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教案 dayin

设计心理学教案 dayin
设计心理学教案 dayin

《设计心理学教案》教案

宿州学院美术学院李稳

二○一一年二月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简称,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理论课程。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符合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特征,达到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协调,符合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研究方法;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态度设计心理学的设计附加值与消费者的满意度;设计心理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与消费者的心理;企业设计与消费者的满意度。

根据《设计心理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更关注外部世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力求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扎实的对本国企业文化的了解.同时掌握比较先进的采集企业内,外实态数据的技能和方法;掌握消费者的行为与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之间的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未来设计师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第二章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8学时)

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8学时)

第四章认知与认知行动(8学时)

第五章专题研究(8学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讲授为主,提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像资料等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多媒体为依托全程应用课件教学,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

四、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五、教材与参考书

1.《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4.《艺术设计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5.《装饰新思维——视觉艺术中的愉悦和意识形》,布来特,江苏美术出版社6.《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7.《学习心理学》,周谦,科学出版社

8.《心理类型说》,荣格,华岳文艺出版社

六、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平时作业分数作为平时成绩,最后考试与平时成绩比例为70

%和30%。

评分标准:

(考查方式和评分标准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适当变通)

绪论

一、什么是科学

按照英国的传统,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等被认为是科学。准确说,这是自然科学的概念。那么机械工程是不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人思考,尝试对科学下了许多定义。简单说,科学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了使科学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任何学科都不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本学科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对象和课题是什么。

2.怎样能够认识这些对象,以达到本学科设立的目的。

3.从事探索或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按照目的对象(因而也决定了其科学方法)来分,科学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观察研究自然存在的东西;另一类是研究人类制造的东西(人造物)。自然科学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包括各种技术科学。从19世纪末一出现心理学,对研究对象课题思考就出现很大争论,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认识论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认识的作用。100多年来心理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才能了解人的思维(例如,动机、意图等等)。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心理学属于经验科学,缺乏经验,只靠书本,很难真正学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得到真正的知识。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研究的可靠性。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提出对自然现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致包含三方面。首先观察收集事实;其次,根据经验和观察提出假设,用实验(试验)和推理去分析这些假设是否与观察的现象基本一致,把得到证实的假设作为解释的依据,成为理论;最后,其他人在其它环境中,采用类似条件和方法应当能够观察到类似现象,验证类似的结论。自然科学强调客观性,人们能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才能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如果说,你能观察到一个现象,而其他人在同样条件下采用同样方法却观察不到这个现象,就会对你的观察提出疑问。20世纪以来,哲学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知识是证实真正的信念),对规律的了解需要长期的历史时间和实践。在心理学中,100多年来一直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怎样观察和了解大脑的活动和内容。大脑活动很难被观察,而且大脑活动时时在变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大脑思维活动是否具有客观性是否能够按照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去要求心理

学心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去衡量。

有些科学定义强调科学的动态特性,寻找和发现新事实,发现新理论(新解释)取代旧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牛顿的理论。1951年康南特(Solso & Johnson,1989)把科学定义为“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的概念和概念性体系(schemes),它的发展是作为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并且对进一步实验与观察是有效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尝试去确定什么因素与什么结果有关系,这些“事

实”被放入概念性体系中。这些体系(或理论、或模型)是尝试性的,用它去解释或关联信息。发现新信息后,又会建立新的概念性体系。

各种科学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假设前提、科学方法和判断标准。自然科学强调观察、推理、和验证。观察是为了达到客观性、逻辑性、和可靠性。推理必须按照大家认同的方式:形式逻辑。这样,推理的标准是逻辑性。任何命题都必须能够被别人复现,这样才能达到可靠性。一般自然科学的方法中对宇宙万物结构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自然是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律来构成的,这些规律支配着它的运行。这些规律可以被观察到,一般“有规律”的特性可以被发现,从这些观察可以得出一般性原理、或模型。在其它地方按照同样条件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得出类似的结果,这样得出的自然规律是可靠的。换句话,自然科学强调:实验客观、建立描述(理论)、结论可验证、和知识的系统性。自然科学的目的主要包括:陈述事实,解释因果关系,预测未来发生某种现象的可能性,控制负面作用。然而,事实上,自然科学的上述作用是很有限的。例如,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时间、和空间,而迄今只对物质结构有所了解,对时间和空间的了解很少,甚至连定义也没有。

自然科学强调这三个标准(客观性、逻辑性、可靠性)。如果一门学科不具备这三个特点,是不是能够被看作科学心理学就是这样。你能观察我现在想什么迄今为止,很难或无法观察大脑思维内容和生理心理过程,因此很难达到客观性。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往往很难用逻辑推理方式进行研究,因此很难达到逻辑性。人在不同环境时间,心理过程可能不同,因此很难被准确复现,很难被验证。这是100多年来心理学界反复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逐渐人们发现,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了解很少,对因果关系的了解很难。往往一个似乎很明显的现象,深入探索后才发现很难搞清规律或因果关系。这样,人们转变了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式,尝试去探索哪些因素对结果有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二、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的心理学与其它科学一样,起源于古希腊,因此英语中心理学psychology 一词也来自希腊由psyche(灵魂)和logos(讲述)二词构成。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7年)把医学于迷信分离开来,发展了前人的体液理论,形成“气质说”,认为良好的健康是由四种体液平衡所至,这四种体液形成四种气质,黏液质、多血质、忧郁质、胆汁质。公元前2世纪,加仑进一步发展了气质说。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提出,知识就存在于我们自身,只需要我们通过正确的推理去发现它,古希腊人具有不死的灵魂,他认为灵魂就是是意识,可以与肉体分开存在。这种思想对心理学影响很大,沿着这种方法,柏拉图、康德、和现代一些心理学家继续发展心理学。柏拉图研究了性格、欲望、记忆。亚里士多德(前384年-322年)在《动物论》中研究了感觉、虚幻、思想等概念,把灵魂产生思想的地方叫psyche(心灵),心灵不是非物质的,而是思想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这种从功能角度解释大脑的观念叫功能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至今仍然影响着认知理论、信息理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古希腊还有其他许多人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1845年一批年轻的心理学家建立了柏林自然学会,研究神经和精神过程。其中,赫尔曼·亥姆霍茨(1821年-1894年)研究了神经传递、色彩、视觉、听力、和空间感,他测量了神经脉冲在

神经纤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50米到100米,写了《生理光学手册》,研究了视觉感觉和色彩视觉。他提出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觉细胞,此理论被成为扬—亥姆霍茨理论(三色理论)。

