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和储层研究

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和储层研究作者:顾圣云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0期

摘要:四川元坝区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鲡滩气藏的储集属性具有有效储层厚度大,孔隙度高和储量丰度高等特征,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主要分析了飞仙关组主要的成岩类型,阐述了飞仙关组储层的物性特征、岩性特征,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关键词: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储层

中图分类号:P5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研究的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主要属于碳酸盐岩沉积,沉积厚度的范围为350~700m。飞仙关组地层是三级海平面在下降过程形成的,顶部由紫红、灰紫、黄灰色的泥岩、泥质灰岩和泥质白云岩夹石膏形成,厚度一般约为25~50m。从该研究段的沉积特征中可知,飞一段和飞三段主要是碳酸盐岩,飞二段和飞四段主要是富含紫红、褐红色的泥岩和泥质泥晶灰岩。

1飞仙关组成岩作用

所谓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体形成沉积岩,并到沉积岩发生变质之前,或是由于构造运动引起沉积岩升到地表遭到风化之前,所经历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和这些作用所引起的结构组分变化。碳酸盐矿物十分活泼的化学性常常会引起强烈的成岩作用,从而使地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飞仙关组的地层沉积长达2.4亿年,这期间,该研究段经历了从地表到地下的埋藏过程,其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发生多次重叠,使原有的岩层结构组分和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原本是以原生孔隙为主的沉积物经过转变后成为以次生孔隙为主的储层。

由于飞仙关组的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地层,在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其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十分复杂。一般而言,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储层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对早期的沉积、成岩组构和孔隙产生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储集空间和成岩组构。通过对薄片和岩芯进行观察和分析,飞仙关组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泥晶化作用。泥晶化作用一般会导致整个颗粒或者颗粒边缘发生泥晶化,常见于颗粒灰岩边缘,颗粒边缘由暗色的泥晶灰质组分构成。泥晶化作用不会对沉积物孔隙的增加产生太大影响,但是颗粒的抗压程度会因其而增加。

(2)压实、压溶作用。压实作用可以将地层的厚度变小,使沉积物孔隙得到缩小。一般情况下,碳酸盐沉积物在经过压实作用后,厚度会减少一半,孔隙度会减少一般以上。压溶作

用是在压实作用上的进一步发展,其发生的环境一般为中-深埋藏环境,在其作用下,地层的厚度会再次减少20%~25%。压溶作用一方面会形成缝合线,以供油气运移,提高了渗透性;另一方面,压溶作用为充填孔隙作用提供了物源。但是相比较而言,压溶作用的破坏性作用要大于建设性成岩作用。

(3)胶结作用。胶结作用就是孔隙溶液沉淀出的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一般发生在颗粒岩中,飞仙关组的胶结作用包括三期方解石胶结和一期石膏胶结,这是导致储层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4)充填作用。该作用是指次生孔隙被自生矿物填充的过程,导致晶体在次生孔隙内生长。这些晶体主要为化学沉淀充填物,经过测试研究,飞仙关组的充填晶体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膏以及很少量的萤石、重晶石等。

(5)膏化和去膏化作用。膏化作用主要发生于泥、粉晶白云岩。石膏晶体会呈现出针状或者片状结构,集合体会呈现出斑块状或者放射状结构,除此以外,局部颗粒和生物也会随之膏化。去膏化作用常常发生泥晶白云岩里,一般会呈现出放射状和针状石膏假晶,该飞仙关组研究地段的去膏化作用可能是由于石膏晶体在被溶蚀后,又被方解石进行充填后形成的,部分没有被全部填充,仍留有孔隙空间。

(6)重结晶作用。矿物晶体在高温高压的影响作用下,发生溶解后又再次结晶,这被重结晶作用。矿物的成分、颗粒的大小和成分的均一性决定了重结晶作用的效果。一般来说,溶解度大、颗粒细和成分均一的矿物发生重结晶作用的几率和强度都相对较大。经过研究,飞仙关组是由于原岩结构组分的影响而产生了重结晶作用,其主要表现为泥晶灰岩在经过重结晶作用后变成粉晶灰岩,该作用发生在浅埋藏段。

2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2.1飞仙关组储层物性特征

这里,主要对飞仙关组的储层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分析。孔隙度可以对岩石储集流体的能力进行衡量,渗透率可以对岩石中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进行反应。通过对飞仙关组的储层物性分析和测算,发现该研究区的储层物性主要分为两种,即台地边缘鲡滩储层和台地内泻湖、点滩储层。分析显示,台地边缘鲡滩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为7.88%,孔隙度范围为

0.64%~24.69%,平均渗透率为44.13×10-3 um2 ,其储层物性比较好。台地内部储层的平均孔隙度为1.69%,孔隙度范围为0.48%~11.82%,平均渗透率为0.035×10-3 um2,其储层物性非常差。

2.2飞仙关组储层岩性的特点

研究发现,飞仙关组储层物性受岩性影响非常明显,鲡粒云岩平均孔隙为8.52%,平均渗透率为44.12×10-3 um2,属于中-好储层。粉晶云岩的平均孔隙度为3.18%,平均渗透率为

0.08×10-3 um2,砂屑云岩的平均孔隙度为2.57%,平均渗透率为0.02×10-3 um2,属于中-差储层。泥晶云岩、灰质云岩、膏质砂屑云岩的平均孔隙度小于2%,渗透率均小于0.1×10-

