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读《师承补课治学》有感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生育制度》中展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功能论视角——前者论述各种社会文化制度满足人的需求,而后者则强调生育制度限制人的需求,这正好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两种相反视角。通过《师承补课治学》这本书讲述的作者的学术生涯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为什么费孝通摇摆于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两派之间。

在此,有必要讨论人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费孝通在《师承补课治学》中做了阐述。它比社会学也许更是模糊。人类学,研究人类之学也。望文生义,凡是和人有关的全可包纳在内。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上自几十万年前的人猿化石,下到民间传说、风俗习惯,都可以在人类学教科书中找到他们的地位。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美的人类学中专门研究殖民地上土著生活的一部分称作社会人类学的(欧洲大陆称“民族学”),特别发展了起来。燕京社会学系所提倡的人类学也只是指这一部分而言。这一部分所谓社会人类学之所以发展也适应形势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国主义分别占据殖民地,对殖民地上的人民璀璨掠夺无所不用其极。殖民地分割完毕,帝国主义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夺殖民地的大战。战后有一个新的形势:一是帝国主义要在它已占领的地区开发资源供他们掠夺,必须利用土著的劳动;一是殖民地人民开始更有组织的反抗,是帝国主义者想直接单靠屋里来通知遇到了困难。如果长期维持着战争状态,不但军费好大而且不便于进行剥削,这个算盘是打不起来的。因此,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大英帝国带头搞起所谓的间接统治来了,就是利用当地的部落上层,维持当地社会秩序;吸收当地劳动,开发当地资源。要实行这个殖民政策,不仅需要做资源调查的自然科学工作人员,而且需要懂得当地语言能对当地社会进行深入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人员,后者就是所谓人类学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人类学者在殖民部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持下,对非洲的英国殖民地开展了广泛和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在这项工作里冒出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他们搞出一套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还有一套所谓“理论”,这套理论主要是指导他们怎样去调查一个土著部落的一些经验。他们的理论比美国从社会服务里学来的“社会调查”深入的多。原因是美国式的“社会调查”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着重在数量的统计,各项统计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言自喻的,但一应用到非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数量统计不易正确,而且各项统计之间的关系不一定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于是这类调查显得支离破碎,不能说明问题。人类学调查着重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的解剖,用到中国来似乎更合适一些。为了和“社会调查”做出区别,后者称其为“社区研究”。费孝通学术生涯的前期认同的是马林诺斯基的范式,《生育制度》使用的是费孝通中期所认同的社会人类学范式,这是功能论学派中一个与马林诺斯基功能论相反的流派。

费孝通留学英国,到伦敦后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见到了马林诺斯基的第一个徒弟——弗斯博士。费孝通向弗斯提起了自己在瑶山和其他农村地区所做的农村社会调查,这引起了弗斯博士的兴趣。后来经过几次谈话,弗斯博士替费孝通把论文题目肯定了下来,写《中国农民的生活》。这就有了后来费孝通在江苏开弦弓村(江村)所做的农村社会调查和轰动人类学界的那本《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视文化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手段的功能论思想的代表作。

接下来再来谈谈费孝通《生育制度》所使用范式的由来。1933年暑假前,吴文藻带费孝通去清华大学拜见史禄国教授。史禄国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人类学。吴文藻意在培养一批掌握派克社会学方法(亲身参与调查法)的人来进行社会学的中国化(即“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有关史禄国的人类学和马林诺斯基的人类学的差别,费孝通也在《师承补课治学》做了系统的论述。马林诺斯基也把文化视为人类为了满足人的生物需要的手段,但是他没有走到生物基础里面去,而满足以生物基础的“食色性也”为他研究社会文化的出发点,去说明各种