一般认为德国的哲学生理学家威尔汉姆·冯德(1832年—1920年)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于1858年在海德堡大学给生理学教授赫尔曼·亥姆霍茨当实验助手。他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是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完整地发展了实验方法测量某些精神过程,确立了这门新科学的主要原则,并为后两代人所使用。美国人称他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际上,他规划组织了心理学系统,创建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他提出心理学是关于精神(高级心理活动)的科学,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美国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说他的目的是成为“心灵的拿破仑”(黎黑,1997,197)。并说,只有直接经验的实验研究才是自然科学,其它的都是精神科学。1862年冯德出版《感官知觉理论论文集》,向机械论生理学家提出挑战,认为心理学只有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时才能成为一门科学。1864年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1874年他出版《生理心理学原则》一书,明确指出此书是要划出一门科学的界线。1875年他到莱比锡大学。在他的实验室里约进行了100种主要的实验研究和无法计数的小实验。他对心理学实验的定义是,在这种实验中,一个已知的、受控制的生理刺激被施加进来,及一个人被观察到和测量到的反应。他用内省法(被实验者的口述法)获取了被实验者的内心反应和计量信息。他培养了许多学生,自己指导过200多位博士的论文,这些人后来成为德国、美国和许多国家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影响了两代美国心理学家。他反感同时代美国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至今许多德国人还认为詹姆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1920年他88岁,在他去世前8天还在写作。冯德从医学(生理学)中将心理学建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与冯德同时代,出现了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1842年—1910年)。他在美、英、法、德、瑞士都上过学。1867年他认为心理学将变成一门科学,并想去德国拜访冯德,1875年开始教心理学,把冯德的实验心理学引入美国,几年后他成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1899年成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相信实验心理学,但是不喜欢做实验,然而让学生做了广泛的实验。他写的1400页的《心理学原理》对美国心理学有重要影响,使他成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1892年以后,他的专业研究兴趣转到教育宗教等方面,190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一书,使他成为美国着名思想家。他的心理学被称为功能主义,例如他认为意识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过程或功能。他提出“思想流”或“意识流”的概念,对美国心理学家引起较大反响,并被作家用来写作。他还研究过意识本质、自我、意志、情绪、催眠暗示等问题。他没有心理学体系,而且有意识让自己的思想不要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因为心理学成为宏大理论的时机未到,当前应该解释推理、注意、意愿、想象、记忆和感觉等活动。他用内省分析作为探索思维的主要方法,同时他认为内省是很困难的,也容易出错。当思维飞快地进行时,谁能控制它的精确顺序或事后准确描全部思维过程当感觉大同小异时,谁能准确比较它们的强度詹姆斯很有说服力,然而缺乏一致性。同一话题,他在正面和反面都很有说服力,使人往往感到了“詹姆斯式的矛盾”。在他着名的《心理学原则》中就有极明显、使人困惑的矛盾。他的影响很大,但是没有形成学派,也没有追随者,但是变成了美国心理学的主流部分,在实验方法却不如冯德的影响。他把心理学原理用于教育,形成了教育心理学。

1904年俄国心理学伊凡·家巴甫洛夫(1849年—1936年)获得诺贝尔奖。在中学大家就学过巴甫洛夫的狗的条件反射实验。由这个实验他相信已经找到了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基本单元,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机械式的条

件反射,是刺激反应的结果,提示行动的各种外界的东西被称为刺激,刺激是主动的,反应是被动的,这一观点就叫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从1920年代到1943年,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所发表的论文近1000篇。这一理论一直到 1960年代对俄国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影响很大。同时期,心理学家约翰B·沃森(又被翻译为华生)在美国大力兜售行为主义。他生于1878年。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称为是行为主义者宣言。 1916年他开始阐述巴甫洛夫的条件形成理论如何扩大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几年后,他把条件反射说成是行为主义学说和方法论的基础。他在三句话中宣布了三个不一般的观点: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和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本理解。他认为从古希腊到康德、休谟、冯德、詹姆斯、弗洛伊德都误入歧途,心理学不应该研究那些主观的、无法准确定义和测量的意识过程。他认为心理学不科学,用自然科学的价值观念(客观性、复现性、系统性)来改造心理学。1915年他成为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他把人类行为都归结为刺激反应(S-R)过程。1930年后他离开了心理学界,在广告公司工作。1957年美国心理学协会给他一份奖金,奖励他对心理学的贡献。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的统治力量和基本模式,而弗洛伊德主义、视觉造型(格式塔心理学)、精神测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在美国都不是主流。行为主义者用老鼠、猫、狗等动物做实验,例如,老鼠在迷宫里的行为,饥饿对鸡啄食反应的影响等,把实验结果用于人类。在沃森之后,美国又出现了几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1884年—1952年)断言心理学是自然科学,把数学物理方法全面用于心理学,并认为心理学的基本法则都可以用少数几个方程式来定量描述,按照自然科学来重新建立心理学。这套方法早已被抛弃,1960年代后,行为主义心理学败落,几乎无人再以他的理论作为

研究心理学的基础了。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年—1990年)是美国另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关于“操作性条件的形成”。在巴甫洛夫的条件中,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新的刺激。在桑代克的工具型条件形成中,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反应,而不是刺激。斯金纳认为,动物进行的任何随机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是对环境的操作,是操作动作,奖励这种活动,会产生操作条件形成,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奖励,可以使动物的行为定型。他用这种方法训练鸽子弹玩具钢琴,并把这种方法用于教学,复杂的问题可以被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学生每回答一问题,就立即被告知是否正确,这是一种行为强化作用(奖励),这种强化比延迟强化的效果好,这样形成了美国的“控制教学法”。这种机械式教学模型红火过一时,但很快就没人使用了,如今计算机自学中又有人使用那种低水平的立即强化的自我教学法。后来十几个国家的教育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不同,对人来说,控制教学的细分法只提供了一部分知识,还需要完整有层次的思想结构,延迟强化比常常比立即强化的效果更好,思考别人的反应可能会比立即反应得到答案学的东西更多,观察别人的行为是有效的学习形式,而且不牵扯到立即强化,奖励或惩罚往往只能起短期作用。斯金纳被称为是一个煽动家和杰出的广告人。他声称自己没有一种理论,也不需要学习理论,但他相信一个理论:任何事情都是又奖励和惩罚的历史决定的,他的理论关心的是引起行为需求和引起行为消灭的情景。他断言,不必去努力发现什么样的人格、心理状态、感觉、性格、目的、计划、和意图,而这正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他嘲笑心理学去尝试了解人的内心。

人不是动物,用老鼠、猫、鸽子、狗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人。行为主义时代后期,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德国传统意义下心理学的意义,经过半个世纪的周折又回到心理学的起点,开始研究人的感觉、动机、性格、推理、解决问题、