3um2,属于差非储层灰岩类。

2.3飞仙关组储层评价

通过对储层的储层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将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分为4个评价标准。Ⅰ类储层的代表岩类主要有残余鲡粒白云岩、鲡粒白云岩,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10×10-3 um2,连通系数大于50%,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鲡粒滩中,工业产能很高。Ⅱ类储层的代表岩类主要有粉晶云岩、鲡粒白云岩、泥粒白云岩。孔隙度为7%~12%,渗透率为0.1~10×10-3um2,连通系数为30%~50%,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鲡粒滩中,工业产能较高。Ⅲ类储层的代表岩类主要有泥粒白云岩、膏质颗粒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孔隙度为3%~6%,渗透率为0.01~0.1×10-3 um2,连通系数为15%~30%,主要分布于台地内泻湖及点滩相中,工业产能较低。Ⅳ类储层的代表岩类主要有泥晶灰岩、鲡粒灰岩、泥晶云岩,孔隙度小于2%,渗透率小于0.01×10-3 um2,连通系数小于15%,主要分布于台地内泻湖相中,没有任何工业产能。

参考文献

[1] 李忠、陈景山、关平,含油气盆地成岩作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前沿[J] ,岩石学报,2006(8).

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和储层研究

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和储层研究作者:顾圣云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0期 摘要:四川元坝区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鲡滩气藏的储集属性具有有效储层厚度大,孔隙度高和储量丰度高等特征,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主要分析了飞仙关组主要的成岩类型,阐述了飞仙关组储层的物性特征、岩性特征,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关键词: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储层 中图分类号:P5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研究的四川元坝区块飞仙关组主要属于碳酸盐岩沉积,沉积厚度的范围为350~700m。飞仙关组地层是三级海平面在下降过程形成的,顶部由紫红、灰紫、黄灰色的泥岩、泥质灰岩和泥质白云岩夹石膏形成,厚度一般约为25~50m。从该研究段的沉积特征中可知,飞一段和飞三段主要是碳酸盐岩,飞二段和飞四段主要是富含紫红、褐红色的泥岩和泥质泥晶灰岩。 1飞仙关组成岩作用 所谓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体形成沉积岩,并到沉积岩发生变质之前,或是由于构造运动引起沉积岩升到地表遭到风化之前,所经历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和这些作用所引起的结构组分变化。碳酸盐矿物十分活泼的化学性常常会引起强烈的成岩作用,从而使地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飞仙关组的地层沉积长达2.4亿年,这期间,该研究段经历了从地表到地下的埋藏过程,其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发生多次重叠,使原有的岩层结构组分和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原本是以原生孔隙为主的沉积物经过转变后成为以次生孔隙为主的储层。 由于飞仙关组的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地层,在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其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十分复杂。一般而言,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储层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对早期的沉积、成岩组构和孔隙产生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储集空间和成岩组构。通过对薄片和岩芯进行观察和分析,飞仙关组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泥晶化作用。泥晶化作用一般会导致整个颗粒或者颗粒边缘发生泥晶化,常见于颗粒灰岩边缘,颗粒边缘由暗色的泥晶灰质组分构成。泥晶化作用不会对沉积物孔隙的增加产生太大影响,但是颗粒的抗压程度会因其而增加。 (2)压实、压溶作用。压实作用可以将地层的厚度变小,使沉积物孔隙得到缩小。一般情况下,碳酸盐沉积物在经过压实作用后,厚度会减少一半,孔隙度会减少一般以上。压溶作

大湾气藏有效储层四性特征及流体判别标准

大湾气藏有效储层四性特征及流体判别标准 摘要:大湾区块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东北段黄金口构造带,介于大巴 山推覆带前缘断褶带与川中平缓褶皱带相接之间,处于分水岭构造与普光西构造 之间。该构造西侧由毛坝西断层控制,东部紧邻普光西构造。根据搜集到的DWA、DWB、DWC等7口井的测井及地质资料,对大湾气藏目的层段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的有效储层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流体性质判别标准。 关键词:有效储层特征流体性质预测 一、有效储层“四性”特征 1、岩性特征 大湾气藏飞仙关组~长兴组岩石类型多,储层以白云岩为主。飞仙关组主要 发育4种岩石类型,以结晶白云岩和针孔砂屑白云岩为主;长兴组储层以生屑白 云岩、砾屑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为主要的岩石类型。 2、物性特征 气藏目的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为主,裂缝也较发育。随着白云岩含量 的增加,储层孔隙度明显增大,物性变好。因为白云岩是一种优质的沉积与成岩 综合作用的层状碳酸盐岩储层,所发育的次生孔隙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有效储集 空间,故发育有白云岩的大湾气藏物性较好。 岩心分析数据显示,飞仙关组储层以中高孔中低渗储层为主,飞仙关组岩心 孔隙度平均8.56%;渗透率平均10.94×10-3μm2,测井数据分析:飞仙关组有效 储层孔隙度平均为5.4%,孔隙度主要在2%-5%之间,占总比例的58.69%;渗透 率变化较大,介于0.01-5993.183×10-3μm2之间,平均渗透率为39.082×10-3μm2,以中低渗透率为主。 长兴组以低中孔中高渗储层为主,平均孔隙度3.89%;2%-5%的孔隙度和大于5%的样品含量分别占64%和17.5%,占总比例的81.5%;渗透率最小值为 0.0234×10-3μm2,最大值可达1699.43×10-3μm2,大于1.0×10-3μm2的样品占 41.3%,说明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实测资料长兴组仅有DWA、DW101和DW102 三口井钻遇,有效储层仅10层,分析孔隙度在2.5%-10.9%之间,平均孔隙度为5.38%,2%-5%之间有6层,5%-10%之间有3层,占90%,大于10%有1层。渗透 率在0.03-344.654×10-3μm2之间,大于1.0×10-3μm2的比例达到60%,整体显示变 化较大。 3、电性特征 飞仙关组飞四段由于泥质含量和岩性的影响,使得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变 化幅度较大,与上覆嘉一段和下伏飞三段具有明显差别。三孔隙度曲线在岩性比 较纯的地层表现为骨架值特征,泥质含量增加时数值增大。 飞三段上部地层三孔隙度曲线基本在灰岩骨架值附近变化,而下部灰质白云 岩地层中发育有物性相对较差的三类气层。受泥质含量和岩性变化的影响,电阻 率数值起伏较大,在200-40000Ω·m之间,自然伽马10-70API之间。 飞一~二段是主要气层聚集段,有效储层发育。自然伽马大部分在10-30API 之间,深浅侧向差异明显变化大,深侧向电阻率值600-40000Ω·m。在孔隙度较大含气饱满且的白云岩储层,测井曲线上常表现为高时差、低中子、低密度的特征。这是因为声波遇气有“周波跳跃”现象;气对中子有“挖掘效应”,使中子测井值减小。 长兴组自然伽玛曲线呈齿化波状,视电阻率呈齿化波状高值。上覆飞仙关组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中Fe、Mn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范围: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涉及四川境内的万源、宣汉、达县、开江和重庆境内的梁平、开县、城口、云阳和巫溪等县(市) ,面积约20 000 km2 。 飞仙关组在四川盆地内的岩性变化主要为东西向的岩性差异上,西部以碎屑岩为主,东部主要为泥岩和碳酸盐岩。从区域上由西至东主要分为三个岩性区,即碎屑岩区、过渡岩区和碳酸盐岩区。

