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郭城断裂带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2015年第11期/第36卷

黄一金GOLD

胶东郭城断裂带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收稿日期:2015-08-16

作者简介:彭雪峰(1985 ),男,重庆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80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

查院,250013;E-mail:pxf 0056@https://www.360docs.net/doc/6813535600.html,

彭雪峰,姜丽萍,郝兴春,王龙江,李明昱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摘要:郭城断裂带作为郯庐断裂的次级导矿构造,控制着该地区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并且金矿床还受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殊三从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入手,分析了郭城断裂带金矿床的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三分析结果表明,郭城断裂带深部存在含矿大岩体,具有很好的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有存在大型金矿床的可能,应该加强该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力度三

关键词:金矿床;找矿潜力;郭城断裂带;胶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图分类号:TD 15一P 618.5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001-1277(2015)11-0013-05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792/hj20151104

0一引一言

金矿床具有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和成矿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某一种类型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三例如:受郯庐断裂影响,在胶东地区已探明的岩金储量占全国的3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伴生金为主,占全国近

40%的已探明伴生金储量,黑龙江流域拥有中国已探明的40%以上的砂金储量[1];又如西南地区主要为印支期褶皱造山带,发育以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为特征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形成了陕甘川和滇黔桂2个金三角区;花岗-绿岩型金矿床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台周缘[2]三

对于一个地区的金矿床研究,首先应该了解其区域成矿背景,对金矿床的矿质来源二运移通道二存储地质条件等基本成矿条件进行研究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是矿床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三因为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无不受到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制约三对任何金矿床来说,都应该了解研究其矿质来源二动力学背景和成矿地球化学条件三郭城断裂带为郯庐断裂较次级断裂,其金矿床的形成与郯庐断裂的远程效应关系密切,其研究程度较低,一些学者主要对成矿带上的某些单个矿床进行了研究三因此,本文在宏观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矿床特征,对整个郭城断裂带的成矿潜力进行了阐述,总结出找矿方向,对该地区的金矿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三

1一区域地质特征

郭城断裂带为郯庐区域性深大断裂带重要分支,与郭城断裂平行的几组断裂(桃村断裂二朱吴断裂二海阳断裂)向北东延伸,经黄海与辽东南的鸭绿江断裂成矿带相连(见图1-A),其西北为胶北地体,西南为胶莱盆地,东南为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处于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交汇部位,构造位置及矿床类型特殊三

区域上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群,古元古代荆山群,中生代莱阳群二青山群二王氏群,新生代第四系(见图1-B)三胶东群出露面积小,总体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在桃村断裂以西,岩性为斜长角闪岩二黑云变粒岩等三荆山群则主要出露在郭城至西涝口一带,郭城断裂的下盘,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于牧牛山岩体的两侧,为一套中级变质岩系,其岩石组合为高铝片岩二变粒岩二大理岩二含石墨岩系二片麻岩二透辉岩等三中生代莱阳群二青山群和王氏群是胶莱盆地的主要地层,大面积分布于研究区北西和东南部,岩性以砾岩二砂岩和页岩为主三

区内构造格架复杂,总体以NE 向断裂构造最为发育,基本控制了本区地层的展布和岩浆岩的侵位三NE 向断裂自西向东依次为桃村断裂二郭城断裂二崖子

断裂三前二者控制了胶莱坳陷盆地东北部的边缘,三者均具左行压扭性特征,为高角度平移断裂,均为不含矿断裂三含矿构造主要为发育在荆山群地层及牧牛山岩体中呈NE 走向的次级断裂构造三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新元古代牧牛山岩体二燕山晚期花岗岩,前者分布在桃村断裂以西;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