创造能力、儿童发展、遗传倾向和经验、人际关系等人类的心理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行为主义心理学败落了。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产生于德国。格式塔来自德语词Gestalt,意思是“造型”,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叫视觉造型心理学。1930年代它是德国心理学的主要力量,也是其它国家逐渐成长的心理学流派。它的基本含义是把视觉看到的形式通过思维进行了有含义的造型组合。他们发现了一些视觉造型定律。它的代表人物有麦克斯·韦德海默(Max Wertheimer, 1880-1943,犹太人)、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半个犹太人)、科勒(Wolfgang Koeler, 1887-1968)和登尔卡。视觉造型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知觉获得的东西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即“整体多于部分之和”,并认为视觉造型理论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由于德国纳粹的迫害,他们四人在1927年到1935年前往美国,对美国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他们的影响下,1950年代基布森冲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在美国创立了有影响的知觉心理学,对培训飞行员、美术教学等等有重大影响。许多世纪以来,“人是怎样获取知识的”一直是心理学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人认为学习只是一些经验的连接或嵌入。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机械的刺激反应过程。人类学习中设计的高级神经活动都被忽略了。视觉造型心理学的重要贡献是把“含义”和“思想”恢复到学习之中,人通过思维来理解含义。这样重新回到认知过程,把意识和含义这两个基本研究对象带回到心理学中。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在感知、解决问题、和记忆这三大心理学领域中成为主流。几十年后,它的中心信条被若干研究强有力的确证下来,例如,对语言获取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语法之前就感觉到句子里的语法结构,并按照语法结构说话。视觉造型心理学为19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在心理学界,没有人像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倍受赞扬又惨遭诋毁。他有许多崇拜者,也有许多反对者,获得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沃认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1873年弗洛伊德上维也纳大学医学院。31岁时作为神经和大脑专家开设私人诊所。他改变了传统的电击疗法,而采用催眠暗示治疗歇斯底里病,被认为是江湖骗子。1896年开始采用心理分析,他给病人说,只要额头上有压力,就会在眼前看到图片形式的回忆,对此进行追索,会发现导致病源的思想,他很快发现这只是另一种暗示形式。1900年他放弃这种方法,完全依靠口头暗示来寻找病源。他把心理分析技巧用来释梦,并且对自己的梦进行心理分析,尝试解决自己的精神抑郁症,并写了《释梦》一书。他认为意识分为三种功能层次:有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最后一个是最大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在新生婴儿中,所有的精神过程都是本我过程,处于无意识的原初欲望状态,本我的要求按快乐原则进行,不管社会规则。哺育孩子的作用是控制本我的力量,通过对有意识思维教育,形成自我,自我的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当道德价值转变为内心化成为自我谨记的信条后,成为自我理想,形成良心,这时变成超我,超我会唤起强烈的“应该”或“不应该”的感觉。1902年他被升为维也纳大学的特命教授,组织了“星期三心理学会”,1908年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1910年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成立了。他的主要着作有《普通心理病理学》(1901年)和《性学三论》(1905年)。后一本书使他名声大败,被称为“色情作品”、思想肮脏的泛性论者、“维也纳发浪荡子”。

由于美国军事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从1940年代就对知觉与动作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操作雷达声纳的视知觉问题,操作火炮时知觉与动作的协调问题等等。在大量的军事技术操作问题中,知觉与动作是紧密关联的,在军方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1980年代已经出现了浩瀚如海的研究论文,无人敢断言到

底哪些有用哪些没有。在DOD和NASA的支持下,1980年美国空军和航天医学研究实验室开始了一个项目,名为“为设计师的知觉信息大全”。该项目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汇集了那些潜在有用的关于知觉与操作动作的论文,于1986年出版了两卷集的《知觉和人操作手册》(Handbook of Percep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第一卷名为《感官过程和知觉》(Sensory Processes and Perception),第二卷为《认知过程和操作》(Cognitive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这是由美国空军提出的,由俄亥俄州瑞特-帕特森空军基(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阿姆斯庄航天医学实验所(Armstrong Aerospace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人工程部视觉系统科组织的一个项目。66名美国教授和研究员以及若干加拿大教授写了一万多页手稿,包括1500幅插图。尽管工程如此浩瀚,他们仅仅只是挑选了那些对系统控制和信息显示的人因素设计潜在有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从四千多位研究人员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

三、心理学的两个假设

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尝试去理解行为有规律的特性,去理解、预测、或控制行为,但是要达到一定精度却是很困难的。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有一些的假设,假定自然的本质是有规律的,但是研究的对象、技术设备、和方法不同了。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时建立了两个假设前提。

第一个假设是:科学观察是通过我们的知觉经验而获得的,我们通过看、听、闻、尝、触来感知的。观察是在某种确定环境里进行的,或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

行的(像实验心理学里那样)。其他人在类似条件下也能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实验结果的复现特性叫结果的可靠性。然而心理学观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人或动物,影响人的心理过程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同样实验环境中,他(它)们的心理状态并不一定一致,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重复14个着名实验,其中7个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相反。谁错了怎么判断也许都错了也许都正确也许……。其次,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的能力和范围有限,超出正常知觉灵敏度范围的信号无法被人感知,例如视频外的电磁波,超出听觉的机械振动声波。对实际观察和研究来说,我们了解了到哪些问题我们不清楚,就可以设法进行观察研究,但是是否有许多东西超出了我们的知觉和思维肯定有。最难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我们不知道,也许很远,也许就在我们周围,并且对我们产生作用,但是我们并不知觉,如果我们知道有什么存在,就可以尝试开发仪器延伸我们的知觉去探测,如果根本不知道有存在,连仪器也无法设计。更其次,为了对特定问题进行观察,人们建立了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实验,得出一些结论。一百多年来人们又发现许多现象在受控条件下观察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行为往往有较大区别。在实验室里为了观察一个因果关系,需要隔离其它因素的影响,以建立特定的因果关系条件,这样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情况并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不适用于“类似”的真实环境。

第二个假设是:基于我们的感官器官观察到的东西,通过逻辑组织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依赖现有的知识(经验)。在实验心理学中,这种知识体系被称为模型,或,对于观察和它们关系的陈述,例如记忆模型,通过观察发现存在两种记忆和规律,它们支配信息的关系和存储,按照逻辑原理,建立了对记忆解释(即理论)。当前这种逻辑原理已经超出了由古希腊形成的西方经验思想的文化传统。因此,对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首先在哲学范围中进行,例如,什

