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1.本课程的地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该学科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

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列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与材料力学》、《金属加

工认识实习》等的理论教学为基础,它的后续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加工技术》等,是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测量技术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作用:

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从事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制造、维修、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本课程的任务: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配合、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含义,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加工误差与公差: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的种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公差的范围内,零件就可以实现互换性。

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互换性的概念、加工误差与公差。

难点:加工误差与公差。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了解互换性的种类及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2)了解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及对零件互换性的影响。

(3)了解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4)掌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习题:P5:1、2、3、4

第1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1.教学内容

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孔和轴、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尺寸偏差、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尺寸公差带图;孔与轴,配合,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极限间隙与极限过盈,平均间隙与平均过盈,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图。

用公式法和公差带图法求解孔和轴配合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极限间隙、极限过盈、平均间隙、平均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尺寸公差带图。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基准制(基孔制与基轴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设置基准制的意义);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尺寸分段,标准公差值);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数值,另一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差带(公差带代号,常用和优先公差带);配合(配合代号,配合分类,常用和优先配合,不同基准制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习题::P32 3、4、5

1)按指定的公差带代号,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极限偏差值并作尺寸公差带图。

2)按己知孔、轴的极限尺寸,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相应的公差带代号,并按配合的标注方式标出。

公差配合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基孔制的特点,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的特点,基轴制的应用场合,混合制的应用)。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公差等级与使用性能、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各级公差等级的应用场合)。配合的选择(配合选择的方法,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各种常用和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示例,工作情况的变动对配合的过盈或间隙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2

习题:P32~33 6、7、8、9、12、13

2.重点、难点

重点:尺寸公差带图、配合种类、基准制、标准公差、基本偏差。

难点:公差配合的选择。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有关尺寸、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尺寸偏差、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尺寸公差带图;

(2)掌握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孔与轴、配合,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极限间隙与极限过盈,平均间隙与平均过盈,配合公差;了解配合公差带图。

(3)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基准制(基孔制与基轴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设置基准制的意义);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尺寸分段,标准公差值);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入基本偏差数值,另一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差带(公差带代号,常用和优先公差带);配合(配合代号,配合分类,常用和优先配合,不同基准制配合);熟悉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4)了解公差配合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基孔制的优点,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的特点,基轴制的应用场合,不同基准制的应用);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公差等级与使用性能、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各级公差等级应用场合);配合的选择(配合选择的方法,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各种常用和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示例,工作情况的变动对配合的过盈或间隙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

1.教学内容

测量技术基本知识:长度单位与长度基准,长度量值的传递;量块;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长度测量中常用测量器具的测微原理与基本结构;三坐标测量机及计算机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概述(测量误差概念,测量误差产生原因,测量误差分类);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特征,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及其特性,随机误差分布特性的评定指标);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征和种类,系统误差的来源,系统误差消除方法);粗大误差(粗大误差的判别和剔除方法)。

用普通计量器具检测光滑工件尺寸:测量误差对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的影响,误收与误废,验收工件的基本要求,安全裕度,验收极限的确定,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

习题:P64,1、2、3、4、5、6、7

2.重点、难点

重点:量块的组合方法;测量误差的概念、测量误差的分类。验收极限的确定、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

难点:随机误差的概念及数据处理、误废与误收。

3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测量技术基本知识:长度单位与长度基准,长度量值的传递;量块的精度、特性和使用方法;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长度测量中常用测量器具的测微原理与基本结构。了解三坐标测量机及计算机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2)掌握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概述(测量误差概念,测量误差产生原因,测量误差分类);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特征,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及其特性,随机误差分布特性的评定指标);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征和种类,系统误差的来源,系统误差消除方法);粗大误差(粗大误差的判别和剔除方法);了解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3)了解测量误差对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的影响,了解误收与误废、验收工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裕度,掌握验收极限的确定和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

第3章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

1.教学内容

概述:形位误差及其对零件使用功能的影响,形位公差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意义,零件的几何要素,形位公差的项目、分类、符号及代号,形位公差的意义,形位公差带及其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形状误差及形状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定向公差与定向误差:定向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定向误差及其误差值,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定位公差与定位误差:定位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定位误差及其误差值。

