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

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

气动系统由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气源

系统提供气体压力,执行元件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控制元件控制气体的

流动和工作过程,辅助元件辅助完成气动系统的运行。

在气动工作过程中,气源系统中的压缩机将空气压缩为高压气体,并

通过压力调节阀将气体压力控制在所需范围。然后,气体通过气管输送到

执行元件,如气缸或气动电动工具。执行元件根据气源输入的气压,将气

体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动力,实现工作任务。控制元件,如电磁阀、调速阀

和压力开关等,用于控制气源的流动、气压的调节和监测工作过程的压力

变化。辅助元件包括滤油器、排水器、压力表等,用于提高气源的质量和

稳定性。

气动回路设计是指根据工作要求和气动系统原理,设计出合适的气动

回路结构和元件配置。在进行气动回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要求:明确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推动力、速度要求、位

置精度等。

2.元件选择: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例如,需要实现正反向运动的气缸,可以选择双作用气缸,而只需要一种方向运

动的气缸,可以选择单作用气缸。

3.回路结构:根据工作要求和元件的选择,设计出合适的气动回路结构,包括串联回路、并联回路、串联并联结合的回路等。回路结构的设计

应考虑气源的压力和流量,以及气体在回路中的流动方向和控制要求。

4.元件布置:合理安排气缸、阀门等元件的布置位置,以便实现工作过程中的协调运动和平衡力。同时,注意布置位置对气动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影响。

5.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气动回路的控制和协作运动,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如电气控制、机械控制或自动控制等。

总之,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是将气体压力转化为机械能、动力或运动的一种工作方式。在设计气动回路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要求、元件选择、回路结构、元件布置和控制方法等因素,以实现气动系统的高效工作。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它利用气体压力 来传递力和运动的能力,以控制设备的运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压缩气体生成: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作为能源。通常,空气通过气体压缩 机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被送入气体储存系统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气压和气体储备,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2. 储气罐:气动系统中的储气罐起到存储和平衡气压的作用。储气罐通常由钢 制或铝制制成,具有一定的容量。当压缩气体被输送到储气罐中时,储气罐会保持一定的气压。当系统需要使用气体时,储气罐可以提供稳定的气体流量。 3. 气动执行器: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动执行器将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常见的气动执行器包括气缸和气动阀。当气体被输送到气缸中时,气缸内的活塞会受到气压力的作用而移动。通过适当设计气缸的结构,可以实现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气动阀则用于控制气流的流动方向和量,从而实现对气缸的控制。 4. 气动控制系统: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气动控制系统由气动元件、气动管路和控制装置组成。气动元件包括气缸、气动阀等,用于转换气体能量。气动管路则用于输送气体,通常由管道、接头和连接件组成。控制装置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开关,也可以是自动控制的传感器和程序控制器。通过操作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气动系统中气压和气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所需的机械运动和功能。 5. 优点和应用:气动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和广泛的应用。首先,气动系统具有快 速响应、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准确的运动控制。其次,气动系统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因为气体是广泛的、廉价的和易于获取的。此外,气动系统还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动力密度,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和机械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运输设备和机械加工等。

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方法 课题设计

课题六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方法 一、概述 生产实践中,各种自动生产线,大多是按程序工作的。所谓程序控制,就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位移、压力、时间、温度、液位等物理量的变化,使被控制的执行元件,按预先规定的顺序协调动作的一种自动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各种不同程序的需要,实现一机多用。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程序控制可分为时间程序控制、行程程序控制和混合程序控制三种。 各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控制方式称为时间程序控制。时间程序控制系统中,各时间信号通过控制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配给相应的执行元件,令其产生有序的动作。显然,这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执行元件完成某一动作后,由行程发信器发出相应信号,此信号输入逻辑控制回路中,经放大、转换回路处理后成为主控阀可以接受的信号,控制主控阀换向,再驱动执行元件,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状态经行程发信器检测后,再发出开始下一个动作的控制信号。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全部预定动作为止。显然,这样的回路属于闭环控制系统,它可以在给定的位置准确实现动作的转换,故称为行程程序控制,图1所示为行程程序控制框图。从框图可看出,行程程序控制主要包括行程发信装置、执行元件、逻辑控制回路、放大转换回路、主控阀和动力源等部分。 行程发信装置是一种位置传感器,其作用是把由执行机构接收来的信号转发给逻辑控制回路,常用的有行程阀、行程开关、逻辑“非门”等,此外,液位、压力、流