么是“理解”什么叫“含义”计算机是否能够理解是否与大脑思维类似换句话,通过观察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取一些事实,但是,是不是全部事实不是。如果是全部事实,就不需要再进行解释(理论)了,甚至也不是大部分事实、或本质事实。人们观察后通过逻辑思维形成的知识是否完全与存在的东西一致有差异,甚至有时差异很大。例如,有些孩子认为人同植物一样,是种植后生长出来的,葬礼就是种植人。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的,事实上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例如当前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运行方式(计算机术语)来解释大脑的一些思维过程,那究竟是计算机机理限定条件下的过程,还是人脑真实的过程迄今很难判断。相信还是不相信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这时信仰就起了决定性作用。也许解释了部分过程,也许完全错了。如果今后新的手段出现,也许会产生基本上全新的解释。

四、心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

德国冯德心理学属于结构主义。英国人梯弛纳(Edward B. Titchner,

1867-1927),在英国学习心理学投师无门,于是他去莱比锡大学,在冯德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把德国心理学引入到美国。他不认同美国的功能主义,他与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沃森的私人关系很好,但是他也不认同行为主义,而把冯德提倡的结构主义引入美国。结构的含义指各个因素的配置如何形成一个整体。梯弛纳提倡的结构主义主要思想是:心理学研究应当注意意识的内容。例如在研究知觉时,找出知觉对象的基本元素,1897年他对各种感官中发现的因素进行分类,其中有30500种视觉因素,4种味觉元素,3种消化道感觉等等。例如,在分析对一本书的视觉感知时,认为看到的是一个书轮廓平行四边形、三个厚度平行四边形、表面的颜色等等,即,几何形状、大小尺寸、颜色。结构主义曾经

推动心理学向系统性的经验科学发展。对绘画专业来说,这种结构主义思想对早期的美术素描有一定影响,形成了结构素描。它强调绘画时要把观察对象分解成基本几何元素。1950年代在基布森知觉心理学出现后,那些结构主义素描的观察方式已被取代了。

与结构主义不同,美国功能主义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注意心理过程,而不是意识的内容,意识只是偶尔需要的东西。功能主义保留了詹姆斯心理学中的致命弱点,并把他的意识概念推向行为主义。功能主义关心的基本问题是:“他做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而结构主义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心灵中的元素内容(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一类广泛的问题:心灵怎么工作、为什么这样工作例如对视觉功能来说,关心的是刺激与它引起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本能足以适应刺激时,就形成习惯了,心理本身便不再需要,这样意识和心理都被排除在研究范围外了。功能主义的基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知识的价值在于有用),由此美国数学把心理学应用在改善教育、心理卫生和变态治疗。

第一章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

第一节用户的价值概念

一、什么叫价值

价值观念是过去经历的集中和抽象,成为经验的有机综合,它规定了什么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并变成判断标准,用来衡量当前的事情。它在人生选择中、在策划个人的行动中、在评价决定时、在构成人们的信念和态度时,都起关键作用。简单说,价值观念是人们所持有的特定的广泛信仰(beliefs),是评价行动的标准和根据,它有一定的持续性。价值是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的认知

表现。人们用价值来判断什么是“好”、“坏”、“必须”、和“应该”。在评价一个对象、事情、行动时,价值决定了它被看成是有喜欢或反感。价值包括三方面特征:情绪上是被期望的,认知上是被思考过理解的,意向上是被选择的。任何文化都具有价值标准,主要包括:认知标准(是否理解)、审美标准(是否欣赏)、和道德标准(判断好与坏)。这意味着各种文化的价值下,人们对待“真”与“假”(认知标准)、“美”与“丑”(审美标准)、“好”与“坏”(道德标准)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Feather, 1990; Rokeach, 1973; Williams, 1968)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追求稳定,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变化、效率、功能等等。我国正处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核心价值是追求社会安定中的高速现代化,同时存在着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工业化时代的价值观念、现代化时代的价值观念。这也意味着,我们中国人当前的审美观念是多种多样的,也包括传统农业文化的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后现代审美观念、外来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及盲目崇拜的审美观念。在高速变化时期,有些人往往容易形成价值混乱或价值匮乏。如果人们对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的看法有很大分歧,说明这个群体的核心价值比较混乱了。它的主要表现是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分歧较大,这对一个社会或群体是很危险的,容易引起不安定。

一个安定的社会,它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比较一致的。换句话,看一个群体或社会是否安定,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看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如果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比较一致,说明它可能比较安定。如果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比较分散而且彼此冲突很大,它就可能不很安定。一般说,安定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比较

一致,而且比较稳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核心价值观念会持续较长时期,不太容易变迁。

二、目的价值与方式价值

价值可以分为目的价值(terminal values)和方式价值(instrumental values)。目的价值涉及一般所追求的广泛的目的、目的状态。例如,追求传统平静稳定的生活,或追求现代物质富裕的生活。方式价值指为了追求目的价值而倾向的方式,它涉及人们行为的种类。方式价值影响对各种方式行为的好恶,因此决定了选择这种行动过程,而不选择那种行动过程。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所需要的产品。所谓的“时代感”“时代背景”往往隐含着价值观念。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比较稳定的。一般说,如果没有特殊的巨大冲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会持续比较长的时期。例如,追求传统的稳定生活(目的价值),就可能喜欢安静(方式价值)。追求现代(目的价值)的人,可能追求变化、效率、运动、质量等等(方式价值)。有些人的方式价值,可能被另一些人当作目的价值。例如,独立可能被一些人作为目的价值(他的最终目的是独立,不受约束),被另一些人当作方式价值(选取的行为方式,表示自己能力强)。在各种文化中,有些目的价值是用同样词汇表示的,例如“和平”、“平等”、“幸福”、“愉快”,其含义解释可能相同相似,也可能不相同不相似;有些目的价值并不相同,例如有些国家的文化中缺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念。

不同文化的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历史时代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完全相同。这 18种目的价值和18种方式价值,是他在特定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特点时代(西方的第二次现代化时代)、特定价值观念(1960年代西方经济获得了近10年的连续经济增长引起的成功感)下的结论,并不具

有普遍性。各种文化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其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有明显区别。例如,他把开朗(open-minded)作为方式价值,这只是工业社会的方式价值,并没有普遍性。他也没有把万物和谐、家庭和睦、孝顺、义、廉、耻作为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而这恰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在两种价值观念中,目的价值观比较容易概括成为简单的几条,而方式价值却可能很多。对设计来说,更关注方式价值。例如,在西方工业革命期间,为了提高效率,设计制造了许多机器。用机器生产,把工人作为机器的一部分,工人为机器服务,机器生产为企业主服务,这就是当时重要的方式价值。同时,另一种价值观念认为,工业革命的效率观念改变了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只是为了利润目的,使劳动不再是愉快自愿的事情,机器成为压榨工人的工具,因此要恢复过去农业时代的劳动方式,这样需要另外的工具机器和劳动方式。这就是19世纪艺术和手工艺运动提倡的主要设计思想。由于这两种方式价值不同,对待机器的态度有巨大差别。在当代,仍然存在此类问题。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用机器控制人,人不得不适应机器的速度和强度,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劳资对抗尖锐以及社会的不稳定,由此美国军方发展全自动化工厂的设计,例如CIMs。相信机器自动化,用机器取代工人,这就是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针对这种价值观念,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认为应当改变用机器辅助人的劳动,形成了西方以人为本的设计。

