特点】 健康的小艇活动力高,食欲好,不挑食,好奇心强,表情丰富,与主人互动良好。 设缸初期,同类会有互相攻击的行为以建立地位,后期则相处融洽。 性格较温和,攻击性中等,个体需要空间大。 喜欢跳缸,所以必须在鱼缸上加盖。 【繁殖】无法通过外部特征判断小艇的性别,目前没有在水族箱中繁殖成功的案例。 小艇宝典——前言 有人说,鲀类观赏鱼是出了名的难伺候,小艇更是一种“一养就死”的小鱼。 但笔者觉得,只要能为小艇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并坚持一如既往的照顾它们,小家伙反而会比同等体型的其他观赏鱼体质更好,也不易生病。 小艇虽小,但毕竟是一条生命。所以养艇之前还请深入了解相关的饲养知识!

仿生机器鱼

未来奇兵仿生机器鱼 仿生技术的军事应用正在快速发展,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深入开展从空中的掌上飞机、地面的微型昆虫到水下的仿生机器鱼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研究。其中,水下仿生机器鱼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 仿生机器鱼是模仿鱼类游动的推动机理,通过机械、电子机构或功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人造肌肉等)来模拟鱼类的游动推进动作,在水中利用身体、尾鳍或胸鳍的摆动产生推进波,并作用于身体产生向前推力,从而实现运动的水下航行器。 三种模式 根据推进模式访生机器鱼的推进方式可分为三类:身体波动式,(鱼+参)科及(鱼+参)科加新月形尾鳍模式和胸鳍模式。 身体波动式是模仿鳝鱼等鳗鲡目鱼类的游动方式,整个身体都参与大振幅波动运动,推进波的速度大于鱼的游动速度,并与鱼的游动方向相反地在身体上传播产生推进力。此类仿生机器鱼多采用多关节机构,每个关节安装一个小型伺服电机配合作用进行扭转摆动推进。也可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做鱼身,采用电激励或其他形式激励,控制合金的温度变化从而产生形变带动身体摆动。其实人们所熟悉的机器蛇在水中若能浮起就变成了机器鱼。此类机器鱼由于身体细长,柔韧性好,所以机动性极好,但一般只能飘浮,无法进行沉浮。 (鱼+参)科及(鱼+参)科加新月形尾鳍模式是大部分鱼类(如海豚、鲨鱼、金枪鱼等)采用的推进模式。由于身体刚度较大,波动主要集中在身体后部分,推进力主要由具有一定刚度的尾鳍提供,其推进速度和推进效率比身体波动式高。(鱼+参)科模式的推进部分是鱼体的后2/3部分,而(鱼+参)科加新月形尾鳍模式身体刚度更大,推进部分为身体后1/3部分,侧向位移主要产生在后颈部和尾鳍,尾鳍产生90%的推进力,身体前2/3部分保持刚性。目前,(鱼+参)科及(鱼+参)科加新月形屋鳍模式的机器鱼研究较多,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材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ZT < 一> 大眼红鲌鲤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 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无须。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性凶猛,以小鱼为食。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 尖鳍鲤鲤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头短。口端位。须两对,吻须甚短。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口。主食底栖生物。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常见体重0.5Kg。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 乌原鲤鲤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头较小。口端位。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须两对,较长。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深潭。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分布于西江水系。 <三> 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体长,近圆筒形。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具臀鳞。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以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王扬威