跳动公差与跳动:跳动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跳动数值的确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择: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选择、注出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的选择,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的选择等;未注形位公差等级的规定,几何公差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与公差原则、公差要求有关的术语及定义(体外作用尺寸和关联作用尺寸,最大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理想边界);独立原则(独立原则的标注与含义,独立原则的应用);包容要求(包容要求的标注与含义,包容要求的应用);最大实体要求(标注与含义,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习题:p121:2;p122:3、4、5、6、7、8

2.重点、难点

重点:形位公差项目的意义及形位公差带,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形位公差带,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公差要求。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形位误差及其对零件使用功能的影响,形位公差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意义,零件的几何要素,形位公差的项目、分类、符号及代号,形位公差的意义,形位公差带及其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2)掌握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形状误差及形状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4

(3)掌握定向公差与定向误差:定向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定向误差及其误差值,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4)掌握定位公差与定位误差:定位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定位误差及其误差值。

(5)掌握跳动公差与跳动:跳动公差带的特点与职能,跳动数值的确定。

(6)掌握注出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了解未注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了解形位公差选择原则与选择方法。

(7)了解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与公差原则、公差要求有关的术语及定义(体外作用尺寸和关联作用尺寸,最大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理想边界);掌握独立原则(独立原则的含义与标注,独立原则的应用);了解包容要求(包容要求的标注与含义,包容要求的应用)和最大实体要求(标注与含义,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了解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第4章表面粗糙度与测量

1.教学内容

概述: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表面形状误差及表面波纹度的区别,表面粗糙度对机器(仪表)使用功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基准线,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有关数值的规定。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及典型参数值的应用示例。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用类比法选择零件上指定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项目与参数值,并标注在图样上。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比较法、光切法、光波干涉法及感触法检测表面粗糙度。

习题:1 表面粗糙度属于什么几何形状误差?

2 什么是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有何意义?两者有什么关系?

3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中,什么情况下要注出最大值、最小值?什么情况下注出评定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

4 在一般情况下,45H78H7,45H7和45H6相比, 哪个应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5 表面粗糙度常用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各适宜测量哪些参数?

2.重点、难点

重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意义。

难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了解表面粗糙度、表面形状误差及表面波纹度的区别及表面粗糙度对机器(仪表)使用功能的影响。

(2)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基准线,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有关数值的规定。

5

(3)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及典型参数值的应用示例。

(4)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意义及注意事项。

(5)会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比较法、光切法、光波干涉法及感触法检测表面粗糙度。

第5章圆锥公差与测量

1.教学内容

圆锥结合的特点:圆锥结合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自锁性好,密封性好,间隙和过盈可以调整等优点。

圆锥配合的基本参数及符号:要理解圆锥角、圆锥素线、圆锥直径(最大圆锥直径D、最小圆锥直径d)、圆锥长度、锥度C、公称圆锥、圆锥配合长度及基面距等。

圆锥配合的种类分为三种,分别是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紧密配合(也称过渡配合)。圆锥配合有别于圆柱配合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内、外圆锥相对轴向位置调整间隙或过盈,可得到不同配合性质的配合。

圆锥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圆锥角公差、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的形状公差;及两种圆锥公差给定方法。一种是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角度(或锥度)和圆锥直径公差,另一种是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角公差。

圆锥的检测方法有比较测量法和直接测量法。

习题:P149页1,2,3,4,5

2.重点、难点

圆锥配合的基本参数、圆锥公差、圆锥的检测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圆锥配合的特点、基本参数、形成方法和基本要求。

(2)熟悉圆锥公差项目和给定方法;了解圆锥的配合种类及形成;掌握圆锥公差的标注。

(3)了解锥度和角度的检测方法。

第6章螺纹结合

1.教学内容

概述:螺纹的种类和用途,普通螺纹和传递位移螺纹的基本要求,普通螺纹的几何参数。

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螺纹的大径、小径、中径、螺距与半角偏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作用中径概念,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

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带与螺纹旋合长度,螺纹精度概念及精度分级,螺纹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螺纹的标记。

