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效应”逐渐显现 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倒逼效应”逐渐显现 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倒逼效应”逐渐显现 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倒逼机制”效应逐渐显现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陈业2011-3-2

本次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外需回暖和出口企业逐步转型升级,近期我国外贸同比增幅显著。然而,记者从第21届华交会上了解到,今年外贸企业在汇率、原材料、劳动力、资金成本齐上涨的多重压力下较为脆弱。业内人士呼吁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及外贸扶持的措施退出步伐还需“悠着点”。

部分行业完成了一轮优胜劣汰

就在去年6月央行重启汇改後,人民币开始呈现震荡上行,全年累计升值3.6%。记者在上一届华交会采访期间,不少企业表达了“人民币缓慢升值好比慢性自杀”、“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3%将让企业命悬一线”的担忧。但如今看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并没有拖累外贸表现。

事实上,我国外贸形势自去年年中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今年1月份更是超出市场预期。在此次华交会的“华东九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福建省交易团代表表示,2010年福建外贸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安徽省交易团代表介绍,安徽省去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4.8%,和2008年规模相比增长20%;浙江省交易团团长陈如昉告诉记者,浙江省1月份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专家指出,除了春节前集中出货因素外,出口强劲增长是由于外需复苏超预期以及出口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取得成效。一是去年以来企业议价能力有所加强:以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此次金融危机后公司着重业务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互动,使得企业的出口附加值大幅提高;二是“倒逼机制”引发企业思考:浙江的中小型企业较多,当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敏感的企业会考虑是否适合留在当地发展,或者能否维持现状;三是出口基地和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来自多个交易团代表均表示,正在将出口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速产业集聚、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最新发布《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报告中表明,国内纺织企业的违约风险降幅最大。科法斯亚太区副总裁颜添逊对此分析认为,过去两年期间,国内纺织行业经历了一番优胜劣汰,倒闭了一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纺织出口企业,剩下的企业相对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强,表现相对较好。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公开表示,今年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大于去年,由此人民币升值幅度亦将大于去年。尽管业界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强烈,外贸企业对汇率变动尤为敏感,但在浙江省商务部门在对当地1500家企业做了问卷调查显示,70%的企业判断今年形势依然向好,20%认为今年同去年持平,总体较为乐观。

“人民币汇率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汇率风险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当然不愿意接受,”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建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企业若能将毛利润保持在10-15%的水平,那么人民币升值3-5%带来的影响,对企业而言是可以化解的,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在市场中找寻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增一加”困扰企业

在华交会现场广泛采访后,记者发现尽管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整体反应比较淡定,但原材料价格增长、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增大和国际竞争加大,成为了外贸企业的心头大患。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企业普遍盈利能力下降。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笪家祥介

绍,与去年同期相比,羊毛、棉花、橡胶价格已翻倍,有色金属、资源能源价格涨幅超过50%,光靠提价难以应对。最新公布的我国1月份PMI指数中购进价格分项指标仍在上升,导致企业无法预测价格拐点,有些企业自去年广交会至今都不敢接单。

其次是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陈如昉估计,沿海外贸企业中约有30%企业遇到招工难的尴尬,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为20-30%;山东省交易团代表告诉记者,即使在人口大省山东,也约有90%的企业表示其劳工缺口为20%-30%。据联合国测算,我国劳动力市场于2014年左右进入实质性短缺状况,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时代渐渐远去。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劳动力成本低原本是我国出口的最根本优势,他对这一优势逐渐失去表示担心。

三是在银行收紧银根的环境下,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非常突出。据山东省交易团代表透露,当地30%的外贸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不少企业也向记者反应,一方面,许多银行将外贸企业评定为高风险对象,在收紧银根的情况下,外贸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然后,企业被迫寻求民间借贷,进一步提高了融资成本。

四是周边竞争压力加大。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勇告诉记者,印尼、越南、老挝等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一度抢走了不少客源和订单。

政策需长效“稳外需”不能动摇

华交会被视为全年外贸的“风向标”,然而大多数交易团表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特色在今年可能无法体现,起码要到一季度结束才能评估形势,唯一能确定的是今年外贸形势将前高后低。与此同时,观望中的企业也非常关注货币政策和出口扶持政策的变化。