第27卷第2期2011年4月机械设计与研究M a c h i n e D e s i g n a n dR e s e a r c h V o l .27N o .2 A p r .,2011 收稿日期:2010-05-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5049);机器人技术与系 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资助研究课题(S K L R S 200805C ) 文章编号:1006-2343(2011)02-022-04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王扬威,王振龙,李 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01,E -m a i l :w y w k l y @126.c o m ) 摘 要: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入,仿生机器鱼已成为水下机器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介绍了仿生机器鱼的分类,分析了各类型的游动特点。对鱼类游动机理和仿生机器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仿生机器鱼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洋资源;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鱼中图分类号:T P 242.3 文献标识码:A 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e n d e n c y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W A N GY a n g -w e i ,W A N GZ h e n -l o n g ,L I J i a n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o b o t i c s a n d S y s t e m ,H a r b i n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r b i n 150001,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h a s b e c o m e a r e s e a r c h f o c u s i n u n d e r w a t e r r o b o t d o m a i n w i t h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o c e a n i c r e s o u r c e s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a t e g o r i e s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a n da n a l y s e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v a r i o u s s w i m m i n g t y p e s f i r s t l y .T h e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i nq u o o f f i s hs w i m m i n g t h e o r y a n d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i s r e v i e w e d .A t l a s t t h e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t e n d e n c y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i s d i s c u s s e d . K e y w o r d s :o c e a n i c r e s o u r c e s ;u n d e r w a t e r r o b o t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开采和利用的陆地资源正日益减少和枯竭。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脚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加快。具有海洋勘测、海底探查、海洋救捞、海底管道检测、以及水下侦查和跟踪功能的水下机器人,已成为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和海洋防卫的重要工具。 采用传统螺旋桨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在螺旋桨旋转推进过程中会产生侧向的涡流,增加能量消耗、降低推进效率,且有噪声。海洋生物中的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使其具有了非凡的游动能力。鱼类通过身体运动推动周围的水,以此来获得推进力,对于涡流的精确控制使得鱼类游动推进效率高、机动性好。模仿鱼类的游动推进模式,研制出高效低噪、灵活机动的仿生机器鱼,用以进行水下复杂环境作业,已经成为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流体力学和仿生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多种仿生机器鱼。现有的机器鱼已经可以模仿鱼类的多种运动模式。但是,现有的仿生机器鱼还难以满足实用性的要求。仿生机器鱼难以实现完全柔性的推进运动,推进效率难以与鱼类媲美,机动性和稳定性还存在不足,操纵性、智能控制、通讯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1 仿生机器鱼的分类及特点 仿生机器鱼是通过模仿鱼类的游动方式来实现推进的,其分类可以依据鱼类游动分类方式进行划分。根据鱼类游动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可以将鱼类游动分为身体和/或尾鳍推进(B o d y a n d /o r c a u d a l f i np r o p u l s i o n ,B C F )模式及中鳍和/或对鳍推进(M e d i a a n d /o r p a i r e d f i np r o p u l s i o n ,M P F )模式(见图1),每种模式又可分为几个小类[1]。纯波动是指游动时推进波波数不少于1,而纯摆动小于0.5。B C F 模式和M P F 模式均包括了从纯波动到纯摆动的推进方式。 B C F 模式通过波动身体的某部分和尾鳍,形成向后的推进波,包括鳗鲡模式、亚鲹科模式、鲹科模式、鲔科模式和箱鲀科模式。大多数鱼类,都采用这种推进方式。B C F 模式可实现连续、快速、高效率的游动。 多数鱼类的背鳍、臀鳍、胸鳍和腹鳍只用于辅助推进、调整姿态,但占鱼类总数约15%的M P F 模式的鱼类却以这些鳍作为主要推进部件。M P F 模式游动速度慢,但稳定性好、机动性高。 2 仿生机器鱼研究现状 鱼类是海洋和淡水中最常见的游动生物,其具有的低阻力外形和高效、灵活的游动方式是人类水下航行器设计的重要参考。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是仿生机器鱼设计研究的基础。对于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开展的较早,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多种游动推进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模仿鱼类游动模式的机器鱼。

福建常见淡水鱼

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 1.中华鲟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西江上游产卵。该种为大型经济鱼类,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见于福建沿海。 2.胭脂鱼俗称雷公鱼。体侧扁,背部隆起,成熟个体呈胭脂红色。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大者重达30余千克,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闽江中上游。 3.鲥俗称鲥刺。体呈长椭圆形,有回游习性,生殖季节亲鱼入闽江口产卵。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被誉为名贵的食用鱼。分布于沿海及闽江口。 4.斑俗称油。体呈长椭圆形。生殖期亲鱼进河口产卵,该鱼含油脂较多,味鲜美。分布于闽江口、九龙江口。 5.风鲚俗称黄刺。体侧扁而长,为常见的小型鱼类。栖息于港湾和河口附近,见于沿海、闽江口、九龙江、晋江、木兰溪。闽江最多。 6.香鱼俗称溪鳁。体窄长。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秋冬季于中下游浅滩产卵。肉细味美,具特殊香味。分布于沿海、闽江、九龙江、交溪。 7.花鳗鲡俗称鲈鳗、溪滑。体重达30~50千克,为大型经济鱼类。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主食动物性食料,营养丰富。各江河水域均有分布。 此外,福州鳗鲡、短头鳗鲡和乌耳鳗鲡均为福建省特有种。 8.青鱼俗称乌溜草。栖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螺、蚬、蚌等。为国内传统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9.草鱼俗称鲩、草鲩。生活于水体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快,为省主要的养殖鱼类。