螺纹的检测:螺纹的综合检验,螺纹的单项测量(用螺纹千分尺测螺纹中径,三针法测螺纹中径)。

习题:P159 1,2,3,4

2.重点、难点

掌握螺纹的作用中径,公差带及标注,各种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因素。

3.教学基本要求

6

(1)了解螺纹的种类和用途,普通螺纹和传递位移螺纹的基本要求,普通螺纹的几何参数。

(2)掌握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螺纹的大径、小径、中径、螺距与半角偏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作用中径概念,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

(3)掌握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带与螺纹旋合长度,螺纹精度概念及精度分级,螺纹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螺纹的标记。

(4)掌握螺纹的检测:螺纹的综合检验,螺纹的单项测量(用螺纹千分尺测螺纹中径,用三针法测螺纹中径。)

第7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测量

1.教学内容

概述:传递运动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均匀性、传动侧隙的合理性

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和测量:影响传动准确性的误差及评定项目(误差来源:机—刀—工件系统的周期性的误差。安装偏心、分度蜗轮、分度蜗杆、滚刀;评定项目:切向综合误差、齿距累积误差、齿圈径向跳动、径向综合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误差及评定项目(误差来源:机床传动链误差;滚刀安装误差及轴向窜动滚刀偏心、轴线倾斜或窜动使加工出的齿轮有径向误差和轴向误差;刀具制造误差或刃磨误差刀具制造时或刃磨时的误差会引起被加工齿轮的齿形误差,压力角误差引起基节误差。评定项目:一齿切向综合误差、一齿径向综合误差、齿形误差、基节偏差、齿距偏差);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及评定项目(误差来源:机床导轨歪斜、刀具齿向歪斜、齿坯装夹误差;评定项目:齿向误差、接触线误差(斜齿)、轴向齿距偏差(斜齿));影响传动侧隙的误差及评定项目(齿厚偏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齿轮精度、侧隙的规定及检测:齿轮的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的选择(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不但应满足传动装置的使用要求,同时也应考虑工艺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根据齿轮传动的用途、工作条件、传递功率、圆周速度、振动、噪声及工作寿命等多种因素,台理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对提高产品质量是很重要环节。生产中一般采用计算法和经验法,目前采经验法者较多。经验法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是目前生产中较常用的方法,其要点是在进行齿轮传动设计时,参照类似的被生产实践证明使用良好、运转正常的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的资料,分析对比后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齿轮检验组的选用、齿轮公差的标注。

习题:P173-173 1、2、3、4、5、6、10

2.重点、难点

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齿轮检验组的选用、齿轮公差的标注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的特性;齿轮主要加工误差的分组方法和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项目以及测量方法。

(2)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选择及确定方法。

(3)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和齿轮主要加工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4)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特有的公差项目。

7

四、教学时间分配表

五、课程考核办法(开卷、闭卷、半开卷、论文等,总评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平时作业少于三分之一,实验少于二分之一,取消考试资格。总评成绩构成: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或实验)40% 。

考核的原则:题目覆盖全面,重点突出,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适合。

8

45H78H7,9

1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 知识在后续课程和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 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基础理论,掌握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 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将来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让学生熟悉有关公差配合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具有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关公差配合选择应用的能力。 3、让学生熟悉技术测量基础知识,了解主要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 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等;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教材选用: 廖念钊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最新版 2、教学参考书: 重庆大学等校合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年6月; 李柱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