社会制度的功能和结构,就是如何在满足生物需要上起作用。史禄国的生物学训练似乎比较深入些。他把人类学的出发点深植于人体的本身。他更把人体结构和生理机制看做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阶段,尽管人类比前阶段的生物种类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基层还是生物的机制。他甚至在他的Ethnos理论中说:“在这些单位(Ethnos)里进行着文化适应的过程,遗传的因素在其中传承和改变,在最广义的理解上,生物适应过程即在这单位中进行的。”史禄国把体质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基础训练就是这个原因。而且他所讲的体质人类学绝不仅限于体形学(人体测量学),而要深入到生理现象,从人体形态的类型发掘其生理上的差异,一直到人体各部分生长过程的区别。史禄国把人类作为自然界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阶段。史禄国的理论重视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将其视为一个更宏大过程的一个阶段,即人类是处于社会有机整体之下的载体,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微小的载体,其上是社会文化,然后再其上是宇宙演化的过程。也许在后人类阶段还会出现后人类的物体来作为宇宙演化的载体,这就可能是宇宙演化的新阶段。这与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就完全相反了。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是将人类生物个体置于社会文化现象之上的,认为文化只是用来满足人类基本生物需要的手段,人类可以根据其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制定或改变文化制度。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用的就是马林诺斯基的这种人类学范式。而费孝通之后的一部作品《生育制度》就已经使用了史禄国的人类学视角。

我们知道了,费孝通的功能论思想分为两种,划分依据就是每种范式对人类生物个体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的观点。费孝通中前期认同马林诺斯基的范式,而中期认同史禄国范式,后期则选择了潘光旦的新人文观。其实新人文观部分地回归了马林诺斯基的观点,只是又从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强调了社会文化制度和人类生物个体的辩证关系。

费孝通的整个学术生涯中,他的功能论视角经历了从强调人类生物个体到强调社会文化制度最后到发现并承认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分总”过程。

《师承补课治学》显示费孝通先后师从马林诺斯基、史禄国和潘光旦,这部分地解释了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老师对他的影响。

除了人类学上的启示,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学者来说,导师对其的影响有多大,导师一定是一位学者在其学术生涯的某一阶段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或许,对于所有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的人来说,他们的导师也或多或少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百年学术 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 费孝通 内容提要 作者反思自己六十多年来的学术思路,展示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长期的学术 生涯中所曾面对过的文化问题。作者认为,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文化边界的划分对人类群体之间 的相互理解设置了严重障碍,使人们在如何看待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出现过失 误,这同时造成过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威胁。面对21世纪,人们该用何种态度来看文化?作者认为,只 有通过文化间的对话,在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才能获得一种高度的 文化自觉,消除文化之间的误解和偏见,达到“美美与共”的文化宽容境界,为21世纪人类的和平共 处作人文价值观的铺垫。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反思 跨文化沟通 人类学 场 人类生存 一 上届研讨班上我们大家约定:回去后都到田野去做一次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思考思考,过一定时间大家再聚在一起互相汇报心得。一年过去了,今天能在这里举办二届研讨班,实现了这个约定,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李亦园教授主张,这样的研讨会不仅要有二届,还要有三届、四届,每年召开一次,继续开下去,我十分赞成。在这里我也得表示一下决心,只要我还活着,不论哪一届,我一定参加。当然有一个前提,决定权不在我手上,要看老天还打算让我在这个世界上再活多少年。我是属狗的,依传统算法,已经88岁了。俗话说:“八十不留宿”是指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到人家去做客,主人不愿再留我在他家过夜了,为的是谁也保不住第二天我还能起得来了。我这样长的寿命,已超过了我的几位教师,包括吴文藻、潘光旦、史禄国、马林诺斯基。但在学术成就上实在无法相比,我对几位老师,只有惭愧两字可说。从《花蓝瑶社会组织》和《江村经济》的两次实地调查算起,去年已过了60年,老话是一个花甲了。如果不是在1980年我又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我这一生就留不下多少对后代也许还会有用的遗产了。就是这种“岁月春水逝”的生命短促感,使我这十多年来不停地“行行重行行”,力求此生能对得住祖祖辈辈的培育和期待。 最近这几年,我在外地跑得少了一些,原因不尽是在年老力衰,而是在我打算用这最后的一段生命,把自己一生中已经写下的东西多看看,结结帐,写一套反思性质的文章,这不能不占我一部分时间。我曾利用上一届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的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研讨会上的第二讲预定了内容,打算发表我对《江村经济》一书的反思。讲稿是写了出来,却花了有好几个月。今秋定稿时正好许多亲友建议利用我江村调查60周年的机会,大家到我家乡去欢叙一番,顺便去看看今天的江村。我就把那篇刚 51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评析