热带鱼生小鱼前的征兆,热带鱼

热带鱼生小鱼前的征兆,热带鱼热带鱼生小鱼前的征兆会独自躲在角落 热带鱼生小鱼前的征兆,我们知道鱼类也是卵生的动物,所以它们也会繁殖小鱼。那么热带鱼它们容易在什么时间产卵,产卵前它们一般有什么样的表现或者征兆,可能我们一般人很少了解到。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关于热带鱼产卵前的征兆。 热带鱼生小鱼前的征兆 那要看是哪种热带鱼咯,卵生和胎生也不同啊。 1有些会独自躲在角落,寻找僻静的地方产子。 2有些会躁动不安,攻击其他鱼,也就是霸地盘。 3有些甚至会在水草间筑巢 影响热带鱼繁殖的环境因素分析 人工繁殖热带鱼需要很多繁殖条件,生活环境是很容易影响到热带鱼繁殖失败的,小编就为你分析一下影响热带鱼繁殖的几种环境因素。 一、饵料因素。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充沛的雨水带来了大量的活饵,活饵对热带鱼的性腺有催熟作用,能提供一切必需的基本营养要素。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热带鱼,若以活饵为主的话,则性腺成熟来得早,性欲强,产卵的时间间隔短。 二、水温因素。热带鱼繁殖水温通常比饲养水温高1~2摄氏

度,水温的略微提高对性腺发育有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准备繁殖时,要有意的将水温提高,并控制水温变化,这样才能提高亲鱼的产卵欲望。 三、光照因素。在繁殖期间,光照度应比平时强,光照时间也应略长,有利于性腺的成熟,同时这也是繁殖期间生理上的需要。 四、适当换水和水流的刺激。生活在水族箱内的热带鱼,如果长时间不更换水质,虽然可能也很健康,但毕竟缺乏性活力。在野外的热带雨林,雨水带来了大量的饵料,新来的雨水总是让热带鱼特别兴奋,穿梭来往,甚至跳出水面。家养条件下的热带鱼,可以经常采取水族箱兑换水的办法,但这必须有个“度”的掌握,刺激过频繁对鱼儿也不利,且水质差距不能太大。此外,不停地增氧过滤,用喷泉制造水流,也能模拟大自然的雨水效果。 热带鱼喂什么好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发现了热带鱼的观赏价值,热带鱼的各个方面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市场上观赏鱼的饲料种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名目也花样繁多起来。那么主人应该怎么样来选择饲料呢?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观赏鱼的饮食习惯来选择,下面就跟着波奇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一般我们选择喂养热带鱼的饲料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人工饲料,第二种是活饵。 2.其中人工饲料又大致分为三种:薄片饲料、颗粒饲料、冷冻饲料。这种人工饲料喂养起来方便,而且储存也简单。 3.活饵一般常见的如水蚤、丝蚯蚓、丰年虾等等。活饵料营

银龙鱼介绍

银龙鱼介绍 银龙鱼是大型肉食鱼类,学名双须骨舌鱼,其全身闪烁银光的鳞片、有型且霸气的外型一直让鱼类爱好者们不能自拔,而且个性在所有的骨舌鱼中算是很温和的,混养起来不会给饲主带来很多麻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银龙鱼怎么分公母吧! 银龙鱼的繁殖习性 银龙鱼在一季之中会产卵一到三次,每次约200到300颗,产卵后40到50天内公鱼会将受精卵含在嘴中,而这期间亲鱼几乎都不摄食,只是专心地守护着孩子,仔鱼长至3~4厘米时亲鱼才将之吐出,孵化出的仔鱼带卵黄囊,仔鱼靠卵黄囊生活8天左右便可发育成能游动摄食的幼鱼。 银龙鱼怎么分公母?

1、体型:通常情况下雄性的银龙鱼的体型要比同样情况下的雌性银龙鱼的体型要长,貌似多数的物种雄性的都比雌性的个体要大。 2、腹鳍:通常情况下公银龙鱼的腹鳍形状比较尖而且长,而母银龙鱼的话不是很长且也没有雄性银龙鱼表现的那么长。 3、腹部:在成熟的银龙鱼个体中雌性银龙鱼由于有卵,所以显的腹部比较膨胀,这也是比较直接区分银龙鱼公母的特征。 4、头型:自然条件下雄鱼会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所以从头型方面来看雄性银龙鱼显得比较大。 5、腮部:雌性银龙鱼腮部可看到一个漂亮的A字,而且箭头部分要比雄性的短,雄性银龙鱼A字不规则,箭头部分也比较长。 银龙鱼怎么养才好? 1、鱼缸准备:银龙鱼属于大型鱼类,因此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同时,鱼缸一定要加盖,因为银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2、新鱼入缸: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要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已取回1/3为最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 3、投饵驯食:刚引进的小银龙鱼苗从第2天起就要开始驯食,可用活血虫(先用3%食盐、5克/升呋喃西林的水溶液浸浴15分钟后再喂),操作时要十分细心,投喂量以20分钟吃完为度。 4、适期变料:银龙鱼苗10日龄内以喂活血虫为主,10日龄后改喂速冻血虫,第3个月逐步过渡为虾,第1个月每日共喂5次,第2个月为4次,第3个月为3次,第4个月为2次。 5、调整密度:银龙鱼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必须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密度,最好每隔1个月筛选1次,第1次为每缸放养150尾,第2次为每缸70尾,第3次为每缸25尾,以后逐步减少放养数量。