量、温度等传感器也可看作行程发信装置;常用的执行元件有气缸、气液缸、气动马达等;主控阀为气动换向阀;逻辑控制回路、放大转换回路一般由各种气动控制元件组成,也可以由各种气动逻辑元件等组成;动力源主要包括气压发生装置和气源处理设备两部分。行程程序控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动作稳定,特别是当程序中某节拍出现故障时,通过运行停止程序可以实现自动保护。为此,行程程序控制方式在气压传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行程程序控制系统中包含时间控制信号的控制方式通常被视为混合程序控制。若将时间信号也视为行程信号的一种,则其实际上亦属于行程程序控制。 基于行程程序控制思想所设计的气动回路,称为气动程序控制回路。 二、电控行程程序控制气动系统及其常用电气电路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以气动设备提供机械能量、用电子/电气设备作为控制装置的综合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种电控行程程序控制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和主气路部分与上述全气控行程程序控制气动系统没有差别,但其逻辑控制回路、放大转换回路、行程发信器全部由电气元件组成。逻辑控制回路的输入、输出及处理的信号全部都是电信号,行程发信器多为行程开关、光电管、各种传感器,主控阀采用电磁换向阀。由于是电气逻辑,其设计、安装、调试、检修都比较方便,还可通过更改电气元件的接线较方便地改变控制程序。若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计算机来构成逻辑控制回路,则可以在不改变电气元件接线和气动系统物理配置的情况下改变控制程序。 电控行程程序控制气动系统中使用的主要电器元件为继电器。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可根据输入的信号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热继电器等;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的继电器(后者又称时间继电器);按作用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机械式等。由于电磁式继电器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故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约有90%以上的继电器是电磁式的。 电气传动系统中常用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列于表1中。

气动回路设计

其它气动回路 在气动系统中除了换向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压力控制回路外,根据工作要求,还经常使用下列一些回路。 一、气液联动回路 目的:把气压传动转换为液压传动,这就使执行件的速度调节更加稳定.运动干稳。若采用气液增压回路,则还能得到更大的推力。气液联动回路装置简单,经济可靠。 1.气液速度控制回路 1)气液转换器 说明:执行元件3是液压缸;1、2是气液转换器。 作用:气压→液压,获得平稳易控制的活塞运动速度 调速:供气节流调速 注意:气液转换器中贮油量应不少于液压缸有效容积的1.5倍,同

时需注意气液间的密封,以避免气体混入油中。 2)气—液阻尼缸 在这种回路中,用气缸传递动力,由液压缸阻尼和稳速,并由液压缸和调速机构进行调速。由于调速是在液压缸和油路中进行的,因而调速精度高、运动速度平稳。因此,这种调速回路应用广泛,尤其在金属切削机床中用得最多。 图中所示为串联型气液阻尼缸双向调速回路。由换向阀1控制气液阻尼缸2的活塞杆前进与后退,阀3和阀4调节活塞杆的进、退速度,油杯5起补充回路中少量漏油的作用。 2.气液增压回路 当工作时既要求工作平稳,又要求有很大的推力时,可用气液增压回路。

1)气液增压缸:较低的气压→较高的液压力。该回路中用单向节流阀调节 2)气液缸:工进(右行)液压驱动,返回时用气压驱动。 二、安全保护回路 由于气动执行元件的过载、气压的突然降低以及气动执行机构的快速动作等原因,都可能危及操作人员或设备的安全。因此,在气动回路中,常常要加入安全回路。 l. 双手操作安全回路 所谓双手操作回路就是使用两个启动用的手动阀,只有同时按动这两个阀时才动作的回路。这在锻压、冲压设备中常用来避免误动作,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及设备的正常工作。