七、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方法是决定施教效果的主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能力的形成是通过本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来实现,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外练习和考核。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执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态度决定一切。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勤字当头,善于思考,知难而上。由于课程内容的前后关联性较强,故从学习一开始就要弄清每个知识点,不留学习死角。就学习方法而言,及时的预习、复习、做题是至关重要的。 巧用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可从图书馆借阅有关的辅学材料,扩展学习内容;可登录众多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浏览感兴趣的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性质: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技术工所必须具备的公差和技术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为专业工种应用公差标准和掌握检测技术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及应用即看懂并学会有关公差与配合容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和查阅有关表格。 2.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量具的读数原理,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绪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 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容: 一、互换性的概述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 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围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 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的围;形状误差在允许的围;位置误差在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试题(含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 [1] 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A)。 A.过多 B.过少 C.过量 D.过头 [2] 选择( C)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A.较大 B.较小 C.适当 D.无关。 [3]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A)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A完全 B.不完全 C.不一定 D.不可能。 [4] 圆柱度公差为0.03 mm,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D)0.03mm。 A.不小于 B.等于 C.不等于 D.不大于。 [5] 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 A )。 A.准确性 B.无关 C 低速运动 .D.高速运动。 [6] ( C )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A.相对 B.绝对 C.粗大 D.变值。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A.形状 B.定向 C.定位 D.形位。 [8] ( C )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A.间隙 B.过盈 C.过渡 D.常用 [9] 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公差值 B.公差等级 C.配合 D.标注 [10] 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线的距离不得()0.05mm。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11] 几何量的基本长度单位为( )。 A.厘米 B.毫米 C.米 D.微米 [12] 按GB/T1800.3—1998的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分为( A )级。 A20 .B.18 C.19 D.22 [13]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尺寸公差应采用( )等级。 A.较大 B.较小 C.较高 D.较低。 [14] ()误差可用修正法和抵消法等方法消除。 A.随机 B.系统 C.粗大 D.相对。 [15] 标准规定了( B )优先数系列。 A.4个 B.5个 C.10个 D.1个。 [16] 同一公差等级的两个尺寸、其公差数值(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D.不能相等 [17] 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A.0.05 B.-0.05 C.小于0.05 D.小于-0.05.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用于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19] 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 A、相对测量法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彩试题库

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试题类型:判断题 顺序:1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2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3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对 顺序:4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对 顺序:5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应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6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7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公称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8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9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公称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10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对 顺序:11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顺序:12 评星:★★ 建议分值2 题目容: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题目附图: 题目答案:错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代码:4848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4总学时:72 理论学时:64 实训学时:8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化工设备、数控、食品机械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联系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本课程以几何量公差和测量技术为主线,通过对理论体系的讲解及相应几何量的实际测量,重点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一线实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要求理解概念、强化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建立互换性、标准化、计量学及质量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确切了解有关标准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掌握选用公差配合、进行精度设计计算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的处理。具有继续自学并结合工作实践应用、扩展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从事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制造、维修、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互换性部分——术语定义多,标准种类多,学生又缺乏生产实践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主体。测量技术部分——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有关量仪的工作原理和读数原理。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通过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迟到、早退、旷课均予以扣分。理论课或实验课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或作业未完成次数超过三分之一,不准参加考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掌握有关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掌握互换性与公差、检测的关系;理解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了解哪些是优先数,为什么要规定优先数。 第二章尺寸极限与配合 清楚理解有关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等的基本术语及定义;牢固掌握标准中有关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规定、28个基本偏差代号及其分布规律;牢固掌握公差带的概念及其图示方法,能熟练查公差表及基本偏差表,能进行有关计算;明确了解标准中关于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公差的规定;初步学会公差与配合的正确选用,并能正确标注在图样上;掌握尺寸检测器具的选择和尺寸验收极限。 第三章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了解零件几何要素的分类;掌握14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及符号;会分析典型形位公差带,并能比较其特点;掌握“最小条件”的概念及遵守“最小条件”的意义;掌握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和定义;掌握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初步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 第四章测量基础与常用量具 了解测量四要素,尺寸传递的概念以及量块的基本知识;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常用的度量指标;理解测量方法及其特点;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了解测量列中各类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掌握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和种类;掌握工作量规公差带的分布;掌握工作量规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表面结构及其检测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所谓互换性,就是___ ___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__________的特性。 2、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_。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 3、配合公差带具有 和 两个特性。配合公差带的大 小 由 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 决定。 4、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 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 _ 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 ______。 5、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 6、+0.0210Φ30 的孔与-0.007-0.020Φ30 的轴配合,属于__ ____ _制__ ______配合。 7、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 区域。 8、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 和 。 9、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原因是 。 10、M24×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中径公差带代号为 ,螺距为 ,旋合长度为 。 11、大径为30mm 、螺距为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 ,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 12、配合是指_____ _____相同的孔和轴的_____ __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 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 ______配合。 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_ ____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_ ____的变动范围,不控制_ ____。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doc资料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知识点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绪言 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T=ai, 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 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 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例题 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2.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各种配合的特性:间隙:主要用于结合件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盈:主要用于结合件没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渡: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