研究目的:分析白云岩成因,为油气成因分析提供证据。 本文的涉及区域,即位于川东北地区东部的碳酸盐岩区,该地区鲕粒滩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而鲕粒滩(鲕粒是一种内碎屑,鲕粒滩则是反映沉积环境为海滨相。)主要发育在川东北碳酸盐台地的边缘,台地内为蒸发岩和泥晶碳酸盐岩互层。鲕粒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白云石化并形成鲕粒白云岩。 样品中Fe 2 +, Mn 2 + 含量(单位ppm )如下表: Mn2 +的变化范围为14 ppm ~78 ppm ,平均值在40 ppm 左右。 Fe2 +的变化范围为600ppm ~1000 ppm 平均值约为700ppm 与原岩(石灰岩)相比的高含量Fe2+,Mn2+,以及在阴极射线下这些白云石具有暗淡红色发光的特征, Fe 2 +和Mn 2 +进入到白云石晶格中表明白云石化处于还原环境,这就意味着白云石化是在埋藏条件下发生的。因为近地表条件下,发生白云石化时,氧化环境Fe 、Mn 处于高价状态,高价的Fe 和Mn 是不能进入到白云石的晶格中,阴极射线下此类白云石不具发光特征。这就显示出飞仙关组白云岩不会是在近地表条件下的海水或蒸发海水的回流白云石化[ 1, 5 ]或蒸发作用下准同生白云石化。 样品号 岩性 Mn2+ Fe2+ 1 白云岩 36 700 2 白云岩 36 600 3 白云岩 65 1000 4 白云岩 21 600 5 白云岩 14 900 6 白云岩 28 600 7 白云岩 78 700 8 白云岩 36 1000 9 灰岩 8 90.9 10 灰岩 9 111.9 11 灰岩 12 104

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地层划分方法

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地层划分方法 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地层划分方法 摘要:针对录井现场对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地层划分存在的难点,在对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与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古生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飞仙关组与长兴组地层层位录井划分的方法。 关键词:元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划分古生物岩性组合 1 引言 在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的沉积过程始于东吴运动后茅口组侵蚀面上发生的由四川盆地北部、东部向西南方向的海侵,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由海侵到海退的大的沉积旋回。由于元坝地区已钻探井长兴组存在三种沉积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也随之出现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元坝地区已钻探十余口井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与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古生物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出了飞仙关组与长兴组地层层位录井划分的方法。 2 区域构造特征 元坝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主要与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川东褶皱冲断带和秦岭—米仓山的活动密切相关,横跨了九龙山背斜构造带、池溪凹陷、通南巴背斜构造带、通江凹陷、川中低缓构造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3 飞仙关组岩性、电性组合特征 飞仙关组自上而下可分为飞四段、飞三段、飞二段、飞一段,各井岩性比较稳定。 以YB2井为例,简述岩性组合特征: 飞四段:岩性为灰白色石膏岩、浅灰色石膏质白云岩与绿灰色泥质白云岩、含泥白云岩互层。 飞三段: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棕红色含泥灰岩、泥质灰岩,灰色灰岩,底部夹灰色砂屑灰岩、鲕粒砂屑灰岩。