最让企业担忧的是在中国货币政策的退出所带来的影响。今年伊始,全国信贷额度就全面趋紧,央行多次上调存准和利率。市场人士预计,为遏制通胀,年内将再加息75个基点,并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科法斯在对国内1071家企业调查后发现,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及银行收紧信贷最受企业关注。调查结果显示,37.2%受访企业认为于今年最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因素是中央大规模退市。颜添逊指出,低附加值的企业更容易受现金紧张问题影响,生存越发困难。

安邦咨询研究员建议,中小银行的资金已比较紧张,部分大型银行也资金吃紧,如果继续大幅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导致流动性状况逆转,对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冲击。鉴于过度紧缩可能带来宏观经济“硬着陆”,决策层应等待三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出台,参考未来两个月的通胀指标,最终确定是否持续货币紧缩政策。

第二个让企业感到不安定的因素是对外贸支持政策缺乏连续性。随着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宁波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滨建议,出口退税专项检查应制度化、规范化,切勿临时性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尽管出口退税的调整表明国家对各种产品的支持力度不同,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出口退税不应作为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控手段;另外,出口信保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有所减弱。

第三,为了顺应扩大进口的趋势,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笪家祥建议,降低对部分产业的进口关税;提高对高新技术的进口补贴力度,并让企业在进口设备和资源时拥有更多自主权。

最后,不少参展代表表示,从媒体报道的字眼发现当前在谈及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时,措辞已由原先“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拉动,似乎释放出支持力度或将减少的信号。业内人士认为,保持贸易基本平衡不应通过打压出口来实现,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并不矛盾,因此建议在舆论宣传中“稳外需”的重要性不可降低。

《新华社内参》

落实倒逼机制 坚持示范引领 (交流发言)

落实倒逼机制坚持示范引领 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规范科学发展 榆林市老年大学 (2015年7月) 榆林市老年大学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全市第一所老年大学——市老年大学于2002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神木、靖边两县分别于2004年、2005年成立了老年大学,其他10县区的老年教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空白,截至2013年底,全省107个县区没有老年大学的17个县区中,榆林市就占了10个。为改变落后局面,近年来我们立足于健全完善老年教育网络,按照“示范带动、拓展阵地、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在扩大布局上求突破,在规范办学上求深化,在科学管理上求提高,全市老年大学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13年,省委老干局要求,两年内全省所有县区都要成立老年大学,我市老年大学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力推进县区老年大学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随着2014年11月4日清涧县老年大学的挂牌开学,我市彻底消除了部分县区没有老

年大学的历史空白,实现了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全覆盖。 为了使教学资源逐渐向街道和社区延伸,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中老年人就近接受教育的需求,推动了全社会文化养老事业。今年3月,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有利契机,市老年大学通过与新明楼办事处协商,在定慧寺社区成立了全市第一所街道老年学校,开设了舞蹈和唱歌两个专业。“一花引得百花开”,在4月举行的新明楼街道老年学校开学典礼上,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劳动亲临现场并召开了座谈会,榆阳区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年内至少成立2所社区老年学校。目前,青山路办事处崇文路社区与辖区内榆林学院共建的社区老年学校已招生400多名,还有好几个社区开展了入学调查、场地落实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秋季开始招生。一些中心乡镇的老年学校建设也在积极推进,靖边县东坑镇、榆阳区镇川镇老年学校已完成了场地改造、设备配置和师资聘用,秋季即可开班。我市老年教育格局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网络,从2002年4月榆林市老年大学开创时的“一枝独秀”,逐步发展壮大为今天的“百花齐放”。据统计,全市已建立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17所,开设专业14个,在校学员近6000人。 二、主要做法 1、实行倒逼机制,强力推进县区老年大学建设。2014年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以县区老年大学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文化养老和事业养老。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_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财贸研究 2010.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林龙辉1 向洪金2 冯宗宪1 (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局部均衡COM P 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影响进出口行业的产出、贸易、收益等经济指标,并利用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实证模拟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贸易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价格将大约下降0.93%,而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量将增加2.86%左右,全行业收入大约增加1.83%;而美国纺织行业的产出减少1.9%,全行业收入减少2.2%。 关键词:出口退税;COMPAS模型;贸易效应;产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033-09 一、引言 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ates)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或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贸易政策。实施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属于WTO/GTAA所允许的促进出口措施。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刺激政策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从1985年开始正式实施出口退税政策。长期以来,出口退税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出口创汇 ,但是近年来,随着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政策的使用受到限制,为W TO有关协议所许可的出口退税政策因其较大的灵活性、时效性,近年来成为我国使用最频繁的贸易政策之一。出口退税政策目标也由单纯的刺激出口转变为控制贸易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收益(裴长洪,2008)。出口退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进口国行业的产出、贸易流量等经济活动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与预测出口退税 收稿日期:2009 10 20 作者简介:林龙辉(1971 ),男,福建厦门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 向洪金(1976 ),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后。 冯宗宪(1954 ),男,浙江宁波人,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173012)和西安交通大学 985工程 二期项目(07200701)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拟定的 补贴和反补贴守则 规定,禁止成员国向非农业领域的企业直接提供生产性补贴,但不超过出口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所征收的间接税部分的退税不属于出口补贴。