一、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时,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结合所学世界文明史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国际形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0分) 答: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这句话联系到世界文明史时,便附上了很多含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有着自己的文明,只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很多民族自己的文明却慢慢地为其他民族文明所取代。中国自己的文化便是包含着包容,而现在提出的口号是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是在现代这个社会,随着美国、哈韩、哈日的文化入侵,文化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使中国自己的文化传承收到了极大的挑战。在中国古时,便是以汉族自身的文化为尊,但中华民族本身的文明则是以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的创造。如春秋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则是吸收了外来文化,达到了美美与共,最终使赵国盛极一时。其实不仅是文化之间,很多方面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便是一个例子,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与适用的方面,所以虽然每个学说信奉者之间会进行争辩,但是却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想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学说,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有了美美与共,有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发展本就是融合而成,才有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但到了晚清时,由于开始时国人自以为大,对外国新的文化有所排斥,对新的机器及生产方式心存芥蒂,不能美人之美,所以导致了最终的接近亡国。而新文化运动中,则是对自身的文化排斥过激,以致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被视为糟粕,不能各美其美,所以也存在很多缺陷。近几十年来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使自身的古老文化不断创新,虽然存在着文化之间的矛盾,但由于正确认识到了发扬自身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两者并存的重要性,才使近几十年成为又一个文学盛世。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是如此,若一个文明征服另一个文明时,会吸收部分被征服文明的文化,而不是彻底排斥,则能坚持比较久的统一,而对于被征服民族的文明彻底排斥的国家,虽说一开始迫于武力没有很强的反抗,但这样的国家很少有能长久统一的。以罗马为例,虽说罗马帝国武力确实很强,不过每个君主对于国家的治理还是很用心的,他们都会采取一些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也对他人文明很尊重,也吸取了很多精华,所以帝国存在的时间很长。可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确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重要前提。 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文明,不同文明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文明之间有不同,则有冲突。现代文明的冲突主要是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矛盾造成的。而引起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由于各个文明都有其灿烂灿烂之处,各个文明之间需要交流和相互学习,因此人类的文明融合也是必然的。而某些强国却想通过经济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进而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文明。细看中国历史,每个朝代都会实行一系列尊重其他民族的政策,这样国家才能统一和富强,而轻视他人文化的王朝必将遭到历史的覆灭,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仅是中国,世界文明都是一样,一个王国建立起来,都会对之前王国的文化进行很多的吸收,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各种文明都有共性,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的融合石发展的关键,只有做到既发扬自己的文明,又尊重他人的文明,才会美美与共,从而天下大同。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 (一)家庭与人际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费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对于血缘结合的基础———家族的研究,一直是他研究的重要基础。费先生最早的论文是与婚姻和家庭问题有关的。费孝通后来不管从事文献研究,还是变为重视实地调查,都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至为重要的基本单位———家庭及社会结构变化同家庭结构变化的关系(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52~53)。费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在中国社会,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多层性。探索家的多层性结构集中体现在阶序关系和差序格局中。所谓阶序关系是强调家的纵式结构,围绕着同一父系血缘集团部的结构特征予以展开,而差序格局则强调家的横式结构,侧重于家的网络关系。按照家的上与下存在着的结构特征把家族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礼教的家、2.由家扩大成为宗族、3.家的基层———家庭4.跨越血缘的家──户费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来确定疏与近。他通过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细致观察,指出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差序格局。他说,差序格局就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所形成的圆心扩散圈。离中心越远,圈就变的越薄。同理,在中国传统农村里,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圈心,以差序方式来建构同其他人的关系(费孝通,1985 -06:21~28)。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费孝通)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费孝通 学术反思是这几年来我为自己定下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要求自己对过去发表过的学术思想回头多想想,我的思想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看来是否还有点道理,是否要修正,甚至改动。这可以说是我个人的“文化自觉”。学术反思是对个人而说的,文化自觉是学术反思的扩大和发展。从个人扩大到自己所属的文化,从个人的学术发展扩大到一门学科的演变。学术反思是个人要求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要了解孕育自己思想的文化。因为要取得文化自觉到进行文化对话,以达到文化交流,大概不得不从学者本人的学术反思开始。学术反思到文化自觉,我认为是一脉相通的。 我这篇文字,其实不仅是我个人的学术反思,思想的再思考,也是对我所学到的社会人类学的反思,对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还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尝试。 我觉得,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我这个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是在既定的文化里边长起来的,一切离不开自己所属的文化。但是尽管如此,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我记得一九七九年我访问芝