飞二段:岩性为灰色鲕粒灰岩、溶孔鲕粒灰岩、鲕粒砂屑灰岩与灰色灰岩不等厚互层。 飞一段: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岩夹灰色含云灰岩,底部为一层灰色含泥灰岩。 4 长兴组岩性、电性组合特征 元坝地区已钻井长兴组发育有三种沉积类型,即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组合型、台地边缘浅滩型、开阔台地型(碳酸岩缓坡),不同沉积相类型岩性、电性组合特征具有不同特征。在川东北地区还有一种盆地型沉积,称大隆组。 4.1 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组合型 元坝区块已钻探井YB27井、YB204井、YB2井、YB1-侧1井、YB101井、YB102井、YB9井为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复合型相带。 以YB2井为例,简述岩性组合特征: 上部(6545.00m-6589.50m)岩性主要为浅灰色溶孔白云岩、白云岩与含云生屑灰岩不等厚互层;中部(6589.50m-6670.40m)岩性以灰色含云生屑灰岩、生屑灰岩为主,间夹浅灰色白云岩、灰色含云灰岩;下部(6670.40m-6720.40m)岩性为灰色含云灰岩、灰岩、灰色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与深灰色含泥灰岩互层。 4.2 台地边缘浅滩相 元坝区块YB12井、YB22井钻遇台地边缘浅滩相带。 下面以YB12井为例,简述一下岩性、电性组合特征: 上部(6676.00m-6798.00m)岩性主要为灰色白云岩、深灰-灰色白云质灰岩为主,夹灰色灰岩,顶部为一层泥晶灰岩;下部(6798.00m-6846.00m)岩性以灰黑-灰色生屑灰岩。 YB12井储层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中部,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屑灰岩;YB22井储层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中上部,储层岩性主要为生屑灰岩、云化生屑灰岩、灰质白云岩,以孔隙型储层为主。 4.3 开阔台地型(碳酸岩缓坡) 目前已钻井以YB1井、YB5井、YB3井发育开阔台地相(碳酸岩缓坡)沉积。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普光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油气资源区。其中,飞仙关组是该区域的一个重要天然气成藏层系。本文将探讨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并预测有利的区域。 首先,普光地区的地质构造为该地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普光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是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地层发生了抬升、断裂、褶皱等变形,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构造陷落带和构造隆起带。这些构造带和构造隆起带为天然气的形成和富集提供了空间。 其次,普光地区飞仙关组的储层特征也是天然气成藏的重要因素。飞仙关组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砂岩组成,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储存和运移天然气。而砂岩则具有较好的储集空间和渗透性,是天然气的重要储层。飞仙关组的储层特征为天然气的聚集和储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普光地区丰富的有机质资源也是天然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地区的古生界地层中富含有机质,这是天然气形成的重要原料。有机质在地质作用的作用下经过热解和压实作用,生成了天然气。普光地区丰富的有机质资源为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普光地区的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构造陷落带和构造隆起带。在这些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导致了地层的断裂和变形,形成了天然气富集的空间。此外,研究表明,在构造陷落带和构造隆起带的交界处,由于构造复杂,形成了更为良好的储集空间和渗透性,有利于天然气的储存和运移。 综上所述,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具备了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地质构造、储层特征和有机质资源为天然气的形成、储集和运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通过对该地区的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飞三段储层白云岩化模式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飞三段储层白云岩化 模式 摘要:飞仙关组飞三段作为普光气田下一步主要的接替层位,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内滩的白云岩中。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飞三段储层白云岩有序度、碳氧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目的层有序度在0.6左右,较低,为高盐度环境下同生—准同生期形成的白云岩;白云岩δ18O值平均-5.86‰PDB,δ13C 值平均2.87‰PDB,反映出当时主要的成岩环境为盐度较大的海水-咸化海水成岩环境;稀土元素Ce明显正异常,(Ce/Ce*)sn平均值5.25,说明白云岩化流体来源于海水。综合以上体征分析,研究区飞三段白云岩化模式为准同生期蒸发环境下的高盐度流体影响的渗透回流白云化模式。 关键词:白云岩;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白云岩化模式 The dolomitization model of reservoirs in the third member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Puguang area Peng Yaoyuan1 (1.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next major succeeding horizon of Puguang gas field, the 3rd member of Feixianguan Formation is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dolomite of Inner bank. In this paper, the order degre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of the reservoir dolomite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olomite is formed in a ynchronic-peneconchronism environment under high salinity, based on a low order degree of 0.6. The average δ18O and δ13C values of the dolomites are -5.86‰PDB and 2.87‰PDB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

白云岩化机理

读书报告 ――川东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优质 储层的形成 1. 研究川东北白云岩的意义 从沉积学角度来看形成油气的优质储层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1)必须是滩坝(如鲕粒滩)高能环境沉积物;(2)必须是白云岩,如果没有白云岩,即使是储层,效果也不好。而四川盆地东北部蕴藏着丰富的烃类资源,并且这里的三叠系飞仙关组的结晶白云岩就很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它们是最主要的储层和产层,这也就使得飞仙关组白云岩成为人们近年来高度关注的对象。 2. 川东飞仙关组白云岩分类: 黄思静老师等主要将川东飞仙关组的白云岩分为三种主要的端元类型,分别是微晶白云岩(包括泥晶白云岩)、具有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其中微晶白云岩和具有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都很好地保留了原始的结构,如原始机构中的微晶或泥晶部分在白云化以后都基本上保留了微晶或泥晶的结构。而在结晶白云岩中,即使在结晶白云岩中也可以具有粒屑结构,但是构成岩石的白云石基本上都是结晶白云石(细晶一中晶一粗晶)。 (1)微晶白云岩,具有泥晶结构或微晶结构(白云石晶体大小在微晶以下)或者泥微晶机构,几乎完全白云石化,没有可利用的孔隙度,水平层理是最常见的原生沉积构造,在纵向上,这类岩石主要分布于向上变浅旋回顶部的泻湖潮坪 环境中。 (2)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岩石具有明显的粒屑结构,粒屑主要由凝块石、叶状藻、团粒、鲕粒构成。填隙物可以是微晶基质,也可以是亮晶,局部有不均一分布的斑块状亮晶白云石。岩石白云化程度很咼(白云石含量咼达90% 以上),粒屑或基质可以由微晶甚至泥晶级的白云石构成(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结晶白云岩),亮晶则由它形的不等晶白云石构成,川东北飞仙关组的这类白云岩中 常有示底构造。这类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向上变浅旋回的上部,或台隆边缘浅滩相上部靠近泻湖潮坪相的部位。 (3)结晶白云岩,岩石具有结晶结构,白云石晶体大小通常为细晶一粗晶(在