互联网时代的“倒逼理论”

毋庸置疑,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标杆性领袖,但近两三年来,他的低调更令人好奇。他在思考什么?他要带领海尔集团——中国家电业首个千亿营收俱乐部成员——进行什么变革?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这位当年以“砸冰箱”方式打开新天地的人物,准备再次砸开现有的组织“灵魂枷锁”,这次的大锤就是互联网。 在对话中,张瑞敏多次提到苹果公司,言语中透露出对其经营成功的认同和学习、追赶之意。“我们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这就要求每个人都直面这个市场,每一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坐在本报记者对面的他,语气比往日的平静多了几分激情。 在100多分钟的专访中,他描绘了未来十年的公司发展愿景,也讲述了过去十年全球化之路的困惑与收获。“我们发展的方向与战略是做全球化的品牌,整合全球化资源。我们的优势就是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我可以用用户资源换取这些资源。”他说。 这位提出过“休克鱼疗法”、“斜坡理论”的管理实践者,从用户资源的原点出发,又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倒逼理论”:让消费者需求成为信号弹,倒逼员工提升素质、开发市场、做CEO做的事,进而推动整个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变革,而管理者则成为资源提供者。 这就孵化出大大小小的自主经营体,让组织结构由“正金字塔”变为“倒金字塔”,撬动这种颠覆的杠杆又是那把新的大锤——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 《21世纪》:公司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实现飞跃的关键是什么? 张瑞敏:在每个时段,我们根据当时的环境,找到了一个创新的机会。和其他的大公司比,我认为没有必要比谁的实力,有意义的比较谁有能力抓住机遇。日本企业界说,一个苹果打败了日本所有的企业。为什么呢,主是苹果抓住了机遇。 我们当年去日本,所有的公司都接待海尔,唯有索尼不接待。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种封闭的心理。现在看,不管是谁的资源,只有你能整合,那就是你的资源,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现在集中全力,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这就要求每个人都直面这个市场,每一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 《21世纪》: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跟国外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了,学生与老师平等了,可以这么理解么? 张瑞敏:一个是这个问题,另一个是大家遇到了共同的挑战。国际大公司,人员素质、技术能力高,这是基础,而一旦流程与市场结合起来,他的这个力量就不得了。我们只不过是希望通过与市场结合,倒逼我们的人员提升素质,倒逼我们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这也可以叫做“倒逼理论”吧。

浅谈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浅谈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徐立忠 如何使传统的报纸更具有可读性,保证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留住“现实读者”,争取“潜在读者”,更好地使报纸占有传媒一席之地,是当前办好地市党报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要认清“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正确把握“报道”与“宣传”的关系,切实保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做到“按新闻规律办事”,提高报纸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一、新闻和宣传的不同点 新闻报道是宣传,但宣传活动不一定就是新闻报道。新闻和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基本区别是新闻着重于传播信息,宣传着重于传播观念。 新闻和宣传概念的区别。新闻是专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当前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做出真实客观反映;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而宣传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可以是“大众传播”,也可以是“群体传播”,甚至“人际传播”,宣传往往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某一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见的是被放在政治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支持政府或政治团体的舆论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 新闻和宣传特征的区别。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表现为真实性、及时性和开放性。要求报道完全真实,要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要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要求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或评述;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地发布,是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形式。而宣传的特征主要为主观性,表现为取向性、反复性和范围性。与其它沟通方式差别在于,宣传的讯息无法呈现完整客观的事实,具有某种事实按照事前既定主张进行选择的取向性;宣传者会以一再反复的方式强化讯息;宣传是宣传者从主观愿望出发统一民众理解事物的方式,并进一步藉此改变受众者的行为或对于特定利益团体的期待。 新闻和宣传形式的区别。新闻是一种文体,是宣传的一种形式,新闻传播只能通过大众传媒来体现。而宣传则不同,除了新闻以外,宣传可以用其它形式传播来达到目的,比如举办各种活动,发放传单、广告,下发文件、宣传单,召开会议、开办讲座等等。新闻的倾向性和宣传性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来表现的,不是作者的直言不讳;而宣传的倾向性是直接提出来的,直接告诉人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所以,宣传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新闻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二、新闻和宣传的相同点 新闻与宣传之间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甚至相互渗透的。从