加哥的时候,已经提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件事,主张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就是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认识自己。搞了这么多年,写了不少文章,也只能说是认识自己的开始。文化,我叫它是个人造的人文世界。这个人文世界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造出来的。造得怎么样呢?我们自己生活在里边,可是并不清楚这个问题,从来也没有人对我们讲过。我现在老了,想要看一看,自己从小学来的这一套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分析它,怎么去理解它,看它在我们生活上发生了些什么作用,又怎样发生变化,它是怎么变动的,为什么变动,动到哪儿去……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是人类学者、社会学者要去观察和研究的题目。也就是说,要用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直接去看、去观察、去分析社会生活里的事实、秩序、格局和基本规律。这既是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也是在认识自己。这样得来的认识才能运用来满足我们生活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得到一本北大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我自己写的书,书名叫《从实求知录》,是我最近几年发表的学术反思文章的结集。为什么叫《从实求知录》呢?意思是书里边记录了我从实际中得到知识的经过。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1411062005 朱鹏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 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 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 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

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 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 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 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 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 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正是由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坚持,中国的社会学终于获得新生和发展。 二、为人民福祉殚精竭虑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为祖国富强和人民福祉殚精竭虑。在他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江村经济》中,费先生就提出了对农村和富民方面的见解,这篇文章得到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147340.html,(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147340.html,/jiaoxue/yingyujiaoxue/0429234F2010.html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历程。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和发展者,韩礼德更侧重于对语言学的纯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把语言学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比较少。本文介绍了其他应用语言学家把他的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去发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及其语言学理论对于外语教学实践的深远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实践应用 1.理论概述 1.1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韩礼德,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致力于研究语言功能,并阐释了语言本身与语言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功能语法导论》(1994[1985])的出版标志着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作为伦敦学派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弗斯的学术思想,对乔姆斯基的形式理论提出异议。他的理论和

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和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 1.2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三大宏观功能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侧重于语言的语用研究,从对人们语言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完成了由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反映功能(interactional)、表达功能(informative)、个人功能(personal)、启发功能(heuristic)、想象功能(imaginative)向“概念(ideational)功能”即语言具有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发生的进程,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交际(interpersonal)功能”即语言具有建立、维系和反映人际关系的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即语言具有组句成篇,并根据交际语境组织信息并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三种纯理功能的凝练[1]。这三大纯理功能的语法构成分别是“及物系统”、“情态系统”与“衔接手段”。“及物系统”是语言中承载过程的系统包括物质过程、联系过程与心理过程,它代表了语言中的逻辑与经验意义;“情态系统”表示语言表述者的身份,以及其态度、评价,实现语言的人际沟通的功能;“衔接手段”使语言实现语篇的衔接包括文内衔接或文外互文,它实现语篇的意义连贯[2]。 在系统理论中,语言被看作是用来实现其交际和交流功能的包含三个层次的社会符号系统:包括语义系统(semantic system),词汇—语法系统(lexico-grammatical system)和语音系统(phonological system)。每一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1) 1.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 × 2. “三农”是指农业、农民和农村。 √ × 3. 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为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专项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专项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渠道,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 × 4. 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社会活动、一定的区域、设施设备和文化。 √ ×

5. 费孝通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无信息不发展”的命题。 √ × 6.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终身社会化 7. 一个人同时担任了几种角色,而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角色混淆 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角色失败 8.

社会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恢复的时间是( )。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9.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我国最有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分别为( )。 杨开道李景汉 李景汉吴文藻 梁漱溟晏阳初 吴文藻费孝通 10. 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系统的农村社会学研究报告——《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作者是( )。 亨德森 巴特菲尔德 萨姆纳 加尔平 11.

