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热点

交叉学科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热点
交叉学科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热点

浅谈各学科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科学知识体系中,交叉学科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近十多年来,无论是我国还是其它世界各国的科学界认识到发展交叉学科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作为高度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中一个分支,由理、工、医结合而成。[1]近年来由于工程学、生命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水平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本文将对生物医学工程所涉及学科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着重对各个学科的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影响进行一个深度地分析。

关键字: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一、引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及欧美一些先进的国家的大学中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从开设该专业以来,选择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加,由此可见各个国家对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视和社会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的渴求。我国生物医学工程这一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有四十多所高校开设这一学科,并且这些高校大多集中在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院校。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不均衡发展是其必经的一段时期。要想对生物医学工程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必须有较强的工科基础和夯实的医学背景。而这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

二、交叉学科的概念及生物医学工程涉及的学科

1、交叉学科的涵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一一出现,而这些复杂的问题通常由单一学科是无法解决的,而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各个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合作。交叉学科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产生的。正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发展。

交叉学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它是由传统或成熟学科互相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它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不同学科领域内有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概念,通过各个学科互相交叉和渗透,应用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多手段、多层次、多方面的方式进行研究,往往会带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发现。

2、生物医学工程涉及的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由理、工、医结合而成,具体包括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近代高科技技术和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是进行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的基础研究,形成和完善新的知识体系,其主要致力于生物学、材料学、过程控制、组织/器官移植、仪器科学和信息学中相关的创新性研究,主要服务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构成可以看出这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交叉学科,这个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医学电子仪器、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医学影像、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分析等新世纪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需求。[2]

三、各学科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相互作用

1、微电子微机电与生物医学工程

微电子、微机电及微加工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形成了医学微机电系统(micro-elecro-mechanical systems),医学微机电系统是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一种技术,可以采集、处理、发送信息和指令,能够按照计算机设定或外部的指令完成预定的任务。[3]不管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加工制作和装配所必须的工具,装置还是医学所需要的微机械手等微电子系统本身,对微小物体的自动化操作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医学微机电系统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提供了灵活、精确、多方位操作微小物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4]

由于微电子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加工尺寸已经开始从微米量级开始向纳米量级推进。微型机电系统是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机构、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

理、控制、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这种微型机电系统不仅指其结构微小,而且还指可以大批量重复生产。如利用微型传感器采集外部信息,如位置、速度、加速度、压力、力矩、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光、声音等一系列物理量,然后提供给微系统,由微系统根据物理量作出正确判断,向微执行器发出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5]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出现不仅加快了医学鉴定的速度,也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如新型流量细胞分析仪可替代传统的价格昂贵的流量细胞分析仪,这种新型流量细胞分析仪中复杂的液压管道和检测器都是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实现的。因此微机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地推进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有更多的需求时也会刺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

可以说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间接地为人类实现快速诊疗、健康、长寿的目标提供了可能。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生物医学工程各分支的快速发展,如医学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医学教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生物医学信号分析与医学影像处理、人工智能研究与神经网络计算、医学信息及监护、治疗、医疗决策、专家系统和管理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6]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距离不再成为智慧、经验及时分享的阻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国际、国内的专家会诊成为了可能,同时也打破了医疗工作无法社会化、国际化传统医疗的封闭式格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简单易操作的家用医疗设备得以推广。如今温饱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而对健康水平的需求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为一些简单易用家用医疗设备提供了发展空间。

医学图像在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由于医学图像噪声干扰、图像中组织和器官的重叠或信号过弱引起质量降低或退化,可视性太差,不能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因此也不能正常的发挥医学图像的作用。因此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和强大的图像分析系统是医学图像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条件。[7]

3、其它学科与生物医学工程

正如前文所述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复杂的交叉学科,具体包括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

近代高科技技术和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学科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是其所涉及学科发展的综合。而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更高需求也推动了其它各个学科的前进。