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

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 气动系统由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气源 系统提供气体压力,执行元件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控制元件控制气体的 流动和工作过程,辅助元件辅助完成气动系统的运行。 在气动工作过程中,气源系统中的压缩机将空气压缩为高压气体,并 通过压力调节阀将气体压力控制在所需范围。然后,气体通过气管输送到 执行元件,如气缸或气动电动工具。执行元件根据气源输入的气压,将气 体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动力,实现工作任务。控制元件,如电磁阀、调速阀 和压力开关等,用于控制气源的流动、气压的调节和监测工作过程的压力 变化。辅助元件包括滤油器、排水器、压力表等,用于提高气源的质量和 稳定性。 气动回路设计是指根据工作要求和气动系统原理,设计出合适的气动 回路结构和元件配置。在进行气动回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要求:明确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推动力、速度要求、位 置精度等。 2.元件选择: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例如,需要实现正反向运动的气缸,可以选择双作用气缸,而只需要一种方向运 动的气缸,可以选择单作用气缸。 3.回路结构:根据工作要求和元件的选择,设计出合适的气动回路结构,包括串联回路、并联回路、串联并联结合的回路等。回路结构的设计 应考虑气源的压力和流量,以及气体在回路中的流动方向和控制要求。

4.元件布置:合理安排气缸、阀门等元件的布置位置,以便实现工作过程中的协调运动和平衡力。同时,注意布置位置对气动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影响。 5.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气动回路的控制和协作运动,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如电气控制、机械控制或自动控制等。 总之,气动工作原理及回路设计是将气体压力转化为机械能、动力或运动的一种工作方式。在设计气动回路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要求、元件选择、回路结构、元件布置和控制方法等因素,以实现气动系统的高效工作。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气体传动能量的系统。它由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气控阀、气动执行元件等组成,实现各种机械运动。下面将详细介绍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气动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储气罐、气缸、气控阀和气动执行元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将空气吸入,通过压缩使其压力增加,然后将高压气体送入储气罐中。当需要使用气动系统时,气缸内的气控阀开启,高压气体经过气控阀进入气缸,推动气缸进行线性运动,或者通过连杆机构实现旋转运动。 二、气动系统的工作流程 1. 压缩阶段:当压缩机开始工作时,它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通过内部的运动装置将空气压缩,使其压力增加。同时,压缩机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散热。 2. 储气阶段:经过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储气罐,储气罐能够平衡气体的压力,保证系统运行时有稳定的气源供给。 3. 控制阶段:当系统需要进行工作时,气缸内的气控阀开启,高压气体经过气控阀进入气缸,推动气缸进行运动。气控阀能够根据系统的要求对气体的流量和方向进行调节。

4. 执行阶段:气动执行元件根据气缸的运动来实现具体的工作任务。例如,气缸可以推动机械臂进行物料搬运,也可以推动活塞进行压缩 或排气等。 三、气动系统的优势 1. 高效可靠:气动系统工作简单可靠,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2. 灵活多样:气动系统的控制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气体的流量 和方向,实现多种机械运动。 3. 节能环保:气动系统减少了机械摩擦的发生,相比传统机械系统 更节能环保。 4. 成本低廉:与液压系统相比,气动系统的成本更低,维护和操作 也更简便。 四、气动系统的应用领域 气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交通 运输等。例如,在生产线上可以利用气动系统实现物料的传送、分拣 和加工等;在汽车制造中,气动系统被应用于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等。 总结起来,气动系统是一种基于压缩空气传动能量的系统,通过气缸、气控阀和气动执行元件等实现各种机械运动。它具有高效可靠、 灵活多样、节能环保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前景。通过深入了解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能更好地应用和维护 气动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气动控制回路