龙岗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测井评价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龙岗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测井评价储层测井响应 特征 龙岗构造是2021年中国石油的重要勘探成果,该构造的主力产层是飞仙关鲕滩储层和长兴组生物礁。龙岗构造在飞仙关和长兴组发现礁滩气藏后,对四川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①突破深层: 是四川盆地深层(海拔-5500 米以下)优质孔隙性气层的首次发现,对解放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②突破构造:是海相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使海相碳酸盐岩勘探从构造、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向受岩相、储层控制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延伸;③扩大了勘探领域:突破了开江~梁平海槽礁滩储层“东好西差”的原有认识,从海槽东侧勘探扩展到海槽西侧,进一步拓展了勘探领域。 一、龙岗构造地质概况 通过对开江-梁平海槽边缘礁、滩发育的有利相带展布的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成果表明,龙岗气田正处于开江-梁平海槽西侧向川中北部延伸的有利的边缘礁、滩发育相带展布区,而飞仙关鲕滩储层有利区带分布面积亦达750km2,是令人瞩目的勘探目标。 在空间分布上,与开江―梁平海槽展布有关的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相带分布,控制了礁、滩气藏的分布。长兴期沿开江―梁平海槽边缘是陆棚边缘礁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而飞仙关期沿海槽边缘形成障壁的台地边缘鲕粒滩(坝)发育带。龙岗的发现再次验证了礁滩有利储层及气藏展布受“开江~梁平海槽”控制,台地边缘是礁滩储层发育有利区的地质认识。 二、龙岗构造飞仙关鲕滩储层特征 龙岗构造飞仙关鲕滩储层与川东北地区具有相似性,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层孔隙发育,孔洞的大小和分布相对均匀,平均孔

隙度较高,孔径较大。在龙岗的飞仙关储层,孔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沟通孔隙、溶洞的渗高流渠道。 由于储层为高孔储层,利用碳酸盐储层的“三低两高”法就可准确的识别储层。即低自然伽玛、低补偿密度、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子孔隙度。 龙岗A井就是该区的一口典型井(附图1),该井在5966~6017米井段孔隙发育,物性较好。该段储层的测井特征为低自然伽玛(低于15API);双侧向电阻率表现为在高阻背景下的中低值,且呈明显的“正差异”;补偿密度值明显降低;补偿中子孔隙度增大、补偿声波时差值增大。测井“三孔隙度曲线”同时呈高孔隙度特征。该井是典型的龙岗构造飞仙关鲕滩储层的测井特征。因此,从储层识别方面而言,龙岗构造飞仙关鲕滩储层在测井上特征明显,容易识别。 三、龙岗构造飞仙关储层有效性判别 经过对测井系列的对比研究,常规孔隙度测井仪器探测深度较浅(0.3米以内),而阵列声波由于探测距离较远(大约1.6米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评价井周储层物性(孔隙、裂缝)的发育情况。因此,在分析井周附近储层发育情况和评价储层渗透性方面,有其突出的作用,对于评价储层的物性好坏较常规测井资料优势明显[3]。对储层的评价中,,虽然常规曲线指示储层发育一定孔隙,但当阵列声波能量无衰减时,表示储层在井周连通性差,储层物性较差,为较差储层.而对一些产层,虽然孔隙不是很发育,但阵列声波能量衰减明显,表示该井段在井旁物性较好,为较好储层。在对龙岗的飞仙关储层的有效性评价中,采用了阵列声波能量的评价方法,根据阵列声波能量的衰减情况来判断储层的有效性,经应用表明,该方法的确是相当适用的。 如龙岗B井,常规测井资料指示5925―59m、5869―5987m段储层孔隙较发育,但阵列声波能量曲线指示在该段能量基本无衰减(图2a),指示该段储层物性较差,为差储层,测井依据该情况解释为干层,最终试油为微气。而龙岗C井,测井资料指示4853.6―4880.7m 储层孔隙欠发育,而阵列声波资料指示在该段能量衰减明显(图2b),