四、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带来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出现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开辟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是借助工程学的工具解决生物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借助工程师所接受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8]就目前来说,医疗费用是极其昂贵的,人们对于医疗的代价迟早要付出,但就如何尽最大程度降低这一费用成为了问题的关键。生物医学工程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新型诊断仪器的出现,降低了人工诊疗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对慢性疾病的预防能力,从而间接地减少了人们为医疗所付出的代价。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无法解决的难题有了解决的可能,微型医疗机械手的出现可以使得手术更加顺利和方便。医学计算机可以模拟人体运行机制,可用于药物药性排异分析等。

五、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生物医学工程已经在医疗器械、医疗诊断、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更深一步地发展,其在基因工程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将来会有更多新的分支出现,如最近新出现的一个分支计算机辅助疫苗设计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虽然有很多,但期所引起的科研伦理和伦理道德的问题要予以同样的重视,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人类、保护人类,因此如何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是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一个难题。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发展与其所涉及的各个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只有相关学科同时进步的时候,生物医学工程才有飞跃发展的可能。因此,交叉学科的发展必将是缓慢的。

参考文献

[1] 赵于前,汤井田,李凌云,从交叉学科角度谈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改革,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第6期。

[2] 马跃,蔡兵,于小娟,交叉学科研究的成长环境与动力机制分析,中国高教学会科技管理研究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

[3] 李朝东,微电机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应用展望,微特电机,2003年第1期。

[4] 丁衡高,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实际应用-微型仪器,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vol.22,pp.90-94。

[5] 武俊齐,微型传感器及纳米传感器,半导体情报,第三期第35卷,1998年6月

[6] 陈亚珠,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1997年第6期

[7] 钱宗才,杭洽时,齐春,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0年第13卷第2期

[8] CHAO Edmund YS, 生物医学工程的精要、责任和展望,生命科学,第21卷第2期,2009年4月。

工业工程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它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学科”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目标?工业工程系拥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教职员工队伍,系主任?美国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是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工业工程领域著名学者,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讲席教授?工业工程系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均为留学回国?出国进修或者海外引进的人才?工业工程系还聘请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主席Hubertus Christ 博士,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副总裁Leamon先生,前美国德州大学(PA分校)工业工程系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现Foxconn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振国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系荣誉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Yiu-Wing Mai先生四位教授为工业工程系客座教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是工业工程系办学的鲜明特色:全面开展了清华-普渡大学教育科技合作,每年邀请十余名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授课;同时每年选派3-4名青年教师赴世界著名大学进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从2001年开始,每年选派20名左右研究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一年,然后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可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同时每年接受来本系学习的十余名德国学生,完成学业后,两校同样可分别授予工业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工业工程系所有的专业课程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工业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与仿真?生产系统与自动化?人因工程?数字化企业?物流工程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业工程系的科学研究自建系以来飞速发展?在物流工程?制造系统工程?生产及信息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仅2002年度即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高科技项目?1项北京市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计委项目和数项与企业合作项目?此外,还与美国利保互助保险集团?摩托罗拉公司?英国的Rolls-Royce航空发动机公司?美国GM公司?诺基亚公司等建立了国际项目合作关系?这些研究的开展使得工业工程系的研究方向迅速与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接轨? 工业工程系现有七个主要研究方向: 1.运筹学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主要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排队系统?调度理论?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数、理、化、力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基础、以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与机械制造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学工程中各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医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 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5、掌握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设计基础,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及辅助 制造的能力,了解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 6、掌握技术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医疗器械(侧重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与国内同专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及科研实训等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