气动控制回路 气动系统由气源、气路、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并完成规定的动作。任何复杂的气路系统,都是由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气动基本回路、功能回路和应用回路组成。本章将介绍这些回路。 6.1 基本回路 基本回路是指对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方向等进行控制的回路。基本回路包括供给回路、排出回路、单作用气缸回路、双作用气缸回路等。 一、供给回路 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 分、灰尘、油污等杂质及输 出压力的波动,对气动系统 的正常工作都将造成不良 影响,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净 化及稳压处理。气动供给回 路即气源处理回路,它要保 证气动系统具有高质量的 压缩空气和稳定的工作压 力。 图6-1所示为一次气源 处理回路。由空气压缩机1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器2冷却后,进入气罐3。压缩 空气由于冷却而分离出冷 凝水,冷凝水存积于气罐底 部,由自动排水器9排出。由气罐出来的压缩空气经主路过滤器5再进入空气干燥器6进行除水,然后再通过主路油雾分离器7将油雾分离,即可供一般用气设备使用,供给回路的压力控制,可采用压力继电器8来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启动和停止,使储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该回路一般由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组成。过 滤器除去压缩空气中的灰尘、水分等杂质;减压阀 可使二次工作压力稳定;油雾器使润滑油雾化后注 入空气流中,对需要润滑的部件进行润滑。这三个 元件组合在一起通常称为气动调节装置(气动三联 件),其简化图形符号如图6-2b 所示。近年来,不 供油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构成的气动系统不断 增多,这类系统的气动供给回路不需油雾器来进行 润滑。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过滤精度、润滑或 免润滑应该分别进行考虑,以保证供给用气设备符 合要求的压缩空气。实践证明,提供高质量的压缩 空气对提高气动元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是至关重 要的。图6-2为二次气源处理回路。 图6-3所示为稳压回路,用于供气压力变化大或气动系统瞬时耗气量很大的场合。在过滤器和减压阀的前面或后面设置气罐,以稳定工作压力。 二、排出回路 图6.1 一次气源处理回路 1-空气压缩机 2-冷却器 3-气罐 4-溢流阀 5-过滤器 6-干燥器7-油雾分离器 8-压力继电器9-自动排水器 图6-2二次气源处理回路 a)详细符号 b)简化符号

分析气动回路图的工作原理

分析气动回路图的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是指利用气体流动和增压来传动和控制机械装置的一种工程系统。气动回路图是对气动系统中各传动元件、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方式的图形表示。下面将从气动回路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气动回路图的结构 气动回路图一般由传动元件、控制元件、传感器和压力源装置等组成。 传动元件:指的是气动系统中用来传输动力或完成机械工作的元件,例如气缸、执行器等。气缸是气动系统中常用的传动元件,它根据气源给予的压力信号,通过活塞的运动,将气源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其他机械装置完成工作。 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气动系统中各传动元件的运动或工作状态。常见的控制元件有气动阀门、排气阀门、方向控制阀等。通过控制元件,可以实现气源的开启和关闭、气体的流动方向控制等操作,从而控制传动元件的运动。 传感器:用于感知气动系统中的气体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反馈。传感器的信号可以用于控制元件的动作,实现气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压力源装置:通常是指压缩空气装置,将大气中的空气进行压缩,产生气体的压

力,作为气动系统的能源。压力源装置还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大小,实现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气动元件的工作。 二、气动回路图的工作原理 气动回路图中,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气压源供气、气体流动和气动元件的动作等几个环节。 1. 气压源供气:气源中的压缩空气经过减压阀调整压力大小,然后通过气源装置供给气动回路。所供给的压力可以根据不同工况的要求进行调节。 2. 气体流动:气源中压缩空气经过管路输送到气动元件,通过不同的管路布置和控制元件的控制,实现气体的正向流动或反向流动。比如气缸的工作,通过控制阀的开关,使气体进入或排出气缸,从而驱动活塞的运动。 3. 气动元件的动作:通过控制元件对气动元件进行控制,实现其工作。例如通过控制气缸的进出气口,可以使活塞向前或向后运动。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元件控制气缸的速度、力度等参数,从而实现气动元件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4. 传感器的反馈:传感器感知气动系统中的气压、温度、流量等参数,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反馈。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可以实现对气动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气动阀的工作原理 气动阀工作原理