公差配合试题库完整

公差配合试题库 一、填空 1、①30的轴,上偏差是-0.010 ,下偏差是-0.036 ,其最大极限尺寸是「①29.99_最小极限尺寸是①29.964。 5、下图中5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10.52_mm & 100.1+0.05mm的上极限尺寸是_100.15_mm下极限尺寸是100.05_mm 8、已知轴的公称尺寸为①80mm轴的上极限尺寸为①79.970mm下极限尺寸为 ①79.951mm则轴的极限偏差为: es=_Dmax_-_D_=_> 79.970一- ① 80 =_-0.030mm__ ei= Dmin - D = ① 79.951 -① 80 = -0.049mm 9、下图游标卡尺的读数是58.65 mm

10、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中心孔距时,两孔内径为Q和R,两孔内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A,两孔内表面最大距离B,则两孔的中心孔X= A+(Q+R)/2或Y=_B-(Q+R)/2_。 11、当上极限尺寸等于公称尺寸时,其上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公称尺寸时,其实际偏差等于零。 12、尺寸偏差简称偏差。它包括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而极限偏差又包括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 13、①50-丄必-的上偏差为-0.030 mm,下偏差为-0.049 mm。基本偏差为_ -0.030 mm,公差为0.019 mm。 14、所谓互换性,就是同一规格一的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再经任何选择和修配 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使用性能的特性。 15、所谓互换性,就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不需再经任何选择和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使用性能的特性。 ★16、极限偏差是—极限尺寸一减—基本尺寸_所得的代数差。 ★17、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上偏差。 ★18、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下偏差_。 二、选择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S》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S》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031003 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机械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机械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机械电子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使学生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各种结合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基础知识。 3.具备采用国际标准及其他国家标准的读图与识图能力。 4.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设备维修等工作中能够合理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机械设计的原则等。 2.本课可与《机械设计》同时进行,相互配合、但最好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前完成教学,以便于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为其它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有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3.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基础,掌握一般的测量技法等。 (三)实施说明 1.各部分内容在重点、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要求 (1)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部分:理解并掌握尺寸、公差、偏差以及配合的术语和定义及英文专业词汇。熟练掌握尺寸公差带的定义以及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了解配合公差带的定义及配合公差带图的画法。理解并掌握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与特点。掌握基准制的概念及选用原则。熟练掌握基本偏差代号、公差带代号、配合代号。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掌握国际标准中相关标准的规定。能够阅读相关的英文专业文献。 (2)几何公差部分: 理解并掌握有关几何要素的几种名称和含义及英文专业词汇。掌握几何公差项目的符号及其标注方法。理解并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带特征。理解并掌握形状和位置误差值的评定。理解并掌握两种公差原则。理解并掌握几何公差值的选用原则。掌握国际标准中相关标准的规定。能够阅读相关的英文专业文献。 (3)表面粗糙度部分: 正确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理解并掌握有关术语的定义。理解并掌握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掌握高度参数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其他参数的标注作一般的了解。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掌握国际标准中相关标准的规定。能够阅读相关的英文专业文献。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标准答案要点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要点