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发展趋势 王萍姚恒美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05 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3 . 1 亿美元,研发投入达到232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1%。其中生物医药依然是生物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研究人员在药物设计、疫苗研究、抗体工程、新型药物输送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众多突破。尽管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上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在癌症治疗、蛋白质、免疫学等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屡次登上《科学》、《自然》等顶级国际权威期刊,并受到生物医药企业的高度关注。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药物设计 以核酸为靶的药物设计重要研发领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义核酸、核酶与三链DNA的设计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是以核酸为靶的小分子药物研发。 目前全球约有20 余家公司在从事反义核苷酸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有23 种试用于临床,其中 4 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反义核酸药物主要研发方向包括抗癌抑癌、抗耐药、免疫类、细胞因子类、抗病毒等。目前,反义药物方面己取得重大进展,第一代产品(Eyetech 公司用于抑制老年人眼疾的Macugen )己有上市,第二代反义产品也己形成。核酶具有高度特异性,作为抗病毒基因治疗的新型分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被认为是抗病毒基因治疗方案设计中重要探索方向。2004 年 6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医学院开发出了一种抗乙肝病毒的SNIPAA盒式微型载体。该类研究在国内已有开展,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自2001 年起开展“核酶介导的果树抗类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R 卜A干扰不仅可以深入揭示细胞内基因沉默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作为后基因时代基因功能分析的有力工具,广泛用于包括功能基因学、药物靶点筛选、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疾病治疗等等,近年来已成为遗传学、药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目前中国科学家也己纷纷开展了该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已立项支持。 疫苗研究 以美国为例,疫苗的需求每年增长8 . 6 % ,到2008 年时市值将达74 亿美元,到2013 年疫苗市值将达91 亿美元。其中先进技术应用趋向包括异质基础加强结种技术、蛋白质调控技术、类病毒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美国细胞基因系统工程公司应用基因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肺癌疫苗G 一V AX ,被视为运用修改过基因的活体细胞治疗癌症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抗体工程 抗体分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分子,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可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等领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这个学期我们上了有关工业工程的学科前沿讲座,这相当于是我们与工业工程这门专业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在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我们对工业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了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以及职能、工业工程的学科属性与特点、工业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工业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我们增强了对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信心和投身于工业工程事业的决心。正如Wayne C. Turner 在《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概论》中所说的那样,“工业工程正成为少数几个有巨大魅力的、用于解决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复杂问题的行业之一。社会对于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在逐年增长。实际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种供求不平衡明显高于其他工程和学科领域,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长期存在。”下面我就从以上几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各种工程学科早期阶段都是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开始的,实际工作者从自己或前人成功的经验中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并经过不断实践后加以归纳总结,才逐步形成某种理论。工业工程的发展也是从经验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弗雷德里克 .温斯格.泰勒是工业工程之父。1873年,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企业竞相引进新技术、开展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企业管理的科学研究的。他认为当时的管理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大大影响了效率。他致力于工作研究并系统地研究工厂作业和衡量方法且创立了“时间研究“。他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他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是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动作研究”,即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的动作要素,进行科学分

工业工程结课论文1

新时代下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应用研究 摘要:工业工程主要是通过优化和重新组织工作系统的方法, 达到提高效率的 目的, 是一种不需要投资或只需少量投资就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通过分析工业工程在我国应用及发展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工业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实施与应用工业工程的设想, 并对我国工业工程的未来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工程;应用;发展;探讨 0引言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五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 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工业工程( IndustrialEngineering, IE) 是以规模化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优化生产系统,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为追求目标, 在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在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之后, 中国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从过去的资金引进,转变成为现在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 其中也包括对工业工程的引进。 1工业工程思想在高校改革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思想,亦称IE 意识,是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基本思想,反之又使IE实践符合其科学规律,产生具有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也可叫做IE 的灵魂,或称之为IE 精神。IE 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树立工业工程思想(IE意识)比掌握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更为重要,这种思想意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高校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的改革必须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全面展开,这种改革绝不是资源的简单重组,换汤不换药,而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更合理的优化配置,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既符合工业工程思想(IE意识) ,也是我们高校改革的目的之所在,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思想指导实践,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校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能否牢固树立工业工程思想( IE 意识) ,自觉运用和贯彻工业工程思想,是高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2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中国工业工程(CIE) 诞生后,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千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工业工程,相当数量的企业应用效果显著。涉及到汽车、钢铁、机械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培养方案资料