气动阀的工作原理气动阀工作原理定义:气动阀是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 一、气动阀门紧要种类: 1)气动V型调整球阀 2)气动O型切断球阀 3)扭距式汽缸球阀 4)电磁隔膜阀 5)气动直行程式隔膜阀 6)电动阀 二、气动V型调整阀: 用途与特点 A、用途是一种直角回转结构,它与阀门定位器配套使用,可实现比例调整; V型阀芯适用于各种调整场合,具有额定流量系数大,可调比大,密封效果好,调整性能零敏,体积小,可竖卧安装。适用于掌控气体、蒸汽、液体等介质。 B、特点:是一种直角回转结构,由V型阀体、气动执行机构、定位器及其他附件构成;有一个貌似等百比的固有流量特性;接受双轴承结构,启动扭矩小,具有极好的灵敏度和感应速度;超强的剪切本领。 C、气动活塞执行机构接受压缩空气作动力源,通过活塞的运动带动曲臂进行90度回转,达到使阀门自动启闭。它的构成部分为:调整螺栓、执行机构箱体、曲臂、气缸体、气缸轴、活塞、连杆、万向轴。

D、气动调整阀的工作原理:气动调整阀由执行机构和调整机构构成。执行机构是调整阀的推力部件,它按掌控信号压力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推力,推动调整机构动作。阀体是气动调整阀的调整部件,它直接与调整介质接触,调整该流体的流量。 两位三通气动阀的原理如何? 两位三通气动阀是一种用于气动设施的、有两个位置状态、三个接口的换向阀。其种类很多,从掌控方式上可分电控阀、气控阀、机控阀、手控阀,脚踏阀等。原理因工作位置不同时,不同的接口连通。 二位三通电磁阀工作原理: 一进二出:(ZC2/31)当电磁阀线圈通电时,出介质端(2)第一路打开,第二路(3)关闭;当电磁阀线圈断电时,出介质端第一路(2)关闭,第二路(3)打开; 二进一出:(ZC2/32)当电磁阀线圈通电时,进介质端第一路(2)打开,第二路(3)关闭;当电磁阀线圈断电时,进介质端第一路(2)关闭,第二路(3)打开;(此内阀两进口端前必需加单向阀)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探究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探究 气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气体压缩和流动实现机械运动的系统,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本文将对气动系统的工作 原理进行探究,分析气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工作过 程中的关键技术。 一、气动系统的组成 气动系统由压缩机、储气罐、气动执行器和管路等组成。压缩机负 责将自然空气进行压缩,并排除其中的杂质。储气罐则用于储存压缩 空气,并消除压力脉动。气动执行器是气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气缸、气动阀等,用于实现机械运动。管路则负责将压缩空气传输至执 行器,并控制其流动。 二、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压缩过程 压缩机将自然空气通过机械运动进行压缩,增加气体的密度和压力。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内部的转子或活塞会不断运动,将气体压缩至 一定的压力。 2. 储气过程 压缩机将压缩空气送至储气罐进行储存。储气罐的设计可以消除气 体压力的脉动,并确保供气平稳。同时,储气罐还可以提供应急气源,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控制与传输过程 气动执行器通过控制气缸和气动阀等元件的开关状态,来实现机械 运动。气动执行器的动作是由压缩空气的流入和流出来控制的。当气 缸的气压大于外界环境的气压时,气缸会进行推动,实现机械运动。 4. 释放过程 当气动执行器完成了所需的机械运动后,气动阀会控制气缸内压缩 空气的释放。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孔流出,气缸恢复原状。这一过程也 被称为气动系统的排气过程。 三、气动系统的关键技术 1. 气动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气动系统中的气缸、气动阀等元件的选择和设计是关键。通过合理 选择气缸的直径和行程,可以实现所需的力和位移。气动阀的设计也 需要考虑其开启和关闭的速度、响应时间等因素。 2.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气动系统的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响应速度、准确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合理选择和优化气动执行器的控制方式(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3. 气动系统的节能与安全