对市场倒逼机制的理解

对市场倒逼机制的理解 ERP项目管理处郭仁勇 ( 2014年5月25日)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29日在上海表示,当前我国钢铁业无论利润率还是投资增速都处于原材料行业的垫底水平,到了一个市场可以倒逼行业调整的阶段。他指出,今后在行业管理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量不再出新的刺激性政策或抑制性政策。那什么是市场倒逼机制呢? “倒逼机制”是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是一种经济政策手段,可应用于多个经济领域,以末端逼上断,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市场倒逼机制就是利用市场自身调节功能逼迫政策作出相应有力的 改善,从而最终达到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 钢材市场行情长期“倒挂”,使得钢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经营都出现了困难,行业景气指数跌入低谷,行业笼罩在亏损的阴霾之中。此时此刻,中钢钢铁产业发展又一次到了关键时刻,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启动,将迫使我们对以往经营格局进行反思,在新的起点上再度整装待发。

大家都知道,在行情好的时候,钢材产业链上各个行业都沉浸在收获丰厚利润的喜悦之中,很少理会一些潜在问题。到了行情不好时,那些潜在问题便逐渐露出水面,迫使企业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为了争得产业链上已经被压缩了的有限的利润,中钢必须动用已有资源,逆传统经营而动,运用新理念创新经营模式,破除阻碍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采取逆传统经营而动的创新模式是市场机制倒逼的成果,继承了传统经营中的合理部分,又剔除了诸多不利于发展的各类问题。 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在中钢经营中要做出变化,像我们钢厂可以推出新优惠政策,吸引钢贸企业按代理合同要求完成订货量;钢贸企业出于规避市场风险会减少库存量,并凭借握有渠道优势有选择地在现货或网上市场采购廉价 资源;终端用钢企业也有降本增效的需求,希望在采购原材料中节约开支……于是,市场倒逼机制就在各行各业利益博弈中发挥了作用,抱团经营就是钢贸企业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的变化,可用于中钢分享,以便制定有效应对方法。 “抱团经营”,顾名思义,这一经营模式是由数个钢贸商捆绑在一起,资金、资源共享,这是近年来在钢贸圈里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中钢可以寻找实力雄厚的钢铁大亨合作,依靠钢厂优惠政策和市场调剂,以达到“人家赢大利时我能分享,人家亏钱时我微亏或有薄利”的经营目标。

广西召开全区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

广西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强调 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 坚决打赢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2012年2月27日,全区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主持会议。会议号召全区上下汲取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化危为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打一场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双促进”,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自治区党委、政府已于2月24日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同时还将陆续印发《决定》的30多个配套工作方案。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决定》及其配套文件实施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郭声琨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我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他指出,这次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教训十分深刻,代价非常沉痛。我们要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从这次事件的发生,看到制约我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特别是要看到我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增长、一时的效益,决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追求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真正走出一条又好又快、转型跨越的科学发展新路。奋力赶超跨越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区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赶超跨越,就必须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把“好”与“快”统一起来,把“赶超”与“转型”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牢

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倒逼”政府治理改革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大数据应用快速发展的时代,政府数据通过开放、交换、融合与共享,将原来各部门的“条数据”逐步整合成“块数据”,深入实施大数据政务应用,数据价值才会产生成百倍的裂变效应。 作者:联通西安研究院殷明杨颖席晓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以这些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政府各信息化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规模应用,大数据不断被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各种惠民、便民服务中。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不仅能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更重要是,可以预测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帮助政府更科学、准确以及快速地制定相应决策,这也成为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但与此同时,政府各业务系统之间条块分割、数据孤立,“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成为现阶段大数据在政府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掣肘,而由此引发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让政府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如何有效实现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迫在眉睫。 在大数据应用快速发展的时代,政府数据通过开放、交换、融合与共享,将原来各部门的“条数据”逐步整合成“块数据”,深入实施大数据政务应用,数据价值才会产生成百倍的裂变效应,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才会被深入挖掘,“倒逼”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改革,形成政府层面的创新示范,有助于政府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和经济社会改革,加快向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转变。 政府各部门数据共享交换存在问题