————————————————————————————————作者:————————————————————————————————日期: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所谓互换性,就是___ ___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__________的特性。 2、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_。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 3、配合公差带具有 和 两个特性。配合公差带的大 小 由 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 决定。 4、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 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 _ 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 ______。 5、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 6、+0.0210Φ30 的孔与-0.007-0.020Φ30 的轴配合,属于__ ____ _制__ ______配合。 7、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 区域。 8、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 和 。 9、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原因是 。 10、M24×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中径公差带代号为 ,螺距为 ,旋合长度为 。 11、大径为30mm 、螺距为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 ,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 12、配合是指_____ _____相同的孔和轴的_____ __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 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 ______配合。 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_ ____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_ ____的变动范围,不控制_ ____。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六版)》—教学教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六版)》 教学教案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互换性概念、分类及互换性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互换性与公差、检测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及重要性。 4.了解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的概念及其特点。 0.1 概述 0.1.1 互换性及其意义 1.互换性 (1)定义:是指在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其一,无须进行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或部件)上,并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举例:组成现代技术装置和日用机电产品的各种零件,如一批规格为M20×2-5H6H的螺母与M20×2-5g69螺栓的能自由旋合。在现代化生产中,一般应遵守互换性原则。 2.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设计方面(2)在制造方面(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 总之,互换性对保证产品品质和可靠性,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0.1.2互换性的分类 1.互换性的分类 (1)完全互换性(绝对互换)若一批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则这些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 (2)不完全互换性(也称有限互换)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以满足其使用要求的互换性,称为不完全互换。简言之,不完全互换就是因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 2.标准部件或机构的互换性分类 (1)内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性,例如,滚动轴承的外圈内滚道、内圈外滚道与滚动体的装配。 (2)外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与其装配件间的互换性,例如,滚动轴承内圈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圈外径与轴承孔的配合。 0.1.3 机械零件的加工误差、公差及其检测 1.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称为“公差”。 2. 测量是指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比较,确定被测量的大小的过程。 3.检验是指验证零件几何参数是否合格,而不必得出具体数值的过程。 0.2 标准化 0.2.1 标准化与国家标准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含答案)

2009-2010学年二学期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9小题,共9.0分) (1分)[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1分)[2]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分)[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分)[4]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分)[5]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1分)[6]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1分)[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分)[8]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1分)[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0分) (2分)[1]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mm。 (2分)[2]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分)[3]按GB/T 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的径向综合公差的精度等级为( )共九级。 (2分)[4]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5]系统误差可用( ), ( )等方法消除。 (2分)[6]优先数R5系列的公比近似为( )。 (2分)[7]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2分)[8]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三、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0分) (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2分)[2]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A、相对测量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 前期课程:《机械制图》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汽车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有在机械设计中正确确定零件几何要素技术要求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测量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使 学生初步建立测量误差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讲课、实验、作业和考试等教学环节,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建立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初步具有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2、比较确切地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懂得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初步学会和掌握零件的精度设计内容和方法。 3、能够正确查阅公差表格,掌握各项公差的标注方法,正确理解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 4、一般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初步具备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 (二)能力目标 1、具有识别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的能力。 2、具有使用常用计量器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 3、具有零件的精度设计的初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1、绪论 内容要点:互换性的概念及意义,互换性与设计、制造、使用诸方面的关系。标准化的重

要性、我国标准化与测试技术的概况、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本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与要求。 教学要求: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与要求;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掌握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特点。 2、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内容要点: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常用尺寸孔、轴的公差与配合、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教学要求: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制定的意义;理解公差与配合各基本术语和定义及其相互运算关系;掌握尺寸公差和基本偏差的查表方法;初步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的特点,掌握滚动轴承与轴和孔配合的选择原则。 3、测量技术基础 内容要点:测量与检验的概念、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器具的选用。 教学要求:了解测量的意义与要求;了解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了解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特征;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分类;掌握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及处理测量结果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方法。 4、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 内容要点:形状和位置公差、误差的概念、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标注方法、形位公差带、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形位误差的检测、基准的建立和体现、形位公差的选用。 教学要求: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种类、公差带的特点;了解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定及测量方法;理解公差原则的含义;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5、表面粗糙度 内容要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 教学要求:了解表面粗糙度的作用(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名称、代号及含义;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初步了解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互换性教学大纲(新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编号::80301006 总学时:32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 学分:2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其它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本大纲是根据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依据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制而成。 2、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个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学习几何量公差标准的构成及其使用,即研究产品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者是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许多内容要通过实验课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互换性含义、种类、作用,了解公差和技术测量在互换性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表格和其它精度设计相关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掌握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的含义。 3、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了解各项几何量误差的评定方法,掌握孔、轴尺寸测量以及直线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了解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标准的构成特点;掌握用几何量检测方法。 三、实施说明 1、成绩考核方法 本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考试课。为了准确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可按下式给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包括:出勤、随堂测验、课堂提问、听课状态、作业)×4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 本课程有关测量技术部分的学习目的是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结合必要的测量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教学部分必不可少。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按时、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绪言 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T=ai, 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 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 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 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例题 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2.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各种配合的特性:间隙:主要用于结合件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盈:主要用于结合件没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渡: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