气动系统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工作原理 气动系统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工程系统,广泛应用于 各种工业领域。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的角度介绍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 工作过程。 一、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气动系统由气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管路组成。 1. 气源:气源是气动系统的动力来源,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压缩空气 产生装置,如空气压缩机。空气经过压缩机的压缩作用,形成一定压 力的压缩空气,为气动系统提供动力。 2.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是气动系统中起到执行任务的作用,根据工 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缸和气动马达两种。 - 气缸:气缸是气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执行元件,其由气缸筒、活塞 和活塞杆组成。当压缩空气进入气缸时,活塞会受到压力的驱动而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 - 气动马达:气动马达是一种将压缩空气转化为旋转力矩的执行元件,其结构类似于内燃机。通过将压缩空气喷入气动马达的工作腔内,推动转子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旋转运动。 3. 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是气动系统中起到控制气源和执行元件工作 状态的作用。常见的控制元件有气控阀、手动阀等。

- 气控阀:气控阀是气动系统中最常用的控制元件,根据不同的工 作原理,可分为单向阀、双向阀、电磁阀等。通过控制气源的通断或 方向,实现对执行元件的控制。 - 手动阀:手动阀是一种通过手动操纵来控制气动系统工作的控制 元件,通常用于调节气压或切换气路。 4. 管路:管路是气动系统中输送压缩空气的通道,一般由金属或塑 料制成。管路的设计和布置应满足气体流动的要求,尽量减小气体的 压力损失和泄漏。 二、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气源供气、执行元件运动和控 制元件控制三个阶段。 1. 气源供气:气源通过管路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执行元件前的气控阀。气控阀通过控制气源的通断或方向,调节气源的供气量和供气方向。 2. 执行元件运动:当气源供气到达执行元件时,通过气缸或气动马 达等执行元件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例如,气缸由于压 缩空气的推动,活塞向前或向后运动,实现机械装置的线性运动。 3. 控制元件控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元件如手动阀或气控阀 的操作,控制气源的通断和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操作方式和 控制元件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如调节速度、位置等。 三、气动系统的优势和应用

气动回路的设计

气动回路的设计 气动回路是指利用气体的压力和流动实现机械传动和控制的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气动回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上,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易维护等优势。本文将从气动回路的设计原理、元件选择和系统布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气动回路的设计原理 气动回路的设计基于气体的压力和流动,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来实现机械传动和控制。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气动回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气源选择 气源是气动回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选择压缩空气作为气源。在选择气源时,需要考虑气源的压力、流量和稳定性等因素,以满足回路中元件的工作要求。 1.2 控制元件选择 气动回路中的控制元件包括气缸、气控阀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控制元件。在选择控制元件时,需要考虑其工作压力范围、流量特性、动作速度等因素,以确保回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3 压力调节和减压 在气动回路中,为了保证回路中的元件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对气源进行压力调节和减压处理。压力调节阀和减压阀是常用的元件,可

以根据需要调整气源的压力,以满足回路中不同元件的工作要求。 1.4 安全保护 气动回路中的安全保护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安全阀可以用于防止气源压力超过设定值,避免对回路和元件造成损坏。此外,还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装置,实时监测回路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二、元件选择和系统布局 在气动回路的设计中,元件选择和系统布局是关键环节。合理的元件选择和布局可以提高回路的效率和可靠性。 2.1 元件选择 根据气动回路的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气缸、气控阀和传感器等元件。在选择气缸时,需要考虑其负载能力、行程长度和动作速度等因素。对于气控阀,需要根据回路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和工作方式。 2.2 系统布局 气动回路的系统布局应根据具体的场景和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合理的系统布局可以提高气源和元件之间的连接效率,减少管路长度和压力损失。同时,还应考虑布局的紧凑性和易于维护性。 三、气动回路的优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动回路的性能和效率,可以进行优化设计。以下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气动原理及气动回路原理图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气动原理及气动回路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组成 本系统电气控制部分集电源控制模块、按钮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变频器模块等于一体。系统采用模块式设计,各个模块均为通用模块,可以互换,扩展性强,提供的PLC 实训内容全面、丰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整个实训过程简单、明了、易懂、易学。在本系统上,所有电气元件均连接到接线端子排上,通过接线端子排连接到安全插孔,由安全接插孔连接到各个模块,提高实训考核装置的安全性。 气动原理及气动回路原理图 1.气动执行元件部分:单杆气缸、薄型气缸、气动手指、导杆气缸、双导杆气缸、旋 转气缸。 2.气动控制元件部分:单控电磁阀、双控电磁阀。 3.气缸示意图 注:气缸的正确运动使物料到达相应的位置,只要交换进出气的方向就能改变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气缸两侧的磁性开关可以识别气缸是否已经运动到位。 4.单向电磁阀示意图 注:单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单向运动,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与双向电控阀区别在双向电控阀初始位置是任意的可以控制两个位置,而单控初始位置是固定的只能控制一个方向 5.气动手指控制示意图