鲈鱼介绍

鲈鱼介绍 鲈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吧! 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鲈鱼有淡水鱼也有海鱼。鲈鱼并不是单一的指一种鱼类,其实有许多种鱼类都可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海鲈鱼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而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加州鲈鱼栖息于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河鲈则是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淡水鱼类。

海鲈鱼和河鲈鱼的区别 1、外表差异:海鲈鱼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鱼背上有很多的黑色圆点,而河鲈鱼则没有。 2、存活区别:海鲈鱼则基本是死的以冰鲜的为多,而河鲈鱼在购买的时候一般都是活的。 3、口感区别:海鲈鱼肉质比较“柴”,腥味较重。而河鲈鱼的肉质有弹性,且比较适口。 鲈鱼有哪些品种? 1、大口黑鲈:大口黑鲈是一种淡水鱼类,别称加州鲈鱼,原产美国,上世纪80年代作为海鲈鱼的替代品种引入国内,市场上所见到的淡水鲈鱼多数是这个品种。 2、河鲈:河鲈是生物学上的鲈鱼,别称赤鲈、五道黑等,按照生物学的定义只有这种河鲈才能被直接称为“鲈鱼”,在国内只在新疆有自然分布种群。 3、松江鲈鱼:松江鲈鱼别称松江四鳃鲈,为近岸浅海鱼类,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 4、尖吻鲈:尖吻鲈别称金目鲈、盲鰽等,分布在在非洲的河系以及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沿海及河口,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海南、深圳、中山等地都有养殖。 5、大眼狮鲈:大眼狮鲈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重要游钓鱼类和经济鱼类,在加拿大其产量占淡水鱼中的第二位,在美国和加拿大已有100多年的养殖历史。 6、海鲈鱼:海鲈鱼在海洋中的分布比较广,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水域都有分布,其中亚洲的日本海、黄海、渤海是主要产地,美国的西海岸和南美的秘鲁渔场也有出产。

热带鱼品种及养殖

热带鱼品种及养殖 摘要:热带鱼品种繁多,了解繁殖方法及其鱼类特征,种类,及其生存环境,都过不同鱼种,更深入了解热带鱼,体会其观赏价值。掌握基本的热带鱼养殖方法。 关键词:品种养殖方法饲养条件 一、品种介绍 (一)胎生鱼类 此类热带鱼最易饲养和繁殖,对饲养水质要求不严格,食物选择性也不强,曾有人喂给干鱼虫或颗粒饲料,也能正常的生活和繁殖。是玩赏热带鱼初学者最宜饲养、也是多数家庭中普遍玩赏的种类。现将国内常见种类简介如下: 1.孔雀鱼也称彩虹鱼、百万鱼。是热带鱼中生命力较强,最易饲养的观赏鱼种。原产于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 孔雀鱼体长2.5~5厘米,前半身为圆形,后半身侧扁,背鳍、尾鳍延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或一倍。体色为褐或灰红、蓝、紫、黄等色。雄鱼尾鳍花纹十分艳丽,有的甚似孔雀翎的眼斑,固而得名。雌鱼体大,体色逊于雄鱼。雄鱼的臀鳍变为交配器。 2.剑尾鱼原种青剑或称蓝剑。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玩赏。剑尾鱼体长10~15厘米。体型长而侧扁,头小略尖。背鳍基长,尾鳍呈扇状,雄鱼的尾鳍下叶鳍条延长呈剑状,因而得名“剑尾鱼”。体色浅蓝绿色,略有小的褐色或黑色斑,体侧从眼后方至尾基有两条黄色和褐黑色纵纹。剑状鳍条为艳红色甚美丽。 3.月光鱼也称月鱼和满鱼。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 月光鱼体长5~9厘米。雄鱼体长小于雌鱼。体躯上下宽厚,体侧略扁圆,头小而尖。体表褐色,并有少量蓝色斑。因尾柄有月形黑色斑而得名。是国内很受欢迎的观赏鱼。 4.黑玛丽鱼也称黑姑娘。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水域。现已为世界各地广为饲养的观赏鱼种。 黑玛丽鱼体长为7~12厘米。体形略呈长形而侧扁,腹部略圆,吻部稍尖,眼较大,尾鳍呈扇形,全身均为乌黑色略有光泽。 目前饲养玩赏的品种除黑玛丽鱼外,尚有高鳍燕尾黑玛丽鱼、白玛丽、高鳍燕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