生物医学工程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开始实施)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7学制:4年年级2013级 Speciality Code:080607Schooling Years:4year s 培养目标: 以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为目标,重点从“宽深厚”专业知识和多学科交叉理论体系、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在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电子仪器、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成为能够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要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培养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方向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以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使其具备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医学工程是人类生命与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生物医学工程对人们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工商业的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为提升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能够及时跟踪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前沿,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objective i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It emphasizes on three key points including wide and deep expertise and multi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skills on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Students will posses capabilitie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biomedical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biomedical electronic equipment,biomedical signal and information,and so on.They will become senior professionals who can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第八讲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一、20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记者:匡先生,在展望生物学绚丽的发展前景之前,您能否简要的回顾20世纪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呢? 匡廷云院士:由于19世纪以来,物理学、化学、地学以及技术科学的理论成就和技术进步,为生物学家认识生物发展规律提供了许多新的手段、方法。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命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20世纪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两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孟德尔遗传学的再认识和摩尔根的基因论。孟德尔开创了经典遗传学,揭示了生物遗传现象。摩尔根主要用实验手段证明了基因是有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到了20世纪中叶,迎来第二次突破性进展,即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沃森是生物学家,当时刚刚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研究噬菌体,后来到了英国。而克里克是个物理学家,当时在剑桥读Ph.D,用X射线衍射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沃森的贡献是在于确定DNA 两对特异性碱基的配对。克里克的贡献在于他极力主张建立物理模型,从分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变量和稳定条件。特别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大大减少了变量数目。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完美的结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是第二个突破性的里程碑。 图2 玉米籽粒的孟德尔遗传 图3 DNA 双螺旋

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开辟了生物学的新纪元。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因此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信息科学的发展人类才有可能识破自身的基因。在20世纪末大规模的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类的基因全序列。这个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计划。可以说20世纪生物学是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相互竞争,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上,谁的科技发达,谁的综合国力就强大。 现在世界七大高新技术分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其中生物技术列在首位,生物技术之所以令世界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还因为它与理、工、农、医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新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发展迅速。所以世界各国争相投巨资发展,确定生物技术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我国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70年代初又测定出1.8 埃; 分辨率的猪胰岛素三维结构,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国家,这些研究工作处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 "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 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基因工程技术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而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即是体外重组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工具酶对DNA分子进行"外科手术"。DNA克隆涉及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目的DNA片段的获得、载体的选择、各种工具酶的选用、体外重组、导入宿主细胞技术和重组子筛选技术等等。从不同的重组DNA分子获得的转化子中鉴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即阳性克隆的过程就是筛选。目前发展起来的成熟筛选方法如下:(一)插入失活法 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位于筛选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多克隆位点后,

生物学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生物学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通过多位老师的精彩授课,我对生命科学前沿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肿瘤的发病机理以及别对肿瘤的治疗方法有较为清晰认识。因为我对肿瘤感兴趣,下面就我在课堂上及课外的所学对肿瘤做一个小总结并发表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肿瘤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身体局部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制,导致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这种肿块称作肿瘤。或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使细胞的DNA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形成一种异常增生的肿块。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份,或是侵入别的组织,除非压迫到重要的器官,否则也不会影响生命。恶性肿瘤则会侵略其他器官,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危害生命。 其次,肿瘤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不仅与正常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而且与再生性增生也有质的不同。虽然它是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与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其生长失去控制,与整个机体不协调并能转移且缺乏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物质代谢,因此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对机体百害而无一利; 再次,肿瘤具有异质性即同一肿瘤内部由于肿瘤细胞系不同而造成的肿瘤细胞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学、抗原性、免疫性、激素受体、代谢性、生长速度和对化学药物敏感性、浸润和转移等差异。肿瘤的异质性,不仅发生在不同个体、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而且不