川西北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

川西北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沉积相划分及对比、储层对比等手段,对川西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该区飞仙关组处于碳酸盐岩台地,主体为台地-陆棚-斜坡-台盆体系。通过进一步对沉积相带展布及储层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飞仙关组储层的发育规律与鲕滩的发育规律都基本相近,优质储层多发育于鲕滩相中,且滩体的不同部位其储层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发育在台缘鲕滩中。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作用明显,主要控制储集层的分布。 标签:碳酸盐岩鲕滩沉积相飞仙关组川西北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当前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目前气藏探明可采储量已达数千亿m3[1]。前人对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的层序地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储层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主要是针对川东北地区,而对于川西北地区的研究较少。目前川西北地区钻穿(遇)飞仙关组的部分井出现不同程度的井漏、井涌、气侵和气测异常现象,显示了该区飞仙关组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然而在勘探过程中也由于对鲕滩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而出现针对鲕滩的钻探目标落空。鉴于此,笔者从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规律出发,进一步探讨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为区内飞仙关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 1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龙门山前缘北段、米仓山前缘西段。构造位置上处于川北古中坳陷低缓带(图1)。 飞一段沉积期,研究区基本继承了早期长兴期的沉积格局,该时期受陆源碎屑的影响较小,主要处于碳酸盐岩清水台地的沉积环境中。飞二段、飞三段沉积期,由于区内西北部龙门山断裂的重新活跃,北部古陆和岛链向区内提供了大量的细粒碎屑物,碎屑物中泥质含量增加,混积现象较为严重。此时的沉积环境由早期的碳酸盐岩清水台地转变为以碳酸盐和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台地。飞四段沉积期,随海平面的下降以及沉积物的堆积,区内基本演化成一浅水的台地内潮坪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由此可见区内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基本处于台地—盆地环境之中。 2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测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对比,结合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等相标志,认为川西北飞仙关组沉积相为台地—陆棚—斜坡—台盆体系。按沉积特征的差异可划分蒸发台地、半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斜坡、陆棚、台盆等6个相带。其中与该区勘探密切相关的是半局限台地、台地边缘相带。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彭军;唐丹;张桂瑞;李斌;曹脊翔 【摘要】10.3863/j.issn.1674-5086.2012.06.025% 在综述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主要由泥—微晶白云石和细—中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进行岩石学特征、有序度特征、阴极发光特征、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并对成岩流体温度、古盐度分析,认为:主要由泥—微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如泥—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等,这类岩石的白云石化作用为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而主要由细—中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如晶粒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等,这类岩石的白云石化作用是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引起。通过对锶同位素的聚集分布规律分析后认为,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一个封闭体系中。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6页(P169-174) 【关键词】埋藏白云石化;白云岩;成因;飞仙关组;川东北地区 【作者】彭军;唐丹;张桂瑞;李斌;曹脊翔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海淀 100083;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 彭军,唐丹,张桂瑞,等.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6):169–174. Peng Jun,Tang Dan,Zhang Guirui,et al.An Analysis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Dolomite Origi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Edition,2012,34(6):169–174. 近几年,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众多钻井中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1 000×108m3。普光、铁山坡、渡口河和罗家寨等一系列大气田的发现是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已成为当前中国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已有的研究和勘探成果证实,在有利沉积相带发育白云岩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白云岩形成机理的研究对指导该区域的下一步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人对该区的白云石化作用开展研究后,提出了众多成因模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4]。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有强烈蒸发作用的潮坪等沉积环境,成因没有争议,研究者均用准同生期的蒸发泵白云石化模式加以解释;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台地内部的局限环境中,该类作用形成的白云岩难与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之白云岩区分开来,有学者并未将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模式列为该区白云石化模式之一;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碳酸盐台地的构造高地上,如台内滩、台地边缘滩等,其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为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液,但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该区白云石化作用没有淡水参与的痕迹;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不同于

四川盆地白云岩储层及白云岩化作用

四川盆地白云岩储层及白云岩化作用 孟浩;汪益宁;滕蔓 【摘要】Xing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Feixianguan is foun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 important gas reservoirs, recoverable reserves have reached about 5 000 x 108 m3, Northeast Sichua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reas. The trace element analysis by its dolomite, dolomite to explore its causes. Changxing-Feixianguan Sr, Mn, Fe element content are located at 80 -500 μg/ g, 7 -90 μg/ g, 0.6% -1.4% between the average values of 140 μg / g, 60 μg / g, 0.7% , high Sr, low Fe, Mn nature. They can prove that deposition, diagenetic no involvement other than fresh water, but also shows the origin of dolomite instructions. It can be ruled out because of the mixed water into clouds, to support prospective students + with burial dolomitiza-tion mechanism.%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飞仙关组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重要天然气储集层,可采储量已达到5 000×108 m3左右,川东北已成为我国油气的重点勘探地区之一.本次通过对其白云岩储层微量元素分析,来探讨其白云岩储层成因.长兴-飞仙关组Sr、Mn、Fe元素含量分别位于80~500 μg/g、7 ~90μ/g、0.6%~1.4%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40μg/g、60 μg/g、O.7%,具有高Sr、低Fe、Mn的性质.一方面可证明沉积、成岩期没有淡水的参与以外,同时也显示了白云岩成因的指示信息.因此可排除了混合水白云化成因,支持准同生+埋藏白云化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11(011)032