注:上图中手爪夹紧由单向电控气阀控制,当电控气阀得电,手爪夹紧,当电控气阀断电后,手爪张开。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对待家庭小的损失不斤斤计较,不浑浑噩噩混日子,积极对待生活,对于家庭发展有大致的规划。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任。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家庭的兴旺积蓄后备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亲的大格局体现在不给孩子贴标签,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说到才女,不少人会想到民国时的“合肥四姐妹”,进而感叹合肥张家是个风水宝地。

气动打标机的气动回路设计

气动打标机的气动回路设计 气动打标机是一种依靠气动原理驱动的打标设备,主要由气源部分、气控部分、机械 结构部分三部分组成。其中气控部分是控制整台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设计合理、操 作稳定的气动回路对于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和准确度至关重要。 气动回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气源的压力转化为合适的动力,使得机械结构得以运动,并且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力度。通常情况下,气动回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气源压力和流量:气动设备需要足够的气源压力和流量才能正常工作。在设计气 动回路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气压、气体种类、气源供应管道等。 2. 操作方式:气动回路需要根据设备的操作方式进行设计。目前常见的气动回路操 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和半自动等。 3. 工作频率:气动设备的工作频率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在设计气动 回路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气流量和压力。 4. 稳定性和可靠性:气动回路需要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设备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 1. 气动动力和控制回路设计 在气动打标机中,气动动力回路用于驱动打标头完成打标动作,而气动控制回路则用 于控制打标头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力度等参数。气动动力回路通常由气阀、气缸、行程开 关等组成;气动控制回路通常由流量控制阀、速度控制阀、力度控制阀等组成。 气动动力回路需要设计合适的气路系统,以控制气缸的正、反向运动。气缸通常采用 单作用、双作用和超长行程气缸等结构。在选择气缸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工作条件 进行选择,并确定气源压力和流量。为了确保气动动力回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会在 气路系统中加装中间过滤器、调压阀、半自动换向阀等辅助设备。 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需要满足设备的运动控制要求。通常情况下,气动控制回路需要 选择合适的流量控制阀、速度控制阀和力度控制阀等设备。例如,对于需要控制气缸速度 的设备,需要引入速度控制阀控制气缸的出气流量,从而控制气缸的运动速度;对于需要 控制气缸力度的设备,需要引入力度控制阀控制气缸的出气压力,从而控制气缸的力度。 2. 稳压器和过滤器的设计 为了确保气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会在气源中加装稳压器和过滤器。稳压器的主 要作用是将气源的压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过滤器的主 要作用则是过滤气源中的杂质和水分,以防止气路系统出现堵塞和故障。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一) 气动技术是一种利用压缩气体进行工程控制和传动的技术领域。 它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生产制造、工程建设、能源管理等等。通过学习气动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回路的 设计与搭建以及气动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 些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一、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气动元件是气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实现压缩空气 的输送、转换和控制。在气动技术培训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气动元 件的工作原理。 1.1 阀门类气动元件 阀门类气动元件包括单向阀、调节阀、电磁阀等,它们通过控制 压缩空气的通断和流量来实现气动系统的控制。其中,单向阀的作用 是只允许空气单向流动,而调节阀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气的流量和 压力。电磁阀通过电磁原理实现气体的通断和控制。 1.2 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 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主要包括气缸和气动马达等。气缸是将气压 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常用于推动、拉动和升降物体。气动马达则 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工程设备中常用于驱动旋转运动。 以上是气动元件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深入学习气动元件的工作 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二、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 气动回路是指由气动元件组成的传动系统,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 任务。在气动技术培训中,学习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是必不可少的。 2.1 回路的设计 气动回路的设计是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气动元件的性能特点来 确定的。在设计气动回路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包括工作轨迹、推力大小等参数。 其次,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气动元件进行组合,包括阀门类和执行元件类。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气路布置、管线布局和阀门的控制方式等。 2.2 回路的搭建 回路的搭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包括将气动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连接好,保证气体能够在回路中正常流动。 在搭建回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气动元件的连接口没有漏气现象,可以使用密封圈等密封材料增加密封性能。 其次,注意气动元件的工作方向,确保气体能够正常流动,避免逆流和堵塞的问题。 最后,根据回路的实际情况,调整阀门的控制方式和气动元件的参数,以保证回路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关于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未完,待续)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气动系统的设计一般应包括: 1)回路设计; 2)元件、辅件选用; 3)管道选择设计; 4)系统压降验算; 5)空压机选用; 6)经济性与可*性分析。 以上各项中,回路设计是一个“骨架”基础,本章着重予以说明,然后结合实例对气对系 统的设计计算进行综合介绍。 1 气动回路 1.1 气动基本回路 气动基本回路是气动回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可分为:压力与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换向)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和基本逻辑回路。 表42.6-1 气动压力与力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说明 1.压力控制回路 一次压控制回路主要控制气罐,使其压力不超过规定压力。常采用外控式溢流阀1来控制,也可用带电触点的压力表1′,代替溢流阀1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启、停,从而使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压力范围内。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可*,但无功耗气量大;后者 对电动机及其控制要求较高 二次压控制回路二次压控制主要控制气动控制系统的气源压力,其原理是利用溢流式减 压阀1以实现定压控制 高低压控制回路气源供给某一压力,经二个调压阀(减压阀)分别调到要求的压力 图a利用换向阀进行高、低压切换 图b同时分别输出高低压的情况 差压回路此回路适用于双作用缸单向受载荷的情况,可节省耗气量 图a为一般差压回路 图b在活塞杆回程时,排气通过溢流阀1,它与定压减压阀2相配合,控制气缸保持一定推 力 2.力控制回路 串联气缸增力回路三段活塞缸串联。工作行程(杆推出)时,操纵电磁换向阀使活塞杆增力推出。复位时,右端的两位四通阀进气,把杆拉回 增力倍数与串联的缸段数成正比