公差配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当EI-es≥0时,此配合必为间隙配合;当ES-ei≤0时,此配合必为过盈配合。 2、定向公差的项目有三项,分别是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3、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外作用尺寸 大于(大于,等于,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4、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去下偏差之差。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最小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最大_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紧__(松,紧,合适)。 7、从功能要求的角度考虑选择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若需保证零件的配合要求,应选择_____公差要求_?;若保证零件的互换性要求,应选择___公差原则__。 8、定位公差的项目有三项,分别是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9、极限偏差是___最大极限__尺寸减__最小极限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11、孔的体内作用尺寸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内作用尺寸小于(大于,等于,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12、在进行配合制选择时,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基孔制___。 13、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它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如30cm,60mm等。 14、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并随着公差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15、确定公差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称为基本偏差,此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极限偏差。 16、孔和轴配合时,若ES=ei,则此配合是过盈配合;若ES=es,则此配合是过度配合;若EI=es,则此配合是间隙配合;若EI=ei,则此配合是过渡配合。 17、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代号为 H。 18、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19、φ30的轴,上偏差是,下偏差是,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φ 最小极限尺寸是__φ,其公差是。 20、φ50H7中字母H表示__孔的下偏差为零__,数字7表示__公差等级7级__。 21、加工误差存在____________,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和____________。 22、配合的种类可分为_间隙配合___,_过渡配合_和过盈配合。 23、无论是塞规还是卡规均由______通___规和___止___规成对组成。 24、基准制可以分为__基孔制__和__基轴制__。 25、工件加工后其几何参数与理想值不相符,其差别称为___误差____;它包括____尺寸____误差,_____形状__误差和___位置____误差。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基本尺寸是( D )。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机械制造专业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加实践课程。本课程包含公差与测量两大方面内容,把计量学和标准化两个领域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精度意识和对机械零件的检测能力,为学生考取技能等级证服务。 本课程是传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技术测量能力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等。 2.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学好 机械设备及机电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该课程已经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课程。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所以必须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具备规定图样上的多种技术要求和进行常规检测的初步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对机械类专业学习实践的必要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精度的概念,配合的概念,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工作习惯,形成团体配合的集体意识,可以锻炼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严谨工作态度的形成的良好载体。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如《机械基础》、

《钳工工艺》、《车工工艺》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说是其他专业课的先行课,所以在机械类教学中,必须掌握公差、配合及测量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展开专业课程的学习。该课程对其他专业课的服务是贯穿于整个专业技能学习与应用的始终的,从机械设计,到机械制造,在到机械的装配与使用维护,所以学好该课程是对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该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实践的过程,能加深对该课程的应用与理解,而该课程的许多知识都是从各专业课程中提炼出来的经典题例。 4.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公差与测量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最新的国家标准,能够熟练选择和使用测量器具,具有对典型零件实施检测的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公差与检测的知识和技能,直接为学生胜任该专业核心就业岗位服务。将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主要学习任务: 1)机械零件检测的基础知识;互换性的广泛使用; 2)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术语、定义,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的查表及相关计算; 3)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和选择方法,在零件上的标注和检测方法; 4)了解长度和角度的常用测量器具的测量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范围; 5)掌握常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项目、应用场合并熟悉其公差带的特征; 6)了解与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能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符号确定所采用的公差原则,并能根据标注公差值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边界尺寸; 7)了解表面粗糙度概念以及与其有关的术语、概念、符号及代号的意义,掌握表面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标注方法及选用原则。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图纸的识图、分析和加工信息提取; 2) 熟悉机械零件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3)根据零件图纸要求,使用一般仪器对零件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