龙岗东部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研究

龙岗东部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研究 本文总结了龙岗东龙会场区块鲕滩储层的基本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①研究区飞仙关组主要储集岩是溶孔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粉-细晶白云岩、具溶孔鲕粒灰岩或灰质云岩类;②储集空间,主要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及晶间孔为主,其余孔隙(洞)类型相对较少,裂缝相对发育为主要渗滤通道;③研究区不同岩石,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标签:龙岗东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层特征 1研究区概况 四川盆地从构造上可分为川东、川中、川西和川南4个二级构造单元[1-3]。其中东北部飞仙关组细滩储层主要是鲕粒坝滩经云化及溶性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细粗云岩类孔隙性储渗体,是四川气田勘探的重点区层[4]。研究区位于川东高陡构造带中部铁山—龙会地区,构造总体走向为NNE及近SN向,面积约1410km2,主要包括龙会场、铁山南、铁山北、大田角、九岭场、木子场等局部构造圈闭。 2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 2.1储集岩类型及特征 研究区内飞仙关组储层是鲕粒滩经历不同程度白云石化、不同时期溶蚀作用及裂缝改造的结果。研究区飞仙关组主要储集岩是溶孔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粉—细晶白云岩、具溶孔鲕粒灰岩或灰质云岩类。在这三种主要的储集岩类中,溶孔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集性相对最好。 2.1.1具溶孔残余鲕粒白云岩 具溶孔残余鲕粒白云岩云化程度普遍较高,白云石含量>90%,是鲕滩储层中最好的储集岩类。在岩心可见鲕粒残余结构,薄片中其残余结构和幻影结构更加明显。鲕粒溶孔云岩的岩心疏松,岩心比重相对轻,结构较粗,分选性好,溶孔十分发育,岩心可见面孔率可达3%~10%,。孔隙类型一般是残余鲕粒之间溶孔、溶蚀扩大孔和晶间孔,有时会出现负鲕孔或铸模孔。 2.1.2粉-细晶白云岩类 以细粉晶白云石为主,含少量细晶白云石。白云石化强烈。常具颗粒幻影。孔隙一般以晶间孔为主,孔隙度一般为1%~6%,可形成III类储层。残余鲕粒白云岩中出现较多石膏和方解石胶结物时,孔隙度会明显降低,平均孔隙度为2.73,但这种情况所占的比例不高。

川东北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川东北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康少伟;刘宏;罗冰;乔琳;江兴福 【摘要】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岩心和区域构造资料,对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晚二叠世逐渐发育形成的北西向开江-梁平海槽对研究区飞仙关期鲕滩的分布起着初步的控制作用,同时北东向的基底断裂切割台地形成的相对隆升或凹陷,对区内飞仙关期鲕滩的分布起着进一步的修饰作用.结合全球海平面变化情况,认为扬子区晚二叠世长兴末期发育一次较大的海退,研究区飞仙关期鲕滩主要发育在海退中后期.飞仙关早期由于研究区呈台槽分异的沉积格局,区内主要发育台缘鲕滩;到飞三期海槽已基本填平,只在台地内部海底微地貌高地上发育台内鲕滩;飞四期由于海槽的完全填平,颗粒滩不再发育,研究区逐步演化为区域性潮坪相.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12(026)005 【总页数】5页(P20-24) 【关键词】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基底断裂 【作者】康少伟;刘宏;罗冰;乔琳;江兴福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相继发现了铁山坡、罗家寨、渡口河、普光和龙岗等大型气田[1-4]。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普遍发育于北西向的开江-梁平海槽两侧,滩体呈条带状平行于海槽延伸方向分布于台地边缘或点状分布于台地内部[3-4]。 近期对铁山-黄泥堂地区的勘探研究发现,区内飞仙关组鲕滩并不是沿海槽延伸方向呈带状连续展布,而是沿北东向呈指状或串珠状分布。因此,结合前人已做的大量工作,通过区域构造背景以及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对研究区飞仙关组鲕滩发育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认清各相带的纵横向展布规律,对进一步探明该区飞仙关组鲕滩型气藏提供参考。 四川盆地是属于“扬子准地台”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深大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图1),不同时期发育起来的深大断裂控制着盆地的边框及盆地内部的构造发展[5-6]。铁山-黄泥堂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地构造位于川东断褶构造带北部,西邻川中平缓构造带,对该地区飞仙关期沉积格局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晚二叠世之后的东吴运动和早印支运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四川盆地主要受张应力影响,不同方向的张性正断活动比较活跃,北西和北东向两组主要的基底断裂将四川盆地切割成棋盘状断块,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标志着此系列拉张正断活动的高潮[7]。 川东北地区在二叠纪属于上扬子地台的西北边缘,其沉积基底必然会受到这种拉张正断活动的影响,该区以发育北西和北东向的深大断裂为主。川东飞仙关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说明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华莹山断裂带正处于强烈活动期[8],由此认

四川盆地北部孤立台地边缘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及成因

四川盆地北部孤立台地边缘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及成因周进高;郭庆新;沈安江;张建勇;郝毅;潘立银;辛勇光 【摘要】对四川盆地北部孤立台地边缘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认识尚存诸多分歧,尤其是在储层白云石化、孔隙类型和成因方面.认为构成储层的主要岩性是残余鲕粒泥晶白云岩、残余鲕粒粉晶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鲕模孔为主.沉积微相、鲕粒矿物成分和早期淡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其中相控是基础,是粒间孔发育的关键,鲕粒矿物成分和早期大气淡水溶蚀是鲕模孔形成的决定因素.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是白云岩形成的关键,其主要贡献在于增加了岩石强度,抑制压溶和胶结作用,使早期孔隙得以保存.埋藏溶蚀作用有两期,分别与有机酸和TSR产物有关,但埋藏溶蚀只是对原有储集空间的有益改造. 【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 【年(卷),期】2012(017)002 【总页数】6页(P57-62) 【关键词】四川盆地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储层特征;储层成因;白云石化作用【作者】周进高;郭庆新;沈安江;张建勇;郝毅;潘立银;辛勇光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23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孤立碳酸盐岩台地,面积约2×104km2(图 1)。近十 五年来,在该区先后发现了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1]、普光[2]等大气田,显示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油气的发现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对飞仙关组的深入研究。迄今发表的众多文献涵盖了飞仙关组沉积、储层和成藏诸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各家观点不一,分歧严重,尤其是关于白云石化作用、孔隙类型及其成因方面。关于白云石化作用,既有认为属混合水白云石化成因的[3~5],也有认为是埋藏白云石化成因的[6~8],还有认为是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及其他白云石化共同作用的结果[9~12];对于孔隙类型,则多认为主要是次生溶孔,由埋藏溶蚀作用形成[13~18]。本文认为鲕粒白云岩的形成与准同生至浅 埋藏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有关,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鲕模孔,粒间孔形成于沉积期,而鲕模孔则形成于准同生期淡水溶蚀作用。 研究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性段:露头和钻井揭示,下部一段为泥质灰岩、泥晶灰岩夹鲕粒白云岩(川东北百里峡地区的露头以鲕粒白云岩为主);二段以鲕粒白云岩为主夹泥晶灰岩和膏盐岩(露头为膏溶角砾岩);三段为泥晶灰岩夹薄层鲕粒灰岩;上部四段主要为泥质白云岩、膏盐岩和泥岩。飞仙关组在纵向上可划分两个三级层序,一段和二段构成层序Ⅰ,三段和四段构成层序Ⅱ,储层主要发育在一段和二段台地边缘鲕滩微相,总体上处于层序Ⅰ的高位体系域。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研究区呈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背景[19],其东侧为城口— 鄂西海槽,西侧为开江—梁平海槽,环绕孤立台地发育了台地边缘,其内为咸化 潟湖(图1)。飞仙关期一时,由于大规模海侵,研究区水体较深,以泥质灰岩沉积为主,中晚期才出现鲕滩,该时期台缘相带分布在盘龙洞—罗家寨—普光—铁