三、“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

回顾历史,价值观念在设计中一直起重要作用。在农业社会里,农民为自己设计农具,他自然考虑农具要便于使用,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下的设计思想。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设计者大多不是机器的操作者。设计者必须符合企业

主的要求,企业主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把工人当作机器的一个功能部件,弥补机器的功能缺陷,按照机器的加工强度和节奏来要求工人甚至奴役工人,这就是以机器为本价值观念下的设计思想。它造成大量的疲劳、工伤、职业病,和尖锐的劳资斗争。重新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后,才把产品的可用性和安全作为重要设计课题,才发现工业革命以来设计的大量机器工具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对它们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这是第一步。进一步,“外形跟随功能”建筑和设计中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主流。然而它在机器工具的设计中有时引起价值观念问题,机器和工具的“外形”包含了外形和操作的人机界面,“功能”指机器的功能。“外形跟随功能”有时导致以机器为本。先设计机器功能,最后设计人机界面。当机器功能结构都确定了,只好在人机界面上让步,去满足机器的功能需要。要改变以机器为本,必须要建立新的设计思想,从根本上改变。1960年代,德国设计界普遍提出“外形跟随使用”。1990年代后,不断有人提出“外形跟随审美”,“外形跟随价格”,“功能跟随外形”等等,尝试把设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要改变以机器为本,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靠口号,而应当探索出比较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可行的设计过程,这在当前就是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从人的心理和社会特性出发,按照人的行动特性,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因此,把设计重新定位为探索人与物的关系(广义的人机界面),在人机界面上适合人的知觉、认知、操作等方面的特性。然后设计人机界面,它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符合人的操作目的、知觉特性、认知特性、操作过程、评价方式等等;第二、把人的行动特性转换成机器的功能特性。下一步再根据人机界面的要求设计机器内部的功能。设计人机界面这需要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的机、电、算中没有现成的知识体系。凡编写过人机界面程序的人都知道,它似乎没有什么算法,但是编程很难,出现了

七年级心理健康 教案 第一课 新环境,新起点

教学课题:第一课新环境,新起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在让同学们彼此认识的过程中,有通过热情大方的态度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学的意识,同时,培养孩子们主动介绍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故事,引入话题 老师讲述课本第1页林明的故事,同时展示图片,让故事的讲述更生动。 讲述完老师提问:林明落选后的想法做法好不好,如果你是林明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 师总结。 师:其实我们面对新环境,有不适应的感受是非常正常的,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体验吗? 师引导学生分享体验,自己也讲述一个适应新环境的例子。并且总结适应新环境的“窍门”。 二,如何适应新环境 师:其实,关于适应新环境,课本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请同学们齐读课本第2页的“心海导航”。 三,回归实际,讨论分享 师: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学和初中有什么不同呢? 师把“校园环境”“学习内容”……等打在ppt上,或板书,启发学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生先小组讨论,再分享。 四,第一印象的作用 师,其实,除了之前讲的三点适应新环境的建议,还有一点非常管用,就是,我们面对一个新环境的时候,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4页的活动2,然后请告诉我,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关键词是什么? 生默读完,齐答。

五,小游戏 师:接下来,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游戏,是“你说我猜”。 师说明规则,两位同学上台来,一个说一个猜。游戏前, 要先热情大方地向全班同学自我介绍,而其他同学在观 摩游戏的时候,必须保持纪律认真倾听,提示的时候,必须礼貌、热情。 生游戏,师总结。

设计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汇总

设计心理学题库 1. 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 “艺术是关于(心灵)的,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 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4. (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 5. 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 的科学态度。 6. 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 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 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 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 10. 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 (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 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起进行的。 13. 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 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是将(经验)的大体轮 廓呈现出来。 15. 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 抽象概念--- (理论) 16. 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 意象形态--- (形象) 17. 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8.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 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 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 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 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 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26. 阿恩海姆不仅仅是纯粹使用实验科学方法,或行为的研究,而是大量采用(意识)体验的研究。 27. 心理活动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一个内部过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和测量。 28. “人生是一场梦”这个课题,无法用科学心理学方法论证其真伪,只有通过(艺术)的表现方法来实现。 29. 阿恩海姆说:“不管承不承认,实际上他们(艺术家)至终都在运用心理学,不是家传的,便是其他人留传下来的”。 30. (哲学)是心理学的前身,古希腊人很早就有系统的对心理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31. 心理学的真正起源源于正式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问题。 32. (现代)心理学强调理论应该有研究证据的支持,这是心理学不同于哲学或普通感觉的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教案 第1课 新环境,新起点

第1课新环境,新起点 教学目标: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活动一:认识新同学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设计心理学作业11820113潘勇君

学号:11820113 工业设计心理学 (题目) 身边的色彩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学生姓名潘勇君 班级11工业设计1班 成绩 艺术学院 2013 年 10 月28 日

身边的色彩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进步,产品设计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消费者眼中,产品的色彩与形状同样受到特别的注意。一些功能优异,外表笨拙,色彩陈旧的产品备受冷落,而那些外观色彩亮丽优美而实用的产品颇受消费者喜欢。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产品设计 通过对工业设计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恰当的色彩将会与形态和为一体,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第一时间抓住你的眼神,并且创造出强烈的品牌印象,带来使用的乐趣。而随着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更加需要满足心里需求。彩偏好及产品的功能需求越向前发展,就越是需要设计心理学的支撑。就像工业设计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是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设计活动,这就决定了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是设计之初的必做课题。所以当代设计无不利用心理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色彩能够超越不同的语言、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所造成的障碍而表达各种信息。因此,抓住不同人群的色彩偏好及产品的功能需求去设计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色彩成为我们设计时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所以我们在对产品色彩设计时,色彩要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色彩的设计要和产品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达到和谐统一,这是色彩设计成功的重要标志。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消防车都采用红色为主题色调。这是因为红色可以让人联想到火,红色有很好的注目性,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样可以使消防车达到畅通无阻。而且红色还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斗志。而家里用的冰箱和空调,他的功能主要是降温和保鲜,所以用的是浅而且明亮的冷色调。这些都是从产品的功能特征和色彩的功能作用结合起来的选择。 在对产品色彩的设计时,还要考虑人机协调的原则。色彩设计应该使消费者心情愉快,有安全感,不容易产生疲劳,这样才能使操作准确,工作效率提高。比如,床适合用沉重一点的颜色,给人一种安全感;工作台,课桌适合用浅色,可以消除沉闷感。这些都是满足操作准确,人机协调要求。 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不仅与人的视觉有关,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甚至还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书上把色彩对心理上的各种影响,称之为色彩的心理效应。不同的产品应该根据功能性和使用者的心理状态来确定其色彩,达到设计上的成功。如IBM,它的电脑产品一贯以黑色为主色调,配上红绿蓝三原色的字母标志,形成了IBM特有的产品视觉形象。这种色彩搭配非常简单却又意义深长,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课时:讲授法3 课时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或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感过程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在认识过程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意志过程人对客观事物不仅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加工,改造它。为了加工、改造客观事物就要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类活动就叫做意志行动。 (2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等。个性倾向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性格,在每一个具体人上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2 .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017年第一学期运动心理学教案