同病期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不同,即使是同一部位、同一病理类型和病期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忽视了肿瘤的异质性,利用一般治疗肿瘤的方法治疗肿瘤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 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因此,要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就必须对每个患者“区别对待”,也就是说要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每一个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特点、甚至基因特征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癌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知道是哪些特定的癌细胞在作怪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肿瘤虽然不难被人认出,但是它们的活动和发展过程却各不相同,故每一位肿瘤患者的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该根据每个肿瘤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即个体化治疗,才能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最后,我相信个性化治疗将最终将会在临床中得到实现,肿瘤的治疗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纪元。 学院:医学院 姓名:王彪 学号:2013236084

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6-19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6-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概况7-17 1.3 IE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17-17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7-18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18-19 第二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研究19-32 2.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涵义19-19 2.2 IEBOK的理论基础19-32 第三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结构32-45 3.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32-33 3.2 IEBOK战略层33-36 3.3 IEBOK方法论层36-36 3.4 IEBOK知识层36-44 3.5 IEBOK 应用层44-45 第四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应用45-70 4.1 IE项目的实施策略45-46 4.2 IE项目管理模式46-57 4.3 IE的组织机构57-61 4.4 IE项目中人的因素分析61-64 4.5 案例IE在A钢铁企业的推广应用64-70 第五章结束语70-71 参考文献71-7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2-73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社会上对于IE 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对湖南省的企业调查[1]显示,懂IE 技术的比例为4.76%,知道有IE 学科的比例为14.28%,根本不知道IE 的比例为80.96%,而应用了IE 技术的企业数为零;1997 年对天津市的企业调查[2]显示,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11.2%,知道有IE 的比例为30.4%,不了解IE 的比例为52.1%;2000 年初对全国110 家企业调查显示,很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8%,了解一些的比例为52%,听说但不了解的比例为37%,从未听说过的比例为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其中机电行业推行工作研究效果显著。除去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专院校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外,近年来对IE 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调查结果仍显示,IE 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开展IE 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为缺乏外在的压力,二为企业内部积极性不高。而当下认为没必要应用IE 的企业已经很少,制约IE 推广应用的因素中,缺少IE 人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相当多的企业仍不了解IE 的作用,企业不知怎样应用IE 因素排在第三位。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认为:(1)当前,IE 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点应该从对IE 基本概念的理解转向对IE 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的认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助于IE 学科发展,又面向应用的IE 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之一。 (2)IE 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体系,应该既包括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讲座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13 ~二○14 学年度第 2 学期课程编号 01 课程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讲座 主讲教师 刘维湘等 评分 学号 07 姓名 李瑜 专业年级 生物医学工程10级 教师评语: 题目: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摘要: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予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各有优缺点。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en西neered heart valve,1'EHv)的研究便应运而生。 关键字:人工心脏瓣膜组织工程PPM Abstract: Valvular heart disease is a kind of diseas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andlife, seriously affect the patient's work and life quality. Surgical operation tovalve replacem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valve disease. At present the m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valves andmechanical valves, eac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ssue engineering, the use of tissue engineering heart valvetissu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issue - en West neered heart valve, 1'EHv)research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Keywords:Artificial heart valve ;Tissue engineering ;PPM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长的寿命。人工心脏瓣膜的出现,是人类心脏治疗的一个历史性的进程。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都在着重于组织工程在人工心脏瓣膜上的应用。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予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各有优缺点:生物瓣膜容易钙化、衰败及破损撕裂.严萤影响实际使用寿命;机械瓣膜需终生抗凝以防血栓形成,因而两种人工心脏瓣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理想的人工心脏瓣膜应该是既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又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不会或者极少产生血栓。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en西neered heart valve,1'EHv)的研究便应运而生,理论上能克服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的不足之处,而且有良好的自我修复、重建能力等优点,可成为理想的瓣膜,所以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也是目前组织工程化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热点。所谓组织工程化心脏瓣膜(rI'EHv).就是利用生命科学和组织T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将受体种子细胞种植于可降解吸收的瓣膜支架上,制造无免疫原性、无需抗凝和耐久性强的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瓣膜(Heart Valve Prosthesis)是可植入心脏内代替心脏瓣膜(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二尖瓣),能使血液单向流动,具有天然心脏瓣膜功能的人工器官。当心脏瓣膜病变严重而不能用瓣膜分离手术或修补手术恢复或改善瓣膜功能时,则须采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换瓣病例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马凡氏综合征等。 人工瓣膜的类型只要包括机械瓣Mechanical Prosthesis 或Mechanical Heart Valve ,球笼型瓣Caged Ball Valve ,碟型瓣Disk Valve,单叶倾碟瓣Tilting Disk Valve,双叶瓣Bileaflet Valve,组织瓣(生物瓣)Tissue Valve 或Bioprosthetic Valve,支架生物瓣Stent Tissue Valve,无支架生物瓣Stentless Tissue Valve,人体组织瓣Human Tissue Valve (Homograft,Autograft,Ross Procedure),动物组织膜Animal Tissue Valve (Xenograft,Heterograft)以上几种。 而PPM则是指植入的人工瓣膜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相对于患者体表面积过小,术后仍有明显的残余跨瓣压差(transvalvular pressure gradients,TPG)从而可能对手术预后产生不良影响。PPM的危害主要在于术后残留TPG而术后超声实测人工瓣膜有效开口面积指数(indexed 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i)是唯一与TPG相关性良好的参数,目前认为它是唯一可准确描述PPM的合适指标,但仅有少数研究采用。更多的研究使用了基于文献报道的EOAi体内参考值(projected indexed EOA),其优越性在于术前即可获得术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邓佳艺术与设计学院 15125478 【摘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和产业的现状及其我国发展的策略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从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获得第一株转基因植物到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农业生物工程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农业生物工程;植物基因工程;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工程;病毒基因组;应用; 【前言】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系统、活生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任何 技术应用”。从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涵盖了当前在农业和粮食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而从狭义上讲,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涉及繁殖生物学,或以特殊用途为目的处理或利用活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技术应用。则该定义涵盖了很大范围的不同技术,如我们学习的分子DNA标记技