首先,政府各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无统一的建设标准。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大部分是以前由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业务实际需求,逐步分散建立的,各信息化系统没有建立在统一规划的云计算平台之上,如:需要邮件系统就买几台服务器,装上相应的邮件系统软件,能实现日常基本的收发邮件就完事;以后如果需要建立网站,就再买几台服务器,部署上网站系统,能实现部门信息发布、用户能利用网站办理相关业务就竣工;后来再需要什么就添加什么系统,甚至各部门有各自不同版本的办公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混乱。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分散建设、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各部门的系统相互独立,之间存在物理壁垒,没有很好地形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不能很好地实现信息数据等共享交换。 其次,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体系保障数据共享交换的安全。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如果留意今年“两会”消息,“大数据”尤其是政府数据公开共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大数据在政府的应用过程中,还没有相关有力的法律来规范政府数据共享交换的行为、保障相关数据共享交换的安全。在大数据时代,想完全屏蔽外部数据商“挖掘”政府相关数据信息非常困难。目前,电子邮件、微信、微博、视频发布、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已成为人们日常数据交流发布的平台,通过交流平台数据中大量的个人信息,可以关联分析和挖掘出公民个人身份、账户、位置、轨迹等敏感或隐私信息,使得对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很容易侵犯个人信息和隐私,恶意利用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因部署在分布式的云化计算平台上,系统在上传、下载、交换的同时,也极易成为黑客与病毒攻击的对象,平台一旦被入侵并产生泄密,则会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信誉、研发、销售、服务和品牌等多方面带来严重冲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还可能

第二讲供给需求理论

第二讲供求理论 主要内容: 一、供求理论概述 二、粮食供求与“布朗预测” 三、最高最低限价与粮食补贴 四、供求规律的进一步分析和批判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缪尔森:《经济学》,邮电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 一、供求理论概述 需求与供给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需求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是否购买某商品,取决于该商品的卖价是否低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其反映了该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评价)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图

1、供给反映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而言,是否多提供一单位产品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是否大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典型情况下,价格越高,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所对应的产量(供给量)越大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曲线图 2、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决定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 (1) 消费者可以买到想要的数量,厂商也可以出售愿意出售的数量 (2) 消费者与厂商的利益均获得最大满足 (3) 买者和卖者没有动力改变各自的行为 (4)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消费者与厂商的相互作用会使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收敛 供求均衡图 ?

3、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一) 由于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偏好、人口结构、信息变化、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人们的预期等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购买能力的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也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需求曲线的变动 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二) 由于投入品价格、生产技术、自然环境、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预期等影响厂商出售意愿及生产能力的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供给曲线也是在不断地变化 供给曲线的变动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分析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而且还有持续走高的趋势。面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以及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切实扭转国内出口企业的恶性竞争,避免国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制裁口实,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外贸政策的调整刻不容缓。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1985年开始推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以鼓励出口、多赚取外汇为目的,随着当时的“双缺口”转为“双顺差”,这种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其弊端也来越明显。 作为应对贸易收支失衡的最新举措,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通知》规定,对进出口税则第25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天然气,石蜡,沥青,硅,砷,石料材,有色金属及废料等金属陶瓷;25种农药及中间体,部分成品革,铅酸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细山羊毛、木炭、枕木、软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同时,将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将陶瓷、

部分成品革和水泥、玻璃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降至8%和11%;将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将纺织品、家俱、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将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退税率由17%降到13%。 与之相反,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则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也由5%或11%提高到13%。 《通知》明确,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二、新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此次调整是有降有升的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降低了部分原材料和消费品的出口退税,而另一方面提高了装备工业、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退税。更为主要的是我国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使商品出口的价值必然大于进口原材料的价值,发达国家又对我国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进口需求加以限制,决定了我国的进口不会巨额增长。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贸易顺差不会大幅减少,但这次调整其积极意义是无容质疑的。 第一,有利于减轻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査振祥建立倒逼机制,推进垃圾分类