教师备课本(20 17 ~20 18 学年第一学期) 院部体育学院 教研室社会体育教研室 课程名称运动心理学 授课班级16级社会体育 授课教师王炎超 职称助教 20 17 年9 月 2 日

注意事项和要求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训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教案按每堂课(2-3节)为一单元设计编写。 一、教师备课本编写注意事项: 1、教师备课本组成部分:封面、课程概况、教学进度表、课程教案。 2、课程概况:课程概况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模块、考试方式、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教学目的要求、能力培养及教学重难点等。以上课程信息内容必须同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保持一致。 3、教学进度表: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计划表,教师在编写教学进度表时应明确规定周次、时间、授课主题、学时分配等信息。 4、课程教案:是教师备课本的主体部分,其基本要素包括授课题目、相应章节、授课时间、课时、教学方式、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仪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备注、课后小结。 5、理论课和实践课统一用此备课本。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印稿,统一用此备课本模板,打印稿除课程概况外,其余统一双面打印。 二、课程教案编写注意事项: 1、授课主题:是所讲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为便于开展模块化教学,其内容名称可以异于章节名称。 2、教学重点、难点:指该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实践教学还包括实践操作训练的主要指导要点;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指导方法等。 3、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演示法、启发法、实验法等。 4、教具仪器:指课堂教学中用到的所有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包括备课本、教材、模型、图表、直尺、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实践教学包括所用到的实践仪器设备。 5、教学设计:又称教学安排(流程),是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安排,可供参考(但不限于)教学设计选项有:考勤点名、作业反馈、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内容、课后小结、知识拓展、延伸阅读、布置作业等,具体可视实际教学内容安排以上某些选项组成该堂课的教学设计,实践课的教学设计还可补充实践步骤或实践流程。不同专业,其课堂教学设计也可有不同特色。 6、教学过程:是对教学设计各项内容的具体化,教学设计的各项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写出。 7、教学备注:用于批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思维的实际案例,或实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等。 8、教学后记:是教师完成本堂课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教学后记必须手写。

设计心理学思考

《设计心理学》思考题 1、结合你所做过的设计实践,分析其中涉及那些心理现象。 (1)注意效应 消费者最初得到的产品信息是从产品的包装、名称得来的,包装设计必须新颖别致、洁新脱浴,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这样才能立即捕捉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同时包装在消费者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应该担当“无声的推销员”的角色,彰显产品销售主X。为了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注意,包装要使用新颖别致的造型、美观精巧的图案、各有特点的材质,使包装出现显目的效果。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色彩的应用,因为消费者在走动中选购商品时最早产生的是对色彩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从而引起他们对产品的兴趣和偏爱,产生购买行为。(2)象征效应 包装应该象征产品的属性和风格,包装设计不仅要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等吸引消费看对产品的注意,还要使消费者通过包装精确理解产品。消费者对于一种新商品的最初的感性认识,源于包装,他们势必会从对包装的印象来推断与之相关的产品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理解。同时,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包装与产品的协调一致,即包装应该象征产品的形象和风格,不要“烂稻草包珍珠”,否则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方面,各种商品具有各自的属性色调,消费者能快速地凭色彩知道包装物的内容,他们会从包装的色彩图案及独特的风格联想到商品的特色和形象,因为人们对于一些色彩和图案往往会有一种心理定势,一些固定的主观感受和视觉习惯,一般都会认为蓝色宁静平和,紫色高贵优雅,绿色青春等,所以为了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要求包装设计所用的造型、色彩等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和心理定势,避免理解错误。比如说男性化包装要适应消费者追求刚劲、坚毅等心理要求,采用表现力度的包装,而女性化包装则要适应女性消费者追求温柔、细腻、典雅等要求,采用女性魅力的包装。不过,有时合理的“错位”,往往也能为产品形象带来特别的效果,当然这对设计者的“功力”要求就更高了。 (3)品牌效应 包装是品牌的最大承载者、传播者和体现者。包装要具有个性化特征,产生品牌效应。一提到品牌,消费者最先想到的是包装,因为包装是一个容易记忆的东西。时下的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质量,品牌形象、特殊风格和包装的新颖设计 2、结合设计作品,谈谈设计仿样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设计中的作用和危害,设计师应如何对待模仿? 守:掌握基本知识,模仿他人,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时间比较长,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破:在有一定水平,和沉淀后,开始突破别人,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关键的阶段,能不能出头就看这个阶段了)离:一种境界,就象武侠中的,无招胜有招,设计理念深入到了灵魂,收放自如.(大家风X) 快速自动成型(Rapid Prototyping)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接根据CAD模型快速生产样件或零件的成组技术总称,它集成了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快速

心理学教案设计模板

心理学教案设计模板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心理学教案设计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学教案设计模板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白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白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讲述与讨论。 角色扮演。 开展游戏 准备好有关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故事。 准备各种情绪表现的图片。 准备几个学生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 小学五年级 1课时团体辅导室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喜、怒、哀、乐”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你或许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喜悦,或许遭受挫折而悲伤,也或许遭受误会而烦闷苦恼,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上一节心理课先请你们听一听两个故事: 1、听故事。 『故事1』:三国时期,吴国的青年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之才,年仅34岁就率军破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然而,他的气量相当狭窄,总想高人一筹,对才能胜过自己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屡次设计陷害,但偏偏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周瑜三次金疮破裂,终于含恨而死。 提问:如果周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会怎样?坏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自由展开议论教师小结: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别发火,要冷静,否则可能酿成大祸。 『故事2』:下课了,明明在操场上踢毽子,突然一个篮球飞过来,打在明明身上,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小东干的。小东连忙说:“对不起!”明明回答说:“还好没伤着,不要紧。”后来他们又有说有笑地回到了教室。 讨论:明明和小东做得对吗?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好处?