气液增压缸增力回路利用气液压缸1,把压力较低的气压变为压力较高的液压,以提高气液缸2的输出力。应注意活塞与缸筒间的密封,以防空气混入油中 1.1.1 压力与力控制回路(见表4 2.6-1) 1.1.2换向回路(见表4 2.6-2) 表42.6-2 气动换向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说明 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图a为常断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通电时活塞杆上升,断 电时*外力(如弹簧力等)返回 图b为常通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断电时常通气流使活塞杆伸出,通电时*外力返回三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控制气缸的换向阀带有全封闭形中间位置,理论上可使气缸活塞在任意位置停止;但实际上由于漏损(即使微量)而降低了定位精度 此三位三通阀可用三位五通阀代替 二位三通阀代用回路用两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代替二位三通阀以控制单作用缸工作。图示位置为活塞杆缩回位置;需要活塞杆伸出时,必须两个二位二通阀同时通电换向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二位五通单电(气)控阀控制回路图a为单电磁控制阀控制回路。电磁阀通电时换向,使活塞杆伸出。断电时,阀芯*弹簧复位,使活塞杆收回 图b为单气控换向阀控制回路。切换二位三通阀时相应切换主气控阀,使活塞杆伸出。二位 三通阀复位后主气控阀也复位,活塞杆缩回 二位五通阀代用回路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代替上述二位五通阀的控制回路中,两个阀一为常通,另一为常断,且两阀应同时动作,才能使活塞杆换向 二位五通双电(气)控阀控制回路图a为双电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 图b为双气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主控阀两则的两个二位三通阀可作远距离控制用,但两阀 必须协调动作,不能同时接通气源 三位五通双电控阀控制回路此回路除可控制双作用缸换向外,气缸可以在中间位置停留 1.1.3速度控制回路(见表4 2.6-3) 表42.6-3 气动速度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说明 1.单作用缸速度控制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