建立倒逼机制,推进垃圾分类 査振祥 内容提要:如何处理中国人口多,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低,难以直接实现垃圾分类的矛盾,本文提出建立以中间环节倒逼机制为主的垃圾分类体系的“路径”,并从深层次提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中的社会风险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地区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出现了机会分配不均等的现象,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关系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因此,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受益地区应该支持受损地区。 ———————————————————————————————— 一、城市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管理重要问题和难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以年8%-10%的速度增长,由1979年的2000多万吨增长至目前的年2亿多吨,增长了10倍。 城市垃圾处理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个污染的城市无法继续发展。200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爆发了震惊全球的垃圾危机。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足,10万吨垃圾堆积大街小巷,无人处理,恶臭冲天,老鼠流窜,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政府官员辞职。 但城市垃圾处理一方面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却引发新的社会风险。在城市出现垃圾危机之下,用于垃圾处理的城市环境园选址、建设和运营却越来越困难,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环境园选址、建设和运营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社会风险:一是环境园选址引起附近区域居民激烈反对,尤其是垃圾焚烧会产生致癌物二恶英,污染周边居民区,这使焚烧垃圾的处理方式充满了争议;二是导致地区矛盾激化,垃圾处理设施一般布局在城市欠发展区域,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出现了机会分配不均等、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无疑增加了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三是垃圾处理厂(场)影响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引起当地企业和基层政府反对;四是建设环境园过程中征地拆迁的矛盾很大,居民对拆迁有较高的利益要求。 近年来,全国很多大中城市先后发生了“垃圾维权”事件。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有:2009年11月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周边小区居民闹事,迫使政府

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 的关系 【摘要】当下中国处于自媒体时代,又已进入了风险社会。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事发后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对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新闻发言人激惹舆论和受到诟病的发言主要有:披露事件信息严重滞后;发言中公布的事件信息不充分;发布的事件信息不合乎事实;发言回避实质性问题;某些失当的语言激起舆论海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改进;其次,领导和新闻发言人确立尊重和信任人民的理念、将信息充分公开的理念、政府与媒体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念。再次,研究如何把话说好。最后,逐渐形成相对宽容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言人;舆论;关系;研究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与事件相关信息的需求极为强烈。此时,最需要涉事部门、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站出来发言。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或从正面或从负面影响舆论。因此,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时段,都曾有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但在2003年前,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由新闻发言人或相当于此种角色的官员就事件进行“发言”,以此方式披露信息和表明观点。在尚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情况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甚至被作为“不闻”处理。最典型的例子是发生于1970年1月5日的云南通海特大地震,由于媒体未加充分报道而不为世人所知。 关于此次地震的详情,人们直到30年后才广为知晓。应该说,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政治生活极不正常,信息传播技术又很不发达,通过“不闻”或“准‘不闻’”来控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以及与此相关的舆论,是不难做到的。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则尚无相应的社会土壤。从现象上看,新中国建立后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建于1983年。据了解情况的人士回忆: 1983年初,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相关文件出台,次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便登台。起初新闻发布频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率每周只有一两次,有时新的国际问题出现,外交部‘三天不说话’,被海内外媒体‘逼’着表态可见,当时这项制度仅限于外交部,且并未成为常态。这项制度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以及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如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沪杭线火车相撞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前半程)中,都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新闻发言人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基本缺席,当然谈不上与事件舆论有多大的联系。而新闻发言人在各种重要场合基本缺席,其根本原因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理念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规范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而且普遍地建立的起始年份,现在比较公认的是2003年。以是年4月20日为界,关于SARS疫情的信息,经历了由不公开或不充分公开到公开而且是充分公开的过程。对该事件的信息不予公开或不充分公开,