设计心理学 认知与学习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开始之前我要先问大家几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手机)这是什么(书),这是什么(黑板擦)。有的同学已经非常不以为然了,这些东西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那如果我要问你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把这些东西认出来的呢?我们的大脑是 如何运作来识别事物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内容。今天开始我们用4节课的时间来学习第三章内容认知与学习。 【板书】第三章认知与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内容,识别理论。 【板书】1、识别理论。识别理论就是用来解释我们是如何看到听到并识别到对象这种现象的。 识别理论也有一个历史发展,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的。最开始,心理学家提出的是模板说。 【板书】(1)模板说 【PPT】模板说对于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是这样解释的:大家看到这个字母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识别出来”A”,A字怎么被我们认出来的呢?“模板说的解释是: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模板A字,这个模板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摸一样的,所以”A”字就被我们认出来了。模版说认为要识别一个对象的话,脑袋里面一定要有这个对象的模板,这个模板与我们所识别对象的结构、形状、大小必须是一摸一样的,才能够被识别出来。但是这种理论显然是不符合人的认知实际情况,我们能够认出来A的话,无论是手写的还是打印的,无论是楷体的还是黑体的,无论大小都能够识别出来,按照模版说如果这些都得有模板的话,光A我们得有多少模板,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模版说是存在不足的,针对模板说的不足,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来原型说。 【板书】(2)原型说 还拿A举例,原型说认为我们大脑里装的不是各种各样的A的模板,而是它的原型,只要是两条线交叉,中间有横线,不管大小、字体都能辨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必备项)【课程类别】(必备项) 【学分数】(必备项)【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数】(必备项)【编写日期】2012-10-8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论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实践实验2学时)主要内容: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实验。 教学要求:在这一章的内容讲述当中,需要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定义,能够清楚该学科的对象和研究范畴,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所在,需要重点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的运用于以后的学科研究课题当中。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同学们理解掌握,并且能够准确的应用在学科研究当中。 其它教学环节:在课堂上,通过一些事先设计好的实验,让学生互动的参与进来,体验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法,能够更切身的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第二章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学时(理论讲授10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为视知觉心理规律的研究,包括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讲授中,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即可,需要理解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这几个知识点,掌握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难点是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设计心理学 第二章 教案

教案(第2章节备课) 学时:共4学时章节设计中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2)认识知觉及其组织; (3)了解颜色视觉、明度视觉、运动视觉;(4)了解错觉及其表现; (5)了解错觉矫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 难点: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讲授: 第一节:感觉 第二节: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 第三节:视觉 第四节: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第五节:错觉:被愚弄的知觉教学方法:理论,实践 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作业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主要 参考资料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备注讲授课需要多媒体课件

《设计心理学》课程教案 编制日期:2018年3月 授课时间第 1 周星期一第 1~4节(2018年3月5日)课次 1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课时 安排 4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课程导入 设计心理学概述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目的: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对设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掌握心理学与设计心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将心理学应用到设计中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要求: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研究目的及其研究对象。 知识要点:理解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特点、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及其研究的意义。能将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引入工作任务——教师讲解此章节知识点——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 1.怎样理解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的关系?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什么? 3.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设计心理学平时作业

设计心里学作业: 1、长途汽车的坐位与窗户。 长途汽车坐位安排与窗户的设计都觉得不太合理,特别是现在的车窗。以前的公共汽车因为没有设计空调,所以不下雨都是采取全开放式的,这样虽然热点,但车内不会有异味存在,现在因为这个空调与防盗的关系,设计成了全封闭式的,我觉得这样不太合理,公交车的窗户都很大,我个认为,从防盗与空调的密封性方面着想,应该窗户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是封闭的,是因为之前窗户全开放式时,曾有段时间有人在上下车的时间内,在车下直接抢夺车上乘坐人的手上物品,如手机等,所以下部封闭能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上部是可以活动的,这样在春季、秋季不太热的时候或者人数少的时候可以开窗。 2、形同虚设的消防栓 有的消防栓加锁失去了它的价值,应该开锁。 3、宿舍采光问题上床下桌子,桌子上基本上看不到光线 应该在床下再按个小夜灯。 4、在很多地方男生厕所女生厕所一样大,男生的甚至比女生的多小便池,一次总是看到女 生排很长队等待上厕所,没有考虑女生还有蹲的方式小便。 考虑方式应该女生的比男生的使用范围多。 5、教室的灯开关不合理,指向性不明确每次都要使好几次。 可以直白一些贴上数字或者做其他标记 6、家里的调味瓶,每天都在使用,在使用中会碰倒打翻,经常带来不必要麻烦 利用不倒翁的原理,把调味瓶底座做成弧形,碰倒打翻。 7、路口红绿灯,对于红绿色盲患者 专门为那些患者设计个造型红色用三角形,绿色用矩形,黄色用圆形 8、单一设计的抽屉,小孩子不能分辨出来物品 把抽屉的形状设计成物品的形状 9、饮水机放置杯子的凸台太小大杯子难以放下 把凸台设计成可以拉伸的托盘,托盘上设计成漏水孔 10、电脑每个键盘都留有空隙,目的是方便清洗,但是极少人会拆开键盘清洗,灰尘很 容易塞在槽沟里面 按键高度减少一点,键盘的底部设计成平板同时也降低一点可极大减少灰尘的清理。 11、公交车上把手是软质的,没有固定性,乘客不容易站稳。还有表面很小,表面有的 很光滑,摩擦力小 将上面的直杆直接弯下来一部分作为扶手,设置面大,容易清洗。 12、座过火车硬座的人都知道座椅几乎是90度坐的时间长腰酸背痛 依稀互相旋转一个角度,使得不少互相靠在一起也解决了和陌生人的尴尬 13、汽车油门和刹车完全相反的功能,却离得很近因此屡屡有:错把油门当刹车。 人们习惯用右脚刹车因此可以把刹车放在右脚油门放在左脚下 14、焊接操作人员的面罩不合理,一手要握住喷枪,一手还有拿着面罩的手柄,工作起 来不方便 可以把面罩做成头盔,前面的护眼玻璃也可以向上移动,工作起来方便 15、相当一部分的菜刀手柄设计不合理,有的用的时间长食指会很痛 做一个符合人们尺寸的手柄的菜刀 16、有的汤勺很容易掉在碗里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七八班班主任:徐憬

心理健康哆唻咪 74班马瑞 【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 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过程】