术、基因操作、基因转移、无性繁殖、胚胎移植、冻藏(家畜)及三倍体化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应用比较难,比医学方面要慢,但农业生物技术现在已经从农业试验室发展到现 场试验了,那么进而达到商业化的阶段;其中包括动物疫苗、微生物农药、抗杀草剂植物等,现在一些专家预测此类产品将引导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走向另一次农业革命。农业生物技术包括防治动物疾病的疫苗,以及增进农畜产品的品质。另外,包含具有新特性的各类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对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品已逐渐由农业生物技术试验室进人了农业基地试验。 【正文】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学。它是在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诸如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对生物系统加以调控、加工,从而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由于它的相对投资少而效益巨大、适用面广,在、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科学家们预测,生物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探讨 傅碧贞(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厦门 361022) 摘要: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生物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生物知识的比重。为了满足中学生物新课标的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功能以及渗透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物科学前沿 生物科学前沿是指生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或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生物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我国新一轮课改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生物知识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如何让生命科学前沿知识更好的服务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把握前沿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如何通过前沿知识向学生传达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更好的服务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1 对传统生物教学的反思 在当下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重视英语和数学的思维根深蒂固,对于生物课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生物教师积极性也不高。思传统的生物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缺陷: 1.1 联系现代生活实际不紧密生活中的真实生物 现象是复杂的,尤其是现代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大多不能用传统生物学知识去完整地进行解释。比如分子进化论,就不能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很解释。而传统中学生物的教学往往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经典系统。显然,这种教学不能