最新 出口退税调研报告-精品

出口退税调研报告 一、当前外需遭遇重创的客观因素 1、外贸出口大幅下降成为影响gdp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数据看,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4287.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4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1.99亿美元,下降30.9%,贸易顺差19537亿美元,增长16.14%,同比少增1462亿 美元。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需求明显萎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转变为世界经济危机,由于我国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尤以出口为重,而美国、欧盟、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占据我国出口市场的60%以上,这些国家的需求萎缩,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巨大。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已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在1月下旬已经下调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低增速,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对2009年gdp增长提出保八要求,由此来看,外贸出口增长也不能低于8%,否则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在其经济刺激方案中提出“购买美国货”的条文,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法国等欧盟国家在救助本国汽车业的过程中则要求本国厂商优先解决本国就业;印度宣布六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等。三是出口订单明显下降。20**年10月广交会到会客商数量和进出口成交金额大幅下降,呈萎缩态势。从20**年11月和12月进出口金额开始逐月下行。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双双下降,出口订单短则3个月长则1年以上,都比往年明显下降,形成一个周期性的下滑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2、外贸结构不合理在遭遇金融风暴后更显脆弱。一是加工贸易比重过大。我国现行货物贸易出口结构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二者占整个货物贸易出口95%以上,而加工贸易出口经营主体为外资企业,主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我国组装成品,加工生产贴牌产品,国外需求萎缩、订单减少、加工贸易企业受到影响很大,突出表现在一是劳动力需求萎缩大量裁员,造成进口和出口双双锐减外需下降。全国加工贸易出口20**年约占47.2%,占居货物贸易出口的一半,而江苏比重更大,20**年加工贸易出口约占60%,其影响不言而喻。二是一般贸易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一般贸易出口由于过多地依赖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国际市场,一但这些国家受到金融风暴冲击,需求萎缩,我国出口立刻受到影响,短时间难以扭转,国家宏观调控对其影响甚微。 3、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产品价格因素影响不大,不是造成出口下滑的主要因素。中国出口产品一向以“物美价廉”享誉世界,近几年国家先后为抑制出口过快增长采取大幅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当前为鼓励出口大幅调高出口退税率,但总体来说这种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杠杆效应并未达到预期。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外贸出口总体上仍保持20%以上增幅,说明多次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作用相当有限。当前在6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后,但外贸出口增长仍未回暖,继续保持下滑态势,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资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迫使出口企业提高出口商品卖价,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出口价格指数仍在逐步升

“倒逼效应”逐渐显现 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倒逼机制”效应逐渐显现政策退出仍需“悠着点” 陈业2011-3-2 本次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外需回暖和出口企业逐步转型升级,近期我国外贸同比增幅显著。然而,记者从第21届华交会上了解到,今年外贸企业在汇率、原材料、劳动力、资金成本齐上涨的多重压力下较为脆弱。业内人士呼吁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及外贸扶持的措施退出步伐还需“悠着点”。 部分行业完成了一轮优胜劣汰 就在去年6月央行重启汇改後,人民币开始呈现震荡上行,全年累计升值3.6%。记者在上一届华交会采访期间,不少企业表达了“人民币缓慢升值好比慢性自杀”、“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3%将让企业命悬一线”的担忧。但如今看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并没有拖累外贸表现。 事实上,我国外贸形势自去年年中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今年1月份更是超出市场预期。在此次华交会的“华东九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福建省交易团代表表示,2010年福建外贸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安徽省交易团代表介绍,安徽省去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4.8%,和2008年规模相比增长20%;浙江省交易团团长陈如昉告诉记者,浙江省1月份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专家指出,除了春节前集中出货因素外,出口强劲增长是由于外需复苏超预期以及出口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取得成效。一是去年以来企业议价能力有所加强:以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此次金融危机后公司着重业务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互动,使得企业的出口附加值大幅提高;二是“倒逼机制”引发企业思考:浙江的中小型企业较多,当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敏感的企业会考虑是否适合留在当地发展,或者能否维持现状;三是出口基地和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来自多个交易团代表均表示,正在将出口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速产业集聚、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最新发布《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报告中表明,国内纺织企业的违约风险降幅最大。科法斯亚太区副总裁颜添逊对此分析认为,过去两年期间,国内纺织行业经历了一番优胜劣汰,倒闭了一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纺织出口企业,剩下的企业相对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强,表现相对较好。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公开表示,今年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大于去年,由此人民币升值幅度亦将大于去年。尽管业界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强烈,外贸企业对汇率变动尤为敏感,但在浙江省商务部门在对当地1500家企业做了问卷调查显示,70%的企业判断今年形势依然向好,20%认为今年同去年持平,总体较为乐观。 “人民币汇率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汇率风险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当然不愿意接受,”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建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企业若能将毛利润保持在10-15%的水平,那么人民币升值3-5%带来的影响,对企业而言是可以化解的,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在市场中找寻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增一加”困扰企业 在华交会现场广泛采访后,记者发现尽管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整体反应比较淡定,但原材料价格增长、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增大和国际竞争加大,成为了外贸企业的心头大患。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企业普遍盈利能力下降。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笪家祥介

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关系

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关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 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第三、联系:尽管二者从动机、特点、职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2、新闻与舆论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舆论”这个词,人们常常用,二者的确紧密相关。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 新闻是媒体发布的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 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三、引发舆论。 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