设计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2011冬

一、设计艺术优秀平面作品评析(50分) 收集设计艺术优秀平面作品不少于二十幅,并对其中的至少五幅作品加以评论,作品评论应从商业角度、公益角度、艺术角度、设计师角度和设计艺术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挖掘作品内涵。 要求: 收集的平面作品设计新颖、类别广泛:商业作品应诉求点明确、表达新颖且充分考虑设计师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关注;社会公益作品应具有人性化和公益化元素;作品应最具艺术气息,品位高;并且作品应凸现设计师的独出心裁和别具一格。 作品评析应考虑作品类别(商业/公益/艺术),评析要深入、具体且表达清晰。需做到一副好设计作品应该从多个角度评论都是好的,但某一角度特别好特别吸引人。 评析点可参考: 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的,是不是作品的主体? 吸引我的是什么?(画面?人物?.....) 我的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 主体聚焦和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理由要虚焦,在这部作品里这样做是否有必要? 设计作品如何提高目标主体的关注度、感知效率和记忆深刻度? 设计作品公益化的表达途径、方法? 作品看上去很平还是有些深度?真实吗? 作品所要表达的或是要冲击的意思表现出来了吗? 设计作品通过什么形式或载体表达情感并打动目标主体? 设计作品如何刺激目标主体的消费态度、消费动机和消费决策? 设计作品美感、艺术品位的表达途径? 二、设计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分析(50分) 对设计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记忆、错觉、图与地等)、消费心理、可用性设计、情感设计和审美心理等相关理论加以分析和总结。 对理论和文献的分析和总结要层次清晰、图文并茂;文字不少于3000字。 三、平时成绩: 1、分组ppt(30分) 以课题名为文件夹名入光盘,文件夹中应有Word文档,文档中写明组员姓名,组长和主讲人姓名。 2、标志设计(30分) 电脑制作的电子版或手绘照片入光盘,以自己姓名作文件夹名。 3、平时点名出勤情况。(40)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难点:掌握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消费者 课程思政融入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充分了解你的对手,你才能战胜他。 15 设计与消费者的 态度 重点:消费者满意度研究 难点:消费者的态度分析、消费 者的态度形成、消费者的态度转 变和设计与消费者满意度。 课程思政融入点:态度决定自己 的起点,做事要认真、待人要真 诚 16 期末作品发表2 总学期作品发表,验收学习成果 与表达能力。 综合 发表 合计:18 考核方法及标准 考核形式评价标准 到堂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课堂讨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积极发言0.2 期中报告分组依专题制作书面与口头报告0.3 期末报告分组依原专题制作整合性的书面与口头报告0.3 大纲编写时间:2019/09/03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正式大纲中将此部分内容删除) 1、本模板适合按周次排课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 2、教学大纲篇幅请控制在5页以内,文件名:《课程名称》-教师姓名-授课对象,A4版 面,标准页边距,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18磅,字号大小均为5号,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 3、课程相关信息必须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授课对象明确到年级、专业(方向)和班 级;如果有多名教师共同授课,须列出所有教师的信息;课程考核方式须用“ ”符号勾选,必须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如果选择“其它”考核方式,在后面须补充说明详细的考核方式。

4、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高度精炼概括3-5条课程教学目标,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5、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6、结合授课要点,设计不少于3个思政育人的典型教学案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并明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7、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训/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参观体验 8、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 9、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需要明确课程考核的具体形式(例如考勤、课后作业、期中测验、文献翻译、论文撰写、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和权重,具体考核方式还须明确评价标准是等级制还是百分制两者之间如何等价理论课程的权重一般是按照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比例构成,但鼓励任课教师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增加平时成绩权重,但建议不超过50%。教学大纲公布后,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可再修改教学大纲。 10、第二周周五前,各系(部)负责人对教师提交的本学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审核,在“系(部)审查意见”处签署意见并签名(可用电子章),并将审核过的教学大纲(PDF 格式)全部上网。

环境心理学资料讲课教案

49.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 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

设计心理学教案 dayin

《设计心理学教案》教案 宿州学院美术学院李稳 二○一一年二月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简称,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理论课程。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符合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特征,达到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协调,符合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研究方法;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态度设计心理学的设计附加值与消费者的满意度;设计心理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与消费者的心理;企业设计与消费者的满意度。 根据《设计心理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更关注外部世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力求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扎实的对本国企业文化的了解.同时掌握比较先进的采集企业内,外实态数据的技能和方法;掌握消费者的行为与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之间的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未来设计师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第二章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8学时) 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8学时)

第四章认知与认知行动(8学时) 第五章专题研究(8学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讲授为主,提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像资料等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多媒体为依托全程应用课件教学,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 四、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五、教材与参考书 1.《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4.《艺术设计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5.《装饰新思维——视觉艺术中的愉悦和意识形》,布来特,江苏美术出版社6.《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7.《学习心理学》,周谦,科学出版社 8.《心理类型说》,荣格,华岳文艺出版社 六、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平时作业分数作为平时成绩,最后考试与平时成绩比例为70 %和30%。 评分标准:

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

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 《创造性思维和空乘》教案 教学目的:1.学习并了解创造性思维; 2.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建立创造性思维; 3.在空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2.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给予启发 教学方法:讲授知识点(可以结合PPT),课堂讨论,情景剧 教学过程: 古罗马的一句名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说明处理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的方法并不一定要是专一的,创造性的思维,换个角度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归根结底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为核心,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为支持性因素,两种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其中发散思维的图式是从核心的点向外扩散出不同的思路,而聚合思维是讲不同想法都集中到一个点上。创造性思维要先发散再聚合。 突破定式思维:在观看马戏表演时我们会发现,巨大的大象,往往能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事实上,大象的鼻子能轻松地将一吨重的东西抬起来。如果它想逃走,只需要用点力就能把木桩拔起~那么,为什么它不懂得这样做呢,原来,大象从幼小无力时开始,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木桩上,当时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气去

拉,这木桩对幼象而言,都太过沉重,自然拉动不了。不久,幼象长大,力气也变大了,但只要被拴在木桩旁边,它还是不敢妄动。这就是思维定式。长大后的大象,其实可以轻易地将铁链拉断,但由于幼时的经验一直留存下来,所以它习惯地认为木桩“绝对拉不动”,所以不再去拉扯。 反观人类,竟也有类似情况。人类虽然被赋予“头脑”这一最强大的武器,但人们总是会受到习惯和常规思维的束缚,而经常不敢突破思维定式,因此难以找到解决难题的出路。用僵化和固定的观点认识外界的事物,有时也会带来危害。 讲故事: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思维定式的故事)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固有“堵”的办法,一直没有什么成效,但是就是不知道改变,大禹则创新的对洪水进行疏导,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成功的解决了洪水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脑风暴法: 先提出问题,然后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空哥空姐,或者是你对空哥空姐的印象有什么,(好坏都可以)然后给学生时间相互讨论,挑几名学生进行回答。看看他们在总结过程中有没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点,在平时的观察中有没有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或者在想法上有没有比较独特的想法。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也会更加清楚成为一名合格的空哥空姐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而哪些的行为对于大家来说反映是不良的,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也会有更好的了解,对未来的发展也会有更明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