提出“社会学”一词的学者是( )。 孔德 斯宾塞 马克思 圣西门 12. 最早出现“社会学”一词的著作是( )。 《社会学》 《实证哲学教程》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13. 农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 农村居民 农村社会成员 农民 乡镇企业工人 14. 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农村社会的主要形式是( )。

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浅谈费孝通功能论思想的转变 读《师承补课治学》有感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生育制度》中展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功能论视角——前者论述各种社会文化制度满足人的需求,而后者则强调生育制度限制人的需求,这正好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两种相反视角。通过《师承补课治学》这本书讲述的作者的学术生涯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为什么费孝通摇摆于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两派之间。 在此,有必要讨论人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费孝通在《师承补课治学》中做了阐述。它比社会学也许更是模糊。人类学,研究人类之学也。望文生义,凡是和人有关的全可包纳在内。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上自几十万年前的人猿化石,下到民间传说、风俗习惯,都可以在人类学教科书中找到他们的地位。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美的人类学中专门研究殖民地上土著生活的一部分称作社会人类学的(欧洲大陆称“民族学”),特别发展了起来。燕京社会学系所提倡的人类学也只是指这一部分而言。这一部分所谓社会人类学之所以发展也适应形势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国主义分别占据殖民地,对殖民地上的人民璀璨掠夺无所不用其极。殖民地分割完毕,帝国主义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夺殖民地的大战。战后有一个新的形势:一是帝国主义要在它已占领的地区开发资源供他们掠夺,必须利用土著的劳动;一是殖民地人民开始更有组织的反抗,是帝国主义者想直接单靠屋里来通知遇到了困难。如果长期维持着战争状态,不但军费好大而且不便于进行剥削,这个算盘是打不起来的。因此,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大英帝国带头搞起所谓的间接统治来了,就是利用当地的部落上层,维持当地社会秩序;吸收当地劳动,开发当地资源。要实行这个殖民政策,不仅需要做资源调查的自然科学工作人员,而且需要懂得当地语言能对当地社会进行深入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人员,后者就是所谓人类学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人类学者在殖民部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持下,对非洲的英国殖民地开展了广泛和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在这项工作里冒出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他们搞出一套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还有一套所谓“理论”,这套理论主要是指导他们怎样去调查一个土著部落的一些经验。他们的理论比美国从社会服务里学来的“社会调查”深入的多。原因是美国式的“社会调查”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着重在数量的统计,各项统计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言自喻的,但一应用到非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数量统计不易正确,而且各项统计之间的关系不一定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于是这类调查显得支离破碎,不能说明问题。人类学调查着重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的解剖,用到中国来似乎更合适一些。为了和“社会调查”做出区别,后者称其为“社区研究”。费孝通学术生涯的前期认同的是马林诺斯基的范式,《生育制度》使用的是费孝通中期所认同的社会人类学范式,这是功能论学派中一个与马林诺斯基功能论相反的流派。 费孝通留学英国,到伦敦后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见到了马林诺斯基的第一个徒弟——弗斯博士。费孝通向弗斯提起了自己在瑶山和其他农村地区所做的农村社会调查,这引起了弗斯博士的兴趣。后来经过几次谈话,弗斯博士替费孝通把论文题目肯定了下来,写《中国农民的生活》。这就有了后来费孝通在江苏开弦弓村(江村)所做的农村社会调查和轰动人类学界的那本《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视文化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手段的功能论思想的代表作。 接下来再来谈谈费孝通《生育制度》所使用范式的由来。1933年暑假前,吴文藻带费孝通去清华大学拜见史禄国教授。史禄国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人类学。吴文藻意在培养一批掌握派克社会学方法(亲身参与调查法)的人来进行社会学的中国化(即“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有关史禄国的人类学和马林诺斯基的人类学的差别,费孝通也在《师承补课治学》做了系统的论述。马林诺斯基也把文化视为人类为了满足人的生物需要的手段,但是他没有走到生物基础里面去,而满足以生物基础的“食色性也”为他研究社会文化的出发点,去说明各种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M. A. K. Halliday,1925--),英国语言学家。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我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 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他的学术思想,受弗思和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深,在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系"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韩礼德的代表性著作有《语言功能探索》(1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和《功能语法导论》(1985/1994/2004)。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我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从韩礼德对语言学和语言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贯穿于他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核心,最主要有六点: 1、纯理论功能的( metafunctional )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与其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ideational) 功能。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 功能。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textual)功能。语篇功能使语言和语境发生联系,是说话人只产生与语境相一致的语篇。 上述三种功能用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只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衔接性)。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