关于落实倒逼机制推动工作落实的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落实倒逼机制推动工作落实的实施 方案 篇一:实施节能倒逼机制的工作措施 实施节能倒逼机制的工作措施 建立节能倒逼机制,突出重点节能与全面节能相结合,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推动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源头节能控制。 我市已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将“能评”与“环评”一样作为前置审批,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能源增量的控制管理。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双控”考核下,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着重引进和发展产品能耗低、单位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项目,确保我市用能总量不被突破。 二、突出重点领域节能监督管理。 一是通过制定有序用电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在实施

有序用电期间,把有限的电能向低能耗、高产出企业倾斜;二是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做好“万吨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和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监察;三是推动建筑、交通、农业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四是实施清洁生产,把国控、省控重点用能企业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生产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重金属防控行业作为重点审核验收对象。 三、突出以项目带动节能。 通过节能改造项目来降低能耗,优化存量。一是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节能项目,加强服务指导。通过推介会、现场会等形式,推广成熟实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行业性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组织开展节能诊断活动。邀请节能专家和节能服务公司对企业开展上门节能诊断服务 活动,帮助企业分析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三是引导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拓宽我市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融资渠道和技术来源,加快节能改造步伐;四是启动“煤改气 ”工程,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来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优胜劣汰。 四、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手段,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并根据区域

出口退税政策分析和建议

出口退税政策分析和建议 出口退税是为国际贸易理论所肯定的、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和WTO协议的出口促进措施,因此出口退税将在国际贸易和中国出口促进实践中长期存在。但不同的出口退税政策造成的效应是有很大差别的。本文分析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应,研究出口退税率变化与人民币升值的数学关系和政策选择,并对今后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提出建议。 中国2004年前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应 中国2004年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主要是: 1、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外贸出口,支持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2、它不但加大了企业的出口动因,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支持出口的热情。 3、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严重。 4、地方政府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不强。 增值税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享受75%,地方留成25%。由于出口退税是由中央政府全额负担的,因此地方政

府在出口中有大约25%的增值税净收入,地方政府鼓励、支持企业出口的热情在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实施之前始终很高。同时,由于多支出了25%的出口退税,由于独立承担了出口骗退税的风险,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非常严重。 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解决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严重的问题,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减低3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政策,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 以下跨地区出口经营在过去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但在实施出口退税新政策后,却造成了地方利益的冲突和矛盾; 1.本地生产企业购买本地原材料加工自营出口,或本地外贸企业收购本地产品出口,由于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外贸企业收购产品均在本地缴增值税,又在本地退增值税,地方财政承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25%的出口退税,只是将

简述新闻和舆论的关系

简述新闻和舆论的关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公众意见。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反映并代表舆论 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三、引发舆论 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媒体长期潜在的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四、引导舆论: 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做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数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

开放倒逼是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

开放倒逼是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 本文是关于开放倒逼是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建立再次将上海浦东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自贸区不仅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凸显了开放倒逼机制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必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 开放倒逼是改革路径的必然选择。发展离不开改革内生动力与开放倒逼推力的共同作用。当然,开放倒逼推力是通过改革内生动力而起作用的。开放倒逼改革看似被动,实则是内生矛盾的外在需要。从历史纵深来看,改革内生动力一般呈递减趋势,而开放倒逼推力往往呈递增趋势。正是两大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致使开放倒逼成为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就改革内生动力变化趋势而言,改革开放初期,改革虽然受到陈旧观念的束缚,但由于绝大多数社会阶层因改革而受益,故改革内生动力强劲;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愈发深刻,在固化利益的掣肘、路径依赖的羁绊、陈旧观念的束缚下,改革内生动力逐步呈递减趋势。与改革内生动力变化趋势相反,开放倒逼推力往往呈递增趋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陈旧观念的强大惰性使然,开放招致传统势力阻扰而推力不足;但随着开放的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浩浩荡荡,国内外两个市场相互融合的趋势无法阻挡,开放倒逼推力也自然呈递增趋势。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致使改革内生动力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增强,开放范围和领域会越来越大,开放倒逼推力也就越来越大。 开放具有倒逼改革的关键作用。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开放不断增强社会机体的多样性,高压力、可比选、强竞争等多样性的特点必然会带来应激反应、鲶鱼效应和溢出效应,从而倒逼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社会机体的活力。开放带来的应激反应倒逼观念突破。正如生物机体具备刺激后神经系统保持高度警觉的应激反应一样,社会机体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外迅猛发展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