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

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张建勇;张敬艺;周进高;郝毅;王小芳;吕玉珍;张大智;徐美茹;张润合;谷明峰 【摘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层序划分方案,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均可划分出两个三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编图及演化分析,认为在台地边缘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发育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结合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建立了台地边缘的三种沉积模式:(1)以剑阁地区为代表的"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呈进积型增生,储层单层厚度较薄,储集性能差;(2)以龙岗地区为典型的"加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呈加积型增生,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单层厚度大,白云石化程度高,发育优质储层;(3)开江--梁平海槽与城口--鄂西海槽之间的"孤立台地型台地边缘",长兴期为半局限台地环境,飞仙关期为蒸发台地环境,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规模大,白云石化程度高,是储层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 【年(卷),期】2011(016)003 【总页数】10页(P45-54) 【关键词】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飞仙关组;海相沉积;沉积古地理;沉积模式 【作者】张建勇;张敬艺;周进高;郝毅;王小芳;吕玉珍;张大智;徐美茹;张润合;谷明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

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近几年,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礁滩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 大突破,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勘探结果证实沉积相带对油气藏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所发现的气藏主要环开江—梁平海槽分布。“开江—梁 平海槽”由王一刚等[1]1998年提出,认为其成因与峨嵋“地裂运动”和南秦 岭洋勉略—紫阳洋盆裂陷有关,主要发育于晚二叠世长兴期—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存在时间约7百万年(255 Ma—248 Ma),从而影响了川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 组生物礁气藏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分布。由于沉积相带控制着有利储层发育区,而沉积模式可以高度概括区域岩相古地理特征并预测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因而,近年来随着环开江—梁平海槽沉积相的研究逐渐深入,对环开江—梁平海 槽也提出了一些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的研究伴随着碳酸盐岩研究的深入[2-6]得到逐步完善。Ahr [2]在研究阿拉伯海湾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时提出过碳酸盐缓坡带沉积模式,Wilson[3]将其与碳酸盐台地模式并列,认为同属于碳酸盐陆棚沉积环境。Read[4-5]和Tucke 等[6]则用“碳酸盐台地”一词来概括所有的浅海碳酸 盐沉积环境,其下又划分了碳酸盐缓坡带、镶边陆棚、陆表海台地、淹没台地等,并对碳酸盐缓坡带模式进行了更细的分类。 多年来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沉积的许多研究都是对照Wilson提出的“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3]进行的。1989年强子同等[7]在对四川及邻区的上二叠统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后指出,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的沉积是海侵型的碳酸盐缓坡带沉积,

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其富集规律

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其富集规律 詹仲伦;詹鑫;殷樱子 【摘要】利用普光、元坝气田勘探、开发所获取的相关资料,从生、储、盖、圈、运、保几个方面分析了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普光、元坝2个气田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普光气田主要为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储层为垂向加积沉积形成,分布面积小但厚度巨大,天然气运移聚集的通道主要是断层;元坝气田主要为古构造与礁滩相灰岩、白云岩叠置的岩性圈闭,储层为侧向加积沉积形成,分布广、类型多、厚度小,天然气运移聚集的通道主要是构造微裂缝和渗透层的孔隙。礁滩相白云岩、灰岩的发育是普光、元坝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而礁滩相白云岩、灰岩储层的孔、渗条件则与成岩后期的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强弱成正相关关系,储层的物性条件决定了气藏的天然气丰度。%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e Puguang and the Yuanba gas field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gas reservoir conditions and enrichment regulations in the Feixianguan-Changxing Forma-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from the aspects of generation, reservoir, cap, trap, migration and pre-servation.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uguang and the Yuanba gas fields. The Puguang gas field is composed of structural-lithologic complex traps under paleo-uplift settings. Reservoirs were formed due to vertical aggradations, characterized by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and giant thickness. Natural gas migrated along tectonic fractures. In the Yuanba gas field, there are dolomite and limestone superposed lithologic traps in reef beach facies or structural traps. Reservoirs were formed due to lateral progradation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