12农村社会学

12农村社会学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12月—2012年6月学期 《农村社会学》课程论文 题目: 一、论述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写作提示: 1.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提出的背景; 2.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主要内容; 3.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对中国城镇化和城乡关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2]朱启臻.小城镇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二、论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 写作提示: 1. 农村社区的含义; 2. 农村社区发展的含义; 3. 农村社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三、调查村民选举中的问题。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可自拟题目:如某某村村民选举调查。主要描述存 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友田.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0 [2]徐付群.村民自治现状与案例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3]詹启智.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政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四、试论“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 写作提示:

1. 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 2. 农业问题的表现; 3. 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五、论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写作提示: 1. 介绍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 2. 从农村特点、农户特点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等方面论述农村社会保障的 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3]任宝平.中国社会保障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 2.论文字数3000字以上。(专科2500字以上) 3.论文要有充分的实证资料,避免空对空,提倡使用本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亦可适当用二手资料。 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农村实际,做到立论正确、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有据。 5.论文要求规范化: 标题——内容提要(100—15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6.论文要求结构严密,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要体现学术性,不能用文学语言,也不能公文化。 7.引用资料要注明出处,文章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否则扣分。题目所给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论文写作不限于这些参考文献。 8.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浅析费孝通《生育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147340.html, 浅析费孝通《生育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孙羽燕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1910—2005)最为得意的著作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者从中国本土的角度出发,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中国人缔结婚姻之由,进行生育之故。对《生育制度》的重新解读,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乡土社会的理解,有利于准确把握研究中国问题的脉络。 关键词:费孝通生育制度乡土社会现实价值 《生育制度》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从功能主义出发,对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整套体系所做的论述。费孝通先生立足于乡土调查访问,他的研究非常贴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真实状况——人口众多,特别是农业人口众多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而生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延续都需要不断地有新人口的补充。《生育制度》这本书便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入手,对婚姻,家庭和生育以及社会结构都作了其独到的考察的。 一.《生育制度》的写作背景 真正透析一本大师的著作,便要从大师写此书的社会背景开始。解析《生育制度》这本书亦是如此。1938年费孝通先生取得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便回到中国,担任云南大学社 会学系教授,并且主持燕大——云大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从事实地调查研究。两周之后,他便一门心思钻进农村,费孝通先生于1938年11月15日至12月23日这段时间里,在云南 禄丰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1939年上学期,他到西南联大兼课,讲授生育制度。”当时费孝通在讲授“生育制度”这一门课时,没有教材,没有讲稿,旁征博引,尽情发挥。[1]魁阁后期,由于兼任两校的教授以及当时政治格局的紧张,不便直接参与到实地调查,更多的从事讲课和写书。其中有关家庭问题的讲稿编成《生育制度》,有关农村社会的讲稿编为《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刚编一半,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李闻事件”。费孝通在等待重访英伦的出国手续时,将妻女送回家乡,在浒墅关完成了《生育制度》的全部编写工作[2]。《生育制度》也作为费孝通先生前半生学术经历的结束。 二.《生育制度》中主要观点剖析 首先,婚姻的意义在于什么?费孝通认为生育制度是指“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的这一套活动”,并且指出,“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延续的人为保障,为了维持种族延续和社会结构的完整性,人们结成婚姻关系来确保双系抚育的形成”。也就是说,用社会的力量保证生出来的孩子不但有母而且有父,于是有婚姻。任何种族若要绵续下去,都得有新生的成员不断加入到其中,但是,一个人从初生儿到能够独立生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从生理性的抚育到社会性的抚育这一系列工作要有专人来承担,通过婚姻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 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引言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这些学界前辈毕路蓝缕,在曲折艰难中将社会学研究推向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不仅使其在中国扎下深厚的学术根基,而且形成了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社会学派。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情结 读过无论哪一种费孝通传记的人,心中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费孝通和传统社会下的乡土中国不是完全契合的。虽然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但是费孝通所受的教育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而是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从启蒙院开始,一直到燕京大学,清华研究院,虽然也讲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无一例外的带有西方的色彩。 能有如此的学习经历大概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因为他的父亲费璞安当年曾作为政府所派的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专门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后即开办了新学。他的母亲杨纫兰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也是