工业工程学科前沿心得体会

工业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转眼间,结缘工业工程已经接近四年了。当初步入校园时的满怀激情,已渐渐沉淀为成熟稳重。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工业工程学科前沿讲座,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融汇贯通的运用前三年的所学,更使我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热爱工业工程。下面就李磊老师的《公共交易的隐形规律》谈几点我的心得。 公共资源交易,就是公共资源进入市场公开交易,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建设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关键。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性,因此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包括交易体制、运行机制和交易规则,与其他资源的交易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也成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共资源配置手段正在从单一的行政审批逐渐向公开市场配置结合行政监管过渡。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创新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各政府部门需要思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市场体系形成条件日趋成熟 现阶段,在国内部分地区,社会公共资源通过市场化改革,将条件适合的行政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一律交由市场,通过公开的有序竞争方式进行再配置,已经成为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规范、高效的市场动作,既有效推进了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进程,也积极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批外来资金,极大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得

第六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

第六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 工作总结 (2011年5月6日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本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是2006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大会”期间换届,2007年3月分别获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批准后开始工作。专业委员会(分会)在“积极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学会组织建设,促进我国生物力学学科发展”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术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专业委员会(分会)精心组织召开了“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2009年10月天津)、“第三届(2007年7月广州)和第四届(2010年7月重庆)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Sino-American Workshop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hina-Overseas Joint Workshop on Biomechanics) 和2 次“全国生物力学研讨会暨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2008年5月太原;2011年5月十堰)。这三个系列的学术会议是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均为每三年举办一次。在专业委员会(分会)委员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参与下,这些学术活动均取得了很大成功。例如,2009年在天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我国历次生物力学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中,参加人数和交流论文篇数最多的一次。来自全国各地(含香港地区)278 位生物力学、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临床与基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190 篇学术论文摘要,其中154 篇论文分别以大会报告、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technology是在不破坏组织结构,保存要捕获的细胞和其周围组织形态完整的前提下,直接从冰冻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获取目标细胞,通常用于从中精确地分离一个单一的细胞。 背景:机体组织包含有上百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各自与周围的细胞、基质、血管、腺体、炎症细胞或相互粘附。在正常或发育中的组织器官内,细胞内信号、相邻细胞的信号以及体液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细胞,使这些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并且发生复杂的分子变化。在状态下,如果同一类型的细胞发生了相同的分子改变,则这种分子改变对于疾病的发生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发生相同分子改变的细胞可能只占组织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同时,研究的目标细胞往往被其它组织成分所环绕。为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组织损害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离出纯净的目标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肿瘤研究所的[2]开发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 LCM ),次年,美国Arcturus Engineering公司成功研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并实现商品化销售。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的单一细胞亚群,甚至单个细胞,从而成功解决了组织中细胞异质性问题。这项技术现已成为美国“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的一项支撑技术[1]。 原理:LC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低能脉冲激活热塑膜———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acetate,EVA)膜(其最大吸收峰接近

2020二轮高中生物课标版复习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专项四前沿备考热点链接 (对应学生用书第124页) 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往往是高考的命题素材,尝试将这些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获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并迁移信息,在解题时就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找到科学合理的答案。 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当数每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研究的内容。题目中展示的成果无需掌握,但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生物学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试题。如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机制,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等。再如RNA干扰机制,与mRNA分子被剪切、分解,无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等知识有关。如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特效药,不再着眼于打击癌细胞,而是研究整个人体免疫系统检查点疗法”,可考查免疫及癌变的相关知识等。如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应用体细胞对灵长类动物克隆出“中中”和“华华”,可考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典例引领] 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图示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 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 【试题解读】本题涉及免疫调节机制、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基因的表达等,通过图解及相关文字获取关键信息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全面展现了科技创新题型的命题特点。 本题的解题关键: (1)图示信息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说明PD-1基因在T细胞中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2)由文字信息“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可知,使用相关抑制剂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 【尝试解答】________ B[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PD-1基因表达形成的PD-1蛋白能抑制T细胞的活性,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可引起自身免疫病,B错误;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根据“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可知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与PD-L1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