当时为数不多的接受了西式教育的知识女性之一。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使费孝通接受了严格而又规范的系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负笈英伦的求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接受西方的思想,但是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得他与农村社会在生活上是脱离的。这种脱离,并不是不常见的特殊现象,而是近代中国一种带有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化的文化改造过程——从农村到城市,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脱离传统的农村社会。⑴但是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不同,费孝通内心中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在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因而不愿意回国,或者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加了解就否定,甚至不讲中文的时候,费孝通仍然是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这似乎也是得益于他所受的新式教育。正如美国教授阿古什(A.D.Arkush)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 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感情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他是在不背弃他小时所受的传统教育的情况下,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获得西方知识的。他的父亲留学日本意味着,是父亲而不是他的儿子们代表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代,费孝通不像其他人那样,与旧脑筋的父辈们在感情上格格不入。他不属于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代,但他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反封建思想。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更是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05 朱鹏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 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 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 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

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 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 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 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 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 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正是由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坚持,中国的社会学终于获得新生和发展。 二、为人民福祉殚精竭虑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为祖国富强和人民福祉殚精竭虑。在他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江村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先生是一位特别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在 探讨问题时非常理性,但在他心里和文字背后却充满了对社会底层、 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深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他 总是在思考,怎样能够协助他们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和命运,走上 现代化之路,他总是怀有这样一种目的和期许。他表达感情真挚、动人。不管是对家乡的人们,还是对少数民族同胞,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协助他们,希望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改 变贫困和落后面貌。在他那里,没有大汉族主义。我到中国社会科学 院民族学所工作之后,对这点体会特别深。先生是在沿海地区长大的,肯定受到国家主义、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等思想的影响,在《乡 土重建》这部著作中,他并不是简单地将改造农民,改造民族地区和 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一个政治口号或逻辑推理结论,不主张靠强制的、 外在的力量,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希望和方向、引导和支持,这是他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人文关怀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深层理念和 情怀。这种思想和意识源于他早期对机器工业革命的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先生曾翻译过《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那时他对于理性化、科学化很警惕。当然,后来先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还是希望广大 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但这不应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 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的。他很重视方式、方法,要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二、天下观点和世界视野 先生在很多方面是以天下为家的,他有胸怀天下的整体世界观,没有 把自己的小家看得那么重。他能超越于小环境—他的家乡人民、他的 调查对象,他考虑的问题是具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比如他指出,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来促动农民进入市场,促动沿海地区按照 市场规律办事。他在“京九线串糖葫芦”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京九线 一面连着浙东地区,一面连着市场经济,它往哪方面走要看它怎么选

文化自觉与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向欧美学习、借鉴,逐步地输入西方“现代的”技术、制度与价值观念。但到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与亚洲其他社会,都普遍出现了向民族文化认同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在现代化上普遍取得成功之际,恰也是新一波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之时,显然,全球化与“全球的现代化”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更有意思的是,当全球的经济一元化成为世界趋同的大力量时,却出现全球的“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态势。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型里,文化自觉成为时代的要求。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就是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时刻提出来的 所谓“文化自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以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概括及其不断的阐述和深化,这是学者的文化自觉。中央高层的文化自觉,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两大一新"为标志。2010年,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红旗文稿》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长文,深刻而透辟地阐述了文化自觉的丰富内涵,表明了中央高层对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学者的文化自觉到高层领导的文化自觉,我们可以看到费老"文化自觉"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自觉主要涵盖了需要迫切回答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二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三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四是如何提升国民素质。如果21世纪的中国,能够在科技、文化、思想各方面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21世纪就是属于中国的世纪;我们更进一步的说,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的世纪,就要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要通过一些实在的事情来做。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必定由全体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来完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文化复兴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只要以后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直到每一位普通民众都拥有了文化自觉,21世纪就必然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 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交流激荡,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得不慎重思考自己的文化发展问题。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历史和未来?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四个字:文化自觉。“文化自觉”问题实际就是文化认识论问题,因此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